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樓盤信息 > 樓盤內部房有什麼問題

樓盤內部房有什麼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02 05:27:04

樓盤的認籌和內部認籌有什麼區別

簡介
首先應明確:任何形式的「認籌」、「內部認籌」「VIP排號」等行為,都是房地產開發商在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的非法活動,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認籌」的具體操作大致有以下幾個環節。首先是消費者去開發商那裡填寫個人資料,在交納一筆數額不菲的「誠意金」後,將領取到一張叫VIP卡、VIP護照、VIP消費卡或認籌卡等名稱五花八門的「證書」。拿到這些「證書」之後,消費者即獲得了「認籌」資格。但往往有「認籌」資格的消費者的數量會遠遠超過樓盤實際推出的房屋數量。
第二步就是所謂的「解籌」(一般的開發商在取得預售資格後才開始「解籌」)。在「認籌」數超過實際可提供的房屋數量的情況下,開發商一般採取「抽簽」的形式,從已「認籌」的消費者中「抽」出可以選房者。之後,被抽中的選房者在統一選房號統一交首期,統一簽署認購書或預售合同,挑中房號後,將與開發商簽訂「認購合同」。之後再是簽訂《預售合同》或者《房地產買賣合同》。
據說,所謂「認籌」是深圳開發商從香港同行那裡學來的一個樓盤營銷手段,不過,淮橘成枳,「認籌」來到內地之後,卻正以另外一種形態「肆虐」開來。
[編輯本段]
主要陷阱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認籌」里其實暗藏了種種「玄機」。
陷阱一:「認籌」樓盤大多沒有預售許可證
搞「認籌」的樓盤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
記者本月26日趕到了正在進行「內部認籌」的蛇口某樓盤的「售樓處」,現場已擠滿了前來登記的消費者。記者問一位銷售人員:「樓在哪裡呢?」該銷售人員透過售樓處的玻璃窗指著樓下的一處工地說:「樓還正在打樁。」而記者此前在市國土部門也未查到該樓盤的初始登記記錄,這就意味著這個尚在打樁、還沒有進行初始登記的樓盤就已經開始「認籌」了。
陷阱二:變相佔用消費者資金
取得「認籌」資格時,消費者都將被要求交納一筆數額不菲的「認籌誠意金」。一般為數千、數萬至幾十萬不等。令人咋舌的是,華僑城內的某處高檔樓盤每套房的「認籌誠意金」高達100萬元。
盡管開發商均承諾,「認籌誠意金」可無條件無息退還。但有專家則認為,這實際是一種無償佔用消費者資金的「融資方式」。
有媒體披露,去年某樓盤認籌時打出了「購2房、3房及4房以上單位,可分別享受到『1萬元抵2 萬元』、『2萬元抵3萬元』」的優惠,結果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來排隊認籌。認籌當天就發放了「VIP認籌卡」1000多張,每張「VIP認籌卡」應交「認籌誠意金」最低1萬元。以此計算,開發商一日即融資1000餘萬。而按照慣例,一般樓盤「認籌」到「解籌」少說一至兩月,多則半年甚至更長。專家說,被無償佔用的這1000多萬元「認籌誠意金」對於部分現金吃緊的開發商往往能起不小的作用。
專家分析說,由於近期以來國家的宏觀調控對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產生了較大影響,「認籌誠意金」 就成了不少開發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尤其是在項目開盤前的那段時間內,往往是開發商資金最為緊張的階段,「認籌誠意金」無疑可解決「燃眉之急」。
專家警告說:「對於這些『認籌誠意金』,政府及其他機構並無任何監管措施。一旦項目出現問題,開發商捲款而逃,受損失的就是消費者本人了。」
陷阱三:排隊之「謎」
幾乎所有的樓盤在「認籌」之時都要排隊,坊間也流傳著不少人僱用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排隊、甚至有人提前徹夜排隊「認籌」的說法。
為何會有「樂此不疲」的排隊現象呢?有知情者道出了其中的奧妙:一些開發商、代理商、「炒房者」就是要營造這種極端熱鬧的氛圍,製造出樓盤「供不應求」的假象,不明就裡的消費者看到越是排隊的人多,越覺得房子難買;越覺得房子難買,就越願意排隊。而那些盡管排了隊,也交了「認籌誠意金」但最後並未抽中選房權的消費者就越願意出錢從「炒家」手中買到選房權、甚至再出更高的價格從「炒家」那裡買房。
