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会导致什么后果
房地产泡沫破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激烈的破裂,突然爆发,这样首先受灾的是银行系统,社会资金运行链条断裂,社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如果采用稳健的方式保证银行的健康,最后主要受损的会是建筑业和房地产投资人。
⑵ 房地产泡沫破灭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不会崩盘的无非以下几种论据:
第一:政府是最大开发商,但是可以告诉你,政府只是最大受益人,并非开发商,收手只是时间问题,一旦找到新经济增长点(比如IT一样的新兴行业),放弃房屋这种敏感的民生话题只是时间问题,09年末的紧急中经会议已经强烈释放了这个信号,7.5万亿甚至更多投入到新兴发动机的寻找工作中。之所以还是暂时不放弃房地产行业,很明显,还没有找到新出路。没有任何一个政府会傻到冒着拉美化的风险搞经济。山西煤炭收回国有就是先例,时机到了,放倒几个商人不是大问题。
第二:银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所谓跌了不还贷怎么办)。持这种观点的人士无非是寄望于,银行提供了个人支付首付外的其他房屋价款。这完全是种误区。除了那些零首付的人士,基本可以放弃这个愚蠢的想法。因为不论多少,30%也好,40%也好,个人是支付了自己的钞票在先才有可能从银行贷到差额款项,但是银行和房屋销售方之间是100%支付吗?回答是否定的,只是“转账”,钱款还控制在银行手中,销售方不可能扛着100%的钞票满街跑,被放倒抛弃的那天,银行非但一分钱不会损失,作为第一债权人,不但可以控制这个风险,还可以从拒绝还贷的人士手里收回房屋第二,第三次出售,账面亏空总是可以补足的。抵押贷款这个事物到今天已经700多年的历史了,并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因为不还贷而倒闭,美国那些因为贷款出了问题的银行是信用贷款,给融资造成了杠杆泡沫,跟抵押贷款2回事哦。同时,也正因为这30%或者N%,证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实际安全房价就是现在的30%,只要收回30%,银行是保本不亏的。
第三,购房人不接受,闹事。怎么可能,误区太大了。在城市里,房改房,政策房的持有者是大多数,商品房的持有者是小比例的,很多商品房持有者也是变卖了前者加了很少的钱转换的商品房。真正亏损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兴不起风浪,反而在“民意”的借口下很容易沦为穷人的斗争目标,被再利用一把。现在分房,集资建房并没有停止,你买比如1万一米,很多人买几千块而已,不会有损失。只是名义价格下降而已。
第四,官员的利益受损。更是无稽之谈,上千万的别墅你买那是上千万一分钱不能少,很多官员,红顶商人,相关利益人购买几十万足矣,跌去一半又如何,钱财无损,还能骗个好名声,何乐不为。
第五,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这是真正的和中央在博弈,不过好在中央集权的国家,真动起手来,换人就是了。反正那些钱又不能直接揣到任何一个地方官的口袋里,想别的法子就是了。
第六,造成经济连锁反应。那你可以反过来想想,没有货币化房屋的时候,经济有没有崩溃,只要工农业没有收到本质的打击,经济维持向好是没有问题的,而继续维持房屋业的价格,正是摧毁这些国本的做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肯长期这么干下去。
第七,城市化进程的误区。认为城市化是把中国建设成北京,上海,广州几个城市,把人都弄来。恰恰相反,政府说的城市化是把现在落后的地区建设成新兴村镇,或许存在短期的房屋炒作抬价行为,但是长期看来,这张饼摊薄后,缓跌的趋势非常明显。
第八,地王频出,怎么可能崩盘。正是因为这个“频出”,才预示了政府的英明,先看看地王都是什么企业拿到吧,国企吧,那就是建立了所谓的安全缓冲带。跌与涨的主动权被收到政府手里去了。如果都是私企,民企拿到地王那才是要暴涨的前兆。政府这么做2手准备,如果可以继续高价卖,就高价出售,何乐不为,如果不可以延续或者找到了新出路,就打压,国企的后门反正通着银行的前门,无所谓债务问题的。这倒是只有我国可以使用的利器。做平帐目就是了,不会少什么,两边的利益都占尽了。
其他比如游资,外资什么的都不值一哂,扔在中国经济这条大船里,一个角落而已。另外,中国人的收入储蓄比较高,虽然钱不多,抗风险能力还是不差的,这点比美国,欧洲人强一些,只是后续保障差一些,自己给自己保障就是了。
说了很多,是作为有房者的看法而已,其实对于每个个人,实际对于任何经济事务的态度,建议你都应该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态度,不要把所有的财富放倒一个篮子里,你可以考虑多种方式减少经济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比如增加储蓄,余钱才拿出来买房,买股票,卖古董什么的。而且,储蓄外第一理财方式是投资实业,绝不是投资砖头瓦块。希望你多考虑这方面。
⑶ 如果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我的股票应该怎样操作
房地产要是泡沫破灭,对于股市来说是灾难啊。果断割肉走人,做空股指期货。
等地产股跌的差不多了,在抄底。
⑷ 房地产泡沫破灭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让资产增值的,有一套自己住的就可以了
⑸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会怎么样
假如你前面半句话已经形成,还要看你购房的首付的比例和你现在的现金内流。
我举两个极端的容例子,一个是小城市的普通住宅,一个是北上广深的房子:
小城市的,100平方,3500元一平,首付,2成,还30年,每月还款1500多,就算房产泡沫,大跌了,3500也不会跌多少,因为住宅成本就接近3000,所以你每月还是只要还1500,没啥大问题。
