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蟋蟀的住宅的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回求注意讀准字音,把答句子讀通順,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三、自主探究,精讀感悟——順學而導品詞句。
1、默讀課文,進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邊讀邊做批註。
2、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學習體會。
3、全班交流。
(學生談學習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理解,讀中感悟)
●學習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隨遇而安。
(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對比研讀,指導朗讀,體會蟋蟀不肯隨遇而安的個性特點。)
●學習住宅特點部分,感受住宅是「偉大的工程」。
(引導學生讀中感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認識課文表達的一些方法,指導朗讀。)
●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過程。
(引導自讀自悟,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修建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的特點,感受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四、總結談話,讀寫結合。
1、歸納小結,升華情感。
2、下節課,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寫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
② 《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選自《昆蟲記》,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讓·亨利·卡西版米爾·法布爾(權1823-1915)。該文章載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7課、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26課,該文章主要介紹了蟋蟀洞穴的特點和修建過程等內容
③ 四年級上冊【蟋蟀的住宅】的資料
《蟋蟀的住宅》作者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亨·法布爾(1823-1925)。該文章載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該文章主要介紹了蟋蟀洞穴的特點和修建過程等內容。
④ 蟋蟀的住宅相關資料
1、《蟋蟀的住宅》出自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的作品《昆蟲記》。
2、《昆蟲記》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3、作者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相傳荷馬為古代希臘兩部著名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昆蟲界的維吉爾」。
4、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斗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斗的對象。
(4)免費下載蟋蟀的住宅ppt擴展閱讀:
《昆蟲記》的成書過程:
法布爾31歲時,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這段時間他就先後創作了《植物》、《保爾大叔談害蟲》等系列生物學作品。1854年,法布爾在法國的《自然科學年鑒》上發表了他的《節腹泥蜂觀察記》。三年後,他又發表了關於鞘翅昆蟲變態問題的研究成果,其學術質量之精,理論意義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在1879年,他整理20餘年資料而寫成的《昆蟲記》第一卷終於問世。
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他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中。直到1907年,《昆蟲記》第十卷問世。
⑤ 蟋蟀的住宅全文
蟋蟀的住宅 法布爾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蟬一樣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於它的唱歌,還由於它的住宅。
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它們的隱蔽所得來不費工夫,棄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麼會有建築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別好的工具嗎?沒有。蟋蟀並不是挖掘技術的專家。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在兒童時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們養在籠子里,用菜葉喂它們。現在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們的巢穴來。
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乾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蟋蟀出來吃周圍的嫩草,決不去碰這一叢草。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台。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台上彈琴。
屋子的內部沒什麼布置,但是牆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時間,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體上講,住所是很簡朴的,清潔、乾燥,很衛生。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後足踏地。後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後面,傾斜地鋪開。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鑽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輕微地擺動。不大一會兒,它又進去,用鉗子和耙繼續工作。我一連看了兩個鍾頭,看得有些不耐煩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經挖了有兩寸深,夠寬敞的了。餘下的是長時間的整修,今天做一點,明天做一點。這個洞可以隨天氣的變冷和它身體的增長而加深加闊。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裡面不斷地拋出泥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