「排隊」有奧妙,「解籌」也暗藏「殺機」。
由於在一般情況下交納「認籌誠意金」之後,即可參加抽號(通過抽簽的方式在所有認籌者中抽得獲得選房權者),而且「認籌誠意金」可無條件退還,這就給「炒家」提供了機會。知情者介紹說,「炒家」一般都會「一盤多認」,也就是在同一個樓盤內多次「認籌」,而「認籌」數越多,被抽中的機會就越大,往往抽中一個號轉手就能賣錢。更有甚者,那些「有門路」的人往往通過關系在一開始就先佔個「號」,然後再轉手倒賣。
今年初,發生了一起較嚴重的「解籌」風波——一家代理商在代理一家樓盤的銷售時,組織了「認籌」和「解籌」。結果,樓盤全部房屋僅100餘套,但「認籌」數高達1000餘個。「解籌」當天,現場一片混亂,有激動的消費者沖進抽號現場,砸開了抽號箱,發現抽號箱內有很多相同的號碼!
陷阱四:故意控制房號
記者從知情者處獲悉,不少開發商及代理商在「認籌」時,往往故意控制房屋銷售的數量。知情者打了一個比方,有些樓盤往往只放出1/3的房屋,這1/3的房屋銷售完了之後就對外聲稱「全部售罄」,從而故意製造樓盤熱銷的假象。「越說房子賣完了,消費者越急,越急就越想買。但等不到多久,就會發現有人願意轉手,但價格自然高出了很多。」專家警告說,「這往往都是開發商或中介在當中做的手腳。」
陷阱五:開發商隨時提價,優惠成「空中樓閣」
所謂的「認籌」一般都有折扣。一般的樓盤都會以折扣2至3個百分點等優惠方式吸引消費者前來 「認籌」。不過,有專業人士指出,這種「優惠」其實完全是虛幻的。因為,在「認籌」階段,開發商一般不會公布銷售價格,如果「認籌」的人數超過預期,開發商將立即提價。如此一來,之前的所謂優惠無疑是「空中樓閣」。
有知情人士透露說,某樓盤開發商的領導層關於定價的決策就隨著「認籌」人數的不斷增加調整了數次。結果,最後的定價比最初的預期高出了整整1100元/平方米。
地產專家:「認籌」帶來了極大危害
記者日前采訪了市房地產協會的一位專家,該專家就坦言:「『認籌』給房地產市場帶來了相當大的危害。其中最大的危害就是為房地產炒作提供了一個幾乎毫無風險的平台。」
該專家分析說,由於「認籌熱潮」人為製造了樓市「供不應求」的假象,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也跟風買房。而「炒家」只要付出可「無償退回」的「認籌誠意金」就有可能獲得選房權。在熱銷假象的迷惑下,真正願意買房自住的消費者在經過多少次的往來奔波以及漫長等候後,往往非常想獲得「苦苦追求但又未能得到」的選房權。結果,自然給「炒家」創造了機會。
另外的一大危害就是推動了房地產「虛熱」勢頭。「認籌」與「炒作」互相推波助瀾,導致房價逐步上升。結果,不僅消費者付出了更多,而且一旦房價回落,在高位買進者定將遭受巨大損失。
購房認籌中的驚今天騙局
凡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發展商不得發布任何銷售信息,嚴禁以「認籌」、「內部認購」 「內部登記」等任何形式變相無證銷售商品房,不得向購房者收取排號費、誠意金、認購費等任何含有預定款性質的費用。
所謂「認籌」就是開發商在項目正式發售前通過一些優惠方式,吸引有購房意向的消費者預先向售樓方繳納「排號費」、「誠意金」等費用,依照付款時間先後順序取得號,在解籌時消費者可憑號順序的先後挑選,購房並享受排號時約定的價格打折的優惠。
下面帶大家來看看認籌的欺騙本性,以及對消費者乃至整個房價市場的危害!
侵害一:消費者喪失知情權。
消協統計數據顯示,八成以上樓盤都採用了「認籌」方式,「認籌」以後「蓄客」的時間短則數月,長則半年甚至一年,在這段時間裡面,不公布銷售均價,不公開選房,消費者手中只握有一個縹緲的「優先權」,而對欲購房資料一概不知。為保證「認籌」的成功與「火爆」,有的開發商四處「放號」,有的售樓小姐手裡就握一定數量的「認籌號」,向看盤的顧客推售。樓盤的「認購」量,往往是推盤量的幾倍甚至十幾倍,給人一種樓盤「供不應求」的市場假象。
舉例,東莞位於東城區火煉樹的「尚書苑」樓盤,從今年4月19日起開始接受認籌,據發展商公布只有300多套房子,結果到6月底已經引來了將近1000人「認籌」,沒有結束;「XXXX湖」樓盤首期推貨量才135套,而3月18日接受預約認購當天,就發放VIP卡200多張。這種「緊俏」、「熱賣」的氣氛對欲購房消費者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一解籌就糊里糊塗地匆忙選購下了定金。如據發展商公布,南城「XX小城」開盤當日推出200套單位就賣出194套,沙田「XXX港」「解籌」開盤當日推出280多套單位,到中午時分便有250套售出。雖然不排除其中數據水分,但搶購熱潮從中可見一斑。
