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一层楼有哪些工序
以高层住宅楼的标准层为例:楼面放线、竖向结构钢筋连接、支模架搭设、钢筋连接接头质量验收、竖向构件钢筋安装、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竖向结构模板安装、上一层梁板模板安装、竖向结构模板加固工作、上一层梁板钢筋连接、安装、梁板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模板安装支模架工程验收、砼浇筑等等
⑵ 简述构件的吊装工艺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构件主要有柱、吊车梁、连系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各种构件的吊装过程为:绑扎-吊升-对位-临时固定-校正-最后固定。
⑶ 高层钢结构的安装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1)准备工作:包括钢构件预检和配套、定位轴线及标高和地脚螺栓的检查、钢构件现场堆放、安
装机
械的选择、安装流水段的划分和安装顺序的确定、劳动力的进场等。
(2)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吊装,在分片区的基础上,多采用综合吊装法,其吊装程序一般是:平面从中间或某一对称节间开始,以一个节间的柱网为一个吊装单元,按钢柱→钢梁→支撑顺序吊装,并向四周扩展;垂直方向由下至上组成稳定结构,同节柱范围内的横向构件,通常由上向下逐层安装。采取对称安装、对称固定的工艺,有利于将安装误差积累和节点焊接变形降低到最小。
安装时,一般按吊装程序先划分吊装作业区域,按划分的区域、平等顺序同时进行。当一片区吊装完毕后,即进行测量、校正、高强螺栓初拧等工序,待几个片区安装完毕,再对整体结构进行测量、校正、高强螺栓终拧、焊接。接着,进行下一节钢柱的吊装。
(3)高层建筑的钢柱通常以2~4层为一节,吊装一般采用一点正吊。钢柱安装到位、对准轴线、校正垂直度、临时固定牢固后才能松开吊钩。
安装时,每节钢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在每一节柱子范围内的全部构件安装、焊接、栓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才能从地面控制轴线引测上一节柱子的定位轴线。
(4)同一节柱、同一跨范围内的钢梁,宜从上向下安装。钢梁安装完后,宜立即安装本节柱范围内的各层楼梯及楼面压型钢板。
(5)结构安装时,应注意日照、焊接等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影响对构件伸缩和弯曲引起的变化,并应采取相应措施。
⑷ 构件吊装一般包括哪些工序
构件吊装一般包括绑扎、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等几个主要工序。绑扎要求既牢靠又便于安装和绑拆,并确保构件在吊装过程中不产生永久变形。当构件细长,而且某一侧面刚度小,仅绑扎一点吊装构件易产生严重变形或损坏时,应改用多点绑扎,以减小吊点处的弯矩,保证安全。须注意使绑扎点的连线或绑扎中心(各吊索拉力的合力作用点)处于构件重心的上方,以防构件倾翻。多点绑扎时,吊索宜用滑轮串通,各吊点的受力可保持平衡,吊装过程中构件位置改变时,各吊点索长能自行调整。构件起吊、吊升或下降时应平稳,避免紧急制动和冲击。重型构件吊离地面约30厘米时应停车,经检查后再起吊。构件在起吊时的受力状态和使用状态不一致时,需要对结构及构件强度、稳定性、变形和裂缝开展情况进行验算。
构件就位后应先临时固定和校正,校正时采用撬棍、楔子、丝杠、千斤顶或纤绳等。构件经校正后即可最后固定。固定的方法有螺栓连接、预埋件焊接、灌筑混凝土等。
⑸ 拟定吊装方案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1. 土的可松性系数在土木工程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答:在挖土方式,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回填土方量,运输机具体数量,进行场地平整规划,竖向设计和土方平衡点配的重要数据。
2. 最佳设计平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最佳设计平面的设计?
答:既满足挖方与填方量平衡又满足总的土方量最小。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进行竖向规划设计。
3. 试述“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调配最优方案的一般步骤。
答:首先使用最小元素法,找出初步的预选方案。然后再采用13页的假象系数法判别初步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如果不是就用14页的闭合回路法确定第二条预选方案,之后再用假象系数法,直至得出最优方案为止。
4. 场地平整有哪些常用的施工机械?
