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期房交房國家有沒有法律法規
《期房交房法律法規》
預售房交房時間沒有規定,但交房時間在預售合同中可以約定。訂的購房合同,上面寫著交房日期,逾期未交房的責任等。
房屋預售也稱商品房預售,樓花買賣,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與購房者約定,由購房者交付定金或預付款,而在未來一定日期擁有現房的房產交易行為。其實質是房屋期貨買賣,買賣的只是房屋的一張期貨合約。它與成品房的買賣已成為我國商品房市場中的兩種主要的房屋銷售形式。
開發商延期交房怎麼辦
開發商應該按照約定的時間來交付房屋,這是開發商的基本義務。如果開發商沒有按期交房,買房人可以依照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延期交房的情況和理由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 開發商延期交房,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然沒有履行的,但是給出延期交房的理由,這種情況下購房人沒必要解除購房合同。雖然不是因為不可抗力或合同約定的免責理由,但屬於購房者能夠承受的范圍,例如開發商資金出現問題導致停工了一段時間現已恢復等,購房者可以選擇等待並且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金賠償。
(二) 開發商延期交付,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然沒有履行的,也不給出合理理由或者一味推脫逃避的,買房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並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賠償自己的損失。
(三) 延期交付,經催告後開發商在合理期限內交付的,購房者不能要求解除合同,但是可以請求開發商按延期天數承擔違約金賠償。
總之,購房者遭遇延期交房時對於開發商延期交房的理由不可能知道的很清楚,或者知道的並不是真實的理由,所以除了可以選擇上面的解決方式,還需要注意一些其他事項,例如:簽訂購房合同時要注意合同中關於交房日期的規定,延期交房的處理等,如果沒有約定,要簽訂協議。盡量在購房合同中體現出這個問題,以便發生問題的時候有據可查
⑵ 購期房付款方式到底是如何規定的交了首付後餘款是不是在開發商交房前任何時候交都可以呢請祥細點回答!!
沒分啊!算了!首付目前一般是40%,餘款你是從銀行貸款的!簽完購房合同後,餘款可何根據個人情況,和銀行簽還款合同,時間自己選,最短三年,最長三十年!或者分期付款,三次以內都行
⑶ 買期房全額交款法律有規定比例嗎
很奇怪你會不夠貸款條件,收入不夠嗎?一般買商品房,用所購房抵押肯定能取得銀行貸款,版開發商也都樂意代權辦有關手續。
至於交款的比例,法律上並無統一規定,各地不同,比如北京就很高,50%以上,你要查當地的規定。
買房是一個商業買賣,主要是看合同內容怎麼定的,除了各地的首付款硬性規定外,主要是看雙方協商達成的條款,開發商沒有權利隨便更改合同,提高交款比例,不要上了開發商的當。
如果房屋買賣合同中訂的是交全款,且有明確的時間限制,那你就得按合同辦事。
⑷ 購買期房開發商要求一次性付款符合法律規定嗎
買賣合同的付款方式是雙方約定了,開發商可以這樣要求,你購買期房你可以要求不這樣支付,這是合同協商的結果
⑸ 購期房從交首付到現在剛20天,開發商要6萬說是違約金有法律依據嗎可以在交房時再交餘款嗎謝謝!
這里的情況一般是以合同為准,如果達到了合同的違約條件,應當專承擔違約責任,如屬果相互之間有補充協議或者有口頭的補充協議,還可以依協議。如果覺得個人的權益受到了損害,可以進行訴訟,要求解除合同,並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⑹ 國家法律、行政法規中有沒有關於禁止交易期房的強制性規定
1、國家法律、行政法規中有沒有關於禁止交易期房的強制性規定,允許期房交易;
2、這合同屬於無效,違反房地產法38條(6)款規定:該房屋在你朋友未取得房權證書的情況下不能上市買賣交易!