記者采訪了數名購房者均表示,交納了定金之後,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只能等通知去解籌。
侵害二:迫使消費者放棄了選擇權
購房者原本可以貨比三家,從容選購合意的房子。消費者由於在某一處樓盤交納了「誠意金」等於上了「套」,棄之可惜,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選擇的餘地。但一些開發商、代理商、「炒房者」就是刻意要營造搶購的極端熱鬧氣氛,找人來排隊製造出樓盤 「供不應求」的假象。
許多不明的消費者看到越是排隊的人多,越覺得房子難買,就越願意排隊。甚至在同一個樓盤多次 「認籌」的人也不在少數,因「認籌」越多,被抽中的機會就越大,往往被抽中一個號轉手就能賣錢,而那些盡管排了隊也交了「認籌誠意金」但最後並未購中選房權的消費者就越願意出錢從「炒家」手中買到選房權,甚至再出更高的價格從「炒家」買籌號,更有甚者,那些有門路的人往往通過關系在一開始就「先佔」號,然後再往外轉手倒賣。據調查,「認籌」樓盤的售樓小姐手中都有推銷「認籌」號的任務。
侵害三: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認籌」還有一個噱頭就是:銷售折扣。一般的樓盤都會以「九折優惠」、「1萬元抵2萬元」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前來「認籌」。可是在「認籌」階段,開發商只明確了購房者有獲得優惠折扣的權利,並不確定房屋單價,如果「認籌」的人數超過預期,開發商就趁機提價。這點其實是購房者致命的傷害,即使購房者自己無利可圖,更加傷害了其它的購房者。
比如說武漢武昌區武珞路及熊楚大街之間的BH樓盤,認籌前給消費者發布的價格是6700一米,後來發現認籌的人比較多,立馬漲價到7000一米。而人家之前許諾的優惠也不過是10000元。按平均一套房子100米計算,那麼這些購房者實際上由於積極地參加認籌,實際上不但沒有少付一個銅板,反而為此多付了20000元,更讓後面的購房者多支付30000元以上。如此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從來沒有人感覺到,就因為交易的不公平,信息的不公開。但反過來一想,要是大家都不參加所謂的認籌,房價自然就漲不起來了,大家實際所獲得優惠,也絕對比都去參加認籌的好的多。一方面喊房價高,卻還要參加認籌的人們,請想想是這是多麼的愚蠢!
侵害四:無償佔有消費者的資金
據了解,目前開發商的普遍做法,「認籌」金額少則三五千,多則一兩萬;「認籌」時購房者以現金方式支付,由發展商出具收據,一般樓盤從「認籌」到「解籌」少說一至兩月,多則半年甚至更長,這樣佔用「認籌」資金少則幾百萬元,多則幾千萬元,規避了國家財務制度對企業流動資金數額限定的規范,這實際是發展商一種無償佔用消費者資金的「融資方式」,存在有非法融資的嫌疑。盡管開發商均承諾「認籌金」可無條件無息退還,但房地產開發周期較長,風險來源較多,消費者不但沒有獲得利息,而且萬一沒有領取預售證的樓盤「爛尾」,消費者更會損失慘重。
侵害五:消費者沒有任何法律保障
購房者在購得VIP卡,特別是前期的「認籌」客戶在確立自己的「認籌」編號後,幾乎都以為板上釘釘,但這種想法有時候只能一廂情願。因為與商品房預售或現房銷售相比,「認籌」活動中當事人之間雖然多數未簽協議,即使有協議,協議的內容不受法律保護。
「認籌」所形成的「排號費」不等同於定金,也不是履約的保證,對開發商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如果售樓開發商將預售的房屋賣給了第三方,或隨意提高房價,開發商只需要將「排號費」返還購房者,不用支付違約金或雙倍賠償。
如果開放商發現「認籌」客戶多、排號購買踴躍,就會隨意提高房價,把房子按提價的價格賣出去。而對於原先排號的那些購房者則採取退還排號費的方法,取消其優先選房、購房享受優惠價格的權利。更有個別開發商在認籌後緊接著通知購房者,將誠意金轉為 「定金」並簽定「認購書」,企圖將「認籌」合法化,以「定金」的形式吞食「誠意金」。
由此可見,這種認籌的營銷手法,為開發商提供了一個毫無風險的炒作平台,擾亂了房地產市場正常經營秩序,推動了房價的虛高,殘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只有大家聯合起來抵制這種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行為,才能最終獲得勝利和實惠。

