❶ 谁能告诉我人们是怎么评价王菲的歌曲的
针对王菲之音色谈其独特的歌唱技巧 最初听王菲,只是为其动听的歌曲所吸引,《容易受伤的女人》、《执迷不悔》、《季候风》、《如风》……这些旋律优秀、哀宛动人的歌曲到今天听起来依然动人心弦。渐渐发现自己竟然陷入这个有魔力的女人的声音不能自拔,只要是她唱的歌曲,我都会觉得好听。曾经看过一本杂志对歌迷的调查,很多人跟我一样,竟然也是迷恋上她的声音,至于唱什么倒不重要了。王菲仅仅凭声音就可触动我的灵魂,深入到内心最细微敏感的神经末梢。然而如果王菲仅仅是个凭声音打动我的歌手,我也绝无理由如此迷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琢磨何以有如此多的人如我一样,陶醉于这个女子如春燕呢喃般的吟唱。慢慢听得多了,也算听出些门道,加上与欧美一些实力女歌手唱法相印证比较,对王菲逾听逾是心惊,既惊于这个女子对于流行音乐的敏锐触觉和天赋悟性,更惊于其高超的歌艺,把声学的各种巧妙运用地蕴藏于自然平淡中。
欣赏流行歌曲,听声为下,听技为中,听境为上。对于歌曲的内涵与竟境的表达,写来有些抽象,另文撰出,本文仅从王菲的音色和演唱中常见的技艺入手,对王菲的歌唱艺术作些分析,与音乐爱好者们共同探讨。
音色三美:
王菲天生是华语乐坛罕见的美嗓,真声亦具有美声歌手嗓音的某些特质,通透明亮,高音铿锵有力,低音自然柔美,不需要用太多的气息和共鸣即可演唱出亮丽饱满的音色,这为其采用气声和假声演唱一些高难度的歌曲获得了常人没有的先天便利,因为转换更加自如。从王菲本身的嗓音来说,最大的特点是——空灵,这也是很多人把王菲的嗓音形容为天籁之音的原因。这就像是上帝吻过她的嗓子时留下的印记一样,无论王菲演绎何种类型和风格的歌曲,都会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因为她那空灵的音色。华语乐坛有过不少女歌手模仿王菲的唱腔,最后都不会成功,技艺上难以跟上是一个原因,天赋的嗓子那更是学不来的。你可以说陈琳、金海心、许茹芸、许美静像王菲,并且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然而他们都没有王菲的特点——空灵。
空灵之质——通透。
声音的质感是音色的主体,王菲的音色质感之美,犹如柔润透明的美玉、清澈见底的溪流,又如澄净深遂的天空,穿透感极强。加上气息的通畅,使王菲的声音天生具有特殊的美感,不需要特别地调整呼息即可发出动听的声音。这种通透的感觉让人聆听王菲的歌曲有种醍醐贯顶的快感,又如盛夏咀嚼冰片般地惬意。像《迷》、《天空》、《菲靡靡之音》这些专辑不用说了,97年以前的王菲演唱方式真声运用相对较多,高音部分也是以欢快明亮的真声直冲云宵,很多经典名曲都是体验这种快意的素材,如《梦中人》、《誓言》。97年以后的《飞》、《催眠》等也是透明音色的集中体现。
质感是音色的主体,那么光泽感则是音色边缘的锋芒。王菲的音色具有一种很自然和谐的金属光泽。唱高音不散,唱低音不粘,唱强声不噪,唱弱声不虚。即使只用很少的气息,发出的声音依然聚而成形充满光泽感——这其实是很高明的共鸣技巧。说到这里,拿当年的《相约九八》来作个比较,按说那英的嗓子比王菲的厚实,然而合唱部分王菲的声音却比那英的嗓子抢耳朵,就是这种具有金属光泽感的共鸣音的作用,能够聚声合气,使王菲的嗓子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突围而出。像98年的《唱游》专辑里面的歌曲,特别是《脸》、《半途而废》、《小聪明》都是体会这种光泽感的典范。
