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子戶型圖怎麼看
戶型圖概念
戶型圖就是住房的平面空間布局圖,即對各個獨立空間的使用功能、相應位置、大小進行描述的圖型。可以直觀的看清房屋的走向布局。
戶型開間與進深
戶型好壞。開間、進深非常重要。開間是指房間的寬度,一般在3~3.9米之間。進深是指房間的長度,一般控制在5米左右。進深過深,開間狹窄,不利於採光、通風。一般的戶型圖上會標注進深、開間這兩個指標。兩根拉出的直線中間夾雜著數字,如4.2米、3.9米就是了。一般來講,進深的總數值是越小越好,而開間則是越大越好。
戶型面積
絕大多數戶型都會標注戶型的總建築面積,但是這個數據與實際交房的標准存在上下的浮動誤差。因此,很多戶型圖上面積標注為建築面積約多少平方米,或者用≥符號,這都是正常現象。
另外,在看戶型圖時一定要注意辨別建築面積與實際使用面積之間的差別,這就需要詢問售樓員樓盤的公攤有多少。
用建築面積減去公攤的面積,就是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公攤越小的房子得房率越高,也越實惠。
戶型比例與布局
戶型的合理與否,並不在於大小,而是房屋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與布局關系。這個關系取決於設計者對於整個房型的把握,更關繫到日常生活細節。
舉例而言,總面積不大的情況下,次卧只留8~9平方米的狀況很常見。這樣的狀況在實際
的使用中難免捉襟見肘,很難施展。另外,也有的戶型將衛生間的開門直接對著客廳、餐廳,這樣的位置擺放,在看戶型圖的時候,不會覺得有很大問題,但實際生活中可能就會遇到諸如室內空氣不好的問題了。因此,在看戶型圖的時候,需要購房者仔細研究,慢慢考量。
戶型剖面圖
對於剖面圖,很多戶型宣傳資料並不標注。但作為一個購房者一定要向售樓員要求了解剖面圖情況。因為了解清楚相鄰關系也是看戶型圖的要點,舉例而言,一個樓面一般會有電梯、走道、
樓梯、弱電房等,每個部分對居住都有或多或少、或利或弊的影響。把戶型放回樓層平面,就能夠了解其受這些配件的影響程度。深入一些看,相鄰戶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遮擋採光與否,私密性是否得到保證,都很關鍵。
戶型結構
戶型在某些時候是需要先天不足後天補的,所以了解戶型的可變結構也很重要。哪些牆能動,哪些牆不能動,下水管、上水管的位置,電線走向等也要盡可能掌握。這些東西在購買期房時候,
尤其要向售樓員了解清楚,不要自以為某個部分,只要簡單動動就可以住得舒舒服服。到入住時候,萬一不能如您所願,冒險動一些承重牆、管道,將好好的房子改造成了定時炸彈可就得不償失了。
⑵ 戶型圖怎麼看 怎麼算平米 有圖幫看下大概面積謝謝
我粗算一下是110到115之間。
圖上面寫的112,是對的。
⑶ 戶型圖怎麼看幾招教你看懂戶型圖
購買房子挑選戶型時,房子多半處於期房階段,只能看到一張戶型圖,因此,讀懂房子的戶型圖至關重要。能戶型圖只是薄薄一張紙,但包含的信息量可真不少,有的還會藏些貓膩。因此,戶型圖可不能一掃而過,一定要仔細研究。除了能幫你挑選理想的房子,也可以避免購房之後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1、窗戶
窗戶可以分為窗戶,飄窗,落地窗等等。
窗戶的畫法最簡單,就是三線連接;飄窗是一段凸出的矩形,上端也是三根線,下端是虛線;落地窗畫法和飄窗是差不多的,但是看上去大多了,如果不能一眼認出來,設計師也會標出來的。
2、空調
空調擺放用矩形框里AC表示,或者矩形裡面打叉畫杠。
衣櫃一般是個矩形,裡面一格格的。
3、朝向
若無特別標注,開發商都是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擺放戶型圖的。這時候,購房者就得根據自己所處地域挑選理想方位。一般來說朝向的優劣順序為:正南、東南、東、西南、北、西。當然,中國那麼大,日照時間方位都不同,各個地方的最佳朝向不盡相同,這點咱們下期再詳細講解。
4、尺寸
