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買房陷阱有哪些
對於海外房產來說,這些陷阱要警惕:
陷阱1:未獲預售批准就賣房
有的國外開發商內開發建設的海容外房產,在尚未取得當地政府批準的情況下就出售給中國買家,一旦此類房產長時間無法通過當地政府批准,中國買家就難以獲得合法產權。
陷阱2:包租竟然變成無人租
除了政策風險,很多海外房產項目號稱通過包租返利等方式,使買房者的投資年回報率可達到15%至25%。涉足過海外房產交易的業內人士弗先生告訴記者,有的公司並不能保證資金安全,投資人的購房款沒有被用於投資項目土地建設,此外投資者購買的海外房產如果難以出租,代理機構會用後來的投資者的錢款支付之前投資者的包租返利,形成了脆弱的資金鏈,一旦發生斷裂,返利會化為泡影。
陷阱3:中介低價購進加價賣出
律師建議:要書面約定國內中介承擔連帶責任
小提示:海外購房最好實地考察
面對如此撲朔迷離的海外置業市場,業內專家建議投資者必須事先做足功課,了解如何規避海外置業風險,謹防置業陷阱。
❷ 買新房須注意什麼陷阱
購房「陷阱」面面觀
一撥又一撥的購房熱,使有的買家往往失去理智,不自覺地鑽進了不法房地產商設置的各種陷阱。虛假廣告、面積縮水、延期交房、拖延辦證等讓購房人吃虧上當的事屢屢發生,從而引發大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方面的糾紛。那麼,在實踐中,有哪些需要購房人在買房時加以警惕的陷阱?
廣告陷阱
為了賣掉房子,有的開發商往往會在售樓廣告中(包括沙盤、售樓書等)對綠化、景觀、會館、學校、幼兒園、游泳池、健身房、車位、超市、容積率、樓房間距等配套設施作美好的描述,但對於這種承諾不寫在合同里。結果當出現綠地變停車場、房屋底下有大水泵、道路開通遙遙無期等情況,買房人要求有一個說法時,開發商卻以規劃變更已經通過規劃部門批准為由,推卸責任,或以合同約定不清搪塞,消費者一般很難得到補償。
發生爭議、對簿公堂時,法官一般會以合同條款作為依據判斷是非曲直,而不完全看廣告。
銷售陷阱
國人買東西向來有跟風湊熱鬧的從眾心理,一聽說哪個樓盤觀者如潮,那些想買房的人便躍躍欲試了。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盲從心理,有的開發商就給買房人設下了陷阱:
其一,以小利誘之,在拿到預售證之前搞內部認購。內部認購是指房地產開發商小規模、不公開地預售商品房。由於內部認購的商品房價格相對較低,對那些買房人自然有吸引力。在此過程中,買房人認為自己得到了便宜,開發商也藉此機會籌到了資金。然而,內部認購的商品房是在開發商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的,其銷售行為是不合法的,因此,一旦出了問題,購房者的合法權益往往無法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這樣,買房人的投資就充滿了風險。
其二,製造假象,在房子數量、戶型、朝向等的推出和價格的制定上做文章。開發商的做法是推出預售房屋總量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並且對所推出的單元進行精心搭配。通常是揀最差的戶型和樓層先出手,這樣一方面可聲稱那些好的單元已經「名花有主」,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這些「醜女」到最後「待字閨中」。當然,這其中也要混雜一些好房型,否則會造成目標客戶的流失。
在價格的制定上,則會根據前期所推單元的銷售情況,對其餘單元的定價進行調整。一般而言,剛開始銷售(開盤)時,開發商往往會把價格定得低一些,以所謂的「最低價」(通常是該樓盤樓層、朝向最差的一間)來吸引客戶,而一旦有客戶來購房,那個「最低價」也就不翼而飛了。在實踐中我們會看到,只要銷售現場布置以及廣告炒作成功,價格都會節節升高。
其三,大力營造現場道具和售樓氣氛。為了製造一種銷售興旺的假象,開發商(售樓人員)往往會找來一些親戚、朋友到銷售現場做「托兒」,在銷售業績示意圖上偽裝得一片紅(紅色標識代表已售單元),讓人覺得樓盤好賣、銷售興旺,從而引發客戶的購買慾望。
其四,設置定金陷阱。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旦客戶看中某種戶型、表現出一點點購房的意向,售樓人員就會告訴你說這個戶型就只有一套了,如果不交付定金別人就會買走,要求客戶馬上交付定金。如果客戶說沒有帶夠定金,售樓人員就會要求客戶先交500到1000元的「小定」,簽訂認購協議書,然後要求客戶次日交齊「大定」。而一旦客戶把「大定」也交了,售樓人員也就完成了把客戶套住的任務。因為,我們看到的認購協議書經常會有這樣的條款:「如果在約定的時間內未能簽約,所付定金不予退還」。有許多客戶在簽署認購協議書後,經過再三考慮不想購買已經認購的房子,但為了避免定金的損失,就會簽署自己並不願意簽的合同,從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
