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价下跌为什么有人去砸售楼处,什么心态
房价的影响来因素很多,如下:
个别因源素:房屋质量、楼层、朝向、地段、建筑类型、规划质量、建造成本、物业水平
环境因素:噪音、污染、绿化、水环境、教育、交通、医疗、商业、金融等配套设施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供求紧张程度
政策因素:土地供应、房改政策、税收、资金供应政策、城市发展规划导向、
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迁移的程度、消费理念和动机社会文化等
Ⅱ 中国房价,如果它突然下跌会怎样
如果房价突然下跌,且没有政府干预的话,大概率会这样:
首先是很多投机的人会直接放内弃购容买,一部分按揭买房的人发现自己贷款金额比房价还高,放弃还款,房子归银行,银行进行拍卖,同时由于买方突然减少,地产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会大面积降价售房,进一步导致房价下跌;
注意,在这时候虽然有不少刚需会买入,但数量上比不上卖方;
然后银行会开始大面积出现坏账,一方面由于按揭客户停止还款,另一方面由于地产开发商无法及时还款导致坏账陡增;
银行为了减少损失大幅提高风控,一方面加紧贷款的收回(全行业,不止地产商),另一方面大幅减少贷款发出,中小规模企业尤其是民企资金链断裂,大量破产;
同时民间贷款也会大面积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破产现象;
再接下来由于大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剧增,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原来买不起房的人离买房子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远;
最后,由于无业人员数量巨大,社会出现动荡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恶性循环,所以政府在宏观上是不会让房价下跌的,但会让房价停止过快上涨
Ⅲ 房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房价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自1998年以来近十年回时间,一直处于上涨态答势,其间积累了不少泡沫,市场本身有回调的要求;
2.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国家经济持续下滑,进一步危及实体经济;
3.房价存在虚高,应该回归理性;
4.国家频频出台一系列刺激楼市,刺激消费,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市场观望气氛愈来愈浓;
5.国家进一步加大保障房的投资力度,某种程度也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
Ⅳ 为什么那么多城市房价开始跌了,还是有人相信房价会一直涨
每个人认知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房价到底是在涨还是跌了呢?内
首先要来时间点。容短期还是长期看涨跌。我们从交易数据来看,据说上海本地人目前无刚需,但是成交数据显示增长。那就说明目前置换市场需求旺盛。
北京三个月交易数据显示,成交客户中刚需占30%。70%的置换群体,其中有20%到30购置新盘。70%左右是二手房。
这两个城市的交易数据中可以看出。未来品质小区依然有升值空间。那么老旧小区。因为这款交易量低价格必然下跌。
总之2020年是房产的一个分水岭涨跌不一。也意味着房产真正的回归居住,价格由市场决定
Ⅳ 中国房价为什么跌不下来
一、城乡差距明显,城镇化不可逆
二、发展阶段:整体刚性需求阶段,不是人人专有房
三、一线的房价已经有属所回落,年轻一代的买房欲望有所下降,能够理性消费 但是 整体来看中国房价还处于上升期,不想欧美一些国家
四、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国情,对人心理的影响
Ⅵ 中国房价为什么不敢降
具体问问房管中心。房价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下:
个别因素:房屋质量、楼层、朝向版、地段、建权筑类型、规划质量、建造成本、物业水平
环境因素:噪音、污染、绿化、水环境、教育、交通、医疗、商业、金融等配套设施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供求紧张程度
政策因素:土地供应、房改政策、税收、资金供应政策、城市发展规划导向、
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迁移的程度、消费理念和动机社会文化等
Ⅶ 中国楼价往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一,中国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就必须启动内需,而启动内需房价就必须降下来。目前,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很难推动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了,主要是国内外的资源已不再支持这种发展方式,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无论是从促进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为子孙后代着想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已刻不容缓。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已经越演越烈,再加上中日钓鱼岛争端,世界经济危机就目前看来只有加剧的可能,短期内是不可能有所转机的。我国必须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是越快越好,毕竟时间不等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反之,越拖我们就会越被动,就会失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机会。我们要推动产业升级就必须利用好国内外两市场,就国外而言,我们要在谨慎的前堤上加快步伐走出去,利用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资产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去收购我们过去想要而又得不到的技术和资产,从而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就国内而言,我们要启动内需,让国内的企业有更广宽的空间和更充足的资本来实现升级转型,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房价,已几乎把全国人民的钱都牢牢的套住了。正是如此,那些买到房子的人要月供,无力消费,而没有买到房子的人不敢消费,这是一恶性循环,周而复始,消费也就被冻结了,这也是我们叫了多年的内需,却始终无法启动的最大原因。所以说,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促进产业升级换代,要启动内需,房价是必须降下来的,用温总理的话来说,就是让房价合理回归,让房子恢复其居住本性,而不再是投资商品。
第二,世界经济危机的演变及加深。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危机的来临都会使房价下降,远的不说,就拿美国2008年以来发生的次贷危机和2010年的欧绩危机的持续发酵,就使得世界的房价下降了许多。现在这场危机还远远没有看到头,也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再加上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日两国经济交流已迅速冰冻,这在不久的将来,其所产生的副作用会慢慢显现出来。除此之外,中国和日本是世界第二和第三经济体,一旦两国发生经济战,将会冲击到整个产业链条,这对深陷危机的世界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今中国的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中国经济在这场危机中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是必然会受到影响的,经济减缓也是免不了的。在这种状况之下的中国房价又怎能不受其影响,坚挺而不下降?又有何理由不下降呢?
