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阐述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个简单而又补实的真理,这有这样房地产业才会版走上正权确的道路上来。
二是坚持”房子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业才会出歧途;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动运作,房地产业也会平安着陆;
四是坚持理性投入房地产业,杜绝政治黑色投资。
㈡ 为何说房地产市场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据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内发展态势房地产容市场供给的改善和投机性需求的抑制,将带来供需的继续改善,房地产市场下一步能够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自去年四季度“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以来,70个大中城市的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同比和环比涨幅都出现了回落,9月份的环比全部下降或者持平;同时,同比涨幅多个月持续回落。三四线城市出现类似特点,环比涨幅也在回落。这体现了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取得的成效。
分析人士称,最近很多热点城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了对共有产权住房、租赁住房的新试点,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0%以上,房地产投资目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房地产销售态势平稳回落。
㈢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怎么做
3月19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称:
一年以来,坚持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专行。主属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二是房地产市场预期有所变化。
3、建立完善差异化的调控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房地产的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机制,提高调控精准性;
5、大力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特别是严厉打击企业和中介违法违规行为。
㈣ 如何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求大神帮助
给你个提纲,最好不要给你完整的论文,因为给你的论文有可能是在网上抄过来的,很容易发现的,不如给你个提纲,你自己发挥一下就行了。 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着严重的住房短缺。2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的办法解决住房发展中的问题,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同时积极培育、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发展道路,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乡每年新建住宅13亿平方米左右;其中城镇每年新建住宅5亿~6亿平方米,住宅投资年均增长19.8%以上,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到4.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约20.3平方米提高到2005年26平方米以上,城镇住宅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走过了住房严重短缺时代,正向着更加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阶段发展。 但我国的房地产业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部分地区开发规模过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开发交易行为不够规范,住房发展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存量住房交易、租赁市场发展缓慢等。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保持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将立足现实总结经验和教训,着眼于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房地产业发展转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 概括地讲,要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是将房地产业确立为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支柱产业的地位。房地产业对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满足群众的住房需求、扩大社会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 科学发展观和建设 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指导,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既要坚定不移地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又要坚定不移地促进其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特别是普通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实现“人人享有适当的住宅”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适应广大居民支付能力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更加关注城镇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积极推进廉租住房制度。 三是坚持协调平稳发展,切实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坚持市场化政策取向与加强政府住房保障相结合,坚持以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市场。继续坚持住房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逐步建立起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保障。 四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合理引导住房建设和消费。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重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房地产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房地产业的发展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相协调”。将当前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行为不够规范等突出问题,作为调控的重点,要求各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细化措施,标本兼治。 三、当前中国房地产业与住宅建设管理的几项重点工作 第一,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规范有序的运行。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法律体系,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管理,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二是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用档案建设。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加强市场监测,增加交易活动的透明度。三是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严格预售条件,强化预售资金监管,全面实施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备案,加强对商品房预售过程的跟踪管理。四是加强行业的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营造健康向上的行业持续发展氛围。 第二,着力调整供应结构,增加普通住房供应。加强住房需求调查,合理确定住房发展规律,明确未来几年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目标。有关需求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开发企业自觉适应市场需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加强土地供应前置条件管理,普通商品住房应以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为主,项目建设用地供应前,要明确规划设计条件,明确平均套型面积,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 第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一是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严格以中低收入者为供应对象、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严格规范销售价格管理、严格上市交易管理。二是为最低收入者提供廉租住房,城市政府要加快建立保障对象档案,合理制定保障标准,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资金,积极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三是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中的作用。要加大归集力度,重点支持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 第四,提高住宅品质,改善居住环境。积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坚持高起点的规划设计,注重住宅小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住宅内部功能设计,力求在较小的套型内创造出较高的居住舒适度。加快建立健全住宅性能评定、部品认证和淘汰制度,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提高住宅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加强存量住宅的维修、养护和管理,改善居住环境。 第五,加强对农村建房的引导,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居住条件。结合村庄整治,加大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技术支持,引导农村住宅节约土地、提高功能品质、完善配套;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住房问题,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居住生活特点和支付能力,通过兴建农民工公寓、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多种方式,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居住需要。
㈤ 如何促进我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9月29日上午,马鞍山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协会召开第三届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协版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权。副市长苏从勇参加会议并致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宏基、市政协副主席梁成等出席会议。
会上,表彰了2001年至2009年度马鞍山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行了马鞍山市“见义勇为基金”、“马鞍山市房地产慈善资金”捐赠授牌仪式,1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现场首批慈善捐赠资金108万元,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据了解,自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协会以加快发展房地产业、提高人民居住水平为宗旨,坚持为行业、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为促进我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作出了贡献ZD。(记者 朱良云)
㈥ 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据报道,日前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18年房地产工作重点是要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因城、因区施策将持续发酵,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库存仍然较多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要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同时还将加强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也将重点推进,引导人口和住房需求合理分布。
希望当地产市场可以平稳发展!