Ⅱ 房地產行業里有內部認購,具體是什麼意思怎麼操作

近年來,許多房地產發展商在尚沒有獲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等有關證件之前,以在小范圍內推出一種"內部認購"的方式銷售商品房。內部認購的最重要前提是具有一定幅度的購房優惠,優惠一般是比照"開盤價"而言的,如果按照目前房地產發展商通行的"低開高走"的營銷原則,內部認購價應該是該商品房銷售過程中的"最低時段價",購房者應給予謹慎的關注。同時,房地產營銷商為了保證盡可能多的贏利,會嚴格地限制和控制內部認購的銷售量和時間。聰明的購房者如在作好預先准備的前提下果斷出手,往往能得到實在的優惠,這樣一套房計算下來可能會有數以幾萬計的"便宜"。當然,這種便宜與風險共存,購房者要十分慎重地考察該項目發展商的資質是否可靠,以免不小心攤上麻煩,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和前面的"內部認購"相類似,商品房的"開盤價"中也包含了某種優惠因素。一般情況下,項目正式開盤時,房地產營銷商為了創造一種旺銷氛圍,保持項目物有所值的美好形象,往往作出切實的讓利,其優惠的可信度較高,值得關注。當然,無論是內部認購價還是開盤價都要隨著市場的變化和該項目的銷售情況而變化,不可能都是直線上升的趨勢,購房者應做通盤考慮。現在,房地產廣告的花樣很多,其中有的註明購房者在某一時段購房可以享受優惠,其中有的不過是商家吸引客戶注意力的促銷手段而已。

"低開高走"目前已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們常用的銷售手段。期房銷售過程中,房地產開發商出於資金滾動的需要,一般將價格定得很低,然後隨著開發進度和市場形象的確立和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價格會逐漸上揚。相反,當商品住宅的銷售量達到80%以後,一般就進入了房地產項目的清盤銷售階段。此時價格一般也較低,在上述兩個時期購買住宅應該是最實惠的了。這種實惠一般體現為價格形態和實物形態兩個方面。前者,消費者從中得到的實惠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甚至更多。後者,消費者除了低價購房的優惠以外,還可以得到房屋質量方面的切實保證,因為清盤房基本是現房,房間本身的質量問題已經經過竣工後一段時間的檢驗,問題基本暴露出來,購房者可以心明眼亮,精挑細選,也可以讓開發商進行返修,保證其內在的質量。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清盤房一般在房型、層次、朝向的選擇方面有一定的局限,一般底層與頂層的住宅、朝向不太好的住宅比較多,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更應該從長計議、嚴格把握標准,不要因價格偏低的誘惑而買進不稱心的住房,以至於造成長久的遺憾。

