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商品房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中国商品房的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时间是1978年9月至1978年12月。
一、萌芽阶段——1978年9月至1987年12月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城镇住房制度主要是实行公房与单位建房实物分配制度。这种无偿分配的福利分房制度,对于一些不符合分配条件的人来说,就只能眼睁睁地望楼兴叹,不仅直接导致了城镇人群的结构分层,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其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
1978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拉开了住宅商品化的序幕,提出了关于房改的问题。邓小平提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其重要讲话内容于同年9月在中央召开的城市住宅建设会议上进行了传达,并首先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得以实施。
1979年,上海市中华企业公司推出20套住宅,全部销售给侨眷。
1980年开始出现外汇公寓、住宅。1980年2月28日上海市委召开全市住宅建设工作会议,指出以市场价或以优惠价出售给本单位职工的一般建筑标准的住宅,住宅的商品属性开始渗入到普通住宅中;
1979年广州市诞生了由广州市东山区引进外资指挥部和港商合资建设的我国最早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东湖新村”。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又更明确地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他指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房,也可以自己建,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房租太低,人们就不买房子了。”“将来房租提高了,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邓小平关于住宅商品化的提出,为我国后来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同年6月,中央、国务院联合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宣告住宅商品化的政策将得到正式实施。住宅商品化思路正式提出后,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个别试点。
1979年开始实行商品住宅全价销售的试点工作,率先实行的有广州、西安、柳州、梧州、南宁等城市。紧接着,一方面不断扩大试点城市,另一方面,开始实行补贴出售住房的试点工作。至1986年,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年2月,国务院成立了负责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为住房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1981年1月,中国最早的房地产企业——中房公司创办,这意味着,中国的住房商品化道路已经开始了。二、启动阶段--1988年1月至1998年6月 20世纪80年代初,以邓小平同志关于住宅商品化的一系列讲话为起点,中国城镇住房开始了对福利分配制的配套改革,但这种改革主要是针对住宅分配体制的改革,未涉及对住宅供应体制的改革,住宅的供给仍然是由国家、职工所在单位统一提供,市场机制完全被排斥在住宅供给体系之外。人们还未完全建立住房资源依据市场来配置的观念,公有住房占主要比重,市场上的商品住宅份额很小,住宅的大部分还是单位建房,然后分配给职工,住宅的分配形式主要以实物配置为主,货币为辅。
1988年1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工作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同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点城市的做法与经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部署了全国范围内的房改工作,标志着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由点到面,进入了整体方案设计和全面试点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列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在全国分期分批展开。此阶段主要是加快住房解困的改革工作,基本构思是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实现住房商品化。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同年10月,中央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解决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由此带动了整个房地产开发的热潮。 例如,北京房地产市场最早的商品房住宅小区是1985年开建并于次年开始销售的方庄社区,但是直到90年代,北京的商品房市场才开始真正兴起。再如,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公司万科于1984年成立时,其主营业务为贸易,1988年开始进入住宅行业,1990年,初步形成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四大经营架构,1992年,正式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的核心业务,2008年公司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27个城市。仅2008年该公司就完成了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478.7亿元,净利润40.3亿元的业绩。
经过10年努力,万科已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地位。在此阶段,国家也开始将人们过去租住的公房变成商品卖给其租住者,使非商品房变成了商品房。湖南省人民政府就此于1999年5月17日颁发了《湖南省房改房上市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湘政发[1999310号)的通知,正式开始了住宅商品化的道路。
回顾商品房发展历史,自80年代我国市场有商品房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房地产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惊心动魄的起伏。