「五證」陷阱
一個合法正規的房地產開發商,必須具備齊全的「五證」、「二書」。所謂「五證」,是指《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也叫建設工程開工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二書」是指《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這也是法律對銷售方的基本要求。
但在實踐中,有些開發商(售樓人員)為了掩蓋虛假情況,經常找借口不出示這些文件的原件,要麼說正拿著相關文件在報批某項手續,要麼就說文本放在離售樓處很遠的公司本部。售樓人員往往會先要求客戶簽訂認購書或合同,而客戶一旦交完定金或購房款,再有什麼問題,開發商(售樓人員)便會即刻變臉,客戶再也見不到售樓人員在推銷房屋時那充滿春意的笑臉。
合同條款陷阱
客戶決定購房了,得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一般情況下,開發商(售樓人員)會遞給客戶一份擬好的合同,合同會有許多空白的地方,有些地方是有待雙方確定後注入相關內容的,而有些選擇性填寫處可能還空著。這時,購房者往往以為該說的都已註明了,合同就算是完成了,殊不知就是這些空白處為開發商日後作弊提供了條件。比如,標准合同第十五條「遲延辦理產權證的,違約金每日按購房全款的萬分之三計算」,但您一不留神,開發商(售樓人員)便將此條款設計成按已付房款的萬分之三承擔違約責任。前不久我們從報上看到過這樣的案例:遲延辦證一年多,只賠付96元。或者在不能按時辦理好時,乾脆讓購房人退房。還有的合同中寫明的違約條款表面上貌似公平,實際不公平。例如:約定任何一方解除購房合同都要支付總房款40%的違約金。這實際上只是限制購房人,開發商自己一般不可能將賣出去的房子再收回不賣。
特別提醒
為避免購房人吃虧上當,我們提出防止陷阱的對策如下:
第一,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對於購房人來說,挑選所購房屋的位置和壓低價格固然重要,但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在尚不規范的房地產市場中,陷阱無處不在。因此,學習了解有關法律、法規,向專業人士(特別是專業律師)咨詢、了解有關購房方面的法規、知識是十分必要的,唯此,才有可能較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其次,要充分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在交易過程中始終堅持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原則。平等交易是一個法律原則。目前在房地產交易過程中,開發商(售樓人員)處在強勢地位,與購房者之間信息極不對稱,存在開發商(售樓人員)做霸王買賣的現象。為此,消費者要擺正心態,購房時要把問題搞清、搞細,對合同條款有異議、約定不明確、不滿意的,就堅決不簽,堅決不買;該堅持的原則就一定要堅持,不要圖一時之快,隨便妥協,從而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和巨大經濟損失。
再次,要認真簽約,保留好證據。在購房過程中,不要輕信一些開發商(售樓人員)的花言巧語。在簽署合同時一定要認真審查每一個條款,把相關問題問清楚、搞清楚;您希望得到的一切承諾,和雙方業已形成的協議內容,務必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以免日後空口無憑。收樓時和入住後,一旦發現問題,應保存好各種證據,必要時對相關事實可以通過辦理公證的方式保留證據,以證明侵權事實的存在。
最後,要學會依靠專業人士、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房屋買賣不同於一般消費,涉及工程、質量、合同、物業管理等多個領域,有關法律法規比較復雜。購房人即使經多方考察,一般也很難通過個人的努力搞清問題的症結所在。因此,如果發生了對您不利的事情,或者您預料到風險可能到來時,為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就應及時和該領域專業人士、法律界人士、中介機構、維權組織取得聯系,以求得幫助。
