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宅開發 > 祁縣住宅樓

祁縣住宅樓

發布時間:2021-02-11 18:27:28

㈠ 祁縣最值得一去的幾個景點,名聲在外美女泛濫成災

祁縣旅遊景點:
一: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地處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位於祁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喬家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里,與祁縣著名的中華周易宮、延壽寺、九溝風景區、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長裕川等景點形成一日游格局。
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聞名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家第三代喬致庸的堂名。
喬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後又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多次增修,時間雖跨越了兩個世紀,卻保持了建築風格的渾然天成。喬家大院佔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從高處俯瞰,整體為雙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築。四周高達10餘米的全封閉水靡磚牆內,院與院相銜,屋與屋相接,鱗次櫛比的懸山頂、歇山頂、硬山頂、卷棚頂及平面頂上,都有通道與堞牆相連。全院以一條平直甬道將6幢大院分隔兩旁,院中有院,院內有園。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門窗、橡檐、階石、欄桿等,無不造型精巧,匠心獨具。院內磚雕,俯仰可觀,脊雕、壁雕、屏雕、欄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鳥獸、琴棋書畫為題材,各具風采。
1986年,祁縣將有大院辟為祁縣民俗博物館,以歲時節令、衣食住行、婚喪禮儀、農商活動為主題的42個展室,2000餘件展品,較系統地反映了明清時期山西晉中一帶的民間風俗。
喬家大院已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山西省十佳旅遊景點之一。已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次,有50多部電影、電視劇來大院拍攝、選景。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主演、紅極一時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喬家大院拍攝的。
喬家大院為AAAA級景點。
二:渠家大院
渠氏家族是明清以來聞名全國的晉中巨商之一,在祁縣城內有十幾個大院,千餘間房屋,佔地三萬多平方米,人稱「渠半城」。渠家十七世有著名的三大財主:田喜財主(渠源潮)、旺財主(渠源湞)、金財主(渠源淦)。渠源潮(嫡孫渠晉山字仁甫)的住宅位於祁縣城內東大街33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它佔地5317平方米,建築面積3271平方米。為全國罕見的五進式穿堂院,內分八個大院、19個小院、 240間房屋。明樓院、統樓院、欄桿院、戲台院巧妙結合,錯落有致。懸山頂、歇山頂、卷棚頂、硬山頂形式各異、匠心獨運。大院外觀為城堡式,牆高十餘米,高大的拱式大門洞,上有玲瓏精緻的眺閣。院內建築布局合理,主側院主次分明,院落青石奠基,水磨青磚砌牆。院與院間隔有牌樓、過廳,明樓、統樓遙相呼應。石雕欄桿石雕門,工藝精湛;磚雕篆文磚雕景,高雅美觀。該院堪稱民宅建築藝術的佳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顆民居瑰寶,是「渠半城」的一處典範建築。在大院中開辟的晉商文化博物館,意在弘揚晉商精神,樹立「商可富民興晉」的觀念,激發人們振興山西經濟的雄心。陳列展分晉商總覽、著名商號、巨商大賈、愛國義舉、商界盛事、渠氏家族、晉劇淵源七大系列,28個展室,採取原狀陳列和系列展出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實物、圖片、模型、雕塑等手法,配以燈光、電聲等現代手段,揭示晉商文化的內涵,藝術地再現了晉商的輝煌。渠家大院的原建築已基本修復,展覽內容將陸續增多。
長裕川是渠家最大的茶莊,初名長順川,開辦於清乾嘉時期,距今已 200餘年。位於祁縣城內段家巷14號(現祁縣人大、政協等機關大院)。初很狹小簡陋,從清光緒年間至民國十幾年,才陸續修成現在規模。現有四個大院和兩個偏院,共有磚瓦房一百多間,其石、磚、木雕,刻工精細,堪稱一絕;有祁隹藻書之楷體楹聯:「立德立言居之以敬;友直友諒尊其所聞。」近年擬把它建為歷史名人蠟像館。
長裕川初以經營茶葉為主,後也販鹽(由海州運到湖南、湖北),運銷夏布。它的總號設在祁縣,分號前後達十餘處。抗戰開始後,長裕川在日佔區的分號相繼撤銷,逐由成都分號代理總號轄抗戰區的分號,祁縣總號成為日軍駐地。解放後,渠仁甫捐出了祁縣的房產(包括他的書舍和競新學校的財產)。渠仁甫(1880——1963)被選為省政協委員、人民代表,是位愛國興學的三晉名人。
