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傳統建築有哪些
斗拱公元前5世紀出現,到現在用了2500年,世博中國館「東方之冠」是對斗拱的應用。斗拱是一個極具象徵性、並能引發散發性思維的意象,世界上有三大建築體系,只有中國古代建築極其智慧地採用了斗拱。斗拱是我國傳統木構架建築中的一個奇特構件,它懸挑出檐,層層疊加,將檐口的力均勻傳遞到柱子上,其目的是將檐口加大並富有美感。這種形制在北京的天安門、山西應縣的木塔、西安的鍾鼓樓等建築上都有應用。斗拱既是承重構件,又是藝術構件,它的應用使建築形成「如鳥斯革,如翚(hui)斯飛」的態勢。傳統建築中斗拱「榫(sun)卯穿插,層層出挑」的構造方式成為中國館建築形態的文化表達。古代建築斗拱挑出屋檐最多可以探出4米,而現代建築用鋼結構和混凝土,可以發揮更大優勢。
2. 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
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大雁塔、小雁塔、河南少林寺、南京明孝陵、武漢黃鶴樓、長城、盧溝橋、趙州橋、承德避暑山莊、杭州凈慈寺、揚州個園、徽州民居、紹興沈園、南京江寧織造府、南京棲霞寺、鎮江金山寺、鎮江芙蓉樓、洛陽白馬寺、正定大佛寺、曲阜孔府、曲阜孔廟、徐州燕子樓、湖南嶽陽樓、昆明大觀樓、蘇州園林等
拓展資料:
想要去這些古代建築地旅遊可以選擇在淡季出行,淡季不僅人比較少,而且門票和吃住的價格相對來說也會更加便宜
如果想要了解這些古代建築,可以在售票處租一台講解儀,這樣自己可以隨意玩,也有人會為你講解,同時還不用花大價錢請導游
3. 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是哪五大
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北京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雲南的「一顆印」。
1、客家圍龍屋
客家圍屋,又稱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見、保存最多的一種。
客家圍屋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客家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的廣東、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灣的屏東、雲林、台中東勢等。
2、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期,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
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這里所謂「街通」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弄堂,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
3、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
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
過去,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有了窯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業。男人在黃土地上刨挖,女人則在土窯洞里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人民的象徵,它沉積了古老的黃土地深層文化。
4、干欄式建築
干欄式建築,即干欄巢居,是遠古時代的人群,特別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築風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築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發現最早的干欄式建築是河姆渡干欄式建築,古時流行於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區。
這種建築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干欄式建築可以防震等。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干欄、干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當是由古越語言轉譯而來的音變。此外,一般文獻上所說的柵居、巢居等,大體所指的也是干欄式建築。
這種建築適合那些居住於雨水多比較潮濕地方的人,現在主要流行於中國較偏遠的地區,包括廣西中西部、雲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國家也有干欄式建築。
5、雲南一顆印
在雲南中部地區有許多這種形式的四合院住宅。三間四耳是最常見的宅制,既正房三間,左右各有兩間耳房(廂房)。前面臨街一面是倒座,中間為住宅大門。
四周房屋都是兩層,天井圍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牆,很少開窗,整個外觀方方整整,如一塊印章,所以俗稱為「一顆印」。
位於滇中高原地區,與當地四季如春,無嚴寒酷暑,風大的氣候環境特點相適應。多採用厚土牆及筒瓦鋪屋頂。通常為樓房,房間分為兩層,牲畜及雜物在樓下,人住樓上。樓下正房是堂屋,作為起居待客之處,堂屋左右做卧室,樓上的中明堂做佛堂。