09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方案和各地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提振措施的出台,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强势回归,中国房地产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力,出现了爆发性反弹,完全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从积极意义上讲,中国商品房的发展,给全民安居工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监管没有跟上,导致无止境的开发和疯狂炒楼,让现在的楼市出现大量积压,给社会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这都是值得我们管理层深刻反思的。
『贰』 中国什么时候提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支柱产业
2003年。
自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回。答2003年,房地产业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正式被确认。直到现在,它依然是维系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亿翰智库报告指出,2008-2017年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里,行业享受了大量的政策红利,大小房企飞速成长,销售规模不断创新高,创造了大量的利润。
房地产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14738.7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53850.7万亿元,占总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4.6%增长至2017年的6.5%。

(2)中国房地产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说:“欧美以及日韩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其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房地产都曾作为支柱产业而存在。我国过去近20年中,房地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拉动消费等方面作用明显。
房地产业是涵盖建筑、建材、运输、中介、金融在内的大产业,并关联着十几个相关产业,是一国经济结构不可或缺的关键行业,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叁』 中国房地产市场从何时火爆起来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从2000年以来进入本世纪,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改革在新的一波房地产投资热潮的推动下迅速升温。
1、2001年房地产投资6245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36898亿元的16.9%,到2004年房地产投资升高到14480.75亿元,占社会总投资58620.28亿元的24.7%。
2、与此同时,政府也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以期望房地产业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
使用的方法包括:退还个人所得税,降低交易契税,放宽银行贷款条件,加大房地产业扶持力度等等。
3、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开始迅速窜升,这波房价波动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3)中国房地产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1、2000年的上海的房屋每平方米均价为3326元,到2004年时均价已上升至6385元,涨幅达到92%。
2、2001年,上海只有4%的住宅售价超过8000元/平方米,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16%。
3、到2005年第一季度,有40%的住宅成交价格超过8000元/平方米, 而市中心的房价更大多已经突破16000元每平方。
4、而中国大陆其他城市的房价也几乎以同样的增速不断向上:杭州的房价早于上海开始其向上突进的趋势,但也比上海更早遭遇到市场的反击。
5、北京的房价涨幅也相当惊人,其中国大陆最高房价城市的地位至2003年初才被上海超出,房价的涨幅不但集中于中心城市,同时也蔓延到了一些二级城市。
6、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即地方政府依靠高额的土地出让金来补充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7、开发商赚取高额的利润而政府收取开发商高额的出让金。
8、高地价,高利润,就有了超出当地平均居民家庭年收入10倍20倍的房价,在这一利益链条的捆绑下中国大陆的高房价才持续升高。
『肆』 中国房地产从什么时候开始热
1997-1998年是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几乎席卷整个亚洲地区,而在此时的中国也处于经济版发展期,为稳权定中国的GDP增长以带动整个市场盘活,国家开始推出一系列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政策,然后就是2008年又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又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时候4万亿又来了,再一次推动了GDP的增长。所以说金融危机才是根本啊兄弟,而且呈现规律性,每10年左右一次,现在是2018年我估计由于土耳其以及委内瑞拉等国家爆发的危机可能会引起蝴蝶效应,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还告诉你一个秘密,就是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是周期性的,谁也改变不了
『伍』 中国房地产泡沫何时破灭
