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国买住宅房需要什么条件
外地人买房需要的条件具体为:
1、个人身份证,
2、个人户口本,
3、个人结婚证(未婚则提版供未婚证明),
4、连续缴纳权一年或者以上的完税或社保证明。
注意事项:
一:了解开发商背景和资质。选择有实力的开发商很重要,正规的开发商在房屋质量,合同签署,产权办理等方面均有保障。
二:社区周边的大环境和配套。市政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楼盘的升值。
三:社区内部规划。
1、供暖转换站,垃圾处理房,车库出入口,配电间等位置对所选房屋是否有影响。
2、楼宇的部署,有没有再建的可能,楼间距及采光的影响。
四:投资业主要分析社区内及周边居室数量比例,自住业主看个人需要。
五:其他的例如面积误差,层高净高,产权办理时间等正规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都已经有明确规定。检查房子要检查内墙、地、顶、门、窗以及防水处理、外墙、楼道、房屋面积、公摊面积等是否与合同一致。
❷ 德国住宅设计有哪些特点
德式建筑的特点 以棕红、褚石为主的墙体配以白色相间的线条,构成方格立面,色彩鲜艳,与以单一的灰黄色石头为墙体主色调、崇尚各种装饰墙雕的其他欧陆风格的建筑有明显的不同。
❸ 什么是被动式住宅
被动式住宅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著名金融中心城市法兰克福。这类住宅使用超厚的绝热材料和复杂的门窗,主要通过住宅本身的构造做法达到高效的保温隔热性能。
并利用太阳能和家电设备的散热为居室提供热源,减少或不使用主动供应的能源,即便是需要提供其他能源,也尽量采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3)德国ICF独立住宅建造扩展阅读:
英国的《可持续发展住宅规范》制定了走向低碳住宅的三个步骤:“到201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到2013年减少排放量14%,到2016年达到零碳排放”。
这令人联想到英国最早的“零能耗”住宅---贝京顿居住小区,其实这个小区的建造始终贯穿着被动式住宅的设计理念,为人们的居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
地处北欧的瑞典在马尔默市建设了闻名于世的“Bo01住宅示范区”。这个小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地降低了碳排放量。其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提高住宅围护结构的节能降耗效果,增加保温隔热层厚度;增加外窗遮阳设备;
利用自然通风和新风系统,置换室内空气;建设2兆瓦风力发电站,可满足小区99%的用电需求;安装12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14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可满足小区1%的用电需求;
利用地源热泵解决冬季供热、夏季制冷问题,可满足小区85%的供热需求、100%的供冷需求。被动式住宅的通用技术在这里集成整合,发挥得淋漓尽致。
❹ 在德国建筑设计上,任何被认为是多余的装饰都几乎被摒弃,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一是积极利用太阳能和先进保温节能技术。德国的生态节能建筑已经可以做到能源盈余
❺ 德国人建一般住宅要多少钱
去德国你不必讲究穿戴,因为德国人的穿衣戴帽都是很随意的,不是很讲究。在德国你要是像在我们国内那样就餐要满桌子菜,人家反而瞧不起你,说你不会过日子,不是正经人。这就是德国人的消费观。
在德国,衣、食、住、行这四项基本生活开支中,衣、食占的比例极小,而住、行却占了很大的比例。人们把大量的钱用于购买住房、豪华汽车及外出度假等方面。住房从普通公寓到花园别墅,越有钱的人越不住市中心的高楼大厦,而是向郊区无污染的地方去。汽车也是从几千马克到几十万马克,富裕的人家达到人均一辆车。度假从近到远,从国内到国外,拉开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在这里,穷也好,富也好,人家似乎都过得潇洒自如,无忧无虑,究其原因还是一个观念问题。就一个家庭而言,消费观念及人际观念就足以起到压抑或解脱人们精神压力的作用。
在德国,一面去银行存款,一面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勒紧裤带过日子的家庭是很少的。而买房贷款、买汽车贷款的人却比比皆是。有一位去德国定居没几年的上海人,花50万马克买下一幢三层楼的小花园别墅,据他本人形容,花园内是绿草红花、丁香、草莓,还有儿童秋千及滑梯。室内地下室为健身房、储藏室,一楼为客厅、餐厅、厨房,二楼三间卧室,三楼为书房、客人卧室及儿童游戏室,每室都配有卫生间。我们听后都惊讶他哪来的这么多钱?原来,在德国买房都是贷款,还清这50万马克,也要三四十年。
据说德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限制富人高收入,维护穷人低收入及提高社会福利等政策,大大地缩短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使那些即使靠救济金过日子的失业者及孤独老人也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乞求布施的艺人心安理得地挣钱,社会秩序相对比较稳定。
❻ separate house和detached house的分别还有terraced house呢
一、意思不同
1、separate house:指独立屋。
2、detached house:独立式住宅,独立式房子。
3、terraced house:排屋中的一栋房屋,连栋房屋。
二、用法不同
1、separate house:通常用于表示独立的房子,与别的房子分开。
例句:Aseparate houseincludesastate-of-the-artmediaroom, gymand two
additionalbedrooms.
