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控制房地产开发中的金融风险
中国工商银行建筑师; ······徐 刚 美国俄州大学(OSU)博士。 没有金融资本的支持,房地产开发几乎不可能。而房地产和房地产开发又是一个金融资本的巨大潜在市场。因此,如何认识和控制房地产开发中的金融风险,就成为金融资本最关心的问题。 国内金融机构缺乏经验和静止的控制风险手段将是中国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障碍。在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后,中国的金融机构将会失去大部分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建立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行业,对开发过程进行金融资本的、专业的、动态的风险管理,可能是国内金融机构最好的解决方案。 如何控制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首先应该认清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阶段性资金需求和风险,其中包括:资金需求的时间函数、资金来源、可能形成的资金风险等等。根据项目开发进度对时间的需求(即:阶段性资金需求),分阶段的控制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是控制整个项目开发金融风险的基本思路。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具体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建设阶段、项目竣工阶段、项目移交阶段。 开发风险阶段性控制 随着国内房地产法规的不断完善,开发商能否获得土地的开发权是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而取得开发权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中国金融体系,特别是参与房地产开发的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发商采用非规范方式,甚至是非法手段解决房地产启动资金问题不足为怪。客观上说,就是这些方式推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成长。在这个阶段,除非得到具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管理经理的协助,否则金融资本根本无法控制风险,只能祈祷开发商的运作能力。依靠具有经验的专业投资顾问和管理公司的协助,可以有效控制这个阶段的金融风险。 在开发项目的进入建设期后(取得五证),开发项目自身已经在逐步形成可度量的资产。这部分资产是开发商建设期融资的主要保障。对金融资本来说,这种未竣工项目的资产保障具有巨大的潜在风险。因为金融机构缺乏将这些资产变现的能力。控制建设阶段的金融风险,依赖于对开发商的开发能力和建设管理能力的判断。还有一种控制手段,就是聘请专业投资管理顾问公司,提供第三方的风险管理。 如何判断特定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价值取向?开发项目能否被市场吸收?只有在项目竣工和销售阶段才能体现出来。房地产市场的价值取向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晴雨表。而房地产从开始投资到交付使用需要一两年时间,市场如何变化只有上帝才知道。这个阶段的主要金融风险是市场风险,而市场风险是不可知、不可预测的自然不规律。尽管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依然处在求大于供的状态。但是,在特定的地区和特定的价格区位,房地产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特别是那些缺乏经验的开发商生产出的城市建筑垃圾,会给金融资本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在风险。 另外,国内开发商的起步主要借鉴的是香港开发经验和模式。而香港无论在法律法规方面,还是开发模式上至少落后美国二十年。并且,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特点。中国地大物稀,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房地产市场特征更接近于美国二战以后的情况。我认为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房地产经济研究机构,甚至是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认真研究房地产的宏观走势和微观市场的关系,包括:就业人口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个人收入与居住需求的关系、特定群体居住需求的发展路线图等等的市场问题。尽管没有人能够预测市场突如其来的变化。但是,研究市场,比不研究好一点。控制市场风险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和乞求上帝的帮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房地产是一种“赌弈”。 当开发商将产品(建筑物)移交给使用者时,开发项目才算真正的完成。实际上金融资本并没有逃脱与房地产的关联,参与项目开发的金融资本将风险转交给了参与持有房地产物业的金融资本(房屋按揭贷款)。