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都有些有名景点'''
一、齐云山
"黄山白岳甲江南"。白岳者,齐云山也。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境内,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虽无黄山的雄伟高峻,但峰峦奇异,别有一番清秀可人的风情。齐云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清乾隆帝巡游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呈丹霞地貌,几百处景点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红霞的自然美景。景区分为月华街、云崖洞、楼上楼三部分。现已开通客运索道。景区紧邻皖赣铁路和屯溪至景德镇公路干线,东距黄山机场33公里,交通方便。
道教圣地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当’之称。山上道观参差,宫庙相映,钟鼓磬鸣,岚烟缥缈。1984年6月恢复了齐云山道教协会,有正常的宗教仪式活动,可供游客参观。
摩崖石刻齐云山吸引着历代名人雅士,紫霄崖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为明代才子唐撰、戴炼书,碑高7.34米,宽1.40米,为江南见。数以千计碑碣石刻,其清丽的词句,遒劲的书法,匠心的镌刻,构成了壮观的艺术珍品长廊,使齐云山成为览景访古的圣地。
洞府楼阁齐云黑虎崖,也称真仙洞府,危崖相连如垣,崖间洞窟累累,有八仙、圆通、罗汉、雨君、文昌、珠帘等,内供神像;崖顶清流飘洒而落,如珍珠垂帘,下有碧莲池承接,常年晶莹碧透,不竭不溢。明嘉庆年间修筑的’楼上楼’,结构巧妙,由两层天然石窟组成,虽历尽沧桑,仍景色苍幽。
齐云群峰齐云山景区有9座主要山峰,最高峰廊岩,高百余米,陡峭如削,上覆下陷,呈60°倾斜,仰望高耸入云而又势若压顶,险峻雄奇,有’一石插天,与云并齐’之称,齐云山也由此得名。此外,还有’山作香炉云作烟’的香炉峰、相映成趣的三姑峰与五老峰、宛如采药仙子的仙女峰等。此外,齐云山景区还保存有一片天然楠木林,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深处林荫蔽日,涧水潺潺,’幽谷常有烟云锁,楠树香花千万朵’,亦具观赏价值。
二、黄山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 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是黄山的朋友,哪怕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 , 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三、唐模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思立率儿孙重返徽州时正值五代年间后唐建立,诸侯纷争,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即随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取名“唐模”(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投靠唐模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唐模村庄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制。
忠君铸造了唐模,尽孝则成就了名闻遐迩的檀干园。相传,清初唐模许氏有一位富商在苏浙皖赣一带经营36爿当铺,时称36典。其母想往杭州西湖游览,苦于山高路远,年老体衰不便成行。于是这位孝子不惜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模拟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供母娱乐,并报答乡邻相助之恩。田园内遍植檀花,又有一泓小溪缓缓绕流,取《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而名曰“檀干园”。现修葺一新的园林,由94岁高龄的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顾廷龙老先生于1997年4月题写了“檀干园”三字,古朴苍劲,题字数月,顾老先生即飘然仙逝,令人扼腕长叹。
园中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等,所以有“小西湖”的美称。以“玉带桥”分外湖、内湖,形成“外西湖”、“内西湖”格局。过桥便是园内的中心“小瀛洲”(镜亭),3塘相连,宽亘10亩,灌田60亩,把“36典”也巧妙地隐喻进去了。
镜亭是全园的中心,四面环水,结构精巧。亭外留有石砌平台。亭柱有楹联曰:“春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全联格律谨严,意境高远,恰如其份地写出了“小西湖”的四时美景、山形地貌。亭内四壁用大理石建筑,上嵌历代名家书法长刻石貌。亭内四壁用大理石建筑,上嵌历代名家书法长刻石18块。当中6石较短,刻朱熹、苏轼、倪云路、赵孟頫、文征明、查士标6人的行草。旁12石较长,刻米芾、蔡襄、黄庭坚、董其昌、祝允明、罗洪先、罗牧、程京萼、陈亦禧、八大山人的行草书和陆岳的篆刻等,石质细腻,石刻精美,铁画银钩,龙蛇隐壁,气势恢宏。一室之内竟珍藏历代书法大家世擘之精品如此之多,简直像一个书法珍品的博物馆,可见徽商经济的繁荣和由此带来的文化昌盛。据悉十年动乱时期,此亭发作了牛栏,才使这些无价之宝幸免于难。
