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位现代建筑大师谁将东西方建筑向融合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德国建筑师,(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4大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美国的一位最伟大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赖特师从摩天大楼之父、芝加哥学派(建筑)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后自立门户成为著名建筑学派“田园学派”(Prairie School)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包括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Fallingwater House)和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内的罗比住宅(Robie House) 。
以上是四位现代建筑大师。
中西方建筑融合的人不在此列,应该是贝聿铭大师!
贝聿铭,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② 建筑大师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赖特于1869年出生在美国威斯新州,他在大学中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达而从事建筑。他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曾经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等众的建筑事务所中工作过。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他在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新州、伊利诺州和密执安州等地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别墅。这些住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
剌赖特这个时期设计的住宅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赖特这一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建造在大草原上。
赖特的青年时代在十九世纪渡过,那是惠特曼(W.Whitman,1819-1892)美国诗人)和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的时代。赖特的祖父和父辈在威斯康星州的山谷中耕地土地,他在农庄上长大,对农村和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塔里埃森”就造在祖传的土地上,他在八十岁的时候谈到这一点还兴奋地说:“在塔里埃森,我这第三代人又回到了土地上,在那块土地上发展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对祖辈和土地的眷恋溢于言表。
但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象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
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和田诗人。他的成就不能到处被采用,但却是建筑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
1959年,赖特以89岁(9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
赖特的主要作品有: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斯大厦、唯一教堂、佛罗里达南方学院教堂等。
流水别墅外观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梦想,悬的楼板锚固在后面的和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要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是一幢包含最高层次的建筑,也就是说,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
流水别墅这个建筑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座落花流水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落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连辣潜其间,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在起居室空间之中。从北侧及山崖是反射进来的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用使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挑的阳台为最。然而当你站在人工石面阳台上,而为自然石面的壁支柱所包围时对于内部空间或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因为室内空间透过巨大的水平阳台而延伸,衔接了巨大的室外空间——崖隘。赖特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态度,浓缩地表现在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梯。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地一再流连其间。
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做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杆或近几年推移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
流水别墅的空间陈设的选择、家具样式设计与布置都独具匠心。同时卡夫曼家人对这幢无价产业付出了爱和关切。他们以伟大的艺术品、家具、勤快的维护工作以及他们私人的物品来陪衬它。建筑永远是建筑师的作品,但却无法供给有关私人的物品。显然而卡夫曼却能够办到,并能够珍惜赖特的一切努力。
赖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由弗兰克.劳埃得.赖特—美国最有创意的建筑师之一设计的。他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包括设计了美国的两座建筑—罗比住宅和流水别墅。他一直工作到1959年去世。
美国纽约市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看上去就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
这座极其漂亮、无与伦比的建筑建成于1959年。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左图:古根海姆内一条长长的螺旋通道伸向不同部位或长廊的地板。
该博物馆保存了所罗门.R.古根海姆有现代艺术收藏品,因此该馆以个的名字来命名。许多展品由金属杆悬挂着,看起来似浮在空中。按照传统,博物馆在沿大厅四周的墙 上展览艺术作品。但古根海姆打破了传统的惯例。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右图: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纽约市的一个拐角处。它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
