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宅開發 > 住宅建築細部

住宅建築細部

發布時間:2021-02-12 17:56:11

1. 建築立面的設計都需要考慮什麼,細部有哪些處理方法

立面處理的方法考慮,立面設計需重點處理以下幾點:比例與尺度處理,虛實與凹凸處專理、線條處屬理、色彩與質感處理、重點與細部處理 。
建築細部應重點處理視覺中心部位,如建築物主要出入口;體現建築物的風格特徵、情趣和
品位的部位、如陽台、櫥窗、花格等;以及構成建築輪廓線的部位,如建築的檐口等。
建築立面設計是指對建築物某表面的門窗組織、比例與尺度、人口及細部處理、裝飾與色彩等的設計。建築立面是由許多部件組成的,這些部件包括門窗、牆柱、陽台、遮陽板、雨篷、檐口、勒腳、花飾等。立面設計就是恰當地確定這些部件的尺寸大小、比例關系以及材料色彩等,並通過形的變換、面的虛實對比、線的方向變化等求得外形的統一與變化,以及內部空間與外形的協調統一。在推敲建築立面時不能孤立地處理每個面,必須認真處理幾個面的相互協調和相鄰面的銜接關系,以取得統一。

2. 中國古代住宅形制的演變有哪些

住宅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人們在追求其實用性的同時,始終不斷地追求它的精神功能和藝術性,並形成了階級社會的門弟觀。 春秋士大夫的住宅大門為三間,中間為門,左右為「塾」,是辦公與「家教」的場所,門內是庭院,上方為「堂」,是生活起居會賓禮儀的地方,堂的左右為「廂」,堂後的房子為「寢」。 漢代貴族住宅不但有門、塾、堂、廂等,還有車房、馬廄、廚房、倉庫及僕人住房。建築形式多為木結構和干闌式,懸山屋頂,出現了方形、圓形、長方形等多種形式的窗戶,並有各種窗欞。用圍牆組成的三合院、四合院已經出現,也有二、三層樓的塢壁式住宅。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貴族的住宅庭院多為對稱布局,大門多為廡殿式,圍牆內側有廊圍繞的庭院,在一個宅院中,有數組迴廊包繞,有數個廳堂供不同之用。 隋唐五代時期,貴族的住宅布局更為自由活潑,出現不對稱布局的庭院,大門由烏頭門代替了廡殿式,有直欞窗迴廊組成庭院。 宋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描繪了農村草舍、城市瓦屋等住宅的多種形式。城市住宅多為四合布局,歇山、懸山屋頂,有的加前檐後廈,有的有轉角十字,有的開設開窗。有的建築細部欄桿,梁架,美觀實用,那時人們已經開始注意住宅庭院的綠化和美化,這表明人們在使住宅建築在滿足物質功能的同時,也在進一步講究其滿足精神功能與藝術功能。 歷史上宋、金政權長期對峙,這使得南北住宅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差異,這種差異一直影響到元明清。這種差異的出現加上人文歷史的不同,造成了此後中國傳統住宅建築的多樣化。 到了明清時期,住宅大致可分為規整式格局和自由式格局。規整式格局作為傳統住宅樣式的主流一般為三合院或四合院,清政府還對住宅的格式、尺度、等級進行嚴格的規定。有「一正二廂」嚴格內外、尊卑有序,這促規整式住宅為封閉內向型院落,建築物都有中軸線,均齊對稱,主次分明,體現了封建社會家庭生活觀念。

3. 代表性的北美住宅有哪些風格

北美地域遼闊,而人口稀少,早期多為原始森林,只有土著居民在那裡耕織、狩獵。後來,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移民到達北美,開發森林,建起了木屋,他們多以林業、礦業及漁業為主。因為北美木材豐富,用地寬裕,因此住宅多採用木結構及木維護材料,以單層、3/2層及2層為主,住宅周圍均有大片綠地。

到現代,隨著人口增長,土地越來越緊湊,在市區或近郊開始發展組團式住宅群,也有的建造公寓式住宅,同時也開始向空間發展。

北美氣候冬季較寒冷,但由於三面臨海,受海洋季風的影響,沿海某些地方冬天溫度一般高於零度,由於夏季不熱,因此住宅設計中主要考慮冬季保溫措施,主要房間向陽,減少向北開窗戶的面積並採用雙層玻璃。