㈦ 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强化企业责任,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
第二,强化企业责回任,有利于促进答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三,强化企业责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准确把握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房地产问题不仅仅是经济运行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住房既是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殊属性。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住房类产品,是事关民生的重要消费品。取得利润对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绝不能漠视老百姓的需求与期望,切实履行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㈧ 如何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8到1?两者的关系如何、市)的统计中,各类园区规划占地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市的建设用地总量,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在了解GDP的重要作用的同时。长期以来我们对发展和增长的概念是模糊的和混淆的,关于什么是发展,近2600万亩土地闲置,截至2003年上半年,13年来全国累计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已达6000多亿元。但与此同时,全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却有增无减;冲突"。未来几年我国房地产业、住宅产业的发展将步入一个高位盘整的阶段,随着旧区改造节奏的适度调节,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健全和延伸,房价上升速率过快、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同比多增1006亿元;1998年至2000年,个人住房贷款年均增长112.8%:15,当高收入阶层的需求逐渐被消耗掉后。
由于体制原因、巨大的上升空间,各地政府为了资金、"GDP"、村自行设立和尚未上报的开发区;在对24个省(区、教育、科技。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增长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系统性,强调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按照学术理论界的解释。我们不能按发达国家的收入来衡量我国的房价,联合国人居中心与世界银行认为,况且房价的对比要考虑通货膨胀、科技含量。另据来自银行方面统计现示,全国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由1998年的2680亿元增长为2001年的6600亿元,年均增长25%、文明和精神状况,公平分配资源);圈地运动"、城市发展与GDP增长
"土地是财富之母",必然会出现种种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都无不与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土地资产的运作有关,GDP是一年当中本国(本地)国民和外国人(外地人)在本国或本地所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总和,收入增加同GDP增长比率不同步,将可能会出现消费断层现象。从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业无疑是前景光明的。楼价的上升应该是盘整式或称波浪式、螺旋式缓慢上升,不经过小幅盘整而直线上升是不扎实的,否则楼价的大起必然隐含巨大的风险,违规土地出让、转让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每年也达100亿以上),GDP的真实增长及增长效率受到了挑战、"、房价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高房价、"圈地运动"能带来大量的建设资金并能带来区域经济(GDP)的增长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还往往通过简单的与发达国家的房价比较来说明我国的房价还有持续,房地产住宅将逐步步入一个理性发展期、装修成本(全装修);、各路"热钱"的涌入、舆论的高度一致且一片"利好",楼市处于",也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银行房贷高速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说,2003年以来风险较高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偏多,前三季度开发贷款增加1350亿元,洋人决不可能支撑本土楼市,过度的房地产外来投资(投机)固然短期内对区域经济有贡献但长期来看对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未必有利,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我们收入水平低这样一个事实,未来中国住宅消费的主体一定是本土中低收入家庭。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能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他们相当部分资产会外流。
第三,GDP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但就目前和今后几年来说,即文化;(多空双方分歧加大)的"上升筑顶"阶段,据初步统计;高位放量",那么,无一不把房地产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持续大规模的旧区改造,持续发展是主观的,而可持续发展是客观的,我们追求GDP的增长,很有必要、生态环境、文化,一套住房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居民家庭年收入的2-3倍,象日本东京居民的年收入与房价比大约在1:4.8,而我国大部分城市是1,全国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800多家;圈地运动",几乎被所有城市列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首选目标和重点突破口,其强调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旧的体制和秩序尚未彻底打破,必然会出现种种的利益重组和再分配;另外按国际衡量房价与收入关系的价格收入比指标来看,我国的房价高于国际标准,尤其是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地区房价更是高估,即使作最保守的估计、房地产税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省级以上900多家开发区中,国家批准规划近3000万亩,已经开发的仅占规划总面积的13.5%。如果调控不好是新一轮住宅开发的风险积聚过程;三是系统性,房地产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三,相当一部分中高价楼盘将面临市场竞争的洗礼。通过理性分析我们发现,房价短期内上升过快、过高,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未必有利,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商务成本,不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会削弱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商品的出口,最终会影响居民的就业和收入;
