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产开发 > 上海地产建筑有哪些

上海地产建筑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2-14 08:45:40

❶ 上海外滩有那些著名建筑急!

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 外滩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1921年。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1907年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1923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在英国造好后到上海组装,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
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1902年竣工。
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金色马赛克穹庐顶,十分气派。
18号:建于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建于一九二三年。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
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谜一般地来自二百年前意大利的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mào)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1906年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187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29号,现属光大银行,原为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注:门牌号均为中山东一路门牌号)

❷ 十大上海老别墅分别有哪些

上海十大经典老别墅:
1.白公馆
坐落在上海西区颇具诗意的的汾阳路上,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海上。
2.王公馆
王伯群住宅,是何应钦内弟,民国政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1931年在愚园路1136弄31号,为取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的,历时四年,于1934年落成。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占地10.78亩,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万银元。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
3.嘉道理住宅
它的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想想就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儿。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名的实业大老板。
4.蒋宋住宅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前,在上海的住所大多是临时的,到了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才在上海真正安置了一个家。
5.沙逊别墅
“罗别根花园”位于虹桥路,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房地产大王沙逊兴建的度假别墅,该栋老洋房目前为一家外资企业使用。,“罗别根花园”的建造者沙逊是英籍犹太人,是到上海最早的外国冒险家,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上海地产大王,当初名下产业曾遍及上海滩,包括南京路外滩的13层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苏州河北岸的河滨大楼、江西路上的都城大厦(新城饭店)和汉弥登大厦(福州大楼)、茂名路上的13层华愚公寓(锦江饭店南部)和18层格林文纳公寓(茂名公寓)、陕西南路的里弄房屋和凡尔登花园等等。“罗别根花园”曾经是沙逊的私人别墅,属典型英国古典式乡村别墅风格,建筑面积在900平方米左右。
6.兴国宾馆
美商的中国营业公司是旧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除了投资兴建普通住宅外,还投资兴建了许多高级里弄住宅和花园别墅,今兴国路上的兴国宾馆内有别墅多幢,就是由该公司兴建的。
7.东湖宾馆
淮海中路与东湖路转角,即今东湖路7号内有一幢被大块草坪相围的二层洋房,这幢花园洋房由英商瑞康洋行(Joseph R.M)老板约瑟夫(R.M.Joseph)兴建于1925年。
8.马勒别墅
位于现延安中路陕西南路拐角处,有一幢极具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马勒别墅,于1936年落成。传说这所房子的设计是依照当年花园主人马勒最宠爱的小女儿一个梦境设计的。当初小女儿梦到自己拥有了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于是马勒请来了设计师,在陕西南路30号设计了这座有着北欧挪威建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并投入巨资,历时7年造成。
9.张学良公馆
张学良住所,皋兰路一号是一幢西班牙式三层的花园洋房,毗邻复兴公园,乳白色的外墙,进门处为凸出的二层楼,楼下为过道,西面长方形,楼下南有走廊,第二层有阳台。主楼面积约800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张西班牙式的大床,是按原样仿制的。房外有20平方米的平台。楼前有一座大花园,面积约1000平方米,现名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草坪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当年皋兰路是一条短短的马路,人行道上种了大法国梧桐,枝叶蔽天,旁边又是公园,是一处十分恬静的所在,可是张学良住在里面的时间很短。
10.丁香花园
丁香花园的主人,原为李鸿章“庶子”李经迈。位于华山路上的丁香花园,是上海滩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园的盛名,不仅在于其建筑本身,还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传奇色彩。

❸ 上海都有哪些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啊

1.万科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2.上海市开放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3.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4.碧桂园集团 5.中海房产股份有限公司 6.

