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板樓與塔樓的優劣勢你清楚嗎買房該選誰
我們通常所說的板樓與塔樓,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建築形態,挺拔的塔樓與平緩的板樓各具特色,開發商賣房時自賣自誇,購房人卻一時拿不準注意。
究竟哪種房屋才更適合自己?我們首先來看看塔樓與板樓各自的優缺點。
一、板樓的優點
1、戶型南北通透,便於採光通風
多數板式住宅為正南北方向,進深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於採光與通風,而且戶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間尺度適宜。
通常而言,由於板樓的面積充裕,因而戶型設計更容易出精品。
2、均好性較強
時下一梯兩戶的小板樓非常受寵,正是因為整棟板樓中各套戶型的優劣勢差距很小。板樓由於住戶不多,居家生活比較清靜。
3、物業管理成本不高
一般說來,板樓的管理成本普遍較塔樓低廉,除一些配套設施要求較少外,僅外牆粉刷的日常維護費用就比塔樓便宜很多。
4、得房率高
因為塔樓內的電梯井、侯梯廳、變配電機房等公共設施面積較大,都將攤到每個業主的頭上,所以板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高於塔樓戶型。
二、板樓的缺點
1、房價較高
一般的板樓社區屬於低層低密度,容積率較低,盡管居住舒適度強,但房價一般比較高,特別是城區內寸土寸金的地段,為數不多的板樓也許只有非工薪階層才能消費得起。
2、房屋格局不宜改造
板式住宅特別是磚混結構的板樓牆體起承重作用,不可以變化,這一點不如塔樓的可改造性強。
三、塔樓的優點
1、房價較低
由於塔樓社區的建築密度較高,因而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有效降低每平米的房價,讓更多的人安居。
2、結構靈活,易於改造
多數塔樓都採用大框架結構,除少數承重梁之外,戶內分隔牆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樓甚至可以將整層樓面打通,靈活分割戶型。
3、抗震性好,結構強度高
塔樓由於採用了框架結構,現場澆築樓板,因而其結構強度比板樓高,抗震性與安全性很好。
4、登高望遠視野開闊
高層住戶可盡覽都市美景,相信低層板樓的住房是無法領略這一份心曠神怡的感受的。
四、塔樓的缺點
1、居住密度高,均好性差
每層的住戶多為6戶以上,甚至高達12戶,數百戶人家擠在一棟大塔樓里,居住環境當然不如板樓優越。而且,塔樓每層都有部分住戶的採光、通風、景觀等條件比較落後,且不可改變。
2、得房率低,存在灰色空間
一般塔樓戶型的使用率普遍低於板樓10個百分點左右,而且戶型內部的廚房、餐廳與洗手間往往不可直接採光、通風,這樣的地方被稱為「灰色空間」。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6-2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⑵ 樓房什麼戶型好呢
第一,房型好壞,即房抄間與房間之間襲的公共面積浪費得越少房屋利用率越高房型越好;第二,得房率,一般高層得房率低,因為有兩部電梯,所以公共面積就較大,因而得房率低,一般小高層比較好!