北上广深的:100平方,取中间值5w一平,首付2成,还30年,每月还款22000多,一旦地产大泡沫,假如跌到10000一平,你的房子总价就变成100w,而你还欠银行差不多400w,那么你肯定不会再还了对吧,因为房子只值100w,你会再接着还剩下的300多万吗,这样发展的话银行得全部倒闭,因为钱收不回来了!
而且一旦房地产泡沫,各个行业都会萧条,你的工资还能每月还22000吗?
就现在中国的发展情形,必须要保证房地产正常发展,就是不能过快,要维持在缓慢增长,这样对国家,政府,人民都是最好的
下面的图你看看:
⑹ 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会怎样
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表明,中国的实体经济的增速正在放缓。按照宏观调控本意,这应该是在预期内的。但随着调控时间的不断延长,各方针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也越来越多了。引发担忧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大家所担心的结果确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国经济或将无法平稳渡过转型期,主动调控的动作可能会引发中国经济的“硬着陆”,而非政策制定者所期盼的“软着陆”。
在现有的各种预想的硬着陆的剧本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国房地产行业由调整开始进而引发崩溃,最终导致整个经济崩溃。从房地产行业来分析的几个常见视角如下:首先,在我国经济转型尚未成功完成之时,房地产行业的萎靡不振引发的房地产投资剧烈下滑将会直接导致与其相关的几十个行业丧失增长的动力。更因为政府和银行收紧银根,地产商资金链紧绷,而地产商已把上游包括建材,施工等各个行业的资金转移到自己手上,一旦最终资金链条断裂,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势必会席卷这条链条之上的所有行业。其次,整个地产行业的景气程度与地方财政卖地收入息息相关,地产行业若雪崩,无异会把严重依靠卖地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拖入深渊。当地方政府丧失其掌控的经济资源之时,原有的政府主导经济活动也必将陷入停滞,相关行业随即进入萧条。最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会带来居民财富感的消失,使得我国内需消费受到严重压制,致使我国经济难以转型。总之,基于以上的考虑,房价一旦持续大规模下跌,所有人都会成为输家。
笔者不同意这样的推断,却认为,如果政策应对得当,中国经济未必被房地产行业所绑架。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在媒体表示中国的银行业可以承受房价40%的下跌而不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尽管很多地产商和学者对这个数据表示了强烈的质疑,但是考虑到中国较高的购房首付比例,笔者认为,房价下跌对银行系统的风险确实是有限且可控。
而对所谓房价下跌带来财富效应的消失,由此可能会冲击我国消费市场的担忧,则需要在全国范围的住房征信系统公布之后,方能有较为精确的评估。金融规划有一个共识,一个家庭所拥有的第一套住房,不纳入其可投资的财富范围。也就是说,影响居民今后的生活水平的投资和消费决策,所依据的财富条件,并不考虑居民已有的第一套住房。覆盖全国的居民住房信息征信系统的建立,将为我们科学的分析和政府后续调控政策落实提供全面坚实的决策数据支持。如果中国的大多数居民的住房并不是用作投机而是以自住为主,那么房价下跌,打击的就是以投机为主的市场需求。这样对整个社会而言,由于相对收入较低的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远高于高收入群体,那么我们可以期待的是,
房产价格下降带来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增加。照此判断,则房价下跌带来财富效应的消失,应该不会对居民的消费带来十分显著的冲击。
另外一种情况,如果中国的房产市场确实已经变成了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的话,则政府就非常有必要利用财政税收的转移支付功能,尽快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按照政府的政策本意,尽力促使住房市场向着消费品属性起主导作用的方向发展。正如日前住建部姜部长所说的那样,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的构建是下一步政策出台的前提和基础。相信政府会在掌握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中国的社会的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仅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更是激发阶层矛盾,引发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坚持不懈并不断加大力度解决这个问题,是我国避免滑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避免拉美化的关键所在。