為節省用地,改善房間的氣候,促成陰涼,採用了小天井。外牆一般無窗、高牆,主要是為了擋風沙和安全,住宅地盤方整,外觀方整,當地稱"一顆印"。
4. 中國古代住宅最主要的形式是什麼
中國古代住宅最主要的形式是四合院。
四合院是古代民居住宅中流傳下來的一種最常見的院落住宅形式,它是古代建築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結晶。
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為主體建築,周圍為迴廊鏈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
晚唐出現具有廊廡的四合院,逐漸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後,廊院逐漸減少,到明清逐漸絕跡。
元明清時期四合院逐漸成熟完善,漸漸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築風格。
(4)中國傳統住宅有幾種擴展閱讀
古代房屋劃分等級的方式
在古代,房屋形式可以粗略的歸為三種:殿式、大式、小式
1、宮殿式
是古代等級最高的房屋,通常帝王妃子等的起居處。佛教的大殿也有這種形式,比如:大雄寶殿這類房屋有些顯著特點:宏偉華麗,屋頂瓦飾,建築色彩和繪畫都有專門的意義。比如: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式,朱漆大門,彩繪龍鳳等。
2、大木大式
大木大式通常是各級官員和地方富商縉紳的起居處。 特點是:不用琉璃瓦,斗拱彩飾有嚴格的規定。
3、小式
這種房屋是古代尋常百姓的住所。特點是:色彩單調,以黑色、白色為主。
古代屋頂的等級由高到低排序為:
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重檐攢尖頂、單檐廡殿頂、單檐歇山頂、單檐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四角攢尖頂。
台階:一般來說級數多的大於級數少的,漢白玉做的台基高於其他材料,設有圍欄的大於無圍欄的。
最高級台基:皇宮中的最高級建築和一些寺廟最高級殿堂,級數較高,用料較好,多用各類玉石,以漢白玉為主。
較高級台基:用於宮殿建築兩廡的次要建築,有圍擋結構,用料漢白玉。
一般台基:《大清會典》中記載:公侯以下,三品以上,准高二尺;四品以下到士民,准高一尺。而一般皇家建築的台基可有5尺之高。
5. 中國傳統住宅的構築些類型有哪些
http://wenku..com/view/8e894b73f242336c1eb95ea4.html
6. 中國傳統建築屋頂分為哪幾種
中國古建築屋頂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盝頂等。其中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又分為單檐(一個屋檐)和重檐(兩個或兩個以上屋檐)兩種,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可衍生出卷棚頂。
古建築屋頂除功能性外,還是等級的象徵。其等級大小依次為: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重檐攢尖頂>單檐廡殿頂>單檐歇山頂>單檐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盝頂。
此外,除上述幾種屋頂外,還有扇面頂、萬字頂、盔頂、勾連搭頂、十字頂、穹窿頂、圓劵頂、平頂、單坡頂、灰背頂等特殊的形式。
7. 哪些屬於中國傳統建築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築藝術源遠流長。遠景設計院表示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築藝術風格等各有差異,但其傳統建築的組群布局、空間、結構、建築材料及裝飾藝術等方面卻有著共同的特點,區別於西方,享譽全球。強調天人合一,以人為本。
圍院的平面空間西方的建築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圍房子,中國建築則相反,院在內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圍院子。房屋、牆垣等圍合成院落,以院為中心;或是以主單元(即正殿、正廳)為中心,次單元(即兩廂)圍繞主單元,一正兩廂,並以抄手廊連接,組成一座建築。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間。其特點就在於把「院子」作為建築平面的組成部分,室內外空間融為一體,以房廊作為過度空間,富有生活氣息。院周圍建築互不獨立,相互聯系。但合院建築不是群體,而只是「一座」建築。
從四合院住宅到萬里長城雖然空間層次不同,但都屬於一樣的空間形態——即內向的外封閉的空間形態,共同體現或服務於一個社會系統。國,古為城的廣稱,即政治機構、軍事實力及絕大部分的民眾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自然廣川,可以村居結廬,造別業,但它不是獨立的。從東周起,一城一國或數城一國模式,一直到秦統一中國,仍以城池為「國」,數「國」合為大統一的國家。國中有家,故稱國家。但家的空間模式與國相同,只是范圍縮小了,可以這樣說家是國的單元或細胞,或者說家是國的縮微,國是家的擴大。長城原為御敵戌疆而設,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長城就好比「國」這個大空間的圍牆。無論是歷朝都城,宮廷、園林和寺、廟、祠、觀,還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這種圍院空間布局為特點。
