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楼房倒塌事故的专家分析
2009年6月27日下午记者拨通了吕教授的电话,听完记者的简单叙述,他第一反应是“不太可能吧”。随后他仔细分析了记者提供的几张楼房倒塌的图片。“简直不敢相信,13层的楼房连根拔起,整体倒塌,却没有散架。从1956年开始研究房屋结构到现在,还没有见过房子这么倒下的。”吕教授感到不可思议。“如果经过正常的设计、施工,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图片上分析,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应该是在房屋设计或施工的重要环节出了问题,而且很可能在打地基时出了问题。但8幢房子中另外7幢暂时没问题,原因一时很难说。”由于没有到现场勘查,吕教授表示不宜过早下判断,但据他猜测,施工方很可能偷工减料了。
在大城市,小高层、高层建筑林立,上海楼房倒塌事件引起部分身居高楼市民的担忧。有网友猜测房屋倒塌是否因为这幢楼房位于河畔?此话一出,网友们纷纷担忧起自家的房子。吕教授认为这种猜测毫无根据,上海楼房倒塌只是偶发事件。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只要基础打得牢,施工过程中按部就班符合规定,房子不管在不在河边,正常情况下,造得再高也倒不了。
2009年6月27日,同济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也表示,在建楼房整体倒塌的事情一直较为罕见,尤其是在上海。他表示,这种高层建筑的桩基都会深达20-30米,并且都是钢筋混凝土建成,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倒塌。该教授认为,从技术上讲,这栋楼必须全部拆除掉,并且查明倒塌原因。如果要在此地重建楼房,必须重新做设计,并考虑地质方面的情况。
房屋倒塌原因倒覆事故的主要原因
上海“塌楼”调查结果公布:
新华网消息,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上海市政府7月3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建大楼倾倒主因为两侧压力过大,房屋结构设计等符合要求。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表示,随着事故原因的公布,调查工作将转入事故责任调查。
他指出,上海将严查相关事故责任人。
6月27日5时30分,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幢13层在建楼房倒塌。上海组成14位勘察、设计、地质、水利、结构等相关专业专家参加的专家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据了解,事故责任调查由上海市安监局牵头负责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倾覆主要原因是,楼房北侧在短期内堆土高达10米,南侧正在开挖4.6米深的地下车库基坑,两侧压力差导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
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说,事发楼房附近有过两次堆土施工:半年前第一次堆土距离楼房约20米,离防汛墙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从6月20日起施工方在事发楼盘前方开挖基坑堆土,6天内即高达10米,“致使压力过大”。
紧贴7号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4.6米,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南面4.6m深的地下车库基坑掏空13层楼房基础下面的土体,可能加速房屋南面的沉降,使房屋向南倾斜。
7号楼北侧堆土太高,堆载已是土承载力的两倍多,使第3层土和第4层土处于塑性流动状态,造成土体向淀浦河方向的局部滑动,滑动面上的滑动力使桩基倾斜,使向南倾斜的上部结构加速向南倾斜。
同时,10m高的堆土是快速堆上的,这部分堆土是松散的,在雨水的作用下,堆土自身要滑动,滑动的动力水平作用在房屋的基础上,不但使该楼水平位移,更严重的是这个力与深层的土体滑移力引成一对力偶,加速桩基继续倾斜。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重力对基础底面积形心的力矩随着倾斜的不断扩大而增加,最后使得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向南迅速倒塌至地。 这个过程是逐步发生的,是可以监测得到的,直到高层建筑倾斜到一定数值才会突然倾倒。土体不滑动,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是不会迅速倒塌的。这是土体滑动造成的失稳破坏。
㈡ 在上海住宅倒塌而被建设。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英文解释
这个翻译应该是一个上海居住楼在建设的时候倒塌了.你如回何解释这答个现象?
This phenomenon shows that the jerry-built project appear every where. The labor contractor steal the money away from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They use bad material to build the building. It is very dangerous for our citicens,this threaten our precious lives.
Here I strongly accuse these profiteer,you make rich today,maybe you go to jail tomorrow.