答: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
7. 水泥土墙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墙背填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大小、活载分布及大小、挡土墙的基底应力大小、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和断面尺寸等
9. 简述流砂产生的机理及防治途径。
答:对于土质为细砂和粉砂的土体,降低地下水时,地下水在土中的渗流作用所产生的动水压力对土体产生的悬浮流动作用产生了流砂现象。其防治途径:水下挖土法,冻结法,枯水期施工,抢挖法,加设支护结构及井点降水等。
11. 单斗挖土机有哪几种形式?分别适用开挖何种土方?
答:按行走分:履带式和轮胎式。按传动方式分: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按斗容量:0.2 ,0.4, 1,1.5,2.5 立方米等。按土斗装置(工程中适用较多):正铲,反铲,抓铲及拉铲。
12. 土方填筑应注意哪些问题?叙述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
答:填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土必须分层进行并逐层压实。影响因素:压实功,土的含水量及每层铺图厚度。P47
1. 预制混凝土桩的制作,起吊,运输与堆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制作:截面边长多为250-550mm,普通方桩截面变长不应小于200m。工厂制作长不宜超过12m,现场制作不宜超过30m。为节省产地,一般采用叠浇法制作,且一般不宜超过4层。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锤击沉桩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8%,静力压入法施工的桩不宜小于0.4%.桩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小于14mm。浇筑过程,应有装顶向桩尖连续进行。
起吊:必须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70%方可起吊。起吊需平稳,吊点应正负弯矩基本相等原则。
运输:两端适当保护。
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通畅。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堆放时应在桩两侧用木塞塞进,防址滚动。
2. 简述打桩设备的基本组成与技术要求。工程中如何选择锤重?
答:桩锤,桩架及动力装置三部分组成。打桩是宜采用重锤轻击的方法。P57-59.
3. 预制柱施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预应力管桩自身的质量问题;预应力管桩焊接质量和街头连线;桩位偏差过大;桩管进水桩端强风化软质岩软化问题。
4. 预制桩沉桩有哪些方法?他们的施工工艺又是怎样?
答:锤击法,静压法,振动法及冲水法。其中锤击及静压使用较普遍。
锤击法:将桩帽及锤吊起,然后垂直掉落打在桩上,桩插入式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
静压法:利用桩身本身自重平衡沉桩阻力,在沉桩压力的作用下克服压桩过程中桩的侧摩擦力及桩端阻力而将桩压入土中。
振动法:利用振动锤沉桩,将桩与振动锤连接,利用高频率振动激振桩身,使周围土体液化而减小阻力,再靠锤与桩体自身重量下沉。
水冲法:P 62。
5.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是如何施工的?泥浆有何作用?泥浆循环有哪几种方式,效果如何?
答:钻孔定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校正水平垂直→成孔清孔→放钢筋笼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混凝土→留取试块。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排出土渣以及冷却润滑钻头的作用。泥浆循环分为正反循环。孔深大于30m的宜采用反循环。其中正循环提升力小,孔低沉渣较多。反循环泥浆提升速度快,排放土渣能力大,但对于土质较差或易塌孔的图层应谨慎使用。
1.常用砌筑材料有哪些要求?
答:砖与砌块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与标准,对石材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与岩种。
2. 简述砖,石砌体的砌筑施工工艺。
答: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铺灰砌砖。
3. 砖,石砌体的砌筑质量有何要求?
答:着重在于控制墙体位置,垂直度及灰缝质量,要求做到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砂浆饱满,上下错缝, 内外搭砌及接头牢固。
5.砌体施工有何特点?
答:毛石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小砌块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
6. 砌体的冬期施工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摄氏度,该采用冬期施工。
注意问题:1.砖和石材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遭水浸冻后的不得使用。2.石灰膏,黏土膏和电石膏应防止受冻,如受冻应经融化后使用。3. 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冰结快。4. 不得使用无水泥配置的砂浆。5.基础施工应注意基土的冻胀性。6. 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体表面覆盖保温材料。
1. 试述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
答:混凝土凝结保护钢筋免遭锈蚀,另外钢筋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相近,不会因外界温度变化而破坏两者的连接。钢筋弥补了混凝土抗拉弱的缺点,而混凝土混凝土克服了钢筋抗压弱的缺点,是钢筋混凝土既抗压又抗拉。
2. 简述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过程。
答:搭脚手架---支撑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砼初凝后拆除侧模---砼强
7. 钢筋代换的原则及方法。
答:等强度代换,灵活性较强,可以在不同强度等级之间代换。
等面积代换,灵活性差,但是计算简单,只允许在同等钢筋级别之间代换,只需将受拉、受压钢筋的截面配筋率计算出即可。
8. 对模板有何要求?设计模板应考虑哪些原则?