檀干园边有一棵已有400多年的古树。树端下部中空,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张口凝目,电视剧《天仙配》中为七仙女和董永开口做媒的槐荫树就是在此拍摄的。离树不远有一座“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此亭形式独特,亭分上下两层,上层中空,四边有虚阁,八个角的飞檐上各悬铁马飞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由“沙堤亭”前行便是同胞翰林石坊,为纪念清康熙钦点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俩同入翰林而建,因其工丽典雅,雕刻精美,被誉为唐模的门户和象征。
高阳桥连同建于其上的廊房现已改建成茶室,置身桥上,冲一盅黄山毛峰,边细细品茗,边浏览水街的景色,边欣赏旅游部门组织的歌舞或戏曲演唱,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水街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和夹溪而建的街道市井。街上杂货店、百货店、油坊一应俱全,杏旗飘扬,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色彩。沿街筑有40余米长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设有“美人靠”,供人来往歇息聊天。映入眼帘的还有衣袖上卷在溪埠浣洗的村姑的倩影,以及声声入耳的捣衣槌声和她们相互用当地方言交谈的喁喁细语。“千门万户捣衣声”的意境,于今已十分难寻,闻之真如置身明清街市之中,顿惑古韵悠悠,乡情淳浓。这种平静祥和、朴素恬淡的生活给人以极大的安定感和无限的憧憬。
四、鱼米之乡巢湖
素有江北"鱼米之乡"的巢湖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辖无为、庐江、和县、含山、居巢四县一区,2002年底总人口453万人。
巢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是皖中旅游胜地。境内有山、有水、有岛、有泉、有洞。江涛、湖光、温泉、是巢湖“水景三绝”。长江流经市内182公里,江涛拍岸,气势磅礴;八百里巢湖波光帆影,景色万千。五大精华景观更是闻名遐迩。一是“一面宝境”--巢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辽阔,沿湖山峦耸立,湖中孤岛突兀,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二是“两颗宝石”--姥山岛、天门山岛。两岛犹如两颗宝石,分别镶嵌于巢湖之中和长江北岸。三是“三串珍珠”--半汤、汤池、香泉三大温泉。四是“四块翡翠”--太湖山、天井山、鸡笼山、冶父山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是“五座龙宫”--王乔洞、紫薇洞、仙人洞、华阳洞、泊山洞。
巢湖市历史悠久,文化荟萃。这里是长江流域人类祖先"和县猿人"、"银屏猿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是"商汤放桀于南巢"、"伍子胥过昭关"、"霸王乌江自刎"的纪念地,是名人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戴安澜的故里,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墨客给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灿烂的诗文,与湖光山色相得溢彰,融汇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巢湖市环湖襟江,是安徽省重点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它地处合肥、芜湖、南京"金三角"腹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可以依托合、芜、宁三个航空港和芜湖外贸码头,直达世界各地。再加上区内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遍及城乡的电信广播电视网,把当今巢湖与世界的距离拉得很近。
鉴于巢湖市的独特优势,安徽省委、省政府为了建立安徽"名山名水"的旅游新格局。作出了"发展巢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建设合肥和沿江城市后花园"的重大决策。巢湖正着力于"打响巢湖牌、做活水文章",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市已建成并开放100余处旅游景区、景点,拥有30多家旅游宾馆、星级饭店和多家旅行社,隆重推出"巢湖水上浪漫游"、"湖岛娱乐休闲游"、"温泉保健度假游"、"牡丹花观赏节"等特色旅游项目。现已开通了上海、南京、合肥至巢湖的旅游线,开始融入华东和国际旅游网。
四、九华山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01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 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 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 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 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B. 合肥工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合肥工业大学有任传俊、张家仁、浦天祥、赵经彻、叶青等名人。
