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有哪些
最新的全部房地产A股上市公司:
000002 万 科 A
000005 世纪星源
000006 深振业A
000009 中国宝安
000011 深物业 A
000014 沙河股份
000024 招商地产
000029 深深房A
000031 中粮地产
000036 华联控股
000038 深 大 通
000040 宝安地产
000042 中洲控股
000043 中航地产
000046 泛海建设
000069 华侨城A
000090 天健集团
000150 宜华地产
000402 金 融 街
000502 绿景控股
000505 珠江控股
000506 中润资源
000511 烯碳新材
000514 渝 开 发
000517 荣安地产
000526 银润投资
000534 万泽股份
000537 广宇发展
000540 中天城投
000546 光华控股
000558 莱茵置业
000567 海德股份
000573 粤宏远A
000608 阳光股份
000609 绵世股份
000616 亿城投资
000628 高新发展
000631 顺发恒业
000638 万方发展
000656 金科股份
000667 美好集团
000668 荣丰控股
000671 阳 光 城
000711 天伦置业
000718 苏宁环球
000732 泰禾集团
000736 中房地产
000797 中国武夷
000803 金宇车城
000809 铁岭新城
000838 国兴地产
000863 三湘股份
000897 津滨发展
000909 数源科技
000918 嘉 凯 城
000926 福星股份
000931 中 关 村
000961 中南建设
000965 天保基建
000979 中弘股份
000981 银亿股份
002016 世荣兆业
002059 云南旅游
002077 大港股份
002133 广宇集团
002146 荣盛发展
002208 合肥城建
002244 滨江集团
002285 世 联 行
002305 南国置业
600007 中国国贸
600048 保利地产
600052 浙江广厦
600053 中江地产
600064 南京高科
600067 冠城大通
600077 宋都股份
600082 海泰发展
600094 大 名 城
600113 浙江东日
600136 道博股份
600158 中体产业
600159 大龙地产
600162 香江控股
600173 卧龙地产
600175 美都控股
600185 格力地产
600193 创兴资源
600208 新湖中宝
600215 长春经开
600223 鲁商置业
600225 天津松江
600239 云南城投
600240 华业地产
600246 万通地产
600266 北京城建
600275 武 昌 鱼
600322 天房发展
600325 华发股份
600340 华夏幸福
600376 首开股份
600383 金地集团
600393 东华实业
600463 空港股份
600503 华丽家族
600533 栖霞建设
600565 迪马股份
600576 万好万家
600606 金丰投资
600614 鼎立股份
600615 丰华股份
600620 天宸股份
600621 华鑫股份
600634 中技控股
600638 新 黄 浦
600639 浦东金桥
600641 万业企业
600647 同达创业
600648 外 高 桥
600649 城投控股
600657 信达地产
600658 电 子 城
600663 陆 家 嘴
600665 天 地 源
600675 中华企业
600679 金山开发
600683 京投银泰
600684 珠江实业
600687 刚泰控股
600696 多伦股份
600716 凤凰股份
600732 上海新梅
600734 实达集团
600736 苏州高新
600743 华远地产
600745 中茵股份
600748 上实发展
600753 东方银星
600759 正和股份
600766 *ST 园城
600767 运盛实业
600773 西藏城投
600777 新潮实业
600791 京能置业
600807 天业股份
600823 世茂股份
600890 中房股份
600895 张江高科
601588 北辰实业
⑵ 中国有哪些房地产企业
中国房地产公司十强:
1·万科地产( 始于1984年,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之一,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2·万达地产( 万达集团旗下,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全国性大型商业地产投资及运营商,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
3·恒大地产( 国内在建工程面积最大.进入省会城市最多房地产企业之一,十大房地产品牌,著名品牌,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
4·绿地地产( 成立于1992年,上海市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集团,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中国企业500强,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5·保利地产( 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国有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领先企业之一,房地产行业十强,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中海地产( 始创于1979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之一,著名品牌,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
7·碧桂园( 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房地产行业大盘开发模式的倡导者,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
8·华润置地( 华润集团旗下,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型地产开发商之一,领先的高端房地产发展商,上市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
9·龙湖地产 ( 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大型地产开发运营商,极具规模与竟争实力房地产企业,著名品牌,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
10·富力地产 ,(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上市公司,国内房地产界影响力品牌,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
⑶ 2019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上都有哪些研究成果