尽管房屋按揭贷款的金融风险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但是,开发商的销售方式依然可能给金融资本挖下一个陷阱。 在房地产移交阶段(香港称:入伙或入住)金融资本依然存在潜在风险。目前的市场只是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其风险来源是期房销售造成的产品质量、设计风格和建筑格局与“想象”的差距。在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移交阶段的退房现象会越来越多。如果,开发商不允许退房显然是一种商业欺诈(除非是为购房者订制)。否则越来越成熟的消费者在入住阶段改变注意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退房可能造成开发商无法偿还开发贷款。在美国通常有一个“过桥贷款”来防止开发贷款的过期。 市场价值取向风险 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是区域经济的表现,或者说某一地区房地产的价值决定于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变化。诸如:某一地区的工业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这些就业人口又刺激该地区新的就业机会。区域工业带动区域内的服务产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活动开始活跃。由于,区域经济的变化,带来了对居住和居住条件的需求增加。因而,决定了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如果,该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工业大量裁减员工,第三产业(因失去服务的对象)也跟着倒闭。这时,就业机会的大幅度下降和居民大量向外地迁移。该地区的房地产价值将会一落千丈。在90年代初美国休斯顿地区发生的石油工业衰退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 房地产是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价值风险也取决于其资源的有限性。就是说,在经济核心区周边可提供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越少,其土地资源的价值就约高。理由是这部分资源已经被充分开发,而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可再生。控制市场风险需要对当地的区域经济有全面的调查数据和分析,对区域经济的长期跟踪和市场研究,对局域需求的调查和研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研究完全不同于其它消费品的市场研究。大部分的房地产市场研究机构采用通常消费品市场的研究概念和手段是错误的,是不可能正确的描述房地产的市场需求。正确的市场研究是从研究片区经济入手,连同对投资心理、金融条件、群体收入和某个局部房地产资源吸收率的研究,才能得到完整的市场需求分析。 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房地产的“金融陷阱”。前一阶段,诸多开发商打出“投资型物业”的销售推广手段。开发商无形中给金融资本和购房者设下了一个陷阱。这个陷阱就来自于房地产价值的市场取向。没有承担风险能力的投资者,在遇到房屋出租市场的波动时将无力偿还房屋月供款,使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贷款坏帐。购房者连同金融资本一起坠入开发商设下的“陷阱”。 控制交易风险 随着中国房地产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可以策划、设计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和房地产所有权的交易方式。开发商可以利用各种权利的交易,解决开发项目的资金需求。因此,控制交易风险是控制金融风险的重点。在本文中仅介绍两种常见的交易方式。 第一种是出售物业的长期收益权。 将未来物业资产的部分或全部的预期收益权以折现方式转卖给投资人,来获取短期项目开发资金。出让长期收益权不存在赎回问题,待出让合同结束时,投资人已经完全收回资金的本息。在交易过程中主要考虑的风险有以下方面:1、租赁合同的总金额;2、资产的安全性;3、交易的安全性;4、租赁合同的安全性;5、物业租金的每年上浮比例2-6%;6、承租签约企业的资信情况;7、算出一次性转让的折现率;8、按照折现率确定折扣。 这种交易方式的销售对象为保险公司等长期债务到期的机构投资商。收益权信托计划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承租人的信誉和企业经营情况。融资方式相当于租赁合同的折现转卖。 第二种交易方式是出售开发项目的权益权。 以开发项目作为融资主体,开发商可以采用股权出让、回购的方式,在开发项目竣工和具备销售条件时,以固定回报率回购出资人持有的股权。发行权益型信托计划需要控制以下风险:1、投资项目市场前景的可行性;2、合理的交易结构和投资回报保障;3、开发企业的能力和对开发企业的信心;4、需要对开发项目的详细披露;5、投资人需要锁定投资回报率;6、需要具备实力的大型企业担保;7、对投资风险的正确评价和对策;8、投资管理企业的能力和信誉。 发行权益型信托计划,不仅仅需要设计严谨的交易结构,更关键的在于投资人对具体投资项目是否具有信心、投资的欲望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因此,对项目的包装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因素。