译文:独立的房子包括一间最先进的多媒体室,一间健身房,且另有两间卧室。
2、detached house:指独立式的住宅,通常用来表示独立的一套房子。
例句:Thissingle-familydetachedhouseis located inanagrarianplainnear Palmela.
译文:这个单独的家庭住宅位于靠近帕米拉的农业平原之上。
3、terraced house:指一幢房子,通常用来表示一排房子中的一幢。
例句:Herlarge, joy.
译文:最使她感到自豪的是她那宽敞的维多利亚式平房。
(6)德国ICF独立住宅建造扩展阅读
“detached house”的近义词:detached dwelling
“detached dwelling”意思是:独立住宅,独立式住宅
例句:Is itfeasibleto extendasemi-detacheddwellingonanarrowsite?
译文:在一个狭窄的地方建造一栋半独立式住宅可行吗?
❼ 德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为何德国很少修建高楼大厦
因为德国的人少,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此外,在德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大多数城市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保留了德国的文化遗产。如果要建造高层建筑,势必会发生一些搬迁。德国人不愿意这样做,他们希望保留历史和人文。最后,对于德国人来说,确实没有必要建造高层建筑,他们也不需要使用这种方法来突出自己作为发达国家的地位。与此相比,他们更愿意将这些资金用于民生。毕竟,只有人民生活的幸福才是根本。
❽ 德国的建筑设计多讲求功能的实用性,它是平衡房屋功能与美观的关系的
德国建筑设计训练注重建筑的坚固耐久、优化建筑功能、结构性完美以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只强调艺术性的设计极为罕见,“空穴来风”式的浮夸形式则更是只会招致嘲笑。像萨哈·哈迪德(Zaha Hadid)、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或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设计的那种让人触目的“地标性建筑”(signature buildings)绝不可能出自德国建筑师之手。
于是便有了线条简洁的零能耗写字楼,采用最新木结构技术建成的现代城市建筑,坚固耐久、优雅奢华的别墅,砖石结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建筑物,以及外观独特、设计新颖,却不会喧宾夺主,而是为策展人提供了丰富多变的布展空间的博物馆。
❾ 德国住宅为什么可以不用空调,看被动式房屋之保温墙体
德国人来并非不需要空调,源也不是买不起空调。在享受便利和污染环境两者之间,德国人宁可放弃前者。
虽然放弃了一些舒适,但到过德国的人们都会发现,德国不仅经济发达,环境也非常好,整个国家犹如一个清洁、美丽的大花园。这一方面是自然的恩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环保观念。
不用空调的德国,建筑物的通风设备较好。据笔者仔细观察,德国房屋南北窗设计利于空气对流,窗子大,南面多有立地窗,和门与阳台相通,即便阳台窄得不能称其为阳台,有的仅30~50公分宽,也要有一道门,能开能关,人可以站在阳台观景、养花。
❿ 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住宅设计有哪些名字就可以,学建筑学朗朗上口的那种
建筑师:E.沙里宁
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 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 细部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 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尔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 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 中,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他发挥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诞不经。同时 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
建筑师:H.培根
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一处人造高 地上,面积为2200平方米,对面是华盛顿纪念碑。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虽然平面似古希 腊神庙,但没有通常希腊神庙的山花,而是一个团进去的屋顶层,放在古典柱式的顶部。
纪念堂内部用排列柱将平面划分为一个主厅和两个侧厅,侧厅内墙壁上绘制了表现林肯
一生中最显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画。整个纪念堂的高潮是正对入口位于主厅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从入口到雕像这一纵向序列的引导下,人们会感受到气氛的庄严。尔后人们
会渐渐看清这尊在散射入室的阳光照射下表情严肃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纵横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导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这座纪念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手笔。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本世纪20年代,创造新建筑风格的呼声已在西欧兴起,而传统建筑风格仍保持着强
劲的势头。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即是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瑞典建筑师R.奥
斯特柏格在市政厅设计中,他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筑风
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谐的水边建筑。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
品。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设计人G.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
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
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
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
维的风格派绘画。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的影响。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国德骚市。它由教学楼、实习工
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
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
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
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
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
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位于法国巴黎近郊,这是一个富豪的别墅。由勒·柯布西耶大师于1928
年设计,1930年建成。地段为十二英亩,建筑占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层。
这座别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独立住宅的自身,由于它在西方“现代建筑”历史上
的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它是与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
市规划事业相关联的。勒·柯布西耶的许多建筑观点早期是由小住宅设计体现出来的。
1926年他把“新建筑”与旧建筑进行比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层,主
要房间设在二层;(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成为一片可供自由处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萨伏伊别墅就是综合体现上述特点
的,与传统住宅建筑完全不同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形体简单,但内部空间却很复杂。
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有个德国馆,轰动了整个建筑界。博览会结束,该馆也
随之拆除了,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德国建筑大师密
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
理原则。他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
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塑造建筑空间,以水平和竖向的布
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的运用,以及结构造型等,使建筑进入诗意般的水平。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
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
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
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
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
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决定在它的原址一一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蒙胡
奇公园里重建这个展览馆。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C.锡里西等主持。
采纳后再私信你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