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日本房子的大小
樓上不懂別瞎說
日本普通人個人住的房子是6貼一貼大概換算兩平米
日本普通版百姓住的一戶建(自權己買地,在地上建自己的房子)一般都是兩層經濟條件好的蓋三層至今還沒看見過四層的個人住宅大小都在30貼左右
以上貼數不包括廚房和衛生間
㈡ 日本人的平均住房面積
日本人住的是一戶建,大多數人家的面積為60-70平方米,院子這類或者車庫不算,他們沒有公攤面積,我們公攤面積會扣個十幾到二十幾,日本人的房子入住前是裝修好的,我們沒有裝修過,日本人的房子牆壁裝了隔音材料,底下裝了阻斷冷熱的材料,為什麼住木屋是有原因的,第一日本是地震國家(木頭房抗震),還有發生各類海嘯的,包括是島嶼,雨季比較多,因此如果是鋼筋水泥的房子污染比較大(鋼筋水泥房要抗震就需要許多鋼筋,那麼會造成資源浪費,還不如用木頭呢,而且木頭輕最多垮了壓成重傷罷了,鋼筋水泥是會壓死人的),你看看我們的路上都是灰塵,就是因為我們的房子都是鋼筋水泥,水泥老化會變成粉塵,污染大氣已經周邊環境,在看看日本人的街道很乾凈,因為他們注重環保。
你說日本土地少人多那你就錯了,韓國五千萬人口,版圖連日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不過韓國的山比較少平原多,而日本他是島國,火山從中間噴發湧向四周,因此它中部地區大多數為山區,也是說山區不利於工業發展,當然交通也不方便,因此只能住在沿海地區,日本大部分人住在沿海地區,因此造成地少人多的局面。
我們總說我們地少,但是我們的馬路很寬敞,人家國外自行車都是斜著停或者橫著停的,我們的直接就是豎著停,造成土地浪費,還有就是綠化帶太多了,國外很少有那麼多的綠化帶,因為人家又大片的森林,我們已經砍光了,60年代的時候為了超英趕美,城市裡的人都去山區發展耗能大的產業結果是在做無用功,造成多年後泥石流頻發,因為天然的樹是經過一點點在懸崖峭壁上慢慢利用灰塵積累紮根的,你人為種上去結果可想而知,樹扎不了根,因為沒有可以固定的泥土,還有就是我們大量樹木出口導致北京黃沙滿天飛!香港的空氣質量有時候不好就是因為我們這邊飄過去的!!
日本人的土地和房子是一起的,土地買走後永遠都是你的了,我們只有70年產權,日本人的房子可以自己改建,我們不行,我們那叫違章建築,我們這里只有開發商有權利,自己不能改建,日本人就是私人土地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他們如果夫妻都工作一般五年能買房子了,不過一般都是貸款的,因為他們的房子便宜相當於我們這邊10幾萬就能買了(日本人的收入是我們的十倍,因此為一百多萬人民幣),請問十幾萬在我們這邊能買個廁所吧?!正是因為他們的房子便宜所以許多年輕人結婚不必一定要買房子,而我們不同,我們租房子就有2000-3000元了,請問我們月收入才多少啊,如果不買房子而租房子那麼永遠就會被租金給束縛,買房子雖然也是被束縛,但是至少感覺踏實了,因為房子是我們中國人的後屯!!總感覺有些可憐吧!
舉個例子:人家可樂7毛一瓶,我們要2元多超市、小店三元多,購買力明顯有差距了,我們一個名牌包包大陸賣8千元,澳門賣4千不到,稅收太高也是其中之一,工資我會笑死的,非洲人拿的工資,用來消費歐美的物價甚至比歐美物價高一半(那些高科技產品價格比國外高一倍),人家收入是我們的十倍以上呀!
