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子公攤面積的比例一般是多少
公攤面積的計算: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回套內建築面積公攤系數=總公共答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套內建築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
+牆體面積
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1、戶型同一棟樓里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是不一樣的,典式樓和板式樓市不一樣的。
2、套內面積正如你所說,房子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3、公共設施
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
4、建築規模
樓梯高度越高公攤越大。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多層:8%——15%小高層:
10%——20%高層:15%——30%
⑵ l國家規定商品房公攤面積是多少
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
公攤面積的計算參考
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築面積。
2、套(單元)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3、外牆牆體同一樓層外牆,既有主牆,又有玻璃幕牆的,以主牆為准計算建築面積,牆厚按主牆體厚度計算。各樓層牆體厚度不同時,分層分別計算。金屬幕牆及其他材料幕牆,參照玻璃幕牆的有關規定處理。
4、斜面結構屋頂房屋屋頂為斜面結構(坡屋頂)的,層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計算建築面積。
5、不規則圍護物陽台、挑廊、架空通廊的外圍水平投影超過其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築面積。
6、變形縫與室內任意一邊相通,具備房屋的一般條件,並能正常利用的伸縮縫、沉降縫應計算建築面積。
7、非垂直牆體對傾斜、弧狀等非垂直牆體的房屋,層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計算建築面積。房屋牆體向外傾斜,超出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投影計算建築面積。
不應計算為公用建築面積的:
1、凡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等,不應計入公用建築面積部分。
2、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計入公用建築面積。
3、樓梯下方空間樓梯已計算建築面積的,其下方空間不論是否利用均不再計算建築面積。
4、公共通道臨街樓房、挑廊下的底層作為公共道路街巷通行的,不論其是否有柱,是否有維護結構,均不計算建築面積。
5、與室內不相通的類似於陽台、挑廊、檐廊的建築,不計算建築面積
(2)每種戶型公攤面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公用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以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公用分攤建築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公用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產權歸整棟樓購房人共有,購房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
⑶ 同一棟樓,同一個戶型,同樣的面積,公攤面積一樣么
公攤面積一樣。
公攤系數=公用建築面積(即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建築總公攤面積÷建築總套內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檯面積
公攤是15%的話,那每層每戶的公攤都是15%,所以不會像你說的,你6%人家26%
面積風險規避方法
新啟用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有附件標明了"公共部位與公用房屋分 攤建築面積構成說明",但只列明了應分攤的部位及其構成,具體數據仍不確定,所以仍然存在著開發商讓業主多攤的可能性。這里我們總結了幾招,提供給購房者參考。
第一招:索取公攤數據;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讓發展商出示有關計算公攤面積的數據,包括整幢建築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等基本數據,也可以要求發展商列明公攤公用建築面積的具體項目以及各項目的面積,這樣業主可以通過數據求出公攤面積,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第二招:查閱有關資料;
業主們有權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規劃單位、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比如最終設計圖紙或者最終設計方案、最終面積測量報告、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第三招: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
《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三條和附錄二中有關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攤建築面積的條款,購房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的數字,並在附件二"有關公共部分與公用房屋公攤建築面積構成說明"中,詳細約定公攤的具體部位、面積大小。
特別是有關共有建築分攤部位變更的情況,約定得越詳細,對購房者就越有利。一旦發生糾紛,購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約定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萬一真的發生了糾紛,唯一的選擇就是訴之法律,避免浪費不必要的人力和精力。當然,我們期望的是,隨著法律的不斷健全,政府監督力度的不斷加強,發展商誠信意識的不斷增強,普通購房者的權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⑷ 買房子小戶型公攤多少合適
公攤面積因盤而異,具體需要公攤的面積要由產權部門測繪隊實地測量。大家內在買房的時容候都可以提前了解。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於多層的公攤面積。高層公攤系數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公攤系數則在0.11—0.16之間。不過,每個樓盤,甚至一個樓盤各幢房子的情況都不一樣,要根據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沒有限定的范圍。
⑸ 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一般以百分之幾為標准
目前沒有標準的,只是開發商有告知你公攤面積大小的義務。
房屋公攤率是版指房權屋公攤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對於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台,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
公攤率主要用於計算在住宅小區之中公用建築設施(配電房、樓道、電梯井、公用通道、消防設施以及其他公用設施)在小區總建築面積之中所佔比例。
公攤率=總公攤面積/總建築面積
總公攤系數是一棟建築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建築面積的比例。
公攤系數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針對單一建築,不是所有建築的公攤系數都一樣的,每棟建築都有自己的公攤系數。
根據「誰使用誰分攤的原則」,對於同一棟、同一單元或同一層的不同戶型,其每戶的「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可能不同,且同總分攤系數可能不同。
(5)每種戶型公攤面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非公攤面積
1、從屬於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車位或專用車庫。
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設施或架空層。
共有建築面積分攤原則為:產權雙方有合法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按其文件或協議計算分攤;無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可按建築面積比例進行計算分攤。
⑹ 高層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專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系屬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 陽檯面積
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1、戶型 同一棟樓里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是不一樣的,點式樓和板式樓是不一樣的。
2、套內面積 房子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3、公共設施 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 4、建築規模 樓梯高度越高公攤越大。
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
多層:8%——15%
小高層: 10%——20%
高層:15%——30%
⑺ 商品房的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
公攤面積的計算: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回築面積公攤數=總公共分攤答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
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1、戶型同一棟樓里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是不一樣的,典式樓和板式樓市不一樣的。
2、套內面積正如你所說,房子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3、公共設施 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
4、建築規模 樓梯高度越高公攤越大。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多層:8%——15%小高層: 10%——20%高層:15%——30%
⑻ 大戶型和小戶型公攤分別是多少
公攤是根據樓層來算的,大小戶型都一樣;
多層得房子公攤一般都在7%-12%,看有沒有電專梯了;屬小高層得房子公攤一般都是15-21%,中高層一般都是20——25%;大高層就大了,一般都是25-29%,公攤系數是有規定的,但現在開發商開發得時候都會用增送空間來抵充公攤,把公攤做低,本來公攤28%,但是增送給你一塊,玩數字游戲一抵充就說是2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