王菲的音质天生具有美声效果,加上技巧的纯熟运用,这使得真假声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容易分辩。据我看来,王菲是十分懂得演唱中的“关闭”技巧的,向来很多歌手只懂得打开,希望唱出的声音又响又亮,这样最终会输于变化,打得越开,越不容易实现转音的平滑过渡。王菲无需要太多的气息,即实现了圆融清澈的共鸣,在转音之前,气息瞬音关闭,即调整到假声的演唱状态。真假音之音的过渡平滑自如,无迹可循。初听王菲时,总感觉王菲虽然唱腔中有变化,但变化在哪里却不容易听出来,其实就是转换技艺的高明,既能模糊换声点,又保持声线的舒缓自然,以免技艺的运用损害了歌曲的意境。近年来王菲对于假声的运用更是逾加纯熟,随心所欲,毫无征兆可言。
说到这里,仅拿一首《半途而废》就可说明。《半途而废》是一首难度很高的歌曲,节奏是比较明快的,特别是后面的华彩部分,这种快节奏歌曲要频繁采用真假声转换本已不易,由王菲演绎开来,已经达到真假声的完整统一,浑然一体。
在一些比较具有艺术性的歌曲中,可以说假声是必要的手段,也是歌曲风格和意境的需要。试想如果王菲的《新房客》后面的高音部分,去真声去唱“哪里找……一切很好……”这些字句会是什么效果?肯定大煞风景。并且王菲的假声也是一种十分艺术化的假声。即使是在采取类美声的假嗓唱《脸》、《寒武纪》时,也可明显感觉王菲的假声既不同于专业的美声,也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手的假嗓,实则是采用美声歌手的发声位置,把发声点向后调整,而唱法实则还是流行歌曲唱法得到的特殊效果。
❷ 王菲 《新房客》歌词
《新房客》
作词:林夕
作曲:王菲
演唱:王菲
专辑:《寓言》
歌词:
等待晚上内 迎接白天
白天打容扫 晚上祈祷
离开烦嚣 寻找烦恼
天涯海角 心血来潮
有人在吗 有谁来找
我说你好 你说打扰
不晚不早 千里迢迢
来得正好
哪里找 啊 哪里找 啊
一切很好 不缺烦恼
我见过 一场海啸
没看过 你的微笑
我捕捉过 一只飞鸟
没摸过 你的羽毛
要不是 那个清早
我说你好 你说打扰
要不是 我的花草
开得正好
哪里找 啊 哪里找 啊
一切很好 不缺烦恼
❸ 王菲的《新房客》 歌词
新房客
作词:林夕 作曲:王菲
演唱:王菲
等待晚上版 迎接白天
白天打扫 晚上祈祷
离开烦权嚣 寻找烦恼
天涯海角 心血来潮
有人在吗 有谁来找
我说你好 你说打扰
不晚不早 千里迢迢
来得正好
哪里找 啊 哪里找 啊
一切很好 不缺烦恼
我见过 一场海啸
没看过 你的微笑
我捕捉过 一只飞鸟
没摸过 你的羽毛
要不是 那个清早
我说你好 你说打扰
要不是 我的花草
开得正好
哪里找 啊 哪里找 啊
一切很好 不缺烦恼
http://music..com/song/953505
❹ 请详细说出王菲的演唱特点
王菲唱法的最大意义在于,吸收了产生于欧美流行音乐特别是黑人音乐的一些技法,结合自己嗓子的特点和传统技巧,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融合的方法,并对一些技巧运用程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因此,我才敢断言王菲的唱法对华语乐坛有着建设性的影响,有不少歌手模仿王菲,这实在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对此应该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或许在她们的模仿中,还能继续发展这条路子。以下把王菲演唱流行歌曲时的一些常用技术稍作评述,虽然一孔之见,未能概全,但管中窥豹,亦能睹见冰山一角。 1、气声与共鸣 国外一位著名音乐人指出:“谁控制了气息,谁就控制了歌唱。”气息是演唱歌曲的支撑,也是变化的支撑。强弱的变化在于声,虚实的变化则在于气了。 