戶型好壞,面寬、進深,非常關鍵。如今的戶型圖上,多會標注進深和面寬這兩個指標,兩根拉出的直線中間夾雜的數字,如4.20米、3.9米就是了。一般來講,進深,即南北縱深的總數值是越小越好;而東西闊度則是越大越好。
5、結構
在某種程度上,戶型需要「先天不足後天補」。所以了解戶型的可變結構,也很要緊——哪些牆能動、哪些牆不能動;下水管、上水管的位置,電線走向等,都要盡可能的掌握。有時候往往通過一個「小手術」,可以把戶型的潛力給發揮出來;反之,為了居住的安全和便利,千萬不要冒險去動諸如承重牆和污水管等。
6、面積
絕大多數戶型圖上都會標注房間的建築面積,如主卧18.25平方米,客廳36.54平方米,A型兩房兩廳一衛108.33米……要注意和辨別的是,這個標注的建築面積與實際之間差多少?即我們所說的得房率。得房率的高低,換言之就是性價比的高低。
7、相鄰
了解清楚相鄰關系也是看戶型圖的重點。舉例而言,一個樓面上,一般會有電梯、走道、樓道、強電弱電、過道窗等每個對使用都有或多或少的、或利或弊的影響。把戶型放回樓層平面里看就能了解其受這些「配件」的影響程度。如果深入一些看,相鄰戶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遮擋採光與否,私密性得到保障與否,都很關鍵。
8、配比
戶型合理與否,在於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舉例而言,在總面積不大的情況下,次卧只留有8-9平方米的狀況很常見,這樣的配比在實際使用中就難免捉襟見肘,很難使用。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⑷ 教您怎麼挑選房屋戶型 全面了解流線認識面積
80後女孩小張與男友打算今年結婚,近日向記者詢問有關購房的事項,「逛了不少盤了,但對什麼戶型好還是沒有概念,不知道怎麼選擇」。
在購房時,戶型的選擇確實很重要,由於購置房屋後,居住年限較長,不滿意的戶型可能會影響到今後的生活質量。鑒於此,記者咨詢了部分專業人士,整合了一些有關戶型選擇的信息,供像小張一樣處於糾結階段的購房者參考。
了解流線概念
助選好戶型
在學習實用性的戶型選擇標准前,先了解一些流線概念可以幫助購房者更好地選擇房型。
流線俗稱動線,屬於建築學住宅設計的概念,是指日常活動的路線。它是根據人的行為方式把一定的空間組織起來,通過流線設計分割空間,從而達到劃分不同功能區域的目的。
一般來說,居室中的流線可劃分為家務流線、家人流線和訪客流線,三條線不能交叉,這是流線設計中的基本原則。如果一個居室中流線設計不合理,流線交叉,就說明空間的功能區域混亂,動靜不分,有限的空間會被零散分割,居室面積被浪費,傢具的布置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
家務流線
儲藏櫃、冰箱、水槽、爐具的順序安排,決定了下廚流線。由儲存、清洗、料理這三道程序進行規劃,就不會有多繞幾圈浪費時間、體力,或在忙亂中打翻碗碟的現象,比如以L型流線安排設計廚房用品的擺設,是非常輕松的一種下廚流線。
家人流線
家人流線主要存在於卧室、衛生間、書房等私密性較強的空間。這種流線設計要充分尊重主人的生活格調,滿足主人的生活習慣。例如卧室里獨立衛生間浴室設計,就明確了家人流線要求私密的性質。此外,床、梳妝台、衣櫃的擺放要適當,不要形成空間死角,讓主人感覺無所適從。
訪客流線
訪客流線主要指由入口進入客廳區域的行動路線。訪客流線不應與家人流線和家務流線交叉,以免在客人拜訪的時候影響家人休息或工作。
評價戶型
先看面積
了解了流線知識後,在挑選戶型時可以從設計角度上把把關。好戶型其實就是能讓住的人感覺到舒適、方便,購房者會根據自己的居住需求及其他方面條件選擇不同面積的房子。總的來說,小戶型因為面積小,業主需要在較小的面積里盡可能利用空間,完成各種居住功能。因此,戶型設計盡量不浪費面積,功能區域能相互借用,對這類戶型來說非常重要。而大戶型的室內空間寬闊,對利用率的要求就較低,但居住人口可能較多,在戶型的私密性、功能區域的精確劃分、功能的齊全等方面的要求就更多也更高。
小面積一居室