❸ 開發商銷售房屋常見的十大陷阱
不得不說買房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在開發商的花言巧語下,稀里糊塗的買了一套房,然後拚命的維權。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開發商的買房套路。
一、誘人的「價格陷阱」
房價的高低一直是購房者最為敏感的一個話題,商品房的廣告中常會有一個誘人的起價,如最低價××元/平方米起,實際上這個價格的房子根本就不存在,只不過是開發商為了博人眼球,吸引人購買而採取的一種促銷手段而已。
二、動人的「零首付」買房
「零首付、低首付」重出江湖,在低迷的房地產市場興起了一陣「低首付」「零首付」 風潮。由於實際上的「零首付」是由開發商或中介通過預先墊付,或者是通過虛擬抬高房價,多從銀行貸款的方式來獲得首付款,那麼開發商和購房者簽訂的合同也存在較多法律爭議和法律風險。
三、賞心悅目的「樣板房」
樣板房的作用在於讓購房者身臨其境地感受房屋的布置、擺設、空間、氛圍等,樣板房是決定購房者是否購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開放商房往往不惜投入巨資裝修樣板房,有的甚至將樣板房的面積做得更大一些,但購房者接收房屋後卻常發現實際上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四、嚴重縮水的「精裝房」
由於精裝房市場前景巨大,省時省力的精裝修房,成了不少購房者的首選,許多房企紛紛轉戰精裝市場。然而,事實上,精裝房卻頻現問題。有的開發商以各種原因為借口,在實際交付後,對裝修建材的品牌或型號進行調整,使精裝變劣裝、精裝變「驚裝」。
五、環境綠化陷阱
房地產廣告中「綠化率」是一個提及率很高的詞。在綠化率的後面,常常後綴著低至30%,高至60%,甚至有開發商打出綠化率100%的數字,使人很容易從這個簡單的數字,想像到整個小區滿目的綠色。
如果商品房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說明和允諾的內容是具體確定的,如「小區綠化率達到60%」,這個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開發商違反該說明或允諾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六、位置距離陷阱
「距市中心僅20分鍾」、「離地鐵站僅10分鍾」、「距某商業中心僅5分鍾」……給潛在購房者造就出一種近在咫尺的距離感,這樣的廣告語經常出現在開發商的樓盤廣告上。然而廣告語中的距離並不代表實際距離,當購房者入住後,往往發現開放商在廣告上說的距離某某地點10分鍾即達甚至要花超過半個小時才能到達。
七、配套設施陷阱
為了生活的便利舒適,購房者在買房之時,有時會將房屋周邊是否有醫院,小區里是否有公共游泳池,小區旁邊是否有大型超市或商場等因素作為購房的重要條件。開發商通常抓住購房者者看重房屋地理區位優勢及配套的軟體服務的消費心理,在樓盤的廣告中進行誇大或虛假宣傳,而實際交付房產的小區環境、配套設施與原介紹的廣告宣傳內容相差甚遠。
八、買房即上名校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1-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❹ 開發商銷售手段有哪些 如何警惕購房常見陷阱
廣告欺騙
現在樓盤廣告可謂是鋪天蓋地,而多數人也相信廣告效應,房子畢竟不可能像買車一樣,可以先體驗。首先,要注意在買房子的時候要選擇正規房屋銷售地點,有固定地點,證件齊全的房地產企業,不要選擇路邊野廣告的消息。有些人會利用內部價等誘餌騙取消費者的金錢,所以在選擇時要慎重,不要輕信小廣告之類的。在選房子的時候,除了要實地看房以外,還要查看房地產商的營業執照和「五證兩書」,即《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另外,交房時開發商是否提供『一表兩書』,即《竣工驗收備案表》、《住宅質量保證書》和《房屋移交書》。缺少任何一項都有可能給接下來的購房或者交房帶來麻煩。
定金糾紛
在所有問題都了解清楚並打算購買時,消費者就要開始支付一定的金額了。在此,需要提醒購房者要分清「訂金」以及「定金」的區別。定金,簡單的說就是預先給付開發商的金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購房者違約,定金不會退還,如果開發商違約,就要向購買方雙倍返還定金。
