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地产价格为何只涨不跌 原因在这!
教育地产是近年非常热门的一种住宅类型,主要是由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及区域分布不均造成的。当前我国公立小学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想要上重点小学,就需要拥有所在片区的住宅(或无限期使用权的老公房)。
其实,教育地产主要是指小学教育地产,而初中有所不同。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初中也实行就近入学,但各地政策存在差异,一般需要参照小学学籍和户籍。另外,很多地区的私立初中,教育质量甚至优于公立初中,而私立初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生源,一般不收地段生。所以,初中教育地产没有小学重要。
中国人自古重视教育,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现有重金购买教育地产的风潮,只要有能力买教育地产,就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优质学校资源稀缺,也造成了教育地产的供不应求。
因此,很多城市的优质教育地产便成了只涨不跌的神话,单价明显高于同一区域的非教育地产。而且,一个城市最优质学区的住宅单价,很可能是整个城市的最高价。最典型的例子是北京,2014年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一间面积仅有10平方米的民宅,售价高达340万元,单价34万元/平方米,全国最高!只因对口北京最好小学之一的实验二小。
那么,教育地产价格涨幅到底有多大?不妨先看两个案例,一个是北京西城区塔院胡同。西城区是北京优质小学最集中的城区,德胜门板块的塔院胡同小区多为单位公房,一部分为自动化研究所的央产房,建筑年代较新,大多在1998年左右,对口北京实验二小。
根据某中介的二手房报价,塔院胡同小区的单价从2012年12月的42900元/平方米,涨至2015年11月的77400元/平方米,三年上涨八成。去年,北京全市的二手房价格上涨8%左右,而塔院胡同上涨近50%(2014年下半年曾下跌,导致基期值偏低),其所在的德胜门板块上涨27%。可见,教育地产涨幅远超全市均值。
另一个案例是上海浦东的万科新里程。今年网上有人总结:浦东有三大房价大涨的“神盘”,万科新里程、张江汤臣豪园和证大家园,皆为教育地产。
万科新里程位于浦东三林板块,处于内中环之间,2007年竣工,算是次新房。其对口的明珠小学是浦东升学率(考上重点初中)第一的小学。该盘二手房单价从2012年12月的28500元/平方米,涨至2015年11月55800元/平方米,上涨近一倍。而其所在的三林板块二手房均价(多数楼盘皆非教育地产),同期上涨幅度只有40%。
从2014年表现来看,上海二手房均价由30400元/平方米上涨至34000元/平方米,上涨12%,而万科新里程上涨40%,三林板块上涨11%。可见,三林板块涨幅与全市总体相近,而万科新里程却大幅超过。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知,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特别优质教育地产的价格涨幅多是一个城市最高的地方。购房者无论是为了孩子上学,还是出于长期投资,教育地产都值得关注。
北京2014年秋季入学,首次实施了严格的划片招生,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3.7%,初中就近入学比例达76.8%,而此前的择校生、条子生、共建生比例大幅下降。当然,未来相关部门还应努力把公立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私立学校则让市场机制说话。
实际上,教育地产并非中国特有的,外国也有教育地产。比如,美国房产税中的一大块主要是花在学校上,越是好的学区,房东交的房产税就越高。目前,我国暂无房产税,于是教育地产的价值就体现在房价上。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2-0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② 胡锡如何谈高房价和教育问题
一篇题为《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我对国家有哪些不满意》的网文走红互联网,作者是宁南山,文章很长,我大致读了它,尤其是第二部分,深感文章作者的诚恳,他提的问题是很多第一代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到了三四十岁面临的现实苦恼。他重点提的两大问题,一是高房价,二是孩子就学的困难和无底洞般的教育开支,引起了广泛共鸣。
从全国来看,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希望大城市降房价,那样的话会有利于他们向大城市移民。即使不移民,也可以缩小他们与一线大城市居民的财产鸿沟。但是对本城的房价,与一线城市房价的复杂态度是一样的。与各地的人聊天,如果他们那里的房价在上涨,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会把这当成好事来说。可以这样说,对于大多数早已固定下来的常住居民,房价高一些,或者不比一线城市低太多,常常是他们自尊的一部分。
但是房价上涨对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流动的人口造成了巨大压力,而那些人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确承载了高房价的很大痛苦。
老胡在世界大城市中采访,发现包括汉堡、旧金山这样的城市都有同样的严重问题,那就是当下为城市做出主要贡献的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他们都是国内或国际移民,城市对这个问题基本无解。
