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樓盤信息 > 咸陽秦都府樓盤怎麼樣

咸陽秦都府樓盤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1-03-01 17:15:36

㈠ 咸陽市和西安是一個市嗎

咸陽市和西安不是一個市的,古咸陽不是西安,咸陽是陝西省下轄地級市。

咸陽地處陝西關中平原腹地,咸陽南與西安市隔水相望,距西安僅17公里,北與甘肅相連,東與渭南、銅川市毗鄰,西與寶雞市接壤。咸陽東南鄰省會西安市,西與寶雞市、東北與渭南市交界,西北與甘肅省接壤。

咸陽為中國第一帝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秦始皇橫掃六國,以咸陽為都,使之贏得了「中國第一帝都」的美譽。

雖歷經朝代更替,但咸陽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如西漢帝陵和唐代帝陵,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被譽為「唐代露天石雕藝術博物館」。


拓展資料:

咸陽,陝西省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陽東鄰省會西安,西接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北與甘肅接壤。轄2區2市9縣。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7.60萬,中心城區人口91.5萬,位居陝西省第三位,僅次於西安、寶雞。咸陽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

參考資料:咸陽網路

㈡ 咸陽的歷史和傳說

咸陽,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咸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咸陽的的歷史和傳說詳細如下:

1.咸陽名稱的由來故事。

關於咸陽名稱的由來,一種說法是:古代有:水之北為「陽」,山之南為「陽」,咸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字意為「皆」、「都是」等。

另外,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鞅在此置 「咸亨」、「陽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2.咸陽的建制歷史: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地,北部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西周時為畢國,後改岐周,為豐、鎬二京近郊。

東周時封於秦,春秋時稱渭陽,至戰國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都城經九次遷徙後,定都咸陽。

3.咸陽定都歷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秦末項羽入關,廢郡縣,恢復分封制,將秦內史和上郡一部分劃為雍、翟、塞3國,是為"三秦"的由來。

漢高祖初年,劉邦恢復被項羽焚毀的咸陽,取名新城。武帝年間,因咸陽臨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4.咸陽的現代史:

1984年,撤銷咸陽地區,咸陽市改為省轄市,高陵、周至、戶縣劃歸西安市,原寶雞地區的武功縣、楊陵區劃歸咸陽市,原縣級咸陽市改為秦都區,咸陽市轄秦都、楊陵2區及武功、興平、涇陽、三原、禮泉、乾縣、永壽、彬縣、長武、旬邑、淳化11縣。

5.咸陽古跡歷史:

乾陵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遊區,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國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仿唐長安城格局構築,分為宮城、皇城和外城三個部分。

㈢ 咸陽渭城區秦王府小區的公租房只分了少部分人為什麼停分了

租房子復需要注意的制事項:

1、關於房子的費用問題,目前都是房主承擔物業費和取暖費(北方),其他的水電煤氣等日常生活的費用由本人承擔;
2、房租的付款形式,目前大多採取押一付三,不過你也可以和房主商議其他的付款方式;
3、看房時檢查下房子的狀態,特別是一些有問題的傢具、家電,都應該及時寫在合同中;
4、簽訂和同時,對房屋的緣由物品一定要檢查清楚,以免多寫;
5、關於鑰匙等細節的問題,和房主溝通好;
6、對於例如拆遷等不可抗力情況下對房子的處理;
7、違約責任一定要寫清楚。