一居室的面積通常在70平方米以下,在這個面積范圍內,居住人數通常是1至2個。房間不但需要完成基本生活必需的「五大件」——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卧室的功能設置,還要採光充足,儲物空間齊備,才能稱得上是好戶型。但由於一居室面積小、總價低,不是市場主流,因此在設計戶型時,同一樓面里先把較好的位置、較好的朝向留給大中戶型,小戶型最後被安排在餘下的位置,因此在選擇一居室戶型時要考慮的因素更多些。
實用型兩居室
兩居室的面積通常在70平方米至90平方米,居住人口通常在2至4人,在這個面積范圍內,除了「五大件」功能,採光充足,儲物空間齊備以外,要達到好戶型的標准,面寬進深比要合理,以1:1.5為標准,適當浮動;由於居住人口可能較多,如果只有一個衛生間,就要做干濕分離的設計,方便同時使用。多人居住時衣物用品也多,也需要足夠的儲物空間。此外,動線合理,互不幹擾,也比較重要。
大戶型需求多標准高
三居室以上的戶型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居住人口通常在3至5人。除了滿足中小戶型的基本使用要求外,動線的簡潔尤其重要。當多個人同時在不同房間和不同區域間穿插活動時,相互間的影響越小越好。各個區域能有明確分布,不疊加功能、互不幹擾,這種私密性也是選大戶型居住的家庭看重的因素。根據業內人士的經驗,私密性的標准之一是陌生人站在門外時,看不到房間里任何一個區域。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⑸ 房屋面積怎麼算一般戶型是多少乘多少的
得到 詳細的標准層或自家所在樓層平面圖。 根據詳細的住宅平面圖測量和計算才內能方便而容准確。平面圖中應包括住宅的主要數據有:各房間的軸線尺寸(即承重牆或柱的中心線之間的尺寸)和外牆的總尺寸,即兩道尺寸線,還有各房間的使用面積。 大部分住戶都在標准層,測量和計算主要根據標准層圖紙和面積。 如果住宅所在樓層較為特殊,如底層頂層、則要用所在樓層的圖紙。
為了測算一戶面積,可以不對全樓的面積進行測算。
房屋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
套內面積=外牆一半+使用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面積
公攤系數=整棟樓的公共使用面積/整棟樓的套內面積
公共使用面積指整棟樓共同使用的部分,基本上都是樓梯及外牆、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房屋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把各個房間的面積加起來就是房子的面積:包括陽台和陰台。
房子面積=客廳面積+卧室面積+廚房面積+衛生間面積+
長乘寬:如長30米寬5米,就是150平方米
邊長*邊長;如5*5
⑹ 戶型圖怎麼計算出套內各個區域的面積
一般窗戶套它的面積等於套內使用面積加套內牆體面積,夾套內陽台建築面版積之和。權這個計算的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比如它的長是8.6米而寬是3.8米那等於的面積就是32.68平米。一般只有兒童房衛生間的窗戶套是不好計算的。其他的計劃你用這個方式就可以了。
⑺ 戶型圖怎麼算的面積。謝謝
絕大多數戶型都會標注戶型的總建築面積,但是這個數據與實際交房的標准存在上專下的浮動誤差。因此,很多屬戶型圖上面積標注為建築面積約多少平方米,或者用≥符號。
另外,在看戶型圖時一定要注意辨別建築面積與實際使用面積之間的差別,這就需要詢問售樓員樓盤的公攤有多少。
用建築面積減去公攤的面積,就是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公攤越小的房子得房率越高,也越實惠。
戶型圖上的牆體會用黑色、深色、淺色的線條標出,其中,承重牆會以黑色或深色的黑體實線來體現,在進行房屋裝修改造的時候不能拆掉。
一些戶型圖紙上,為體現功能分區,設計戶型圖的單位會特意用餐桌椅、沙發、床、廚具、衛浴等來分別體現餐廳、客廳、房間、廚房和衛生間等,但要注意,在戶型圖上的傢具實際上只充當一個道具角色。
因為設計師在製作戶型圖的時候,可能會隨意縮放傢具的大小,因此看完戶型圖,最好實地參觀該戶型圖的裝修樣板房或交付標準的毛坯樣板房,拿著戶型圖反復比照,實地感受現場。
