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调查家乡住房变化的论文
课题:家乡住房的历史变化调查
学校:
活动班级:五年级一班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一、题选定目的: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另一方面,有许多老的住宅被销毁。这些老住宅是历史,是记忆,也是文化。我们认为应该对家乡住房的历史变化进行一次调查,想通过调查来感知历史前进的步伐和对父辈们的理解,以及清晰我们的记忆和增强我们的乡土文化底蕴。
二、课题启动:
成立调查小组,制定调查计划。我们把调查内容分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两千年代五个历史阶段进行,相应的分成五个小组。组长负责制定小组调查计划,并做好分工。分组情况如下:
六十年代组;组长: 组员:
七十年代组;组长: 组员:
八十年代组;组长: 组员:
九十年代组;组长: 组员:
两千年代组;组长:
三、 查方法及内容:
调查主要采用访问、实地考察、搜集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统一设置为:1、建筑材料 2、建筑面积和高度 3、建筑结构设计。 4、内部配套设施 五个方面。
“实地考察”
“学生搜集的老照片”
四、调查步骤:
(一)、成立调查小组后,各小组根据计划利用三个双休日进行调查。第一个双休日访问有关人士,确定下一步实地考察地点。第二个双休日实地考察。第三个双休日搜集有关资料。
(二)、调查结束后,小组内进行交流,把调查资料进行汇总,由小组长执笔撰写调查报告。
(三)、所有调查小组进行广泛交流,把各组的调查材料按年代先后顺序进行梳理,结合各小组的调查报告,形成总的调查报告。
四、 调查报告:
(一)、六十年代住房——“墼屋子”和“座窗硷(jian)角”
1、建筑材料:墙主要用墼(ji 土坯)垒成,墙皮用泥抹平,有的是窗户以下用砖(老式蓝砖)垒成。房定底层主要用盾子(用高粱秸绑成把)铺就,上层用麦秸覆盖。屋檩全部来自当地树木,以榆、槐为主。窗户主要用木质窗棂,上糊窗户纸。有极少数有木质窗框按装玻璃。大部分房门有两块门板组成不能透光,有极少数在门上开窗装有玻璃可透光。俗称“墼屋子”和“座窗硷(jian)角”。当时流行着一句俗语:“玻璃窗子,两扇门,从里能看外面人。”可见那时人们对拥有玻璃门窗的一种奢望。
2、建筑面积:东西长一般八至九米,南北宽一般四至五米,面积三、四十平方米。高一般是四至五米。
3、建筑结构设计:一般设计为三间,其中一间被间开,另两间相通,只设置一个后窗。极少数三间全部间开,俗称“一明两暗”,算是比较先进的了。
4、内部配套设施:当时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大都只有一个锅台、一个用绳子吊在房梁上的燎壶(做饭时吊在灶口上方热水,可以节约柴草)、一面土炕。当时的俗语说的好:“居家过日两大件,一个锅台一面炕,全家挤着不冻的恍,”锅台与土炕紧挨着,土炕上的脏东西容易掉到锅里,一家人都围在锅台上吃饭,很不卫生。
“座窗硷(jian)角”
(二)、七十年代住房——“四马前蹄”和“砖束皮”
1、建筑材料:墙由墼垒成外衬一层砖皮俗称“砖束皮”或窗户以下和四角用砖垒成其他墙面仍用墼垒成俗称“四马前蹄”,所用砖主要是老式蓝砖。房定底层还是用盾子铺就,上层用麦秸覆盖。屋檩全部来自当地树木,以榆、槐为主。门窗绝大部分已经使用透光性较好的玻璃,基本实现了“玻璃窗子,两扇门,从里能看外面人。”的愿望。
2、建筑面积:东西长一般十四至十五米,南北宽一般仍为四至五米,在高度上也略有增加,大部分在五至六米。面积五十六平方米至七十五平方米
3、建筑结构设计:一般设计为五间,其中两间单独开门称为小屋。另外三间设计为“一明两暗”,开始设置两到三个后窗,曾加了透光度。
4、内部配套设施:开始曾天一些简单的家具,象小饭桌、马扎等。锅台和土炕有间墙隔开,燎壶开始减少,卫生条件有所善。七十年代末期一些年轻人结婚是开始用纸糊制“虚棚”来装点居室,并购买象暖水瓶一类在当时比较高档的生活用品。
