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砖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规范要求是多少
墙的平整度允许误差: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
水平垂直允许误差: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依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规定:砖砌体: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1)住宅砌体规范扩展阅读:
构造处理:
砖墙应根据需要作好保温、洞口、防水防潮、饰面等方面的构造处理。
保温构造 在寒冷地区的外墙体,可采用空气间层墙或复合墙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空气间层墙是在两层实体墙之间留一道密封空气间层(图2a);复合墙是用保温性能好的轻质多孔材料,如保温块或保温板同砖墙组作成夹层墙(图2b)或保温板贴面。
洞口处理 砖墙上开设门洞窗洞后,上口为防塌落应设置过梁。过梁可用木头、型钢、钢筋混凝土或用砖砌成拱券。钢筋混凝土过梁坚固耐久,一般多采用预制的。窗洞的下口为窗台,室外应作好防水处理。
防水防潮处理 外墙同室内外地面接近部位称为勒脚,常遭雨水浸溅,土壤中的水或潮气也会通过毛细管作用,经墙基侵入墙身。为了防止地下潮气及地表积水侵蚀墙体,墙身勒脚应作防潮处理和设置防潮层。防潮层可用防水卷材、加筋混凝土带或防水砂浆作成。
饰面处理 即墙面装修,作法较多。常在墙面抹灰粉刷,砌清水砖墙则用水泥砂浆勾缝。饰面要求较高的房屋可用面砖、天然的或人工的石材等贴面。
❷ 国家标准的建筑墙体厚度是多少
国家标准的建筑来墙体源厚度:
常见的砖混结构一般用240mm。
框架结构一般是180mm。
高规规定剪力墙最少厚度200mm。设计由轴压比控制。轻质围护墙、填充墙、隔墙一般采用200,厨厕小隔墙也有90的。(以上都不含粉面厚)。
(2)住宅砌体规范扩展阅读:
砖墙的厚度以我国标准粘土砖的长度为单位,我国现行粘土砖的规格是240mm×115mm×53mm(长×宽×厚)。连同灰缝厚度10mm在内,砖的规格形成长∶宽∶厚=4∶2∶1的关系。
同时在1m的砌体中有4个砖长、8个砖宽、16个砖厚,这样在1m的砌体中的用砖量为4×8×16=512块,用砂浆量为0.26m。现行墙体厚度用砖长作为确定依据。
❸ 单层砌体房屋,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什么规范要求吗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❹ 房屋砖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的强制性规范要求,以及可以参照的图籍
长度超过5米的墙体必须设置构造柱,端头没有约束的墙体宜设置构造柱。
❺ 房屋按规范是多少米做一道圈梁
不需要,一般最低的房子这个净高、5米,中圈梁可以少的。
涉及到圈梁设置的规范就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因为你的是属于砖砌体承重的砌体结构,不属于框架等类似结构中的隔墙,所以不需要按照抗震规范中关于隔墙的要求来设置圈梁,根据抗震规范中砖砌体房屋要求,就不需要的。
圈梁是为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利影响,一般应在墙体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砖圈梁,以增强砖石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圈梁道数的设置应根据房屋的结构和构造情况确定。
(5)住宅砌体规范扩展阅读:
设置要求
1、对于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的房屋,可按以下规定在砌体墙中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
2、厂房、仓库、食堂等空旷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砖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2)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设置圈梁一道;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3)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3、住宅、办公楼等多层砌体结构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
4、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
❻ 住宅楼外墙用加气块砌筑符合规范吗
加气块不能作为外墙砌筑材料。根据各种性能要求采购建材。如果专抗压、折强度等要求满足属设计当然可以。 但一般来说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属于非承重砖,多用于框架结构的楼房,重量轻、隔音、隔热效果优于一般水泥砖,沪渣砖、砂砖等。缺点是抗渗效果差、强度低等,一般不能作为外墙材料,因为他的抗压强度达不到。
❼ 砖墙在砌筑时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3 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4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 5m(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7)住宅砌体规范扩展阅读:
构造柱设置原则
一、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二、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三、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φ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
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
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
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
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性,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
在框架结构中其作用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间没有支撑,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
❽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哪些要求
多层砌体房指的是多层砖混结构
其中混凝土柱是砖砌马牙槎式,砌体必须满足砂浆饱满,横平竖直等,楼层有现浇楼层和预制楼板,等等。
你给的题目范围太大了,一两句是说不清的。
你可以查看《建筑工程施工大全》
❾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砌体有什么规范和要求,看什么图集或书好
内容如下:
构造柱、圈梁要求:
1、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3、圈梁的设置
(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基体看《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