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戶型面積計算以及容積率的問題
商品房銷售面積的計算問題,有三種計算方式。
一個是按套計價,一回個是按建築面積計答價。還有一個是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值。通常,按套內面積計價的方法比較少用,而通常用的是按照建築面積,它是指按住宅面積外圍線來計算。一般商品房的銷售面積是套內銷售面積和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是對購房者最為有用的是套內的使用面積,因為這種面積是購房者真真切切能夠具體使用的。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時候,要把套內的建築面積和公攤的面積寫清楚。
容積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
Ⅱ 房地產戶型配比,需求配比定義是什麼 如何計算
戶型配比是在整個項目中,各個戶型占總套數的比例;需求配比是指根據市回場需求(比如剛性、投資答或者改善、婚房在成交中佔主導地位的需求)來決定所建設的主力戶型比例,比如剛性需求中的婚房一般是在90平方米以下,享受政策的優惠,可以做34-50的小戶型,可以做標准2房,也可以做精緻3房,如果是改善性住房,可能要做100-140的大戶型。
Ⅲ 容積率是怎麼計算的,數值是怎樣的分布的以及其有什麼價值
1、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凈用地面積的比率,是衡量建設用地使用強度的一項重要指標。
2、容積率價值導向:因為容積率決定不同類型的產品進而決定了不同的競爭格局和利益模式。
3、容積率的意義:決定了不同產品類型之間配比關系、不同的產品形態、不同的產品戶型使用功能、以及項目能否盈利、盈利難度及如何盈利的問題。
4、容積率的數值分布參考:
(1)容積率低於0.3,高檔獨棟別墅項目。
(2)容積率0.3~0.5,一般獨棟別墅項目,環境還可以,略密。
(3)容積率0.5~0.8,一般的雙拼、聯排別墅,如果組合3~4層,局部5層的樓中樓,這個項目的品位就相當高了。
(4)容積率0.8~1.2,全部是多層的話,那麼環境絕對可以堪稱一流。如果其中夾雜低層甚至聯排別墅,那麼環境相比而言算作一般。
(5)容積率1.2~1.5,正常的多層項目,環境一般。如果是多層與層的組合,環境會是一大賣點。
(6)容積率1.5~2.0,正常的多層+層項目。
(7)容積率2.0~2.5,正常的層項目。
(8)容積率2.5~3.0,層+二類高層項目(18層以內)。此時如果做全層,環境會很差。
(9)容積率3.0~6.0,高層項目(樓高100米以內)。
(10)容積率6.0以上,摩天大樓項目。
Ⅳ 住宅容積率的要求
容積率一般是由政府規定的。現行城市規劃法規體系下編制的各類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一般而言,容積率分為:
獨立別墅為0.2~0.5
聯排別墅為0.4~0.7
6層以下多層住宅為0.8~1.2
11層小高層住宅為1.5~2.0
18層高層住宅為1.8~2.5
19層以上住宅為2.4~4.5
住宅小區容積率小於1.0的,為非普通住宅
計算公式為: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100%
當建築物層高超過8米,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築面積加倍計算。
容積率越低,居民的舒適度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
所謂「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對於發展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綠地率也是如此。綠地率較高,容積率較低,建築密度一般也就較低,發展商可用於回收資金的面積就越少,而住戶就越舒服。
這兩個比率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從人的居住需求角度,還是從純粹賺錢的角度來設計一個社區。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地率應不低於30%。但由於受土地成本的限制,並不是所有項目都能做得到。
特性
(一)容積率表達的是具體「宗地」內單位土地面積上允許的建築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單元,是地球表面一塊有確定邊界、有確定權屬的土地,其面積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綠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設施用地等。容積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積率的情況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體利用強度,宗地間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積率(R)、建築密度(C)與層數(H)之間有一定關系。建築密度是指在具體「宗地」內建築物基底面積與宗地面積之比。當宗地內各房屋的層數相同,且對單個房屋來說各層建築面積相等時,三者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R=C·H,此種情況下,建築層數與容積率成正比例關系。