㈢ 日本的各大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是多少
日本の1人當たり住宅面積は00年10月1日発表の総務省「國勢調査報告」のデータによれ內ば、平均で容33.8平方メートル、東京都は28.1平方メートルで、47都道府県中第45位。
日本人均33.8平米,東京28.1平米,排在國內的第47位。
其他的沒給你查到。
㈣ 日本是如何計算產權面積的
在日本的售樓廣告中,對每套住宅的空間大小,通常是用「專有面積××平方米」、「專用面積××平方米」這樣的用語來表達。專有面積是指戶主的產權面積、專用面積是戶主平時可以獨自使用的部分共用面積。因此,專有面積是指單元所有者單獨擁有的專有部分的地面面積,更具體是指各住戶的內部空間的地面面積,例如,從門到玄關部分的一小塊空間及陽台都不屬於專有面積。 按照日本1962年頒布實施的《建築物所有權區分的相關法律》(簡稱《區分法》)的規定,建築物的產權劃分為專有和共有兩部分,專有部分是指每個戶主分別獨自擁有產權的部分,也就是每戶自家獨有的廚房、衛生間、客廳、居室等等;共有部分是多個戶主共同擁有產權的部分,包括樓梯、廊道、牆壁、陽台、底層小院、公共活動室、值班室等等。 因為在《區分法》中,對專有和共有如何進行邊界劃分只有原則並沒有細則,所以也就出現了下圖所示的兩種劃分方式。一種是以《建築基準法》為依據,用牆壁的中心線作為分隔線的「壁心方式」;一種是以《不動產登記法》為依據,用牆壁內側作為分隔線的「內法方式」。由此,1套住宅的專有面積也就出現了按壁心方式計算得出的壁心面積和按內法方式計算得出的內法面積2個不同的數值。 售樓廣告中所說的專有面積通常是指「壁心面積」,但購房者更看重「內法面積」,因為戶主房產證上記載的房產面積是「內法面積」,比「壁心面積」要小。 關於專用面積,日本集合住宅的陽台、一層的院子在災害發生時具有逃生和停放救災設備等法定作用,所以在《區分法》中陽台、一層的院子被劃歸為產權共有部分,但在平時,為便於使用和管理,在不影響共有性功能的前提下,通過可穿透性材料進行分隔後形成各戶可獨自使用的專用空間。因此,也就出現了專用面積××平方米的說法。
㈤ 日本的住宅面積3坪相當於中國住宅的多少平方米
你也看那個節目了啊,我也經常看,他們的跟我們這邊的大小概念不一樣,日本人的1坪是3.3057平方米
㈥ 日本適合居住面積多少注意是宜居住
這種說法是並不存在的,你可能獲取了錯誤的訊息,是一種謬傳,也可能版是某部漫畫或者權文學作品中杜撰的。
聯合國每年都會評選出人類宜居城市,但是每年都沒有東京上榜。
以下可以作為參考:
最新一期統計中,維也納問鼎。8月31日統計中,全球前10大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中,5個位於澳洲,其中就有4個位於澳大利亞,比例領先各國。此外,3個城市位於加拿大,芬蘭、奧地利分別佔有一席。
根據經濟學家信息社的報告,最適合人居住的前20個全球城市依序為:澳大利亞墨爾本,奧地利維也納,加拿大溫哥華,加拿大多倫多,加拿大卡爾加里(Calgary),澳大利亞悉尼,芬蘭赫爾辛基,澳大利亞珀斯(Perth)與澳大利亞阿得雷德(Adelaide)並列第8,同樣位於大洋洲的紐西蘭奧克蘭排名第10。
瑞士蘇黎士、日內瓦與日本大阪並列第12,瑞典斯德哥爾摩與德國漢堡並列第14,加拿大蒙特利爾與法國巴黎並列第16,日本東京與德國法蘭克福並列第18,丹麥哥本哈根排名第20。
美國沒有一個城市擠進前20名,排名最佳的是檀香山市(Honolulu),排第26名。
㈦ 日本習慣用什麼來計算房屋面積
日本女人說:找好男人不如找好房子算了 一,池田小姐買房了:
我的日本同事池田,今年30歲,她到過中國,學過中文,最近告訴我,她買房了,我先驚嚇了一下,在我的印象當中,日本人很少買房,都以租房為主,而且東京房價那麼貴,因為在東京工作的有40%是東京以外地方的人,絕大多數是租房者,由於我對房產有一點興趣,趁著午餐時間,和池田聊了起來, 二,房價多少?