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和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考虑模板拆除顺序,以求循环使用,降低成本。
设计应考虑的原则: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
9. 试述钢定型模板的特点及组成。
答:组装灵活,加工精度高,接缝严密,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强度和刚度好,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由边框,面板和纵横肋三部分组成。
14、模板设计应考虑哪些荷载?
答: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16、试述常用水泥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答:凝结硬化较快,抗冻性好,早后期强度高。制造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受循环冻融的结构及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配制建筑砂浆。
17、简述外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答: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18、试分析水灰比、含砂率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答:Rh(混凝土强度)=0.46Rc(水泥强度)(C/W-0.52)可得,混凝土强度同水泥强度成正比,与水灰比成反比。砂率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度。而工作度又影响着混凝土的浇捣,浇捣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如果砂率过小,粗骨料相对增多,则流动性变差。如砂率过大,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流动性同样不佳。砂率过小或过大都会使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变差
21、如何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为何要控制搅拌机的转速和搅拌时间?
答:计算好混凝土配料的施工配合比,搅拌是不宜超载,搅拌时间适宜,水灰比适当。这样有利于控制混凝土搅拌的均匀程度恰当适合。
22、如何确定搅拌混凝土时的投料顺序?
答:投料顺序应从提高搅拌质量,减少叶片、衬板的磨损,减少拌和物与搅拌筒的粘结,减少水泥飞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混凝土强度及节约水泥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常用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
23、混凝土运输有何要求? 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中如何避免产生分层离析?
答:运输容器应有保温措施,运输时间应缩短,并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车要匀速行驶,长距离运输必须使用罐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要慢速转动罐体,在浇筑前快速转动罐体,让混凝土处于最佳状态再浇筑,浇筑是振动棒要快插慢拔,防止漏振或过振。
27、如何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
答:水下浇筑混凝土,必须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浆流失到水中。需要从三方面控制:1)配制抗冲散混凝土;2)泵送混凝土至结构底部开始浇筑,避免混凝土经过水沉入底部;3)宜配制为自密实混凝土。
30、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为何要上下抽动、快插慢拔? 插点布置方式有哪几种?
答:上下抽动是为了振捣均匀,快插慢拔,快插是避免混凝土表面离析,慢拔是因为振动棒快速拔出振动棒的空洞就不密实咯。慢慢拔出,混凝土填满振动棒的位置。
34、影响混凝土质量有哪些因素?在施工中如何才能保证质量?
1.蜂窝、(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 应采取措施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2.麻面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2)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3.露筋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h 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4.孔洞(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5,缝隙及夹渣(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2)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6. 缺棱掉角(1)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2)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7.墙柱底部烂根(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 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要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 厚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8.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9.楼板表面平整度差1)产生原因: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点,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10.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1)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2)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11.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1)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2)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1)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骨架时冲力过大。(2)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钢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3、预应力的张拉程序有几种? 为什么要超张拉?
答; 现浇的为后张法;工厂加工有台坐的先张拉后浇混凝土的为先张拉法。
施工现场一般为后张拉法。按规范一般大于25米宜两端张拉。张拉时持荷2分钟主要是让摩擦等预应力损失在整个预应力筋上传递一会,减小偶然损失。一般施工方案都这么写,实际张拉时看情况。筋不长或曲线不大或损失不大时可不持荷,一次张拉到锚固。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有效预应力的建立,满足设计要求。
4. 后张法孔道灌浆的作用是什么?