渠家大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何家大院
看 點: 何家大院位於祁縣城南街路東,是繼喬家、渠家後又一處有名的深宅大院。
介 紹:明末清初的歷史名人戴廷式曾在大院內建有丹楓閣,除珍藏書、版、字畫外,又是傅山、閻若璩、顧炎武、閻爾梅等反清志士和學者聚會的地方。院門為磚木結構挑角門樓,下置八仙石磚,里施木雕垂花門。進院門由西向東是條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甬道南是車馬大院,甬道北是兩座樓院。東面的明樓院是里十外三的雙進四合院,院中部以過廳分隔。里院中又築花欄,分隔為二庭院,東西約6米,用方磚鋪地。
四:興梵寺
興梵寺(第六批國保)
時代:宋
地址:祁縣東觀鎮東觀村
據大殿正脊下題記「大宋天聖三年(1025年)始建西管村,大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移建東觀鎮」。現僅存大雄寶殿。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磚石結構的台基上,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屋面琉璃瓦剪邊。建築面積287.3平方米。斗栱為四鋪作出單抄,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後搭牽用四柱。
興梵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九溝風景區
九溝風景區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薈萃,距此一公里的梁村古人類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區,唐代詩人王維、溫庭筠、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均出生於景區周邊村莊。此處也是子洪口戰略要地,史書記載,宋代名將楊延昭的兵寨就設在九溝南一公里處的洛陽村。明末名人傅山、顧彥武等曾著詩贊美此處的秀麗景色。地處平遙古城、祁縣古城、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等觀光性景點的中心地帶。
風景區處於無污染源的萬畝果園區中心位置,溫度、濕度適中,水源充足,具有山上北國風光、湖區江南水鄉,四周田園風光的特色,湖光山色、鳥語花香,是山西省中部、太原市近郊一塊難得的觀光性旅遊景點的配套性風景旅遊度假區。
六:九溝黃土風情園
九溝黃土風情園緊靠208國道西側,北距太原市50餘公里;風景區佔有土地面積一千餘畝,水域面景區位於祁縣東觀鎮西南10公里處,積500畝,位居於平遙古城、祁縣古城、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等觀光性景點的中心地帶。
九溝黃土風情園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薈萃,距此一公里的梁村古人類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區,唐代詩人王維、溫庭筠、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均出生於景區周邊村莊。此處也是子洪口戰略要地,史書記載,宋代名將楊延昭的兵寨就設在九溝南一公里處的洛陽村。明末名人傅山、顧彥武等曾著詩贊美此處的秀麗景色。
風景區處於無污染源的萬畝果園區中心位置,溫度、濕度適中,水源充足,具有山上北國風光、湖區江南水鄉,四周田原風光的特色,湖光山色、鳥語花香,是山西省中部、太原市近郊一塊難得的觀光性旅遊景點的配套性風景旅遊度假區。目前,二次工程已經竣工完成。景區已具備旅遊區吃、住、娛的基本功能。旅遊景點有晉中戰役展覽館、抗日英雄武克魯紀念館、中國
歷代聖賢洞、山水洞、邀月亭、玫瑰園、九曲園、王洞塔、朝禹雲階、折桂仰月、南湖景區、湖堤涼亭等。
景區娛樂設置有歌舞廳、健身中心、兒童樂園、水上樂園、垂釣區、無線電測向尋寶、無線電遙控船模、無線電遙控模等。配備有溫馨舒適的客房和風味獨特、質優價廉、服務一流的飯店。九溝風景區以一流的服務、優良的設施歡迎您的光臨。
九溝黃土風情園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便利的交通條件及近十餘年的建設基礎,為進一步開發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期實施,發展休閑度假、康體娛樂、植物生態性的旅遊度假區。
九溝黃土風情園規劃的內容由北山、南湖、東閣、西塔四部分組成,北山景區由三館六園九洞組成,即:子洪口古代戰爭列館、革命戰爭紀念館、王維、羅貫中藝術館;六園為玫瑰園、菊花園、牡丹園、長青園、姓氏園、武體園;九洞為聖賢洞、鴛鴦洞、連心洞、知春洞、尋祖洞、山水洞、迎賓洞、煙霧洞、朝陽洞等。南湖景區有一島二台三堤四園五橋六亭閣組成,即:噴泉島;水上舞台;柳堤、花堤、楊堤;荷花園、毛竹園、蘆葦園、垂釣園;兩吊橋、兩拱橋、一曲橋;堤上水上六亭閣榭組成。東閣在東山樑建有道教文化小蓬萊閣景觀,西塔以明代古塔為背景中國佛教文化名塔微縮景觀。重點是建造大型水上娛樂活動項目。休閑、度假設有別墅樓、窯洞賓館、小四合院、江南風情小別墅、中型酒店、茶廳等接待設施。