三口之家買三房一廳(二廳)一衛。大概一百平方米左右。
⑶ 塔樓住幾層最好,請住塔樓的朋友指教,說說塔樓的優缺點
塔樓和板樓是對不同建築結構的構築物的稱呼,
塔樓一般是指高層建築,板樓一般建築層數不會超過12層。
板樓四大優點
1.南北通透,便於採光通風
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方向,進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於採光與通風,而且戶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間尺度適宜。通常而言,由於板樓的面寬充裕,因而戶型設計更容易出精品。
2.板樓均好性強
眼下一梯兩戶的小板樓非常受寵,正是因為整棟板樓中各套戶型的優劣差距很小,均有若干套朝北的戶型難於處理。板樓由於住戶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較清靜。
3.管理成本不高
通常而言,板樓的管理成本普遍較塔樓低廉,多層板式住宅可以不設電梯,不設變頻供水系統,包括外牆粉刷在內的日常維護費用當然要比塔樓便宜得多。
4.住戶使用率很高
板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高達90%以上,而塔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僅為75%,因為塔樓內的電梯井、候梯廳、變配電機房等都將作為公共面積攤到每個業主的頭上。同樣是購買建築面積100平方米的住房,板樓戶型的使用面積往往高出塔樓住戶約10平方米。
板樓的兩項缺點
1.建築密度低,房價高
板樓社區多屬低層低密度,容積率較低,盡管居住舒適很強,但房價會高,特別是在城區內寸土寸金的地段,主流產品仍舊是塔樓,為數不多的板樓非工薪階層能消費得起。
2.戶型格局不宜改造
板樓特別是磚混結構的板樓,戶內多數牆體起重作用,不可以變化,這一點不如塔樓的可改造性強。
塔樓的四大優勢
1.節約土地資源,房價較低
由於塔樓社區的建築密度較高,因而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價,讓更多的人安居。
2.空間結構靈活,宜於改造
塔樓多採用大框架結構,除少數承重梁之外,戶內分隔牆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樓甚至可以將整層樓面打通,靈活分割戶型。
3.結構強度高,抗震性好
高聳的塔樓由於採用了框架結構,現場澆築樓板,因而其結構強度比板樓高,抗震性與安全性很好。
4.居高望遠,視野開闊
塔樓住戶可盡覽都市美景,相信低層板樓的住房是無法領略這一份心曠神怡的感受的。
塔樓的兩項缺點
1.均好性差,居住密度高
塔樓每層的住戶多為6戶以上,甚至高達12戶,數百戶人家擠在一棟大塔樓里,居住環境當然不如板樓優越。而且,塔樓每層都有部分住戶的採光、通風、景觀等條件比較落後,且不可改變。
2.使用率不高,存在灰色空間
塔樓戶型的使用率普遍低於板樓10個百分點左右,而且戶型內部的廚房、餐廳與洗手間往往不可直接採光、通風,這樣的地方被稱為「灰色空間」。
⑷ 購樓房:選擇板樓好還是塔樓好
一個新的購房熱季隨著春節的結束而臨近,買房幾乎成了北京人除了炒股之外的另一件普遍關注的投資熱點。
在選擇塔樓和板樓之前,先了解到底什麼是塔樓和板樓。請看圖四是典型的塔樓,圖一是典型的板樓。英國阿特金斯建築師事務所的資深建築設計師劉嘉鋒先生說,可以從樓房的平面圖上理解塔樓和板樓。塔樓的平面圖特點是:若干戶,一般多於四五戶共同圍繞或者環繞一組公共豎向交通形成的樓房平面,平面的長度和寬度大致相同,這種樓房的高度從12層以上到35層,超過35層是超高層,塔樓一般是一梯四戶到一梯12戶。板樓的平面圖上,長度明顯大於寬度,板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長走廊式的,各住戶靠長走廊連在一起;第二種是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在一起就拼成一個板樓。
其實我們在買房時,很容易分出塔樓和板樓,簡單地說,塔樓比較高,比較方,板樓比較矮,比較長。
最近北京的房地產市場上又推出了「點式」樓,其實塔樓就是點式樓發展出的一種,點式樓還分蝶形樓和井式樓等等。板樓有低層、多層,最近比較流行板式小高層。
去年,北京的老百姓、專家學者以及房地產開發商開始了塔樓和板樓哪個更適合居住的爭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去年的商品房銷售情況來看,塔樓和板樓是各領風騷,塔樓沒有說服板樓,板樓也沒有戰勝塔樓。
應該說塔樓與板樓肯定各有利弊。北京房地產資深人士童淵說,哪個樓型更好,首先要弄清選房原則。除位置外,一般購房者挑選住宅最關注的就是價格、環境、戶型,而房地產商決定開發的樓盤是塔樓還是板樓,主要決定要素是該項目的定位,也就是什麼人是他的目標購房客戶群,以及目標客戶群的消費水平和對綠化率、容積率等方面的要求。一個項目一旦定位,房價也就確定下來,價位一旦定下來,綠化率以及容積率等指標也就會相應確定了。在選擇住宅時,影響環境的最主要指標就是綠地率了,綠地率越高,環境越好;容積率決定了戶型、面積等方面的問題。塔樓、板樓哪個好,其實取決於購房者個人在選房中的價值取向更看重哪一條。