⑺ 期房的法律制度有哪些
現階段我國的房地產熱居高不下,房地產開發商「一房多賣」的情況時有發生。據報道,發生在深圳的「香珠花園」事件,開發商一房多賣涉及房屋200餘套,涉案金額2億多元;上海「天天花園」事件,同一套房產賣給了7家;在廣東的「廣地花園」事件中,開發商重復售樓資金過億元。筆者認為,之所以經常發生「一女多嫁」的事件,除出售人在主觀上存在惡意外,在客觀上,與期房(或商品房,下同)預售登記備案制度存在嚴重缺陷有關。因此,盡早建立和完善我國期房,尤其是居住用期房預售登記備案制度,這對於穩定社會秩序、保護購房者的利益、構建法制化的和諧社會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值此《物權法》草案討論之際,筆者就賦予居住用期房預售備案優先權制度作若干思考。
一、期房預售登記備案法律制度的缺憾
我國現階段期房預售登記備案的法律制度存在著分散、交叉、沖突,以及缺乏民事效力等情況,許多行政法規的規定也不盡一致,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法規零散,存在法律沖突
現階段期房預售備案登記制度主要散見於《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城市房屋產權產籍管理暫行辦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管理規則》、《民法通則》、《合同法》等以及部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和各地方法規中。由於現行的房地產登記備案制度,主要是由房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分別進行登記的,這二個部門對期房涉及的備案登記的規定不盡相同,而且規定過於原則,操作難度大,其中有關預售登記的規定與完整的房地產物權又存在著交叉與沖突。這對於「准物權」的期房預售登記備案而言,十分不利。給售房人營造了「有機可乘」的空間,妨礙了物權的合法、安全轉移。
2、以行政管理為主,忽視民事效力
建設部於2001年修改後重新發布的《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從行政法律的形式上看,似乎是一部專門規范期房預售的專門法規。但是,從全文共計17條規定來看,主要以行政管理為主,沒有從民事效力的角度來規范期房預售登記備案制度。這部行政法律雖然與《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土地登記管理規則》等行政法規對期房預售登記備案有相近規定,如:「商品房預售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預售合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商品房預售,開發企業應當與承購人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預售人應當在簽約之日起30日內持商品房預售合同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如不進行預售登記,則「責令停止預售、補辦手續,沒收違法所得,並可處以已收取的預付款1%以下的罰款」。但是,上述規定主要規范的是對期房預售合同審查和管理,並沒有就期房預售登記備案的法律性質和法律效力及其法律後果做出明確的規定。同時,對期房預售登記備案的程序、內容、機構設置等也未作出詳明的規定。另外,各地方的土地、房產管理登記機構對期房的預售合同登記備案的做法也極不一致,查詢非常不便、甚至不讓查詢,無法讓預售登記備案起到應有的「公示」效能。這既不利於避免「一房二賣(或再抵押)」等損害購房人利益的情形發生,也不利於購房人查詢欲購房屋是否已經抵押或出售給第三方。因此,在「一房二賣(或再抵押)」等現象出現時,購房者的合法權利還是難以得到法律的有力保護。
3、地方法規不盡一致
在實施建設部、國家土地管理局有關商品房預售登記備案的上述規定中,我國一些地方法規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規定也不盡一致。(1)備案對第三人有效。如《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第32條規定:商品房期房購買「當事人應當備案登記:…未辦理…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換言之,如商品房登記備案就對第三人發生對抗效力,如不登記備案,預售合同雖然有法律效力,但對第三人沒有效力。(2)備案登記是預售合同生效的條件。如《珠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規定:「商品房預售人不依法辦理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手續,造成商品房預售合同無效……」。根據該規定,不登記備案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是無效的,法律不予保護。(3)不備案登記僅受行政處罰。如《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轉讓條例》規定:「房地產開發商預售房地產,未按規定將房地產買賣合同報登記機關備案而預售房地產的,由主管機關對轉讓人處以轉讓價款5%以下的罰款……」根據該規定,可以理解為預售房合同不登記備案不影響合同的民事法律效力,但開發商應承擔行政處罰責任。地方法規的上述不一致規定,可以說給懷有惡意目的的開發商留下有機可乘的空間。
二、居住用期房備案的法律性質及其效力思考
目前,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從立法意義上而言,只賦予了商品房預售登記備案在行政上的效力,而未賦予其民事法律上的效力。因此,結合現行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以及《物權法》徵求意見稿的精神,在登記備案的行政管理規定與民事法律效力交織中,筆者認為應對居住用期房預售登記備案從「准物權」的法律性質及法律效力上去思考,即賦予其對世權或優先權的效力。
1、登記備案的法律性質
建立商品房預售登記備案制度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避免和預防一些不必要的訟爭,維護不動產交易安全。關於預售期房備案登記制度的性質,目前廣泛的觀點認為:該制度本身並不是一種物權登記。
《物權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約定買賣期房或者轉讓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債權人為限制債務人處分該不動產,保障將來取得物權,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對於其中的「預告登記」,從其本意去理解預售登記備案的法律性質,它應當是一種債權物化的預告,是一種具有物權性質的期待權或「准物權」。換言之,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的法律性質屬於不動產「准物權」的權屬登記。其已有法律基礎思想是:
首先,從現行的《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等法律規定來看,預售登記備案盡管具有濃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但其中有關登記、公告等規定,具有預告、公示的民事性質。如果否定權屬登記備案的這一「公示性」的民事性質,那麼備案登記制度就不存在任何意義。
其次,從登記備案操作規程而言,它與不動產物權的變動具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徵:(1)將期房這一「准物權」的設立、轉移、變更等情況登錄在登記備案薄上;(2)登記備案的內容能夠為不特定的相關利益主體所查閱;(3)公示後即具有特定的債權物化期待權。
第三、准物權一旦期待條件滿足,就能取得所購房屋的物權。相反,如果購房人不辦理登記備案,那麼購房者僅僅只擁有合同債權,其購房的債權物化可能性在法律上將難以得到有效保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當事人以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該解釋從法理上對登記備案的期房「准物權」性質作了明確的回答。
2、登記備案的法律效力
登記備案的法律效力主要是指對不特定的第三人是否具有對抗效力。目前大部分的學者觀點認為,登記備案對第三人沒有對抗效力。對於登記備案的法律效力,物權法草案在第二十一、二十二條均作了相應的勾畫。筆者認為根據我國現行期房登記備案制度中的民法原理進行考量,應當可以得出期房,尤其是居住用期房預售合同的登記備案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的結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築工程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規定:「消費者交付購買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項後,承包人就該商品房享有的工程款優先受償權不得對抗買受人。」該解釋雖然沒有期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的前提詞,但是可以推定,如果沒有預售合同、沒有售房雙方的登記或在行政機關的備案,消費者是不可能支付部分或大部分房款的。如果前提詞存在,則該解釋已明確回答了期房預售備案登記對於第三人的效力問題。
我國現行的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均明確規定了「房屋登記是房屋所有權的唯一公示方法」的原則。登記備案制度之所以具有對抗不特定第三人的對世效力,主要在於登記備案具有公示的預告性質。從公示預告的性質而言,其對世效力就在於:(1)保全效力,使債權獲得物權對抗第三人的效力;(2)順位保護效力;(3)破產保護效力。如果否定期房預售登記備案的對世效力,就等於沒有登記備案制度,如果沒有登記備案制度,物權的變更、變動、轉移將是不可想像的。
三、賦予居住用期房備案對世權制度的思考
物權法草案中有關居住用期房預售登記備案制度已經就其對世效力作了規定,但仍過於原則,難以操作,容易產生不同的理解,如:並沒有預售登記備案程序、內容、機構設置的規定,與現行的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也相脫節。無法真正起到保護購房人之權益,維護財產交易安全的功能與作用。一項完善的法律制度無不以人為本、保護公民生存的基本資料為主要目標。在我國,公民購買期房的目的主要用於生活居住消費或經營。若不賦予購房者在辦理預售登記備案後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必將影響大部分購房者的生存權,對社會穩定產生嚴重影響。
因此,物權法草案在構建我國期房預售登記備案制度中,應結合現行法律規定明確賦予期房——尤其是居住房預售登記備案制度的准物權效力,將登記備案作為預售合同的生效要件,對期房預售合同約定的債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從而真正保護購房人最關心、最需要的物權。
基於上述概括思考,為確立居住用期房合同備案對世權制度,建議在物權法草案中還應增加以下規定:1、登記機構法定化,即備案登記機構有法律直接規定或授權規定;2、備案程序具體化,即由法律明確規定備案的程序,如:當事人必須以書面方式向登記機關作出特定表示,備案必須在指定的媒體上公示並可以接受查詢等;3、備案效力確定化,即明確非經公示不得對抗第三人,只有符合法定條件的登記備案才具有對世效力,如:可以「凡符合下列條件的登記備案具有法律效力……」等。
這樣考慮的出發點是源於憲法對於公民生存基本權利的保護,從秩序價值上賦予購房者優先權,穩定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有利於構建法治化的和諧社會。
⑻ 期房法律制度有什麼規定
對於期房合來同,只要內容符合源法律規定,當事人在自願合法前提下簽訂的,期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另外,如果當事人違約合同約定的,屬於違約行為,需要根據合同約定及相關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⑼ 商品房(期房)的首付款法律規定應該交多少
你好,你這種情況明顯是開發商的問題,(但是也不排除你自身的問題),首先回答你提出的版第一權個問題,開發商如果不是你的問題要求你一次性付款是不合法的,首先你也說了開發商的證件不全,房屋銷售的時候是需要有五證的,有了以後才可以銷售,前四個證件是開發商拿地到施工,規劃等證件,所有的都具備了才可以辦理第五個證件然後才可以銷售的,也就是說你買的房屋還不具備銷售的條件,這個時候銀行是不予以貸款的,所以開發商只能要求你一次性付款,還有就是開發商急需回款,用你的錢蓋房子,相信這個開發商從你說的應該是沒有多大實力的開發商吧,就算開發商說的這個房屋是商鋪,也就是說這個產權式商業用房,商業用房的首付如果正常情況下首付也就是50%,根本不存在一次性的原因,要是住宅正常情況下一般是30%(首套),二套40%(根據地方政府和銀行的規定),至於開發商說的等房子蓋好才能下來的話純屬扯蛋,國際會根據房屋的屬性,只要蓋到一定的階段就會下發預售許可證的,例如多層50%,高層三分之二等。希望能幫到你,有問題回復我。
⑽ 期房查封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你好,期房查封的是商品房買賣合同,因為期房還沒有房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