赖特生平
1867(1869)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年代不详)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但成绩平平,差3个月毕业时即离校。
1887年前往芝加哥寻找工作。在芝加哥建筑界深受建筑师D.阿特勒(Adler)和L.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的影响。
1888年进入建筑师D.阿特勒和L.沙利文的建筑事务所。
1889年结婚与第一任妻室有六个孩子。
1893年开设事务所,直至去世,他一生共设计了800多个建筑,其中380个实际建成,目前依然存在的有280个。
1905年到日本旅行。
1909年爱上一位顾客的妻子,与第一任妻室分居。同年赖特到欧洲与日本旅行,以躲避社会各界对其的指责。
1911年赖特回国居住在其家乡威斯康星州塔里埃森。
1914年赖特情人与她的2个孩子连同另外的4人在塔里埃森被一名家里的佣工杀死,并放大火。
1959年4月9日于美国菲尼克斯逝世。
享年91岁
主要作品概况
1902年 芝加哥威利茨住宅(Willitts House)
1904年 纽约州布法罗市拉金公司办公楼(Larkin Building)
1907年 伊利诺州罗伯茨住宅(Isabel Roberts House,River Forest,Illinois)
1908年 芝加哥罗比住宅(Robie House)
1911年 威斯康星州普林格林(Spring Green, Wisconsin)建造居住与工作总部塔里埃森(Taliesin)
1915-1922年 东京帝国饭店(Imperial Hotel)
1936年 流水别墅(Kaufmann House on Waterfall)
年代不详 约翰逊公司总部(Johnson and son, Inc Racine, Wiscosin)
1938年 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Scottsdale, Arizona)
1959年10月建成开幕 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m Museum,
赖特的设计理念
其他发
③ 建筑空间的引导与暗示的方法常有那些
密斯常采用的手法是屏风墙以及长短墙来暗示和引导
奈特则是 在裂开的空间中作遮挡 常采用楼梯间来完成 也有用火炉的(罗比住宅)
还有就是 采光的明暗
④ 罗比住宅
⑤ 请问有没有人能帮忙找到赖特罗比住宅的设计图(平、立、剖) 不胜感激~
罗宾别墅是赖特为弗雷德理克.罗宾设计的别墅。被认为是莱特Prairie Style 建筑风格的最佳代表作之一。该别墅建于1909-1910年,耗时仅一年多,建设速度十分惊人。
从平面上看,这个别墅是由两个错开的叠放在一起的长方形组成的,相接一面是长方形的长边。小点一个长方形位于后部,在一层布置有车库和入口;仆人的房间、厨房和客房布置在二层。大的那个长方形位于前部,是该建筑的主体,平面主要是围绕楼梯和烟囱而布置的,半地下室布置有孩子的房间、活动室;一层是起居室和主卧房。
这个别墅还是第一个使用钢结构的别墅建筑,这是为了支撑悬挑出墙20英尺的屋顶(四面都是如此)而特别设计的,这个结构使得它能够更好的挡风遮雨。它还是用了174扇艺术玻璃窗和门,在主体结构的一层楼装有一长排的这种玻璃窗,这使室内外能够很好融合在一起,而且采光性能好。
该别墅建成以后,和其对面的学院派的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相对,两种风格不同的建筑对峙着,非常有趣。
http://hi..com/%D2%C1%C1%E9%D2%CB/album/%C4%AC%C8%CF%CF%E0%B2%E1
我的空间里有,如不够,再联系。
⑥ 四大建筑设计师是指谁啊他们都有啥代表作
1、密斯·凡·德·罗,德国建筑师,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4大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代表作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纳国际博览会德国馆等。
2、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代表作有朗香教堂、马赛公寓等。
3、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年5月18日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代表作有模范工厂和行政大楼、包豪斯校舍等。
4、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伟大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赖特师从摩天大楼之父、芝加哥学派(建筑)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后自立门户成为著名建筑学派“田园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包括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和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内的罗比住宅。
⑦ 有关于赖特的罗比住宅的资料
它是建于芝加哥南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的国宝级作品。这个作品成为莱特“大草原回”模式风格的代表作,完成后答在欧洲引起了极大反响,并为20世纪的建筑明确的指明了方向。 所谓“大草原”赖特认为,在大平原里建造建筑物,不是垂直方向而是应该水平方向伸展,其结果产生的平面舒展形象,真是20世纪建筑的最大特征。
⑧ 求 2008revit竞赛获奖作业 五年级同济作业大图
一年级(14份)
学校名称 作业名称 作业作者 指导老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解读建筑 林俊琦 施英 郭祥 王静 魏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观景建筑设计 陈伟璐 施英 郭祥 王静 蔡伟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平面构成 张洁林 施英 郭祥 王静 魏成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编织——数理控制下的构成研究 饶峥 何剑桥 曹震宇 张涛 浦欣成 贺勇 孙玮 吴璟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 九宫格造园练习 刘亦思 邬极 潘维佳 陈阳 苏维 王欣 欧阳文 金秋野 李春青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积木•空间 徐卓然 林伟凡 曾佳雄 林群鸿 张无暇 汪莹莹 李璐芸 李言 申晓辉 方翊珊 袁炯炯 陈芬芳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1:1立体构成 蒋坤 黄元韬 李伟堂 陈鸿峰 申晓辉 戴云倩 钟祺 赵红利
湖南大学 流•转——一年级空间构成:静态渗透到动态渗透 吴启晶 史远卓 钟力力 欧阳虹彬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 不系舟——咖啡馆设计 朱淳 王秀慧 申青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建筑学系 集展览、工作与生活于一身的艺术家居所 杜学剑 钟宏亮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沐林源起——小型钓吧设计 王斌 解旭东 王少飞 郝赤彪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经典建筑解析——罗比住宅 周月明 钱铭 张蕾 周扬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1912街区外部空间认识与分析 周月明 钱铭 冒辰 周扬 张蕾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院 经典建筑分析 郑点 连剑 宋晟 吉慧 何川
二年级(24份)
