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朝鮮中央電台播音員
樓主你說的應該是那個60多歲了說話還渾厚的吧她叫李春姬下面的介紹你看下在朝鮮,媒體的宣傳是促進朝鮮式社會主義建設的強有力武器。從朝鮮中央電視台到活躍在田間地頭的文藝宣傳隊,都肩負著傳達黨中央聲音的使命。
李春姬是現在朝鮮中央電視台里首屈一指的播音員。今年65歲的她,已經在朝鮮中央電視台工作了37年。每當有中央領導人的重要活動報道,或發表朝鮮政府聲明時都由她來主播。這位播音員生活在平壤環境幽雅的高級住宅里,房子和高級轎車都是國家提供給她的。她的播音穿透力強、鏗鏘有力,播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聲明、談話時精神飽滿,播音風格莊重而嚴肅。用朝鮮媒體的話來說,她是「讓敵人膽戰心驚的戰士」,「能讓敵人肝膽俱裂」。
朝鮮法律規定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性55歲。但是,像「人民播音員」這樣的優秀人才,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就可以繼續工作下去。
上世紀90年代,朝鮮經歷著「苦難的行軍」的時候,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曾經下過指示:不管多艱苦,也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和滿足播音員們的需求。
上電視的那些播音員可以享受在平壤最有名的休閑娛樂場所里的「美發」服務。電視主播們穿的服裝是平壤服裝研究所研究生產的最新產品。這些服裝幾乎免費。
比這些待遇更為重要的是,從中央政府到廣播電視委員會都非常重視對播音員的培養和發展。「人民播音員」是新聞主播們享有的最高榮譽稱號,有些人還享有「勞動英雄」(相當於中國的全國勞模)的榮譽。
當時在中央廣播電視委員會的院子里停著幾輛嶄新的日本進口車。記者以為是給一般幹部們配的,後來一問才知道是專門給幾位人民播音員新配的。介紹的人還說,為了保證人民播音員們的出行安全,國家還專門安排司機為他們開車。之前,則由單位安排專車負責接送播音員上下班
當然,享有高級待遇的播音員們也都是相當優秀的。這些主播們大多是朝鮮名牌大學的科班出身。朝鮮現在有3家電視台,其中朝鮮中央電視台是覆蓋全國的最主要媒體,要成為中央電視台的新聞主播可以說是「難如登天」,需要中央和決策人同意才能上鏡。
他們不僅在業務上要不斷提高和進步,更要在政治上領先他人一步才行。而定期或不定期的業務能力考核更是讓媒體人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朝鮮月刊畫報4月刊介紹了該國中央電視台65歲的招牌女主播李春姬。《朝鮮日報》援引該畫報的報道稱,「她的家位於首都平壤的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那裡她與丈夫和兩個兒子,還有兒媳、孫女一同生活。現代式的住宅和高級轎車都是國家送給她的禮物。」
報道稱,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核試驗時,就是李春姬身穿米色正裝宣讀了聲明書。她全權負責朝鮮的對外聲明報道,因此在韓國也頗為有名。另外,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金正日同志」開始的關於金正日的報道,也都由李春姬負責。她還主持朝鮮中央電視台的晚8點新聞節目。
李春姬1943年出生於江原道通川,從平壤話劇電影大學演員系畢業後,自1971年2月以來已擔任了37年播音員。她還曾榮獲作為朝鮮播音員最高榮譽的「人民廣播員」稱號和「努力英雄」稱號。該畫報介紹李春姬說:「嗓音強勁有魄力,且號召力極強,擁有出眾的口才,每當發表聲明、講話時,能讓敵人們肝膽俱裂」等。