如果把声音的表现分成两端,一端是充分共鸣的亮丽饱满音色,一端是气息流动的放量,这两端中间的过渡带,即是王菲千变万化的音色表现,或清晰或模糊、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厚或薄,这其实就是气息的控制所产生的变化。王菲属于气息悠长的歌手,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以前很多歌手,演绎歌曲只知要通过共鸣产生饱满圆润的声音,这跟中国以前的民歌和美声的教学方法有关,在以前很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是没有真正的流行音乐的,不充分共鸣和气息的掺入恐怕算是离经叛道,“气声”以前在国内的音乐教学中是被教师告诫要避免的。而在王菲的《你喜欢不如我喜欢》中,她在前半段甚至差不多放弃共鸣,但效果是好的,能够表现一个女人自怨自艾的心态,但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是格格不入的。不充分共鸣和气息的掺入之后,如何能够保持声音的美感?这就是技巧问题了。关键看如何保持声音的质感。 拿《矜持》这首歌来说,这首歌是能够体现王菲运用气声的很好的例子。这首体现少女纯净细腻情感的歌曲,需要极柔婉纤细的声音去表达,很多句尾都是以气声演绎,王菲的声音已小如蚁语,气息已收到细如发丝,但声音仍清晰可闻,质感仍在。王菲能够把少量的气息,聚于一线,即使再少的气息,也能发出有质有形的声音。我认为流行歌曲唱高音其实还未如唱弱声困难,主要是如何弱而不虚,不要成为没有质感的喘气这点比较难。这需要歌者极高的控制力。 再看气声与共鸣的融合,王菲的声音能够在清晰与模糊间自由流转,如行动流水,绝无滞涩。听听王菲的《天空》,这种气声与共鸣融合流转的功力几达华语乐坛登峰造极之境。 2、真声与假声 前面说过,王菲的音质天生具有美声效果,加上技巧的纯熟运用,这使得真假声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容易分辩。据我看来,王菲是十分懂得演唱中的“关闭”技巧的,向来很多歌手只懂得打开,希望唱出的声音又响又亮,这样最终会输于变化,打得越开,越不容易实现转音的平滑过渡。王菲无需要太多的气息,即实现了圆融清澈的共鸣,在转音之前,气息瞬音关闭,即调整到假声的演唱状态。真假音之音的过渡平滑自如,无迹可循。初听王菲时,总感觉王菲虽然唱腔中有变化,但变化在哪里却不容易听出来,其实就是转换技艺的高明,既能模糊换声点,又保持声线的舒缓自然,以免技艺的运用损害了歌曲的意境。近年来王菲对于假声的运用更是逾加纯熟,随心所欲,毫无征兆可言。 说到这里,仅拿一首《半途而废》就可说明。《半途而废》是一首难度很高的歌曲,节奏是比较明快的,特别是后面的华彩部分,这种快节奏歌曲要频繁采用真假声转换本已不易,由王菲演绎开来,已经达到真假声的完整统一,浑然一体。 在一些比较具有艺术性的歌曲中,可以说假声是必要的手段,也是歌曲风格和意境的需要。试想如果王菲的《新房客》后面的高音部分,去真声去唱“哪里找……一切很好……”这些字句会是什么效果?肯定大煞风景。并且王菲的假声也是一种十分艺术化的假声。即使是在采取类美声的假嗓唱《脸》、《寒武纪》时,也可明显感觉王菲的假声既不同于专业的美声,也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手的假嗓,实则是采用美声歌手的发声位置,把发声点向后调整,而唱法实则还是流行歌曲唱法得到的特殊效果。 3、颤音与挫音 应该说,流行歌手中大多都是懂得用颤音的,王菲只是比较出色而已。就像是人声的“揉弦”,延长音中如果没有揉弦,效果就会觉得干涩。拖长的尾音是王菲的演唱特色之一,因此颤音的运用就十分重要了。动听的颤音来源于原音高和低于原音高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之音的来回交替。