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申請公租房怎麼樣才能享有條件
重慶公租房申請條件
一、申請方式
公共租賃住房可以家庭、單身人士、多人合租方式申請。
(一)家庭申請的,需確定1名符合申請條件的家庭成員為申請人,其配偶和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 關系的共同居住生活人員為共同申請人。
(二)單身人士申請的,本人為申請人。未婚人員、不帶子女的離婚或喪偶人員、獨自進城務工或外地獨自來渝工作人員可以作為單身人士申請。
(三)多人合租的,合租人均需符合申請條件,且人數不超過3人,並確定1人為申請人,其他人為共同申請人。
二、申請條件
申請人應年滿18周歲,在主城區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來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規定收入限制的 無住房人員、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3平方米的住房困難家庭、大中專院校及職校畢業後就業和進城務工及外地來主城區工作的無住房人員。但直系親屬在主 城區具有住房資助能力的除外。
(一)有穩定工作是指:
1.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在主城區連續繳納6個月以上的社會保險費或住房公積金的人 員;
2.在主城區連續繳納6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且在主城區居住6個月以上的靈活就業 人員和個體工商戶;
3.在主城區退休的人員;
4.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工作人員。
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的繳納時限從申請之日起往前計算。
(二)收入限 制標準是指:單身人士月收入不高於2000元,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於3000元,超過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於1500元。市政府將根據經濟發展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物價指數等因素的變化定期調整,並向社會公布。
月收入包括工資、薪 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養老金、其他勞動所得及財產性收入。不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 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市、區政府引進的特殊專業人才和在主城區工作的全 國、省部級勞模、全國英模、榮立二等功以上的復轉軍人住房困難家庭不受收入限制。
(三) 無住房是指:申請人和共同申請人在主城區無私有產權住房(私有產權住房包括已簽訂合同未取得產權證的房屋),未承租公房或廉租住房,且申請之日前3年內在 主城區未轉讓住房。
(四)住房困難家庭是指: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3平方米的本市 家庭。計算方法為: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住房建築面積÷家庭戶籍人口數。
住房建築面積 按公房租賃憑證或房屋權屬證書記載的面積計算;有多處住房的,住房建築面積合並計算;家庭人口按戶籍人口計算。
(五)住房資助能力是指:申請人父母、子女或申請人配偶的父母在主城區擁有2套以上住房,且人均住 房建築面積達到35平方米以上。
❷ 公租房減員啥意思,會不會對房子有影響啊,會不會給我回收了或者調小了啊,對房子有沒有影響啊,啥是減員
說白了就是共同申請人
不在哪住了原先人口多
給你分的大戶型減員之後
人口少了就要調整到小戶型
這是公租房保障中心正常調配
不會回收但會根據你家人口的
實際情況做出後續調整
❸ 公租房申請的太多飽和怎麼辦 公租房房源只有那麼多如果申請人太多了 是不是就申請不到了
這個 公租房 也就看看就可以了,。。。個人覺得很不現實,為什麼因為這中國人這么多怎麼可能輪得到你 估計到你的時候 也差不多了。。。。所以與其申請這個還不如靠自己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是更好嗎
❹ 公租房是怎麼回事
公共租賃房是對住房困難人群的過渡性的解決方案,旨在為不屬於低收入人群但住房版困難的人權員,提供住房幫助。
公共租賃房不歸個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機構所有,用低於市場價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價格,向新就業職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學畢業生,外地遷移到城市工作的群體等。
公租房申請條件:
申請人應年滿18周歲,在主城區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來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規定收入限制的無住房人員、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3平方米的住房困難家庭、大中專院校及職校畢業後就業和進城務工及外地來主城區工作的無住房人員。但直系親屬在主:城區具有住房資助能力的除外。
❺ 北京房山區公租房大戶型是多少平米
當地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會向社會公布公租房房源的位置、數量、戶型、面專積,租金標准,供應屬對象范圍,意向登記時限等信息,請注意查詢。
《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第十一條
公共租賃住房房源確定後,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配租方案並向社會公布。
配租方案應當包括房源的位置、數量、戶型、面積,租金標准,供應對象范圍,意向登記時限等內容。
❻ 怎麼才能申請到三室一廳的大平方公租房
你和你父親兩人?申請不到三室一廳..
❼ 公租房是什麼意思怎麼個概念
公租房,即公共租賃住房,是指由國家提供政策支持,各種社會主體通過新建或者其他專方式籌集房屬源、專門面向中低收入群體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是一個國家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共租賃住房不是歸個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機構所有,用低於市場價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價格,向新就業職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學畢業生,還有一些從外地遷移到城市工作的群體。公租房有五個特點:一是保障性;二是政策支持性;三是租賃性;四是專業性;五是供應群體廣泛性。
❽ 北京公租房遭質疑:分配不公 大戶型公租房
分配受疑 北京公租房覆蓋范圍不但包括符合廉租房、經適房、限價房等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難家庭,剛畢業的大學生、新就業的職工,還包括一些在北京有穩定工作的外省市來京家庭。 但在這些分配人群中,記者卻發現公租房更多的是被分給特定人群,特別是產業園建設的公租房儼然變成了名企精英的「專用房」。 在亦城茗苑項目中,有超過一半的公租房分給了園區高端技術人才,而在另一個生活區鹿海園四里、海淀園區蘇家坨同澤園西里一期兩個公租房項目里,居住在這里的大多是園區中骨幹企業的核心人才,公租房成為企業提供給優秀員工的獎勵,鮮有大學應屆畢業生入住。 此外,為吸引人才,北京還向部分公司員工出租公租房,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獲得了29套公租房,中關村科技園內的1000多名科研人員也將優先獲得政府推出的面向中關村人才的公租房。 對於這些優先獲得了承租資格的人才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卻值得考慮。 根據北京市相關申請政策,2人申請經適房的,要求申請人取得北京市城鎮戶口滿3年,家庭年收入3.63萬元及以下,資產27萬元及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0平方米及以下。申請限價房的,3人及以下家庭申請的,要求家庭年收入8.8萬元及以下,資產57萬元及以下,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5平方米及以下。 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北京科研人員月平均工資在5200元左右,年收入在6.24萬元,以此推測,這些專業技術人才可能並不符合購買經適房、限價房的條件,因而也不符合出租公租房的條件。 21世紀不動產商業地產總經理蔡宇翔認為,公租房是針對中低收入群體住房資源的再分配,其公正與否直接關繫到政策落實。 同時,蔡宇翔表示,在所有保障房品中,只有公租房與新進入城市人口有關。2011年的公租房僅僅220萬套,占保障房的22%。未來的五年,3600萬套保障房中,公租房總套數大約800萬套,城市化進程中的新增城市人口,每年卻是1500萬人。那麼6000萬的新增城市人口,面對的是800萬套公租房,對於這樣的差距,目前階段,公租房應最先解決量的問題,政策應該更多地向建築數量上傾斜。
❾ 公租房未按圖紙施工把兩套小戶型改成一套大戶型後會怎樣處理
弄不好你還賺了呢;也是,賺了也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