北美自然景色優美,物產豐富,人們熱愛自然,並注重生態平衡。在住宅周圍種植各種花草樹木,環境清新,人們習慣換鞋進屋,在住宅大門處均設有換鞋地方和衣櫃。北美人熱愛活動,周末時他們大多數都全家出遊。

北美人很講究實用,因此在住宅設計方面注意使用方便,以及節能。選址的時候多選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較好的地方。

住宅一般有兩個車位的車庫,並用來做儲藏室和工作間。有的車庫為半露天式。

主人的衣服習慣於掛存,因此,房間中有大量衣櫃,甚至在門廳、浴廁中都有衣櫃。廚房和廁浴商品化程度高,並且一般在住宅竣工出售時這些設備就已完善。

北美住宅很多都沿用過去的的壁爐形式。因為壁爐可以創造一種溫馨氣氛,因此,仍有不少住宅拿它來做裝飾,並多採用煤氣或電熱設備來模仿那種炭在爐中燃燒的形式。

北美建築的傳統為就地取材,多採用木結構、木裝修、混凝土地基。屋面防雨材有油氈瓦、木板瓦及陶瓦3種。油氈瓦的色彩豐富,質輕,可以減少結構荷載,因而採用較多,一般可用10—15年。外牆裝飾材料有磚、石、抹灰及木板4種,以石料最貴。由於當地環境清潔,外裝修能長時間保持鮮艷色彩。

住宅內部牆各採用紙面石膏板,表面油漆或貼牆紙。為取得良好的隔聲效果,在樓板及隔牆內添加隔聲及保溫材料。室內地面多鋪設地毯,也有採用拼花木地板。浴廁及廚房內則用塑料鋪塊或瓷磚鋪地。

住宅能源採用電及煤氣兩種,以電能為主。炊爐、洗漱、取暖、洗衣烘乾等均用電熱。住宅中設有一小鍋爐間,多與洗衣房相連。為節約冬季取暖用電,卧室及北向房間開窗面積較小,門窗多為雙層玻璃,周邊鑲嵌密封條。牆體、天花板、地板的構造縫也被嚴嚴實實堵住,以避免室內熱空氣進入結構,形成凝結水,同時也節約能源。

現代建造的多數住宅還採用通風或空調系統,以更新室內空氣和控制室溫。有的住宅將電熱系統安裝在樓板內,形成舒適的冬季環境。

坐落於花團錦簇優美環境中的北美住宅,造型十分講究。由於歐洲遺民的歷史傳統,給北美帶來豐富多彩的建築形式。概括起來大致可以分為7種形式,科德角式、都鐸式、喬治亞式、西班牙式、早期殖民地式、法蘭西式及現代式。

科德角風格科德角是美國麻薩諸塞州南部巴恩斯特布爾縣的鉤狀半島。為一沙質、由冰川造成的半島。伸入至大西洋105千米,寬1.6~32千米,北部和西部與科德角灣為界,西為巴澤茲灣,南瀕溫亞德和南塔克特海峽。28千米長的科德角運河穿過半島基部,將半島與大陸分開,使紐約市和波士頓之間的船運距離縮短120千米多,形成大西洋沿岸水道的一部分。

房子簡潔小巧,易於建造、維修和改造。在20世紀前半葉是美國最普遍的住宅形式,現在形成的一層半住宅仍然是退休者及一般別墅常用的形式。傳統的卧室設在一層,後來在樓上增加了卧室及浴室。外裝修是白色木板牆及木百葉窗,檐口不加裝飾,往往用紅磚突出煙囪(現已多樣化)。

都鐸風格是由15—16世紀英國式房子演化而來,最初是為有錢人家建造的,以後被廣泛採用。其特點為有突出的交叉骨架山牆,也有2個或者3個的,磚石砌的大煙囪,並有裝飾線腳。牆體採用磚石及抹灰等材料組合而成。喜用凸窗,用狹長的窗扇組成。雙懸式或棱形窗也較普遍。入口用石料砌成拱形邊框。半木料牆體造型,過去是和結構骨架一致,現在則成為純裝飾物了。

