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于房地产投资
第一个抄原因是土地财政,在一些袭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土地财政”上,一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方面,在现行的房地产税费政策下,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这种巨大的利益诱惑,必然大大刺激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对抬高房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地价的不断攀升和房地产税费过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飙升,而房地产税费最终会转化为商品房成本,由购房者买单。“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土地财政’困局,改变单纯依靠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收为主要收入的财政现状,应该尽快开征物业税。”
第二个就是土地出让价计入GDP数据,为了捞统计数据,晋升资本,一手推高房价地价。
Ⅱ 政府为什么大力推行租房,真的是房价太高的原因吗
:政府调控房价的方法: 1、调整利率的升降掌控房价; 2、降低出租自住房税 ; 3、限制专投资性房屋数量 ; 4、政府大力推属行廉租房 ; 5、推行福利政策鼓励租房 ; 6、重税控制房产投机 ,对于投机房产行业加大税收比率。
Ⅲ 国家为什么降低房价
打击助涨房价内在动因
近年来许多开发商疯狂囤地,但远未支付土地出让金,地方腐败官员在其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情况看,许多开发商仅支付了少量的土地出让金,但由于多方囤地也处在资金链严重危机之中,预计这类企业占开发商数量的50%,这类开发商是问题最多、骗售骗贷的主要源头。重庆一空手道开发商一套房子虚假按揭重发出售9次就是明证。近几个月来一批开发商宁卖项目不降房价,说明了管理的效果开始显现。打击管理不善、资金不足的开发商,有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降低房地产市场的多方风险非常有必要。上海地区出现的开发商不降价联盟只能是违法开发商有气无力的“回光返照”,仅仅是开发商们为应对房价下滑所作的应对措施,但这一措施注定了不能持久。
再加之开征物业税必须在全面普查房屋购买的情况下才能计征,而普查复杂而漫长,所以能在今年10月开征已经不易。开征物业税将严重打击投机行为,有可能会使15%左右的购买者退出行列。例如,北京有约10%的家庭拥有第2套住房,即为50万户左右,估计其中约有20万户有第3套以上住房,或通过出租牟利,或炒作住房。但笔者认为,法不禁止皆自由,管理者应避免不教而诛。建议对以往的投机炒房者给予半年以上的宽限期,并减交转让税,促进住房流入真实居住者手中。如果物业税在10月份实施,笔者建议,超出部分的年税率不能超过相应面积商品房价值的3%,对过去已经拥有多套房产者其计征时间延期到2008年7月1日后,对新购房者则及时开征。
各级地方政府在领会中央政策的精神后,必然会重申改善民生为第一要务的住房政策,打击腐败将有力地约束地方官员助涨房价的内在动因,让广大普通百姓能拥有一套住房成为政府施政目标之一。青岛市提出住房建设要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明确提出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低于去年,为地方政府作出了好的榜样。贯彻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调控房价必然势在必行。吴邦国委员长在考察香港住房制度时提出,政府应当借鉴新加坡与香港住房制度。因此,可以预计,研究与借鉴香港与新加坡等地的住房保障制度,成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部门,统筹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有较大的可能性。
1、央行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与加息。去年下半年,针对房地产贷款居高不下的情况,为抑制金融风险,央行从去年6月以来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有6300亿资金退出流通支已经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在第二季度进一步提高准备金,紧缩房贷规模。另一方面,央行有可能再次加息,抑制房贷行为,挤压房地产泡沫。
2、央行将组织全面清查房地产贷款,排查问题,重申制度。我国银行房地产信贷体系存在多重漏洞,主要问题是信息体系未建立,无法查证多头开户、一人多贷,假名借贷等多重问题,房地产贷款评估缺少使得房地产贷款助涨了房地产泡沫,万一泡沫崩塌,银行将会遭受巨大损为此,央行将有可能组织多家银行合作联手,逐步建立信用体系,严厉清查与打击虚假按揭、一人多贷、一房多贷、多家银行向一人反复放贷等问题,贷款审查力度将持续加大。这对许多参与运作炒房骗贷与虚假按揭、虚高房价将是有力的打击,预计将会有一批炒房的开发商与投机炒房者被迫降价抛房套现。
3、提高土地出让金的回收及新建楼盘预售贷款管理。近几年来,许多新暴发户凭借与权力部门关系进入房地产市场,有些新老板一个楼盘就赚得钵满盆盈。很重要的钻了房地产按揭贷款这一漏洞。这些暴发者通过关系低价获得土地,远未交齐土地出让金,就开工建设,通过建筑企业垫资,最后提前通过预售的办法获得购房者资金来完成房地产开发。目前的措施是不封顶不开放按揭预售,但是还远远不够,需要政府部门对土地出让金回收一款加大管理力度,不要把出让金成为开发商的流动资金。目前专家们意识到这两项的管理不足。
