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评价阿尔瓦罗·西扎
前段时间案例分析准备分析西扎,后来做不下去了。
刚才在豆瓣上翻到一篇文章,发现内了原因,仅仅看上面那容本书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基地很重要。
超越几何:西扎与葡萄牙当代建筑(有一些关于西扎建筑特点的说明)
解决办法:对照着草图读,应该会好一点儿吧。
『贰』 空间顺序介绍著名建筑
空间顺序即是位置或地点的变换,如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由主体建筑到附楼等。
『叁』 世界有名的建筑大师有那些呀,在哪能看到他们的作品分析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
建筑师:E.沙里宁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西班牙著名建筑 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
建筑师:H.培根
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品。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纽约帝国州大厦,美国(1931年)
建筑师:S.L.H.建筑事务所
高度达381米。它保持高度冠军称号达42年之久。直到今天,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
建筑师:F.L.赖特
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 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朗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46873_4_3682.htm
http://art.cgfinal.com/html/cms/2006/05/04/1146709632.shtml
『肆』 阿尔瓦罗·西扎的主要贡献
西扎的作品抄遍及欧洲各地,袭获得过欧洲建筑奖,普利兹克奖,哈佛城市设计奖等一系列建筑界重要奖项。90年代以来,西扎更是完成了西班牙圣地亚哥加里西亚当代艺术中心,波儿图大学建筑系馆、福尔诺斯教区中心教堂,以及波儿图当代艺术中心等重要工程。他在“加里西亚当代艺术博物馆”获得普利茨凯奖后说:“我有权力说它参照了城市的整个历史,而不仅仅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不是来源于历史参照的消除,而是尝试创造一种现代与历史的共存。”
在4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西扎并没有系统地从事过建筑理论的研究,但他却在实践中写下很多饶有趣味的短文,这些短文将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了记录与总结,他说:“除了反思每次设计的心路历程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加精确和深刻的理论分析可做。”
『伍』 请推荐一本介绍著名建筑从基地分析,设计师构思,结构,功能空间的整个设计过程,流程的建筑书籍。
顶二楼 那套书的确不错 不过偏小型建筑一点 而且有的分析是学生做的 可能不太完善 如果你英语水平比较好的话 推荐你看《EL croquis》和《GA》这两套国外建筑杂志 相当不错
『陆』 眼睛里红血丝,每天都疼一会像有动西扎了下要流泪,好长时间了,请问是什么病呀
病情分析:
这位朋友你好,有可能是结膜炎引起的,
指导意见:
需要详细检查.以明确治疗.我们只是初步的诊断,最终结果以医院检查治疗为主
『柒』 二年级设计作业,做了一个带错层的草模,不太会安排楼梯,求指教。(以下为部分图)
以你的模型推测来,你做的大自概是一个别墅或说私人住宅?
楼梯看你的使用目的:主要楼梯考虑主人使用的方便性(上不上屋顶,最好直接下到客厅,但不要只对着卧室之类的)、美观性(是否考虑作为空间设计的一个亮点),安全性(有没有小孩老人之类的)后勤楼梯(工人流线不要与主人流线交叉,与后勤部分或者杂务通道联系紧密等)。
像这种模型,可以参考一些葡萄牙或者西班牙的小住宅,比如大师西扎,德莫隆的作品
『捌』 西班牙建筑师莫奈尔的一本绿封面的书,介绍八大建筑师的,比如介绍了西扎,艾森曼,库哈斯等,书名是
叫《八位当代建筑师》 哈佛八讲 只有台语翻译的版本
『玖』 迪卡斯别墅平立剖尺寸。
《大师作品分析---解读建筑》。。。。。王小红编著。建筑工业出版设初步。。。
这本书回全面深入的介绍和答分析了十几位大师的作品。应该比较适合你。
目录如下: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我们如何解读建筑
大师作品分析
1柯布西耶一萨伏伊别墅
2卢斯-米勒别墅
3密斯-吐根哈特别墅
4特拉尼-柯默警察局办公楼
5特拉尼-湖畔别墅
6阿尔瓦·阿尔托-玛丽亚别墅
7诺依特拉-考夫曼沙漠别墅
8路易斯·康-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
9巴拉干-自宅
10安藤忠雄一光之教堂
11卒姆托-奥地利伯瑞根茨艺术博物馆美术馆
12库哈斯-巴黎别墅
13哈蒂德-维特拉家具工厂消防站
14西扎-维埃拉·迪卡斯别墅
15本·范·伯克尔一莫比乌斯住宅
16坂本一成-HulT别墅
17张永和-山语问
『拾』 阿尔瓦罗·西扎的思想
阿尔瓦罗·西扎是伴随着他的祖国从封闭走向开放而成长起来的建筑师。他的主要思想与理念,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建筑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葡萄牙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与世界的差距,对其建筑发展产生了强烈刺激力;而与此同时,那些根植于本土传统的文化诉求,在与全球化抑或是现代化浪潮的相互激荡中,更表达出前所未有的强烈。
