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倉的歷史位置是怎樣的。
元代的通都大邑
元代,是太倉歷史上的黃金時期。元代瀏家港的崛起和漕運的開通,使太倉的政治、經濟和城市建設有了急遽發展。在不足百年的時間里,瀏家港迅即成為外通六國的「天下第一碼頭」,接著太倉開壕築城,一度成為蘇州府崑山州的州治所在地,成為繁華的「通都大邑」。
明代的東南巨州
明代,是太倉在元代繁榮的基礎上,在諸多方面取得成就和發展並著名於世的年代。經過元代的漕運和通番貿易,此時的太倉經濟和城市建設已具相當規模。永樂帝利用瀏家港優越和港口條件,作為鄭和七下西洋的起碇港和收泊港,把太倉的建設和發展,又向前推進了大大的一步,使太倉這個港城呈現出新的繁榮而蜚聲海內外。為加強太倉防衛,吳元年(1367年)設為太倉衛,洪武十二年(1379年)增設鎮海衛,分別駐兵。弘治十年(1498年)太倉建州,隸蘇州府,領崇明縣,州署設於今市政府所在地。
。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和改泊均在太倉瀏家港,始自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結束,歷時二十八年。他每次出使均要率領一、二百艘大海船,和二、三萬人組成的龐大船隊,從瀏家港出發,經泉州,先後到達占城、暹羅、爪哇、柯枝、古里、忽嚕謨斯和非州的麻林地(今坦尚尼亞境內),所歷「大小凡三十餘國」。鄭和船隊的七次航海展現了是國人劈波斬浪,征服大洋的宏偉大氣概。通過遠航,進行了大規模的海外貿易,增進了中外友好關系,推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作為鄭和下西洋起碇港的太倉,當時成為船隊倉儲補給、船舶修造和人才集訓的基地;迎送朝廷命官、接待各國貢使、舉行盛大祭祀活動,以及宴勞賞賜將士的場所,「九夷百番,進貢方物,道途相屬,方舟大船,次第來泊」,可謂盛極一時,太倉瀏家港因此成了聞名中外的國際貿易大港。
清代的直隸州治
清代的太倉,經濟富庶,民豐物阜,享有「金太倉」之美譽。隨著江南經濟發展和戶口的增加,以及太倉的繁榮,為分擔蘇州、松江府賦重事繁之責,遂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太倉州為直隸州,又析地署鎮洋縣。太倉州和鎮洋縣同城而治,太倉州鎮洋縣共轄戶口六萬零三百二十三戶。直隸州領鎮洋、崇明、嘉定、寶山四縣,隸江蘇省,是蘇、松、常、太道的組成部分,這一建制一直延至清亡。 (清代啊,太倉興衰)
清代太倉城市面貌在明朝基礎上繼續有所發展。至清中期已道路縱橫、巷坊密集,石橋林立,車船並行,商店比屋、百業興旺。府第鱗次櫛比,園林星羅棋布。南鹽鐵西的大道,海門第一橋南的當鋪街,陳門涇前的前街商業區,致和塘北的後街住宅區,以及州署前的大街均正式形成,其整齊繁榮的城市面貌不愧為直隸州治所在的巨城大邦。惜在清軍和太平軍的多次拉鋸戰中,州城遭到極大破壞,直到民國也未得到恢復。
----
中華民國的小市(上海開港,太倉開始衰敗)
展望未來
太倉港開始得到國家的重視,億噸港雛形已經顯現.直隸州風采將再現全球人民面前.但在上海邊上以顯然不能再現 當年 何等輝煌直隸州雄峰!
太倉~因港口興,也因港口而敗!
2. 太倉良浦住宅工業怎麼樣招生產工人嗎電話
只要是廠、都在招工~~~~城廂工業園、還有板橋附件的經濟開發區。那邊的都在招工的!建議不要進電子廠、港區也有很多啊。你可以到人才市場去找的嘛!!上海東路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