B. 朝鮮的現狀如何呢
今日朝鮮現狀
2010-06-13 12:06:52
1950、60年代,北朝鮮的人民生活還可以。1960年代初,中國的自然災害時期,不少在中國的朝鮮族人紛紛移居北朝鮮。進入1980年代後,由於和中蘇兩國的關系都不太好,朝鮮進入了自力更生時代。此後,北朝鮮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生活物質日益缺乏。人民生活水平主要以衣、食、住、行、工作、娛樂來衡量,以下我們就來看一下目前北朝鮮人民的衣食住行情況。
※衣
在北朝鮮衣服是實行配給制,工人一年發兩套工作服,一般幹部、技術人員每三年發一套西服的布料,中級幹部兩年發一套西服的布料,中、小學校的學生大約每隔二年,在金日成生日那天贈送一套校服。由於中、小學生發育較快,隔兩年發一套的校服很快就變得太小,家長們不得不在褲子,袖子上接一塊步來加長。在朝鮮買衣服、布都要憑工業品購物券,當然黑市也可以買到不要購物券的衣服,不過價格很高。
鞋由於國家不免費提供,成了朝鮮人在衣著方面最大的問題。每人每年發一雙鞋的購物券,但由於鞋的質量太差,兩、三個月就穿破了,沒有辦法只好去黑市上買高價鞋。當然幹部以及幹部的子女們可以穿到較好的鞋,所以在北朝鮮只要看看腳上的鞋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身分。
※食
北朝鮮從1957年開始實行糧食配給制。規定一般勞動者的口糧定量為每天700克,軍人800克,老人500克。可是1973年開始以儲備戰備糧為理由,人們的口糧定量削減了10%。1987年以准備世界青年運動會為由,宣布人們的口糧定量暫時再削減10%。但世界青年運動會開完後,口糧定量的暫時削減卻一直持續下去。
進入1990年代,口糧定量又作了幾次修改,到1994年一般勞動者口糧定量為每天450克。1995年北朝鮮以水災為由,口糧定量減半,1996年口糧定量又削減三分之一,現在的口糧供應為每人每天100克左右。
每天100克的口糧是無法維持生命的,於是北朝鮮提出國家解決口糧的三分之一,單位解決三分之一,個人解決三分之一。單位較好的人可以從單位分到一些糧食,有錢的人還可以從黑市買高價糧。但是無錢無勢的人只好去野菜,吃樹皮。北朝鮮的中央電視台則宣稱根據科學研究結果,少吃飯有利於長壽,野菜更是營養豐富,多吃有利於健康。
平壤等大城市的糧食情況還比較好一些,中小城市、偏遠地區則情況比較糟,餓死者不斷出現。雖然老百姓陷入飢餓的困境,但幹部們卻有特供,吃飯沒有問題。高幹們則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據說近來北朝鮮出現了自稱為生活調查委員會的盜竊集團,專門行盜富裕的幹部家庭,盜完後還要留下生活調查委員會的紙條,頗得老百姓的贊賞。不管該傳說是否屬實,北朝鮮的老百姓對生活富裕的官員幹部們的怨恨是毫無疑問的。
※住
北朝鮮不允許有私人住宅,住房全由政府、單位提供,分五個級別。一級住房是一般老百姓住房,二級住房是一般幹部住房,三級住房是科、處級幹部住房,四級住房是局長級幹部、大學教授住房,特級住房是副部長以上高級官員住房。
住房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停電。由於能源不足,平壤每年的停電次數為200次左右,而且由於電壓太低,不加裝調壓器許多家電就無法使用。為了節電,電熨斗、電爐等耗電較大的電器被禁止使用,違反者要予以處罰。
在平壤,由於怕有損於國家形像,不允許人們在臨街住宅樓的陽台上涼曬衣服。訪問朝鮮的外國人往往會非常吃驚地詢問:怎麼在平壤沒有看到一家曬衣服的?他們得到的回答是:朝鮮人自古就有在家中陰乾衣服的習慣。
※行
平壤市區面積並不大,本來自行車是最方便、經濟的交通工具。但由於金日成覺得象中國那樣的自行車洪流有損於北朝鮮的形像,於是禁止在平壤市內用自行車作交通工具。到了平壤的外國人看不到一輛自行車不覺十分吃驚,他們得到的解釋是:自行車是落後國家的交通工具,所以朝鮮用公共汽車作交通工具。
