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产开发 > 古代房地产叫什么

古代房地产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1-01-03 14:44:59

1. 古代的房产局叫什么

到了宋朝,抄房地产交易就袭活跃了。不仅能拿钱买,还能拿东西换。《铁围山丛谈》里说,书法家米芾想在江南丹阳置个大宅子,到处找人打听。他一哥们儿呢,则惦记上米芾手里的一件宝贝了。什么东西啊?一方砚台。这砚台叫砚山,原来是李后主的,一尺多长,前有手指粗的“山峰”三十六座,两边是坡,中间凿成研池,反正是好宝贝。于是呢,这位就帮着米芾踅摸地方,终于找见甘露寺下临江的一块古墓,据说是晋唐时人的住所,背山面河风景好,还有好多参天古树。这之后,就召饭局了,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高兴,米芾就拿砚台换了这块地,后来在这里造了个大宅子,起名叫“海岳庵”。

2. 中国古代的房屋中介叫什么

牙、侩这两个字就是指中介职业。

3. 古代有“房地产”吗

中国复的房地产时代,真正是从1998年开始的制,那时国家实行房改,不再福利分房了.所以,,房子成了商品,开始掏钱购买的.古代,房地产也是有的,不是有卖房子吗,但是那时没有人专门生产房子来销售实现利润.西方国家的房地产已经上百年了,我们国家才刚起步.

4. 古代的楼盘叫啥也取五个古代楼的名字,要好听的

古代没哟开发商,哪有楼盘,人少地方大,随便你建。楼的名字你参照北京很多店铺的名字就好了

5. 房地产在古代是什么样

“首都”买房一样难
从古至今,房子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是决定其价格的重要因素。比如现在北京的房价就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几倍甚至数十倍,这在古代也是同样的。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32岁参加工作,是当时的正九品“校书郎”,也就类似现在的一个处级干部。身为唐朝有编制的公务员,白居易工资不低,1个月就能拿到一万六千钱,他的正常开销大概有七千五百钱,剩下的八千五百钱他都好好存起来。就这样存了十年,他还是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没办法,他只好跑到陕西的渭南城(就像北京附近的通州)置了套房产,平时在长安租房上下班。
只能向邻居买房
西汉建国后,朝廷在官僚阶层搞了一次大型的分房分地运动。这次分房分地是按照“爵位”标准进行的,在秦汉时期,爵位被划分为20等,王以下最高的爵位为“彻侯”,最低则为“公士”。如果你身为彻侯,朝廷就会分配300亩(约合20万平方米)地给你当宅基地,任你在之上建房;而最低级的“公士”,朝廷也会分给你一块长宽各为30“步”(1步相当于1.43米),即1840平方米的土地让你来盖房。
但朝廷颁布了一个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也就是说除非咱们俩的房子挨着,我要卖房了,你才可以买。这是一种限制房产交易的政策,与我国古代的税收政策息息相关。当时朝廷主要由人头和财产为依据征税,而家有多少人多少财产,全是人们自己上报的。为了避免偷税漏税,朝廷鼓励邻居揭发检举。在古代邻居绝对是除家人外对你最了解的人了,一旦邻居发现什么蛛丝马迹把你告了,情况属实的话,你的财产官府就要没收一半,另一半则奖励给举报的邻居。限购房屋相当于限制了一个人频繁搬家的可能,可以让邻居更多地了解你,防止你偷税漏税。
买卖房屋要先问亲邻
到了唐朝之后,买卖房屋的限制比秦汉时要松了不少,但是还是有一条现在看来有些“霸道”的要求:想要卖房,一定要先问亲友要不要,亲友不要再问邻居,邻居也不要,或者亲邻出的价格不公平,你才能将房产卖给他人。到宋朝时,还要弄个“问账”,上面写好自己要卖房的原因等,只有所有族人和邻居全签字同意你卖房,你才能与其他买家进行交易。
其实,这种规定是为了保护当时的宗族制度。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社会基础就是宗族制度,一切的不动产在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都是个人与族人所共有的,尤其是房屋这种由祖上遗留的房产,如果未经叔伯兄弟同意就出售,很可能伤害其情感与利益。为了维护这种基础制度的稳定,减少宗族内部的纠纷,朝廷规定在卖房前一定要先征求亲属的同意,也为了政府能更好地控制每一户居民,减少征税、破案、统计人口的难度。
控制炒房的高招
在明清时期,是没有人会去囤房的,其原因就是“找房款”制度。“找”是“找补”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刚开始我卖房时卖了你1万块,过了些日子,我发现房价已经涨到了5万块了,那么我拥有一次让你“找补”给我房款的机会,即卖方向买方追讨一部分货款,以补足商品的价值。康熙六十年的时候,江苏省武进县的居民刘文龙将自己的一亩八分地以七两银子的价格卖了出去。时隔八年,刘文龙以“原价轻浅”为由,又委托中介向买主“找”了一两银子。自明清到民国时期,“找房地款”的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
清朝政府明文规定,允许卖方“凭中公估找贴一次”。即使买卖双方已经钱货两讫,房子也过户到买主名下了,如果后来房价涨了,卖方仍有权利让买方再掏一次钱!而且在历朝历代,朝廷往往都会限制一个人拥有园宅地的面积。如果购买超过指标,那么每超一亩就得挨十大板!