一种商品超过合理价位的那一部分就是泡沫。存在泡沫是肯定的,问题在于泡沫会不会破灭? 和建立在贷款消费为基础的美国国民消费不同的是,中国人的消费更多的是建立在存款的基础上,通俗的说,美国人是今天在花明天的钱,然后用后天的钱来还明天的债;而中国人是今天在花昨天的钱,不够的,用父母甚至祖宗的钱来补。有一点大体上是一致的,对于美国人来说,迟早有一天,欠的债是要一次性还的,而对中国人来说,以前的钱迟早有一天是要花完的,两者形式差距巨大,结果都是一样,那就是透支未来的前景。 当前中国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住房需求主要无外乎以上五种情况,只不过个地方所呈现的比例不一样而已。在当前简单居住性住房未来购买需求主体年龄通常在在32岁以下,而32岁以上通出现在改善性住房需求里。那么在未来需求住房购买主体其通常是78年后出生的,我们从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得到其78年出生人口为18831591人,而1990的出生人口为26210044人是实行计划生育后最高的一年。为了更便于说明我们就以此为例我们假设该年龄的的未来城市人口率60%,那么就意味着有15726026人留在城市,我们假设男女比率系数为1:1,那么其意味着这部分人至成年后需要786万套住房。事实上至96年后至今平均每年只有1300万左右,即使是其城市人口率为75%,那么其未来的住房需求量也只有只有其一半487万,而市场目前每年提供的商品房数量600-800万。也就是说住房的供给出现大量剩余,这种剩余是因为人口结构性的调整而出现,而该年龄段在十年左右其将会出现购房,其将在2020年内完成购房,那么全面泡沫破灭大概可能在中国首次人口负增长后10年内危机必然爆发(2015-2025年),因为这种住房的需求与人口具有一个大约30年左右的时间差,那么等一定时间后这种住房供求失衡已无法通过新生人口的购买来冲销,虽然城市人口率的提高会冲销一些失衡,泡沫破灭房价回归是一定的。
『陆』 我国房地产经纪起源于什么时候
房产经纪行业起源于唐朝。
自房地产经纪行业诞生之日,其二手房租赁、买卖领域起到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促进了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单从房产经纪行业对二手房交易的影响来看已是巨大的。在中介这个行业尚未出现时,二手房的交易是自发且近似混乱的。房产中介的出现恰恰迎合了购房人与业主之间的“共需”。
在有效地促成交易的同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逐渐形成了现在快捷、规范的业务体系。并且在广大业主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以前繁杂、冗长的交易过户程序经过中介的打理已为消费者解决了时间和精力的拖沓。
在整个业务操作过程中,中介的保姆角色全力展现。尤其是在以“时间”来衡量价值的时代,中介代理观念渐强的社会中缺少这个行业的生活会是何等的原始化是不能想象的。

(6)中国房地产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房地产经纪人
房地产经纪人,是指通过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考试或者资格互认,依法取得房地产经纪人资格,并经过注册,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的专业人员。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有关取消“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许可”的要求,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规定,房地产经纪人从准入类资格中取消,并于2014年暂停考试。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房地产经纪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房地产经纪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47号),房地产经纪人相关资格证书调整为水平评价类,并于2015年恢复考试。
2019年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考试,2019年4月20日至21日举行。
『柒』 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迅猛发展是始于哪一年
我国房地产繁荣和迅猛发展始于1998年的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
房地产发展的五个阶段:
(1)1978~1991年的理论突破与起步阶段,土地法、规划法的制定与实施,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2)1991~1995年非理性炒作与调整阶段,邓小平南巡后南方房地产炒作盛行,最终硬着陆,房地产陷入低迷期。
(3)1995~2003年相对稳定的协调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的福利分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朱镕基任上终止福利分房,全面启动住房货币化改革,掀起国内开发新高潮。
(4)2003~2007年,调控、反调控与总体反思阶段,部分地区市场过热现象抬头,政府密集出台各项调控措施。
(5)2007年~至今,房地产行业全面调整的新常态阶段,房地产逐步步入微利时代,行业回归正常。

(7)中国房地产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1.0时代”与“2.0时代”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在建国后相当长时间内是完全的福利房时代,没有商品化的房地产市场。改革开放后,房地产市场的改革也开始启动,但显然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快,直到1998年后才进入真正的商品化时代。
1、中国房地产“1.0时代”——福利分房时代
1949-1978年高度福利化时代。这一时期我国是一个高度计划经济型社会,以福利形式分配住宅。“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实施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
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所在单位解决,各级政府和单位统一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住房建设,住房建好后,结合级别、工龄、年龄、居住人口、辈数,人数、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分给员工居住,收取极低廉的租金。
自1978年起,中央就开始大力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经过各地的实践和积淀,到了1994年,总结了前一个阶段的工作经验,出台了一个综合性的文件。
即《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象征着城镇住房制度正式改革之路正式启动。这一时期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行,一部分人开始购买公房。
2、房地产“2.0时代”——商品房时代
为刺激内需,推动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在这份中国房改的标志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在中国沿袭了约4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中国房改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3、中国房地产“3.0时代”——租售并举时代
网络-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