平壤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鐵,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和公共汽車。但由於運行線路和車次太少,到處可見排隊等車的人的長龍。此外由於電車質量太差,絕緣不好,坐車之人要經常遭受電擊之苦。由於公共汽車不準時,擠汽車又很費力,而且經常走一半就拋錨不動了,所以坐汽車還不如步行方便,因此很多平壤人步行上下班,並戲稱徒步為乘11路公共汽車。步行一、二個小時上班並不稀奇。
出了平壤,自行車就比較多見了。但由於自行車價格很貴,是家庭中的傳家寶,有寧借老婆,不借自行車的說法。另外由於自行車盜賊很多,人們不得不使用特製的防盜鎖,而且不管住幾層樓都要把自行車扛回家中。
北朝鮮雖有一條高速公路,但車輛很少,平均20分鍾才有一輛車通過。外由於燃料奇缺,一些地方的汽車不得不使用木炭為燃料。木炭車是在汽車後面裝一個燒木炭的煤氣發生爐,發生的煤氣代替汽油作為汽車燃料。
北朝鮮的長途旅行工具只有火車一種。按北朝鮮的國家面積計算,到任何地方只需乘一天火車就夠了。可是北朝鮮的火車晚點程度讓人驚訝不已,晚點一、二天算正點,晚點三、五天算正常,晚點十天也不算稀奇。所以想乘火車旅行的話,要帶足半個月的口糧。朝鮮人去火車站詢問火車什麼時間到站時,不是問幾點幾分到,而是問幾月幾號到。
※工作
在北朝鮮個人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由於食品和生活用品奇缺,所以與食品和生活用品相關的食品工廠、服裝工廠、生活用品工廠、百貨商店的工作最受歡迎。汽車司機、火車票售票員更是令人眼紅的職業。
北朝鮮的單位一般上午8點上班,但7點30分就要到單位,先進行向金日成表忠心的宣誓,然後再工作。晚上7點下班,下班後要進行金日成主體思想的學習,然後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每人要自我檢討近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揭發批評別人的問題。這種人身攻擊式的批評往往大傷同事間的感情,有時還會引發打鬥情況。到了農忙時節各單位還要派出人員到農村去支農勞動。
C. 朝鮮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
朝鮮的生活是比較封閉的,外界難以得到朝鮮內部內部信息,在朝鮮對中國人算友好的啦,但是去玩時還是不可以拍照,想肯德基在朝鮮叫麵包夾肉,為的就是不讓外國文化傷害本土文法
D. 朝鮮問題
金二復世要死了~~鳳制凰台前兩個月就紕漏過中國派了6名醫生去~我看他去年大閱兵時候的樣子走路都很艱難~蘇聯人最近搞軍演不要中國,美國搞兵演也不要中國.可見現在我們強大的祖國左右不是人.前兩年朝鮮向俄羅斯買T90坦克,卻帶金日成去參觀生產T80的工廠,在後來莫斯科閱兵隊伍里居然出現了T80的隊伍,這種冷戰時期的坦克出現在這里呢~原來在主席台上有朝鮮的高官,可見普京不僅不想幫朝鮮還想賺這個年國民生產總值只有200美圓國家一筆錢.
GCD這再去亂精神~這次失去估計不只是台灣還要加上南沙群島了~
E. 朝鮮人的福利房有電梯嗎
理論上,朝鮮禁止房地產交易。但實際上已經很普遍。朝鮮人越來越多地購買自己的住房,而不是等待分配。浙西購買的房子主要是改善型的電梯房。而銷售一方就是優先獲得分配的那一部分人。他們因做出了貢獻而有好房子,但是沒錢。購買一方是先一步富裕起來的人們,他們有錢但沒有分得高級公寓。
那麼,朝鮮的房子多少錢一平呢?是不是很便宜?
數據顯示,在距離丹東最近的新義州,每平方米5000元人民幣左右,而房價最高的平壤,高級公寓到了8000元每平米。在另一處靠近中國的羅先,則便宜了許多,大約為3500元每平米。
