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国波尔多住宅介绍,有特色的介绍
波尔多住宅 简介
波尔多住宅位于法国波尔多市郊,是一座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及其事务所
OMA
于
1994
年设计,
1998
年竣工的民宅。这个令建筑界为之骄傲的住宅为一对夫妇所有,而它的形成也颇为戏剧。本来只希望是一套简洁的房子,而随着丈夫的车祸,余生相伴的轮椅,为了转换心情的夫妻俩儿决定住在一个复杂的房子里,故而有了这么一座“夹心三明治”式的住宅。
它在一座平缓的山坡上,采用了水平而非垂直的线条,共上下三层:第一层包括电视机、厨房、电梯间、酒窖;第二层包括夏季餐厅冬季餐厅、起居室、电梯间、书房、天井伸缩性储藏室;第三层包括儿童房、主卧室、电梯间、平台。一二层大量运用玻璃幕墙,雷姆·库哈斯用用朗香教堂式的开窗达到范思沃斯式住宅的采光及视野,波尔多市美景可尽收眼底。范思沃斯住宅式是用大面积玻璃作为墙体及空间隔板,强调自然采光与良好的视野。朗香教堂式是在混凝土体块上的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开洞,利用光制造宗教的神秘意境。第三层外墙为混凝土结构,为了承受混凝土的重压而利用杠杆原理用钢索牵拉位于楼顶的横梁。同时朝阳一侧根据人的身高设置圆形小窗,保证采光。当然另一个的特色是房屋中央的一个采用开放式涉及的升降平台,以配合男主人日常工作的特点。
㈡ 法国的房子是什么特点
建房最大特点就是慢
㈢ 一般情况而言,法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比中国的要高吗
以下这篇文章可以供你参考,我想说的是,除了一些超小型国家以外,没有一个中等国土面积以上的国家能够做到区域平衡发展,美国、日本、法国都做不到。
法国媒体(lEXpansion.lexpress.fr)4月28日报道,法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当天公布《家庭收入与财产报告》2011年版,对2006年至2008年法国居民收入状况、生活水平和贫困状况进行描述,同时对2010年法国居民财产状况进行介绍。
据认为,该报告真实反映了法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摘要如下:
1. 十分之九的家庭拥有私人财产
三分之二家庭同时拥有金融证券何房地产。在拥有金融财产的家庭中,94%拥有储蓄存款;46%拥有人寿保险产品。在拥有房地产的家庭中,94%拥有自己的第一套住宅;30%拥有第二套住宅,或者承租房。
2. 半数无财产家庭生活入不敷出
在法国家庭总数中,只有6%的家庭既无任何金融证券,也没有房地产。在这6%的家庭中,半数为极低收入家庭,甚至入不敷出;三分之一家庭都曾经长期失业;十分之九家庭从未继承过任何遗产或赠与。
3. 二分之一家庭负债
2008年,一半的法国家庭需要偿还借款或贷款。在这些家庭当中,三分之一为购房贷款,三分之一为消费贷款。过度负债家庭占总数的3%,主要涉及贫困家庭。2011年,法国总共有90万个过度负债家庭。
4. 十分之一家庭的居住支出占收入的44%以上
在法国居民家庭总数中,8%的家庭居住开支比(主要住房的开支占收入比重)超过44%,全体居民家庭的平均居住开支比为20%。独身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居住在巴黎和人口超过10万大城市的居民家庭,居住开支比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5. 三分之一失业者处于贫困状态
2008年,法国有78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即单人月收入低于949欧元,或者夫妇月收入低于2000欧元。贫困人口占比为13%,比1996年降低1.5个百分点。
在就业人口中,贫困人口占比为7.4%,在失业人口中,占比达35%。
6. 近40年来法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一倍
1970年,法国人均年收入为9290欧元,此后,逐步提高。2008年,法国人均年收入为1.9万欧元。占人口总数10%的富裕阶层平均年收入为35550欧元,占人口总数10%的最低收入阶层年均收入为10520欧元。
7. 近10年工人生活水平提高20%
1996年至2008年,高级管理人员和中介专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增长较慢,年均增幅分别为0.5%和0.7%。同期,工人和普通雇员的年均增幅分别为1.6%和1.2%。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定最低工资的持续提高。
另一方面,非工薪人员,包括自由职业者、手工业者、商人等,其年均增幅较高,达2%。
8. 2004年以来富人财产年均增加11%
1996年至2008年,法国富人和穷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变化不大。但是,2004年以来,由于最贫穷阶层的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社会贫富差距有所缩小。
9. 每生一个孩子使一个家庭生活水平降低11%
平均计算,每个家庭每增加一个孩子,其生活水平比上年下降2%至11%。国家提供的各类补贴和减免税,包括住房补贴、家庭补贴、减免税,等等,能够保证抵消新生儿的开支增加部分,但无法抵消父母一方收入下降的损失。
总体来看,有孩子的家庭生活水平低于没有孩子的家庭生活水平,例如,一对夫妇和2个孩子的家庭年收入为22370欧元,而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家庭年收入为25850欧元。
10. 移民儿童的生活水平比法国儿童低14%
移民后裔(在法国出生,但至少父母一方为移民)的年均收入为19570欧元,与法国父母的后代相比,年均收入(22810欧元)低14%。对于欧洲裔移民,这个差距很小(-1%),但对于非洲裔移民,这个差距高达30%。
2008年,20%的移民后裔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法国后裔的比例为10%。
㈣ 法国房子的特点
这个 可不好说,不同时期的房子特点不一样。不同城市的也不一样。
还是你自己去网上找吧,要不亲自过来旅游一下,考察考察。
㈤ 上海现有的法式建筑是当年法租界的法国人建的并留下来的吗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说过就是的确就是当年法租界的法国人建的并留下来的!