019年3月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中指研究院主办,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指研究院承办的2019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六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2019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及2019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优秀企业名单。莫天全、刘洪玉、袁东明、黄瑜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全国多家房企代表及媒体精英参会。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由TOP10研究组对中国最好的开发企业进行研究,已经进行了16年。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评判房地产企业经营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
16年以来,研究成果非常显著,为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好的贡献:一是百强企业研究促进政府对百强企业的全面了解;二是帮助企业获得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特别支持;三是百强企业研究成果被上市公司广泛引用;四是国内外媒体全方位报道。
我们看一下“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十六年变迁:16年以前百强的名单18家依然还在这个名单里面,淘汰率是82%;百强企业总资产的均值16年的变迁非常大,增长了76倍;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均值增长了近8倍;营业收入的均值16年增长了48倍,净利润均值增长了68倍。
我作为两会的参与者,跟大家谈一谈两会过程中房地产方面的几个感受和一些体会。总的来说,五个方面,宏观政策、楼市调控、房地产税立法、土地政策、城市群建设。
-----菁英客服
⑷ 截止到今年,我国只发行A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有几家
截止到今年,我国只发行A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有135家。(截止2015年11月13日)
600568:中珠控股
002016:世荣兆业
600466:蓝光发展
000526:银润投资
002285:世联行
000615:湖北金环
00:天润控股
000797:中国武夷
000040:宝安地产
000510:*ST金路
000514:渝开发
000031:中粮地产
000517:荣安地产
600716:凤凰股份
002244:滨江集团
600077:宋都股份
600393:东华实业
000718:苏宁环球
600743:华远地产
002146:荣盛发展
600158:中体产业
600240:华业资本
600185:格力地产
600094:大名城
600503:华丽家族
000656:金科股份
000046:泛海控股
002314:南山控股
000036:华联控股
000043:中航地产
000573:粤宏远A
600340:华夏幸福
600007:中国国贸
000069:华侨城A
600510:黑牡丹
000005:世纪星源
600683:京投银泰
000667:美好集团
000608:阳光股份
600266:北京城建
600708:光明地产
000838:国兴地产
000691:亚太实业
000732:泰禾集团
600684:珠江实业
600225:天津松江
000011:深物业A
000014:沙河股份
600791:京能置业
600724:宁波富达
000616:海航投资
000668:荣丰控股
000965:天保基建
600790:轻纺城
600247:*ST成城
600223:鲁商置业
000897:津滨发展
000056:皇庭国际
600606:绿地控股
600246:万通地产
000024:招商地产
600048:保利地产
000402:金融街
600325:华发股份
000809:铁岭新城
600159:大龙地产
000042:中洲控股
600215:长春经开
600665:天地源
601588:北辰实业
000006:深振业A
600734:实达集团
000979:中弘股份
000861:海印股份
600322:天房发展
600208:新湖中宝
600748:上实发展
600657:信达地产
000863:三湘股份
000961:中南建设
000620:新华联
000002:万科A
000029:深深房A
600376:首开股份
600383:金地集团
000537:广宇发展
002133:广宇集团
000918:嘉凯城
000671:阳光城
600823:世茂股份
600692:亚通股份
600173:卧龙地产
600648:外高桥
000534:万泽股份
600565:迪马股份
600052:浙江广厦
600732:*ST新梅
600736:苏州高新
000981:银亿股份
600777:新潮实业
600890:中房股份
600641:万业企业
600095:哈高科
600658:电子城
002077:大港股份
600533:栖霞建设
600162:香江控股
000631:顺发恒业
600082:海泰发展
000505:珠江控股
600675:中华企业
000926:福星股份
600649:城投控股
600638:新黄浦
600663:陆家嘴
000540:中天城投
600621:华鑫股份
600622:嘉宝集团
000736:中房地产
600639:浦东金桥
600064:南京高科
600239:云南城投
002208:合肥城建
600848:自仪股份
600733:S前锋
600556:慧球科技
000609:绵世股份
600807:天业股份
600067:冠城大通
600604:市北高新
600895:张江高科
600773:西藏城投
002305:南国置业
000038:深大通
600053:中江地产
⑸ 房地产上市公司ST公司有哪些
房地产上市公司抄ST公司如下:
ST珠江
ST舜元
ST兴业
ST国商
ST前峰
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 缩写,意即“特别处理”。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由于“特别处理”,在简称前冠以“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加上st 就是给股民一个警告,该股票存在投资风险,一个警告作用,但这种股票风险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么就是该股票有退市风险,希望警惕的意思,具体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证监会交的财务报表,连续3年亏损,就有退市的风险,一般5月没有被退市的股票可以参与一下,收益和风险是成正相关的。
⑹ 我国目前有哪些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机构
您好,一般不是专门的上市公司研究机构,您可以搜索行业研究报告,或者公司研究报告,很多证券公司都有这些报告,例如 中金公司、光大证券、中兴证券等~~希望能帮助您,望采纳~~~
⑺ 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有什么研究成果
202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⑻ 中国知名房地产企业有哪些