㈡ 求教高人:目前山西祁縣東觀鎮房價多少有沒升值空間

3300 ...1800元/平米 ...具體得看在哪什麼樣子的,最高也就2100最低1700每平方
可能有升值空間,看你的地方在哪,再怎麼壞也會有升值空間的。

㈢ 祁縣的經濟適用房哪有啊

祁縣的經濟適用房在祁縣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會向社會公布經濟適用房的信息有。

經濟適用住房是指根據國家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安排建設的住宅。由國家統一下達計劃,用地一般實行行政劃撥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讓金,對各種經批準的收費實行減半徵收,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的原則確定。

經濟適用房相對於商品房具有3 個顯著特徵:經濟性、保障性、實用性。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

(3)祁縣住宅樓擴展閱讀:

祁縣的經濟適用房的戶型

購買經濟適用房時,同樣要搞清分攤面積、使用面積等概念,充分考察戶型。購買時追求大面積的同時也增加房價、物業管理等費用,應更注重居室功能。

在有條件進行戶型選擇時,應盡量以專業衡量標准去做選擇。現時流行的居室八大功能即包括起居、就餐、廚衛、就寢、儲藏、工作、學習以及陽台。

祁縣的經濟適用房的位置:

雖然經濟適用房的價位人們能接受,但人們不能接受的是它的位置。因為位置即代表著長期的交通。

經濟適用房項目大部分均位於城鄉結合地區。有些經濟適用房小區到市區的公交線路和可選擇的站點又相對較少,幾年後的事至少無法讓購房者犧牲已有工作或事業。

具體的程序是:

(1)居民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憑所在單位或有關部門出具的家庭 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的證明文件、本市城鎮居民常住戶口卡、居民身份證,到開發建設單位辦理購房手續。

(2)需要貸款的,由購買人憑登記後的經濟適用住房預售(買賣)合同,到建設項目所在地的房屋土地管理部門辦理抵押登記手續,房屋土地管理部門應在登記後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抵押登記手續。

(3)買賣雙方在房屋交付使用後的30個工作日之內,到建設項目 所在地的房屋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產權過戶手續,辦理房地權屬證件。其中,購買本單位利用自用土地建設的經濟適用住房,由該單位統一到房屋土地管理部門辦理上述手續。

㈣ 小弟想在山西祁縣租房子,祁縣租民房多少錢一個月,租樓房一室一衛多少錢一個月,生活費最低多少錢一個月

不多,一天生活費也就是個15塊,房子差不多100

㈤ 祁縣昌盛泰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祁縣昌盛泰工程有限公司是2018-03-15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回址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答昌源北路丹楓綜合市場12號樓8號商鋪。

祁縣昌盛泰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727MA0JYG3F5G,企業法人武利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祁縣昌盛泰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公共建築裝飾裝修,建築幕牆裝飾裝修;土石方工程;管道工程建築;銷售:傢具、燈具、塗料、衛生潔具、陶瓷、石材裝飾材料、木質裝飾材料及其他室內裝飾材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祁縣昌盛泰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㈥ 祁縣租一套樓房九十平米需要多少錢