任传俊: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张家仁: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
浦天祥:原中国西电集团总经理。
赵经彻:原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青:原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783人,专任教师数2269人,其中正高416人,副高885人;具有博士学位1410人,硕士学位66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
综述:
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学校合肥工业大学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宣城校区共4个校区。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简称“合肥校区”;宣城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区。
C. 合肥龙祥家园和明皇家园那个好
当然是合肥的明皇家园更好一点,
明黄家璇首先交通非常便利,而且是地铁口所在的地
D. 明皇家园 瑶海区罗岗卫朱郢何时开工
让政府去回答你吧
E. 许孔璋合肥赋全文
网上没有许孔璋先生的,但是看到孔夫子旧书店有卖的,6元一本
许孔璋,年出生,枞阳籍。195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安徽中医学院古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退休后任安徽文史馆馆员。著有《墨经新笺》《进学赋》《域外千家诗》《国医研究文存》等十多部著作。另有《黄山赋》《合肥赋》等单行本问世。[1] 文风严谨,精炼。
合肥赋,即《合肥赋》,或【合肥赋(并序)】,有两篇,作者分别是著名辞赋家金学孟、周志豪先生。
金学孟合肥赋编辑
淝水之役,万古名典,合肥之谓,千岁云烟。东西汇流,合而《水经》之注,归异出同,分而《尔雅》之缘。斯地扼淮右之襟喉,镶江南之唇齿,瞻千樯之鳞次,聚商贾之辐辏。斯城流火丹云,凝脂素胭,安石榴之红火,炫丽纷繁,广玉兰之皓洁,流芬唱晚。霞霓氛围,喧闹大地,皎白端庄,势拔长天。到处嫣红,朱花与青实对恋,四处芬芳,白云共阔叶互绚。妙哉!小乔初嫁之羞涩。美哉!西施出浴之柔曼。因之而诵,以为怀恋。
辞曰:合肥,历史悠久焉!巢湖之波,潋滟于南,古郡之所,江淮之间。历卧薪之尝胆,阅吴楚之烽烟;谈笑周郎赤壁,风吹火烧战船。英雄豪气,试比长短。览隋唐之故地,忆牛皋之大战。徐将军之浩气,张好古之谪贬。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左君弼之聚义,张献忠之克垣。风风雨雨,云雾弥漫。江忠源之自溺,陈玉成之开颜。乃至革命军之北伐,蔡炳兴之抗战。渡江战役,千舸扬帆,祖国建设,万马犹酣。九州战略之要地,中华形胜之家园。改革开放,乡野扬鞭,发展经济,城市璀璨。风扬扬而不止,雨霏霏而娇艳,日丽丽而和美,云飘飘而蓝天。
庐州,物华天宝焉!古迹遍地,美景连片。包公祠堂,亭榭凛然,六角亭旁卧廉泉,雕梁画栋飞流丹;浮槎泉水,双色润甜,甘露取之不竭,山峦起伏绵延。舜耕山色,森林公园,林木葳蕤,兰馨幽远,怪岩嶙峋,涌泉湖潭。姥山奇异,近九峰而三山,水映古塔,遐蓊郁而花妍。游人如醉,流连忘返。更有逍遥之津,佳木葱笼,奇花焕焕,疑是张辽马蹄遗,落掌肥沃一方田。但见蜀山之湖,水秀旖旎,林岱茂繁,半湖天光驻湖底,一径鸟声伴人还。尔乎四顶朝霞,登高俯瞰,绮丽风光,崖石翘盼,一山分四顶,三面瞻波澜。紫烟氤氲于舒缓之顶,碧露晶莹于花草之间,举目于遄兴,垂恋乎山岚。方其周公山上洗砚池,公瑾山麓计反间。遂夫观紫蓬之峻、拔、挺、秀,赏景区之湖、河、塘、泉,怀古人之悠悠,缅先烈之潸潸。折松柏以常青,采鲜花而烂漫,振长风以壮志,抱鲲鹏而举天。尔乎蜀山猗猗,湖水滟滟,极目远眺,登临山巅,桃红柳绿,蝶舞蜂欢,茂林修竹,花簇锦团。春临杨柳垂岸,秋至红叶漫山。孰言蜀道难,蜀山之道竟灿烂。
庐阳,凡尘瑶池焉!江淮首郡,吴楚星汉,银河落之棋布,平川起之岚烟,八百里水洲鱼跃涟漪,七千余沃土鹰翔长天,两千余岁青史辉煌无比,四百多万人民善良勤勉。粼粼烟波,水光接天,莹莹露凝,山色翠烟。杨柳岸,浣纱女英揉秋水,夕阳下,采茶娥皇收春天。
庐江,人杰地灵焉!山岱清秀,水土丰满,人杰辈出,钟灵典范。包龙图名扬四海,杨行密遐迩频传,李鸿章洋务运动,刘铭传镇守台湾,范鸿仙神笔同盟会,倪映典追随孙中山。蔡炳炎抗倭身殉国,王亚樵闻名上海滩,张劲夫爱国志不渝,包玉刚实业扬征帆。杨振宁博识惊天下,董庚初致公思故园。斯地徽剧进京,黄梅隽永,庐剧通俗,享誉八方。更有笔墨纸砚,独技盛产。民风纯厚,饮食馐馔,荠菜园子,碧玉藏馅,鸭油烧饼,金黄饱满。斯城桥架胭脂湖岸,路通地北天南。兢兢学子,远望未来勤恳,霜霜白发,沐浴晚霞承安。五十春秋腾跃,2013年以来长足发展,城市与绿水相映,桂芬齐市民悠远。
艳阳三月,草绿花嫣,三国故地,合肥新颜。嗟矣乎!如此优美之地,诚乃天上人间。[1]
周志豪合肥赋编辑
原文:丁亥暮春,合肥以报广赋天下。顷刻间,四方云动,妙文佳作,雅雅登堂;转时瞬,八面风起,淡墨鸿 篇,习习呈现。墨客骚人,共话合肥,泼墨舞笔;佳人才子,论讨庐州,狂书清描。弯弓射箭,不攀争高比低;擂鼓沙场,唯求各抒己想。浓淡共舞,雅俗同堂。千树皆绿,万花齐放。此乃世间盛事也,喜哉!歌哉!
