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住宅區是什麼功能區
商業區 工業區 本題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區。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基本功能區有商專業區屬、住宅區和工業區。 分布特點 住宅區 分布面積最廣;出現高級與低級住宅區的分化,且有背向發展的趨勢 (高級住宅區在城市外緣,低級住宅區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 商業區 呈點狀或條狀,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 (CBD經濟活動繁忙,建築物高大稠密,不僅是商業活動中心也是服務中心) 工業區 為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不斷向城市外圍移動;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Ⅱ 拆遷的房屋具有獨立使用功能是什麼意思
就是要滿足最基本的住宿和生活功能。例如要有水、能源、交通、排污、做飯等的功能性配套設施。
Ⅲ 》有什麼作用住宅使用說明書內容是什麼
1、開發單位、設復計單位、施工單制位,委託監理的應註明監理單位;
2、結構類型;
3、裝修、裝飾注意事項;
4、上水、下水、電、燃氣、熱力、通訊、消防等設施配置的說明;
5、有關設備、設施安裝預留位置的說明和安裝注意事項;
6、門、窗類型,使用注意事項;
7、配電負荷;
8、承重牆、保溫牆、防水層、陽台等部位注意事項的說明;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住宅中配置的設備、設施,生產廠家另有使用說明書的,應附於《住宅使用說明書》中。
一般是收房就應該領取到的。
Ⅳ 住宅中的冷牆有什麼作用
冷牆是指與外界接觸的牆壁,冷牆會不斷地將熱量傳遞給外界環境,冷牆面積專越小,屬熱量損失越小,通常房間會有一面冷牆,當冷牆面積超過3米,或者有兩面以上冷牆,採暖配比功率將會提高不少。
如果真要說住宅中冷牆的作用,那隻能說是夏天的時候散熱比較快,可弊端也同時存在,那就是冬天的時候冷牆不保暖,它會將源源不斷的熱氣傳遞到屋外,所以說冷牆是利弊兼備。
Ⅳ 住宅戶型的七大功能空間是什麼
餐廳、廚房、客廳、浴廁、卧室、玄關、輔助空間
Ⅵ 如何判定房屋的使用功能
判斷性價比得有個單位,如用每平方米多少錢來判斷。在國外有一種判斷是用每套多少錢來判斷,他們所關心的是一個總的建築功能;一種判斷是用使用面積來判斷,這也是判斷一個項目的性價比的一種重要指標。 國外還有一種指標是建築師用的,就是房子的緊湊性指標。緊湊,說明戶內各功能區之間的聯系比較方便,但不會為了方便而花很多的代價。以小區為例,在設計中,如果用1公里的道路就可以將小區的各戶及各使用功能聯系起來,當然就比建1.5公里的道路才能連接起來更劃算。同樣的道理可以用在套內。緊湊指標是英國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研究出來的,它是用一個定量的數字來衡量套內各功能區緊湊與否,使用效率高不高。 中國的設計更多的是定性的來判斷,而非定量。但有專家主張在評定一個小區時,要用國外這種定量的方法來計算,哪個方案好,哪個方案不好不僅要靠感覺,還要有一個定量的指標。什麼是性能價格比,首先性能要量化才能進行比,才能出現數字。 在這里要提醒買房人注意的是隨著面積的增加,套內的功能區也應該在不斷增加。例如,原來就是一個簡單的起居廳,後來演化成客廳、餐廳等;隨著面積的增加,就不斷地演化,這就是功能升級了;再比如居室,有主卧、雙主卧,這也是不同級別地在往上走;衛生間的變化最大,開始就是那老三件:洗手盆、坐便器、浴盆,後來就把比較大的浴盆放進去,然後又把化妝間放進去,然後又把衛生間中的每一件都分區;這樣就越分越大。由此可以看出,功能可以不斷地細分。當然,細分就有成本,但這要看這種成本是否給你帶來了功能上的好處。 現在有些項目,僅僅是單純的將原來公房時期的面積放大。大而不當,是最要命的。有的衛生間十幾平方米,但內部並沒有什麼功能分區,只是將原來的老三件所在的功能區簡單地放大擺在那裡。房子又很貴,每平方米近萬元,這樣算下來,花10萬元左右的價錢買了這么一個衛生間很不值。如果買房人腦子里有很強的性價比觀念的話,他一定會認為這種做法是一種浪費。這是發展商和設計師應該認真考慮的,就是每一種功能該放在房子的什麼位置,面積該放多大,這樣產品才會受到歡迎。
這樣可以么?