同济大学规划与建筑学院 24小时简易自救抗震棚设计建造实验 建筑学二年级 张建龙 赵巍岩 戚广平 俞泳 关平 施中才等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 假日别墅 温鹤 黄源 傅祎 张宝玮 韩光煦 吴若虎 刘斯雍 范凌 步睿飞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中小型公共服务建筑设计——风景区观景服务设计 冯立星 严永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别墅设计 罗梦豪 费彦 冯江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整体关联的设计——城市中心及配套旅馆设计 吕妍 陈林 陈帆 王洁 朱宇恒 汪均如 明焱炎 朱怀 吴锐
厦门大学 海滨俱乐部设计——渔村 梁松 李立新 唐洪流 李苏豫 王伟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圆管——公园茶室设计 罗林君 赵逵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家园——小住宅设计 黄文耀 邓元媛 王倩 张锐 林涛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融合、再创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郭袁媛 戴俭 李华东 王珊 杨红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幼儿园——社区三代人共享的乐园 刘东顺 杨红 王珊 戴俭 李华东 褚智勇 圣进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 旧城补丁六记 李图 刘浩延 李越 张晨 郝东 何天逸 王欣 胡雪松 李春青 段炼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城郊山地别墅设计 姜咏茜 仝晖 扈益群 魏琰琰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四合院•中式生活——山地别墅设计 吴孟辰 张勒 门艳红 仝晖 魏琰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幼儿园设计 侯丛思 潘正超 安黎 李帆 苏静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Play in Group ——幼儿园设计 陈文斐 张颖宁 刘文佳 陈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生命驿站——流动医疗救助站设计 杨楠 裘鞠 柳红明 李佳艺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青云映山设计 何凡 吕健 吴晓东 孔宇航 王时原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滨海驿站——滨海大道观景点文化驿站设计 陈朴林 郝赤彪 解旭东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科普体验中心设计 邵彦 郝赤彪 解旭东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互动、生长——六班幼儿园设计 周可 郝赤彪 解旭东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新视角——志愿者服务站设计 刘晓蒙 郝赤彪 解旭东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系馆设计 黄志成 蒋晓风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售楼处设计 刘航睿 唐思彧 单伟伦 曹伦 张广媚 石华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奥运大排挡——3*3奥运服务站概念设计 王媛灏 桂汪洋
三年级(35份)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特殊自然环境群体空间设计 陈禹 李玲玲 李国友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特殊城市环境群体空间设计 肖潇 孙伟 罗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某高校新校区医院设计 彭卓 陈宇 罗建平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1966-1976历史事件展示中心 姚又宁 周露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城市住宅设计-中低收入人群住宅建筑设计 吴婷婷 田琦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地域文化中心 李玥瑜 黄海静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砖瓦博物馆设计 李永强 王雷 陈翔 秦洛峰 林涛 钱海平 王卡 李澎田 黄杉
福建工程学院 全国保障性住宅设计方案竞赛 孙红瑜 陈爽 余志红 蔡碧新 周丽彬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书+园 陈晓兰 钱晓庆 单军 程晓青 黄文菁
厦门大学 厦港古船博物馆设计 余多 邵红 任璐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铁路交通博物馆设计 王伟实 鲍莉 李海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文化艺术中心设计 王欣 夏兵 钱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适应性•集合•开放建筑-旧城区商集合体设计 刘碧娇 张彤彤 谭刚毅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旧城区商住集合体设计-基于建筑地形学的思考 顾芳 彭雷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皇城的平民化过程 城市博物馆设计 张婷 王冰冰 张昕 赵之枫 艾英旭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轻重之间-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李晓东 刘伟波 邓庆坦 江海涛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FOLD FORCE FANTASY-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司鸿斌 刘伟波 邓庆坦 江海涛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展•茶•墨-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刘文 刘伟波 邓庆坦 江海涛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架空•生态•交流-钢铁铸造厂改造-文化中心设计 刘楚 安艳华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拯救失落的记忆-郑国贵族墓葬博物馆设计 邓彬 刘中 赵凯 刘兴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街情再现-城市历史街区改造设计 赵玮 郗皎如 战长恒 于辉 张宇 孔宇航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新米玛哈娜-维吾尔民俗展览馆设计 库都来提 库都斯 樊璐 高德宏 孔宇航 郭飞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影像空间-城市历史街区改造设计 冯海花 孙兵 冯伟 于辉 张宇 孔宇航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泛运动-作为景观和过程的全民健身运动中心 沈思 黄睿 刘明昊 王少飞 