㈣ 幫我介紹一下咸陽

咸陽
咸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它東鄰省會西安,北與甘肅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我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沖。市轄1市2區10縣,面積10213平方公里,人口473萬。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咸陽市轄3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咸陽市 面積10213平方千米,人口504萬人(2004年)。
秦都區 面積 251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712000。
楊陵區 面積 94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712100。
渭城區 面積 272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712000。
興平市 面積 496平方千米,人口56萬。郵政編碼713100。
三原縣 面積 569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7138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涇陽縣 面積 792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713700。縣人民政府駐涇干鎮。
乾 縣 面積 994平方千米,人口56萬。郵政編碼713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禮泉縣 面積1017平方千米,人口46萬。郵政編碼7132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永壽縣 面積 889平方千米,人口19萬。郵政編碼713400。縣人民政府駐監軍鎮。
彬 縣 面積1202平方千米,人口33萬。郵政編碼7135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長武縣 面積 583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713600。縣人民政府駐昭仁鎮。
旬邑縣 面積1697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711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淳化縣 面積 965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7112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武功縣 面積 392平方千米,人口41萬。郵政編碼712200。縣人民政府駐普集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咸陽是我國著名古都之一,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時,周人曾在咸陽一帶長期活動,修築城邑,發展經濟,留下了許多遺跡。公元前250年秦孝公將國都遷到咸陽,秦王嬴政在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多民族政權—封建帝國秦王朝。周、漢、唐等十一個朝代也都曾把咸陽做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為我國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咸陽閃爍過燦爛的光輝。
構成咸陽物質文化資源的內容,主要是指文物資源。咸陽作為我國文物資源大市,其文物品類之豐富,文物典藏之獨特,可謂舉世無雙。其主要特徵:一是數量大,種類多,等級高。據文物部門統計,全市現存不可移動文物2106處,其中古遺址825處,古墓葬783處,古建築93處,石窟寺19處,石刻25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42處,其它文物點92處。定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8處30個文物點,省重點保護單位95處,縣區重點單位400多處。全市各級文博單位共收藏陶瓷器、玉器、青銅器、金銀器、石器、壁畫等可移動文物點5.5萬余件。諸如淳化縣史家原出土的西周大鼎,高122厘米,重226公斤,是目前已知西周青銅器中最大最重的圓鼎;茂陵陪葬墓出土的西漢鎏金馬和北周孝陵出土的天元皇太後金璽,堪稱國之瑰寶。二是帝陵多,等級高。境內現有歷代帝陵27座,埋葬著28位皇帝,全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以西漢帝陵和唐代帝陵最為集中和壯觀。西漢11位皇帝,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外,其餘9位皇帝均埋葬於咸陽原上。自西向東依次排列的順序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義陵、惠帝安陵、高祖長陵、景帝陽陵。其間還有王侯將相、皇親國戚墓葬500餘座。唐代18座帝王陵有一半在咸陽境內,橫跨乾縣、禮泉、涇陽、三原四縣,大多依山為陵,氣勢宏大,而且陪葬墓眾多。自東向西依次為唐高祖獻陵、唐武宗端陵、唐敬宗庄陵、唐德宗崇陵、唐宣宗貞陵、唐太宗昭陵、唐肅宗建陵、唐僖宗靖陵、唐高宗李治和周帝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其中昭陵佔地30多萬畝,陪葬墓180多座,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園。三是古遺址、古建築較多,內涵豐富,保存完整。位於秦都區西南的尹家村遺址,是陝西省最大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型原始村落遺址,總面積約150萬平方米。而位於長武縣城的昭仁寺大雄寶殿,被認定為中國目前僅有的三座唐代大殿之一。其他著名塔剎、樓閣等建築物,諸如中國最高的崇文塔、北杜鐵塔、文峰木塔等,也是明清建築的代表作,值得重視。四是時代和地域特徵鮮明,序列性強。西周的青銅器、秦代的磚雕、西漢的陶器、陶俑、石刻和玉雕,唐代的石刻、三彩俑和墓室壁畫,構成了完整的時代特點;而以秦咸陽城遺址為代表的秦文化區、以長陵、茂陵為代表的漢文化區、以昭陵、乾陵為代表的唐文化區,構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五是石質文物數量大,品位高。漢武帝茂陵陪葬墓之一霍去病墓前,分布著16件大型漢代石雕群像,其中有12件是國寶級文物,「馬踏匈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原始憑證,被載入我國歷史教科書;唐太宗昭陵石刻的傑出代表——「昭陵六駿」馳名海內外,「昭陵碑林」作為全國三大碑林之一,其氣度之恢弘、撰書之大氣,均為世所罕見。乾陵地面現有124件石刻文物,其中的無字碑、述聖紀碑和「六十一王賓像」,可謂聞名遐邇。陝西省境內最大的石窟寺——彬縣大佛寺,其體量之高大,氣勢之磅礴,也是石刻藝術中的絕代精品。茂陵石刻中的「馬踏匈奴」等被定為國寶;乾陵司馬道旁的石人、朱雀、翼馬、六十一王賓像等堪稱一絕;順陵的走獅、獨角獸觀後,令人嘆絕;「昭陵六駿」更是聞名天下。
咸陽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服飾、飲食、歌謠、居住和禮儀等方面的文化傳統。其中最具有魅力的,是有關民間禮儀活動的內容。諸如弦板腔藝術、勸善說唱藝術、民間剪紙藝術、蛟龍轉鼓藝術、民間飲食傳統,民俗歌謠傳統、小字挽幛習俗、嗩吶音樂習俗、道教打醮習俗等等。目前僅有弦板腔藝術一種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其他口頭的和非物質文化種類仍然亟待挖掘。
秦腔是秦人的靈魂,也是秦人的驕傲。