這一風格因流行於英國都鐸王朝而得名。這個時期大型的宗教建築活動停止了,新貴族們開始建造舒適的府邸,在這種情況下,混合著傳統的哥特式和文藝復興風格的都鐸式就應運而生。都鐸式府邸建築體形復雜起狀,尚存有雉堞、塔樓,這些屬於哥特風格;但其構圖中間突出,兩旁對稱,已是文藝復興風格。這一時期,還出現許多半木結構(halftimber或叫露木結構)的房屋,供小康人家居住。這種房屋內外牆均用木構架,而在構架之間填以磚或灰泥。漆成深色的木材和淡色牆面形成強烈對比,屋頂為陡峭的雙面坡頂。這種房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常為遊人所注目。英國藝術史上,喜歡用王朝或君王的名字命名近代藝術風格。除上面提到的都鐸式外,還有詹姆斯式、喬治亞式和維多利亞式等。

喬治亞風格這種形式在300年前的英國喬治王朝時期傳入美國,並成為新興的中產階級顯示榮耀的象徵。這是一種有規律的、對稱的立面處理,外型簡潔,按開間排列門窗,一般採用五開間。厚重的大煙囪是移民生活取暖必不可少的,至少可設有一個大壁爐。

新英格蘭的早期喬治亞式建築往往採用樑柱結構,外飾大板,以後採用磚牆,在一、二層之間有腰飾。在外牆頂部也常以齒飾與屋檐交接。坡頂上採用山牆頭飾的老虎窗,窗為多格的雙扇窗,在殖民時期均有白面窗扇,而現在不一定設了。入口用壁柱和山頭加以強化,在門的兩側或上部嵌以採光窗。

西班牙風格這是一種充分考慮陽光的布局。其樣式朴實無華,緩坡的屋頂,對稱的立面,拱及拱廊白色(或淺黃色、玫瑰色)抹灰牆面。紅瓦屋頂為西班牙式的重要標志,現以輕質組合材料代替傳統的重瓦,有半圓筒及S形兩種瓦。

西班牙建築注重室內外的結合,有豐富的室外活動場地,如庭院、陽台、平台(室外就餐處)及噴泉等。西班牙式還喜歡採用鑄鐵欄桿和窗格,或用鑄鐵做拱廊。入口為木板門,用石料或磚做裝飾。有裝飾的煙囪頂部,有時還採用瓦屋頂以強化其效果。

早期殖民地風格早期殖民時期生活艱苦,雪及寒冷是建房的主要問題。美國的移民們在馬薩諸塞和弗吉尼亞並不住在原始的小木屋中,而是以他們熟悉的英國的建築技術適應新的環境,採用樑柱結構,方盒式的房子,只有一間進深(以後則擴大了);較陡峭的坡頂及山牆,木板瓦,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煙囪;挑出的上層,這是來自英國的傳統,往往在臨街的一面挑出,可遮蓋下部的街道;經過認真的設計與加工的木板門,菱形格子的窗子,早期窗洞很小,以後逐漸擴大。外牆早期採用垂直木板條,後來很快改成水平的,在南方則以磚牆更為普遍。

在殖民時期,圍爐取暖及做飯是唯一方式,到17世紀,廚房已完全成為家庭的中心。一個總是燃燒著的火爐兼炊爐使廚房形成鄉村家庭的各功能區——溫暖舒適的餐室、工作室及集聚處。現今的素特博克斯形式也是將廚房布置在中間偏後的地方,周圍布置了大房間或大空間。

法蘭西風格法蘭西式住宅在美國有悠久而光榮的歷程。從18世紀移民時期到19世紀20—30年代流行,然後有一段時間停滯,到了20世紀70年代又興旺了,直到現在還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當然由於時代的發展,現在式樣越來越豐富,但仍保留法蘭西住宅的一些特徵:斜脊屋頂,磚牆,拱形門窗與老虎窗,側翼與主屋直接相接相連,並保留了一些喬治亞式的細部。雙折屋頂是17世紀法國建築師昂普埃爾的創造,直到20世紀仍保留著這種傳統。這種房子立體感強,結構勻稱,另外室內空間較大,顯得較寬敞。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法蘭西式在美國的發展經過一段滯留,但後來它仍很快地擴散開來,成為北美人較為容易接受的住宅樣式。

現代風格到20世紀50年代,建築師們開始尋求一種脫離美國傳統形式的建築樣式,他們改變了過去精雕細刻的建築細部,採用流暢的線條,多數為單層房子,也有一層半、兩層及多層的住宅。既有坡屋頂也有平屋頂。建築設計與環境規劃結合起來,使室外與室內間相互滲透。