“四马前蹄”
“砖束皮”
(三)、八十年代住房——“水刷”和“瓦接檐”
1、建筑材料:墙由纯砖砌成,所用砖几乎全部是新式红砖,并有水泥处理的墙面出现,俗称“水刷”。房顶底层开始用苇薄(用芦苇编制的草席样的东西)铺就,上层大部分用麦秸覆盖,只是在房檐部分铺两行红瓦,俗称“瓦接檐”。部分屋檩开始购买外地的红松或白松。门窗仍采用木制镶以玻璃。
2、建筑面积:东西长一般十四至十五米,南北宽一般仍为四至五米,高度上大部分在五至六米。面积五十六平方米至七十五平方米。
3、建筑结构设计:一般设计为五间,其中两间单独开门称为小屋,另外三间有两间相通作为客厅。每间房屋都开有后窗,前窗开的更大,宽度达到1.5—2.0米,透光度更好,空气流通效果好。开始有石膏板或塑料布扎制的天花板出现,居室被装点的更加美观。
4、部配套设施: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所以有更多的家具来充实居室,象大组合、小组合、床头柜、沙发、梳妆台、电视橱等都较普遍的进入年轻人的新房。除老年人外,土炕彻底退出年轻人特别是新婚家庭居室,已初步具有了现代气息。
“水刷”
(四)九十年代住房——“锁皮厅”和“厦屋”
1、筑筑材料:墙全部砖垒并用水泥处理墙皮(水刷),打地梁和圈梁非常普遍,更加牢固。楼板、过梁、挑梁大量使用。房顶底层苇薄上再覆盖油毡,上层覆盖物由红瓦代替了麦秸,屋檩普遍采用外地的红松、白松或水泥檩条。开始出现铝合金或塑钢门窗。
2、建筑面积:东西长仍是十四至十五米,南北宽加大到七至八米,高度则增加到七至八米。面积为九十平方米以上。
3、建筑结构设计:一般设计为五小间或四大间,有两端两间加宽,中间三间出厦的,因形状酷似老式的铁锁,被形象的称为“锁皮厅”。有用挑梁或过梁全部出厦的叫“厦屋”。内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客厅、卧室、厨房、洗浴室、餐厅一应俱全。天花板、门窗、内墙、地面全部采用新材料装饰。
4、内部配套设施:家具更为丰富,除床头柜、沙发、梳妆台款式更新外,象新式洁具、冰箱、大尺寸电视也普遍出现,现代气息更加浓厚。
“锁皮厅”
“过梁厦屋”
(四)、两千年代住房——“偏二层”和“楼房”
1、筑筑材料:墙体采用硅多孔砖,楼板、屋面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外门窗采用塑钢门窗,中空玻璃,内门采用木门。外墙及屋面采用聚苯板外保温技术。房顶底层苇薄上再覆盖油毡,上层覆盖由物新式红瓦,屋檩普遍采用外地的红松、白松,水泥檩条因存在安全隐患不在被使用。
2、建筑面积:由于是两层建筑,所以面积被成倍增加,一般都在二百平方米以上。
3、建筑结构设计:平房更加高和宽,外部大都贴瓷砖。有的在前面建第二层,后面仍是瓦盖房顶,被称做“偏二层”。有的纯粹是两层“楼房”。内部结构设计没有固定模式,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自由发挥,因此出现了非常丰富的样式。但大都是把一层作为居室、客堂使用。而二层上,基本上大部分人家把它作为卧室或储放物品的仓库。客厅、卧室、厨房、洗浴室、餐厅一应俱全。天花板、门窗、内墙、地面全部采用新材料装饰。
4、内部配套设施:除了完全具有九十年代住房内部配套设施一切优点外,还顺应时代的潮流出现了影视墙、阳台花园等时尚设施。
“新式平房”
“偏二层”
“楼房”
(六)、感悟:
五十年,在我们看来似乎非常漫长,但在父辈们眼里却非常短暂。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位被采访老人说:“那口屋是六几年盖的,转眼间其他屋都翻盖了好几遍了,可盖那口屋的情景好象就在昨天。”我们虽然没有条件体会老人的心情,但通过这半个月的调查活动,我们确实感受到社会发展的速度是如此的快,从而联想到未来也会飞速的到来,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油然而生。是啊!既然量出了历史的距离是那样的短,我们更应该加快前进的步伐,因为时代在急切的召唤!