第三,经济规律的内在性。稍微懂点经济常识的人都会懂得,经济发展是由经济规律支配的,经济发展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经济规律而独自起作用。同样的道理,中国的房地产发展也不可能违背经济规律的约束,其发展也必然受经济规律的支配。从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在房地产发展方面都曾经疯狂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八十年代时房地产发展的疯狂。也正是由于日本人炒房炒得如此疯狂,使得日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其经济还是停滞不前,成为了名副其实失去的二十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虽然有中国的国情,但中国也不可能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同样的道理,中国的房地产发展也必定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无论中国的国情如何特殊,也不会脱离经济规律的约束而独自发展。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如果我们忘记这个规律,我们会吃大亏的,而且我们越是疯狂,我们吃的亏会越大。如此看来高房价在经济规律的支配下会逐渐下降,直到最后回归到其合理价值之上。
第四,推出持有环节的房地产税。这一税种的推出将会提高房屋所有者的持有成本,那些拥有几套或者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房子的人,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期待买房养老的人们。他们都会在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和人口变化的双重打压下,将会不断的抛出房子,从而增加市场上的房子供应量,进而推动房价的不断下降,最终使房子走上真正的价值合理回归之路。
第五,刚需的变化。目前,专家们在谈论房价时都喜欢用刚需来说事,都说刚需是支撑高房价的最主要因素。他们的理由是,我们每年有2000多万农民工进城务工,还有1000多万对夫妇结婚,他们都需要住房,这就是刚需。刚开始一看,这理由似乎很充分,但其实只要一细分析,这个理由又是那么的荒唐。说句实在话,他们也确实需要住房,这话不假。但是,持有这观点的人似乎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人是否有实力买房呢?答案是否定的,先说农民工,他们一年的收入,不吃不喝也就几万元钱,他们用什么来支付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房子款呢?看来2000多万农民工是无法指望了,那就看一下结婚的人吧!还有1000多万呢?他们总该有实力买房吧!其实,不一定,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来看,这个也不保险。那几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又怎能支撑起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房子呢?从这点来说我们的刚需,就是刚而不需了,这样看来刚需的理由就不充分了。所以说,刚需从本质上来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人们对住房预期变化而改变的,也就是说只要人们对住房预期的改变了,觉得房价不会再涨了,慢点买房也是可以的,这样刚需也就不复存在了。事实上我国十年前的人口也不比现在少多少,但那时为什么就没有这么多刚需呢?事实上,那时的人也是需要住房的,只是那时的人没有现在的人一样的预期,他们觉得房子不会涨得这么离谱,也就不着急买房。这样看来,刚需这东西你说它有,它就有,说它没有,它就没有,它是随人的预期改变而改变的,显然刚需也无法支撑过高的房价。
第六,人口因素。我国第二轮人口生育高峰出现在1962-1973(1975)年,1962年出生的人口是2437万人,到1963年达到顶峰2919万人。但1964-1973年,每年出生的人口都维持着2400万-2700万人之间,我国历史上称之为中国的“婴儿潮”。也正是由于“婴儿潮”一代的生育,才又造成了中国第三轮人口出生高峰,也就是1985-1993(1994)年之间,每年出生的人口都超过2100万人。2007年以来,这几年正是我国第三轮人口出生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结婚生育期。因此,结婚潮、生育潮又带来了严重的住房紧张,从而推升了房价。但是这轮结婚潮、生育潮到2013年也将告一段落,拐点就在2013年,2013年以后这股结婚潮和生育潮就会逐年减少。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近年来,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和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不愿多生孩子的生育文化已经形成,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口总和出生率已下降到1.06。如果按照25年一代人计算,一胎化的长期结果就是每一代人都会按照半数减少,成漏斗状。现在,绝大部分村里都没有了小学,要几个村才凑够一个班,,这也从侧面真实的反映出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如果按照目前这种趋势,中国从2013年起,中国的结婚人口将持续减少,育龄生育意愿也持续下降,那么支撑高房价的结婚刚需拐点也将在2013年到来,这样房价下降也就成为了必然,而且这个趋势一旦形成就是不可逆的。试想,在这种状况之下,高房价还能支撑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七,楼市“过剩”越演越烈,鬼城越增越多。鄂尔多斯、温州、贵阳的“过剩”是非常惊人的,仅贵阳市花果园的一个楼盘据说可以容纳50万人。如果是真的,那将是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这又是多么的惊人!这样例子在全国会有多少呢?在国家调控的重压之下,最近许多地方开始出现多个项目停建或者缓建的现象,其中包头最大的房企老板魏刚更是在走头无路时选择上吊自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在供应量不断加大而需求量不断下滑的前提下,又用什么理由来支撑如此之高的房价呢?