4、显著增加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供应量。这几年来,经济适用房由于不能为政府提供税收、不能为贪腐官员提供贿赂,开发商也难以获得暴利,因此,所建数量越来越少,甚至等同于做秀,极为少量的经济适用房依然有许多成为富人牟利的利器。因此内中利害如此,因此利益集团一定会阻挠此项措施出台,因此必然有一番艰难险的较量。许多利益中人,特别是贪腐官员与开发商将通过无良学者影响制订政策的全过程来干预供应数量与地段,以免成为房价理性下落的阀门。但鉴于多年来这类住房的数量很少,分配不公,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因此,政府必然会在较大幅度上增加两房的供应量。笔者预计今年多数城市的经济适用房供应数量将能在原有基础有较大提升,许多城市能达到占总量的6%以上,个别的可达10%以上。廉租房也可能由原来的1%上升到3—5%,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需要。
5、打击腐败官员买房洗钱的行为。腐败分子通过买房进行洗钱已经是人所公知的事实。让腐败官员通过购房将黑钱洗白,实际是助长腐败行为,延长腐败链条,扩大腐败的空间。这必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忌。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建委的有关官员说,35%的商品房被外地人购买,其中高档商品房有50%为外地人购买。资料显示,在这些购房人中,一次性付款占54.3%。并且是现金支付为主。笔者认为,这类买家的资金来很可能是腐败资金。很显然,巨款不进入银行放在家里,买房不是通过银行转账而是将直接携带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现金,这必然是个人资金保管的大忌。其主要原因,主要是通过银行帐户转帐会暴露资金流动的的安全方法弃之不用无法是为了查验无据罢了。打击腐败洗钱行为目前有可能涉及10-15%的购房户,没收房屋或补交所得税将为国家带来大笔财政收入。虽然阻力比较大,加之腐败资金用假名购房等原因导致排查困难,但是如果通过鼓励检举揭发并且给予重奖的办法可以使绝大部分洗钱的腐败资金回归国库,造福人民。
6、开征物业税。这一措施是房价回归理性的杀手锏。有开发商预计仅开征物业税一项就会造成房价下跌25%。因此利害至关重要。预计今年五月前物业税相关条款将会正式公布,今年年底前开征。虽然利益集团阻力巨大,但是国家税务部门积极主张,中央政府严厉问责,物业税必然会推向前台。由于利益集团的抵触,加之制订物业税相关内容的复杂性,物业税是否有力度还难以预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物业税对炒房者与持有大户型的房屋所有者必然构成较大压力。现在多种说法不一。笔者预计,所有房产持有人都要缴税,但可依人口数扣减。如果依发改委官员称的人均30平方而言,90平米是多数住户的扣减的起点数。如果建依设部以往出台小康住房标准为例,即以人均35平方米为扣减数量的话,4口之家140平方米以内可不用交税。所以制订标准必然有一番争执。
7、全面开放单位建房。这一条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广州市已开先河。这本来就是近两年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致的建议。预计本届人大政协会议有众多提案支持音单位建房。单位用自有土地建房,符合规划、符合土地用途,这将为一批住房需求者带来福音。未来可能有10%左右的购买者通过此种方式圆自己的住房梦。
8、政府出台相关规定规范集资合作建房。集资建房是调控高房价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房价的有力竞争者。集资建房使用开发商暴利公布于世。去年11月温州集资建房拍地获得成功,其成本预算比邻近开发商的商品房要便宜88%以上。因此集资建房是开发商的生死对头,也是贪腐官员重点打击对象。因此集资建房建房在管理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资金管理、安全监督、质量保证,未来的小区管理等都缺少相关制约,因此更成为开发商与贪腐官员打击对象,因为其不容于现有的房地产开发规定。但集资合作建房是民心所向,也得到了社会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衷心拥护,两年来集资建房动议一浪高过一浪。政府近几年来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必然会高度重视呼应人民的需求,出台管理细则推动集资建房相关规定。预计两会之后,将议案交办有关部委,今年下半年有可能出台。笔者预计今后数年,将有3-5%的用户通过此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9、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打击投机炒房行为。一是为外地不在本市工作投资房产者设限,比如,征税。税率达20%甚至更多。出售牟利的增值部分征税,对房屋出租收入征税。这一内容将会借鉴韩国的调控措施。韩国的住房转让增值的相应税率为50%,中国的许多情况与韩国相似,因此没有理由降得更多。
10、全面清查房地产开发商囤积土地的行为。许多城市过去已经闲置了大量土地,虽然多次说整治开发商囤地行为,但地方相关部门多数是光响雷不下雨,原因有相关官员从中作梗。今年由于中央政府重拳出击整治贪腐,因此,清查房地产开发商囤地行为必然雷厉风行,因此,全面开工建设的商品房上市数量,有利于降低房价。
Ⅳ 政府为何调控房地产
调控房地产目的如下: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改变那种依靠大拆大建、依靠高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的粗放方式,所以,观察中央的政策,可以发现一方面政府在调控房产,一方面逐步推进资源的价格改革(即使面临严峻的物价形势依然坚定推进),同时出台多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立足长远,高瞻远瞩。政府也知道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很快见效,所以为保经济增长,一方面打压房地产,同时加大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加大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保持投资的稳定。