而訂金是在房產交易過程中預付款性質的一種支付,不具有定金的性質,定金也就當然不能適用。「訂金」在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在市場上類似的稱呼還有「認籌金」、「誠意金」等。出現在房屋認購書中的「訂金」,是購房者對開發商的保證,在實踐中一般被視為預付款。如果買方交付的是「訂金」,不論哪一方反悔,賣方都只須原數退還「訂金」就可。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購買者在支付金額簽約合同時,一定要認真閱讀,合同上一般會註明這筆金額是否會退還、幾個工作日內退還等重要內容。
霸王合同
在房屋買賣中,雖然房屋買賣合同有統一範本,但依然有房產開發商會基於某些因素的考慮在合同中加入對購房者不公平的條款。雖然購房者有話語權,但是如果要購買該開發商的房子就必須簽署這樣的合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霸王條款,對於這些條款消費者似乎很難反抗。
值得提醒的是,一般霸王條款多藏匿於購房合同的補充協議中,而這些補充協議都基本是開發商的律師團隊本著保護開發商的立場而制定的,購房者一定要對合同中的任一細節都多加留心,特別是附在後文的補充協議,這往往會成為不少糾紛的導火線。
交房前房產糾紛
從買房到交房基本會耗時一年左右時間,購房者千辛萬苦等到可以拿房門鑰匙的那一刻,既有期盼也有擔憂。歷年來,關於房屋質量的糾紛屢見不鮮,面對強勢的開發商團隊,部分買房者收到並不相符的房屋時選擇忍氣吞聲,或者自認倒霉。為了避免在居住過程中的不適,購房者要在交房環節多加留心。
房屋質量
商品房質量對消費者來說尤為重要,它不僅關系其居住安全,而且也關系其居住舒適的程度。然而有的開發商修建的商品房卻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質量缺陷,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所以建議購房者要認真對待驗房環節,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選擇專業的驗房公司驗房。如果是自己驗房的話,最好在收房之前就先去網上學習一下相關知識,驗房的時候要多注意建築結構、門窗、牆面、地面、頂棚、防水工程、採暖系統、給水、排水系統、室內電氣工程安裝質量等方面。
對於一般性質的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房屋,購房者可請求開發商維修,因維修致使房屋使用功能受到影響或給購買人造成損失的,也可向開發索取賠償。
而對於嚴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房屋,購房者應先請求房屋所在地的房屋工程質量監督單位檢查,在取得房屋質量鑒定不合格的證書後,可要求開發商予以退房。對消費者的正當要求,開發商不予理睬的,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面積縮水
根據圖紙建造的房子面積不可能精確到100%,為此國家也制定了3%的面積浮動。可是不少置業者會發現交房時面積誤差率超過了浮動的范圍,錢交了面積卻少了。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建築面積與約定面積不符時,合同有約定的從約定,無約定的誤差比例在3%以內的雙方據實結算,若超過3%買房人可要求退房並主張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在此提醒讀者,在簽訂合同時應注意約定細節。因此建議買受人在簽合同時,要把建築面積與套內建築面積都做約定。
規劃變樣
這幾年,規劃變更導致前期業主鬧事的案例也是時有發生,其中包括了在同一個小區內將別墅區域洋房區隔開、將規劃建為別墅的後續用地改成建造高層洋房等等。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小區建成入住,產權即發生轉移,產權所有人已經由開發商轉為全體業主,這時,開發商在沒得到全體業主同意的情況下,是無權擅自改變小區公有土地用途的。業主們可以去相關部門查閱小區的整體規劃審批,如果該地塊屬於小區已經入住的部分,那麼,就可以有充分理由認為這種規劃變更是不合法的。另外,即便是建設中的小區,開發商要變更已經對外宣傳的規劃,也應該對全體業主公示,在大部分業主沒有異議的情況下,才可以變更。
❺ 買房過程中可能出現哪些陷阱購房者必看!