現代派建築的特點是簡潔,避免傳統的裝飾。大挑檐形式系20年代由萊特等建造師首創,並成為現代派喜歡採用的形式之一。在一些住宅內梁兼有結構及裝飾的作用,有時則單純是裝飾作用。

現代派往往用一個或多個山牆與主山牆的屋頂垂或交叉,或是將山牆錯位,再加上長短坡的變化,使得建築的體型組合在簡潔中富有變化。

現代派自己更加靈活地運用材料對比,更注重住宅與周圍環境景觀的結合,力求減少室內外的差別。喜歡採用大玻璃窗,天窗、室內外鋪地相連,室外休憩、就餐等。現代派建築師成功地創造了多種形式的建築,也改變和豐富了美國人的生活。

別具一格的機器人建築看到這個題目,你千萬別以為是用機器人建成的房子,也別指望這房子具有機器人一樣的功能。至於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種建築在外觀上就象一個笨拙的機器人。它的始作俑者就是泰國著名建築師朱姆賽依。

朱姆賽依畢業於劍橋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他返回泰國開始創作。這一時期,他力圖在作品中體現出現代性,從70年代後期開始,他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階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在一群無特色的建築叢林的無文脈的環境下從事個人的創作。於是他的機器人建築學便問世了。

到目前為止,機器人建築學的代表作品有兩座。一是位於曼谷新商業區的機器人大廈,這是一幢20層高、建築面積為2.3萬平方米的銀行大樓。1983年開始設計,1986年建成。它的建築形象,只要一看照片便知。建築體形在4,8,12,16及18層步步向內收縮,形成機器人的頭顱、肩膀、腰身和雙腿。東西兩側為實牆,但配上幾個大螺栓為窗(其外徑為3.8米,內徑2米,用玻璃鋼製成),既顯示機器特色,又起到節能作用。頂層有兩顆直徑6米的大眼球,到了晚上可以由電腦控制一亮一暗,似乎奏出一曲機器人交響樂,親善地向你眨眼,它對於夜航的飛機來說,又能起到導航的作用。頭頂豎起兩根16.8米的觸角,那是通訊天線和避雷針。

如果說,英國的匯豐銀行以幾億美元之巨在香港建造了由高技派N·福斯特設計的52層高的大廈,顯示了自身的經濟實力,同時成為在香港一片高層石林中出類拔萃的城市形象的話,那麼,朱姆賽依卻以他的後高技派手法,為一批泰國新興的青年銀行家設計了一幢投資1000元(包括室內裝修與綠化)的同樣拔萃的新型建築,它是亞洲新小龍的象徵,不可謂不機智也。朱姆賽依的第二個機器人建築,建在曼谷正在發萬近郊區,叫作民族大廈,它11層高,7平方米,目前尚未完工,預計投資為350萬美元,它與一號機器人不同,側面是一片白牆面,上面刁豎細槽的窗口,頗像電腦中的晶元和線路,說明機器人差不多,雖是兄弟,卻一文一武,各有特色,絕非像汽車,錄音機那樣,千篇一律。

如果你認為僅僅是建築的外形和外部像一個機器人,那麼你錯了。內部也不例外。大廈的室內設計,包括由泰國雕塑家設計的作品,以及由6家室內設計師共同創作的室內裝修,特別是作成像電腦內線部那樣的頂部線槽等,總體看來還是個名符其實的機器人呢!

4. 烏德勒支住宅的建築細部

烏德勒只是住宅強調面的因素,所以大面積的形體如煙囪、陽台板以專及入口處的垂直白牆屬面等垂直構建掩飾住了這些構建後面的水平向構建,譬如陽台板向下壓得很深,完全擋住了陽台跳梁和地板的視線,從而凈化了立面:水平向與垂直向的相交方式 的第三種模式是二者皆不出頭,強調含連續性,給人含蓄、精細之感。

5. 二門課程 房屋建築學與建築構造的區別

建築學涵抄蓋廣泛
房屋建築襲學 是一個分支。
建築學,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築及其環境的學科。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築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系,並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本書系統介紹了民用與工業建築設計原理與構造方法的相關內容。全書共分15章,包括概論、建築平面設計、建築剖面設計、建築體型和立面設計、常用建築結構概述、建築防火與安全疏散、民用建築構造概述、基礎與地下室、牆體、樓地層及陽台、雨篷、屋頂、樓梯等垂直交通設施、門窗、變形縫、工業建築設計概論,附錄配有建築設計施工常用的一些圖紙的名稱。 為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本書每章後附有思考題。部分章節後附有課程設計指導書與任務書 。