這種內向層次型的建築空間模式,尤以傳統園林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園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軒、廳等建築或粉牆,院在內,以樹木、假山、池水、牆垣或建築分割空間。「庭院深深深幾許」,令人心曠神怡。
軸線的空間藝術中外建築單體都講究對稱,但中國建築、空間布局尤以軸線對稱見長。這主要體現在受中國「周禮」思想影響較大的建築體系當中。古代都城規劃中,都以主宮殿位於中軸線上,以宮室為主體,次要建築位於兩側,左右對稱布局,「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與明清北京城的規劃布局。再如中國古代寺廟中,強調軸線空間布局的實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將主殿大雄寶殿放在軸線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後左右。「左閣右藏」、「左鍾右鼓」等。空間層層遞進,庭院森森。典型的如河北正定隆興寺的布局。此寺始建於隋,改建於宋,保存至今。
中國傳統建築這種空間的形成,有其主客觀原因。客觀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態的原因等,主觀上如中國長期保持的生產方式、經濟形態和人文形態等原因。
誠實的結構
中國傳統建築,論其結構,不論是皇家的宮苑,還是散見於各地的各類型的建築,包括民居,其結構特點在世界古代建築史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代表性的結構形式主要有兩種:
1,抬梁式,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樑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的兩端並承檁;這樣層疊而上,在最上層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檁。這種結構的建築,室內少柱或無柱,空間較大,在我國應用很廣,特別是北方用得更多。
2,穿斗式,這種結構的特點是由柱徑較細柱距較密的落地柱與短柱直接承檁,柱間無梁而用若干穿枋聯系,並以挑枋承托出檐。這種結構用料小,但室內柱密,空間不夠開闊,在中國南方使用很普遍。由於是以木構架為主,柱承重,牆不承重,所以門窗可自由布置,體現了形式與結構的統一。在皇家建築和重要的壇、廟建築中,還以斗拱支撐在柱頭、屋檐間,使得建築出檐深遠,保護木結構的屋身。在這里,斗拱一方面是結構構件,另一方面也成為建築上的裝飾物,即以結構構件為裝飾物,形式反映了功能,結構真實,功能合理,也是一種真善美的統一。但不論是何種建築,結構上的基、柱、梁、檁、椽、斜撐等部分大都外露,形狀上也加工成裝飾構件,結構、構件間用榫卯結合,不施釘子。
外觀上和其它國家的許多建築一樣,分台基、屋身和屋頂三部分,但中國傳統建築的屋頂尤其大,有時幾乎和屋身同高,且每個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及標准做法。
「天人合一」的建築環境
崇尚自然,喜愛自然自古亘有。先民們早就注意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協調統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共德,與日月合共明,與四時合共序,與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無為」。天也,自然也。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 盡心》),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從而形成一種主觀力量,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近自然、開發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壯麗,景象萬千,中國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啟發著人們熱愛自然、謳歌自然的無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與對自然美的鑒賞融揉成為傳統美學的核心,相應地產生了絢麗的山水文化、山水畫、山水園林,出現了風景名勝區。
在這種美學思潮的影響下,人們處理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不是持著與大自然對立的態度,用建築去控制自然環境;相反,乃是持著親和的態度,從而形成了建築和諧於自然的環境態度。例如東晉大官僚石崇在洛陽近郊修建河陽別墅(金谷園):「其制宅邊,卻阻長堤,前臨清渠,柏木幾於萬株,流水周於舍下」(石崇《思歸引 .序》);佛教高僧慧遠在廬山經營東林寺:「卻負香爐之峰,傍帶瀑布之壑,仍石壘基,即松栽溝。清泉環階,白雲滿室。復於寺內別墨禪林,森樹煙凝,石逕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氣肅焉」(《高僧傳.慧遠傳》)。諸如此類的描述,文獻記載中屢見不鮮。從此以後,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風景地帶的佛寺、道觀、別墅、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視相地選址,目的不僅為了滿足各自功能的需要,還在於如何發揮建築群體橫向鋪陳的靈活性而因山就勢、臻合於局部的山水地貌、諧調以總體的自然環境。它們無異於點染大地風景使其凝煉生動、臻於畫境的「風景建築」,這正是中華民族在建築與大自然關系的處理上所體現的獨特的環境意識,雖非完全自覺,但卻十分明顯。歷來的山水「畫論」和堪輿學說,對於這種環境意識都曾作過部分的美學和科學的闡述。