買房一定要擦亮眼睛,不然就可能掉入意想不到的陷阱,不是讓自己多年的積蓄打了水漂,就是攤上久久解決不了的問題,那麼買房時可能會出現的陷阱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一、虛假廣告
設計精美的廣告經常會將房子吹得天花亂墜,一些購房者看見廣告後就被其所吸引,無法客觀判斷房子的好壞,便輕易支付了房款,直到入住之後才發現廣告只不過是美好的想像而已。因此,購房者必須要仔細閱讀購房合同中的內容,必要時還要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才可以。
二、配套設施
售房者或者中介在銷售房產時會對今後的生活配套設施承諾得完美無缺,但當購房者真正領取了住房鑰匙准備入住時,才發現許多的承諾其實並不到位。因此,購房者應冷靜分析各種配套設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
三、物業管理
有的房產企業或者中介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或在一段時間後偷偷更換物業管理公司,以次充好,這其實是損害了業主的正當權益。因此購房者在簽訂房屋合同時,對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期限超出一年的應提出反對意見,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四、逃避債務
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常常將資產轉移到另一項目中,或隱匿財產,抽逃資金,做假賬,以此造成破產的假象,其實是為了逃避債務,如果購房者買了這樣的房子就避免不了被打擾。所以,建議盡量選擇信譽好的房產企業或者中介,同時,還可以明察暗訪項目公司的實際財產。
五、一房多賣
有些售房者或者中介為了獲取利益,通常會將已經出售了的房子再次出售給第三方,造成一房多賣的情況。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購房者可能最後會落得房款兩空的局面,所以一定要提前核實房屋的情況,並在合同中約定好違約責任。
六、亂收費
有些物業管理公司會亂收費,比如收取超出核准價格的管理費,或者擅自提高收費標准,賺取收費差價等。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業主應積極選出為全體業主服務的業主委員會,這樣就可以挑選信譽好的物業管理公司,或解除與信譽不好的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合同。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❻ 擦亮眼:買新房過程中有哪些最常見的陷阱
買房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項非常高額的支出,往往要花幾代人的積蓄。而在實際的買房過程中又往往潛伏著許多陷阱,不注意的話,就會給買房帶來巨大的風險。今天小編就說說買新房的過程最常見陷阱的地方,希望各位購房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了。
一、變更樓盤規劃,無證施工陷阱
樓盤規劃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樓盤周邊的配套規劃,一個是樓盤本身。前者在簽訂購房合同時,一定要將相關配套的配建及具體完工時間落實在合同中,以免後期交房後,這些配套遲遲不見蹤影,也為明確責任提供依據。
對樓盤自身的規劃變更常見的有樓盤樓棟、層數的增加、修改。要知道私自增加的樓棟、層數是不在房屋的規劃許可證書中體現的,而不動產證的辦理要參考規劃許可證。如果該樓不在證件里邊,那麼後期很可能無法辦理不動產證。
不知道的人可能壓根不會注意合同和證件的重要性。
二、贈送面積陷阱
買房時常常聽到開發商承諾買房送面積,但是需要清楚的是不是所有的房屋都送,也許只是特定樓層才有贈送面積的福利。比如一層送地下室,頂層送露台等,其他樓層可能最多隻是送半個陽台而已。切莫為了贈送面積而沖動購買不適合自己的樓層和戶型。
三、精裝修房屋陷阱