F. 朝鮮 韓國生活文化習慣的介紹!
韓國:
韓國太極旗
太極旗是朝鮮王朝後期制定的國旗,以其中央的太極圈命名。太極圈均分為二,十分對稱。
上面的紅色部分代表陽,下面的藍色部分代表陰,是古代宇宙的象徵,是相互對立而又達到了完美的和諧與平衡的兩種偉大宇宙力量的象徵:火與水,晝與夜,黑暗與光明,男與女,熱與冷,正與負等等。
旗角上的卦符也有對立和均衡的意義。三條整杠代表天,與之相對的三條斷杠代表地,左下角兩條整杠夾一斷杠象徵火,斜角相對的符號象徵水。白色象徵韓國人民的純結和他們熱愛和平的精神。整個國旗象徵著韓國人民永遠與宇宙協調發展的理想。
韓國文化生活習慣
家庭生活
韓國的傳統家庭通常是一家3~4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因為喜歡家族人丁旺盛是當時韓國的風俗習慣。但伴隨著20世紀6、70年代產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及人口控制政策的確立,大家族式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到1980年,平均每戶人家的子女數減少為1 人或2人。 但重男輕女的思想至今仍有跡可尋,如長男為重、兒子為重。為了破除這種思想,政府立法規定男女在遺產繼承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如今的韓國年輕人幾乎都從大家族的制度下解放出來,單獨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現在韓國的家庭形態主要是以夫婦為中心的小家庭。
姓名
韓國人的姓氏以金(21%)、李(14%)、朴(8%)、崔、鄭、張、韓、林為最,姓名多由姓氏及雙音節名字構成。韓國婦女婚後並不隨夫姓,但子女須隨父姓。
婚姻
婚姻對韓國人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儀式。雖然有統計顯示近代韓國的離婚率激增,但離婚對當事人及雙方各自的家人來說還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韓國現在的婚禮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 身著白色婚紗和新娘和身著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禮廳或教堂按西方儀式舉辦典禮後,再轉移到名為"幣帛室"的房間,換上華麗的傳統婚禮服飾進行傳統的結婚典禮。 (幣帛,可理解為韓國的一種傳統,指婚禮時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長及親戚長輩行禮的風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見男方親屬的儀式)
祭祖(拜祭先祖)
在韓國人的傳統信仰里,人死後是有靈魂存在的。因此,除先祖的忌辰外,每逢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慶日,子孫後代都會通過祭拜來召喚先祖的靈魂。韓國人相信憑借這種特殊的儀式能和逝去的親人再次相聚,並藉此祈願得到先祖在天之靈的庇佑。
暖炕(ondol)
韓國住宅設計最具代表性的特徵是[Ondol]式的暖炕。原本是利用廚房或屋外設置的灶坑燒柴產生的熱氣通過房屋面下的管道而烘暖整個房間。 [Ondol]式的暖,冬暖夏涼,有益於健康。因此現代化城市的高級公寓區或建築中,依然使用現代化暖氣設備傳熱的[Ondol]式的暖
韓國飲食
韓國歷史上曾是農業國,自古就以大米為主食。現在的韓國料理包括各種蔬菜和肉類、海鮮類等,而泡菜(發酵辣白菜)、海鮮醬(腌魚類)、大醬(發酵豆製品) 等發酵食品則成為韓國最具代表性同時也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的食品。韓國餐桌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齊。根據傳統,小菜的數量依不同檔次從較低的3碟到為皇帝准備的12碟不等。而餐桌的擺放、布置也隨料理的種類有很大的不同。因韓國人對形式的重視,餐桌擺設禮儀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此外,同鄰近的中國、日本相比,湯匙在韓國的使用頻率更高,尤其當餐桌上出現湯的時候。