估計裝修好的,有簡單傢具的還要貴些

㈦ 傳統居住民宅有哪些

民居,是人們為生活和生產之便利而建造的居住和休養場所。民居選址、立基、構架、室內外裝飾擺設都是從當地的民族習俗和民族文化出發,用設計構建出各式各樣的建築。民居的一磚一瓦、一梁一窗全都滲透著各民族深厚的文化風彩。形態各異的居住環境形成了不同風情的人文精神,繪製成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家居建築,融合了民族的審美意識、思想情趣、社會風俗、宗法觀念等,不論是繁華都市的深宅大院還是江南水鄉的市井集鎮或山莊村寨的石砌碉樓或林海環抱的木樓竹屋,無不洋溢著凝重、崇高、壯美的生活氣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人們的文化涵養和審美情趣。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遼代時期,四合院就已經初步成形。經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最終成為北京最具特色的居住形式。現存的四合院,以清代的遺留為多。由於建造的時間和規劃不同,內城和外城的胡同里的房屋建築也不同。雖然在房屋建築的基本格局上都是四合院,但內城和外城的四合院卻大不相同,內城胡同中的房舍大都是標准四合院。所謂標准四合院,是由北房、南房及東西廂房四面圍合,用卡子牆把房屋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封閉式院落。老北京人叫四合房。其中廳堂、正房、院子、私塾、書房、游廊、廚房,一應俱全。大戶人家甚至有園林和馬車房,關上大門,自成天地。四合院的精髓在於「合」字。中心有個庭院,作為往來、採光、通風的用途。

四合院的樣式古樸大方,莊重典雅,布局講究,環境幽靜。「高台階紅門樓,青磚灰瓦博風頭",屋脊高高翹起的馬尾脊、屋檐下油漆彩繪的山水煙雲,磨磚對縫的牆面,玲瓏精巧的花園,無不滲透著中國民居的古貌神韻。

正規的北京四合院一般以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左右平衡,對內向心,對外封閉,方方正正。四合院無論大小,都是四面房屋合成一個庭院。只有一個院落的稱一進四合院,兩個院落的稱兩進四合院,三個院落叫三進四合院,由此類推,北京四合院可多達八進、九進院落,真可謂深宅大院。

因為建築面積的大小和方位的不同,從空間組合來說有大四合院、中四合院、小四合院之分。

大四合院建築雄偉,房屋高大,院落重疊,前廊後廈,抄手游廊,垂花門,影壁,隔斷都特別講究,院內有院,院外有園,院園相通,為大型住宅建築,多為官宦人家。

正房是前廊後廈,後邊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游廊,與垂花門相通。有的花牆子在垂花門兩旁,鑲上兩三個漏窗。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從過道到後院去,有的有過廳,可以穿行。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牆,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東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游廊,是在山牆開門接起來的走廊。這樣布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清代府制,因封爵等級不同,所居府第的規制也有差別,公侯以下至三品官,房屋基高二尺,門柱飾黝堊,中梁飾金,旁繪五朵雜花,公門鐵釘,縱橫皆七。侯以下遞減。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時的那王府和恭王府等幾個,壯觀氣派,還帶花園。在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一般中等有錢人家居住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裡有木隔斷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是單開門,所謂「三正兩耳」。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連的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個過道,可以通後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里外院都是磚地,雨過天睛後,院子不存水。院牆的正中間有一個月亮門。為了不讓外院兒的人一眼就看見里院,就在月亮門的後邊立一堵磚砌的或木製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擺幾盆花,擺個大魚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涼。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要小一點,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

普通人家居住小四合院。小四合院布局比較簡單,一般是北房三間,大多都用隔斷分成一明兩暗或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其中最東面的一間開作門洞。大門多是起脊門樓。院內都有青磚墁的甬道與各屋相通。老北京人一家兩三輩人多住這樣的小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重視綠化,院內種樹種花,確是花木繁茂,幽雅宜人。老北京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盆栽花木最普遍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於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北京四合院屬磚木結構建築,不用鋼筋與水泥,青磚灰瓦,磚木結合,混合建築。以木構為主體標准結構,重量輕,以防震。整體建築色調灰青,給人以十分樸素莊重的印象。

四合院的配套設施

四合院的大門大多佔一間房的面積,其零配件相當復雜,僅營造名稱就有門樓、門洞、大門、門框、腰枋、塞余板、走馬板、門枕、連檻、門檻、門簪、大邊、抹頭、穿帶、門心板、門鈸、插關、獸面、門釘、門聯等。大門一般是黑色大門,可加紅油黑字的對聯。進了大門還有垂花門、月亮門等。垂花門是四合院內最華麗的裝飾門,稱「垂花」,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門外是客廳、門房、車房馬號等「外宅」,門內是用於起居的卧室「內宅」。