二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地方政府稳定财源的需要,现在的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运作发展经济,做出政绩已经是普遍想象,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且在地价高涨、拆迁日益规范和拆迁成本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未来两三年很多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会面临无地可卖的境况,所以现在中央政府推进房产保有税并不是单纯为了打压房价,一个税种从推出到完善,总有几年的时间。几年之后,房产保有税将成为地方政府稳定而可靠的财政收入,现在的房地产大跃进,就是放水养鱼。另外,我们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可以发现,现在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越来越全面,不在单纯依靠经济指标了,从环保、节能减排到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保障性住房建设,都实行问责制,以后地方政府必然弱化经济职能,而向服务性政府转变。
四是防止金融泡沫,逐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的需要,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和可抵押按揭的特点,实际上已经具有较高杠杆的金融属性,所以抑制房地产泡沫,可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向银行集中,打击境外热钱的涌入,为平稳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创造条件。
Ⅳ (1/2)08年4万亿的投放为什么会推动房价还有既然4万亿都给了国企那为什么还会引起银行的信贷增加还...
这是多方面因抄素造成的:
1)瞬间大袭量资金进入市场,势必推高通货膨胀,众多民众为了资产保值增值就要选取投资目标。但是投资渠道不畅,利率不是市场化,股市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没人敢碰,因此导致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业。从另外一方面讲,瞬间这么多钱进入市,水泥,钢铁等等行业产能大量增加,也就导致了房地产业成为吸收大量流动性的主力。
2)4万亿贷给了地方政府和国企,那么这些花出去的钱最终去哪了呢?答案这些钱最终大部分都会又存到银行去(我记得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讲过这个问题,如果说增加4万亿的流动性,那么由于钱会反复存到银行,最终会导致银行贷出去的款大概在36万-40万亿左右),银行有钱了就会鼓励贷款给中小企业和私人,当时尤其是南方温州等地,银行求着给人贷款,很多人甚至从银行贷款来2000万,再去抵押,再带出来4000万,或者不停延展贷款。但这一切的基础都建立在经济向上,流动性充足的情况。
如果有问题可以追问,我们在探讨探讨
Ⅵ 请问地价推动了房价的原因是什么
低价是房的成本
成本高,销售价格自然高。
目前,中国的房屋价格中,土地占据将近一半。
Ⅶ 国家为什么使房价下跌
控制房价。。。主要就是买不起房子的人太多,看看有的新小区全卖光了版但就几个权家里开灯的什么原因?炒房人买的。为什么》?要高假在卖出去!有的人买不起一套房,有的人买了5套还觉得少!社会这样下去会乱! 不过房子价格以后还会长,,,毕竟人多地少!人能生,,,地不能长
Ⅷ 政府为什么限购商品房
对时下政府限购商品房,学界褒贬不一,地方官员也颇有微词。今年经济增速降低,不少人把原因归咎于房地产限购,这样说不是没一点道理,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不济当然经济会受拖累。
这里要讨论的,是政府为何要限购商品房?原因其实路人皆知,政府旨在控房价。前几年房价高企,有人买不起房怨声载道,于是千夫所指,纷纷批评开发商暴利,要求政府打压房价。而开发商回应,由于地价高房价才会高,是地价推高了房价,地价不降房价降不了。所以开发商要求政府首先降地价。
是这样么?我不赞成开发商的观点。曾说过多次,房价与地价之间,绝非地价推高房价;恰恰相反,是房价拉高了地价。倘若市场房价不高,地价不可能高得了。说来简单,开发商不蠢,如果房子卖不起价他们怎会高价从政府手里买地?君不见,2008年下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内房价下跌,地价立即下跌;而2009年房价回升,地价这才跟着涨起来。
困难就在这里,地价不降开发商房价不降。那么地价有可能降吗?我看很难。两个原因:一个是现行财政体制下地方只留存增值税25%、所得税仅 40%。分税制前,地方财政收入占比是70%,今天仅为50%;而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却从原来的70%上升为85%,这样地方财政自是入不敷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方政府只好靠卖地弥补。有数据说,土地出让金目前已占到地方本级财收的69%。
另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既然要卖地筹钱,地价当然越高越好。由于市场房价高,地价高开发商也接受。想想看,土地能卖高价政府怎会卖低价?再说现在土地出让都是招拍挂,若开发商愿出高价而地方政府却坚持低价卖,别人会怎么看?是不是会怀疑主事的官员在从中渔利?考虑到这一点,除非真有猫腻,不然地方官员是不敢低价出让土地的。