二是造成对土地资源的过分依赖和形成大量闲置土地,有透支未来收益和资源之嫌,对可持续发展不利;
三是在收入增长不同步的情况下,会增加老百姓的即期支出从而影响未来和其他支出,近几年来,老百姓的房贷额叠创新高,先"负"起来一族不断扩容;
四是对大中城市带来了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的水电煤等基础配套不堪重负,近几年来城市供水、供电紧张,城市"臃肿病"日益明显。当前,不少地方经济对房地产和固定资产依赖过高,200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同比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3817亿元,同比增长34%,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投资乘数效应,加上房价过高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来了GDP的持续高涨(我国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增加值达9000亿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9%,每年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约2个百分点,而且这种状态仍有上走之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能级不高的可持续发展隐患。因此,怎样正确、辨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使其相和谐?怎样正确、辨证看待当前的高房价与经济增长?怎样保证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居者优其屋"并保持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怎样保持高中低房价的合理结构以及房地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非常迫切地摆在了各级政府和理论学术界的面前,"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惟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和突破,惟有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象当年如果没有"真理标准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讨论和理论突破,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当前的国民经济大好形势一样。
四、房地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国房地产和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不错,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可以说是"没有近忧",但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又"必须有远虑"。
1.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土地市场的规范运作是住宅产业、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石,土地市场的"恶庄"行为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
目前,政府已有所动作,我们从国务院18号文以及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在强化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监督,从源头上完全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供应,并根据经济、社会、人口、产业发展状况适时适量推出土地供应,做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并且全国、各地的土地供应要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国家、省市级政府加大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力度,严防土地失控现象重演,严防透支未来等方面已经开始加强管理力度。同时,国家正在逐步建立正确的土地供应结构,使土地出让一律按"三公"原则实行招投标、拍卖制度,杜绝土地市场黑箱操作及"空手道"现象,防止土地市场的炒作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建议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要规范运作,要有约束性和严肃性,可以通过收回、收购、兼并、拍卖、储备等方式实现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政府当前最重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收紧土地的口子,按法律法规该收回的坚决收回,该拍卖的坚决拍卖,让土地回到真正有实力、真正需要土地干实事的开发商手中,俗话说的好:"长痛不如短痛"、"姑息养奸是要贻误战机的",此类例子,国内外不胜枚举;另外对转让土地所获得的收益,政府要控制其收益的比例并通过税收等形式收取一定的级差收益,防止因炒卖土地而导致的不合理"暴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而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
2.加强学术研究
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样一个良好的理论学术氛围,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制定相关政策,指导房地产乃至城市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争鸣的目的在于求真,而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理论的贫乏和滞后会影响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城市发展呼唤系统性、经济学的理性思考,城市发展不需要"随风型"、"事后诸葛亮型"的"评论家"。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的三分之一,大城市的人均土地资源更稀缺,国土开发不允许无节制占用土地,更不允许透支未来。必须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区域特点,顺应历史潮流而动。各地各级政府在国土(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方面要下大力气研究和谨慎决策,要循序渐进,要研究可持续地(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的购买力。未来我国住宅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定是本土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要加大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用房的建设力度,这是国情和民情所决定的,也是"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要研究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市场的真实需求(当前许多大城市房地产存在大量投资需求),适当调控旧区改造的力度和节奏,循序渐进,注意均衡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近几年来房地产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环境、就业、人口、道路交通、水电煤等能源支持压力也明显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综合研究。土地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是我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当前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我们一定要珍惜稀缺的土地资源。过度的"政绩、形象"工程,过度的"圈地",把本该在未来数十年的出让的土地收益放在当前使用,必将损害千百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城市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以地生财"。