如果觉得这样说不够形象,就去听听王菲《唱游》专辑中的《飞》、《你》。在王菲的歌曲中,很多颤音的运用早已不仅是声音的技艺,而是表达情绪和拨动心弦的利器了。 把挫音在这里提出来,只是因为同样是王菲处理歌曲字句尾音的方式。这种挫音也时表现为气息的突然中断,如《天空》里唱到“藏着是谁的思念”,“我们天空何时才能连成一片”、“叠着层层的思念”等句,尾音尽头突然中断,让听者感受到一种顿失所爱般的痛楚,中断之后再衔接,再给人一唱三叹的韵味;也时表现为声音的以急速的气流回收,像《感情生活》唱到“听得不好意思寂寞”,尾音以气声快速回收,表达的情绪感十分强烈;有时还表现为尾音的突然降调,如《过烟云烟》里最后一句拉长的尾音,微微一颤就转为降调,比较生动地表达了歌者的无奈的心绪。这些处理方式在王菲的歌曲中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听。 4、咽音 王菲的咽音唱腔技术当初是脱胎于小红莓乐队的主唱dolores。其实咽音发声技术也并非dolores发明创造,只不过她把这种技术放大了引入到唱演唱中来,成为独特的风格。我说王菲的唱法对于华语乐坛具有建设性的影响,咽音技术的采用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咽音发声技术在教学中往往是为解决高音问题的提出的,就是要找手指压住喉咙发元音α的那种感觉,可以提高音域,对于东方人来说,其实还有润音功能。东方人的嗓子大多比较细腻纯净,高音区如何保持美感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试想如果细腻的嗓子直接冲到高音区去,显然会显得单薄,利用咽音发声技术,高音区就会显得饱满圆润。在这方面,王菲是很聪明的,她学到的是提高自己声音张力的发声技术,而很多人往往只看到王菲唱“啦啦啦……”就说王菲模仿dolores,实则王菲为大多数亚洲女歌手指引了一条突破高音的方法。再有咽音技术还可以扩展童声音色,如《流浪的红舞鞋》,展现的是如童话般的梦境,王菲在这首带着淡淡的歌剧影子的歌曲中,融入咽音唱腔,展示了一种温馨和谐的童声色彩。 5、混音 所谓混音唱法,是在真声与假声或真声与气声的中间带寻找一个发声位置,得到一种介于真假声之间的声音去演唱歌曲,从而获得磁性、沙感、细腻和飘渺的艺术效果。混音唱法在国外都发展很多年了。华语乐坛发展至今,真正要找出像样的混音唱法还真不多见,女歌手中更少,男歌手中杜德伟算是尝试比较早的。现在随着东西方流行音乐交流加快,混音唱法渐渐开始风行。像杨坤、阿杜这些新生代歌手都是这种唱法,但是像阿杜刻意演唱的痕迹还是太明显。 早在早期的王菲,其实已经开始实践这种唱法,并且至今还难以看到能够如王菲这般对混音唱法把握得如此自然的歌手,毫无生涩感和刻意造作。这也是因为前面说到的王菲对假声、气声的运用的纯熟,所以要寻找一个中间介质的声音比别人更为容易一些。如果有人对此有怀疑,那么先听听王菲94年的《讨好自己》,这首较早的歌曲中王菲已经能够把混音处理得通透飘渺,亦真亦假难以分辩,这不仅需要掌握极难的发声技术,也是嗓子的天赋使然,别人是难以企及的。另外王菲的混音超越别人之处还在于,虽然采用真假声之音的中间音色,但仍然能够保持声音的光泽感。再以98年的《感情生活》为例子,这首歌曲王菲几乎全以混音一气呵成,特别是从“不想信我的耳朵……”开始,声音运用之妙神鬼莫测,那样具有极强光泽感的混音实在不知道王菲是把嗓子控制到何种程度才发出来的。 6、自然 老子曾经说过:“大道自然。”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中国传统哲学中,都渗透着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做人追求平淡从容,作画、作文注重天然去雕饰,而歌唱作为一门艺术,也一样受到这种观念深深的影响。