⑻ 建築總平面圖怎麼看戶型、面積如何規劃
建築用地面積不用說了吧,就是規劃局批給你們的用地紅線范圍內的面積
總建築面積是內地上全部的建築容面積加上地下所有的建築面積
應該是建築基底面積又叫佔地面,就是有多少樓,這些樓的一層加以來的面積
間距系數你指的應該是日照間距系數,就是說樓與樓之間的間距應該滿足規劃局給的這個系數的要求,具體演算法應該是,南向的樓的高度乘以這個值得出來的數就是南北向的樓之間的間距,這個演算法只局限於正南正北,如果有角度的話還得乘個角度的系數值。不過目前來說用這個方法的越來越少了,好多軟體替代了這種演算法,比如天正日照,清華日照
容積率是指地上建築面積除以建築用地面積得出來的值,這個值的大小一是取決於你們的策劃,再一個取決於規劃局的規劃建議書
綠化率是指綠化的面積除以用地面積得出來的百分比
建築密度是指建築基底面積除以用地面積的出來的百分比
周邊配套不用說了吧
戶型面積的話應該根據前期的一些策劃,寫成策劃書和項目建議說與規劃部門還有公司策劃部門溝通碰撞出來的結果。
⑼ 教你怎麼看戶型圖
買房的時候,有「行不行,看戶型」的說法。對於某個住宅單元戶型的認識,在沒有看到樣板房或者現房的時候,戶型圖就是一個重要的指南了;同時樣板房是絕不可能帶回家的,印象又是抽象模糊的東西,那便攜又實際的戶型圖之重要性也就彰然了。絕大部分的人第一次看樓的時候,第一次拿了張戶型圖在手,第一反應都是一呆——彷彿找不著北!你仔細去研究,猛然發覺戶型圖的學問大著呢!以下貢獻出一點小知識,供大家分享和認識。 戶型圖也會誤導人 戶型圖其實就是住宅單元的「地圖」,而一個可能不為人共知的小騙局是——地圖其實不是真實狀況的反映,它往往是在真實情況的基礎上作了一些美學上的修改,例如某些道路作了弧線的處理等。戶型圖作為住宅單位的地圖,更是不能盡信;地圖的出版還有專門出版社的監督,戶型圖麻,則是各開發商在設計師戶型設計的基礎上作了各種美學上的處理;這些處理不僅美化了原本枯燥乏味嚴謹的設計圖紙,還有意無意地掩蓋了一些小瑕疵、造成對買家的誤導—— ◇誤導一:色彩運用。某些悅目的戶型圖上,各空間間隔都採用了不同的、養眼的、溫馨的、深淺不一的色彩,色彩的運用可不僅只為了吸引眼球或顯示更清晰,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視覺心理作用。平面戶型圖上的色彩直接對觀者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主要是空間感知上的錯覺,而忽略了實際的開間和尺寸。即便是為了降低戶型圖製作成本,採用黑白印刷,也加強了灰度方面的處理。 ◇誤導二:傢具擺放。很多的戶型圖都標明了各種傢具的擺放,這可絕對不是發展商善意地幫助各位準業主設計家居,某些時候這也是一種平面圖上常見的心理誤導。設計軟體上各種傢具都只是一個比例,設計師把傢具粘貼到戶型圖上的時候,往往出於戶型圖美觀和感知空間的考慮而刻意地調整比例。因此戶型圖上的傢具比例是實在不能輕信的!——這里還特別一提的是,即使親臨樣板間,樣板間傢具尺寸的觀感也是不能盡信的,因為有些傢具是開發商根據最優的視覺效果定製的。 ◇誤導四:窗梁混淆。通常,在正規的戶型圖上,和一般的牆相比,窗的表示是在兩條牆的看線中夾了兩條窗框線(一般就是四條平行細線)、而剪力牆(關繫到整棟樓的結構)的表示則是粗黑的實線。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印刷質量不夠好、或不規范的戶型圖上,細密線的窗就可能會和粗黑的鋼筋牆混淆,這就一定要火眼金睛分辨清楚了。這可關繫到具體戶型的採光,以及具體牆體能否拆除的實質操作性。 ◇誤導五:尺寸標注。建築師實在是偉大而繁瑣的職業,每天面對眾多的梁、柱、樓梯、軸線等,戶型圖上的尺寸標注就是一個實證。在這尺寸標註上,有兩種誤區要避免——一種發展商化繁為簡,省去了很多數據,只保留部分廳、房等開間的數據,這樣的刪除看得購房者糊里糊塗,遇到沒有尺寸而又關心尺寸的地方,銷售不能清楚告知、只能自己大致按比例粗略估算,反正就只有個「大約」;另一種發展商則保留了專業細密的尺寸標注,眾多的軸線看得人眼花繚亂,有的地方即使用上了直尺也會和隔壁軸線混淆,這樣的專業和精細可不是每個購房者都能承受的啊。