我认为,中国各大城市面临创造性解决这个问题的竞争。去孟买、里约热内卢、莫斯科、胡志明市了解一下房价,这些新兴国家的大城市房价都在狂涨,你会对中国一线城市大规模降房价的未来很不看好。另一方面,若真出现房价断崖式下降,那就是次贷危机,经济也承受不了,城市里一部分人高兴的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沮丧。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应通过政-府向对城市做出贡献的移民提供优惠购房和租房政策,这项工作目前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政-府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实质性缓解这个问题,使得努力奋斗的移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老胡希望,中国的社会制度能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展现出它应有的优势。高房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化成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既然大家的利益是多元的,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用行政方式单朝着一个方向使劲,而要同时照顾市场规律和社会公平,求得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第二个是教育问题。我认为中国在教育领域形成了全社会的焦虑,根本原因是竞争过于激烈,每一个地方的人们竞争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全国的人们又共同竞争国家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而由于中国社会有比其他社会更突出的望子成龙文化,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相互比拼,将家庭的很大一部分开销用于强化子女教育。比如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已经是一股洪流,它将所有家庭都卷入其中,似乎要耗尽每个家庭的财力和精力。
对于这种把所有人都卷入的社会博弈,我不认为政-府有大规模降低其热度的有效办法。事实上,教-育-部门当初搞小学生减负,初衷是想保护孩子们的童年,但由于教育环境的复杂作用,就像宁南山那篇文章所说的,这些努力的实际效果恰恰相反,不仅没有降低孩子们的负担,反而把家长和家庭的负担也同时增加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支持宁南山提出的要求,教-育-部门应当开展新的调研,如果确有必要,就应该增加学生的在校时间和教育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把孩子们花在培训班上的时间,通过在校正规教育弥补过来。应当尽量做到学生只要好好在校上课,其他课外培训班可以基本不上。我认为,教-育-部门在这方面是有巨大调整空间的。
除此之外,政-府能做的是,第一,继续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努力。目前,教育公平在地区之间存在争议,大城市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之间矛盾突出,甚至户籍人口之间也存在居住地等问题造成的某种不公平,导致了竞争学区房这一突出现象,给中产阶级家庭造成额外负担。迅速解决这些问题的确不容易,但它应是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第二,要增加教育投入。我认为投入的方向要有两个,一是普遍提高全社会的教育质量,这方面发达国家有着现成的标准,我们应逐步向更高水平迈进。二是要针对教育不公平问题,把一部分资源放到增加孩子们的均等教育机会上。说到底,舆论的怨气很多不是针对我们的教育水平低,而是不公平。而解决这个问题,做减法的治理代价显然比较高,如果能通过投资多做加法,缓解不公平问题,再好不过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政-府官员们应当认真读一读宁文。这篇文章没有喊口号,不是带节奏,它说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在大城市打拼的那些人的真实苦恼。政-府应当努力帮助这些背负着巨大生活负担的共和国的建设者们,有些事情一时做不到,要与他们认真沟通,让他们了解国家的努力方向,保持对未来的信心。老胡认为,国家应当也能够有所作为。
先解决再说。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③ 为什么买房跟教育绑起来,这不是助纣为虐吗
因为现在很多的地方,他的学生比较多,学校的位置不够,所以只能通过户口这种方式来决定学位,因此还有买房跟教育绑起来
④ 为什么将房产与教育绑定
学区房 价格高 销售快
⑤ 房价那么贵 为什么还一定要买学区房
1. 教育资源稀缺 区域分布不均所致
主要是由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及区域分布版不均造成的。权当前我国公立小学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想要上重点小学,就需要拥有所在片区的住宅(或无限期使用权的老公房)。
其实,学区房主要是指小学学区房,而初中有所不同。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初中也 实行就近入学,但各地政策存在差异,一般需要参照小学学籍和户籍。另外,很多地区的私立初中,教育质量甚至优于公立初中,而私立初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生源,一般不收地段生。所以,初中学区房没有小学重要。
2. 中国人传统观念重视教育
中国人自古重视教育,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现有重金购买学区房的风潮,只要有能力买学区房,就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优质学校资源稀缺,也造成了学区房的供不应求。
⑥ 为什么搞了多年的计划生育不如房价以及全民教育的避孕效果好
计划生育属于行政手段,是强制性的。而且处罚的手段单一。经济压力也专不大。而房价和全民属教育的发展所导致的相关的成本的增加是无底洞。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往往让家庭入不敷出。群众有切身的体会。所以从自身的考虑对于生孩子这件事顾虑的就比较多。
⑦ 学区房为什么那么贵是房价的原因还是教育的原因
学区房本身就有优势,中国历史历来重视教育,在学区房生活对孩子的教育有优势,家长肯定愿意买啊,当供不应求的时候,房价就会涨到天价来平衡市场!
⑧ 房价的高低,对于教育来说有什么关系
学区房更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