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房产证上添加共有人
如果您房子是一次性付款或是贷款已还清,夫妻关系是可以增加名字的,如果是其他关系因为牵扯到交易,不能随意增加共有人。
⑵ 房产证上是单独所有,老婆想加上,可以加上吗
房产证是可以加名字的,只要你们双方同意,加个名字没多少钱。
⑶ 房产证个人独有可以改成共有吗
去双方亲自(不他人代理需要做委托公证)去房管局办理更名手续,要求的材回料不同答的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大致如下:
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户口本原件复印件;
结婚证/离婚证原件复印件;
更名协议原件(最重要的文件);
登记费用按房产所在地规定缴纳,北京普通住宅80元
⑷ 在房产证上增加一个共有人是怎么加的
房产证上加名字及办理费用,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房无贷
办理流程是:
1、带好三证(结婚证、身份证、房产证)正本及复印件。
2、去房屋所在地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先在预检窗口告知是来办理房产证增加配偶姓名事宜的,窗口工作人员会审核提交的材料,如果材料齐全就给你们一个号码,然后凭号码去相关窗口办理。
3、办理房产证上加名字所需费用:110元手续费,明细如下:80元工本费、25元地籍图费、5元贴花费,如顺利20天后可拿到新的房产证。
4、新房产证可以设定密码,房地产交易中心会告知你一个初始密码,之后可自行更改。
第二种情况:有房有贷
办理流程是:
1、先去银行办理抵押变更手续(具体事宜请咨询各银行)。
2、办理房产证上加名字所需费用:除支付上述110元手续费外,如贷款是纯公积金的,还需另外支付100元;如贷款是组合形式的(公积金+商业贷款),还需另外支付200元。
3、其他步骤同“有房无贷”。
第三种情况:如果还没有结婚或者没有直系血源关系的,需要在房产证上加名字,情况会复杂很多,因为那将视为房屋买卖,需要交如下费用。
1、每平方米2.5元交易费。
2、万分之5的印花税。
3、4本合同,每本约5元(各区交易中心不一样)。
4、男方转让50%,所有的税按市场价格计算,如果100万的房子记税值就是50万。
5、产证上有几人转让的,产证权益按平均分。
(4)房产证加独有怎么可以加扩展阅读:
房屋产权证的效力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对房屋等大宗财产的管理,是采用行政登记的手段,即行政机关或其委托的机构(如房监所)通过一定的程序审查、登记,最后向房屋所有权人颁发房屋产权证书,房屋所有权证书上载明的权利人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通过这样的权属管理模式,较好地杜绝了一房多主、一房多卖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防范了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风险。
但是,现实生活中,对办理了房屋产权证的房屋,依然存在产权争议的现象,对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这类案件,法官们也有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对已颁发了房屋产权证书的房屋产权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不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告之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因为颁发房屋产权证书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如果对该行政行为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或变更。
另一种意见认为,当事人之间存在产权争议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因为这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权益争议,且房屋产权证书只是证明房屋权属的初步证据,其记载的内容是否被法院采信,需法院审查确定。
参考资料:房产证-网络
⑸ 个人独有房产证可以添加妻子或子孙吗
可以添加妻子名字抄,而且可以袭夫妻之间更名,这种方式是不收费的,但是如果添加儿子或者孙子,只能通过赠予方式进行增加名字或者改名,这样赠予的方式会有税费的,3%的契税,其他税费没有,只有夫妻更名才是不收税费。
⑹ 房产证加名字怎么操作
编者按:好多朋友都对夫妻房产证加名字不太清楚,想房产证上只有夫妻双方一人的房子婚后想把另一方的名字加上,或者是房产证上是父母的名字现在想加上子女的名字等等情况,那么夫妻房产证更名具体还如何操作呢?
1、直接添加
要想夫妻房产证更名,在婚姻存续期间添加配偶姓名可以直接添加。如果在婚姻存续期间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就算是房产证上只写一个人的名字也算是两人的共同财产。因此在婚姻期间,这类情况如需办理房产证增名手续,只需携带结婚证、房屋两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房产交易中心“变更登记”窗口办理即可。
非婚姻存续期间:非婚期间房产证更名,不能直接添加配偶名字,只能以赠与的方式更名。
2、赠与
赠与范畴包括非婚姻存续期间和亲戚朋友。即房产证上加子女、父母等亲属或朋友均可以赠与方式进行。有房有贷。一般房子贷款没有还清是不能更名的,若要更名有两种途径有两种途径,一是提前还清贷款,然后再进行更名。二是向银行申请,要求变更《借款合同》中的借款人和抵押人,获得银行批准后再到房管局办理相关更名手续。有房无贷,视做赠与。双方需要签订一份赠与合同,且赠与合同必须办理公证手续,公证费一般是赠与房屋价值的1%,除此之外还需要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契税等费用(直系亲属间赠与房产,免征营业税)。该办理方式不仅适用于夫妻之间。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3-07-2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