这不仅是创造艺术者的美学观念,也是听众的美学观念和欣赏习惯。 王菲的歌唱艺术,最大的技巧是自然,这才是她十多年屹立华语乐坛不倒的最重要的原因。大味必淡,大音稀声,再炫丽的东西看久了也会厌烦,米饭吃了这么多年,饿了你还是要吃它。当年王菲也一样尝试r&b,那时在华语乐坛这种音乐体裁还很罕见,但是那并不适合她,太闹,太繁复,所以之后她放弃了。通过这么多年,形成自己疏离的风格,用简约的音乐即触动你的内心深处。 自然不等于是没有技巧,前面说的那些歌艺王菲都做得很好,但是做到那些是不够的,很多女歌手也一样能够掌握这些技艺,但是她们却没有王菲的自然。在王菲的演唱中,没有夸张的进气,没有夸张的换声,没有刻意地表现磁性,真假声转换、气息与共鸣的融合都处理得自自然然,浑然一体,真正达到技巧为表现歌曲服务,形成一套统一的艺术整体。所以我们听王菲的歌曲,总能不自觉地就被她深深地带入到歌曲的意境中,为其打动,而忽略去体会其唱腔中的用心,一切都那么自然。就像我们看到一幅山水画,体会到的是深遂的意境,而不是一笔一笔的墨汁。王菲在日本武道馆开演唱会,不唱日文歌就能把上万的日本歌迷吸引到场,其实在很多歌迷的心里,王菲的声音本来就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是音乐的一部分,像一架精巧的乐器的鸣奏,而不是人声。
❺ 王菲的歌曲歌词问题
前三首都出自《寓言》这张专辑
从别的地方的
王菲的《寓言》一直都被人分成两部分。很多人都觉得前一部分,是照顾菲迷的另类情节;后一部分则是对市场商业的妥协。因此《笑忘书》成了炮灰,《彼岸花》成了玫瑰。《不爱我的我不爱》成了累赘,《新房客》成了丰碑。《如果你是假的》是在明媚中阴郁,而《寒武纪》则是阴郁中的明媚。可无论是对菲迷的交代好,对市场的妥协也罢。真正应该关注的还是歌曲本身。而不是歌曲背后的绯闻。
林夕,一支笔,一杆枪,从开始撑到最后,从夕阳撑到天亮。时而禅学,时而幽默,变化多端,眼花缭乱。从张艺谋到坂本龙一,从新房客到阿修罗,从伊甸园到博物馆。变换着主角,变换着场景,变换着道具。不变的是主题曲的演唱者。
《寓言》五部曲,有种曲不成曲,调不成调的感觉。王菲字正腔圆地串起来,形成一种不和谐的和谐。王菲亲自操刀作曲,把音乐狠狠地玩了一把,过足了瘾。张亚东的编曲,功不可没。鬼魅、阴暗、争脱、坠落,在呼吸间化成一朵颓靡诡异的花朵。我个人比较喜欢《新房客》和《彼岸花》。《新房客》偏向明快的电子风格,也是王菲、张国荣等主演的电影《恋战冲绳》的主题曲之一,在《恋战冲绳》的电影里,一边看着王菲在屏幕里无所事事,一边听着插曲滋润耳朵。老实说那部电影没有什么动情点,可我居然还是感动了。因着王菲唱的那首歌《新房客》。"我见过一场海啸,没看过,你的微笑。我捕捉过一只飞鸟,没摸过你的羽毛。我看过爱情盛开的样子,却没见过你怜爱我的影子。"简简单单,平平淡淡,自自然然,最后在那句"哪里找"中感情如海啸般爆发。《新房客》———一出经典的戏剧,也是香港狂魔黄秋生处男导演作的片名。前奏颇像《浮躁》专辑的感觉,英伦低调与歌剧场景中掺杂着八十年代新浪漫的优美键琴,最扣人心弦的正是那位蓦然闯进心房的新客人。「新房客」的门钟音乐正式叩响了爱情的大门,王菲完美的歌唱技巧唱出了对爱情的盼望及憧憬。
《开到茶蘼》
整首的意思该是说一个恋爱中的女人 无法完全进入状态与对方相爱 不断对自己 对对方产生怀疑 以及为了对方无法了解自己的孤独而忧伤 即使有心花怒放的时候 却也是开到了荼靡 最后归于内心的极度孤独 无法倾诉 只能艳丽而颓败地继续绽放
❻ 王菲的“新房客”MV是在新疆拍的吗
好象不是吧
好像在离北京八个小时车程的一个乡下
❼ 有谁喜欢王菲的《新房客》这首歌,请说明喜欢的理由
我喜欢~!
