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本溪最高的建築在哪多少層
金鼎飯店,30層!沒記錯的話好像樓高104米
Ⅱ 本溪普通人家住宅樓多少層
大部分老樓6層左右 現在新樓都33左右
Ⅲ 請問高層住宅樓最高限高多少層
1、高層住宅樓(指11層以上、24層以下的住宅樓)因為建築結構和建築形態(版點狀居多)的局限,房型設計難度權大,要做到每套室內全明、採光通風良好是有很大難度的。
2、高層住宅樓特點:
使用率比較:多層高於高層,85%左右;高層住宅樓由於有電梯、電梯前室等,需分攤的公用面積較多,高層塔樓使用率72-75%,板樓在78-80%。
建築質量比較:多層一般為磚混結構,抗震性能比高層差;高層一般為鋼筋混凝現澆,抗震性能好,折舊年限長。
房型構造比較:多層一般坐北朝南,南北通風,使用面積高、房型合理,大開間容易隔開裝修;高層一般為框架結構,加上要考慮電梯的位置,戶型設計較難,裝修也易帶來不便。
物業管理收費:多層少於高層。
Ⅳ 中國最高的樓多少層
截止2015年,中國第一高樓是上海中心大廈(632米,其中結構高度回為580米),已封頂。結構第一高答樓為天津117大廈(597米,其中結構高度為596.5米,世界第二,僅次於迪拜哈利法塔)。
上海中心大廈(英語:Shanghai Tower),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的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其設計高度超過附近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中心大廈項目面積433954平方米,建築主體為118層,總高為632米,結構高度為580米,機動車停車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輛。2008年11月29日進行主樓樁基開工,預期到2015年6月底或7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美國SOM建築設計事務所、美國KPF建築師事務所及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等多家國內外設計單位提交了設計方案,美國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的「龍型」方案及英國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尖頂型」方案入圍。經過評選,「龍型」方案中標,大廈細部深化設計以「龍型」方案作為藍本,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完成施工圖出圖。
Ⅳ 高層怎麼選最佳樓層,買房幾樓最好
大多購房者,都在想,我應該買高層還是低層的房子好呢?房子買了之後,內就要住一輩子,所容以很多人都很小心,不想到時後悔,寧願剛開始多花錢。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到底哪個樓層好。
優點:中層的話,既有低層的優點,也有高層的優點。採光也可以。
缺點:只是中間位置,容易積聚上面的廢棄廢物。
反正,最後還是要看個人選擇,老人可以選低層,青年可以選高層,大家怎樣看呢?
Ⅵ 中國最高的住宅商品房能建多少層
沒有規定上限,技術允許和城市規劃允許的前提下你想蓋多高都行。專
但是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屬住宅是有非常嚴格的建築消防安全標準的,必須設置避難層。所以開發商一般來說不大願意建100米以上的住宅建築,成本高,公攤面積大。100米的建築一般按3米一層來算,通常是33層。所以你在中國各個城市能常見的最高住宅也就是33層(或34層,層高矮點)。近幾年不少一線二線城市也建了不少100米以上的超高層住宅,比如無錫的西水東居住區(45層),上海的世貿濱江花園(61層),天津的雅頌居(60層)等等,但是仍沒有形成主流。
世貿濱江花園
Ⅶ 本溪美瀾城多少錢一平
4700去年問的!今年應該更貴了吧!