烘雲托月的影壁是北京四合院與大門配套的建築。四合院常見的影壁有三種,第一種建在大門內側,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這種影壁較普遍。第二種是位於大門外面的影壁。這種影壁坐落在胡同對面,正對宅門,一般有兩種形狀,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呈「冖」

形的,叫雁翅影壁。這兩種影壁或獨自立於對面宅院牆壁之外,或倚砌於對面宅院牆壁,主要用於擋住對面房屋和不太整齊的房角檐頭,讓從大門外出的人有整齊美觀的感覺。還有一種影壁,位於大門的東西兩側,平面呈「八」字形,稱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這種反八字影壁時,大門要向里退進2—4米,在門前形成一個小空間,用作進出大門的緩沖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寬闊、富麗。

四合院的雕飾圖案以各種吉祥圖案為主,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福壽雙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還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顯示了老北京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古老的北京四合院逐步被更方便的單元住宅樓所取代。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山村民居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傲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相傳西晉末年,由於中原戰爭不斷,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為了躲避戰亂而渡江南遷,至南宋時歷時千年,輾轉萬里,來到現江西、福建及廣東北部。為區別於當地原有居民,被稱為「客家」。「客家」一詞,就是相對「土著"來說的。為了生存與發展,客家人一方面披荊斬棘,開荒屯田,一方面建築遮風擋雨的棲身之所。在當時的條件下,家族聚居是防禦自然界和人為的各種侵害的一致要求和必然結果。舉族遷徙的客家人就地取材,運用中原古代的建築技術,仿照軍事用途的城堡,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建築奇跡——客家土樓。

土樓大多呈方形或圓形,主要分布在福建永定。全縣有圓樓360座,方樓4000餘座。特別是奇特的圓形土樓最具有客家傳統色彩,最為震撼人心。

土樓除具有防衛御敵的作用外,還具有防震、防火、防盜以及通光好等特點。因為土牆厚度大,隔熱保溫,冬暖夏涼。

土樓用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沙、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復揉、舂壓、夯築而成。土樓一般高三層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700人。土樓結構奇特,有圓、方、橢圓、半月、交椅、雨傘、風車、八卦等形狀。它們各具特色,各領風騷,氣勢磅礴,令人震撼。土樓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

客家土樓一般地處於群山茫茫的山坳中,形態各異,形體單純,幾何感較強,常為方形、圓形。另外還有一種屋頂檐口高低錯落多層重疊名為「五鳳」樓的,其形態變化多樣,結構很復雜。

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堪稱天下第一樓。圓樓是客家土樓中最著名的一種。圓樓都是由兩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圓樓外圈高十餘米,四層,有一二百個房間,一層是廚房和餐廳,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卧室;二圈兩層有三五十個房間,一般是客房,中一間是祖堂,是居住在樓內的幾百人婚喪喜慶的公共場所。樓內還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設備。土樓採用當地生土夯築,不需鋼筋水泥,牆的基礎寬達3米,底層牆厚1.5米,向上依次縮小,頂層牆厚也不小於0.9米。而後沿圓形外牆用木板分隔成眾多的小間,其內側為走廊。其中包括年代最久、環數最多的「承啟樓」,直徑最大的「深遠樓」,直徑最小的「如升樓」。據統計,現存完好的圓形土樓有700多座。

方樓在土樓中最為普遍。此建物類型的特點,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築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普遍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形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甚至可到六層樓。最後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梁,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為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據統計,單是永定境內的方樓便有4000多座。目前所知最大的方樓是建於清咸豐元年永定縣高陂鎮的「遺經樓」。

五鳳樓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宮殿式或筆架樓。五鳳樓名字的由來普遍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五風樓屋頂檐口多為無層疊,就像展翅的鳳凰,因此得名;其二是說「五鳳」分別指五種不同顏色的.「鳥」:品、黃、綠、紫和白色。它同時也象徵著東、南、西、北以及中五個方位,因此稱為「五鳳樓」。不管因何而得名,不可否認的是五鳳樓在客家土樓中最接近中原院落式民居建築。其特色是從外觀看去通常為三凹兩凸,很像中國古時筆架。並且所有的房子都為中軸對稱。