Gimjang(腌泡菜)
Gimjang指韓國冬天腌制泡菜的風俗,歷經多年一直保存至今。因冬季3~4個月間,大部分蔬菜難以耕種,泡菜腌制一般都在初冬進行。
社交禮儀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裡或在餐館里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韓國傳統服裝
韓服是從古代演變到現代的韓民族的傳統服裝。韓服的線條兼具曲線與直線之美,尤其是女式韓服的短上衣和長裙上薄下厚,端莊閑雅。如今,大部分國民是以習慣穿著洋裝西服,但是在春節秋夕(中秋節)等節慶日,或行婚禮時,仍有許多人喜愛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女性的韓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優雅的長裙(chima);男性則是短褂搭配長褲,而以細帶(daenim)縛住寬大的褲腳。上衣,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甚至加刺明艷華麗的錦綉。
韓國傳統住房
傳統韓式住宅從三國時期(公元前57年~668年)到朝鮮王朝(1392~1910年)後期一直沒有大的變化。只是在某些方面略加改進,以適應北部寒冷和南部溫暖的不同氣候。建造傳統風格住宅的主要材料是泥土和木頭。泥土將室內同室外的熱氣隔開。房頂所用黑色瓦片是用泥土做的。通常是紅色。而且,韓式住宅的框架不用釘子而只靠木樁支撐而成。簡單的傳統住宅里有一塊長方形地板,一間廚房,有一邊是卧室從而形成一個 'L'形,後來又形成了'U'形或中間有一個院子的方形。上層社會的住宅由幾個獨立建築物構成,一處供婦女和孩子住,一處供家庭中的男子和他們的客人使用,稱作"廂房",還有一處是給傭人們的。所有這些都在一座圍牆內。
朝鮮:
[朝鮮族]全市朝鮮族人口為49588人,佔全市少數民族的19.67%。
朝鮮族是從朝鮮半島遷入的跨界民族,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朝鮮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其語系尚未定論。
朝鮮族的飲食主要以米飯為主食,以湯、醬、鹹菜和其他泡菜為副食,具有自己獨特的飲食風俗。米飯多為大米飯,也有大米和小米混做的二米飯 ,還有五穀飯等。
湯是家常便飯必不可少的,素有"寧無菜餚也要有湯"之說,其中最受青睞的是大醬素菜湯。用大豆釀制而成的大醬,是朝鮮族的主要傳統食品,用它可熬制醬油,還可以把它加工成辣椒醬。
用辣椒醬可製成多種可口的鹹菜。鹹菜是朝鮮族喜愛的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 蘿卜、黃瓜、芹菜等為原料,洗凈後切成段、塊、絲,用鹽囟上,然後 再拌以芝麻、蒜泥、姜絲、辣椒面等多種調味品,吃起來清脆爽口,鹹淡適中,辣呼呼,麻酥酥,別有一番滋味兒。它以原料充足、製作簡單 、可伴酒、可下飯、價廉物美等特點而十分走俏,已成為風靡東北、打入關內的風味小吃。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鮮語叫"吉木其",是朝鮮族飲食中最具特色的一種。和大醬湯一樣,朝鮮族人民頓頓餐餐幾乎離不了它。另外,蘿卜、辣椒、黃瓜、豆芽等也都可以腌成美味可口的泡菜。