又訊:日前,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出通知,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預售許可證後,應當在10日內開始銷售商品房;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非法預售商品房,也不得以認購、收取預定款等各種形式變相預售商品房,不得發布商品房預售廣告。 內部認購一直是房地產開發商自籌資金的重要渠道,對於實力並不雄厚的中小開發商而言更是如此。大部分中小開發商利用內部認購的款項來倒騰貸款,甚至連一些在海外上市的著名房地產開發商在起步階段也是這么乾的。

他們通常給予參與內部認購的購房者較高比例的折扣,在樓盤正式開盤時給出15%-20%的溢價,購房者有過兩到三次的成功經歷後,就成為開發商的忠實客戶。開發商每推出一個新樓盤,就有固定的炒家跟進。開發商可以不用花費任何成本就使用大筆資金,而炒樓者按固定格式可長期穩定獲得年15%-20%的回報,而等開盤後才認購的購房者最終為這筆利息買單。

內部認購的存在,部分減輕了房地產商的資金壓力,也降低了他們的融資成本。但是,這種非公開化的操作模式,助長了炒樓熱的不斷升溫,增加了房價的不穩定因素,必然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禁止。

另一方面,內部認購的存在,也為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信息公開帶來困難,有些樓盤在開盤前就已經認購,房地產開發商提供的房產信息自然也就失實,供需信息的不準確會誤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讓消費者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影響了整個市場的公平性。

同時,預售制度的不規范也為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帶來困難,有些房地產商樓盤沒有建成就已經申請預售上市,而有些房地產商申請了預售好久還沒開盤上市,由於對房屋預售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國家建設部發布的空置率自然也就嚴重與事實不符。

三部委規范房地產交易,嚴控預售的通知,會放大房地產行業的競爭力度,讓一些籌資能力差的企業面臨新的挑戰,迫使一些房地產企業減少開發項目的數量,抑制當前我們經濟投資過熱的現象,也是我國緊縮調控的措施之一。但是,即使規定出來,配合默契的開發商與炒房者仍可能不動聲色地繼續進行同類交易,但這種交易的風險正逐步加大,如果當中的收益率出現向下的變化,問題才可能被最終引爆。至此,開發商的資金鏈條可能立即斷裂

本人覺得如果你對這個樓盤比較有信心或比較喜歡,內部認購是直得考慮

Ⅲ 樓盤正式開盤前的內部認購是什麼意思

一、什麼是購房認購書
《房屋認購協議書》是商品房買賣雙方在簽署預售合同或買賣合同前所簽訂的文書,是對雙方交易房屋有關事宜的初步確認。簡單說來,即是開發商承諾在一定期間內保證不將房屋賣給除認購人以外的第三人,認購人則保證將在此期間內遵循協議約定的條款與開發商就買房事項進行商談。這種認購行為的主要特徵是買賣雙方約定的為將來訂立合同而談判的義務,而並非最終達到簽約。
《房屋認購協議書》中一般確認認購人打算購買的商品房的位置、朝向、樓層、房價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時間。認購人在購房前作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保證,向開發商支付一定數額的定金《房屋認購協議書》與《商品房買賣合同》不同。《房屋認購協議書》的性質屬於意向書,一方不履行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而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方式是定金。
二、簽購房認購書時應注意些什麼問題
在簽訂認購書之前,購房者應認真、仔細地審閱認購書,並向銷售人員索取有關房屋的宣傳資料及相關文件。購房者還應問清楚房屋建築施工的進展情況以及各方面與房屋相關的情況後,甚至可以要求看一下即將簽訂的合同,有條件的還應實地考察一下。在此基礎上,購房者可簽訂認購書並交納定金或預付款。
一般而言,認購書主要包括如下條款:雙方當事人基本情況;房屋基本情況(包括房屋地址、戶型、建築面積等);單價及價款計算;簽署正式合同的時限約定。對於購房者來說,為了避免糾紛的發生,以下方面的內容最好在簽訂認購書時加以明確:
(一)有的銷售方會口頭同意一旦購房者不買房時房產商將返還購房者已付定金,但是到糾紛發生時卻全部否定。所以購房者應當將相關內容以書面形式明確約定;
(二)最好將購房者因為在簽訂正式合同時,對於合同的某些條款無法與房產商達到一致時的處理方式也以書面的形式加以約定;
(三)有的房產銷售商在尚未確定物業管理公司及服務標准、收費情況的前提下,就要求購房者在認購書中承諾接受物業管理服務,購房者應該要求在認購書中明確物業管理的費用標准;
(四)有些房產商在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預售房屋,之後由於房產漲價就主張預購無效,再以更高的價格出售給他人。購房者應當要求房產商將預售證號在認購書中寫清楚。