豪,八零后生之辈,历浅学疏,才薄文弱。诚惶诚恐,心颤手抖。然,爱文耍字心胜,经却左思右想,叵怀酸涩苦志,略以红心赤肺,弯身曲手,丑献拙文。吾为此篇字不胜足,力以字精为尚;事为难概,重点则恰;人难以全,典型为妙。羞也,愧也,辞赋下也:
游魂思梦,云烟逸夕。难行蜀山因险,不越巢湖为博。数指纤记,文竖概表。胜却绪飘,顿足养心。微风动拂,绿波柔荡;纤舟扇影,水纹涌逐。意也雅也,思也醉也。世间难却古全,人间唯有合肥焉!
文明华夏五千年,灿烂合肥二千载。新城合肥,旧谓庐州。古属春秋吴楚,今为安徽省府。巢湖之波,潋滟于南,古郡之所,江淮之间。承东启西,横南贯北;北接中原,南近江南。古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今有“华南腹地,南北心核”之名。地志繁昌,历史悠久。千樯鳞次,商贾辐凑,兵家必争。淝水之役,万古名典;火烧赤壁,千秋典故。
民风淳厚,养育百代人杰,运筹帷幄,腾蛟起凤。山河壮丽,引来四海英雄,叱咤风云,倒海翻江。包希仁,清廉天下,千古皆知;吴太祖,宽仁雅信,世世流传。鸿章洋务,富国强兵点亮曙光;鸿仙展翅,一字千金胜师十万。刘铭首任传台湾巡抚,留下历史故事;包玉刚冠名世界船王,谱写商界传奇。物理学家杨振宁诺贝尔奖金,何人能超;京剧大师杨宝森四大须生,几人能跃。王亚樵抛头颅,只为革命救国难;蔡炳炎洒热血,直追民主求解放。光辉合肥,英雄无数,才杰辈出。合肥之魂光耀千秋,合肥之史颂传万代!
一里三公,今犹在,故残缺;一城三桥,灰飞灭,忆久恒。中流柱文峰塔,精神难述;吴复墓石雕群,浮想史情;紫蓬山西庐寺,禅意相生。觅吴王遗踪,探历史兴衰;寻废旧街巷,看桑梓变化。游包拯故居,感凛然正气;览第一井泉,哓灵烟浩渺。看黄山,天高云淡;观巢水,潮起潮落。迎客松招展,笑迎四海宾客;怪磷石屹立,诚纳五湖良友。醉火云晚霞,倾碧波柔水。意合肥诗魂,享庐州纯情。戏曲弦音袅绕耳边,庐菜味韵留存心田。徽剧庐剧入登高雅之堂,黄梅戏曲唱响四面八方。
处处古迹,步步文明,寸寸珠玑,片片辉煌。云烟日日散,合肥时时新。春风吹绿淝水边,阳光撒满庐州城。改革开放,功不可讳。今日合肥,历数非昨。辖四区,管三县。育民四百六十万,辖地七千余平方公里。人均值日日加增,GDP年年递升。三年一大步,五年一台阶。科教合肥,园林合肥,文明合肥。市人受誉,国人称赏。石榴飘香,桂花漫溢,玉兰迎宾。驱车驰骋,都市纵横;登山远眺,人流接踵。店铺林立四处,建筑高低错落,街市璀璨繁华。百姓乐业安居,市民和谐幸福。道路横竖南北,交通立体顺畅。夜幕垂临,华灯初上。银河泻地,星光灿烂。
伴曲奏唱,难赋其志;舞文嚼字,勉抒其情。醉酒一笙,放绪九飘;豪词二首,收意六守。期同山河并灿,盼与日月争辉。盼望盼望,载梧桐,引凤凰;展望展望,放梦想,启新航。富民之路,日日延伸四方;利民之事,月月撒种拓荒。日复一日,月即一月,年越一年,可振国桑。淡现无数曙光,呈至万丈光芒。诗曰:展未来,创辉煌;歌盛世,谱华章!