答:主要目的是提高预应力筋的耐腐蚀性。
l、试述桅杆式起重机的分类。
答:独脚把杆,人字把杆,悬臂把杆,牵缆式把杆。
2、自行杆式起重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履带式(多功能,操作灵活,使用方便),汽车式(转移迅速,对地面损害小,不适于松软或泥泞地面工作),轮胎式(与汽车式相同)。
6、塔式起重机有哪儿种类型?试述其特点及适用范围。
答:轨道式塔式(使用时许铺设轨道,拆装,转移费用高,但使用安全,效率高),爬升式塔式(塔身短,不需轨道和附着装置。用钢省,造价低,占地少),附着式塔式,(可以依靠建筑物向上延伸,多用于高层建筑物)。
l0、试比较旋转法和滑行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对柱的布置各有何要求?
答:旋转法柱的绑扎点,柱脚中心,杯口中心三点共弧,以起重半径R为半径的圆弧上,柱脚靠近基础杯口。滑行法的绑扎点,杯口中心二点共弧,以起重半径R为半径的圆弧上,绑扎点靠近基础杯口。
13、如何对柱进行固定和校正?
答:第一步:确定基础中心线。第二步:确定柱子底座中心线。第三步:找好底座标高线。第四步:将柱子吊起对准各线穿进地脚螺栓就位。第五步:用水准仪测量垂直度,在标准范围内。第六部:把紧螺栓。第七步:控制在规范之内。
20、对屋面板就位、吊装顺序和固定有何要求?
答:屋面板吊装前应将屋面板扶直和就位,地要平整,坚实,道路畅通,并清除大石块,垃圾等。检查结构有无缺损,变形,裂纹等。检查结构外形尺寸,预埋件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在柱顶要弹出截面轴线位置,在屋架两端上也要弹出纵向吊装准线。 要保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方可移动。 屋面板翻身,在屋面板的两端摆放枕木,枕木的高度与下一榀屋面板同高,以便屋面板由平卧翻转直立后搁置在其上。位置校正无误后,此时吊车保持不松钩,将屋面板端部铁件与梁上螺栓连接固定。顺序为从起始轴线以此先下推。
21、试比较分件吊装和综合吊装的优缺点。
• 答:分件吊装是指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两种构件。由于每次基本是吊装同类型构件,索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程序基本相同,所以吊装速度快。但分件流水法的缺点是不能为后续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机的开行路线较长,停机点较多。综合吊装是起重机在车间内的一次开行中,分节间安装完各种类型的构件,即先吊装4~6根柱,并立即加以校正和最后固定,接着吊装联系梁、吊车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构件。起重机在每一个停机点上,要求安装尽可能多的构件。优点:停机点少,开行路线短;每一节间安装完毕后,即可为后续工作开辟工作面,使各工种能进行交叉平行流水作业,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并且能保证质量,吊装误差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同时吊完一个节间,全部构件已经校正和固定,这一节间已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由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缺点:由于要同时安装各种不同类型的构件,影响安装效率的提高;使构件供应和平面布置复杂;构件校正和最后固定时间紧迫;构件校正工作较为复杂,混凝土柱与杯形基础接头的混凝土结硬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柱子的固定跟不上吊装速度。
•
25、大跨度结构有何特点?拟定吊装方案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答:结构的支点越分散,对于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的约束性就越强;结构的支承点越集中,其灵活性就越大。由于支承点的相对集中而给空间组合带来极大的灵活性。你要了解设备的性能,规格,重量,以及一些细节的方面原因,还需要了解该大跨度结构的跨调距离,环境等因素。
1、试述升板施工的原理及特点。
答:是指用提升法施工的板柱框架结构工程。施工工序:在现场吊装好预制柱并浇筑好室内地坪后,以地坪为底模,就地重叠浇筑各层楼板和屋面板,板与板之间涂刷隔离层。待屋面板到达设计强度以后,通过安装在柱子上的提升装置并以柱为支撑和导杆,有吊杆将各层楼板按提升程序交替提升到设计位置予以固定。
11、滑模施工中对混凝土有何要求?如何控制出模强度。
答:混凝土自重必须大于滑升时的摩阻力;滑升间隔时间、滑升速度(步距)与混凝土早期强度及其增长、出模强度、坍落度(水灰比)等因素有关。滑模施工由于其条件的限制,冬季不宜进行,所以在夏季、秋季施工较多。此时气温较高,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速度快,所以,施工时要向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一定比例的缓凝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最为适用),以达到减少用水量、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强混凝土密实性、耐久性的目的。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水泥与缓凝减水剂的适应性问题,如果水泥是用硬石膏或氟石膏作调凝剂的,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的掺入不但不起缓凝作用,而且还会使水泥混凝土出现速凝现象。
12、试分析滑模施工中支承杆失稳,建筑物倾斜、扭转;混凝土拉裂、坍塌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模板清理不干净,直接造成摩阻力增大;清理模板方法不当造成模板变形;施工中混凝土下料不均匀。
1、试述卷材屋面的组成及对材料的要求。
答:结构层,隔汽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重量轻,防水性好,柔韧性好,能适应一定程度的结构振动和涨缩变形。
4、卷材防水屋面找平层为何要留分格缝? 如何留设?