写到这里,读者应明白国务院为何要对商品房实行限购了。一方面,房价居高不下有人要求政府控房价;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降地价而开发商不肯降房价。没办法,国务院只好下猛药,抑制购房需求。早几年中央政府其实也曾出台政策调房价,如 2005年颁发“国八条”,2008年底又颁发“国十条”,可惜那些措施皆和风细雨,调控作用不大。
经济学说,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是的,商品房涨价,原因无他,一定是供不应求。所以抑制房价无非用两招:一是增加土地供应,让开发商多建房;二是抑制购房需求,让消费者少买房。如何选择?由于政府要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土地不可能敞开建房。而短期内房供短缺不改变,那么就只能压需求。这样看,国务院下令限购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这是令人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房价要控制,另一方面经济要发展。故当务之急是要另辟蹊径,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控房价又不伤害经济。这样的办法有吗?这些日子思来想去,我想到的就是将住房与买房分开处理。所谓“居者有其屋”,是说人人能住房,而非人人能买房。就连今天欧美发达国家,也非人人都是买房住的。
最近看到一份资料,说德国人平均到42岁才买房;而法国人买房的只占 59%;美国人高一些,买房的占 70%。可见,发达国家也有不少人租房住。事实上,政府要照顾穷人住房,提供廉租房好了,而不必将房价压低到让人人都买得起。这既不现实,也没必要。顾名知义,商品房就是商品。是商品,价格就得随行就市。退一步讲,即便今天房价降 30%,穷人也未必买得起。
再想多一层。若限购政策不松动,长此以往房价一旦大跌(比如跌 50%),拖累的怕不单是经济,一大批有房户可能会变成无房户。举个例,某家庭买了一套价格 100万的房子,自己首付25万,从银行贷款75万。结果房价跌了一半,原来100万元的房子现在就值50万,你说这个家庭怎么还贷款?就算净身出门,用房子抵贷款还欠银行25万对不对?
我觉得此法很妙,妙就妙在鼓励租房限制炒房。设想一下,假如交易税这样设计,凡买房后当年卖出的,交易税征收其差价的 95%,第二年卖出的征收 85%,第三年卖出的征收75%,第四年卖出的征收65%……如此一来,将来还会有人对炒房乐此不疲么?就算急病乱投医,政府不妨用这个办法试试。
Ⅸ 国家为什么推动房价上涨
只有这招了,技术无力,把地价抬高,拉动内需,让你用几辈子的钱买七十年产权,推升GDP
Ⅹ 政府为什么要调控房价
很多人都认为是为了调控房价,保障民生,其实这只是中央政府调控的目的之一,政府调控房产是一石多鸟的长远之策: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改变那种依靠大拆大建、依靠高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的粗放方式,所以,观察中央的政策,可以发现一方面政府在调控房产,一方面逐步推进资源的价格改革(即使面临严峻的物价形势依然坚定推进),同时出台多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立足长远,高瞻远瞩。政府也知道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很快见效,所以为保经济增长,一方面打压房地产,同时加大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加大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保持投资的稳定。中国的未来,在新兴产业,不在房地产!
二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地方政府稳定财源的需要,现在的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运作发展经济,做出政绩已经是普遍想象,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且在地价高涨、拆迁日益规范和拆迁成本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未来两三年很多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会面临无地可卖的境况,所以现在中央政府推进房产保有税并不是单纯为了打压房价,一个税种从推出到完善,总有几年的时间。几年之后,房产保有税将成为地方政府稳定而可靠的财政收入,现在的房地产大跃进,就是放水养鱼。另外,我们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可以发现,现在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越来越全面,不在单纯依靠经济指标了,从环保、节能减排到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保障性住房建设,都实行问责制,以后地方政府必然弱化经济职能,而向服务性政府转变。
四是防止金融泡沫,逐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的需要,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和可抵押按揭的特点,实际上已经具有较高杠杆的金融属性,所以抑制房地产泡沫,可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向银行集中,打击境外热钱的涌入,为平稳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创造条件。
看到很多所谓专家的观点,真的很痛心!不知道是没水平还是收了利益集团的黑钱,不敢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