精裝修房屋的好處之一就是省去了後期裝修的繁雜程序,可以直接拎包入住,還有一個亮點就是開發商承諾的裝修材料集中采購大品牌產品,價格更優惠。
但是缺點在於購房者無法監控裝修材料和施工細節,如果前期不注意,沒有將裝修材料和施工細節的相關問題寫入合同的話,後期發現問題,很難追究責任。
四、樣板間陷阱
實際購房中,唯一能看到自己所購買房子的實物和雛形就是樣板間了,這里的問題是,樣板間是開發商邀請知名設計師親自設計的,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體驗感上都是十分符合人的心理感受。
再加上燈光、布局甚至是面積的改造,很多購房者就是因為參觀了樣板間而沖動購房。但實際購買的房屋與樣板間比起來是大打折扣的。
五、置業顧問的心理戰術陷阱
買房選擇一個靠譜的置業顧問很重要,但是也要小心置業顧問的賣房戰術,時不時的一個電話告訴你房源快沒了,或者一個信息催促你趕緊簽合同,要不就賣給別人了,來打心理戰。
如果你被置業顧問牽著鼻子走,那麼,你買到的房子很可能是一個並不理想的房子。因為這是很普遍的銷售策略,買房要有緊張感沒錯,緊張過度,就可能造成盲目購房了。
六、高大上的宣傳廣告陷阱
面對整個城市鋪天蓋地的房地產廣告,眼花繚亂也心神動亂,迷迷糊糊就選擇了一個設計漂亮的樓盤,花大價錢購買,那麼你就上當了。廣告從來不是要不要購買的參考標准,因為廣告的虛假性實在是太大了,後期很少有按照廣告來設計的樓盤。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11-3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❼ 房屋買賣中有哪些陷阱
買房陷阱第來一類:虛假廣告源
設計精美的廣告經常是吹得天花亂墜,很多購房人買某一個項目的慾望首先來源於房地產商的廣告或展會上的沙盤。「樣板房」也耍花招,一些開發商利用樣板房欺騙消費者,樣板房質量、結構與實際所交房不符、裝修中利用視覺誤差、傢具尺寸相對縮小等進行誤導。
應對:購房者要仔細閱讀購房合同中的內容,必要時還要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這樣才有保證。
買房陷阱第二類:配套設施
開發商在銷售項目時對今後的生活配套設施承諾得完美無缺,但購房者真正領取了住房鑰匙准備入住時,會發現許多的承諾並不到位。
應對:購房者應冷靜分析各種配套設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如開發商提供免費交通車,能長期免費嗎?二是調查教育設施是否為教育行政部門所認可。三是看周圍是否有替換的配套設施。假如缺乏上述措施,一旦開發商提供的配套設施不配套,麻煩就多了。
❽ 買新房有哪些常見的騙局
購房者可以在購房合同的條款中約定好相關內容,以避免誇大的廣告宣傳等購房陷阱。
買新房會遇到開發商的誇大的廣告宣傳、贈送面積不寫入房本、內部限購陷阱、虛假銷構圖等。
一、買新房有哪些常見的陷阱?
1.誇大的廣告宣傳
廣告單頁是樓盤給人的第一印象,購房者首先了解樓盤都是要看廣告單頁的。雖然廣告單頁上詳細介紹了項目的特色、位置、價格等具體信息,但是廣告僅僅是作為一個參考,宣傳廣告都會存在一些誇大的部分。例如:一些樓盤為了吸引購房者們的關注,廣告單頁上打著某某學校的教育地產,但實際只有擁有幾個該學校的入學名額而已。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購房者若不仔細考察就會掉進陷阱里。
2.誘導贈送面積
只要是寫入房本的面積,是通過不動產登記中心登記過的,在住房系統中備案。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只有依法登記並取得房地產證的產權面積才受法律保護。如果房本上與合同上都沒有寫明贈送面積的相關情況,就無法證明這些面積的產權人是你。若開發商或物業私自佔用和使用你的贈送面積,維護自己的權益將很難。
3.內部認購陷阱
內部認購是指房地產開發商小規模、不公開地預售商品房。一般情況下,內部認購的商品房較普通房源價格相對較低,但這種銷售行為實際上卻沒有法律效益,一旦出現問題購房者將無法受到法律保障,給購房者買房帶來很大的風險。
4.虛假銷構圖
許多樓盤售樓處都設立了銷構圖,名義上是讓買房者能了解樓盤的銷售情況,其實也是一種促銷手段。但是很多銷構圖上的信息有水份,目的是給賣房者營造樓盤很熱銷的假象,從而促使買房者加速或者提價購買。
二、常見陷阱的規避方法是什麼?