五鳳樓有幾種不同的式樣:三廳式的,兩廳加一個邊房式的,三廳兩邊房式的,三廳兩邊房加上後面圍龍的,九廳兩穿堂的。最為常見的五鳳樓有三個廳堂兩個邊房。後堂和兩邊的房屋通常是兩層的。在樓的前面都有一個半圓狀的水塘,其中水塘的直徑邊靠近土樓與之平行。夾在塘與土樓之間還有一個稱為「禾堂」的空地,它是客家人用來曬穀物的場所。五鳳樓大多是對著河流而建,很多是坐落在山坡上。使得整個建築群落由南向北呈階梯式升高。從正面看屋頂展現出層層跌落的效果,氣勢不俗。五鳳樓所在地區禮教興旺,族人大都盼望子弟經過讀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鑒於五鳳樓大門口常有匾書「大夫第」三字,表明主人身份顯赫,隱喻主人期望:希願子弟能步步高升、出人頭地。

除了圓樓、方樓與五鳳樓之外,以形狀分類的土樓尚有凹字形、半圓形、與八卦形等。凹字形土樓主要地處於閩南南靖、詔安。半圓形分布於平和與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樓則偶見於永定、漳浦、華安、詔安、南靖和中國廣東東部。其中全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則為道韻樓。

土樓大王——承啟樓

1986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中國民居」郵票,其中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環環相連的土樓,看起來很像一座城堡。這座土樓就是世界聞名的承啟樓。巨大的承啟樓正是藉助這方寸的郵票名揚天下的。

承啟樓處於福州高頭鄉高北村,相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動工,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時3代。其規模宏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相傳在建造過程中,凡是夯牆時間都是晴天,直到下牆枋出水後,天才下雨。承啟樓人為感謝老天眷顧,所以又把承啟樓稱作「天助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是對該樓的生動寫照。

承啟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的造型藝術,融於如詩的山鄉神韻,讓無數參觀者嘆為觀止。1981年被收人中國名勝辭典,稱作「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大放異彩。台灣小人國和深圳錦綉中華都有承啟樓模型。

土樓王子——振成樓客家人從中原遷居而來,受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影響極深,他們深知八卦自古以來是人們用以排兵布陣,抵禦敵人的秘籍。因此,為求生計,他們面對著自然與社會中種種困難,在建造居住的樓房時,從安全形度出發,在設計、建造土樓時使用了八卦。其最典型的是福建永定縣的土樓王子——振成樓。

振成樓地處湖坑鎮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前門是「巽卦」,而後門為「乾卦』,。外樓圈4層,每層48問,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危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體;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互通。一旦盜賊進屋,卦門一關,便可瓮中抓鱉。

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發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最古老的土樓——馥馨樓

馥馨樓坐落於湖雷鎮下寨村。建於公元769年,距今~1200年的歷史,是永定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佔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層,牆身通體以生土夯成。馥馨樓通體沒有石基,這是沿襲了中原先祖的建築技術和建築形式,充分體現了永定土樓與黃河流域民居的親密關系。樓四周有四米寬的護樓壕溝,門前裝有吊橋通行,其底牆生土摻拌有石灰、紅糖,堅固無比。堪稱中原古代建築文化的活化石。

最大的方樓——遺經樓

遺經樓座落在高陂鎮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是現今保存完好的最大的方形土樓。當地人形容其大說:一個人從太陽升便開始開窗,開到中午下樓吃飯,而後上樓關窗,直到太陽落山才關完最後一扇窗。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51個大小廳堂,佔地5公頃,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整個建築布局整齊,條理清晰,耗時70多年,經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層,是永定現有土樓中最高的樓房。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著一座四層的樓房,還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裡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築,組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為「大樓廈」。中間是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上學。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後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築。

府第式土樓一裕隆樓

地處於福建永定縣高陂鎮,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歷經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歷史。門楣上留有「大夫第"三字,掛著「父子登科"的匾額。全樓縱深108米,寬5米,主樓高11.4米。全樓計有25個廳,118個房間。門樓外有17米寬的曬坪,30米寬半圓形的魚塘一口,正樓後是山坡,有一道55米長的扇形圍牆。全樓佔地近萬平方米。整體建築群院落重疊,屋宇參錯中顯得和諧統一,氣勢恢弘。