從純技術的角度來看,塔樓和板樓各有特點。板樓戶型比較方正,朝南戶型比較多,南北通風條件好,使用率較高。板樓戶型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樓層上。那麼,板樓戶型肯定很好嗎?也不能絕對地說所有的板樓戶型都好,大進深的一般不太好。有一位開發商分析說,板樓戶型取決於兩個因素:進深和面寬,一般板樓是通過加大進深來增加銷售面積的,如果進深大了,戶內採光就差了。另外,由於板樓的建築特點,一般板樓的一層沒有比較大的大堂。板樓佔地面積大,在小區總佔地面積中,相對綠地就會少,這是個辯證的問題。
塔樓則不可能做到戶戶朝南,蝶形樓和現在推出的新式「點式樓」為了使朝南的房子多一些而對塔樓進行的變異,使布局靈活性更強。塔樓由於建築的特點,一般一層會有比較華麗的大堂,不同的房型和朝向,價位也會多樣,選擇餘地也大。和板樓相比,塔樓的使用率較低。比方說,同一地塊,就蓋一間房子,環境肯定很好,戶型也棒,要是蓋了100套住宅又會賣多少錢?價格是主導中的主導,脫離了價格說環境、戶型根本不可能,因此,塔樓、板樓優劣的比較離不開市場。
從結構造價上講,板樓造價相對偏低,因為結構相對簡單,但差別有限,因為目前普遍採用框架結構、現澆工藝。另外,公攤面積的多少其實受建築高度影響大,樓梯、樓道每層的配備數量是固定的。但電梯廳、泵房、入口大堂等不管多少層面積都是一定的,建築越高,參加分攤的戶數越多,也越實惠。
⑸ 板樓和塔樓哪種好詳解優缺點對比
購房者在購置房產時,往往會聽到開發商誇大板樓和塔樓的優缺點,導致購房者分辨不清板樓和塔樓哪個好。其實板樓與塔樓是兩種不同的建築形態,挺拔的塔樓與平緩的板樓各具特色。板樓是對建築結構的構築物的稱呼,板樓一般建築層數不會超過12層。塔樓一般是指高層建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板樓和塔樓各自的優缺點,供大家購房時做參考。
塔樓優點:1、建築密度較高,房價較低;2、空間結構靈活,易於改造;3、結構強度高,抗震性好;居高望遠,視野開闊。
尤其是對於富有DIY精神的年輕人而言,採用大框架結構的塔樓,可以通過改裝戶內分隔牆改變戶內格局,居住更為靈活,而且相對低廉的房價,也比較符合現有的收入。
塔樓缺點:居住性較差,同一層總有一些戶型在採光、通風方面比較差,而且面積使用率要低於板樓,很容易出現沒有自然採光的暗廚、暗衛,居住品質大打折扣。
板樓優點:1、南北通透,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方向,進深在15米左右,便於採光與通風,而且戶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間尺度適宜。通常而言,由於板樓的面寬充裕,因而戶型設計更容易出精品。
2、均合性強,眼下一梯兩戶的小板樓非常受寵,正是因為整棟板樓中各套戶型的優劣差距很小。板樓由於住戶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較清靜。
3、成本不高,通常而言,板樓的管理成本普遍較塔樓低廉,多層板式住宅可以不設電梯,不設變頻供水系統,包括外牆粉刷在內的日常維護費用當然要比塔樓便宜得多。
4、使用率高,板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高達90%以上,而塔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僅為75%,因為塔樓內的電梯井、候梯廳、變配電機房等都將作為公共面積攤到每個業主的頭上。同樣是購買建築面積100平方米的住房,板樓戶型的使用面積往往高出塔樓住戶約10平方米。
板樓缺點:1.建築密度低,房價高。板樓社區多屬低層低密度,容積率較低,盡管居住舒適很強,但房價會高,特別是在城區內寸土寸金的地段,主流產品仍舊是塔樓,為數不多的板樓非工薪階層能消費得起。
2.戶型格局不宜改造。板樓特別是磚混結構的板樓,戶內多數牆體起重作用,不可以變化,這一點不如塔樓的可改造性強。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7-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⑹ 買新房該選板樓還是塔樓終於不用再糾結了
塔樓和板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居住密度、戶型設計、空間規劃上。從市場來看,塔樓和板樓的主要區別是房價,板樓房價普遍高於塔樓。
板樓是由多個住宅單元組合而成,每單元均設有樓梯或電梯的住宅。
塔樓主要是指以共用樓梯、電梯為核心布置多套住宅的高層住宅。
實際上,板樓、塔樓並不是專業名詞,而是大家在生活中對特點相同的房屋的通俗稱謂。
一、板樓的優劣勢是什麼?