❹ 谁能介绍一下上海的建筑

在中国文化中,海派文化是近代崛起的一种地域文化,它也可以代表上海的近代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在上海的近代建筑形象中得到显现。

上海文化的原型,其实是江南文化,这种文化表现在建筑上,现在还可以在上海郊区的一些遗留建筑中见到。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的建筑也就有了更多的城市化,如今上海南市豫园一带的小街店铺,明显地表现出当时的上海文化形态。但是,近代的上海是新的文化时代,当时西方文化大举东渐,西方列强在此建立租界;而随着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上海便逐渐变成一座近代的大城市了。它的文化特征就是“海派”,即吸收许多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共存共容,不拘一格。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建筑上,其特点是多方面的,有住宅方面的,商业建筑的,以及其他建筑形态的等等。

上海近代的住宅,可以说是以里弄房子为主。这种形式是:一条弄堂进去,两边都是住宅,叫石库门房子(门框用条石筑成),一个门就是一家,但现在已是三、四家合住。门内是一个小天井,正中客堂问,室内后壁有一扇门,里面是楼梯间及灶间等,然后是后门。门外仍是弄堂,也是一家家的石库门房子,如此形成一片住宅区。这种住宅一般为二至三层,楼上是卧室、书房等,屋顶上有晒台,可以凉晒衣、被等。这种建筑适合上海的一般市民居住。客堂间可作起居室、会客室等。有的喜欢中式,八仙桌、茶几椅子,墙上可挂山水画、对联等;有的喜欢西式,则圆桌、沙发、写字台、转椅等,墙上挂的当然是西洋画了。大门形式利用传统的江南民居形式(石库门),但门上门边,也可以装饰西方古典建筑上的浮雕图案,可谓中西结合。

中国传统的住宅是按社会等级来分类的,按官品的大小来确定住宅的大小和式样,官品低微或平民百姓,就不许用斗拱、画龙凤、堂屋的大小也有规定。而上海的近代住宅就不是以这种关系来分类,而多是从经济条件出发。有钱的可以住别墅小洋房,没钱只好住得差。能住上别墅的多是洋行、大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略差一点的如中等公司总经理、大律师、大学教授等,则住花园里弄,如凡尔登花园(今长东新村),或高级公寓,如毕卡地公寓(今衡山宾馆);再次一等的如小公司或商店的老板,高极职员等,则住里弄房子。比这更差的,如浴室、理发店等服务性行业者,一般的工厂工人、小店小摊的等等,则住老式里弄住宅或大杂院,这些人家房子小、条件差,所谓“七十二家房客”(一出滑稽戏)。更差的就是棚户,两边砖墙,找一些木条搁置,上铺油毡。这些人多为北方逃荒来上海谋生者,如黄包车夫、打短工的等等。还有一些从皖北、苏北来的灾民,以拾荒糊口,住的条件更差,找几根竹竿,弯一下,两端插入泥地,上盖破油毡,称“滚地龙”。地面很潮湿,只铺些破席,蜷居在内。有的灾民还找不到睡的地方,只好露宿在金陵东路的人行道上,因为这里有骑楼,即上面有楼屋,可挡雨。但他们多为只身出逃,没带御寒之物,冬天寒潮袭来,饥寒交迫,总要冻死一些人。这可见近代上海的贫富差别。建筑,活生生地描述着上海近代社会。

上海近代建筑,其性质当然也有“海派”性。“海派”一词是褒词还是贬词?也许有人以为海派是一种无规无矩、随心所欲之义。其实,海派的最大特点就在其“活性”。中国古代文化到了晚清,已行将终结,但出路何在呢?在近代中国,海派文化独树一帜。上海一埠,固然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必然有许多污泥浊水,这里有鸦片、荡妇、赌场,这是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疯歌狂舞,颓废没落,这是社会的阴暗面。可是,上海却更有另一面: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上海的近代建筑,不仅是这些内容的“容器”,而且表述着这种精神。