在这里风险管理的概念将十分重要。 开发项目的财务规划 地产开发产业的核心是资金的运作。无论是采用市场营销手段的期房预售,还是金融信贷,无外呼利用市场杠杆或金融杠杆满足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需求。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市场或金融杠杆的形式、使用和相互组合上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销售或贷款问题。而是,策划和设计完整的资金链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开发项目策划和设计资金的来源,控制资金流量和降低资金成本。 a. 策划、设计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大约有上(图一)若干种: 财务规划工作就是设计、确认和建立上述开发项目的金融工具。根据具体的项目进展情况,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争取利润的最大化是财务规划的核心工作内容。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设计不同的财务规划 b. 设计交易结构 财务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策划、设计项目融资的结构,包括:利益分配原则、法律保障体系、利润与成本控制等等;交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标志项目资本运做的成功与否。形成的交易结果是在取得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之外,使开发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例如:上述权益型信托计划的主导思想是出让其物业资产的收益权,投资人从物业出租收益中获得资本收益,并在合同到期时收回资金。收益权信托除每年物业出租收益保证支付投资人收益外,还需要对赎回投资本金部分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 交易主要参与方用实框线来表示;投资项目用双实框线来表示;信托计划用双椭圆线来表示;交易过程用编号实线来表示;管理过程用编号虚线来表示。 交易结构说明(单独设计做成提示): 1. 实线表示投资人对信托计划的投资和预期回报; 2. 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负责建立和发行信托计划; 3. 开发公司将其物业资产作为信托资产,并将产权委托和抵押给信托投资公司; 4. 信托投资公司委托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和经营受托资产,并保证其出租率; 5. 投资管理公司接管和经营其受托管理资产,负责其日常管理、出租和出售等事宜; 6. 投资管理公司将其物业出租给潜在承租人,以物业资产的租金保证投资人6%的年收益率; 7. 信托计划募集的资金投入开发项目;资金投向风险由投资管理公司负责监管; 8. 开发公司以开发项目的收益,保证信托计划本金的到期偿还; 9. 投资管理公司将每年租金收益用于保证投资人的投资收益; 10. 受开发商和信托投资公司的委托,投资管理公司负责资产管理、信息披露和投资人关系管理等服务。 资产信托方式是一种更为灵活的资产抵押和经营方式。该项资产在抵押期间可以经营、处置和销售。在资产信托期间,其经营和出售活动不是由开发商,而是由投资经理负责。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物业的正常出售和经营,同时保障了投资资金的安全和投资者的利益。 c. 融资推介、路演和募集 同时,需要策划、设计项目融资的推介、路演和投资认购活动,策划和设计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流程等等,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的工作:策划和设计投资路演的资料;投资项目的前期市场策划;项目投资策划和包装;推荐战略投资人和机构投资商;组织投资说明会;组织项目投资新闻发布会;组织投资人招待晚会;组织项目投资研讨会。 d. 控制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 财务规划中需要策划、设计控制现金流量、控制资金成本的手段等等;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的内容:现金流量排期:根据项目开发的具体进度设计资金需求计划和排期;策划和设计财务规划:根据资金的使用需求安排资金来源及确定使用的数量、日期和期限;设计金融工具:根据开发商自身条件和项目开发在不同阶段形成的资产条件,选择和组合金融工具,形成对开发项目的有力支持和资金成本的有效控制; 以上内容涉及大量的金融、财务管理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将遇到大量技术、法律法规、风险管理等问题。不建议开发商自己操作。由专业的金融公司或财务顾问来运做来运做较为可靠。 e. 控制风险 开发项目财务顾问:金新置地接受开发商委托,了解开发企业的目前财务状况,提出专业顾问建议;其中包括: 1. 开发企业目前的融资条件评价; 2. 开发项目资金需求计划和排期; 3. 开发项目资金来源组合配置和成本预算方案; 4. 开发项目全程资金流量预测; 5. 税务合法递延和规避方案; 6. 资金来源的可行性报告; 7. 其他必要的专业策划和顾问工作。 所有与开发企业项目融资有关的专业财务顾问工作。 采用市场化资金运做的成功与否,是直接影响房地产金融资本的运做方式和市场化资本运做的重要课题。如何控制金融资本的风险?
