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没有人告诉一下,开放式小区的定义,有点不清楚
开放式小区,准确来说应当是住宅小区的尺度控制到一定范围之内,而研究发现,大概控制在二百米之内是比较适宜的。 那么这样的话能够保证城市的网络不受到这种封闭式小区的这样一个阻隔,那么形成一个马路,这样的一个道路的结构。
❷ 开放式社区是什么意思
开放式社区简单来说就是住宅楼都是直接朝着大街或小巷,没有围墙。
不过,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没有围墙就没有安全感,这和古代历朝历代大肆修筑长城一样。
那么,到底要不要围墙呢?
事实上,要不要围墙,学界至少已经争论了几十年。神奇的是,竟然有地产商已经做出了“开放式社区”,并且成为当地有口皆碑的一道风景线。
那个楼盘在四川的宜宾,叫做“莱茵河畔”。整个楼盘内的道路全部向城市开放,住宅的安全防护体系后退至单元门口。虽然房子盖得有点粗糙,但住宅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俨然一副巴黎或纽约街头的景象。
老百姓怎么评价这个没有围墙的楼盘?“莱茵河畔”被认为是当地最好的楼盘,甚至有“宜宾人宁愿呆在‘莱茵河畔’哭,也不住在其他楼盘里笑”的说法。
楼盘内的道路向城市开放之后,会乱糟糟吗?去过的人通常这样描述:宽敞的步行街干净整洁,临街店铺玻窗明亮无占道经营,车辆统一停放在规定地点……“莱茵河畔”被评为“四川十大最美街道”,而且名列第二,排在成都春熙路之后——若不是因为成都是省会,春熙路实在负有盛名,恐怕宜宾的“莱茵河畔”应该排在第一。
物业管理怎么样?安全吗?早在2011年,“莱茵河畔”就荣获了“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
绿城董事长宋卫平曾去考察过这个楼盘。多年来,他对建造“开放式社区”一直抱有美好的幻想。他的绿城,曾经想在江苏一个叫做“扬中”的县城,开发一个没有围墙的社区,整个规划方案都做好了,但最终没有拿下土地。
他也曾动过念头,把杭州的绿城·杨柳郡做成没有围墙的社区,但最终还是屈从于市场主流做法。毕竟,再有理想,也要首先确保能顺利把房子卖掉。
现在好了。中央用一份高规格的文件,宣告了不要围墙的决心。其实,对于不设围墙的绝大数抱怨,都是我们害怕改变,害怕失去,安全感不过是个借口而已。毕竟,我们这个国家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造长城来封闭自己。
❸ 封闭式小区与开放式小区的区别
1、交通路网区别。开放式街区城市支路的间距一般宜小于 300 米,且越临近市中心路网越密,地块分划越细。而封闭式街区每个住区占地都广达十几公顷以上,且不允许被穿越,则城市路网的组织势必稀疏、断续,密度降低。
2、街道活力区别。封闭式小区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环境设计和公建配置时,通过一道围墙或者栏杆,把具有重要公共和商业价值的住区临街界面放到了小区内部。
但是除了交通功能外,我们平时的很多活动,如购物、休闲、运动、交往等都可以通过街道空间来完成。而开放式街区由于路网的窄密,沿街道可以多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吸引人的集聚。
3、安全性的区别。封闭式小区安全性全靠小区内的保安和摄像设施。而开放小区是靠摄像头保障,但提升了街道的安全性,避免了街道盲区。
(3)开放型住宅扩展阅读:
封闭式小区的建设高峰有两个,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单位大院,城市里各个独立的单位圈一块地,建一个集办公生产、居住、后勤以及各项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院子,作为福利提供给职工,外人不能随便进出。
到2017年,因为历史延续性,单位大院仍然是国内许多城市的基本构成之一。有数据统计,光北京就仍现存3700多座单位大院。
另一个高峰期是1998年之后。当年我国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一时间,房地产大热。
建筑形式、景观设计、物业管理、社区营造、生活理念等许多方面都成为开发商努力追求的“卖点”:顾客喜欢安全和私密的环境,那就实行封闭式管理,少设置出口,周边围墙盖起来;中国人喜欢居住得依山傍水,那就在小区内部精心打造宜人的景观。
这样一来,封闭式小区成了我国小区开发的主流形式,且越是高端住宅区,封闭性有越强的趋势。
❹ 中国住宅是不是开放性小区
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一定规模的京内新建居民小区要求必须有供小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之用的会所,同时小区的各项服务设施要向全社会开放。
❺ 辩论赛:中国是否应该建设开放式小区
有的小区围墙可能要被推掉了?中国城市原则上将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2月21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意见》共9方面三十条,包括强化城市的规划工作、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等。
《意见》第十六条中指出要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街区这一概念发端于欧美,是一组建筑物与周边或其中的广场、街道、小公园、绿地等实体或空间的总称。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此类政策调整是希望改变过去封闭式社区的诸多弊端。比如封闭式住宅社区一定程度上使得商业设施和住区设施隔离,同时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积。通过开放式的街区制度推进,将使得后续城市商业设施和住区设施规划能够融为一体,并且使得城市规划朝节约土地等方向演进。