1、板樓的優勢
(1)通風採光好
板樓分為東西向板樓和南北向板樓,一般南北通透或者東西通透,便於採光與通風,且戶型比較方正。
通常而言,由於板樓的面寬充裕,因而戶型設計更容易出精品。
(2)板樓房源差距不大
板樓里的房子,由於一梯戶數較少,通常一梯兩戶或者一梯四戶。
開發商在設計戶型時,樓上樓下、左鄰右舍的戶型差別不是很大,差異性小,大家在選擇上,不會出現太大落差。
(3)密度低
板樓的每個單元的住戶數比塔樓少很多,居住密度低,容積率高,不會覺得擁擠,居住舒適度高。
(4)套內建築面積使用率高
板樓戶型的套內建築面積使用率高達90%以上,而塔樓戶型的套內面積使用率通常僅為70%-80%。
因為塔樓內的電梯井、大廳、變配電機房等公共面積會比較大。同樣是購買建築面積100㎡的住房,板樓戶型的使用面積往往高出塔樓住戶約10㎡。
2、板樓的劣勢
(1)房價高
一個樓盤的房價,住建委會制定一個房價上限。開發商拿地本金相同的情況下,做成塔樓項目,200套房子的單價,比做成板樓項目,100套房子單價要低很多。
(2)戶型格局重塑性差
磚混結構的板樓,戶內多數牆體為承重牆,起到支撐作用,不可以變化,這一點不如塔樓的可改造性強。
二、塔樓的優劣勢是什麼?
1、塔樓的優勢
(1)房價低
由於塔樓的建築密度高,因而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價,讓更多的人安居。
(2)戶型格局可塑性強
塔樓多採用大框架結構,除少數承重梁之外,戶內分隔牆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樓甚至可以將樓層樓面打通,靈活分割戶型。
2、塔樓的劣勢
(1)居住密度高
塔樓每層的住戶多為6戶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2戶,數百戶人家擠在一棟大塔樓里,居住環境當然不如板樓優越。
而且,塔樓每層都有部分住戶的採光、通風、景觀等條件比較落後,且不可改變。
(2)套內建築面積使用率不高
塔樓戶型的使用率普遍低於板樓10個百分點左右,而且戶型內部的廚房、餐廳與洗手間往往不可直接採光、通風。
板樓、塔樓相比、各有優劣。大家在買房時,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房子,有多少預算,再決定選擇板樓還是塔樓。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3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⑺ 板樓和塔樓應該選哪種,各有哪些優劣勢呢
首先,給您分析一下板樓與塔樓的優缺點:
塔樓
優勢:
1.房價較低。由於塔樓的建築密度較高,因而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塔樓資源,有效降低每平米的房價。
2.空間結構靈活,宜於改造。塔樓建築採用大框架結構的塔樓,可以通過改裝戶內分隔牆改變戶內格局,尤其是對於富有DIY精神的年輕人而言,居住更為靈活。
3.結構強度高,抗震性好。塔樓由於採用了框架結構,現場澆築樓板,因而其結構強度比板樓高,抗震性與安全性很好。
4.居高望遠,視野開闊。塔樓住戶可盡覽都市美景,相信低層板樓的住房是無法領略這一份心曠神怡的感受的。
缺點:
1.均好性差,居住密度高。
塔樓每層的住戶多為6戶以上,甚至高達12戶,數百戶人家擠在一棟大塔樓里,居住環境當然不如板樓優越。而且,塔樓每層都有部分住戶的採光、通風、景觀等條件比較落後,且不可改變。
2.使用率不高,存在灰色空間。
塔樓戶型的使用率普遍低於板樓10個百分點左右,而且戶型內部的廚房、餐廳與洗手間往往不可直接採光、通風,這樣的地方被稱為「灰色空間」。
板樓
優勢:
1.南北通透。板樓建築多是正南北方向,進深在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於採光與通風,而且戶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間尺度適宜。
2.均好性強。整棟板樓中各套戶型的優劣差距很小,均有若干套朝北的戶型難於處理。板樓由於住戶不多,居家生活也比較清靜。
3.成本不高。通常而言,板樓的管理成本普遍較塔樓低廉,多層板式住宅可以不設電梯,不設變頻供水系統,日常維護費用要比塔樓便宜得多。
4.使用率高。板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高達90%以上,同樣是購買建築面積100平方米的住房,板樓戶型的使用面積往往高出塔樓住戶約10平方米。
缺點:
1.建築密度低,房價高。板樓社區多屬低層低密度,容積率較低,所以房價會高。
2.戶型格局不宜改造。板樓特別是磚混結構的板樓,戶內多數牆體起重作用,不可以變化,這一點不如塔樓的可改造性強。
結合板樓塔樓 優缺點,板樓舒適性會比塔樓高,但目前新建設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板塔結合的,所以,現在購房不需要完全在板塔裡面挑選一種,只要您是您喜歡的戶型,小區,周邊配套都適合您, 您都可放心大膽的去購買!