2. 银行如何防范七类风险
一是缓释来平台贷款风险源,坚持“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审慎稳妥地缓释平台贷款风险。
二是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
三是防化产能过剩风险,通过产能整合重组、技术改造,促进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盘活沉淀在过剩产能上的信贷资产,减少风险总量。
四是防范理财、信托、融资性担保和小额信贷四种业务风险。理财业务方面,建立单独的机构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不购买本行贷款,不开展资金池业务,资金来源与运用一一对应;信托业务要回归信托主业,运用净资本管理约束信贷类业务,不开展非标资金池业务,及时披露产品信息;小额贷款公司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统一的监管制度和经营管理规则,落实监管责任;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明确界定担保责任余额与净资产比例上限,防止违规放大杠杆倍数,建立风险“防火墙”。
五是紧盯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来源稳定性,加强同业、理财和投资业务管理,合理控制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
六是谨防信息科技风险,建设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科技系统。
七是盯防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严格实施信贷违规问责和案件问责。
3. 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竞争风险
房地产风险源于债务,举债越多,风险越大。举债多与储蓄少密切相关:如果所有购房者都用储蓄买房,则不但房价被推高的空间有限,而且即使房价下降也不会影响银行资产负债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中国银行2.79+0.020.72%
表。
反过来,如果购房者全靠举债买房,则不但房价可持续上涨,而且房价下跌必然导致银行损失。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二者的结合:购房者动用储蓄(首付)越多,银行的风险暴露和潜在损失越少;反之,则反是。
举债过多是房地产业风险之源
房地产业很容易举债过多。从需求看,第一,房地产开发商追求高股权和资产回报率的动机自然驱使其举债。第二,房产价值和有限储蓄间的巨大差距,自然使购房者产生举债需求;尤其是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下,购房者会多举债以实现住房消费或投资获利。
从供给看,银行、资本市场和政府干预,为房地产业举债过多提供了可能,原因在于:
第一,从微观看,银行现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难以有效控制贷款规模和确保贷款质量。第二,只要居民收入增长,债务通常会至少同比例增长。这即是所谓“债务加速器机制”,它会使微观风险管理技术效力下降。第三,从外部监管看,监管宽容和政府干预也会助长举债。鉴于房地产业对消费、投资和政府收入的巨大作用,许多国家都支持甚至干预房地产业发展,鼓励发展房地产信贷业务。
与房地产业债务过多相伴的,往往是银行贷款标准的放松。一些本来不具备偿债能力的居民和企业终究会违约,导致银行出现不良贷款。贷款增长和贷款标准放松导致房价高涨;而不可能永远上涨的房价一旦回落,“债务加速器机制”就会导致更多借款人的贷款与价值比率(Loan-to-Value Ratio)和债务与收入比率(Debt-to-Income Ratio)上升,甚至使许多房产变现价值低于贷款额,进一步形成银行不良贷款。房价的下降和借款人违约的增加会迫使银行严格贷款标准,从而使借款人不但难以获得新贷款,出现信贷紧缩、房价进一步下降和经济紧缩。
综上所述,举债过多是房地产的风险之源,而储蓄率过低、监管宽容和政府干预加剧举债过多。因此,保持较高储蓄率,加强监管和减少政府干预,是缩减房地产风险的重要办法。
中国房地产风险之源
目前中国房地产风险相对小于其他国家,且相对容易控制,原因在于:
首先,支持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基本面因素仍然存在。城市化进程和居民收入增加,决定了对房地产的实际消费需求依存,经常项目盈余,储蓄大于投资,没有依赖外国资金。其次,即使房价下跌,中国银行体系受到的冲击有限。因为购房者所动用的储蓄占商品房交易金额近三分之二,住房抵押贷款占全部信贷比重远低于美国。第三,政府有比较充足资源来应对与房价下跌有关的风险。政府不但有10多万亿元储蓄存款,而且有包括土地在内的大量国有资产(如国有企业、土地和自然资源)。
然而,在别国发生作用的一些房地产风险机制,已经在中国显现。例如,银行间的激烈竞争,使银行为保证和争取市场份额而增加放贷,并可能放松贷款标准。再如,贷款与价值比率和债务与收入比率对房价和居民收入的变化十分敏感。如果房价下降,则即使贷款规模不变,贷款与房价比率会上升,借款人通过出售房产来偿还贷款的能力下降。如果收入下降,则债务与收入比重上升,借款人在有生之年偿还债务的能力下降。房价的下跌和居民收入的下降会在“债务加速器机制”作用下,形成逆向循环。
从趋势看,中国房地产风险之源,将表现为可用储蓄下降及其引致的债务增加。所谓可用储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可以利用的储蓄资源。该储蓄既可能源自国内居民、企业和政府,也可能源自国外投资者。当前,中国的可用储蓄主要是源自国内。历年储蓄的积累反映为金融资产的积聚。
中国储蓄量占20国集团储蓄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7%上升到2009年的25%,居全球首位。金融市场越发达,金融的表现形式越多。自1992年商品房改革以来,储蓄不但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且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信贷风险暴露。高储蓄是防范房地产业举债过多和金融风险上升的关键。