我國著名園林建築專家、上海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考察該樓後,在《閩游記勝》中寫道:「雖近傍晚,徘徊留戀,未忍遂行",在歸途中即興吟詩日:「彷彿仙山初入夢,自憐老眼未模糊;流風已逝宋元畫,如此樓台豈易圖。」

陝北民居

窯洞是中國北方陝北高原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民居,蘊含著北方民族穴居的歷史遺風。考古發現,軒轅黃帝部落活躍在陝北大地時,用作藏身的人工洞穴,正好記錄、透露了這類原始穴居的信息。經過幾千年的緩慢演變,原始洞穴逐漸成為定型的土、石、磚窯洞。據研究,最早應該始於周代,半地穴式。秦漢後發展為全地穴式,就是當今的土窯。明朝中葉,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清末民初,當地人仿土窯模式建起了石砌窯洞。現在也有用彩色瓷磚添窯面和分割廳室及上下兩層樓房式的新窯洞,住著更為舒適宜人。

一院窯洞通常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進3開,從外面看4孔要各開門戶,走到裡面可以發現它們有隧道式小門互通,頂部呈半圓形,這樣窯洞就會空間增大。窯洞,一般窯壁用石灰塗抹,顯得潔白利落,乾爽亮堂。窯洞內一側有鍋和灶台,在炕的一頭都連著灶台。由於灶火的煙道通過炕底,冬天炕上非常暖和。

炕周圍的三面牆上一般裝飾一些畫有圖案的紙或拼貼的畫,陝北人叫做炕圍子。炕圍子是一種實用的裝飾,它們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與粗糙的牆壁直接接觸摩擦,還可以保持清潔。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圍子上作畫。這就是在陝北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炕圍畫。

陝北窯洞的窗戶十分講究,窗戶分天窗、斜窗、炕窗、門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紙裝飾。它們根據窗戶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觀大方。窗花壩佔在窗外,從外看顏色鮮艷,內觀則明快舒坦,從而產生一種獨特的光、色、調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陽光可以自由地照進來。

窯洞的最大優點是冬暖夏涼。冬季窯外滴水成冰,北風呼嘯,窯內灶膛里燒些柴火就暖融融的。夏季7月窯外熱浪翻滾,窯內卻涼爽如秋,勝過安空調。人們常說陝北窮,這窯洞卻是大自然給予陝北人的厚愛,也是陝北人的智慧象徵。

陝北窯洞發展到20世紀中後期,在延安寫下了窯洞史最為光輝的一頁。1935年,中國共產黨把延安當做革命根據地,先後在延安鳳凰山下、王家坪,楊家嶺、棗園及魯藝舊址的山溝里修建了眾多石窯洞和土窯洞。

進入90年代,離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500米的地方,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窯洞建築群——延安窯洞賓館。這一宏偉的整體純窯洞建築群依山而建,共八排268孔窯洞,按三星級標准修建。窯洞牆上掛著安塞農民畫,窗戶格子紙上貼著陝北剪紙。每排窯洞前擺放著石磨、石碾和石桌椅,洋。溢著陝北農家氣息。延安窯洞賓館成了延安旅遊的新亮點。

山西民居喬家大院

在中國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齊名,一向有「北有山西,南有皖南」的說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西民居要數祁縣和平遙。喬家大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喬家大院坐落於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坐落在祁縣城東北12千米處的喬家堡村正中。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6),此後又經擴建增修到1912年竣工。歷時近兩個世紀。佔地8724平方米,建築面積3870平方米。分六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臨街,四周都是封閉式磚牆,高三丈有餘,上邊有掩身女兒牆和嘹望探口,這既安全牢固,又顯得威嚴氣派。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名揚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家第五代喬致庸的堂名。

從高空俯覽院落布局,很似一個象徵大吉大利的雙「喜"字。整個大院建築前低後高,符合中國傳統風水學上的「前低後高,子有英豪"的說法。

走進喬家院大門是一條筆直的石面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北面三個大院,從東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南面三個大院依次為東南院、西南院、新院。靠西北院,原來有一小院,為喬家的書塾,因此把此院叫做書房院。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上有走道相連,用做巡更護院。縱觀全院,從外表看,威嚴高大,整齊端莊;進院里看,富麗堂皇,井然有序,顯示了我國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風格。整個大院,布局嚴謹,建築考究,規范而有變化,不但有整體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築上各有千秋,即使是房頂上的140餘個煙囪也都各具特色。