中国知来名房地产企业主要有自:
1、恒大集团
2、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3、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4、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保利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7、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8、融创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9、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10、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10家中国房地产公司为2017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前10强。
⑼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有多少
排名 公司代码 证券简称 上市地点 公司全称 1 000002 200002 万科A 万科B 深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 0688.HK 中国海外发展 香港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3 2007.HK 碧桂 园 香港 碧桂 园控股有限公司 4 2777.HK 富力 地产 香港 广州富力 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5 0813.HK 世茂房地产 香港 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6 1109.HK 华润 置地 香港 华润 置地有限公司 7 600048 保利 地产 上海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 0754.HK 合生 创展集团 香港 合生 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9 3377.HK 远洋 地产 香港 远洋 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0 3383.HK 雅居乐 地产 香港 雅居乐 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1 3900.HK 绿城中国 香港 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12 0123.HK 越秀投资(GUANGZHOU IVY) 香港 越秀投资有限公司 13 0272.HK 瑞安房地产 香港 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 14 0410.HK SOHO中国 香港 SOHO中国有限公司 15 1813.HK 合景泰富 香港 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6 000024 200024 招商 地产 招商局B 深圳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7 600383 金地 集团 上海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 601588 北辰 实业 上海 北京北辰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600376 首开股份 上海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0 600663 900932 陆家嘴 陆家B股 上海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⑽ 目前我国房地产融资存在哪些弊端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经济运行无论是市场唱主角还是政府唱主角,都带有混合经济的色彩。纯粹的市场经济或纯粹的计划经济都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对经济进行一定的干预,使经济运行回到原来的均衡区域。房地产无论是作为消费品还是投资品,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政府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干预程度则依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像美国这样自由市场经济运行得较好的国家,政府对市场干预较少。而像新加坡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在市场刚起步阶段,政府做了大量建设性的工作,待市场较为成熟后政府逐渐淡出,将大部分任务交给市场完成。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政府决定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化分房,实施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后才开始起步。房地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起步晚,加之发展不完善,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起伏性波动和其他一些较为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如投机气氛较重,市场运行机制不规范,有关法律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经济、法律、行政的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政府在推出一项政策前,首先应该明确,基于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是为了保持市场的均衡发展,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是一些媒体所宣传的提高住房需求,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学上对政府政策进行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该项政策能否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本文拟对我国政府当前若干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进行经济学分析,来权衡其利弊得失,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 房地产产业政策分析