館藏文物舉世罕見。秦宮遺址出土的壁畫是中國出土時代較早的壁畫;唐昭陵、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反映唐代宮廷生活的壁畫可謂壁畫中的珍品;彬縣五代馮暈墓出土的磚雕舉世罕見;咸陽博物館收藏的馬蹄金,陳愛金幣、漢代玉馬、玉熊、安邑下官鍾、秦昭版、龍須空心磚、唐代金壺等皆為文物珍品;楊家灣漢墓出土的西漢三千兵馬俑氣勢磅簿;茂陵出土的百餘鎏金馬、竹節熏爐、銅犀牛、玉鋪首等都是稀世珍寶。

革命文物俯拾皆是。三原縣有辛亥革命時的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部舊址、大革命時期的渭北農民協會舊址、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部駐陝辦事處等;涇陽縣有雲陽農民協會舊址、抗戰時期的安吳青訓班舊址、「西北游擊隊」舊址、中共陝西省委機關舊址、紅軍改編舊址、八路軍總政治部舊址等;旬邑縣有「二·八」暴動紀念館,馬欄關中分區機關舊址等。此外,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府戰役、扶眉戰役、爺台山戰役、畢原血戰舊址等都給咸陽人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跡。
咸陽的歷史名人:
【劉古愚】(1843~1903) 【楊雙山】(1687~1758) 【王徵】(1571~1644)【胡登洲】(1522~1597) 【康海】(1475~ 1540) 【馬理】(1474~1556) 【王恕】(1416~1508) 【王重陽】(1112~1170) 【楊良瑤】(736~806) 【李靖】(571~649) 【牛弘】(543~610) 【蘇蕙】 【馬超】(176~222) 【馬鈞】 【趙岐】(108~201) 【馬融】(79~166)
【賈逵】(30~101) 【班昭】(49~約120) 【班超】(32~102) 【班固】(32~92)

㈤ 秦朝為什麼把都城定在咸陽

1、渭河渡口(東出中原)

貫穿關中平原的東西交通大道形成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其一直是沿渭水而行,由於地形原因,這條大道在咸陽以西是走渭北、咸陽以東是走渭南,即咸陽自古就是關中最重要的渡口,所謂「咸陽古渡」。

竊以為這是咸陽地理優勢中最重要的一條,有此在先,其後形成的其他道路也往往匯聚於此,有點馬太效應的意思。而東西向大道的意義還在於可以直接東出潼關/函谷關,進而逐鹿中原,這對於不再滿足於與魏爭地的秦而言無疑是最重要的。

2、向楚

從關中去往南襄盆地、荊楚方向,最便捷的道路就是沿灞水、丹水穿越秦嶺,而這條道路就是在灞水下游與上文東西向大道交匯的,離咸陽也很近。秦要統一天下,與楚的抗衡是重中之重,這又給遷都咸陽增加了一大砝碼。