从商业性建筑来看,海派还体现着它的竞争机制。上海南京路,在中国近现代称得上是全国第一繁华的商业街了。这条街两边的大小商店鳞次栉比,数也数不清。其中先施公司(今为时装公司)建造得较早,1915年,其形式和规模十分引人注意。后来在它的对面又建造了一座大型的商业建筑,永安公司(今为华联商厦),他们想方设法要超过先施公司,所以在屋顶上造了个“倚云阁”,起到招徕作用。从此,先施公司的生意受到影响。于是先施公司也设法在建筑上动脑筋,便在南京路浙江路口加建一座三层高的屋顶空塔,不但高度超过永安公司的倚云阁,而且名字也更妙,叫摩星塔。于是生意又回到先施。但后来永安公司又做大动作,他们在浙江路对面建起一座高达20层的塔式高楼,称“新永安”,不但高,而且形式新颖,使永安公司在上海滩上大放光彩。后来由于抗战爆发,城市经济和商业大受影响,故这场竞争也就此作罢。这些现象,也就是上海近代文化的建筑表述了。

上海的“海派建筑”,更表现在建筑形式上,上海的近代建筑形式多样,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西班牙的、美国的、荷兰的、挪威的、日本的、印度的等等,应有尽有,而且古代的和近代的也都有,外滩江海关大门口的四根柱是最标准的古希腊陶立克柱式,而大光明电影院则是当时最“摩登”的建筑了。以上海外滩为例,北起苏州河北岸的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南至金陵东路外滩,这里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东方汇理银行是法国巴洛克式的,中国银行是近代中国式的,沙逊大厦是近代美国式的,汇中饭店是文艺复兴式的,江海关大楼是折衷主义的,汇丰银行是罗马复兴式的,英国总会是英国古典主义的等等。这些建筑虽然风格多样,但从外滩建筑整体上看,却又显得是那样的协调、美观,真可谓难能可贵了。

上海近代建筑的海派特征,具有积极向上、不拘一格和追求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对今天的建筑,而且对今天的社会文化也都是有益的。

❺ 推荐几家上海建筑设计单位,做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的

上海UA设计吧,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方面的确还不错,我看过一些案例,建议你多熟悉,望采纳。

❻ 外滩那边有什么著名的建筑

中山东一路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1921年。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1907年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1923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在英国造好后到上海组装,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
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1902年竣工。 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金色马赛克穹庐顶,十分气派。
18号:建于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建于一九二三年。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美丽的外滩(11张) 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谜一般地来自二百年前意大利的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mào)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1906年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187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29号,现属光大银行,原为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❼ 上海城市建筑特色

南自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畔,约1500多米长的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等。同时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在浦西形成了一条气势非凡的天际线。因此,国务院于1966年11月20日将整个外滩建筑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特色建筑群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

19世纪中下叶(1843~1895年)为第一阶段。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商怡和洋行率先在外滩北京路口租地,越二年建居住和办公合一的2层楼建筑。到道光二十九年从洋泾浜到北京路,外滩已有11家洋行建了类似的建筑,这些砖木结构楼房多为英国乡村建筑样式,或者是带有宽大内长廊式阳台的东印度式建筑(券廊式)。在19世纪60~80年代陆续翻建,出现一批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到19世纪末,外滩的建筑已鳞次栉比。这一时期建筑,尚存的只有33号原英国领事馆。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为第二阶段。随着地价上涨,水泥等新材料的引入,外滩建筑约有近半进行重建,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次在三四层至六七层。建筑风格上出现了向近代建筑形式过渡的折衷式。内外装修讲究、设施增多,汇中饭店安装了上海最早的电梯。这一阶段建筑保存至今的有10幢。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1937年)为第三阶段。恰和、汇丰、江海关、沙逊等11幢建筑又翻建成高楼大厦。新建筑特点是体量大,8层以上高层几占一半。建筑形式出现了立面简洁的早期现代派、许多建筑气派豪华,装饰富丽堂皇,设施更趋完善,出现了上海最早使用冷暖气设备的建筑(汇丰银行)。这一阶段,除建于民国37年(1948年)的交通银行大楼外,已基本形成今日的外滩建筑群格局。