中国房地产业面临的风险考验
对中国房地产至关重要的储蓄,将可能面临三方面的冲击:
第一,本轮信贷激增的冲击。国际经验表明,信贷激增最终会在若干年后出现一些银行不良贷款,其多少取决于贷款标准的放松程度和贷款质量的下降程度。无疑,这将是对近年来银行改革实际效果的检验。银行风险控制水平越高,则银行不良贷款越少,国民储蓄损失越少。不论这些不良贷款最终以何种方式解决,最终都会表现为国民储蓄的损失。
第二,居民储蓄占比相对下降的冲击。居民储蓄对于国民储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自1999年以来一路下降,中国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依然在4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下降,会减损可用储蓄规模。因此,政府采取的提高居民收入政策的持续性和广泛性,以及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调整,将对缓解这一储蓄下降趋势至关重要。
第三,国内富人资产重配带来的风险。目前中国居民财富的存在形式,主要为居民存款、持有债券、股票、信托产品、私募基金、房地产等。
居民的资产配置将直接影响房价。如果财富分配相对平均,则普遍性的对房地产的实际消费需求足以支持房价稳步走高。但当居民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这些人将其资产配置到国内外其他金融资产的行为将冲击房价。
即使在中国不开放资本项目的情况下,国内外经济和投资环境变化——如美国提高利率、国内实际利率继续为负、国内经济增长率下降,投资收益率下降和风险上升、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会促使一些投资者通过地下钱庄以及虚报进出口和海外上市融资规模等方式,向国外重配资产。事实上,目前这个资产转移现象已经出现。
在当前国内较多投资机会和较好收益率的情况下,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国内资产对富人仍有吸引力,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提醒我们,任何平时看似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都可能打破这种均衡,导致国内可用储蓄下降,并冲击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
总之,中国房地产可能将面临三个层面风险的考验:本轮信贷激增带来的银行不良贷款、居民储蓄占比相对下降、国内富人在全球范围内资产重配。三者都会导致国内可用储蓄下降和债务上升压力,从而使“债务加速器机制”发挥作用。
中国能否成功承受住第一层面风险的考验,取决于近年银行改革的实际效果和现在政府掌握的资源;能否成功承受住后两个层面风险的考验,取决于政府能否进一步推进关键改革。
作者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本文为个人观点
平议
房市调控当治本
房地产风险源自举债,其后果将由全社会埋单。
房地产的资金流动,最终可简单归结为银行与购房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房市向好时,即使购房者违约也不会发生不良贷款。但是,当房价下跌时,如果购房者违约,房屋变现价值将无法抵补贷款。为防止风险扩散,房价下跌要以贷款质量为保证。
在现实中,持续上涨的房价会使银行忽视安全性和流动性,利率管制导致商业银行竞争激烈,为寻求利润空间而放松贷款标准。这引发银行放贷过度,刺激人们举债购房的需求,推高房价,一旦房价下跌,潜在低标准贷款者的违约必然导致银行坏账发生。
房价下跌必然会让银行自食其果,亡羊补牢。此时银行提高新发贷款的标准,又会降低购房者贷款买房需求,并可能会引发开发商新项目现金流断流,造成房市萎缩,进而产生连锁反应。而这一切都源自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因此,房价下跌和贷款质量下降,是导致房地产风险扩散,甚而造成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政府不应一味打压房价,那样只会饮鸩止渴,让事情更糟。银行应当加强体制改革,提高自身营运能力;购房者应当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增加储蓄购房的比率,而这需要以居民收入增长为保障。
4. 如何进行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
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第一还款来源,项目要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覆盖贷款,且现金流必须用于偿还贷款。
具体一点说。
1、借款人(开发商)或借款人股东必须要有房地产开发资质,123级可以接受,4级和暂定资质就算了。
2、房地产项目要合法合规,符合国家政策及银行制订的房地产相关政策。各种手续齐全完备。
3、四证齐全,自有资金比例符合监管机构,贷款银行的要求。(这点很关键)以售为主的房地产项目自由资金一般要求达到35%,以租为主的项目,包括写字楼、卖场一类的项目要提高自有资金比例(40%~50%)防止完工风险和信用风险。
4、房地产项目要能产生经济效益,成本预算,预计销售收入要能匹配。就是说要有利可图。但也要考虑周边房地产项目的价格、销售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5、要求担保,一般是以申请贷款的房地产项目做抵押担保,并且由借款人办理以贷款银行为第一受益人的保险。还可以要求借款人,借款人股东,借款人关联方等利益相关方提供保证担保,必要时可以要求借款人法人、自然人股东提供个人联带责任担保。房地产开发项目一般不提供信用放款。
6、贷款形式上,一般以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的形式发放,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合理安排还款期,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人民银行文件规定不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周转性质的流动资金贷款。对到期贷款不能办理借新还旧和还旧借新。如果出现到期不能归还的情况可以办理展期和债务重组。