6. 古代对房地产中介的称呼是什么

中国古代对交易中介人的主要称谓 ,有过驵侩、牙人、经纪等多种 ,其中牙人是始见于唐代而为后代所长期沿用的一种主要称呼。

7. 现在房子被称为房屋、房产,那古代房子有什么称谓呢

1、廊:原是指房檐下的过道,后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飞廊、半壁廊等。

2、榭: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水榭。

3、庑:原是指高堂下四周的走廊,即廊屋;后来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都称庑(wǔ)

4、厢:厢,古汉语中又写作“箱”。《说文解字》中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这里所说的东房、西房,指的便是厢房。据汉代的资料显示,古人在堂室外还筑有一道墙。其中,北半部分,即房与墙之间的间隔叫做东夹西夹,南半部分叫做东堂西堂,也叫东厢西厢。

有一种观点认为,厢指的是君王办公的正室东西方向的屋子。《周昌传》有:“吕后侧耳于东厢听。”后来,人们将南北向分布的正房两侧的房子通称为“厢房”。

5、舍:“舍”泛指房屋。《说文解字》中说,“舍”指的是市居之所,包括客栈、旅馆、庐室之类。在古语中,天子所赐的舍称为侯馆;客栈之类称为旅舍。人们也以“舍”作代词使用,借指破旧或简陋之家。如“庐舍”“茅舍”、“寒舍”等。

6、轩:轩是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原是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低的部位叫轾),古时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也叫轩。陶潜《饮酒》诗:“啸做东轩下。”杜甫《夏夜叹》诗:“开轩纳微凉。”又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亦称轩。古时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称“临轩”。

7、斋:古代的斋室一般指的是书房和学校。斋,常含清心雅静、读书思过之意。

8、寝:说到寝,人们经常想到的就是卧室。《尔雅·释宫》中说:“无东西厢有室日寝。”也就是说,在古代,没有东西厢的堂室总称为寝。到了周代大寝为堂,小寝为室。寝还有指代帝王宫室的意思。后来,人们将很多人睡觉的大房间称为寝。

9、楼:所谓的“楼”指的是很多层的屋子,在古代称为重屋。《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可见,当时的“楼”和现在所指的“楼”相差无几。只是,据古籍记载,古时候,人们住的楼大多是木制或南方竹制二层楼。楼上并不住人,而是放些杂物。

10、阁:作为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阁”最初指的是阁板。后来,阁成了与楼相对应的架空小楼房。多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周围雕栏回廊,作藏书、游园远眺之用。在南方,楼房上的小房间也被称为阁。古代有些女子居住的场所亦有“阁”之称,因而,女子出嫁有“出阁”的说法。

8. 古代的房盖叫什么有雅称吗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等。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1、庑殿顶:

即庑殿式屋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

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唐朝时和日本也见于佛寺建筑。但在福建沿海地区和琉球的民居为了防风而采用庑殿顶。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弘义阁、体仁阁则为单檐庑殿顶。

2、歇山顶 :

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

3、悬山顶:

即悬山式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日语称切妻造。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是东亚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悬山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其特征是:各条桁或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

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但在唐朝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4、硬山顶:

即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

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常用于中国传统民间居住建筑中。

5、攒尖顶

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这种建筑叫攒尖建筑,其屋顶叫攒尖顶。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是古代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日语称宝形造。

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在日本则常用于茶室。

6、盝顶

盝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 加上一圈外檐。

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就是盝顶。

经常用在帝王庙中的井亭的顶口,古代的井亭上面是露天的,称之为盝顶。

9. 古代人的房子叫什么

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内室。前者仲长统《昌言·理乱》有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后者《礼记·问丧》有句:入室又弗见也。

府:旧指大官、贵族的住宅,今指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贾府,后者如:总统府。

邸:高级官员的住所,如:官邸。

宅:居住地方。《韩非子·诡使》有句:无宅容身。

厢:正房两侧房屋,如:西厢房。

宇:屋檐,后泛指房屋。《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句:各安其宇。

阅读全文

与古代房地产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产培训机构有哪些 浏览:243
十年期房货利率 浏览:239
天津小户型中单怎么装修 浏览:506
怎么卖个人二手房 浏览:888
房地产投资长期看什么短期看什么 浏览:168
柬埔寨期房 浏览:603
大型开发商维权 浏览:224
南通开发区新开苑房价多少 浏览:801
房产达人怎么买锤子手机版 浏览:70
沙特阿拉伯需要什么样地产地证 浏览:442
商品住宅房产证 浏览:733
农村房产证没有怎么办理 浏览:587
外滩的房价多少钱一平 浏览:639
青岛最贵房价是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19
二手房比喻什么 浏览:135
楼盘派筹是什么意思 浏览:319
镇江枫苑二手房怎么买 浏览:230
衡阳市有哪些好楼盘 浏览:459
房地产模型设计费入什么科目 浏览:619
晶福园最新房价是多少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