徐强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连续空间体验社区体育中心设计 毕胜 李政昆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Mediascape 蔡杰宏 朱海山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媒体广播中心 陈晨 Mr Ulrich kirchhoff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学系 出谋•画测-荆州古城拱极门遗址测绘 周广鹤 吴获子 李沛然 冷长宗 王红燕 夏琴 王宏伟 李文凯 彭蓉 郑辑宏 陈星星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博物馆设计 杜钰 周博 姜旭 张广娟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博物馆设计 陈月 张广娟 周博 姜旭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博览建筑设计-流动的历史-海河历史博物馆设计 陈稀 卢昀伟 张慧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与建筑系 老码头的心看台-码头博物馆设计 杜显霖 王克宁 胡期光 张天宇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行为&动力-旧建筑改造旅馆设计 徐虹 林姗 孙德龙 王绚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珞珈书院设计 刘子锷 王炎松 袁雁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快题设计-5.12之后 王庆 李久芳 苏剑鸣 刘阳
四年级(19份)
同济大学规划与建筑学院 建筑与节能一体化设计探索 程智斌 赵群 Dietrich Elge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演出会议文化中心设计 刘一玮 冯伟 王琪 许楗 高源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残疾人报摊移动售卖设施 肖凯还 杜诗达 谭莹 密舒杨 王雪培 曲明晓 林大卫 王涵 甘果 孙雁 王朝霞 王雪松 覃琳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仿古建筑设计 徐辉 张兴国 李臻赜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校园多功能会堂设计 李啸川 魏宏杨 唐淼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水泵厂地块城市更新设计 张祺飞 黄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绿色希望小学设计 欧阳愚 张羽 谢沁 庄少庞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杭州市十五奎巷历史街区改造与重建 陈冰 陈钢 楼宇红 王东辉 连铭 顾哲 高峻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折城-济南市馆驿街西片区棚改设计 司飞 刘言凯 侯文杰 李珊珊 刘世龙 赵斌 杨慧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设计-新旧城区交叉区域城市更新 许一嘉 闫婷 吴少峰 李耀鹏 岳岑 郑妙丰 姚敏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街巷与院落-八府庄村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栗鹏 王芳 王代赟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滨海工业遗址更新利用设计 邱洪磊 焦坤红 韩波 韩默 高德宏 孔宇航 张宇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天津佟楼地区城市更新设计 张伟 刘磊 张向炜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高层集合住宅的传统居住空间表达 赖奕堆 成月 石磊 李卫乐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Land Year 土生土长 刘洋 翟旭 宋昆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近代工业博物馆 尹瑾珩 邹颖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传统院落规划下的层级空间 张元升 徐震 苏剑鸣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合肥市胜利路南段城市设计 韩韬 何路路 郝建海 尹磊 万瑶敏 高蓉蓉 徐晓燕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集约式高层住宅 耿超 顾大治
五年级(14份)
同济大学规划与建筑学院 伯沙勒尔艺术与设计专科学院数字化设计 姚霁 张周舟 石永良
同济大学规划与建筑学院 I-Instry江南造船厂世博园区改造城市设计 蔡青 余国璞 田唯佳 王瑜 黄一如 袁烽 李翔宁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上海世博会江南造船厂地块城市设计 万博 卢峰 顾红男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都市区高速公路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环城枢纽设计 钱维娜 王琦
上海大学 院落的精神——崇明陈家镇新农村住宅设计 孙俊逸 王海松
厦门大学 鼓浪屿计划之内厝奥1号片区艺术村更新计划 王晨军 王玲巧 刘勇 张燕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上海世博会江南造船厂历史地段改造和更新 姚昕悦 江天 何晋 袁懿 李邦健 王建国 仲德昆 龚恺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门市余东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 张杰 高松 王胜 张平 鲍牛 吴苏雁 王文彬 沈屹 过源 赵诣 张建新 刘雁 张伟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长影厂保留区域环境及建筑更新改造设计 唐思远 王奇琦 裘鞠 柳红明 张成龙 林芒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当代城市媒质中心设计 辛善超 孔宇航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旧厂房改造——建筑系馆设计 李金奎 张鹏举 高旭 弃卓彦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山水•行——徐霞客馆设计 言静蓝 吕昀 王蓉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性设计——长沙市裕湘纱厂 韩佳栩 杨海鑫 严钧 许建和 梁智尧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SALA AMPHAWA中德泰联合设计 陈矞 付雷 郝冠民 杨屾 周婷 罗杰威 杨葳
年级不详(4份)
台湾逢甲大学 [寻]故事旅店 李昭毅 许慈容 彭志峰
台湾逢甲大学 On the water 北门实验性海上聚落民居 郭振铨 不详
台湾逢甲大学 邂逅特殊聚落纹理——相遇在朱家村 朱婉萍 郑筑尹 不详
台湾逢甲大学 苏州河之心 张文婷 陈上元
⑨ 罗比住宅要素分析图
主要是从采光,结构,流线,平面构成,空间划分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回 罗比案例分析_网络文库答
http://wenku..com/view/2fa96e868762caaedd33d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