至于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经济陷入几十年停滞的覆辙的担忧,笔者的观点是,中国经济调整之窗口还未关闭,如果政策运用适当,应该是可以避免这样的危险的。面临外部经济条件巨大不确定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在APEC的讲话再次强调了中国的问题在增长中解决,凸显了中央决策层对经济增长的重视。而对经济增长,决策层如今在渐渐形成一种新的认识:此“增长”不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来袭之时,用四万亿政府投资去刺激经济产生的彼“增长”。国家新兴的产业政策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系列举措,已经使得依靠投资拉动、密集型资源注入、追求GDP快速增长的“旧瓶”,无法承载拉动中国经济新增长模式的“新酒”。无论如何,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是以催生若干崭新的行业,而不是重新投入以房地产行业作为战略产业的旧有范式。
⑺ 房地产泡沫破灭时如何自救
可以买黄金还有就是买地,投资合适的股票也不错,买房子也不错gdp支柱毕竟还有很长路要走么么哒~
⑻ 如果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会怎样
目前中国的存贷利率己处于历史上最低时期,一旦银行利率往上调整两个点,开发版商和购房者权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房地产需求就会大大萎缩,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其实,这样的信号己经越来越明显,作为消费支柱的房产需求明显下降,首次置业需求、改善居住条件需求、动拆迁需求、资产保值与抗风险需求、中长期投资需求都己经出现明显下降的势头。由于未来的住宅需求无法吸纳全社会的巨大产出,即便今年不压抑房地产,不提高信贷利率,明、后年也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严重供过于求将使房价不可逆转地持续下跌。
纵观历史上只要是泡沫就没有不破灭的。但是如果要把这个结论套在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似乎很难行得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半市场化的市场,市场价格的形成不完全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利益均衡的结果。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中牵扯到了太多的利益,因此价格形成远远不是供需平衡那么简单。
是泡沫,最好让它破灭,而且越早破灭越好。因为泡沫的出现扭曲了市场价格体系,会导致资
⑼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会和美国一样后果吗,
在肯定中国经济基本面,肯定在这个发展阶段上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前提下,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危险。这个危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相提并论,美国次贷危机也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
当然,中美两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美国房地产泡沫引起的原因是向太多的缺乏支付能力的人提供了住房,当房价下跌、他们不能还本付息时,成为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导火索。但中国不会这样,中国买房子的人大部分是用现款,一家几代人凑出来的钱,消费贷款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问题不会出现在最终消费者支付能力上。
但我们有自己独有的问题。我们有庞大的以土地抵押融资的地方债务,大量资金经过各种理财产品,用信托方式流向房地产。这样的情况下,泡沫的爆破点会和美国一样,即当房价一旦下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商的资金链就会断裂。所以如果中国来一场由房地产引发的金融危机,一定也是和美国一样从房价下跌开始,只不过我们的房价下跌不会直接让购房者破产,但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信托资金和给开发商的偿付能力,从而引起金融危机。
这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一旦房价下跌,所有的抵押品就贬值,所有的本金和利息偿还就变得困难,资金链条就会断裂,就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巨大震动和海啸。这可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茶杯里的震荡,而是真正的金融海啸。
过去十多年的房价地价上升已经使很多人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在中等城市以上,特别是大城市、一线城市房价会只升不降。但世界上没有价格永远上升的市场。任何东西物极必反,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经可以和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比肩了,我们已经把几十年后人均GDP增加5倍10倍的房价提前达到了,今后的房价还往什么地方涨呢?当房价停止上涨的时候,我们依赖于高房价的土地财政、房地产金融的危机就会被触发,它带来的危险我认为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有着这么浓厚的投机文化。如果这次流动性短缺的金融风波能够让我们警醒,严肃认真地考虑如何避免、化解乃至应对一场可能的金融风暴,那么这一次的虚惊就没有白费。我们将来就会免去深深地懊恼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