池田告訴我,她是今年6月買房的在東京江東區購置了一套約40平米房子(日本全以實際使用面積來計算的),該40平米實用面積,也相當於上海建築面積60平米多了吧,新房10月交房,內中都是精裝修(按購房者本人要求專門設計,並在開發商允許范圍內),樓層為12層,江東區在東京屬於中等地段,也就是相當於上海普陀區性質,在北京屬於三環以內,總房價3000萬日圓,相當於人民幣200萬.
池田小姐來我公司工作也有3年多了,在這之前,單身一人在中國北京和上海學習中文,而且非常喜歡旅遊的,記得前年去了台灣和北京,去年去了澳洲,今年又去了西班牙等地,來我公司就職,工資收入在公司內相同條件下,不是很高,而且是一年一簽的,全年稅前收入也就在400萬日圓(相當於人民幣27萬,稅前),如此收入,如此消費,而且給我們看來如此不穩定工作的女孩子,竟然膽敢在日本買房?但她告訴我,她已經住進去了,而且還邀我有空時候去看看。 池田小姐買房中房價為3000萬日圓,按日本法定,購房者應首付10%,那就等於300萬,餘下2700萬向銀行貸,分30年還清,日本銀行貸款30年利率為3.6%,池田小姐每年向銀行繳付還貸款100萬日圓(包括其他雜費等等)也就是池田小姐一年四分之一的支出是房貸,但也許我們不知道,池田小姐如果不買這套房子,而是要起租這套房子的話,每個月的租金是15萬日圓,一年就是180萬日圓,而買了房,池田小姐17年後就能收回全部租房款。
四,買房後,池田小姐生活,有沒有變化呢?
看似沒有任何變化,她感覺原來租房為求便宜,一般都住很遠,近的有橫濱,遠的在千葉都很多(日本企業交通費用是全部支付的),現在自己買房相對來說,近很多了,而且東京交通便利,一般半個小時就足夠了,所以我感覺現在她下班也走的晚了。工作反而更勤快了,我問她,今後旅遊還會常去嗎?她笑著說,基本不影響,但選擇地肯定不同了,盡量多往中國和東南亞走走了,畢竟那裡消費很便宜,而且物有所值的啦。
㈧ 日本住房面積1帖有多大
日本住房面積1帖等於1.62平方米。
具體情況:
日本所說的一帖相當於一張榻榻米的大小。
榻榻米傳統尺寸是寬90厘米,長180厘米,厚5厘米,面積1.62平方米。
㈨ 日本人的一般住房面積是多少平米
日式房間通常由六塊榻榻米組成,大概8.5平方米(一間房的面積)。3LDK(一家人使用的房內子容,包括客廳、廚房、餐廳、廁所、3間卧室)的大概是51-70平方米左右。當然如果是1K(一間工作室那麼大的房子)或者1R(沒有多餘設施的、只有一間屋子的住房)的住房大概20-30平方米。(L代表客廳、D代表餐廳、K代表廚房) 西式房間跟我們這兒的差不多,可大可小。
㈩ 日本的房產使用面積跟國內是一樣的嗎
日本復房產沒有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指制的就是像樓梯、走廊和電梯之類的,每一戶人家都會用到的公共區域。在中國買房大家有時候會看一梯幾戶,這就是想通過看自己家佔了多少公攤面積來衡量房子是否劃算。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日本陽台的使用是有規矩的,有不少明令禁止的事,比方說不能隨意改建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