6. 中國西北部房屋的建築風格

下表是陸元鼎先生對中國民居的一個簡單分類,希望對你有幫助

民族或地區 氣候條件 地理環境 主要建築材料 外觀主要特徵
1 漢族
北京平原地區 亞寒帶
寒冷乾燥 平原 木、土、磚 平面前堂後寢、中軸對稱、內部院落相同、規整嚴謹、為典型的四合院
外觀青磚灰瓦、穩重朴實
室內裝飾裝修豐富
東北寒冷地區 寒帶,寒冷日照少 平原 木、土 牆體和屋頂較厚,宅前院落寬敞
住宅南窗大、內部火炕採暖
中原黃河流域 亞寒帶地區 平原 黃土 窯洞民居,建築內部深厚,構造簡單
外觀拱券門窗、凹凸牆面,厚實簡朴
長江下游江南地區 溫帶地區
夏熱多雨
冬寒冷 平原
多河 木土磚
山區有石 水鄉民居特色,建築與河湖相結合
建築內部通透開朗、庭院種植花木
外觀簡朴秀麗,體型組合靈活勻稱,地方材料質感強
閩粵南方地區 熱帶、亞熱帶地區
濕熱多雨,多台風 丘陵地
多河流 木、土、磚石 平面外封閉內開敞,布局為以小院建築為組合單元的梳式或密集方式
建築密切結合氣候、組成廳堂天井、廊道相結合的通風體系
外觀規整朴實、細部輕巧明快,富有南方特色
川貴山區 溫帶、亞熱帶
地區夏熱多雨冬冷 多山 木、石、土 建築結合山地,有台、坡、梭、拖、挑、吊燈多種手法
外觀以披梳屋頂台、吊結合地形和穿斗式結構為其主要特徵
2 藏族 寒冷、少雨
日照少 高原
多山 塊石、木 石砌厚壁台階式平頂建築,石條密肋樓板、密肋屋面、布帷幕窗楣、石框梯形窗,放牧地區則採用方形活動帳篷
3 蒙古族 寒冷少雨 草原 木條、氂毛 圓頂氈毛穹窿頂帳包
4 維吾爾族 溫帶
大陸性乾旱氣候 沙漠
盆地 土、木 封閉性院落住宅,拱廊內院,平台屋頂
土坯建築與結構,外型朴實,體性錯落
尖拱和火焰式細部樣式,裝飾豐富
5 白族 亞熱帶地區
濕熱 靠山近水 木、土、磚 平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外觀由照壁、大門、圍牆、兩山牆面組成,高低參差、造型勻稱多變化
門樓、照壁、山牆面重點裝飾、華麗豐富
6 傣族 熱帶、亞熱帶地區濕熱多雨 平原
多水 竹、木、土 獨院干闌式竹樓。敞廊、敞梯、室內開敞通透。高聳式歇山頂
7 壯族 亞熱帶地區,濕熱多雨 丘陵
多山 木、土 干闌式麻欄建築,平面多開間,廳堂大空間。外觀完整,輕盈簡朴。村寨建於半山、沿等高線布置、疏密相間,規整而有序

7. 房屋建築學 建築構圖基本原則有哪些

1、多樣統一原則,既是建築藝術形式的普遍法則,同樣也是建築創作中的重要原則內。容如對比、主從、韻律、重點等形式美的規律。

2、搭配原則:建築藝術形式的構圖任務,要求在建築空間組合中,結合一定的創作意境,巧妙地運用這些內在因素的差別性和一致性。

(7)住宅建築細部擴展閱讀

建築構圖的組成部分:

1、繪出定位軸線、基礎構件(包括承台,基礎梁等)的位置、尺寸、 底標高 、構件編號,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繪出放坡示意。

2、標明結構承重牆與牆垛、柱的位置與尺寸、編號,當為混凝土結構時,此項可另繪平面圖,並註明斷面變化關系尺寸。

3、標明地溝,地坑和已定設備基礎的平面位置、尺寸、標高,無地下室時±0.000標高以下的預留孔與埋件的位置、尺寸、標高。

4、提出沉降觀測要求及測點布置(宜附測點構造詳圖)。

5、說明中應包括基礎持力層及基礎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地基的承載能力特徵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處理措施與要求,以及對施工的有關要求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築構圖基本法則