Ⅷ 經適房28層高樓選多少樓層最好
十層都差不多吧
Ⅸ 一般來說 32層的樓房哪層最貴 各層之間相差多少
25層及以上住宅18-23層最貴
具體可以參考如下:
1.多層住宅(6層)3-4層最貴
因為1層、2層易潮濕,並且容易受到地面噪音的影響,尤其是臨街的房子;另外,由於1層和2層的樓梯使用頻率最高,如果牆壁隔音效果不好,一旦有走動也會比較嘈雜。
除花園洋房、高端小區之外,大部分6層的樓盤是沒有電梯的,所以每天如果都要爬5-6層,對於老然和小孩而言,有點吃不消。如果6層上面沒有閣樓,還有面臨夏天太熱、冬天太冷的情況,同時也會有漏雨的潛在風險。如果6層上有閣樓,雖然2.2米以下面積是贈送的,但是換算起來,單價依然會低一些。所以,通過以上對比不難看出,還是3-4層最理想,價格自然也最貴。
2.小高層住宅(12層)7-8層最貴
對於12層左右的小高層來說,7-8層是相對比較安靜的,不易受噪音和灰塵的影響,高度也不是特別高,是價格最貴的樓層。
3.高層住宅(18層)13-16層最貴
層高在18層的高層住宅,12層-15層是最明亮的樓層,相比低樓層而言,採光效果好,視野也比較開闊,不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購房者其實不太適宜居住,樓層越高氣壓越低,容易讓人覺得喘不上來氣。
4.25層及以上住宅18-23層最貴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25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18-23層是最貴的,底層和頂層價格更便宜。
高層樓盤房子價格差別原因:
1.首先由於高層住宅整體高度高,對建築結構和建築質量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建設高層住宅的成本是比較高的。
2.高層住宅之中,由於前後樓棟的遮擋問題,樓層越高的房子採光和通風相對更好,所以房價更高。
3.高層住宅在建設初期就要考慮到後期停電、水壓不夠的情況,所以一開始就要准備備用電源等功能。
4.一般情況下,在高層住宅樓中,價格會隨著樓層的升高而增加,頂樓價格也會相對便宜。
Ⅹ 20層的樓盤,買多少層最好
高層住宅是城市化、工業化的產物,高層住宅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節約土地,尤其是對於我們這樣的人口大國,同樣的地基建造六層住宅與建十二層住宅,土地利用率可提高一倍,這顯然對政府和開發商都有利(政府可以多賣點地,開發商自然更不說了),所以近幾年政府及開發商都利用各種傳媒鼓吹炒作住小高層的利處,於是乎,住小高層似乎成了一時髦和潮流,小高層也如雨後春筍在各地遍地開花。
這里先說說小高層的益處,首先,從建設質量上看,一般情況下,高層的建造標准、建造質量要高於多層。普通多層住宅一般為磚混凝結構,而高層住宅由於它為鋼筋混凝現澆,地基深而結實,牆體厚實,不滲水,抗震性能好於多層,整棟大樓不會下沉變形;而且折舊年限長。還有雙路供水,供電系統,可提供更有保障的供應、集中安全的住宅環境、規模化的管理服務、以及良好的採光通風條件等優勢。
隨著小高層的普及,近些年挑選樓層的爭論又多了起來,一說到選小高層樓層,一些人肯定會說,這還用爭論?!既然是小高層,當然是越高越好了,其實不然,同一套戶型,所在的樓層不一樣,居住感覺也會大不相同,每層樓都有自己的小氣候。樓層不同,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也不同。這里先介紹各樓層的利弊讓大家自己斟酌。
先說說一般不被購房者尤其是年輕購房者看中的低樓層吧,一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里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系,不用朝下瞧人。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一層到三層離地面很近,雖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適感,但是低層空氣循環減緩、陰影和濕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污染也比較嚴重。一般人會認為,三樓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這里集結了大量有害物質。四樓、五樓的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
現代社會,高樓大廈的住宅,使人有種「一覽眾樓小」的感覺,高層視野較開闊,空氣質量較好,噪音小;自然風大,採光較好,日照時間長,有的朝向太陽照射達到七八個小時之久。那麼,是不是越高越好呢?有人認為高層空氣清新、雜訊也少、景色也很優美,而這前提是你所居住的小高層周邊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你所住的高層的周邊沒山沒水,看到的只是前面樓座的「後腦勺」,「享受」著城市的各種光電污染能說是景色好?!其實很多住高層想觀景的自己卻成了「景觀」,讓對面同等樓層的住戶把自己的小家看的通透,真不知這種「景觀」讓心裡能美到哪去,而低樓層卻因視線死角及地面樹木及低矮建築的阻擋卻具有很好的私密性(這肯定讓大家意外,但事實卻如此),說到樓高自然風大,很多住戶住著住著往往會感覺自然風有時大過頭了(尤其是處於多風的地區及春冬等季節),再就是高層的空氣也並不像想像的那麼新鮮,大大小小的煙囪幾乎包圍城市,30米以上難免集結起有害物質。