产业政策是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结构产业化的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促进和限制政策等。产业政策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具有特定的导向功能,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市场机制难以替代的制衡和稳定作用。政府在实施产业政策时,其取向是产业发展目标的体现。而各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生成的。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初级市场特征决定了房地产产业政策目标在于完善房地产市场,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功能。这需要政府采取恰当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包括产业竞争和反垄断政策、产业联合和集团政策等。在生产要素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合理有效地组织这些生产要素,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同样,房地产的发展,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也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政策。
由于房地产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投资风险巨大等特点,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求走规模经济的道路。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较其它行业更为明显。规模小,开发商的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在广告策划、营销推广、环境改造,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规模较大的公司也占有明显优势。另外,规模大,尤其是具有较强现金实力的开发商在选择项目最佳开发时间上也具有主动权。这在客观上要求造就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房地产企业,这要通过房地产业内部适度的资本集中来实现。房地产业内部适度的资本集中,能有效地节约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成本,资本的适度集中还有利于节约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费用,这是通过企业间的合并、兼并等经济机制来实现的。由此可见,通过房地产企业的资本集中,可以优化房地产市场组织,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并优化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结构。
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与规模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以上海市为例,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仅有9家(上海本地8家),入选上证30指数的房地产股仅陆家嘴一家。这8家房地产公司在整个上海房地产业中的规模,市场占有率,业绩等多项指标大多平平,在1999年上海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金额100强中也难见上市公司的踪影。而香港联交所房地产上市公司达100多家,恒生股指33个样本股中,地产或以地产为主业的公司近一半。这十几家大地产商的开发量、市场占有率等主要指标要占到整个香港地产市场的九成,其中长江实业、新鸿基、恒基兆业、新世界四大超级地产商更成为财富的象征。沪港两地房地产上市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距甚远,其原因自然与两地市场发育程度、微观主体的竞争实力有关,但两地政府对房地产业产业政策的不同取向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大陆各种媒体上,乃至政府正式文件上,经常有报导宣称政府决定把住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具体实施政策时,有关方面采取了冻结房地产公司上市的做法。当初之所以采取冻结上市的做法,管理层是出于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的确,到1992的年,房地产开发数量、开发投资额、开工面积等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远远超过发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承受力,造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许多地方的炒楼、炒土地风较为严重,致使市场运行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鉴于此,政府果断地采取了紧缩供给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住了房地产市场严重失衡的局面。而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或多或少地把金融危机的原因归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使得中国政府在解开房地产企业上市禁令上更为谨慎。然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刻诱因是经济结构的老化与调整的滞后,是知识储备的贫乏,是全要素增长率的落后。房地产泡沫只是这种危机的表象之一。因此,管理层大可不必因为担心房地产泡沫而阻止房地产企业上市。况且,股市除了筹集资金的作用外,还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较为健全的股市上,资金会从业绩差的企业流向业绩好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股市本身的进入与退出制度也在客观上对股市的安全直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管理层目前应做的是放弃保护政策,不再ST 、PT下去了,让中国股市真正成为企业的试金石。如美国股市最近的振荡,有人指出这是股市正在挤除泡沫,使高科技股票定价更符合其实际价值的表现。