8. 建築細部的目錄

表面的有效深度
細部專題探討
精妙的表面大衛·切波菲爾德的柏林新博物館
向專Ascoll Picen0學習
報道屬
WSP設計的三項目榮獲2009芝加哥國際建築獎
迪拜新加坡島上的「S」
丹佛的充氣森林涼亭
紐約的時裝精品店
風暴之王波浪形田地
斯圖加特的保時捷博物館
北京來福士廣場
紐約市信息中心
工程實錄
都柏林的辦公大樓
墨爾本的兒童活動中心
慕尼黑的聖多米尼克中心
施林斯的住宅
Jyllinge的教堂
烏得勒支的體育園區
路德維希堡附近的住宅
布衣恩克蘇瓦的遮篷
弗那的住宅
Sabres的博物館
格拉茨藝術大學的音樂劇院(二)
墨爾本南十字星火車站
倫敦的視覺藝術建築
柏林的Blumen小學和Bernhard Rose學校
市政建築的獨特解決方案
立面節能型翻新工程
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標准化學校建築
Neckar河畔Lauffen鎮上的Herzog Ul rich學校
色彩理念與新空間
墨西哥城的閣樓擴建項目
新技術
二氧化鈦光觸媒及其在建築中的應用
亞克力實體面材
新產品
表面
室外作品
浴室與衛生潔具
立面與覆層

9. 別墅的基本特徵 別墅與其他住宅的區別

別墅的基本特徵:

在我國,目前市場上按照別墅的建築形式來分類,可將別墅產品分為五大類:獨棟別墅、聯排別墅、雙拼別墅、疊拼別墅以及空中別墅。

一、獨棟別墅

獨棟別墅,獨門獨院,上面有獨立空間,下面有私人花園。獨棟別墅是市場價格較高,多為品質。

二、聯排別墅

它是由幾幢小於三層的單戶別墅並聯組成的,聯結在一起有統一的平面設計與獨立門戶。其特徵為較注重選址,盡量選擇有水有地的,且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聯排的價位較低,進深的缺點。其私密性較單體的別墅要差點,但就在於布局更合理。

四、空中別墅

一般指建在高層樓頂具有別墅形態的躍式住宅。空中別墅彌補了高層建築的弊端,與普通別墅相比其地理位置好、視野也很開闊,在高層通風也更加順暢。

別墅與其他住宅的區別:

1、普通住宅的結構通常都比較簡單,功能單一。而別墅具有個性化,其風格各異,且功能齊全、生活設施齊備,更具有突出的個性以及時尚的風格。

2、別墅區別與普通住宅的大就是室外空間。別墅之外的環境能使自己真正置身於私家花園中,能夠享受到自然的美景。

3、別墅住宅的生活空間向地面層集中,並且盡量保證室內外的生活空間的私密性。而普通住宅中的四合院也提供了一個具有私密感的室外空間。

4、普通住宅是求大同、存小異。而別墅則是求大異、存小同。

(9)住宅建築細部擴展閱讀:

別墅起源:

多建在城郊或風景區,中國古代稱別業、別館,3 世紀,義大利山坡地帶出現台階式別墅。中國西晉出現別墅,如洛陽石崇的金谷別墅。此外,歷代著名的別墅有唐代藍田王維的輞川別業、明代蘇州的拙政園、清代杭州的金鰼別業和北京的勺園。

近代、現代最具特色的別墅有:賴特設計的流水別墅,勒·柯布西耶設計的薩伏伊別墅等。別墅設計要點是:因景、因地制宜,布局靈活,體型輕巧,結構簡潔。

真正說起來,中國最早的別墅是叫別業,所謂別的意思就是第二。在國外第一居所的房子叫做house,第二居所叫villa。

villa最早出現於中國時,經常翻譯成三種,有的時候叫別墅,有的時候叫庄園,有時還叫城堡,不管怎麼翻譯這個東西都是國外獨立庄園生活的代稱。

當別墅多起來的時候,一個庄園和另外一個庄園聯起來就成了庄園區,這是別墅區的原形。別墅與普通住宅相比,除了基本功能相似之外還有很多不同之處,別墅是一種帶有詩意的住宅,它代表著人類的某種理想。

閱讀全文

與住宅建築細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