Ⅳ 房屋有哪些質量問題 怎麼解決

1、房屋質量問題的主要表現

房屋質量問題包括以下兩類:

(1)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

「房屋主體結構」是指房屋的主要構件相互連接、作用的平面或空間構成體。主體結構必須具備符合技術要求的強度、韌性和穩定性,以確保承受建築物本身的各種載荷。如:地基、承重牆等。

「不合格」是指房屋未能通過驗收或經核驗被認定為不符合質量要求,如地基、承重牆等部位出現結構性迸裂、傾斜、坍塌等問題。

(2)非房屋主體質量問題

「非房屋主體質量問題」主要包括:

A、屋面防水工程;

B、其他土建工程,一般包括地面、樓面工程,門窗工程等;

C、電氣管線、上下水管線的安裝工程;

D、供熱、供冷系統工程,包括暖氣設備、中央空調設備等安裝工程。

2、房屋有質量問題該如何處理?

網友提問:我去年3月買了套新房,今年12月入住後,發現牆體出現裂縫,房頂的天花板還漏水。出現這種情況,我該通過什麼途徑解決?

律師回答:根據《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時,應向購房人提供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住宅質量保證書列明了工程質量監督單位核驗的質量等級、保修范圍、保修期和保修單位等內容,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按照住宅質量保證書的約定,承擔商品房保修責任。

商品房交付使用後,購買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向工程質量監督單位申請重新核驗。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買人有權退房;給購買人造成損失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3、房屋出現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法

(1)與開發商協商

A、准備好充足的證明材料

在房屋出現質量問題時,購房人首先通過房屋質量檢測機構對房屋問題進行檢測,明確房屋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並通過拍照或者房屋檢測機構現場記錄的方式固定房屋受損的證據。

B、堅持公平合理的原則與開發商協商

向開發商陳述房屋質量問題,並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與開發商協商解決的辦法。

(2)到消費者協會投訴

消費者協會是依法成立的專門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組織,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主要社會團體。因此,當購房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消費者協會將會對此進行調解,這是一種常見的解決方式,能夠較為順利、有效地解決糾紛。

(3)訴訟或者仲裁

如果購房人通過協商或一般的調解途徑不能解決房屋質量問題糾紛,則可以根據與開發商簽署的購房合同之規定,進行訴訟或者仲裁。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4-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Ⅳ 買房看樓盤的時候,具體應該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看明廳的明室或暗室:對於明廳的明室,普通人稱之為「五明」和「六明」,這意味著除了小儲藏室之外,客廳、卧室、廚房、餐廳、衛生間、書房和其他人們經常搬家的空間都採用直接照明。看看房間布局是否合理:客廳是家庭活動的中心,也是招待朋友和客人的地方。開門和進入大廳是禮儀要求。卧室是私人的,所以把卧室放在門口,把客廳放在裡面是不合理的。因此,設計師經常使用過渡空間來間接連接客廳和其他房間。

多看看空房子的模式:買房子比看空房子好。因為空房子沒有被傢具、家用電器和其他物體覆蓋,所以整個房子的圖案可以清晰地看到。理想的模式是打開門,從陽台進入客廳,然後是餐廳、廚房和卧室。如果客廳的門直接面對卧室,隱私相對較差。看看樓梯和消防通道是否通暢,大多數新建商品房都有電梯。電梯的功能當然很重要,樓梯也不可忽視。看看家裡是否有存款,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無阻。