喬家大院威嚴高大,富麗堂皇,其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充分展現了我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非常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確實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專家學者毫不誇張地贊美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難怪有人參觀後感慨地說:「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

平遙古城

平遙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為清代修建的,這些住宅體形較大,用料講究。由於山西氣候乾燥,又未經戰爭破壞,所以大多數保存得相當完整。

住宅平面布局多為嚴謹的四合院形式,有明顯的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沿中軸方向由幾套院組成,一般三進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

院落之間多用矮牆和裝飾華麗的垂花門作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側或後面還建有花園。

平遙民居的外牆都用磚砌,做成清水磚牆,高達七八米,對外不開窗戶,外觀堅實雄壯,有的在牆頂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觀念認為樹木會招致鬼怪,家宅不寧。院子里地面均用磚滿鋪,多壘起花壇,沒有泥土,便於清掃。

平遙民居內外裝飾華麗,有木雕精細垂花門,正房梁下掛落子曲替都有花飾,有的刻有獅子滾綉球,有的是福祿壽三星,或琴棋書畫等,都有一定的樣式。門窗都是木樘木欞,大都花紋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門扇上還雕塑有唐堯虞舜禪位的故事。在普遍使用玻璃時,有的富商用的是刻花玻璃。為保暖防寒,門窗大多做成雙層,屋檐下椽木樑枋等都施有彩畫。

沿街巷的宅門都特別講究,門頂形式多樣,有懸山卷蓬、懸山有脊兩坡、兩坡不等長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門墩等。大門門扇上有門匾,書有「修德」、「修齊"、「繁鰲"、「霞蔚」、「樂天倫」等。有的住宅門外還立有上馬石、栓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當時這些人家住戶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餘座,其數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國內實為罕見。

上海民居

上海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美譽。漫步在外灘上,一幢幢哥特式、羅馬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風格迥異的雄偉大廈展示了建築藝術的風采。遊走於大街小巷,你會感覺那獨具神韻的老房子也是一道道美不勝收的風景。

說起上海民居,一定不能忘記石庫門。石庫門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築。由於這類民居的外門選用石料做門框,因此叫做「石庫門」。

19世紀後期,石庫門建築模式開始在上海出現,它是江南民居的一個分支。石庫門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徵是中西合璧。有著江南傳統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且多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二樓有出挑的陽台。黑漆大門常配有門環,進出發出的撞擊聲在古老的石庫門弄堂里回響。普遍進門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後為客廳,之後又是一天井。後天井是灶台和後門。天井和客廳兩側是左右廂房,一樓灶台間上面為「亭子間」,再往上就是曬台。但總體布局使用了歐洲聯排式風格。坡形屋頂常帶有老虎窗。

紅磚外牆,門楣做成傳統磚雕青瓦頂門頭,外牆細部使用西洋建築的雕花刻圖。後來,石庫門逐步被上海接受。它的出現是一種城市生活的必然。

洋場風情的現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傳統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適合單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庫門弄堂文化。到20世紀20年代,上海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都住進了石庫門,現在還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的石庫門中。這種中西建築藝術相融合的石庫門作為建築和文化的產物,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隨著城市建設的進行,上海鬧市區的石庫門正在消失,石庫門里的「亭子間」、「客堂間」、「廂房」、「天井」以及「二房東」、「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與石庫門有關的名詞成為老上海人美好回憶。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但是,上海很注意保留老的建築,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庫門里弄被作為近代優秀建築整組保存。

雲南民居

雲南位於我國西南邊疆低緯度的高原上,山川秀麗,四季如春,民風淳樸。在這片神奇美麗的紅土地上,生活著26個兄弟民族。而他們的居所自然而然地便體現了當地的民族風格:有高寒山區普米族

㈧ 祁縣金澤苑二期一平米多少錢

各地房屋價格不同,你應該在當地去咨詢了解
這個問題最好親自去樓盤現場看看,畢竟眼見為實,實在不懂可以問下售樓處的工作人員,買不買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閱讀全文

與祁縣住宅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