F. 如何看待落地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在中国的地位
中国科技大学以前在北京,70年代迁至安徽省合肥市.该校的录取分数线曾长期高于清华和
北大. 最负盛名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即在该校.
是中国著名的理科大学。
G. 孩子户口在兰州七里河区明仁花园会划到哪个小学
兰州七里河区小学一年级7月11日起正式登记报名
部分学校招生服务半径调整
中国甘肃网6月20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郭涛) 6月19日,兰州市七里河区教育局公布了该区2016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据悉,今年七里河区城区学校一年级计划招收92个教学班,4140名适龄儿童。凡2010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相关证件于7月2日~3日到划片学校做入学前摸底登记,7月11日~12日正式登记报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校做摸底登记时需提供“四证”。
今年,七里河区按照“相对就近”和“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部分学校的招生服务半径进行了调整,适龄儿童家长要以新调整后的学校招生服务半径为准给孩子登记报名。
7月2日~3日对适龄儿童摸底登记
根据招生日程安排,6月24日~7月1日,各校公示《招生简章》;7月2日~3日,七里河区城区小学统一对适龄儿童做摸底登记,凡年满6周岁(2010年8月31日前出生),并在服务半径内的适龄儿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户口簿、房产证、出生证明和预防接种证等相关证件,到划片学校做入学前摸底登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校做摸底登记时需提供“四证”,“四证”为:原籍户口簿原件、现住地居住证、房产证或租房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加盖现住地社区计生部门审验章);7月4日~5日,各校对前期摸底登记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按照招生要求层次次序确认录取名单;7月6日,城区各校向区七里河区教育局教育办上报摸底登记录取花名册;7月7日~8日,七里河区教育局对各校上报摸底登记名单进行复审;7月11日~12日,城区学校对前期摸底登记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户口簿、房产证、出生证明和预防接种证等证件到摸底登记学校进行正式登记报名,农村小学统一招收所辖社区、行政村的适龄儿童;7月13日~14日,七里河区教育局教育办统筹调配未被学校录入的适龄儿童,并由其家长领取《入学通知单》到调配学校注册报到;7月15日各校公示新生报名注册名单;9月30日前完成一年级新生学籍的录入和注册。
学校不得拒收统筹调配的学生
七里河区教育局要求,辖区各学校招生时,要按照“户籍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常住户口优先”及“购房证明和居住证办理时间在前优先”三个原则进行招生,如果片内生源数小于学校招生数,学校将全部录取,当在某个层次将计划录满后,后面未予录取的学生,由适龄儿童家长到区教育局教育办统一登记,区教育局教育办按相对就近的入学原则,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学生不得择校,学校不得拒收统筹调配的学生。各校要严格按划定的招生服务半径招收本片区的适龄儿童,不得招收其他招生服务半径内的适龄儿童,保证服务半径内适龄儿童相对就近入学。各校须严格按规定的招生年龄进行招生,不得将年龄限定提前或更改。各校必须严格将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计划。确需增加教学班的学校,需出具书面申请报区教育局教育办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此外,各校在招生过程中严禁收取任何费用。
七里河区各学校招生服务半径
1.华林路第一小学