在節日或招待客人時的特製飲食主要有冷麵、打糕、松餅等主食。朝鮮族冷麵以它獨特的風味聞名中外。這種冷麵把蕎麥粉、麵粉和澱粉等摻和壓製成面條,加以牛肉湯或雞肉湯,然後在面條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雞蛋、蘋果片、香油等調料。過去,朝鮮族有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麵的習慣,說是這一天吃了冷麵,就會長命百歲,因而又得名為"長壽面"。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後捶打而成的,食用時切成塊,沾上豆面或蜂蜜等,吃起來筋道、味香。因此,朝鮮族歷來把打糕當作上等美味,每逢年過節或婚姻佳日及迎待貴賓時,都要做上打糕擺上餐桌。松餅是用蒸熟的米面擀出小面片,然後把小豆、豌豆、芝麻、棗、糖等餡象包餃子一樣包制而成,吃起來也別有風味。
在肉食品中,朝鮮族最喜歡吃牛肉和狗肉。狗肉湯不僅是香辣可口的"誘人湯",而且是滋補身體的"營養湯"。每當貴客來臨或喜慶的日子(婚喪不殺狗),朝鮮族都要在家裡擺"狗肉宴"。
朝鮮族服飾:自古以來,朝鮮族便以素服為主要服飾,故有「白衣民族」之美稱。不論男女長幼均以白色面料為主製作各式各樣的服裝。勞動婦女以穿著筒裙為美,年輕婦女則穿著質地華貴、色彩艷麗的長衣裙,幼兒衣裙的袖口處常常配上七彩段、煞是漂亮。女裝短衣長裙,叫「則高利」和「契瑪」;男裝短上衣,外加坎肩,褲腿寬大,外出多穿斜襟以布帶打結的長袍,現改穿制服、西褲。朝鮮族婦女浣衣多在溪邊。溪邊的石頭是天然的砧板。到溪邊洗衣的婦女,頭頂洗衣盆,手拿棒槌,從春到秋不間斷,在清澈的溪流邊,婆娑的重柳下,棒槌聲和談笑聲此起彼伏,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
朝鮮族住房:朝鮮族住房十分考究,傳統住房多為木製圓房頂,室內2/3為火炕,辟為三、四小間。室內寬敞整潔,餐具擺放整齊,房屋牆體多為粉刷白灰,十分潔白。
朝鮮族禮節:朝鮮族歷來重視禮節,以敬老愛幼為習尚。社會交往中對長輩必用敬語,平輩初次見面,也互致問候。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為先、晚輩不與長輩同桌而飲,不並肩而行。尊敬師長是朝鮮族的一個傳統美德。稱教師為先生,視教師為尊貴賓客。
朝鮮族各種歡慶節日 朝鮮族民間節日有「元旦」(春節)、「上元」(元宵節)、「上已」(農歷的3月3日)、「寒食」(清明節)、「燃燈節」(農歷4月8日)、「端午」(農歷5月5日)、「流頭日」(農歷6月5日)、「秋夕」(仲秋節)、「重九」(農歷9月9日)和「入關」「冬至」等。其中元日、上元、寒食、端午、秋夕為一大節日。朝鮮族過節,除做節日飲食外、還根據特點,組織各種游戲和體育活動,以此取樂。如:除夕,朝鮮族以特有的方式慶賀,親朋歡聚一起,相互拜年,食用自製的打糕、米酒和「德固」餅湯。春節期間除唱歌跳舞外,還到田間燒火堆,以驅害蟲,婦女進行跳板、盪鞦韆等活動;清明節上墳添土;中秋節除草祭祀,以示對故人的哀思。
另有三個家庭節日,即抓周、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周年紀念),後兩個是喜慶日,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朝鮮族自古以來就有尊敬老人的傳統,老人在朝鮮族內普遍地受到尊敬和優待,有著很高的家庭和社會地位。他們甚至把八月十五定為"老人節"。藉以表達對老人的尊敬之情。朝鮮族一向重視兒童,每年「六 一」節便舉行盛大的歡慶活動,舉家參加慶賀。朝鮮族平時也十分注重孩子們的培養,不惜花重金聘請家庭教師,開發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智力。
朝鮮族的婚禮很有特色,朝鮮族的婚禮一般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段是在新娘家舉行,第二段在新郎家舉行。分別稱之為新郎婚禮和新娘婚禮。新娘婚禮的當天晚上,近親和鄰里要為新娘新郎開慶祝晚會,婚禮達到高潮,大家盡情的唱歌跳舞,一直鬧到深夜才結束。
在重大節日,朝鮮族往往舉辦各種多姿多彩的游藝活動。在朝鮮族的絢麗的文化遺產中,民俗游藝占據著獨特的位置。其種類可達三百種之多,一些活動簡便易行,老少皆宜。具有代表性的有盪鞦韆、跳板、摔跤、拔河等。
G. 朝鮮國和中國朝鮮族哪個生活好原因
中國。朝鮮對自己封閉,甚至連入關沒收手機,不願意讓人民接觸到高科技,你覺得中國人,朝鮮族會連手機都用不了嗎?