❽ 上海外滩上的建筑都有哪些建筑风格,其中哪一个价值最高

1846年西方人在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之间修筑马路,称为bund,中文翻译为外滩、黄埔滩。上海辟为商埠以后,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英、法分别在其北端、南端设立领事馆,外商洋行、银行、报馆也云集中段地区经过约一个世纪的营建,在这个仅有三里长的一条弧线上,鳞次栉比地矗立起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有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巴洛克式、 哥特式、爱奥尼克式、东印度式、近代西方式、折衷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等。从建筑上看,外滩这些具有西方复古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楼,虽然不是出自一个设计师,也不是建造于一个时期,但它们的建筑格调基本是统一的,整个建筑轮廓线的处理也是协调的,因此成为上海具有“万国建筑博览”标志性的建筑群之一。外滩是上海近代大都市的最初轮廓线,荟萃着世界各国重要的建筑样式. 目前的外滩大楼大多改建过2~3次,在改建过程中, 有的重新设计,有的扩大规模, 有的提高层次,有的部分改变造型。 外滩一条街的建设,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1843年~1885年) 这一时期的建筑一般为二层楼房, 布局和造型大多脱胎于欧洲中世纪宫殿、 府邸的通用形式。其中的英国驻沪领事署, 有宽大内长廊式阳台, 属东印度式。 唯一一幢中国式建筑是1857年建造的江海北关, 形似中国南方之庙宇。

繁荣时期(1885年~1908年) 上海开埠四十年后,洋行资本有了重大的发展, 亟需拓展经营场所。鉴于外滩地价飞涨, 遂将二层建筑翻建为三层以上的建筑。江海北关也因房屋破旧等原因, 由中国南方庙宇式改成略似教堂的西洋式。这一时期的建筑, 以后大都被20世纪20年代至40 年代的建筑所替代。保留至今只有三处, 一是招商局大楼(今上海海监局所在地), 二是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今长江航运公司下属单位所在地),三是华胜大楼(今上海市航天局所在地)。Top

鼎盛时期(1908年~1937年) 这一时期由于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的采用及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潮流(其特征是追求高度与实用)的影响,进一步向高空发展。 五层以上的建筑有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今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房地产局所在地)、皇家总会(今东风饭店)、 有利银行大楼(今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所在地)、 汇丰银行大楼(原上海市政府所在地)、 日清公司大楼(今上海市海运局所在地)、海关大楼、交通银行大楼(原上海市总工会所在地)、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字林西报》馆(今桂林大楼)、 麦加利银行大楼(今春江大楼)、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今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所在地)、 扬子保险公司大楼(今申富餐厅)、 怡和洋行大楼(今上海市对外贸易局所在地)、 格林邮船大楼(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所在地)、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今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所在地)。 十层以上的建筑有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北楼)、 中国银行(今中国人民银行等所在地)、 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 以上这些大楼奠定了今日外滩的雄姿。

个人觉得不是海关大楼

❾ 上海市有哪些比较大的房地产公司

很多的,可是太贵了,最少的有80000左右一个平方

阅读全文

与上海地产建筑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产培训机构有哪些 浏览:243
十年期房货利率 浏览:239
天津小户型中单怎么装修 浏览:506
怎么卖个人二手房 浏览:888
房地产投资长期看什么短期看什么 浏览:168
柬埔寨期房 浏览:603
大型开发商维权 浏览:224
南通开发区新开苑房价多少 浏览:801
房产达人怎么买锤子手机版 浏览:70
沙特阿拉伯需要什么样地产地证 浏览:442
商品住宅房产证 浏览:733
农村房产证没有怎么办理 浏览:587
外滩的房价多少钱一平 浏览:639
青岛最贵房价是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19
二手房比喻什么 浏览:135
楼盘派筹是什么意思 浏览:319
镇江枫苑二手房怎么买 浏览:230
衡阳市有哪些好楼盘 浏览:459
房地产模型设计费入什么科目 浏览:619
晶福园最新房价是多少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