3.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当前GDP增长对房地产、交通、基础建设依赖过高,其明显地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扩大了投资的乘数效应。政府靠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1998年-2002年,我国累计安排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远,项目投资总规模32800亿元,到200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4600元,在这5年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5%),一旦政策的效应发生递减(如旧区改造的逐步减少、集中买房以后的时间断层周期、房贷政策的调整、高价房供应偏大等),一旦房地产出现过热调整,对整个宏观经济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和综合、全面、深入的研究;况且人们的消费、投资短期内过度向房地产倾斜,也会造成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挤出效应"即表现为其他消费的紧缩,这也许是我国最近几年除房价以外其他商品价格均下跌、国民经济仍未摆脱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率、新开工增长率均超过了销售增长率,并且供需结构失衡,潜在压力增大。因此,怎样走好"科教兴国"这"华山天险一条路"籍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怎样以"信息化来带动和促进工业化"?怎样提高产业结构的能级以及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已显得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4.要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要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诚信制度,催生和扶持真正的品牌企业、公建市政文化教育配套、生态环境改善及利息(贷款)等因素并且要有参照系,不能简单论之?什么是增长,在目前的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投资比率明显高于消费比率;和"阵痛",都有其确定的适用范围,夸大其适用范围和过分强调它的作用,全国大约有一亿多平方米空置商品房。另外土地的闲置状况也非常严重,尚不包括乡,据调查,我们往往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来作为考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众所周知、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GDP不能准确反映一国财富的变化;方兴未艾,土地出让收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透支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新一轮的土地";
第四。房地产无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并有扩大的趋势,况且还有大量的银行贷款和稀缺土地资源的浪费(据有关资料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各地又几乎同时把房地产作为各自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末的3106亿元上升到2003年9月末的21327亿元),增长和发展就和谐、统一了。
二,不能全面反映一国的人文状况。由此可见,发展不同于增长,增长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只要我们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公平性和系统性特征并且坚持"。但任何一项统计指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
一是可持续性;二是公平性(同代人、代际公平?这是我们首先必须认识清楚的问题;和"政绩",不能反映人们收入状况的差异一、关于增长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从各国的住宅发展史中可以得到印证,随着中低价住宅供应的增加和住宅结构的日趋合理,随着房地产贷款政策的调整、镇,除部分价格和价值相符的物有所值的高档商品房继续受国内外成功认识青睐及大量中低价位住宅因存在广泛需求而价格坚挺外、交通、经济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土地资产作为城市最大的、价值最高的存量资产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就总体房地产住宅的价格而言随着其内在品质的提高将稳中微升,但其内在结构必定是有升有降,涨跌互现
㈨ 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为切实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遏制投机性炒房,合理引导回住房消费观念,促进房地产答市场的健康和稳定一、增大和优化住宅建设用地供应1加大一级市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供应。2.加快推进“退二进三”、旧城拆迁和旧村改造工作。3.严格落实调整住房结构比例政策。二、加快现有住宅用地项目建设进度1.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2.加快现有商品房项目开发进度。三、加快返回地(即商住地块安置留地)建设进度四、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1.完善商品房销售管理制度。2.严格实行商品房买卖合同实名制度。五、规范二手房交易管理六、保持稳定、持续、松紧结合金融政策七、加强政策宣传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㈩ 如何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全面实抄施保障性安袭居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
2、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努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3、实行购房优惠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居民住房消费。
4、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提供个人购房贷款优惠。
5、实施购房补贴,增强居民购房支付能力。
6、降低交易成本,减轻置业负担。
7、支持企业盘活存量土地,促进项目开发建设。
8、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