H. 如何看待朝鮮式社會主義建設
樓主你說的應該是那個60多歲了說話還渾厚的吧她叫李春姬下面的介紹你看下在朝鮮,媒體的宣傳是促進朝鮮式社會主義建設的強有力武器。從朝鮮中央電視台到活躍在田間地頭的文藝宣傳隊,都肩負著傳達黨中央聲音的使命。李春姬是現在朝鮮中央電視台里首屈一指的播音員。今年65歲的她,已經在朝鮮中央電視台工作了37年。每當有中央領導人的重要活動報道,或發表朝鮮政府聲明時都由她來主播。這位播音員生活在平壤環境幽雅的高級住宅里,房子和高級轎車都是國家提供給她的。她的播音穿透力強、鏗鏘有力,播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聲明、談話時精神飽滿,播音風格莊重而嚴肅。用朝鮮媒體的話來說,她是「讓敵人膽戰心驚的戰士」,「能讓敵人肝膽俱裂」。朝鮮法律規定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性55歲。但是,像「人民播音員」這樣的優秀人才,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就可以繼續工作下去。上世紀90年代,朝鮮經歷著「苦難的行軍」的時候,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曾經下過指示:不管多艱苦,也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和滿足播音員們的需求。上電視的那些播音員可以享受在平壤最有名的休閑娛樂場所里的「美發」服務。電視主播們穿的服裝是平壤服裝研究所研究生產的最新產品。這些服裝幾乎免費。比這些待遇更為重要的是,從中央政府到廣播電視委員會都非常重視對播音員的培養和發展。「人民播音員」是新聞主播們享有的最高榮譽稱號,有些人還享有「勞動英雄」(相當於中國的全國勞模)的榮譽。當時在中央廣播電視委員會的院子里停著幾輛嶄新的日本進口車。記者以為是給一般幹部們配的,後來一問才知道是專門給幾位人民播音員新配的。介紹的人還說,為了保證人民播音員們的出行安全,國家還專門安排司機為他們開車。之前,則由單位安排專車負責接送播音員上下班 當然,享有高級待遇的播音員們也都是相當優秀的。這些主播們大多是朝鮮名牌大學的科班出身。朝鮮現在有3家電視台,其中朝鮮中央電視台是覆蓋全國的最主要媒體,要成為中央電視台的新聞主播可以說是「難如登天」,需要中央和決策人同意才能上鏡。 他們不僅在業務上要不斷提高和進步,更要在政治上領先他人一步才行。而定期或不定期的業務能力考核更是讓媒體人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朝鮮月刊畫報4月刊介紹了該國中央電視台65歲的招牌女主播李春姬。《朝鮮日報》援引該畫報的報道稱,「她的家位於首都平壤的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那裡她與丈夫和兩個兒子,還有兒媳、孫女一同生活。現代式的住宅和高級轎車都是國家送給她的禮物。」報道稱,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核試驗時,就是李春姬身穿米色正裝宣讀了聲明書。她全權負責朝鮮的對外聲明報道,因此在韓國也頗為有名。另外,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金正日同志」開始的關於金正日的報道,也都由李春姬負責。她還主持朝鮮中央電視台的晚8點新聞節目。李春姬1943年出生於江原道通川,從平壤話劇電影大學演員系畢業後,自1971年2月以來已擔任了37年播音員。她還曾榮獲作為朝鮮播音員最高榮譽的「人民廣播員」稱號和「努力英雄」稱號。該畫報介紹李春姬說:「嗓音強勁有魄力,且號召力極強,擁有出眾的口才,每當發表聲明、講話時,能讓敵人們肝膽俱裂」等。
I. 為什麼說朝鮮是神秘的國度為什麼神秘
在北朝鮮衣服是實行配給制,工人一年發兩套工作服,一般幹部、技術人員每三年發一套西服的布料,中級幹部兩年發一套西服的布料,中、小學校的學生大約每隔二年,在金日成生日那天贈送一套校服。由於中、小學生發育較快,隔兩年發一套的校服很快就變得太小,家長們不得不在褲子,袖子上接一塊步來加長。在朝鮮買衣服、布都要憑工業品購物券,當然黑市也可以買到不要購物券的衣服,不過價格很高。
鞋由於國家不免費提供,成了朝鮮人在衣著方面最大的問題。每人每年發一雙鞋的購物券,但由於鞋的質量太差,兩、三個月就穿破了,沒有辦法只好去黑市上買高價鞋。當然幹部以及幹部的子女們可以穿到較好的鞋,所以在北朝鮮只要看看腳上的鞋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身分。
※食