是很直接的喜欢,并不见得要抽丝剥茧说为什么啊
一定要问的内话,嗯。。
第一容。我觉得很有画面感,而且是很美好的画面感。比如“有人在吗有谁来找/我说你好你说打扰/不早不晚千里迢迢/哪里找”。听着听着就能够想象新房客与房东的爱情,一个求租者与收租人的故事。一个寻访者与一个等待者的际遇。但是我又感觉,这不止是一个故事,这个房客住进的不是房子,而是歌唱者的心里。
第二。我觉得歌词很美。像“我见过一场海啸,没看过你的微笑。我捕捉过一只飞鸟,没摸过你的羽毛。”似乎是说,这个女子,见到得真是多,却见不到最直观最真实最纯粹的他。还有比如说“一切很好不缺烦恼”“离开烦嚣寻找烦恼、天涯海角心血来潮”。这些都说明,这个女子是在寂寞中,既爱上了房客这个人,又爱上了爱情这件事。
第三。意境很好啊,意境就真的很难描述,都包含在上面两点里吧~
第四。喜欢这种唱腔。悠扬玄妙。
❽ 王菲《彼岸花》这首歌的MV想表达什么
彼岸花也叫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这个名字出自梵语「摩诃曼珠沙华」,梵语意为开在天界的大红花。天降吉兆,是天界四华之一。佛典中也说曼陀罗华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传说彼岸花是恶魔的温柔。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亡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认为是生长在忘川河边的接引之花,是冥界唯一的花。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们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因此又意为死亡之花。
相传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佛经记载有“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
《彼岸花》为王菲巅峰时期的代表作。歌曲中冗长的前奏,迷离而妖娆,是心痛的绝望,残酷但美丽着。林夕写的词,很简单,却很有深度。彼岸花是没有彼岸的守候,凄楚的女子假装幸福的守候。即使天黑刷白了头发,也要为他掌亮回家的火把,只要他知道她依然在为他守候。这彼岸其实是永远达到不了的距离……王菲的声音空洞迷茫,震撼听者的灵魂。
---------------------------------------------------------------------
彼岸花的传说 是彼和岸违背了神的旨意偷偷私会 所以神将他们变成花叶 诅咒他们永世相爱 却不得相见 佛祖无法解除这恶毒的诅咒 便带走它们 让他们在彼岸花开遍野 从此不用再轮回无数 历经磨难 但他们依旧永世相爱 却不得相见
但当路过忘川河时 河水却带走了彼岸花的颜色 佛祖见花已变白 以为彼岸从此相忘 但是佛祖不知 花的颜色留在了忘川河中 他们宁愿带着怨恨在地府徘徊 也不愿接受佛祖的恩惠 更不愿意彼此相忘
地藏菩萨神通 得知一切 于是不忍他们徘徊在黄泉路上 便让它在长忘川河旁 引导亡魂
花妖曼珠和叶妖沙华 守侯了几千年的彼岸花 但因为彼岸花花开无叶 有叶无花 一直没有见过面 于是他们疯狂的思念彼此 终有一天 他们偷偷的见了一面 那年的彼岸花 鲜艳的红色配着耀眼的绿色 格外的妖艳美丽 但是这违背了神当初让花叶永不相见的旨意 所以花妖曼珠和叶妖沙华也被打入轮回 生生世世受尽磨难
---------------------------------------------------------------------
MV里面大概的意思 如果彼此相爱 就算永不相见 历经磨难 也不可忘记 但是不爱了 忘记了 又何必勉强 何必坚持不放呢
“彼岸只是佛祖开的一个玩笑 站在此岸看彼岸 又何站在彼岸看此岸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佛祖又说的很认真” 无非是说 爱情是两个人努力 而爱只是一个人坚持 就像站此岸 正因此岸才会有彼岸 “彼此”是两者
为爱情值得付出一切 为爱坚强 受伤的始终是自己
❾ 王菲音乐的独特性体现在
翻唱自Tori Amos的《冷战》,基本开启了王菲对国外偏独立的女歌手的借鉴之路,同时开启了王菲与林夕的全面合作。林夕这首词填得可谓妙极,宛如内心独白,用字却极为考究。
❿ 王菲唱的房客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热恋期,情感最鼎盛的时期(从音乐的节奏便可看出来,版这首比另外四首节奏要快,权旋律也最欢悦的),这期间恋人间的一切表现都是最好的。CHANEL是世界顶级是装的大牌,几乎是无人不知香奈儿,所以作者用它来说明热恋的华美与强烈情感的奢侈。文字表现上的意义表现得不明显,主要是情绪。王菲说过:唱歌最重要的是情绪。你不觉得听王菲的歌,尤其是那些非口水歌大多听的是音乐背后传达的精神么?!
寒武纪:心如止水,无爱无恨。
新房客:有人开始走进内心,局促不安,不知所措,因为心伤人的原因时悲时喜。(这个词从文字表面表现的最直接!)
香奈儿:热恋期,眼花缭乱的激情岁月。
阿修罗:佛家六道轮回里的魔道,战神的意思,男丑女美,善战。在此种借喻出现第三者,因而三人间产生爱情争夺战,很有意思。
彼岸花:也是佛教语,即现实中的曼珠沙华,中国称为石蒜的一种植物,因为花开的时候叶子便落了,于是此花有花叶永不相见的奇特现象,助于佛教的传说我觉得我个人理解的还不太好,你可以自己查一下资料,我就不说了。王菲的歌曲便是说看透了爱恨,最后情感成了回忆留在了往昔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