Ⅵ 樓盤內部認購價和開盤價的區別開盤一定會比內部認購價高嗎

內部認購
近年來,許多房地產發展商在尚沒有獲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等有關證件之前,以在小范圍內推出一種"內部認購"的方式銷售商品房。內部認購的最重要前提是具有一定幅度的購房優惠,優惠一般是比照"開盤價"而言的,如果按照目前房地產發展商通行的"低開高走"的營銷原則,內部認購價應該是該商品房銷售過程中的"最低時段價",購房者應給予謹慎的關注。同時,房地產營銷商為了保證盡可能多的贏利,會嚴格地限制和控制內部認購的銷售量和時間。聰明的購房者如在作好預先准備的前提下果斷出手,往往能得到實在的優惠,這樣一套房計算下來可能會有數以幾萬計的"便宜"。當然,這種便宜與風險共存,購房者要十分慎重地考察該項目發展商的資質是否可靠,以免不小心攤上麻煩,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和前面的"內部認購"相類似,商品房的"開盤價"中也包含了某種優惠因素。一般情況下,項目正式開盤時,房地產營銷商為了創造一種旺銷氛圍,保持項目物有所值的美好形象,往往作出切實的讓利,其優惠的可信度較高,值得關注。當然,無論是內部認購價還是開盤價都要隨著市場的變化和該項目的銷售情況而變化,不可能都是直線上升的趨勢,購房者應做通盤考慮。現在,房地產廣告的花樣很多,其中有的註明購房者在某一時段購房可以享受優惠,其中有的不過是商家吸引客戶注意力的促銷手段而已。

"低開高走"目前已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們常用的銷售手段。期房銷售過程中,房地產開發商出於資金滾動的需要,一般將價格定得很低,然後隨著開發進度和市場形象的確立和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價格會逐漸上揚。相反,當商品住宅的銷售量達到80%以後,一般就進入了房地產項目的清盤銷售階段。此時價格一般也較低,在上述兩個時期購買住宅應該是最實惠的了。這種實惠一般體現為價格形態和實物形態兩個方面。前者,消費者從中得到的實惠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甚至更多。後者,消費者除了低價購房的優惠以外,還可以得到房屋質量方面的切實保證,因為清盤房基本是現房,房間本身的質量問題已經經過竣工後一段時間的檢驗,問題基本暴露出來,購房者可以心明眼亮,精挑細選,也可以讓開發商進行返修,保證其內在的質量。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清盤房一般在房型、層次、朝向的選擇方面有一定的局限,一般底層與頂層的住宅、朝向不太好的住宅比較多,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更應該從長計議、嚴格把握標准,不要因價格偏低的誘惑而買進不稱心的住房,以至於造成長久的遺憾。

又訊:日前,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出通知,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預售許可證後,應當在10日內開始銷售商品房;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非法預售商品房,也不得以認購、收取預定款等各種形式變相預售商品房,不得發布商品房預售廣告。 內部認購一直是房地產開發商自籌資金的重要渠道,對於實力並不雄厚的中小開發商而言更是如此。大部分中小開發商利用內部認購的款項來倒騰貸款,甚至連一些在海外上市的著名房地產開發商在起步階段也是這么乾的。

他們通常給予參與內部認購的購房者較高比例的折扣,在樓盤正式開盤時給出15%-20%的溢價,購房者有過兩到三次的成功經歷後,就成為開發商的忠實客戶。開發商每推出一個新樓盤,就有固定的炒家跟進。開發商可以不用花費任何成本就使用大筆資金,而炒樓者按固定格式可長期穩定獲得年15%-20%的回報,而等開盤後才認購的購房者最終為這筆利息買單。

內部認購的存在,部分減輕了房地產商的資金壓力,也降低了他們的融資成本。但是,這種非公開化的操作模式,助長了炒樓熱的不斷升溫,增加了房價的不穩定因素,必然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禁止。

另一方面,內部認購的存在,也為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信息公開帶來困難,有些樓盤在開盤前就已經認購,房地產開發商提供的房產信息自然也就失實,供需信息的不準確會誤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讓消費者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影響了整個市場的公平性。

同時,預售制度的不規范也為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帶來困難,有些房地產商樓盤沒有建成就已經申請預售上市,而有些房地產商申請了預售好久還沒開盤上市,由於對房屋預售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國家建設部發布的空置率自然也就嚴重與事實不符。

三部委規范房地產交易,嚴控預售的通知,會放大房地產行業的競爭力度,讓一些籌資能力差的企業面臨新的挑戰,迫使一些房地產企業減少開發項目的數量,抑制當前我們經濟投資過熱的現象,也是我國緊縮調控的措施之一。但是,即使規定出來,配合默契的開發商與炒房者仍可能不動聲色地繼續進行同類交易,但這種交易的風險正逐步加大,如果當中的收益率出現向下的變化,問題才可能被最終引爆。至此,開發商的資金鏈條可能立即斷裂

本人覺得如果你對這個樓盤比較有信心或比較喜歡,內部認購是直得考慮的.