我国房地产企业除了扩大规模,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外,提高资产素质,向管理要效益也是从微观上培养一个健全的市场所必需的。政府在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尤其是金融制度创新在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当前,房地产证券化是一个可取的方向。房地产证券化可以促使房地产经营专业化,导致资源的合理配置。房地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更需专家经营。证券化的优点之一,在于它促使了房地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这就为其专业化经营提供前提条件。我国的房地产主体行为很不规范,真正具有实力、精于管理的房地产公司并不多,"房地产热"引致的市场虚假繁荣诱使大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其结果势必导致资源特别是管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借助证券化,房地产交专家经营,业主借证券化工具获得应有的收益,投资者亦可分享房地产资源的优化组合,使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从混沌走向有序。
二、 房地产税费分析
根据中房指数的统计,目前在我国城镇商品房价格构成中,土地费用及税费占39%,建安成本占51%,其他费用占10%。在房地产利润率已普遍降至10%左右的情况下,税费负担过重就成了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税费不仅关系到房价的高低,其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有些税收,如所得税等直接税也就成为市场经济均衡运行的润滑剂。
<一> 房地产税费总量分析
税,是政府凭借其行政权力强制获得的收入。而各种各样的费用更是名目繁多。这些费用的征收部门有三个层次。一是拥有立法、执法、司法权,执行广泛的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包括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各委办部机关、公检法等;第二层:一些负责提供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事业单位,如环保、卫生、教育等。它们的收入由政府拨付,同时政府又赋予它们在本部门负责的事业范围内执法监督的权力,如卫生检查等;第三层,一些享有自然垄断或行政垄断地位,拥有一定强制力的国企,如电力、自来水、煤气公司、政府办的有行政垄断权中介机构。这些名目繁多的税费给房价下降造成了很大的刚性。清理税费,理顺房价的呼声日见高涨。但有人担忧清理税费会减少政府部门收入。
从税的角度来看,短期里,降低税率会减少政府部门的收入。但从中期来看,如果减少房地产税收负担能使房价下降足够的幅度,使居民的有效需求大幅度上升,此时部分因房价过高难以销售的空置商品房实现销售,政府就可以收到本来税基被各种规费侵蚀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完全可以抵消各种杂费的减少。将税收与税率的关系用坐标图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看出,税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税率只有达到一定最优点,才能使税收达到最大。从长期来看,据世界银行测算,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的系数效应为2倍。当住房消费启动后,每亿元住房投资会带来相关产业的GDP增长2亿元,经济发展,税基扩大,政府的收入呈现出良性的增长循环。
从费的角度来看,清理各种规费能减少对经济的扭曲作用,使各种规费给经济带来的间接成本减少到最小,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公平,这将有利于经济良好稳定的发展。各种费用给企业事业的间接成本远大于本身。名目多、部门多、环节多的规费,意味着企业至少要跑遍20几个部门、收集40几个公章才能获得或维持其合法地位。尽管有些规费本身数额并不大,但企业为遵循这些规定却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并且国内大多数开发商的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而来,资金的时间成本十分可观。除此之外,在房产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房产市场上开始不断推出各种流行房型设计。这使得市场先机对开发商来至关重要,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此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各种规费的存在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提高经济运行成本。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各种规费则成为各政府部门自己的收入,并进而有可能成为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清理规费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言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二> 部分规费分析
从公共品的理论来看,政府部门提供公共品时,靠税收来筹集资金;提供私人品时,应按市场规律收取价款,而提供混合产品时,则应考虑依靠税收或收费补偿成本,哪一个效率高。在目前的房地产业中,有些看似应由政府部门提供的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应交给市场来运作效率更高。
如政府代行市场职能收取的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费,虽然说由政府出面监督工程质量可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但其中却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当质监站通过了一项工程,意味着政府对工程质量的认可,如果以后工程出了毛病,政府是否替房产商承担赔偿的责任呢?如果政府承担责任,则政府容易混淆作为经济运行的管理者和市场主体中的一方的角色;如果政府不承担赔偿责任,政府官员就完全没有了把好质量关的约束机制。如果这项服务交给市场的中介机构来做。中介机构、房产商、购房者之间是平等关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中介机构会因担心招致赔偿而严格控制房产质量,这无疑是一种效率的改进。
工程质量检验费是政府行为应转为市场行为的例子。而对水、煤、电增客费这三类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来说,这些收费在经济学上也不符合效率的原则。自然垄断产业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很大,变动成本的比重小,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如果不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政府管制,它们就会进行垄断生产,导致低效率;如果把这类企业分割成几个小企业,又会导致成本上升,规模不经济。这是政府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自然垄断产业的理论基础。政府可以采取边际成本定价,也可以采取平均成本定价。无论采用哪种定价,公用事业部门,都可以从价格和补贴中完全弥补成本。现在房产商交纳了增容费,最后由消费者承担,建设了管道、缆线输送网,但却是公用事业部门从水电费、煤气费和补贴收回了成本,这等于消费者支付了双重费用,公用事业部门获得了超额利润。这背离了谁得益谁投资的市场法则。从提高社会效率的角度出发,这些增容费应由公用事业部门而非房产商来承担。如果公用事业部门资金困难,可由房产商负责建造水电、煤气的输送网的成本,建筑成本不能分摊到房价中,待以后公用事业部门收到水电、煤气费了,再向房产公司支付输送网的使用费。