北朝鮮從1957年開始實行糧食配給制。規定一般勞動者的口糧定量為每天700克,軍人800克,老人500克。可是1973年開始以儲備戰備糧為理由,人們的口糧定量削減了10%。1987年以准備世界青年運動會為由,宣布人們的口糧定量暫時再削減10%。但世界青年運動會開完後,口糧定量的暫時削減卻一直持續下去。
進入1990年代,口糧定量又作了幾次修改,到1994年一般勞動者口糧定量為每天450克。1995年北朝鮮以水災為由,口糧定量減半,1996年口糧定量又削減三分之一,現在的口糧供應為每人每天100克左右。
每天100克的口糧是無法維持生命的,於是北朝鮮提出國家解決口糧的三分之一,單位解決三分之一,個人解決三分之一。單位較好的人可以從單位分到一些糧食,有錢的人還可以從黑市買高價糧。但是無錢無勢的人只好去野菜,吃樹皮。北朝鮮的中央電視台則宣稱根據科學研究結果,少吃飯有利於長壽,野菜更是營養豐富,多吃有利於健康。
平壤等大城市的糧食情況還比較好一些,中小城市、偏遠地區則情況比較糟,餓死者不斷出現。雖然老百姓陷入飢餓的困境,但幹部們卻有特供,吃飯沒有問題。高幹們則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據說近來北朝鮮出現了自稱為生活調查委員會的盜竊集團,專門行盜富裕的幹部家庭,盜完後還要留下生活調查委員會的紙條,頗得老百姓的贊賞。不管該傳說是否屬實,北朝鮮的老百姓對生活富裕的官員幹部們的怨恨是毫無疑問的。
※住
北朝鮮不允許有私人住宅,住房全由政府、單位提供,分五個級別。一級住房是一般老百姓住房,二級住房是一般幹部住房,三級住房是科、處級幹部住房,四級住房是局長級幹部、大學教授住房,特級住房是副部長以上高級官員住房。
住房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停電。由於能源不足,平壤每年的停電次數為200次左右,而且由於電壓太低,不加裝調壓器許多家電就無法使用。為了節電,電熨斗、電爐等耗電較大的電器被禁止使用,違反者要予以處罰。
在平壤,由於怕有損於國家形像,不允許人們在臨街住宅樓的陽台上涼曬衣服。訪問朝鮮的外國人往往會非常吃驚地詢問:怎麼在平壤沒有看到一家曬衣服的?他們得到的回答是:朝鮮人自古就有在家中陰乾衣服的習慣。
※行
平壤市區面積並不大,本來自行車是最方便、經濟的交通工具。但由於金日成覺得象中國那樣的自行車洪流有損於北朝鮮的形像,於是禁止在平壤市內用自行車作交通工具。到了平壤的外國人看不到一輛自行車不覺十分吃驚,他們得到的解釋是:自行車是落後國家的交通工具,所以朝鮮用公共汽車作交通工具。
平壤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鐵,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和公共汽車。但由於運行線路和車次太少,到處可見排隊等車的人的長龍。此外由於電車質量太差,絕緣不好,坐車之人要經常遭受電擊之苦。由於公共汽車不準時,擠汽車又很費力,而且經常走一半就拋錨不動了,所以坐汽車還不如步行方便,因此很多平壤人步行上下班,並戲稱徒步為乘11路公共汽車。步行一、二個小時上班並不稀奇。
出了平壤,自行車就比較多見了。但由於自行車價格很貴,是家庭中的傳家寶,有寧借老婆,不借自行車的說法。另外由於自行車盜賊很多,人們不得不使用特製的防盜鎖,而且不管住幾層樓都要把自行車扛回家中。
北朝鮮雖有一條高速公路,但車輛很少,平均20分鍾才有一輛車通過。外由於燃料奇缺,一些地方的汽車不得不使用木炭為燃料。木炭車是在汽車後面裝一個燒木炭的煤氣發生爐,發生的煤氣代替汽油作為汽車燃料。
北朝鮮的長途旅行工具只有火車一種。按北朝鮮的國家面積計算,到任何地方只需乘一天火車就夠了。可是北朝鮮的火車晚點程度讓人驚訝不已,晚點一、二天算正點,晚點三、五天算正常,晚點十天也不算稀奇。所以想乘火車旅行的話,要帶足半個月的口糧。朝鮮人去火車站詢問火車什麼時間到站時,不是問幾點幾分到,而是問幾月幾號到。
※工作
在北朝鮮個人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由於食品和生活用品奇缺,所以與食品和生活用品相關的食品工廠、服裝工廠、生活用品工廠、百貨商店的工作最受歡迎。汽車司機、火車票售票員更是令人眼紅的職業。
北朝鮮的單位一般上午8點上班,但7點30分就要到單位,先進行向金日成表忠心的宣誓,然後再工作。晚上7點下班,下班後要進行金日成主體思想的學習,然後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每人要自我檢討近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揭發批評別人的問題。這種人身攻擊式的批評往往大傷同事間的感情,有時還會引發打鬥情況。到了農忙時節各單位還要派出人員到農村去支農勞動。
總的來說就是對外封閉~~所以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