3、兼顧魏

春秋時期,沿渭河北岸東出蒲津關的道路即逐漸形成,而這個道路也是經過咸陽的,所以在對抗魏方面並無削弱。

4、南控巴蜀

秦開拓漢中/巴蜀之地作為自己的重要後方,從咸陽可經子午關,走子午道翻越秦嶺,除此以外,古時咸陽周邊河湖密布,所謂東有灞滻、南有潏滈、西有灃澇,後世也有「八水繞長安」之說,所以不難推斷其糧產豐富,物產富饒。且周邊多山原,對於防守也是有利的。

(5)咸陽秦都府樓盤怎麼樣擴展閱讀

秦朝共遷都累計達九次,每一次都是政治中心的東移,都是對自身實力的自信,及對各東方諸侯國土地垂涎。從最早的西垂,到汧邑、「汧渭之會」、雍城,再到涇陽、櫟陽。

最後到商鞅提議秦孝公遷都到最終的咸陽,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咸陽作為秦都時長達144年。在這差不多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咸陽竟是一個有城無郭的都城。

百里秦川,霸業奠基,可不是說說而已。關中地區的咸陽都城於東有函谷關、黃河天險,東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南有秦嶺,北有北部山系,形勢險要,易守難攻。

其中函谷關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六國伐秦聯軍也是多次飲恨止步於此。換句話說,秦據有關中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要位,只有秦軍主動出擊打別人的份,別人只能在函谷關下乾瞪眼。

倘若函谷關告破,縱咸陽築城高10丈,也只不過是關中平原的一座孤城而已,久攻必下。可參照楚漢劉邦項羽入關後的秋風掃葉的軍勢。

㈥ 「三分咸陽」該不該,誰能尊重咸陽的歷史和文化

磚家提出的「三分咸陽」你同意么?咸陽為中國第一帝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毗鄰西安,自漢至唐便一直是京畿之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當年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華夏九州,使之贏得了「中國第一帝都」的美譽。咸陽至此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歷史上西安和咸陽的關系
歷史上,今天的西安和咸陽同屬一個城市。從古時咸陽與長安的關系可見一斑。西安和咸陽是中國地理距離最近的兩個城市,不到20公里。同時西安市的西三環已修至咸陽境內,機場從原西安市桃園遷至咸陽。2006年,咸陽區號並入西安,與西安共同使用029區號。;
·秦8
都城咸陽。阿房宮大部分面積在今西安市境內,兵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內。秦的宗廟在渭河南岸,荊軻刺秦王,就發生在秦章台宮(後來的漢未央宮前殿);廉頗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宮殿布局還沒有形成宮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陽城地跨渭河南北。
·漢
都城長安。漢長安是在秦咸陽遺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史記》:「漢長安,秦咸陽也」,張衡《西京賦》雲:西漢長安「乃覽秦制,跨周法」,《三輔黃圖· 序》也雲:「武昭,治咸陽,因以漢都」。《舊唐書地理志》說:「京師,故秦之咸陽,漢之長安也。」秦咸陽從惠文王以後,就不斷向南擴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興樂宮、甘泉宮、信宮、阿房宮及七廟等建築。劉邦奪得天下後,經婁敬、張良等的勸說,建都長安。修繕秦的興樂宮而改為長樂宮,在秦章台基礎上建未央宮。即漢長安城是在秦都咸陽基礎上建立的,說明在都城選址上是漢承秦制的。漢朝宮闕均在今西安市漢城保護區內,位於北二環以北,而漢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咸陽市境內。
·唐
都城長安。宮城完全與今西安市重合,皇宮與今西安市明城牆重合。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則大部分在今咸陽市境內。而在唐代,唐十八陵全部在京兆府的轄縣內,乾陵是京兆府奉天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與咸陽屬同一城市,1972(此處有說是56年)年被劃為兩市:西安市和咸陽市。其中,西安為副省級,咸陽為地級。自秦孝公設置咸陽縣一直到1949年,大約經歷了2 300年.西安咸陽在同一個縣級或地級政區的管轄之下持續時間達1 900年左右,而分屬兩個不同政區的管轄時間只有400年左右,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發展變革,在西部大開發以及建設大西安的關頭,因西咸一體化陷入僵局,為推動西咸一體化進程,加快構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促進關天經濟帶的發展。陝西省的磚家們提出了「三分咸陽」的破解之法,難道2500多年的咸陽就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嗎?讓咸陽至此之後成為一個傳說???
西安咸陽近在咫尺,這種地緣政治已經把它們緊密地連在了一起.從目前形勢和長遠利益看,都有必要從兩市區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面來密切結合,不同發展,咸陽主導秦文化,西安主導漢唐文化,兩個城市雖然距離很近,不到20公里,但同樣的是兩種文化及重要地理位置,為何西安都能保存,去建設大西安,就要犧牲掉咸陽市,難道真打算讓中國第一個帝都——咸陽古都,從史冊上刪去么?這將是對咸陽全市的市民,對歷史的一個不尊重,磚家同志,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去促進西咸大發展,你們就拆分咸陽?那政府給你們提供那麼多的錢,養你們那麼多年,給你們那麼多的福利待遇,你們是吃干飯的么?找不到真正促進城市發展的路子,就拆分城市,毀掉一個城市的文化和歷史,這樣做真的合理,真的科學么?+
總之,劃分咸陽,三分咸陽,咸陽所有老百姓不同意,咸陽的秦文化不同意,咸陽的歷史更不同意!