但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小区封闭是为了安全,何况住宅小区内的道路设置基本都是低速道路,如果开放如何保证社区居民的安全是个问题。老外的街区制是因为人人有枪而且本来就居住分散,这与国内基本都是高层住宅楼不同。
张大伟称,街区式社区是住宅与商业、服务业混合的与街道的结合性强的社区。里面的设施有:银行、超市、商业街、餐饮、医院、学校、幼儿园等,街区式社区具有城市土地利用率高,交通便利,城市景观丰富,与商业和各种城市活动结合紧密等优点。当它运用在中国城市的居住区中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安全问题,噪生干扰问题等。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韦谢称,推广街区制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可以避免都市中的个人原子化。此次政策的目的更多的强调道路的公共化以及和谐邻里。
❻ 除了公寓房,还有什么住宅房是开放式的楼房
厕所门对着开放式厨房,厕所门附近养绿色植物就可以化解了。
❼ 什么是开放式住宅
开放式住宅是摒弃了围墙,与所在城市衔接、和谐,浑然一体。他们的做法主要是:
(一)道路设施的衔接。主要是城市道路和小区路网的有机衔接。过去,住宅小区一般不规划城市道路穿越,或者虽规划有城市道路也不开通。但是,小区规模大型化以后,“封闭式”小区不仅令居民出行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搭乘公交车,而且还往往影响城市路网的通畅。为此,应该一切从城市规划的总体出发。城市规划道路的穿越小区,一方面提高了小区的“交通均好性”,另一方面使城市路网更加通达顺畅。
(二)公共设施的共享。主要是会馆、商服、医疗、幼托、学校等设施的共享。小区可以利用周边已有的公共设施,小区的公共设施也可以向社会开放。
例如,目前许多小区的会馆都是亏损经营,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气不足。会馆从位置的选择和经营理念上都只是提供给小区居民使用,小区外的居民无缘涉足。再者,是否每个小区都要建会馆,也值得研究。
又如,商服设施的布局。一些靠马路的小区往往习惯于沿路建商住楼,“底商”绵延可达数百米甚至一两公里。这种模式不仅不方便居民购物,而且也难聚人气、商气,楼上住户还要遭受噪声或烟气污染。因此,应该选择在小区内的适当位置建超市、步行街之类的集中的对外开放的商业设施,既便民,又提升了小区的魅力。
(三)小区景观的共享。住宅小区对城市的贡献之一就是丰富城市的景观。但是现在的小区都习惯于把最靓丽的景观如中心花园等藏在小区的腹心之处,加上门禁森严,使这些景观“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小区呈现给城市的只是一排排楼宇。因此,要从规划上解决小区景观与城市共享的问题,把靓丽的小区景观贡献给城市。
(四)划小管理单位。拆掉围墙、开放小区以后,小区如何管理呢?目前一些小区已成功地创造了“划小管理单位”的经验,几栋楼形成围合、甚至一栋楼单独进行管理。实践证明,划小管理单位以后,出入本单位的居民少了,管理人员和居民之间彼此容易熟识,更有利于安全管理.
❽ 开放式小区的定义
2016年2月24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接受中新网视频访专谈时表示,“开放式小区,准属确来说应当是住宅小区的尺度控制到一定范围之内,而研究发现,大概控制在二百米之内是比较适宜的。”
❾ 国家对高层住宅开放式走廊有什么规定
什么是高层走廊式住宅?
走廊式住宅采用走廊作为电梯、楼梯与各住户之间的联系通道,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电梯的服务户数。一般分为内廊式和外廊式两大类。
内廊式住宅由于各户布置在走廊两侧,建筑进深较大,有利于节约用地,但户间干扰大,通风条件差。若采用暗厨房,还需要有完善的厨房设备。外廊式住宅则具有便于通风的有利条件,但又难以避免进深小的缺点,也不利于节约用地。由于高层风力很大,一般多采用封闭式外廊。如板式高层住宅就属于外廊式住宅。
❿ 什么是开放式小区要详细定义
开放式小区是将住宅小区的尺度控制到一定范围之内,而研究发现,大概控制在二百米之内是比较适宜的。——2016年2月24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
董珂认为,规划出发点就是希望畅通毛细血管,健全城市的网络。那么这样的话能够保证城市的网络不受到这种封闭式小区的这样一个阻隔,那么形成一个马路,这样的一个道路的结构。从而保证了城市的畅通。
同时,就其他的一些积极意义,比如说提高城市的经济活力,促进文化的交融,建设一个和谐包容的城市环境等等。开放式小区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因为我们希望鼓励城市走向和谐、包容、开放。
而和谐开放包容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它意味着中国整个社会走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的多元的一个未来。
(10)开放型住宅扩展阅读:
与开放式小区相近的是开放式社区。2016年,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一份配套文件发布,列出了下一阶段城市发展的“时间表”,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
文件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是中央层级文件首次对诟病已久的封闭社区模式“开刀”,自然成为微信微博和各种论坛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