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了解高明金科的樓盤的嗎,品質如何
柯集團這兩年在廣東這邊拿了很多地,高明那邊就有三個金科的樓盤,房子使用率挺高的,主要你得看一下位置,太偏的不建議
2. 金科地產有哪些樓盤
重慶
金科城、金科·公園王府、金科天宸、金科·太陽海岸、金科·陽光小鎮(長壽、永川)、金科·中央御院、金科·廊橋水鄉、金科·時代中心、金科·星辰、金科·開州城、金科·財富中心、金科·中華養生城、金科·中央華府、金科·中央公園城(涪陵、永川、璧山、大足、江津)、金科·世界城(重慶、榮昌、合川、雲陽、江津、南川、長壽)、金科·世界走廊(涪陵)、金科·天湖小鎮(涪陵)、金科·天籟城(合川、涪陵)、金科·黃金海岸(豐都)
四川
金科·天籟城(成都)、金科·廊橋水鄉(成都)、金科中心(成都)、金科·中央公園城(內江)、金科王府(內江)、金科·東方雅郡(成都)
北京
金科王府、金科·廊橋水鄉、金科中心、金科·天籟城
湖南
金科·東方大院(長沙)、金科·時代中心(長沙)、金科·金科世界城(長沙)、金科·鑽石山(郴州)、金科·山水洲(瀏陽)、金科城(郴州)
江蘇
金科·廊橋印象(張家港)、金科·廊橋美墅(張家港)、金科·世界城(無錫、如皋)、金科·米蘭米蘭(無錫)、金科王府(蘇州)、金科·天籟城(蘇州)、金科·東方王府(江陰)、金科城(南通)
陝西
金科·天籟城(西安)
山東
金科城
金科·陽光美鎮(青島)
新疆
金科·世界城(烏魯木齊)、金科·中亞機械城
貴州
金科·中央公園城(遵義)
3. 我想詳細了解一下金科桃李郡這個樓盤
新城.金科桃李郡位於重慶市渝北區渝北中學旁,所屬渝北區空港經濟區,空港經濟區是指依託大型樞紐機場的綜合優勢,發展具有明顯的航空樞紐指向性的產業集群而在空港周邊所形成的經濟區,其核心特徵表現為傳統港區與經濟開發區雙重功能的統一。
本項目的優勢:
1.板塊優勢:本項目位於渝北區3號線高堡湖輕軌站,比鄰江北機場,在空港經濟區的核心位置。
2.教育大盤:小區與兩江小學校、渝北中學,均為劃片區入讀,這兩所學校都是渝北很優質的學校。
3.品質優勢:本項目由新城控股和金科地產強強聯手打造,項目主要由洋樓組成,小區環境舒適。
4.交通優勢:項目距離高堡湖輕軌站1公里距離,3號線可直達觀音橋商圈、龍頭寺商圈、南坪商圈,同時乘坐3號線可在江北機場換乘10號線,10號線可直達重慶北站高鐵站,到五里店江北嘴商務區也比較方便。自駕通過機場高速到主城其他區域也比較方便。
本項目於3月中旬開盤,洋房戶型主要有套內109㎡、113㎡、116㎡,均價在15000元/平米;高層戶型主要有套內73平米、77平米、88㎡,均價在13000元/平米。本期已售罄,下期預計4月底5月初會加推。
4. 金科房產怎麼樣
金科房產不錯。
理由:
金科股份成立於1998年,歷經20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以五星級酒店、園林、門窗及物業管理等為輔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具有國家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2012年第一季度季報公布,金科總資產達401.5億元。
在已進入北京、重慶、四川、江蘇、湖南等省(市)的26個城市進行房地產開發,全國目前在建項目超過38個。目前,公司土地儲備可建面積超過1000萬平米。
(4)廣東省有多少個金科的樓盤擴展閱讀:
2011年8月23日,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肩負「建築人居夢想」的崇高使命,秉承「做好每個細節」的公司理念,經過15年持續、穩健發展,金科已進入中國房地產企業第一陣營,2009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評選為「中國地產品牌10強」。
2012年,排名中國房地產行業綜合實力第16位,運營效率、社會責任感均列第三。排名「中國房地產500強」前20強,並獲評「2011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展潛力十強」。並被國家工商行政總局授予地產界僅有的10餘家「中國馳名商標」。
金科被評定為「中國藍籌地產企業」、「中國慈善突出貢獻企業」、「中國房地產穩健型企業全國第三」、「影響世界的中國力量品牌500強」等世界和國家級至高榮譽。
被國家和地方政府評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AAA誠信開發企業「。目前已成為全國多個城市的誠信納稅大戶,被多家權威金融單位授予3A信用等級。
5. 恆大在廣東省有多少樓盤
哇,這就難數咯! 那是異常的多!