㈥ 法国人住什么样子的房子
每个城市、地域的的放子都不尽相同,也并非都是古堡,但有一点是毋须怀疑那就是“浪漫”;很遗憾只能上传一张图片
㈦ 欧洲的房子为什么很少坐北朝南
1、日照时间。
以英国卡迪夫(北纬 51度)为例,在温暖的季节里(夏天附近),没有正南的朝向依然有很大可能接受到长时间的日晒且鲜有担心室内过热;而在寒冷的季节里,全天不足8小时的日照让正南向的朝向都会感到局促,更不要提在这种低矮太阳角度下周围建筑相互间的遮挡。
那些常见的被动式住宅的屋顶,之所以斜而大并布满天窗,就是为了在冬天尽量地采暖采光。而对于密度略高社区中的普通住宅来说,如果缺少特殊设计,那么朝向带来的优势将相当有限。
等等,被动式住宅是什么鬼?我读书少你不要蒙我!
1/23
被动式房屋到底是什么?
被动式房屋的概念最早源于瑞典隆德大学的Bo Adamson教授和德国被动式房屋研究所 (Passivhaus Institut)的Wolfgang Feist博士[在1988年5月的一次讨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德国黑森州政府的资助,被动式房屋的概念逐步确立起来。1990年最早的一批被动式房屋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建成。1996年(Passivhaus-Institut)在达姆施塔特成立 ,致力于推广和规范被动式房屋的标准。此后有越来越多的被动式房屋落成。
(来源媒体:住宅公园责任编辑:兼职三号_NO4325)
2、阴天的数量。
因为纬度、洋流、冷暖空气的原因,欧洲高纬度地区的云量真心不低,这样的天气状况更加负面地影响了北欧建筑对太阳光的收集。
所以,在社区建设上,阳光的吝啬和任性消磨着北欧人的智力和耐心。
另一方面,隔热保温材料的进步也在补偿房屋太阳辐射不够的缺陷,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不利朝向“的房屋被建立起来。
但是,随着生态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和辅助设计的成熟,经济有效地捕捉到阳光配合优秀的保温材料和暖通系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横亘在设计者面前的难题看上去也不再那么苛刻了。
比如法国人用竹子建造的房屋也很保暖。
㈧ 法国人的普通住宅小区怎么样
有好的有差的,一般市区里面公寓楼多一些,稍微靠边一些就别墅较多了
不过有社会救回济房,给低保住的答,这种地方一般都比较治安出问题,法语多称这种地带为La cité, le ghetto, 这种楼房一般比较高,好几栋挤在一起基本没有什么设计美感,就是方柱形.
普通的住宅楼在法国都比较低,巴黎也许会高一些,外省基本几层罢了,很少有超过10层的.稍微高点的都是救济房,法国人称之为la tour(塔..其实对中国人来说一点也不高)
普通的公寓楼大多都是一栋一个设计,但整体的风格都保持一致,不可能在阿尔卑斯地区的城市中心看到亚洲中国紫禁城风格的建筑,法国每个地方的新楼老楼维修都要提交市政府审批以确保当地的风格特色不会被改变
国内那种随便一起就十几二十栋完全一样的"小区"在法国几乎没有,除了救济房...
㈨ 法国总统住所叫什么
法国巴来黎古建筑,爱自丽舍宫(ElyséePalace)是法国总统官邸,巴黎重要建筑之一。 始建于18世纪初,距今已有200多年。“爱丽舍”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乐土、福地”。1718年,戴佛尔伯爵亨利在巴黎市中心盖了这座宫殿,取名“戴佛尔宫”,由建筑师阿尔曼-克劳德·莫莱(ArmandClaudeMollet,1670-1742)主持设计。最初为艾弗瑞伯爵的私人宅第。后几经周折,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妹夫缪拉元帅于1805年购得这座公馆,大肆装修,却名为“爱丽舍宫”。
㈩ 法国人住什么样的房子啊是不是都是古堡呢
稍微有钱的和美国人一样,住独栋二层以上小楼我们叫maison(钱越多住的越偏远靠山,规模配置越大:泳池,花园之类。不过这种就升级为villa也就是别墅)
或者市中心,古式的有开放式阳台的四层楼左右的古建筑(一层两户)
吃救济的穷人就住普通的楼房,和中国一样,一般多是全身黑的蒙着脸的阿拉伯大妈
PS:古堡这玩艺,法国鼓励有钱人认领,价格并没我们想象那么贵,但是认领了之后
,政府会有人定期检查你是否维护,每个古堡对他们都是文化遗址,维护的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