附:采访记录 实地考察照片 搜集的老照片
Ⅱ 家乡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假期里,我和爸爸准备回趟老家.在我来之前,老家在我的印象里还是一副破落的样子:房子是用土柸建的,墙壁凹凸不你一平,认真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蚂蚁洞和虫子洞呢.家里只不过是有一张红木桌子和五六把早已过时的椅子.晚上睡觉时,要好几个人挤在一张小床,如果你一翻身,睡床边的人可就倒打霉了!正当你睡得很香时,蚊子就会山洪奔泻似的向你扑过来,而且还在你的身边嗡嗡地叫.我一想到这里,我就怕得全身发抖.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清晨,我便约了儿时的伙伴骑车前往我日夜思念的白洋淀.一路上,林木茂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柏油路宽阔笔直.来到白洋淀大闸,哦,这里万头攒动,人声鼎沸.这里有农民,也有城里人,有卖食品的,有租游船的.我惊奇地问:“这里怎么变得这么热闹了?”伙伴们告诉我:“咱这里已开辟为新的旅游点了!”我站在大闸上往淀里望去,只见水面上停泊着排排龙舟,十分壮观.伙伴搞来一条小划艇,我们向淀中心划去.白洋淀水清见底,成群的鱼虾在水中穿梭,五颜六色的水草浮在水中.远处大片大片的芦苇向水天相接处伸展着.伙伴告诉我,如今,芦苇塘承包以后,长势非常好.芦苇成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发家致富的宝贝.
当你进入埭头镇,我想,首先让你感叹的是房子.那边是埭头工业区,到处是高大的厂房.这边是排列有序的居民小区,每一幢楼房都统一的刷着奶黄色的墙漆,加上大红色的琉璃瓦,好美丽,好气派!商业街上一排灰白色的仿古建筑,让你感觉到这就是真正的江南!
“到了,到了!”迷迷糊糊中,我被小奇叫醒了.我赶忙往下一看,惊呆了,这是我的家乡吗?我还以为是哪座大城市呢!家乡已经完全改头换面了: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平坦的大道,各种各样的汽车在飞奔,每隔十多米就有一个天蓝加橘黄色的路灯,大街两旁的超市、商场、医院邮电局、休闲中心等等,排列得整整齐齐.人行道上有许多的游人.宾馆也变成了二十几层的建筑.还有绿草如茵的草地,花团锦簇的花坛,碧波荡漾的人工湖,高大翠绿的树木.
我的家乡在湖南邵阳,以前叫宝庆,是一个破旧的城市.但是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城市慢慢地变的美丽了.我站在桥上向南边极目远望,河水像镜子一样清澈,近的地方还能看到小鱼儿.河的两侧有一排排整齐的花草树木,一直通向碧水蓝天相接的地方.北面的河面真是风平浪静、美不胜收:左面是当湖公园,偶尔还能听见孔雀叫;右面是绿树成阴的丛林和一座座气派的小别墅.东边是一排排即将拆迁的农民房和刚造好的自然水厂.向西望去,马路很宽阔,一直向前延伸,右边的绿化带更是散步的好去处.
现在,人们的环境保护意思越来越强,街道旁边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垃圾箱,在山上、在河边都立有禁止仍垃圾的标志.我们的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美丽,再也看不见“垃圾满天”的情景了.我们的家乡的环境从山清水秀到被污染又恢复到山清水秀,希望家乡的人们明白,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使我们的家乡更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以前的火车站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只有一趟汽车到那,交通不发达.现在在邵阳的南部,高楼林立,我们的火车站就建立在这个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方.火车站的前方有一个宽阔的广场.那儿有绿草如茵的花草树木,一到晚上,广场的音乐喷泉响起了,水柱一瞬间像火箭一样冲上去,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像一个淘气的小精灵.劳累一天的人们在广场上散步,跳舞……调皮的小朋友在津津有味地玩游戏,别提有多么开心了.
以前人多车少.现在是路宽车多了,想起我刚才看过的照片,我对照眼前的街道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整齐的排列在街道两旁,人行通道上一排排四季长青的树,给来往的行人遮挡着太阳,不知不觉来到了超市,在蔬菜区,几百上千个品种的蔬菜,看得我们不知买什么菜好.听奶奶说:“以前什么季节就只能吃什么季节的菜,特别是冬天,就是以大白菜和萝卜做‘当家菜’.”现在好了无论什么时候想吃什么菜,就可以买到什么菜.
人们的文化、休闲生活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你知道我们村边上那片很大的仿古建筑群是什么吗?我告诉你,那是我们村建起的中国第一家姓氏博物馆,我们村上的老人在里面管理和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也丰富了我们这里的地方特色文化.傍晚,在那灿亮的路灯下,一群人在跳健身操,没有教练,教他们的是一台大彩电和影碟机,听说是大家集资买的.如果你到每一村去转转,你会发现都有一套健身器材竖立在村中的空地上,老人孩子在那玩得开心极了.这样的变化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人们最多的活动就是看电视,而且是看不到几个台的电视.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啊!泥泞的小路变成弯曲的高速公路,贫穷的村庄变成了繁华的都市.邓小平爷爷的改革带放的政策为我家带来里变化.