第八,高房价对我国社会的冲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程度。先是使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许多人没有房子,但少部分人却拥有多套或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房子,这就造成了人们的心理不再平衡,而且在那巨大财富落差的冲击之下,变得肢离破碎,从而产生的各种各样扭曲心理。与此同时,也正是过高的房价造成了人们对恋爱、结婚和家庭的观念也出现了极度的扭曲。总之,高房价已经使得许多人丧失了辩别是非曲直的基本能力,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趋势,任由其发展,对社会的危害将是非常巨大的。现在,许多年青人由于没有房子,不敢恋爱,不敢结婚,就算想结婚也过不了丈母娘这一关。在社会上也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房价是丈母娘推高的,说来也是有一点道理的。总之,高房价正在折磨着“婴儿潮”这一代人和他们的子女们,他们这两代人由于高房价的存在,各种各样的悲剧正在不断的上演,而且还没有看到有结束的一天。因此,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房价也必须降下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九,我国提出的技术创新也需要把房价降下来。过高的房价使得许多高技术人才流失,同时这些人才在高房价面前也丧失了创新能力,他们的脑中装的是如何赚钱买房,而不是如何创新。与此同时,我们的大学生在校园里也同样盘旋着毕业后如何赚钱买房,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上。这样下去,我们国家还有创新动力吗?我们的发展还能持续吗?答案显然也否定的。所以我们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也必须把过高的房价降下来,才会有希望。
第十,国家的威望。近年来,中国最高领导层也意识到高房价对经济和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于是推出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限购政策等等,但收效不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抵制,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方政府幻想着利用收入的增长和时间推移来消除泡沫,以使他们利益得以最大化。于是,每到调控时都避重就轻应付了事,行动中总是不完全执行中央的调控政策,从而使得中央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都是只见雷声不见雨点,这也是房价越调越高的真正原因所在了。如果房价再不下降,无疑将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威信,这是最高领导层所不愿见到的。
Ⅷ 目前的局势,房价有可能下降呢
2010年短時間短房間還算比較穩定,51的時候可能有所下降,因為51過節,大家都在等機會。 2015年久達到一個頂峰......
Ⅸ 为什么开发商硬扛着都不敢降房价
房价的涨与跌,主要影响因素是当地的库存和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则房价上涨无专力!属
在“3·25”新政的持续影响下,上海、深圳楼市持续看跌;一线城市楼市供求关系逆转,呈现供大于求态势,出现明显降温。业内人士预测,部分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带来了房地产新的泡沫风险,未来楼市可能出现大逆转.
需求部分:一线城市人口基数大,对商品房需求量十分巨大远远超过供给量,在这种情况下房子成为了高价奢侈品。供给部分:首先是新房方面,一线城市可供应土地日益减少,拿地成本的持续走高推高了新房房价;其次是二手房方面,存量房流通不充分,市场上行期供需矛盾更为加深。在这种供需长期失衡的状态下遇上宽松货币政策,价格上涨成为了必然。
由于一线城市库存规模实际上还在减弱,所以根据目前的供求关系,其实价格继续上涨依然是有充分的理由。
Ⅹ 如果说房价突然下降一半,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房价突然下跌,且没有政府干预的话,大概率会这样:首先是很多投机的人版会直接放弃购买,一部分按揭权买房的人发现自己贷款金额比房价还高,放弃还款,房子归银行,银行进行拍卖,同时由于买方突然减少,地产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会大面积降价售房,进一步导致房价下跌;注意,在这时候虽然有不少刚需会买入,但数量上比不上卖方;然后银行会开始大面积出现坏账,一方面由于按揭客户停止还款,另一方面由于地产开发商无法及时还款导致坏账陡增;银行为了减少损失大幅提高风控,一方面加紧贷款的收回(全行业,不止地产商),另一方面大幅减少贷款发出,中小规模企业尤其是民企资金链断裂,大量破产;同时民间贷款也会大面积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破产现象;再接下来由于大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剧增,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原来买不起房的人离买房子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远;最后,由于无业人员数量巨大,社会出现动荡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恶性循环,所以政府在宏观上是不会让房价下跌的,但会让房价停止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