㈦ 想知道: 咸陽市 咸陽壹品峰境 在哪

912路 世紀大道站→萬壽路北口站[51站] 首末車時間:06:30-19:30 發車間隔:5-12分鍾;

1.世紀大道站 2.新店站 3.群星學校站
4.西寶立交西站 5.三橋交易市場站 6.三橋站
7.三橋東站 8.西安車輛廠站 9.雁雀門村站
10.高堡子站 11.省經貿學校站 12.七四零庫站
13.焦家村站 14.六村堡辦事處站 15.南皂河站
16.閻家村站 17.六村堡村站 18.相家巷村站
19.鄧六路北口站 20.黃家莊站 21.北徐站
22.何家寨站 23.施家寨站 24.竇寨站
25.石化大道站 26.東查寨站 27.雷寨站
28.南玉豐站 29.賈十字站 30.北康村站
31.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本部站32.長安醫院站 33.鳳城二路站
34.文景立交北站 35.郵政局站 36.棗園小區站
37.文景路站 38.龍首村站 39.北稍門站
40.北關站 41.北門站 42.西閘口南口站
43.火車站東 44.多彩商城站 45.三府灣站
46.康復路北口站 47.木材加工廠站 48.胡家廟站
49.華清立交東站 50.火車東站 51.萬壽路北口站

㈧ 歷史上西安和咸陽是什麼關系

歷史上西安和咸陽是一個地方。

秦都城咸陽,阿房宮大部分面積在今西安市境內,兵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內(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秦宗廟在渭河南岸,荊軻刺秦王,就發生在秦章台宮(後來的漢未央宮前殿);秦代宮殿布局還沒有形成宮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陽城地跨渭河南北。

咸陽最早的選址就是秦國為了商鞅變法,秦孝公決心從東部的櫟陽(大約是在今天的閻良區)遷都到更靠近渭河的新都咸陽。因為櫟陽舊貴族多,變革阻力大,這也是商朝七次遷移國都的主要原因。重新建一個都城,舊貴族因為種種原因會留在舊地,雖保持待遇,但不在影響國政。

(8)咸陽秦都府樓盤怎麼樣擴展閱讀: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地,北部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西周時為畢國,後改岐周,為豐、鎬二京近郊。

東周時封於秦,春秋時稱渭陽,至戰國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都城經九次遷徙後,定都咸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秦末項羽入關,廢郡縣,恢復分封制,將秦內史和上郡一部分劃為雍、翟、塞3國,是為"三秦"的由來。