(三)容積率可以更加准確地衡量地價水平。人們購買土地使用權的目的是為了對土地進行開發,建設房屋。 房屋的單方開發成本=房屋單方造價+樓面地價+稅+費 樓面地價=宗地總價/宗地內允許總建築面積=土地單價/容積率 因此,樓面地價比單位地價更能准確地反映地價的高低。
樓面地價=土地總價÷規劃建築面積 =土地單價÷規劃容積率
規劃建築面積=土地面積×容積率
(四)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況下,提高容積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築容量的增大,會帶來建築環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適度。為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相協調,城市規劃中的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最合理值。
Ⅳ 如何從容積率,建築密度等方面判斷樓的高度
容積率不是百分率,總建築面積÷佔地面積=容積率 。所以容積率數字就大概是層數,再看看立面形狀及房屋用途(住宅、辦公、賓館等),就能估計出樓的高度了。
容積率是用建築面積除以佔地面積。廣場操場的面積都算在佔地面積裡面,不算建築面積。地下空間的面積一般是不算的。
建築面積是地上建築建築面積。廣場、操場、地下空間等公用面積一般不算進去
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應出入口,露出地面在2.2米以上的,按其外牆(不包括採光井、防潮層及保護牆)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否則不計。
(5)利用容積率怎麼確認戶型配比擴展閱讀:
建築密度和容積率概念不同
(1)容積率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是衡量建設用地使用強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容積率的值是無量綱的比值,通常以地塊面積為1,地塊內地上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對地塊面積的倍數,即為容積率的值。
項目用地范圍內地上總建築面積(但必須是正負0標高以上的建築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
(2)建築密度具體指項目用地范圍內建築的基底總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圍內的空地率和建築密集程度。
2、建築密度和容積率計算方式不同
(1)建築密度計算公式:建築密度=建築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
(2)容積率計算公式:容積率=地上總建築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
Ⅵ 如何通過戶型配比看出樓棟分布
首先看清楚方向,就是找到圖紙上標注北的方向,然後按照“面南背北,左東右西”就可以回確定各個房間及客廳答的朝向;然後一般上面應該標有主卧、客廳、廚房什麼的了。如果有更多問題,可以點擊ID咨詢。
Ⅶ 房地產樓盤如何計算面積配比 套數配比 戶型配比 剛開始學習,現在手頭有個CAD圖,10棟多層的。
面積(來套數)配比:一源般就是計算樓盤各種面積范圍的建築面積或者套數比例;例如你可以分:70-90㎡、70以下、90-120、120以上;主要還是根據樓盤的戶型特徵來分比較合適。
戶型:一般分一室一廳、二室一廳、三室一廳的面積(套數)比例分別多少
Ⅷ 如何做戶型配比
戶型配比首先得看你們對自己要做項目的定位,定位不一樣當然配比也就不一樣了。然後根據你們的定位來調研當地市場同等樓盤的戶型銷售情況,再根據自己的定位適當調整!
Ⅸ 房地產戶型配比如何安排戶型配比與階段推貨之間的具體關系是怎樣的
戶型配比關鍵看各項目自身具體情況和回款時間的要求。60-100㎡二三房可以滿足剛需專自主和投資需求,去化率相對屬較快。但是大戶型往往利潤空間大,建造成本低,所以豪宅地段不大可能建小面積房。
同理,階段推貨本身有低開高走,高開低走等等,其實和去化率有關。比如前面銷售困難,就要推去化率大的容易出售的房子,前面銷售情況好,就把去化率慢的推出,還可以適當提價。二戶型配比就決定了具體戶型和項目整體的去化率。
要考慮的是戶型配比和成本、利潤和去化率掛鉤的,要結合實際情況反復論證比較來設置出最合理的。我覺得實際上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結論
Ⅹ 知道容積率和佔地面積怎樣算戶數
可用容積率*佔地面積得到建築面積,如果在知道每戶的戶型大小,能大概用建築面積/戶型大小=戶數。
當然這個只是粗略計算,還有共建配建等面積需要跑掉,所以真正的戶數,要比上邊所用公式算的的戶數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