华林坪三马路以上至烈士陵园、沈家坡、五里铺及工林路单号1号(含)—465(含)、双号2号(含)—244(含)。
2.华林路第二小学
华林坪地区南至二马路(含),北到太平沟(含)。
3.上西园小学
上西园地区,林家庄421号(含)以西,南至南山路以北,北至兰新铁路以南,五星坪油库(含)。
4.西园小学
林家庄1号(含)—420号(含)。
5.下西园小学
东起文化宫桥,西至西湖公园、拱北沟(清真寺以东),南至太平沟(不含)、林家庄、塑料厂,北至南滨河中路。
6.柏树巷小学
东起拱北路以西,西至硷沟沿路东,南至南山路以北,北至西津东路以南。
7.五星坪小学
五星坪地区、工林路的华林山桥以西,南山路以南。
8.兰工坪小学
兰阿铁路以南(兰工坪地区),建西东路(含小西坪粮库),机车厂第五福利区,晏家坪五队。
9.晏家坪第二小学
晏家坪街道(包括省建二公司家属区)。
10.硷沟沿小学
硷沟沿,骆驼巷,兰临路一线(小西湖什字至五星坪油库),梁家庄1号(含)—31号(含)。
11.西湖小学
东起西湖公园,西至总院(不含总院),北至滨河中路,南至西津东路。
12.七里河小学
东起梁家庄32号(含)(其中含梁家庄19号及20号),西至七里河桥东,南至兰新铁路以北,北至西津东路以南;另西湖大厦以西,体育街以东,西津东路以北,小西湖西街和总院市场以南。
13.安西路小学
东起体育街以西,西至七里河桥,北至南滨河路以南,南至西津东路以北(含总院)。
14.王家堡小学
七里河北街(含)以西,建兰路以东,西津西路以北,瓜州路(含)以南,包括王家堡、阳光家园牡丹苑和百合苑。
15.建兰路小学
七里河南街以西,兰西铁路文化宫、军供站以东、建西西路单号,西津西路以南,小西坪粮库铁路专用线以北。
16.西站小学
东起兰西铁路文化宫、军供站以西,西至西站货场(不含货场),南至兰新线以北,北至西津西路以南;另兰新线至小西坪粮库专用线武威路单号段,建西西路双号至二O五厂。
17.吴家园小学
东起七里河桥北,西至敦煌路以东,南至健康路,北至南滨河路,包括明皇家园。
18.健康路小学
东起建兰路,西至敦煌路,北至健康路,南至瓜州路(含阳光家园玫瑰苑和紫荆苑)。
19.敦煌路小学
敦煌路以西,到西津西路260号(兰石二分厂厂大门,含260号)、金港城糖酒市场(含496号—536号)以东,南滨河路以南、西津西路以北(含柳家营、任家庄1号—333号、兰石润安小区任家庄501号—899号、铁路润安任家庄271号—445号)和“美林郡”火星街228号(含)—252号(含)。
20.火星街小学
东起任家庄335号(含),西至兰石厂北门,南至兰石厂厂区,北至火星街;东起郑家庄1号(含)以西,西至金港城,南至火星街,北至南滨河路(糖酒市场至光华街以西)、“明珠”小区和“金建”小区。
21.兰州八十九中(小学部)
河湾堡东街1号(含)—66号(含),河湾堡西街1号(含)—52号(含);西津西路260号(兰石二分厂,含260号)至606号(含)。
22.西津路小学
西津西路以南,兰新线以北,西站货场(含)以西,西津西路608号(含)—1031号(含)。
23.崔家崖小学
崔家崖村1—4队,水泵厂,肉联厂,农机仓库,机电仓库,省建木材厂,省建602处,李家沟村和辖区内城市居民户籍的适龄儿童。
24.秀川小学
西津西路690号(含)以西,西至大户桥以东,南至西津西路以北,北至南滨河路以南地区(不包括崔家崖村、马滩村)。
25.龚家湾第一小学
龚家坪东路,龚家坪西路(王家堡村、龚家湾一队和城镇居民),龚家湾二队,武警医院,龚家湾北路(工专家属院6号(含)—64号(含),真空厂60号(含)之前、理工大、七〇四研究所415号(含)—463号(含)、百货仓库龚北路465(含)—481号(含)、民乐路159号、五金交电站、物资局)。
26.龚家湾第二小学
龚家湾南路(含欣德小区),龚家湾路单号63号(含)以上、双号160号(含)以上,烟草仓库,商通厂,建兰新村,地毯厂,龚家湾第三、四、五、六队,轴承厂(1、2铁路大楼家属区),市三院,变电所。
27.龚家湾第三小学
龚家湾北路61号(含)—205号(含)(不含龚一校交叉地带学生)和毛牛沟。
28.兰州八十六中(小学部)
武山路,民乐路(兰拖厂),乐山街,龚家湾路单号61号(含)以内、双号158(含)以内,机车厂第四福利区。
29.理工大附属小学
理工大校园里的所有适龄儿童。
30.兰州师范附属小学
敦煌路街道金港城社区。
31.华林路第一小学、华林路第二小学、下西园小学、西园小学和上西园小学
学校在招收本校招生服务半径内的适龄儿童外,可招收孙家台小区的适龄儿
具体归入的小学需要您根据各小学划片范围及户口所在小区地址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