答:防止材料的热胀冷缩使之开裂或凸起。防水找平层的分格缝必须留置。防水施工时需要在缝上做防水附加层,防止因为涨缩引起拉裂。找平层应设分格缝,间隔不大于6M,缝宽5-20mm。
8、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有何特点? 如何预防裂缝和渗漏?
答:施工时应分层浇筑,交替抹压均匀密实,构成一个多层整体防水,混凝土搅拌是时间不宜少于2min,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提高灌缝质量,屋面板安装后,及时清理灌缝,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屋面板之间距离适当,板安装前找平、座浆,灌缝前浇水湿润板缝。
12、试述防水混凝土的防水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答:因为它的配置物中含有高渗透性与防水性能材料,它们可渗入混凝土砂浆的缝隙中,达到防水的目的。适用于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地下防水工程。
13、试述下管堵漏法和下线堵漏法的原理。
答:下管堵漏法:水压较大(水位2~4m)、漏水孔洞较大时采用。操作时根据漏水处空鼓、坚硬程度,决定剔凿孔洞的大小和深度。在孔洞底部铺碎石一层,上面盖一层油毡或铁片,并将一胶管穿透油毡埋至碎石内以引走渗漏水。然后用水泥胶浆(水灰比为0. 8~0.9)把孔洞一次灌满。待胶浆开始凝固时,立即用力沿孔洞四周将胶浆压实,使其表面略低于基层面10~20mm。经检查无渗漏后,抹上防水层的第一、二层,待其有一定强度后,拔出胶管,按直接堵塞法将管孔堵塞,最后抹防水层的第三、四层即可。
下线堵漏法:用于水压较大的裂缝漏水的处理。操作时与裂缝漏水直接堵塞法一样,先剔好沟槽,而后在沟槽底部沿裂缝放置一根线,线径视漏水量确定,线长200~300mm,按裂缝直接堵塞法将胶浆条填塞并挤实于沟槽中,接着立即将线抽出使渗漏水顺线孔流出。如裂缝较长,可分段堵塞,各段间留20mm孔隙,根据漏水量大小,在孔隙处采用孔洞漏水下钉堵漏法或下管堵漏法将其缩小。下钉法是将胶浆包在钉杆上,待胶浆开始凝固时,插于20mm 的孔隙中并压实,同时转动并立即拔出钉杆,使漏水钉眼流出。经检查除钉眼外,其他部分无渗漏时,再沿沟槽抹素浆,砂浆各一道。待其有强度后,再按孔洞漏水直接堵塞法将钉眼堵塞。
⑹ 高层建筑施工构件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一)按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不同分类
按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不同,一般可分为全场性施工准备,单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和分部(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等三种。
全场性施工准备:它是以一个建筑工地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其特点是它的施工准备工作的目的、内容都是为全场性施工服务的,它不仅要为全场性的施工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要兼顾单位工程施工条件的准备。
单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它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条件准备工作。其特点是它的准备工作的目的、内容都是为单位工程施工服务的,它不仅为该单位工程在开工前做好一切准备,而且要为分部分项工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条件的准备:它是以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冬雨季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作业条件准备。
(二)按拟建工程所处的施工阶段的不同分类
按拟建工程所处的施工阶段不同,一般可分为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和各施工阶段前的施工准备等两种。
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它是在拟建工程正式开工之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拟建工程正式开工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它既可能是全场性的施工准备,又可能是单位工程施工条件的准备。
各施工阶段前的施工准备:它是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之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如混合结构的民用住宅的施工,一般可分为地下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和屋面工程等施工阶段,每个施工阶段的施工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技术条件、物资条件、组织要求和现场布置等方面也不同,因此在每个施工阶段开工之前,都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仅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而且随着工程施工的进展,在各施工阶段开工之前也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既要有阶段性,又要有连贯性,因此施工准备工作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地和分阶段地进行,要贯穿拟建工程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
三、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按其性质及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
(一)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具体有如下内容: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的依据
1)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建筑总平面、土方竖向设计和城市规划等资料文件;
2)调查、搜集的原始资料;
3)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
(2)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目的
1)为了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建筑产品(建筑物或构筑物);
2)为了能够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便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
3)通过审查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改正在施工开始之前,为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
(3)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
1)审查拟建工程的地点、建筑总平面图同国家、城市或地区规划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设计功能和使用要求是否符合卫生、防火及美化城市方面的要求;
2)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3)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4)审查建筑总平面图与其他结构图在几何尺寸、坐标、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正确;
5)审查工业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掌握配套投产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以及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合的土建施工图纸在坐标、标高上是否一致,掌握土建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
6)审查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同拟建工程地点的工程水文、地质等条件是否一致,以及建筑物或构筑物与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管线之间的关系;
7)明确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复核主要承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8)明确建设期限、分期分批投产或交付使用的顺序和时间,以及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明确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以及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的施工条件。
(4)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程序。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程序通常分为自审阶段、会审阶段和现场签证等三个阶段。