㈢ 上海楼房倒塌事故的楼盘倾倒
2009年6月27日凌晨5点30分左右,当大部分上海市民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家住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附近的居民却被“轰”的一声巨响吵醒,伴随的还有一些震动,没多久,他们知道不是发生地震,而是附近的小区“莲花河畔景苑”中一栋13层的在建的住宅楼倒塌了。
事故发生在淀浦河南岸的“莲花河畔景苑”,发生倒塌的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由上海众欣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开发商为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6月27日上午9时15分许,记者在现场看到,倒塌的庞然大物横“躺”于地,所幸周边数栋在建楼房未受损。救护车已到达现场,消防人员从倒塌楼房中抬出一名工人,该工人已宣告不治。警方透露,在事故中丧生的工人为安徽籍民工,事发时正在楼里取工具。死亡原因是重压致死。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该栋楼整体朝南侧倒下,13层的楼房在倒塌中并未完全粉碎,但是,楼房底部原本应深入地下的数十根混凝土管桩被“整齐”地折断后裸露在外,非常触目惊心。该小区临河原本有六七栋在建的13层小高层,远远望去,沿河的这排楼房之间出现了一处“空当”。
记者采访了现场施工的工人,据称,死者是昨早到倒塌大楼安装门窗的。另一位工人早上5时30分正在距倒塌大楼20多米处工作,他亲眼目睹了大楼倒塌的过程:“一开始看到大楼向南倾倒,不到半分钟,就整个儿倒了下来,工人们都拼命往外逃。”工人朱师傅说,当时他正在距离大楼20多米处的地方捆扎钢筋。“我抬头一看,这栋楼正向南面倾倒,我看情况不妙,拼命往边上逃。”朱师傅总算逃过一劫。
然而,一名27岁的安徽籍安装工人小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如果他晚点进去,说不定就能逃过这一劫。”工人小许告诉记者,工人们一般都是6点左右进工地。而事发时为5点半,当时小肖和其他3名工人一起进楼拿安装钢窗的设备,岂料,房屋突然倒塌,“楼房发生倾斜时,工人们四处逃散,当时其他几名工人都是往北面逃的,而小肖却往南逃,等发现方向反了时,已经来不及了,人被埋进了泥土堆里……” 在事发现场,有些人眼睁睁看着13层高楼眨眼间倒塌。人群中有一位中年妇女显得惊魂未定,面色显得有些紧张不安。记者上前询问得知,她亲眼见到那幢楼房倒塌,吓得还没缓过神儿。“我就住在旁边的小区罗阳五村,跟这个倒的楼就隔了一面墙。”中年妇女指着自己的家跟记者说,“每天我都早起,出来锻炼身体。当天早晨大概五点多,不到六点的时候。我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我扭头看过来,把我吓坏了。只见13层的高楼一下子就倒了,速度特别快,眼前的楼一下子就没了。我真是被吓傻了,腿一直发抖,路都不会走了。”这位目击者说,她特别担心自己住的楼房会不会受到影响,毕竟与倒塌的楼房离得太近了,所以心里一直也不安,还有些害怕。
居民薛阿姨告诉记者,2009年6月27日早上5时37分左右,她还在睡梦中,感觉到床体在震动,当时还以为是地震。 据悉,与工地临近的一学校已经进行了紧急疏散,附近小区的135户居民也已被疏散,有关部门在闵行区罗阳小学设立了临时安置点,安置此次事故中受影响的居民。
记者抵达罗阳小学看到,华宝小区92号到100号的居民已被安置在校园内的大礼堂中,此处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和工作人员。
当天下午2点30分许,罗阳七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始统计转移安置的名单,将居民从罗阳小学安置点转移到附近的酒店。据了解,每天每户安置费100元,每顿餐饭标准10元。 2009年6月27日,记者拨打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拨打公开售楼电话始终是忙音。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连根倒地的地基桩体上,部分混凝土横切面在巨大力量的拉扯下,似乎出现少量蜂窝状空缝。记者还看到,作为地基桩体最为关键的力量支撑,暴露在外的地桩钢筋有拇指般粗。
在倒塌大楼的底部,地基桩体散落一地。这些桩体基本为圆柱形的,有些是实心的,有些则为空心。在有些“圆柱体”的横截面上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细孔,显得有些稀疏。
㈣ 上海楼房倒塌事件是怎么回事
上海“塌楼”调查结果公布:两侧压力差是主因
新华网消息,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上海市政府7月3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建大楼倾倒主因为两侧压力过大,房屋结构设计等符合要求。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表示,随着事故原因的公布,调查工作将转入事故责任调查。
他指出,上海将严查相关事故责任人。
6月27日5时30分,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幢13层在建楼房倒塌。上海组成14位勘察、设计、地质、水利、结构等相关专业专家参加的专家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据了解,事故责任调查由上海市安监局牵头负责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倾覆主要原因是,楼房北侧在短期内堆土高达10米,南侧正在开挖4.6米深的地下车库基坑,两侧压力差导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
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说,事发楼房附近有过两次堆土施工:半年前第一次堆土距离楼房约20米,离防汛墙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从6月20日起施工方在事发楼盘前方开挖基坑堆土,6天内即高达10米,“致使压力过大”。