Ⅲ 家乡房屋变化 作文400字 不要在网上找 农村 最好写一方面
每个人都有的家,每个人都有出生的地方,成长的地方,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么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我们的家乡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以前,我们的家乡是一个鱼米之乡。有树,有河,河里有小鱼小虾,河面有荷花,还有像花洒般的莲子。而且每家每户四周都有池塘,那样,叔叔可以去打鱼,阿姨可以在池塘边洗衣服,小朋友可以在池塘里游泳,在边上嬉戏。现在呢,鱼米之乡变成了经济发达的城镇,池塘大都填平了,在上面建起了一幢又一幢高楼大厦。
以前交通和经济都没有现在这样发达,路上很少有轿车和摩托车,人们以踏自行车和步行为主。“凤凰牌”自行车在当时称得上是最高级的交通工具了。这种自行车的轮子很大,座位很高,是用钢铁做成的,所以很昂贵,几百块钱一辆。可是现在这种上海名牌自行车已经很少见了。
听妈妈说以前很少人家有电视机,而我妈妈家是村里最早有电视机的,是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村里的人吃完饭就到我妈妈家看电视,屋外站着一排一排的人很热闹。妈妈还说以前的人们是用柴烧饭,挑水喝,在河里用手洗衣服。
现在呢,现在的人们开着小轿车、摩托车在街上穿行,现在的汽车有很多款式很多品牌,而且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燃气炉、电饭锅和洗衣机等。
以前人们能穿上“的确凉”布做的衣服。是相当不错了。而现在呢,服装品牌多种多样,有迪士尼、埃米希等等。只要有钱要有尽有。
以前生活的确很困难,现在人们的生活改善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奔向了“小康之家”,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
Ⅳ 家乡房子的变化作文
家乡的变化 我们的家乡在短短的几年里,从窄小的石子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大道,从没有电视变成了有电脑,从旧泥屋到高楼等。这一年一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 我常常听奶奶说起以前,人们十分困难,连一日三餐都吃不饱,还要起早贪黑地干活,逢年过节能吃上顿面饭就不错了,更不要说鸡鱼肉蛋、生猛海鲜了。 从前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住在低矮的茅草屋里,晚上做作业、读书都看不清楚。就拿我们邻居来说吧,以前住茅屋,每天吃二三碗稀饭,即使这样,家里还揭不开锅,改革开放以后,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慢慢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他天天省吃俭用,钱积攒下来。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钱盖起了一幢三层小楼,外面贴上了别致新颖的瓷砖,里面装璜得的非常漂亮;还摆着新颖时尚的家具。现在家里变得焕然一新,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和好的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 从前的路又小又窄,还有坑,一点儿也不平坦,运输只能靠拖拉机、手推车以及农民肩挑背扛。每逢集市道路还经常堵塞,非常不方便。我记得,小时候的一天,我跟着奶奶回老家,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一不小心被石头拌了一脚,跌到在地,弄了一身泥巴,看着自己漂亮的衣服弄成了这个样子,我哭着扑进奶奶的怀里。 近几年来,靠好政策和人们的勤劳,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电一应俱全。人们在工作之余,渴了,可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饮料;累了,靠在沙发上收看电视。鸡鸭鱼肉更是家常便饭。家乡人民的生活真是富裕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我们家乡在不久后的将来会变的更加美丽,更加富裕!
Ⅳ 家乡的变化作文400字 ( 道路、房屋、环境等方面写)
家乡环境的变化作文五:未来家乡环境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Ⅵ 家乡房屋的变化(作文)
我的家乡在石河子抄,它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以前的房子是用木头做的房子,没有暖气,没有地暖,没有电,没有电视,他们是用板子洗衣服的,但是有一些我们现在不玩的东西不用的东西,现在不玩的东西有,像玩的拐、打拐,不用的东西有用油加上火可以点着然后放入一个灯里,那个灯就亮了。
现在的房子是用砖头做成的房子,有暖气有地暖,有电,也有电视,我们是用洗衣机洗衣服的,现在我们玩的游戏是,乒乓球、电脑游戏、打牌、玩兵……我们现在有灯,不用再费力气去打亮油灯了。
现在的生活太好了,我现在有东西以前都没有,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段时光。
Ⅶ 20年后回故乡.然后在写家乡的那些变化.路.楼房什么变化都要写.在写与同学见面的.学校变化.越详细越好
夜,静静的,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显得那样的明亮,绞结(皎洁).我躺在床上,仰望着深蓝色的夜空,倍想我那亲爱的家乡,20年后的家乡是怎样的呢?我思索着,不知不觉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20年后,我(从)哈福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并且还读了硕士,及博士.毕业后,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了一家公司的总裁.可是我不能忘记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不能忘记家乡人民寄予我的无限希望,于是,我就坐着飞机,回到了我思念多时的故乡.