三 、经济适用房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适用房作为现阶段的国家住房建设政策,旨在通过某种倾斜,如用地划拨、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来达到扩大住房供给,调节房地产投资结构和启动市场有效需求的目的。它是基于我国目前特殊的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发展市场发展阶段的一种政策选择。但是,对于经济适用房制度的运行机制,与当前地产市场的关系、现行政策规定可能产生的市场反应、经济适用房政策的适用范围以及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尚有待从理论上进行再探索。
经济适用房政策作为一项政策,本意是通过政府补贴来提高中低收入购房者的住房有效需求。但付诸实施后却暴露出诸多问题:第一,补贴利益的流失与对完全商品房供给的"挤出效应"。目前,有些经济适用房把销售目标定位在中等收入家庭中偏高的那一部分人,甚至以吸引开私家车的一族来争相购买为荣。如果在地段、质量、功能、环境或者舒适性等一方面标准上,这类住房在各方面均能满足中等偏高收入家庭的需要,高收入阶层也会想方设法挤入经济适用房的消费群,从而使所流失的财政补贴效益最终转化为生产者剩余和少数中等偏高和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剩余。而那些真正应该享受到补贴的,居住困难的中等偏低收入阶层反而被排斥在受益范围之外。经济适用房提高标准后,其消费群与完全商品房的消费群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助长了市场不公平竞争和违规操作。作为具有政策倾斜性的经济适用房,实际上享受了特定阶段的政策性资源。如果经济适用房的操作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从而形成"黑箱运行",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获得经济适用房的有关政策优惠,受利益驱动,有可能会打着经济适用房的旗号争项目、争计划、争土地、贷款,这就容易诱发政企间交易和寻租行为的发生。第三,提高政策的调控成本,降低政府调节市场的效率。为了使政策优惠能按预期的设想转移到中低收入阶层身上,就需要控制经济适用房的受益面,避免不该享受财政补贴的阶层也从中"沾光"。这就需要将政策调控的重点引向鉴别居民家庭收入层次,监督经济适用房的流通和分配这些繁琐而又无效的工作上,偏离了其主要职能。
用经济学上的博奕论来分析,经济适用房作为一项政策,涉及的利益方有政府部门、开发企业、消费者三方。在这三者中,有关政府部门拥有用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权力。目前,政策优惠对众多开发商来说是稀缺资源,是众多开发商争夺的对象。而在开发商以各种方式挣得政府政策优惠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有可能进行违规操作。由于政府对经济适用房价格进行管制,按照建房《1998》154号文,经济适用房住房价格除成本、税金外,其开发利润不得超过3%。而理性的开发商是不会愿意从事这种回报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的投资项目。而在现实生活中,开发商却对此趋之若鹜。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开发商虚列成本以降低利润,使其符合规定标准,而作为主管行政部门对此却无能为力,甚至可能与开发商合谋使虚列的成本合法化,人为拉高经济适用房利润与售价,使价格管制名存实亡。政府部门为了达到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意图,需要付出一定的监督费用,以对合格的开发商做出鉴别。而对购房者来说,虽然经济适用房面向的对象是中低收入者,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制定有效的收入调查措施。一部分高收入者也加入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行列,甚至有些人将经济适用房上市套利后再次购买经济适用房进行投机。有关利益三方的相互博奕使得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操作过程中背离了原来的政策意图。
由于经济适用房是向住房供给者提供补贴,补贴的结果是在同等投资支出的前提下增加市场供给量,从而导致均衡价格的下降和住房需求的相应增加。为了使补贴的效益尽可能传递给政策所指向的收入阶层。只有在消费者牺牲其他消费品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如果政府直接补贴给消费者,则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综合消费偏好。所谓消费者的综合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做出的消费选择。用无差异曲线说明如图:
用发补贴的方法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而发补贴给供给者,则可能供给者供给的住房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或最重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在图中,MN线代表其他消费品(x)和住房(y)的价格一定时,发了一笔现金所形成的预算线,如发补贴给者,该消费者可得到y1的其他消费品和y1的住房,所获效用为u1,如发现金让消费者根据偏好自由选购,消费者会买x2的其他消费品和y2的住房,所获效用为u2, u2>u1。
参考文献:
1、《从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刑建国、郑重载《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2、《砖头补贴还是人头补贴》载《房地产世界》1999年8月号
3、《房地产税费问题透视》载《上海房地》1999年6月号
4、《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黄亚钧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5《Towards Undividied Cities :The Potential of Economic Revitalisation and Housing Redifferention 》Housing Studies ,Vol,14 NO.5,573-584,1999
6《Policy Review Housing Studies》Vol,13,No,6,833-83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