Ⅶ 什麼是現代住宅,其內容和功能如何
現代住宅就是現代人常住的普通住宅啊,沒有什麼特殊的,家裡有廚房衛生間,卧室和歌廳,或者還有書房
Ⅷ 住宅功能空間使用面積14m2是什麼意思
3.1.2 普通住宅套型分為一至四類,其居住空間個數和使用面積不宜小於表3.1.2的規定。
表3.1.2 套型分類
套 型 居住空間數(個) 使用面積(m2)
一類 2 34
二類 3 45
三類 3 56
四類 4 68
注:表內使用面積均未包括陽檯面積。
3.2 卧室、起居室(廳)
3.2.1 卧室之間不應穿越,卧室應有直接採光、自然通風,其使用面積不宜小於下列規定: 1 雙人卧室為10m2;
2 單人卧室為6m2;
3 兼起居的卧室為12m2。
3.2.2 起居室(廳)應有直接採光、自然通風,其使用面積不應小於12m2。
3.2.3 起居室(廳)內的門洞布置應綜合考慮使用功能要求,減少直接開向起居室(廳)的門的數量。起居室(廳)內布置傢具的牆面直線長度應大於3m。
3.2.4 無直接採光的餐廳、過廳等,其使用面積不宜大於10m2。
3.3 廚房
3.3.1 廚房的使用面積不應小於下列規定:
一、一類和二類住宅為4m2;
二、三類和四類住宅為5m2;
3.3.2 廚房應有直接採光、自然通風,並宜布置在套內近入口處。
3.3.3 廚房應設置洗滌池、案台、爐灶及排油煙機等設施或預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凈長不應小於2.10m2。
3.3.4 單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凈寬不應小於1.50m;雙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其兩排設備的凈距不應小於0.90m。
3.4 衛 生 間
3.4.1 每套住宅應設衛生間,第四類住宅宜設二個或二個以上衛生間。每套住宅至少應配置三件衛生潔具,不同潔具組合的衛生間使用面積不應小於下列規定:
1、設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噴淋)、洗面器三件衛生潔具的為3m2;
2、設便器、洗浴器二件衛生潔具的為2.50m2;
3、設便器、洗面器二件衛生潔具的為2m2;
4、單設便器的為1.10m2。
Ⅸ 普通住宅和科技住宅的區別是什麼
從居住角度而言,科技住宅是能切實提高居住舒適性的。
對於住宅的評價和要求,歸根到底是舒適性。因為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最終功能是住,只有住得舒適,才是還住宅的本義。對於舒適性方面的探索,這些年來可謂從沒停止過。在環境設計,在建築用材用料上下功夫。總之,住宅的升級都是為了提升舒適度。
事實上,科技住宅帶來的舒適,不是改進、改良,而是又一次革命,是把舒適程度從初級水平向高級水平變換的革命。人的舒適,說到底是三個方面,即溫度適宜、濕度適宜,再加上空氣新鮮,而科技住宅能解決的正好是這三方面的問題,通過科技住宅的一整套體系,住宅可以做到適應人體需要的恆溫恆濕,可以做到24小時都有新鮮空氣供應。這些高舒適的保障是原來所有的戶型革命、環境革命、配套革命、規劃革命所不能提供的,這就是科技住宅真正的意義。
科技住宅要求能夠良好地把握設計尺度,將建築平面設計、立面選型與周邊環境乃至生活配套、應用(如公交、雨水生活水回收、自然能源利用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建築功能使用便捷,線條明快流暢,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地貌將各個空間有機組合,同時與自然生態相結合,強調降低能耗,注重在空間布局與物質能源消耗上的節約,即建築限高、小體量、結構簡單、功能多樣、低能耗、低維護費用等模式。建築材料、施工、節能等方面亦可應處處體現生態化和可持續發展。
對此方面有需求的可以選擇朗綠科技,朗綠科技智慧家庭,以實現最優的室內生活品質為設計宗旨,利用互聯網技術將門禁管理、空調採暖、新風系統、安防報警等與家居生活密切相關的各個子系統智慧聯動,為用戶打造更健康舒適、便捷安全的美好家居生活環境。
Ⅹ 簡述民用住宅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在其使用功能和需求都有哪些變化
能用住宿宅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集中使用功能與需求都有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