1.為了避免誇大的廣告宣傳,購房者可以在購房合同的條款中約定好這些內容,那麼即使是對方反悔,購房者也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2.買新房時,可以主動向開發商提出「將贈送面積寫進房本」的請求,如果合同中無法增加,爭取將這一條款寫進補充協議。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將開發商承諾給你的具體面積額寫清楚,以免後期產生糾紛。如果向上述案例中,在合同中已經寫明贈送面積的情況,開發商不履行承諾,可將其起訴至法庭。
3.購房者如果想要內部認購房產,可以選擇一些實力強、口碑好的品牌樓盤。這樣的風險相對就會小一些,品牌樓盤也會有保障。
4.如果想買某套房子,被告知已經賣掉,應該查看購房合同和發票,或者到房管局查房源銷售數字。
關注公眾號91好房,了解更多房產真相。
❾ 買新房四大陷阱你知道多少 看了絕對不吃虧
買房對於大多數購房者來說是人生一件大事,因此需多加謹慎。買房交易存在著不少陷阱,也不少購房者上當受騙過,那麼如何才能避開購房陷阱呢?鏈家小編整理了一下四點購房者容易上當受騙的陷阱,希望能幫助廣大的購房者。
陷阱一:花俏的廣告單頁
廣告單頁是樓盤給人的第一印象,購房者首先了解樓盤都是要看廣告單頁的。雖然廣告單頁上詳細介紹了項目的特色、位置、價格等具體信息,但是廣告僅僅是作為一個參考,宣傳廣告都會存在一些誇大的部分。例如:一些樓盤為了吸引購房者們的關注,廣告單頁上打著某某學校的教育地產,但實際只有擁有幾個該學校的入學名額而已。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購房者若不仔細考察就會掉進陷阱里。
應對策略:這類陷阱其實很好應對,若想要了解廣告單頁中所說的配套是否真實可靠,購房者可以在購房合同的條款中約定好這些內容,那麼即使是對方反悔,購房者也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利益,以免白白被騙。
陷阱二:低首付不代表首付低
房產交易市場上除了一些特價房之外,還會用一種低首付的營銷手段來吸引購房者買房。所謂低首付,並不是人們所認為的真正低首付,而是先支付一定數額的錢,然後在一定時間內將剩下的首付繳納完。正因為如此,很多購房者在概念上理解錯誤,為後期的還款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應對策略:購房者如果能在一定時間內籌集這部分資金,完全可以通過低首付來買房。但是,如果將低首付認為就是字面意思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這一點購房者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理解錯誤而錯判了房子價格,那樣壓力就會隨之變大。
陷阱三:內部認購有風險
內部認購是指房地產開發商小規模、不公開地預售商品房。一般情況下,內部認購的商品房較普通房源價格相對較低,但這種銷售行為實際上卻沒有法律效益,一旦出現問題購房者將無法受到法律保障,給購房者買房帶來很大的風險。
應對策略:購房者如果想要內部認購房產,可以選擇一些實力強、口碑好的品牌樓盤。這樣的風險相對就會小一些,品牌樓盤也會有保障。
陷阱四:期房有出入
期房是目前房地產交易市場上的大多數,買房大多數購房者買的都是期房。但是期房是存在著風險的,因此購房者在買房時應當約定好的小區配套、戶型設計等具體細節,這樣在收房的時候才不會變動太大,出現面積縮水或者是小區規劃變樣等問題。
應對策略:若想要避免期房收房時的出入,購房者就一定要仔細研究購房合同,一定要有相關的條款來約束,這樣才能盡量保障減少差異。
以上就是購房者四個常見陷阱,希望上述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編再次提醒各位購房者,購房需謹慎!
❿ 一定要看!開發商銷售房屋常見的十大陷阱
買房時,你上當了嗎?被忽悠了嗎?開發商慣用的銷售手段你知道多少?揭秘開發商銷售房屋常見的十大陷阱和購房者買房須知的六大事項。
開發商銷售房屋常見的十大陷阱
一、誘人的「價格陷阱」
房價的高低一直是購房者最為敏感的一個話題,商品房的廣告中常會有一個誘人的起價,如最低價××元/平方米起,實際上這個價格的房子根本就不存在,只不過是開發商為了博人眼球,吸引人購買而採取的一種促銷手段而已。
二、動人的「零首付」買房
「零首付、低首付」重出江湖,在低迷的房地產市場興起了一陣「低首付」「零首付」 風潮。由於實際上的「零首付」是由開發商或中介通過預先墊付,或者是通過虛擬抬高房價,多從銀行貸款的方式來獲得首付款,那麼開發商和購房者簽訂的合同也存在較多法律爭議和法律風險。
三、賞心悅目的「樣板房」