正是在上述时代背景之下,西扎早期建筑作品表现出对源于“地方”与“乡土”的形式敏锐,通过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葡萄牙传统,西扎发展了他独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随后的建筑创作积淀了原型性的力量。
以波诺瓦茶室(Boa Nova Tea House,Portugal,1958-1961)为例,整个建筑的体量与屋项形式,使其如同是从满布岩石的海岬地段中生长出来;平面布局,反映了建筑与地质结构相适应的处理方法;空间中多样的门窗开口设计,以不同的方式增强着室内与周边景观之间的联系;出挑很深的屋檐,把红木天花延伸至室外,形成一个减弱当地强烈阳光的防护;加上覆盖暖红板瓦的单坡屋顶,木窗木板的装修,白色粉墙等源自于地中海岸传统的建筑构造的运用……以上种种都无不体现了西扎对于葡萄牙乡土建筑传统的探求。 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他认为,新的建筑应该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他曾写道:“新因素的加入通常会与现有状况产生尖锐对立和剧烈碰撞……我们努力使‘新’与‘旧’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它们和谐地共处。”
在设计加里西亚当代艺术中心(Galician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Santiago de Compostela,Spain,1988-1996)时,西扎就面临了基地中的种种矛盾:地段东北向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修道院,西南向散落着城市住宅,西侧是一个地形起伏错落的公园,东侧紧邻着波那瓦(Bonaval)公墓。西扎将建筑东侧外墙略微退后,与波那瓦公墓之间让出一定的空间;西侧则与城市街道紧邻。在两个长方形为主的体量的错动下,形成了若干了个楔形空间,这与公园的曲折地形取得了呼应。内部流线也取曲折之态,最后汇聚于屋顶平台。这里可以展览雕塑作品,同时也可以眺望修道院和全城的景象。建筑外墙采用淡黄色花岗石,新材料的运用标志着新建筑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又唤起了人们对当地比比皆是的城市建筑的联想。 受到卢斯(Adolf Loos)等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影响,西扎的建筑也表现出摒弃装饰的倾向。他曾说:“最使不安的是建筑中的浪费现象,无论是用材还是用光。”所以,他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这实质上是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的亲和性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求。
这种“简洁的丰富”,在西扎的圣玛利亚教堂设计(Santa Maria Church and Parish Center,Marco de Canavezes,Portugal,1990-1996)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堂的入口凹陷于两个高耸的简洁建筑体量之间,超高尺度的门扇便使得身临其下的人们顿时感受到了教堂的庄严肃穆;教堂的精神性集中体现于室内的用光,一侧的墙体呈弧形突出,倾斜地伸向圣徒们的头顶上方,而紧靠着天棚的三个大窗,则将圣洁而神秘的光线也由此从头顶播撒下来——这使人容易联想到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的名作朗香(Ronchamp)教堂,它同样也采用了厚重墙体的塑性来操作光线——这面厚重的墙体使光线显得遥远而圣洁。这是传统的教堂模式,但其造型却是现代手法。 西扎认为,建筑师不是专家,或者说是没有专业的专家。他十分重视团队合作与学科间的交融,他说: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建筑设计追求时代性和自由的形式,那么没有矛盾与灵感,没有质疑与理解、没有对话与共识的设计,将是无法想象的。对西扎来说,建筑意味着思考并发掘自己潜在另一面,意味着从矛盾的对立面中学习从而超越矛盾,从这点来讲,他认为日益严重而不合理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建筑师与客户、建筑师与工人间缺乏沟通,这是阻碍建筑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从另一方面来讲,西扎也反对忽视场地性格与建造过程的做法,反对忽视场建筑所应根本尊重并延续的社会文化要义的理念。他认为,建筑师的工作不是进行发明创造,而是通过建筑对社会文化进行诠释、延续和发展。他把建筑比作语言:“必须明确,我们不能发明语言,就像我们不能发明生活方式一样。语言是逐渐演变、不断发展的,要适应现实生活、表达现实生活。”
如果脱离城市环境来看西扎的建筑,将难以理解那些平面的奇特与多变,但是当把平面重叠在基地上时,你就会发现,这些建筑仿佛早就存在于那个地方了,并与周围每件东西都发生着关联。西扎将他的主题与技巧应用在100多个建筑作品上,把传统方式与现代特征巧妙结合在建筑里,简单性和复杂性、时代性和历史性,不断交织渗透在视觉和功能的领域中。
当人类在两个时代之间彷徨无定之时,毫无疑问,西扎的建筑表明了自现代主义以来建筑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必将鼓舞和深深影响到21世纪的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