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 ,其實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幹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說白了,這些樓宇的8-11樓之間灰塵會逗留其間,在此過程中,居住者會與灰塵「同呼吸共命運」一段時間後再「吻別」。 而且這里正好是噪音較大的空間,許多消費者以為身居高樓就能「遠離塵囂」,誰能想到,真正在一樓傾聽車輛雜訊,還不如在8-14層聽得真切。這是因為,聲波的路線跟樹木和建築物的多少有關。聲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線傳播,有時高層同樣聽見汽車干線上的嘈雜聲,原來, 有時聲音會自由地往上走,直至高層的窗戶。聲波是以立體傳播的,向上的並不比向兩邊的弱,高層樓接收到的聲波要比同一幢樓低層來得強。而低樓層卻因受到周圍低矮建築物及樹木等物的阻檔和吸收而相對減少了噪音,這個因素在選擇住宅時也是不容忽視的。高層居民的另一個無形的敵人是電磁輻射。說到電磁輻射,就更沒有幾個人能懂得。鋼筋混凝土結構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房子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經常頭疼或心情不好。 另外,隨著高層建築不斷增加,為滿足其用水需求而建設的二次供水設施也隨之不斷增加。通常所稱的二次供水是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的簡稱,是指通過二次供水設施間接向用戶供給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設施包括為保障生活飲用水而設置的高、中、低位蓄水池及附屬的管道、閥門、水泵機組、變頻、氣壓罐等設施。由於二次供水是「水廠-管網-二次供水設施-用戶」過程中相對開放的環節,比市政管網水較易受到污染,水池(箱)若不能定期進行清洗消毒或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水質的二次污染。據介紹,有一些小區樓頂的蓄水池和水箱長年無人管理,衛生狀況堪憂,有的蓄水池和水箱長滿了青苔,有的水池由於長期沒有蓋好,掉進不少的昆蟲,維修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設備的正常運轉和維護,都要業主們掏錢。所以一般這幾層很多內行都不會買的,二次供水,二次污染,二次出錢。
這里還不得不談談中國傳統上的「地氣」之說,一些人說住在高層會缺少「地氣」,有可能影響其身體素質,雖未經證實,但我國古代的地氣之說不是無中生有的,何為「地氣」?是否真的存在人們所說的「地氣」呢?在中醫的傳統典籍中,有部分涉及到這種「地氣」研究,其中最典型的是「辟穀」做法,其宗旨就是為了取「天地之精華」,包括人們所說的「地氣」。所謂「天地之精華」,其實是指健康的自然環境,由環境、氣候、空氣等各種條件綜合而成地氣是指大地的磁場,當時的古代的中國人沒有磁場這個概念就用地氣來代替磁場這個名詞,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氣都對人體有益的,只有和人體自身頻率相同的磁場才對人體有益,其實這種影響更多來自於心理的作用。受地心吸引力的影響,人類總是覺得靠近大地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有安全感,而處於空中的高樓則會有一種不穩定感覺,加上高層建築物本身就會有一定的擺動性,如果對此比較敏感的人再加上一些老人的傳統觀念,更容易使之產生一種忐忑不安的心理影響。同時,由於客觀上高空中空氣比低處稀薄,氧氣量減少,地心吸引力也有所減少,對患有一些病症的病人確實有不適合之處,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腦血管以及內臟有病變的病人,長期生活在高空中對其病情發展不利,有可能會加重病情。另一方面,長期居住在高樓的人們尤其是老人,會產生一定的不安穩心理,甚至出現噩夢發作導致失眠以及恐怖感等。這些心理因素的長期改變有可能會導致生理因素的改變,從而加重病情,所以說住高層對中老年人來說不利的因素還是有的。特別是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不要住在六樓以上的樓層,窗外的環境十分重要,身居高層,整天面對的是磚牆,能引起孩子對自己和對世界的不由自主的敵意。
綜合各方面因素,小高層選樓層最好不要超過六樓。六樓最好,接著依次為五樓,四樓、二樓、三樓,七樓、八樓九樓……一樓鉛(一般懸浮在2米以下)等重金屬集結,其實對老人也不利。
理想住宅的標準是:房子不超過六樓,周圍自然景色優美,一邊是公園,一邊是秀水,樹和水都是極好的過濾器,不讓塵土通過。不過,這樣理想的住宅要得到真的很難啊。如果能看到青山、森林,住的高點得到視覺享受,犧牲一下別的也是值得的,如果僅看到的僅僅是「水泥森林」,那就免了吧,除了能滿足一下「高高在上」的虛榮心,其它的還能有啥呢?!
親,記得手機右上角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