樣板房的作用在於讓購房者身臨其境地感受房屋的布置、擺設、空間、氛圍等,樣板房是決定購房者是否購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開放商房往往不惜投入巨資裝修樣板房,有的甚至將樣板房的面積做得更大一些,但購房者接收房屋後卻常發現實際上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四、嚴重縮水的「精裝房」
由於精裝房市場前景巨大,省時省力的精裝修房,成了不少購房者的首選,許多房企紛紛轉戰精裝市場。然而,事實上,精裝房卻頻現問題。有的開發商以各種原因為借口,在實際交付後,對裝修建材的品牌或型號進行調整,使精裝變劣裝、精裝變「驚裝」。
五、環境綠化陷阱
房地產廣告中「綠化率」是一個提及率很高的詞。在綠化率的後面,常常後綴著低至30%,高至60%,甚至有開發商打出綠化率100%的數字,使人很容易從這個簡單的數字,想像到整個小區滿目的綠色。
如果商品房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說明和允諾的內容是具體確定的,如「小區綠化率達到60%」,這個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開發商違反該說明或允諾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六、位置距離陷阱
「距市中心僅20分鍾」、「離地鐵站僅10分鍾」、「距某商業中心僅5分鍾」……給潛在購房者造就出一種近在咫尺的距離感,這樣的廣告語經常出現在開發商的樓盤廣告上。然而廣告語中的距離並不代表實際距離,當購房者入住後,往往發現開放商在廣告上說的距離某某地點10分鍾即達甚至要花超過半個小時才能到達。
七、配套設施陷阱
為了生活的便利舒適,購房者在買房之時,有時會將房屋周邊是否有醫院,小區里是否有公共游泳池,小區旁邊是否有大型超市或商場等因素作為購房的重要條件。開發商通常抓住購房者者看重房屋地理區位優勢及配套的軟體服務的消費心理,在樓盤的廣告中進行誇大或虛假宣傳,而實際交付房產的小區環境、配套設施與原介紹的廣告宣傳內容相差甚遠。
八、買房即上名校
教育地產優勢一直是開發商用來吸引購房者的一大法寶,但其中不乏部分開發商以此為廣告噱頭,「買房即上名校」宣傳語背後卻暗藏貓膩。如,有些樓盤一期、二期、三期教育地產大不同,但是在打廣告時不會明確提出來。有部分購房者對此並不是十分了解,在銷售顧問誘導下,買了該樓盤二期、三期,結果卻失去了心儀學校的機會。又如,有些樓盤開發商承諾的教育地產有時間限制。
九、買房贈送面積
雖然早已有明文規定將對贈送空間面積及其比例做出嚴格限制,但考慮到報規批復後在建、流入市場的時間差,如今的房地產市場仍是可見贈送空間的身影。由於購房者對於贈送面積並不是特別了解,有些開發商會把公攤面積、公共綠地面積、陽台、地下室、飄窗甚至管道井等算作贈送面積,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10、 飢餓營銷,製造熱銷房荒的假象
「這次房源不多,要買乘早」、「下次開盤肯定漲」、「排號已經快滿了,趕緊(交錢)拿個號吧」,售樓員巧妙的運用了開發商的營銷手段,更加刺激了購房者的買房沖動。開發商拿出少量的房源加推,人為造成市場供不應求,房源緊張,房價趨漲的態勢,再加上一些媒體的「軟文」助力,購房者繼而被引誘消費。
購房者買房須知的六大事項
購房者應理性的看待廣告內容,不要只聽開發商一面之詞,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輕信開發商的廣告宣傳。要理性審視廣告內容,把廣告寫進購房合同。
2、收集與查證關於所購房屋的信息。若確定購買,到規劃部門、房管部門以及建設部門做資料查詢。
3、要多多動腿親自核實。樓盤實際位置去看,多關注樓盤的位置以及周邊的配套設施是否與宣傳冊上描述的一致。規劃等還可以向當地規劃門咨詢核實,並要求將期待的規范設施寫進合同。
4、盡量達成書面約定。消費者購買「精裝房」、「教育地產」、或者對小區的配套設施有要求時,最好在合同中,以便於在產生糾紛時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
5、注意證據的收集。對於開發商派發的宣傳冊、廣告彩頁、樣板房照片、小區規劃圖或其他宣傳資料,購房者應妥善保存。
6、注意合同中的免責條款。一般協議里有「最終交付以政府規劃或最終確定的示意圖為准」類似的字眼,購房者在簽訂的時候需謹慎。
以上就是在我們買房過程中常見的一些銷售陷阱以及買房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在買房過程中,開發商往往為了促進銷售,採用一些虛假信息,吸引消費者購買,本來就急於買房的消費者在開發商的各種糖衣炮彈下,一時頭腦發熱沒有理性考慮而沖動購買,事後造成自己維權難的局面。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2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