過於簡化或過於專業的戶型圖都比較容易對購房者造成混亂——話說回來,這也不能全怪開發商,如何衡量簡化的程度也實在難以把握,如此的指摘實在有點吹毛求疵,不過對於購房者而言,心眼是絕對要保留的。 ◇誤導六:「使用率」和「實用率」。使用率和實用率讀音相似,語意也相近,它們的區別一定要清晰——使用率是使用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而實用率是套內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建築面積=銷售面積=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套內面積=外牆面積X0.5+使用面積+柱子、分隔牆面積X0.5;使用面積=牆到牆的面積,包括0.5倍的不封閉陽台和全部的封閉陽檯面積)。實用率大於使用率,往往開發商用「實用率」代替「使用率」並混淆這個概念來吸引購房者。在這個問題上其實購房者不必太在意實用率或使用率的具體數據,戶型設計是否合理、考慮究竟如何使用戶內空間才是閱讀戶型圖時的關鍵。 要避免掉進開發商戶型圖的溫柔陷阱里,購房者就真要火眼金睛,心中保留一把尺了。 在買房前看看開發商的項目平面設計藍圖,對了解整個房子的情況是有好處的。但對非專業人士的購房者來說,這有點難度,因為看圖紙還是有需要一些基本技巧的。 圖紙太多了,但不一定都有用。最管用的圖紙應該是建築的施工圖,因為工程上最標准、最有表現力的語言就是圖紙,有了藍圖,一個項目的家底就可摸個十之六七。但這種藍圖專業性太強,別說是普通購房者,就是房地產業內沒接觸過工程的人,看著也特別吃力。好在現在為了銷售,開發商推出了許多施工圖的衍生產品,如標准戶型圖、小區平面圖、戶型組合平面圖(樓盤標准層單元組合平面)等等。這些衍生圖紙多是施工藍圖的簡化版、美化版,購房者最好都搜集所關注項目的這類圖紙,這對置業判斷很有幫助。 衍生圖紙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精製、比例合適。以戶型圖為例,門的位置、開啟方式,窗的位置、牆體厚度等建築細節都有很明確表現。一般美工圖紙達不到這種深度。因為建築繪圖的這種深度只有CAD等專業軟體才能實現,而美工所用的PHOTOSHOP、CORE-AW等軟體重意不重形,如果不引用CAD的底圖根本無法做到如此精細。當然,如果圖紙上標注了明確的尺寸就更好了。 ——小區平面圖;從目前的銷售資料看,小區平面圖的衍生圖紙較少,有些小區雖提供了,但比例、尺度有些變形。不過,像這類需要精確計量的問題,想從圖上驗算,其實是天方夜譚。因為一來圖紙尺寸不清,二來本身日照的計算必須參照精確的建築立面圖紙,還要參考地形條件,考慮地面高度差等問題。看小區平面圖,主要看建築的相互關系,建築的小環境、採光、通風條件等。在設計圖中,平面設計圖可以明白告訴你小區內各種建築物的分布密度,建築物的數量、面積、容積率、綠化率、道路系統分布等等,購房人不妨帶上尺子和紙筆,把自己想要了解的數據記錄下來,按照藍圖給定的比例量一量圖上的樓距(南北樓距及側面的樓距),換算一下,並根據圖示中標出的樓體高度,看看它是否符合建築設計規范的樓距要求(按規定,板式建築樓距為1∶1.6;點式建築即塔樓為1∶1.2;未建樓體北側如已經有現樓的,任何形式的新建築都應與現樓保持1∶1.6的樓距),是否有採光不足或遮擋景觀的問題。 ——戶型組合平面圖;主要看套型的小環境,如有沒有對視、遮擋,以及鄰里關系、電梯吵不吵等問題。 ——戶型圖;戶型圖的作用大家最清楚,主要看空間布局是否合理,面積尺度是否合適等等。不過,在這里再給您提個醒,有尺寸的圖紙最好。 ◎看圖紙應注意的問題 看看你所選擇的樓棟和周邊相鄰樓棟在圖上所標示的樓房數量和總高是多少,是否與樓書宣傳一致,防止發展商在開發過程中把樓體「拔高」,以免今後入住後出現電梯擁擠、車位短缺、陽光不足等問題。 注意尋找一下變電站、泵房、物業管理用房等配套設施的位置,看看這些建築在樓書中是否標示明確,有沒有被「美化」成綠地花園。 在平面藍圖上,你還可以了解到所用建築材料、主要部位的工程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