Ⅶ 售樓處內部員工自己買房,然後在房價上漲時賣掉,賺中間差價。買這樣的房子存在風險嗎很急!跪求答案!

商品房的價格來可謂是一路飆自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現在一套房子幾乎接近百萬。在買房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一套房子至少要住幾十年。因此在買房的時候,首先是了解有關房產的知識;其次自己要有主見,否則很容易被售樓人員忽悠。下面是一位資深的售樓小姐透露的買房注意細節。

4、蚊蟲多

低層的房子離得小區的綠化帶很近,夏天的時候又避免不了蚊蟲的侵襲。

綜上所述:在買房子的時候,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周全,否則只會讓自己後悔莫及!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系作者處理並刪除,謝謝。

Ⅷ 買房時,內部認購是什麼意思

近年來,許多房地產發展商在尚沒有獲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等有關證內件之前,以在容小范圍內推出一種"內部認購"的方式銷售商品房。

他們通常給予參與內部認購的購房者較高比例的折扣,在樓盤正式開盤時給出15%-20%的溢價,購房者有過兩到三次的成功經歷後,就成為開發商的忠實客戶。

開發商每推出一個新樓盤,就有固定的炒家跟進。開發商可以不用花費任何成本就使用大筆資金,而炒樓者按固定格式可長期穩定獲得年15%-20%的回報,而等開盤後才認購的購房者最終為這筆利息買單。

(8)樓盤內部房有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預售制度的不規范也為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帶來困難,有些房地產商樓盤沒有建成就已經申請預售上市,而有些房地產商申請了預售好久還沒開盤上市,由於對房屋預售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國家建設部發布的空置率自然也就嚴重與事實不符。

內部認購的存在,部分減輕了房地產商的資金壓力,也降低了他們的融資成本。但是,這種非公開化的操作模式,助長了炒樓熱的不斷升溫,增加了房價的不穩定因素,必然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禁止。

Ⅸ 什麼是內部認購的房子

主要為房地產商的一種營銷手段,目前許多房地產發展商在尚沒有獲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等有關證件之前,以在小范圍內推出一種"內部認購"的方式銷售商品房。內部認購的最重要前提是具有一定幅度的購房優惠,優惠一般是比照"開盤價"而言的,如果按照目前房地產發展商通行的"低開高走"的營銷原則,內部認購價應該是該商品房銷售過程中的"最低時段價",購房者應給予謹慎的關注。同時,房地產營銷商為了保證盡可能多的贏利,會嚴格地限制和控制內部認購的銷售量和時間。聰明的購房者如在作好預先准備的前提下果斷出手,這樣一套房計算下來可能會有數以幾萬計的"便宜"。
作用
內部認購的存在,部分減輕了房地產商的資金壓力,也降低了他們的融資成本。但是,這種非公開化的操作模式,助長了炒樓熱的不斷升溫,增加了房價的不穩定因素,必然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禁止。
另一方面,內部認購的存在,也為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信息公開帶來困難,有些樓盤在開盤前就已經認購,房地產開發商提供的房產信息自然也就失實,供需信息的不準確會誤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讓消費者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影響了整個市場的公平性。
同時,預售制度的不規范也為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帶來困難,有些房地產商樓盤沒有建成就已經申請預售上市,而有些房地產商申請了預售好久還沒開盤上市,由於對房屋預售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國家建設部發布的空置率自然也就嚴重與事實不符。
操作流程:
內部認購的操作流程一般是賣VIP卡,收取若干訂金,採取交3千抵一萬等優惠.然後積累人氣,看到一個項目採用不定優惠的方法,即從交訂金之日起到開盤,一天抵100元的方法, 優惠遞減,先買卡的客戶會有比較強烈的優越感和尊貴感,一開始項目人氣不是很高的時候,也容易讓客戶感到緊迫,促使下定。優勢:可以前期可以吸引大批客戶跟進拿號,蓄水。劣勢:開發商的開盤期控制有風險,太短,客源不充分;太長,客戶信心動搖,同時公司成本增加。

閱讀全文

與樓盤內部房有什麼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