7、贷款发放一般不能一次性全部放款,而是根据工程进度分批发放。
8、贷款封闭管理,一般配合按揭业务,办理还款专户,所有回款进入还款专户优先用于偿还贷款。还款阶段很关键,需要经办人员密切关注项目销售情况和回款情况,防止借款人将销售收入挪用,挪用的情况在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经常发生。而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贷款的归还。
9、抵押物释放一般采用还一套解一套的方式。不能一次性全部释放抵押物。
10、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授信也要注意,只能提供用于购买设备的贷款。而对于以购买原材料为目的的贷款一般不能办理。因为建筑施工企业购买原料实质为垫款。
以上随便写写,只是一个框架,具体工作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
5. 银行如何加强房地产风险管理
各家商业银行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当前则必须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运行态势和房地内产调控政容策的后续效应,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管理,妥善处理贷款的展期问题。同时,央行上海总部重申各家金融机构必须关注“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状况”,以做好风险防范。
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土地储备机构贷款,《指导意见》则将其列为需要高度关注风险的热点,要求各家金融机构关注其潜在风险,审慎把握委托贷款的合规性和风险性。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指导意见》则要求商业银行要创新住房信贷品种,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合理把握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审慎确定不同客户的首付款比例。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16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同时,今年以来,上海
城市建设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略有回升。1-7月,上海城市建设改造投资1201.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房地产开发投资726.82亿元,增长4.5%。
6.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研究的目的
根本目的在于控制整体授信风险。银行不只是研究房地产信贷风险,还会就各个行业进行单项研究。
7. 银行的风险控制有哪些手段
银行的风险控制来有:风险识别、内险自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决策四个方面。
1、风险识别是在商业银行周围纷繁复杂的宏、微观风险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中识别出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意外损失或额外收益的风险因素。
2、风险分析与评价是预计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可能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或收益的大小,进而确定银行的受险程度。
3、风险控制是在风险发生之前或已经发生时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所进行的经济活动。
4、风险决策是在综合考虑风险和盈利的前提下,银行经营者根据其风险偏好,选择风险承担的决策过程。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7)银行如何控制房地产风险扩展阅读:
银行的风控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设计:
健全客户准入标准、信用评级建设及产品要素(比如房贷的首付款),完善风险定价机制;
2、调整资产结构:
平衡资产分布,实现风险分散;
3、风险建模:
对宏观经济、中观行业数据及微观经济做实时监测,定期汇总;
4、人才培养:
目前银行最缺的就是尽职调查人员!
8.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采取了哪些控制举措
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个回人住房贷款风险防答范制度,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存在,面临较多的风险管理障碍。通过对其他学者关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和控制方面文献的学习以及自身对现实中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流程的研究,总结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结合现阶段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完善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审查监督借款人还款能力、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研究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