1)设计图纸的自审阶段。施工单位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尽快地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自审图纸,写出自审图纸的记录。自审图纸的记录应包括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建议。
2)设计图纸的会审阶段。一般由建设单位主持,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三方进行设计图纸的会审。图纸会审时,首先由设计单位的工程主设人向与会者说明拟建工程的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求,并对特殊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出设计要求;然后施工单位根据自审记录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提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建议;最后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所探讨的问题逐一地做好记录,形成"图纸会审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参加单位共同会签、盖章,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3)设计图纸的现场签证阶段。在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纸的条件不符,或者发现图纸中仍然有错误,或者因为材料的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者因为施工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及时修订时,应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签证。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拟建工程的规模、投资影响较大时,要报请项目的原批准单位批准。在施工现场的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拟建工程施工档案,作为指导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
为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除了要掌握有关拟建工程的书面资料外,还应该进行拟建工程的实地勘测和调查,获得有关数据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拟定一个先进合理、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
(1)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建设地区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地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构造、土的性质和类别、地基土的承载力、地震级别和裂度等情况河流流量和水质、最高洪水和枯水期的水位等情况;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情况,含水层的厚度、流向、流量和水质等情况;气温、雨、雪、风和雷电等情况;土的冻结深度和冬雨季的期限等情况。
(2)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建设地区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状况;施工现场的动迁状况;当地可利用的地方材料状况;国拨材料供应状况;地方能源和交通运输状况;地方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状况;当地生活供应、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当地消防、治安状况和参加施工单位的力量状况。
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1)编制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是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是按照施工图确定的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施工方法、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其取费标准,由施工单位编制的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经济文件,它是施工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结算、建设银行拨付工程价款、进行成本核算、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
(2)编制施工预算。施工预算是根据施工图预算、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定额等文件进行编制的,它直接受施工图预算的控制。它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各项成本支出、考核用工、"两算"对比、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基层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物质财富再创造的过程,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二)物资准备
材料、构 (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1.物资准备工作的内容
物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准备;构 (配)件和制品的加工准备;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和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
(1)建筑材料的准备。建筑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矿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等提供依据;
(2)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提供的构(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以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编制出其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3)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小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4)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按照拟建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一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要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保管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2.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
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是搞好物资准备的重要手段。通常按如下程序进行:
(1)根据施工预算、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国拨材料、统配材料、地方材料、构(配)件及制品、施工机具和工艺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计划;
(2)根据各种物资需薷量计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应合同;
(3)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
(4)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
(三)劳动组织准备
劳动组织准备的范围既有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组织准备,又有大型综合的拟建建设项目的劳动组织准备,也有小型简单的拟建单位工程的劳动组织准备。这里仅以一个拟建工程项目为例,说明其劳动组织准备工作的内容如下:
1.建立拟建工程项目的领导机构
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根据拟建工程项目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领导机构人选和名额;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选入领导机构;认真执行因事设职、因职选人的原则。
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