㈨ 咸陽最有名的地方是那裡

咸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它東鄰省會西安,北與甘肅接壤,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我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沖。咸陽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氣候屬暖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凍冷夏熱,雨熱同季。地處陝西關中平原腹地的咸陽,有著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2004年,又被評為首屆中國魅力城市。
咸陽是我國著名古都之一,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時,周人曾在咸陽一帶長期活動,修築城邑,發展經濟,留下了許多遺跡。公元前250年秦孝公將國都遷到咸陽,秦王嬴政在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多民族政權—封建帝國秦王朝。周、漢、唐等十一個朝代也都曾把咸陽做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為我國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咸陽閃爍過燦爛的光輝。
構成咸陽物質文化資源的內容,主要是指文物資源。咸陽作為我國文物資源大市,其文物品類之豐富,文物典藏之獨特,可謂舉世無雙。其主要特徵:一是數量大,種類多,等級高。據文物部門統計,全市現存不可移動文物2106處,其中古遺址825處,古墓葬783處,古建築93處,石窟寺19處,石刻25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42處,其它文物點92處。定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8處30個文物點,省重點保護單位95處,縣區重點單位400多處。全市各級文博單位共收藏陶瓷器、玉器、青銅器、金銀器、石器、壁畫等可移動文物點5.5萬余件。諸如淳化縣史家原出土的西周大鼎,高122厘米,重226公斤,是目前已知西周青銅器中最大最重的圓鼎;茂陵陪葬墓出土的西漢鎏金馬和北周孝陵出土的天元皇太後金璽,堪稱國之瑰寶。二是帝陵多,等級高。境內現有歷代帝陵27座,埋葬著28位皇帝,全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以西漢帝陵和唐代帝陵最為集中和壯觀。西漢11位皇帝,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外,其餘9位皇帝均埋葬於咸陽原上。自西向東依次排列的順序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義陵、惠帝安陵、高祖長陵、景帝陽陵。其間還有王侯將相、皇親國戚墓葬500餘座。唐代18座帝王陵有一半在咸陽境內,橫跨乾縣、禮泉、涇陽、三原四縣,大多依山為陵,氣勢宏大,而且陪葬墓眾多。自東向西依次為唐高祖獻陵、唐武宗端陵、唐敬宗庄陵、唐德宗崇陵、唐宣宗貞陵、唐太宗昭陵、唐肅宗建陵、唐僖宗靖陵、唐高宗李治和周帝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其中昭陵佔地30多萬畝,陪葬墓180多座,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園。三是古遺址、古建築較多,內涵豐富,保存完整。位於秦都區西南的尹家村遺址,是陝西省最大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型原始村落遺址,總面積約150萬平方米。而位於長武縣城的昭仁寺大雄寶殿,被認定為中國目前僅有的三座唐代大殿之一。其他著名塔剎、樓閣等建築物,諸如中國最高的崇文塔、北杜鐵塔、文峰木塔等,也是明清建築的代表作,值得重視。四是時代和地域特徵鮮明,序列性強。西周的青銅器、秦代的磚雕、西漢的陶器、陶俑、石刻和玉雕,唐代的石刻、三彩俑和墓室壁畫,構成了完整的時代特點;而以秦咸陽城遺址為代表的秦文化區、以長陵、茂陵為代表的漢文化區、以昭陵、乾陵為代表的唐文化區,構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五是石質文物數量大,品位高。漢武帝茂陵陪葬墓之一霍去病墓前,分布著16件大型漢代石雕群像,其中有12件是國寶級文物,「馬踏匈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原始憑證,被載入我國歷史教科書;唐太宗昭陵石刻的傑出代表——「昭陵六駿」馳名海內外,「昭陵碑林」作為全國三大碑林之一,其氣度之恢弘、撰書之大氣,均為世所罕見。乾陵地面現有124件石刻文物,其中的無字碑、述聖紀碑和「六十一王賓像」,可謂聞名遐邇。陝西省境內最大的石窟寺——彬縣大佛寺,其體量之高大,氣勢之磅礴,也是石刻藝術中的絕代精品。茂陵石刻中的「馬踏匈奴」等被定為國寶;乾陵司馬道旁的石人、朱雀、翼馬、六十一王賓像等堪稱一絕;順陵的走獅、獨角獸觀後,令人嘆絕;「昭陵六駿」更是聞名天下。
咸陽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服飾、飲食、歌謠、居住和禮儀等方面的文化傳統。其中最具有魅力的,是有關民間禮儀活動的內容。諸如弦板腔藝術、勸善說唱藝術、民間剪紙藝術、蛟龍轉鼓藝術、民間飲食傳統,民俗歌謠傳統、小字挽幛習俗、嗩吶音樂習俗、道教打醮習俗等等。目前僅有弦板腔藝術一種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其他口頭的和非物質文化種類仍然亟待挖掘。
館藏文物舉世罕見。秦宮遺址出土的壁畫是中國出土時代較早的壁畫;唐昭陵、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反映唐代宮廷生活的壁畫可謂壁畫中的珍品;彬縣五代馮暈墓出土的磚雕舉世罕見;咸陽博物館收藏的馬蹄金,陳愛金幣、漢代玉馬、玉熊、安邑下官鍾、秦昭版、龍須空心磚、唐代金壺等皆為文物珍品;楊家灣漢墓出土的西漢三千兵馬俑氣勢磅簿;茂陵出土的百餘鎏金馬、竹節熏爐、銅犀牛、玉鋪首等都是稀世珍寶。
革命文物俯拾皆是。三原縣有辛亥革命時的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部舊址、大革命時期的渭北農民協會舊址、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部駐陝辦事處等;涇陽縣有雲陽農民協會舊址、抗戰時期的安吳青訓班舊址、「西北游擊隊」舊址、中共陝西省委機關舊址、紅軍改編舊址、八路軍總政治部舊址等;旬邑縣有「二·八」暴動紀念館,馬欄關中分區機關舊址等。此外,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府戰役、扶眉戰役、爺台山戰役、畢原血戰舊址等都給咸陽人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跡