对于建筑质量问题,调查结果称,原勘测报告经现场补充勘测和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原结构设计经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大楼所用PHC管柱经检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专家组认为,邻近居民小区未受影响,在建的其余楼房安全状况稳定,不会发生类似倾倒事故。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表示,下一步将组织相关单位对其余在建10栋楼房进行检测,如需对房屋进行加固,将责成相关单位抓紧实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竣工验收标准。
事故调查组组长、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谢黎明说,目前事故调查组正在对前段搜集的证据、材料、笔录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将尽快形成事故调查结论及时向外公布。
对于退房及房地产商背景问题,陈启伟表示,退房是业主和房产商之间的事情,但政府也要进行协调。至于这家房地产公司,由于是在闵行区的管辖范围之内,闵行区政府也正在调查,一旦有结果以后,闵行区政府一定会第一时间给予公布。
详见:http://news.sohu.com/s2009/zaijialou_gd/
㈤ 上海楼房倒塌事故的事件
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回 一栋在建的答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庆幸的是,由于倒塌的高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事故并没有酿成居民伤亡事故。
㈥ 上海居民楼坍塌
1月11日晚上21时左右,杨浦区控江路敦化路路口一居民楼发生一起疑似爆燃引发坍塌回事故,记者已经赶往答现场,持续跟踪报道。
11日晚上21时左右,杨浦区控江路敦化路路口一居民楼发生一起疑似爆燃引发坍塌事故,目前消防公安已经赶赴现场处理。
㈦ 上海倒塌楼盘事件是怎么回事啊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析上海莲花楼倒塌原因。 分析原因: 1.没有设置地下室,导致稳定性不够,倾覆弯矩全部吃在脆弱的桩上。 2.桩数量远远不够,设计桩的数量完全没有考虑高层建筑不设置地下室而产生的稳定性不利影响,整体倒塌的脆性破坏说明桩的数量远远不够。 3.违规采用短桩,这样的高层建筑在上海是要选择大直径桩打到基岩做持力层的,本工程设计师竟然选用摩擦短桩,而且数量也少,这样的桩型很容易受表层土壤影响,是导致房屋倒塌最直接的原因 上面三点导致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在其余几栋楼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另外几栋楼是绝对不能住人的,必须要安全爆破! 另外,从倒塌后上部结构还这么好说明施工质量不差的,全部责任在于设计,绝对是设计的问题!!! 其余什么河道边上,下大雨,土质不好,什么桩没用钻孔桩都是外因,根本内因就是上面三点,直接责任人就是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 从建筑到河道的距离来看,河道维护墙倒塌与否对于这样的高层打桩建筑影响很小的,根本问题还是建筑本身的问题 把责任推卸到什么河道弯曲,什么桩型没选择好,什么地基土疏松都是无稽之谈,根本就不懂得结构 还有的所谓结构工程师胡扯到什么不均匀沉降上了,这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了,这样的脆性倒塌说明建筑的稳定性都有问题,还胡扯什么不均匀沉降,就如医生诊断癌症晚期患者说他主要问题是痔疮一样的可笑 如果能设置地下室或者基础埋设深一点,管桩多打一点,打深一点是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的,杭州很多建筑是建设在江边,湖边,河边的,基本是不会受河道下雨不下雨,塌陷不塌陷影响的,基本问题还是在建筑本身结构设计有重大缺陷。 参考一下,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愉快。(*^__^*) 嘻嘻……
㈧ 上海夺命新楼倒塌的理由
相信政府,相信中国专家,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这件事情太可悲了。人类盖这样的建筑能反什么技术错误? 可笑。
㈨ 上海楼房倒塌事故的介绍
上海楼盘倒塌事件(Shanghai real estate collapse of the incident;Shanghai collapse estate event )。 上海楼盘倒塌事件,又名“上海楼盘倒塌事故”,是上海闵版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在权建13层住宅楼于2009年6月27日清晨连根“卧倒”的事件。
㈩ 上海楼房倒塌事件谁知道
继续关注上海楼房倒塌事件的最新情况。昨天早上5点多,上海莲花河畔景苑住宅楼在建13层楼房整体倒塌。目前对楼房倒塌原因的调查仍在进行,而对于小区业主要求退房等要求,有关部门表示,将尽快对业主诉求给出答复。
被警戒线严密封锁起来的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今天格外安静,只有几台挖土车在紧张作业。
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公司工程人员周敏勇说:“我们回填了五六千方土,回到原来那个坑里面(那个坑是挖来做什么的)他们是做地下车库的/回土,保那幢房子。”
推荐阅读
图:宋慧乔最新家居写真
刘烨胡同婚礼
MJ生前豪宅 倒楼事件官方技术结论
潘石屹:倒闭的开发商都是撑死的 “跪谢市长” 有感激亦有焦虑 北京本周末十余新盘涨价逾千元 央视:揭秘地产业官商利益链条 通胀预期 部分投机者股市转楼市 北京新“地王”推高周边二手房价 而上海岩土勘察设计院的工程师则在泥泞的工地上拍照取证,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也在密切监测其余楼房是否发生倾斜。与此同时,莲花河畔景苑小区的大批业主则聚集到了上海闵行区政府设立的退房咨询点。不管自己的房子有没有倒下,很多业主都希望能够把房子退了。
莲花河畔景苑业主说:“这个房子住进去有(心理)阴影的,想法就是退房。”
莲花河畔景苑业主说:“按市价退赔给我们,按目前的市价,我要的是房子/ 我们都是要买房结婚的,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下子把所有计划都打乱掉了。”
记者看到,今天一个上午,退房咨询点已经接受了七八十位市民的退房申请。有关部门表示,将尽快对业主诉求给出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