⑻ 新手買房須知:塔樓和板樓哪個好
購房者在購置房產時,往往會聽到開發商誇大板樓和塔樓的優缺點,導致購房分辨不清板樓和塔樓哪個好。其實板樓與塔樓是兩種不同的建築形態,挺拔的塔樓與平緩的板樓各具特色。塔樓是對不同建築結構的建築物的稱呼,塔樓一般是指高層建築。
我們可以從樓房的平面圖區分塔樓和板樓。塔樓的平面圖特點是,一層若干戶,一般多於四五戶共同圍繞或者環繞一組公共豎向交通通道形成的樓房平面,平面的長度和寬度大致相同。這種樓房的高度一般從12層到35層。塔樓一般是以一梯4戶到一梯12戶。板樓的平面圖上,長度明顯大於寬度。板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長走廊式的,各住戶靠長走廊連在一起;第二種是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在一起就拼成一個板樓。其實我們買房時,很容易分出塔樓和板樓,簡單地說,塔樓比較高、比較方;板樓比較矮、比較長。 板樓給人們留下了戶內前後通風的印象,特別是南向的板樓,採光、日照和通風都有一定的優勢,但如果板樓不是樓梯直接到戶,還要通過長長的走廊,那麼它的合理性、安全性、健康性都有待商榷。如果是進深很大、面寬很小的板樓,可能衛生間都是暗的,其他房間的採光也不會很好。
而我們通常所講一梯8至12戶的塔樓在採光、日照上相對較差,並且難有戶內的對流,從而給人們留下了塔樓「不健康」的印象。但如果把塔樓做成一梯1戶時會有360度的景觀,並且沒有純北向的房間,會有更好的採光與通風,會有更充分的日照,並且沒有相鄰的干擾。塔樓一梯2戶時有270度以上的採光與景觀,甚至到一梯4戶時也會好於板樓的採光與通風。因此不能用板、塔建築形式來一概而論其是否「健康」。
另外通過實測證明,塔樓區的樓外環境通風遠遠好於板樓區,特別是好於板樓圍合小區的環境質量。也就是說當室內要求通風時,開窗要解決的不只是對流及加大通風量的問題,同時要力求從室外進入室的空氣質量是好的。如果對塔樓進行合理設計,一梯2到4戶,便可以做到明衛和多面採光,那麼這個塔樓的品質就要優於板樓。
由此可見,塔樓也有很多的優點,健康住宅不完全等於板樓。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了健康住宅是關注人的私密性、關注陽光等15條標准,並沒有規定板樓與塔樓性質的區別,因而簡單地把板樓作為健康住宅的觀念是錯誤的。
板樓戶型取決於兩個因素:進深和面寬,一般板樓是通過加大進深來增加銷售面積的,但如果進深大了,戶內採光就差了。板樓佔地面積大,在小區總佔地面積中,綠地相對就會少。塔樓則不可能做到戶戶朝陽,塔樓由於建築的特點,一般會有不同的房型和朝向,價位也會多樣,選擇餘地也大。和板樓相比,塔樓的使用率較低。價格的主導,脫離了價格說環境、戶型根本不可能,因此,塔樓板樓優劣的比較離不開市場。在塔樓與板樓的競爭中,板樓的優勢是住得舒適,塔樓的特點是價格相對便宜。但板樓的均好性優於塔樓。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6-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⑼ 塔樓買哪個朝向好
如果是塔樓的話,一般是指13層往上,東南朝向最好,塔樓也有南北的,但是不通透,如果是板樓的話,南北的肯定好,一般都是通透的,就更好了。雙南向也不錯。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