施工队组的建立要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普工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确定建立施工队组(是专业施工队组,或是混合施工队组),要坚持合理、精干的原则;同时制定出该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工地的领导机构确定之后,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常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的生活。
4.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交待。这是落实计划和技术责任制的好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时间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及时进行,以保证工程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内容有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月(旬)作业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尤其是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图纸会审中所确定的有关部位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事项。交底工作应该按照管理系统逐级进行,由上而下直到工人队组。交底的方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现场示范形式等。
队组、工人接受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后,要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领。必要时应该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5.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直接影响其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章不循其后果是严重的,而无章可循更是危险的。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通常内容如下: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件、配件、制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
(四)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是施工的全体参加者为夺取优质、高速、低消耗的目标,而有节奏、均衡连续地进行战术决战的活动空间。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为了给拟建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物资保证。其具体内容如下:
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
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及给定的永久性经纬座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桩,进行厂区施工测量,设置厂区的永久性经纬座标桩,水准基桩和建立厂区工程测量控制网。
2.搞好"三通一平" "三通一平"是指路通、水通、电通和平整场地。
路通:施工现场的道路是组织物资运输的动脉。拟建工程开工前,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修好施工现场的永久性道路(包括厂区铁路;厂区公路)以及必要的临时性道路,形成完整畅通的运输网络,为建筑材料进尝堆放创造有利条件。
水通:水是施工现场的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拟建工程开工之前,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接通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线,使其尽可能与永久性的给水系统结合起来,做好地面排水系统,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电通:电是施工现场的主要动力来源。拟建工程开工前,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接通电力和电讯设施,做好其他能源(如蒸汽、压缩空气)的供应,确保施工现场动力设备和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
平整场地:按照建筑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首先拆除场地上防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然后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规定的标高和土方竖向设计图纸,进行挖(填)土方的工程量计算,确定平整场地的施工方案,进行平整场地的工作。
3.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勘探
对施工现场做补充勘探是为了进一步寻找枯井、防空洞、古墓、地下管道、暗沟和枯树根等隐蔽物,以便及时拟定处理隐蔽物的方案,并进行实施。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4.建造临时设施
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造临时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生产、办公、生活、居住和储存等临时用房。
5.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按照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将施工机具安置在规定的地点或仓库。对于固定的机具要进行就位、搭棚、接电源、保养和调试等工作。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6.做好建筑构(配)件、制品和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按照建筑材料、构 (配)件和制品的需要量计划组织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和堆放。
7.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
按照建筑材料的需要量计划,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如钢材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等试验;混凝土或砂浆的配合比和强度等试验。
8.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落实冬雨季施工的临时设施和技术措施。
9.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认真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10.设置消防、保安设施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立消防。保安等组织机构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布置安排好消防、保安等措施。
(五)施工的场外准备
施工准备除了施工现场内部的准备工作外,还有施工现场外部的准备工作。其具体内容如下:
1.材料的加工和订货
建筑材料、构 (配)件和建筑制品大部分均必须外购,工艺设备更是如此。这样如何与加工部、生产单位联系,签订供货合同,搞好及供应,对于施工企业的正常生产是非常重要;;对于协作项目也是这样,除了要签订议定书之外,还必须做大量的有关方面的工作。
2.做好分包工作和签订分包合同
由于施工单位本身的力量所限,有些专业工程的施工、安装和运输等均需要向外单位委托。根据工程量、完成日期。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等内容,与其他单位签订分包合同、保证按时实施。
3.向上级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当材料的加工和订货及做好分包工作和签订分包合同等施工场外的准备工作后,应该及时地填写开工申请报告,并上报上级批准。
四、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为了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加强对其检查和监督,必须根据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时间和人员,编制出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综上所述,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不是分离的、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配合的。为了提高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加快施工准备工作的速度,必须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施工准备工作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使施工准备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和分期分批地进行,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