汽车沿着公路行驶,我坐在车内,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只见道路两旁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高大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小巧玲珑,有的色彩艳丽,有的古朴典雅......
咦,那是什么?许多块花花绿绿的彩色砖围成了几个大圆圈,圆圈的四周飘舞着彩带,热气球,屋顶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三角形的,八角形的,圆锥形的......"这是什么地方呀?"我好奇地问司机,司机说:"那是新一代的儿童游乐园,可不比迪斯尼乐园逊色噢!""什么?这就是我的家乡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家乡变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以前的平房或是几层楼的房子,都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所代替,用石子铺成的小路也变成了高速公路.....,
不知不觉我回到了家,家人热情的迎接了我,我那慈祥的爸妈都老了,可是,他们在我的心中还是那么的年轻.
我在家吃过了饭,去了我的学校,因为今天是我校校庆的日子,也是我们班聚会的日子.
我来到我的小学,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宫殿似的楼房,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磁片往校园的门上一插门开了.我走了进去,沿着鹅卵石小路走到校园的紫藤下,坐在石椅上休息.我环顾四周,不远有个大喷泉,喷出来的水柱高达10米,水珠四溅.校园里鲜花盛开,绿草如茵,使人心旷神颍......
这时我醒了,看窗外,一轮红日正朝气蓬勃地升起,我相信,我的家乡----也会像红日升起一样不断地发展进步.
Ⅷ 家乡住宅变化作文550字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我回了一趟家乡,发现家乡变了,变得越来越美了!过去,通往家乡的小路凹凸不平,处处尘土飞扬,旁边就是田野。现在,小路变得宽阔平坦,两旁还栽下了许多花草呢!
过去,家乡附近没有超市,只有一两个小商店,人们要买东西都必须走好远的路,上街赶集。现在变了,家乡的小镇上开了几个超市,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买东西方便多了。
过去,人们住的都是瓦房。有些瓦房在下雨时还不断的漏雨;有些瓦房上的瓦片都要碎了。房子的墙是用泥砖做成的,屋里的光线很差……而现在,变成了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有些楼房前还种上了四季常绿的风景树。高树底树相互映衬,加上各色盛开的鲜花,真是仙境一般。人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站在阳台上晒着暖和的阳光。他们呀,都喜上眉梢呢!
过去,道路两旁没有路灯,人们只能用手电筒,马灯来照明。现在,路边挂有形式各异的路灯。每到晚上,路灯绽放出花一样的光,那光温和又明亮,照着夜行的人、夜走的车辆,在静寂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与周围人家发出的亮光连成一片,又成了亮丽祥和的乡村静夜图。
过去,村里有辆自行车就算是村里的首富了。可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骑上了摩托车,有些人家还开上了小车呢!更不用说电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了。村里人变富了,村里人不再贫穷了,这是多好的事啊!
坐上回家的车子,我满心的欢喜、满怀的愉快。家乡的路、家乡的楼房、家乡的人们都在夕阳的余辉中渐渐地离我远去,而我不舍地回头说:“家乡,您真美丽!我还会回来的!”
Ⅸ 住宅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简直叫人不可思议。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小米饭是等来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说大米、白面了,根本就没有。那时人们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 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用来给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数,都没有上过学校。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
现在,家家住的都是砖瓦结构,屋里装修得是富丽堂皇,有的还该起自己的小别墅。吃的是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天天不断,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换新装。出门有摩托车、小轿车,有事几千里以外打电话、打手机一分钟办妥。家里有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煤气灶、大彩电等,全是电器化。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脑,孩子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现在,不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人们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现在讲科技致富,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许多农民都看到知识的益处,纷纷外出学技术。科学养鸡、鸭、鹅、猪,家家都存了几万元钱,有的甚至是几十万、几百万元。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
是啊,改革开放后,农村变了,人们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也提高了。望着农村的变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祝愿我的祖国越来越昌盛,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