㈩ 咸陽等於長安嗎

咸陽不等於長安。

1、咸陽地理位置

陝西省的地級市,位於中國的中心,是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地處陝西省關中盆地中部,位於東經107°38′至109°10′、北緯34°9′至35°34′之間,東與銅川市、渭南市為鄰,西與寶雞市接壤,北同甘肅省慶陽市、平涼市毗連,南接西安市。

2、「長安」(西安)地理位置

古代「長安」,現在的西安,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

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台塬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至北秦嶺主脊,與佛坪縣、寧陝縣、柞水縣分界;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咸陽市區、楊凌區和三原、涇陽、興平、武功、扶風、富平等縣(市)相鄰。

(10)咸陽秦都府樓盤怎麼樣擴展閱讀:

1、咸陽歷史沿革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地,北部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

西周時為畢國,後改岐周,為豐、鎬二京近郊。東周時封於秦,春秋時稱渭陽,至戰國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都城經九次遷徙後,定都咸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秦末項羽入關,廢郡縣,恢復分封制,將秦內史和上郡一部分劃為雍、翟、塞3國,是為"三秦"的由來。

漢高祖初年,劉邦恢復被項羽焚毀的咸陽,取名新城。武帝年間,因咸陽臨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2、長安歷史沿革

「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年-公元904年的兩段時間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自從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隋時,隋文帝在「大興縣」營建新都(長安縣東),命名為「大興城」。

唐朝時,以中軸線重新劃分長安縣與大興縣,並更名「大興縣"為萬年縣,取意「萬年長安」,重新恢復「長安」之名。

元代,「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但「長安城」仍稱「長安」,歸長安縣管轄,「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將「長安城」剝離「長安縣」獨立設立「西安市」為止,「長安」之名廢止。

閱讀全文

與咸陽秦都府樓盤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