6. 介紹一下金科天元道的樓盤信息
項目是由重來慶市金科實業自集團弘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打造的住宅 ,洋房,別墅,及商業綜合體,位於渝北區兩江新區大竹林板塊金開大道旁。
項目優勢:
1、區域優勢:項目位於渝北區域兩江新區大竹林板塊,為龍湖、萬科、金科等大型開發商集中進駐打造的高端居住區;同時項目緊鄰光電園板塊,騰訊總部、愛奇藝等大型企業入駐於此,板塊圈層相對較高。
2、配套優勢:項目緊鄰地鐵大竹林站,距離6號線大竹林站直線距離480m。自駕可選擇金開大道,渝武高速,內環快速路,軌道交通及道路交通都很便利;項目可享受龍湖星街配套,同時項目自配底商及商業綜合體且周圍會引進多家商業綜合體,後期商業配套完善。
3、項目優勢:項目為金科打造的集別墅、高層、社區底商、集中式商業等多種物業形態的綜合體,項目住宅容積率約2.7,綠化率約30%,居住舒適度高且生活便利。
4、教育資源:項目周邊有康莊美地小學,康莊美地幼兒園,嘉陵幼兒園2.7公里,北部新區新區才兒坊江與城幼兒園。
7. 廣東省一共有多少個市
21個
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
珠三角:廣回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答、珠海、江門、肇慶、惠州;
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
粵西:湛江、茂名、陽江;
粵北:韶關、清遠、雲浮、梅州、河源。
(7)廣東省有多少個金科的樓盤擴展閱讀:
廣東省轄市當中,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深圳為計劃單列市,深圳、珠海和汕頭為經濟特區,廣州和湛江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下分121個縣級行政區,包括6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 36個縣、3個自治縣。
其中佛山市順德區被廣東省為省直管縣試點,對順德區實行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的行政執法許可權,並將接受廣東省的直接考核,分數單列。20個縣級市法律上直屬省政府,實際上是由地級市暫為代管。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
8. 廣東有多少個市,各是什麼
一共44個市,副省級市2個,地級市19個,縣級市23個
2個副省級市:廣州市、深圳市
19個地級市:珠海市、汕頭市、佛山市、韶關市、湛江市、肇慶市、江門市、茂名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陽江市、清遠市、東莞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陽市、雲浮市廣州市:廣州位於中國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
23個縣級市:增城市、從化市、南雄市、樂昌市、英德市、連州市、台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廉江市、雷州市、吳川市、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高要市、四會市、興寧市、陸豐市、陽春市、普寧市、羅定市。
廣東亦稱粵,「粵」作為廣東簡稱,最原始的意義是指代華南百越(百粵),古文獻中「粵」和「越」互為通假,可隨意互調使用。隋唐以後,「粵」字意義收窄,指嶺南地區,或稱「南粵」。
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出現了早期古人(馬壩人)。商與西周時代,廣東先民便與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經濟文化往來。春秋戰國時代,嶺南與閩、吳、越、楚國關系密切,交往頻繁。歷史上楚庭、南武城的傳說,反映出這一時期嶺南與楚、越的關系。
《國語楚語上》也有「撫征南海」的記載,可見當時嶺南與楚國有軍事、政治關系。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
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據《漢書》記載),郡治番禺。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粵西有一部分屬象郡和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長沙郡。這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秦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任囂死後,趙佗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際,趙佗武力攻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當時,廣東除今連州及樂昌北境屬長沙郡管轄外,都屬南越國地盤。趙佗及其後的南越國,都與漢朝一樣實行郡縣制。
漢武帝平定南越後,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為了便於監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廣東封開)的交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
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海郡(粵中、粵東),還包括蒼梧郡、和浦郡、荊州貴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較秦代增置3個縣:揭陽、中宿(今清遠)和增城。
東漢末,赤壁之戰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廣信東遷番禺。
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為便於治理,又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東吳時期,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
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南北朝時代,中國政局南北分裂。南朝統治者對俚人(越族)實行「羈縻」政策,在原地大量封官,導致州、郡數猛增。
增設的州、郡、縣多集中在粵中、粵西、粵北地區,粵東地區設置較少。因為當時粵東農業經濟沒有粵西發達,交通也沒有粵西方便。隋初,設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隋煬帝廢州為郡,改為郡、縣兩級,大加省並,今廣東省境分屬10郡、74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