和諧於自然的環境意識,更自覺更深刻地體現在園林建築中。廣義的中國傳統建築應包括園林建築。在園林裡面,建築不必拘泥於一正兩廂。倫理象徵或多或少地被沖淡甚至完全消失,建築布局獲得最大的自由度。建築與山水、花木等有機地組織為一系列風景畫面,使得園林在總體上達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建築美與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
「以人為本」的建築
在西方,建築不僅是遮蔽風雨的居住場所,而且是遮蔽靈魂的場所,人們從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種自然神。建築高大空曠並賦予神性,傳統建築中一開始就以建造各種神廟為主。而在中國,開始是崇拜祖先,後來是崇拜族長、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國古代,神權從來都是依附、從屬於皇權的。這就決定了中國歷代建築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後來的宗教建築也是這樣。非神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也是其核心之一。
歷來中國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現實生活寄託於理想的現實世界。中國傳統建築考慮「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於「物」本身的自我表現。這種人文主義的創作方法有著其深厚的文化淵源。例如,在建築材料上,中國傳統建築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恆的思想,是中國文化基礎中非永恆觀決定的。而在西方,那裡是石頭的史詩,追求建築的永久性。在建築體量上,中國建築以人體尺度為原則,要求「大壯」,又要「適形」。建築高度和空間都控制在適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圍內,具有初級的人體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宮、寺廟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國建築講究平和自然的美學原則,平穩,注重水平線條。即使是向上發展的塔也加上了水平線條,與中國的樓閣建築相結合。
在園林中,建築是凝固了的中國繪畫和文學,它以意境為創作核心,使園林建築空間富有詩情畫意。同時,園林布局的自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儒、道兩種思想在中國文化領域內的交替互補,也足以說明園林藝術之通過曲折隱晦的方式反映出人們企望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憧憬返璞歸真的意願。我國傳統造園的立意、布局和手法已在國內外現代建築中被廣泛借鑒。
尤其值得特殊提出的是,在論及審美行為時西方人偏於寫實,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國人偏於抒情,重在意境的創造;西方人偏於現實美的享受,中國人偏於理想美的寄託。這種理想美的寄託,滲透到各個門類的藝術中,也滲透到建築藝術中。從宏觀的規劃到單體建築的裝修、裝飾,都可看到對理想美的追求。如皇家建築中的龍、鳳雕飾,以及各地建築上以「吉祥如意」為主題的「福、祿、壽、喜」及詩畫裝飾等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是以人為中心,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以上僅僅從中國傳統建築的平面、空間、結構、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建築與人的關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這雖不是中國傳統建築特點的全部,但它已涉及到中國傳統建築的布局、結構、裝修、裝飾、文化等諸多方面。可以說,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到精神,事物巨細無不滲透著中國傳統建築獨有的個性,這就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它以巨大的感染力,時時刻刻地,影響著中國建築的發展。這就是中國傳統建築的魅力所在。、
8. 傳統居住民宅有哪些
民居,是人們為生活和生產之便利而建造的居住和休養場所。民居選址、立基、構架、室內外裝飾擺設都是從當地的民族習俗和民族文化出發,用設計構建出各式各樣的建築。民居的一磚一瓦、一梁一窗全都滲透著各民族深厚的文化風彩。形態各異的居住環境形成了不同風情的人文精神,繪製成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家居建築,融合了民族的審美意識、思想情趣、社會風俗、宗法觀念等,不論是繁華都市的深宅大院還是江南水鄉的市井集鎮或山莊村寨的石砌碉樓或林海環抱的木樓竹屋,無不洋溢著凝重、崇高、壯美的生活氣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人們的文化涵養和審美情趣。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遼代時期,四合院就已經初步成形。經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最終成為北京最具特色的居住形式。現存的四合院,以清代的遺留為多。由於建造的時間和規劃不同,內城和外城的胡同里的房屋建築也不同。雖然在房屋建築的基本格局上都是四合院,但內城和外城的四合院卻大不相同,內城胡同中的房舍大都是標准四合院。所謂標准四合院,是由北房、南房及東西廂房四面圍合,用卡子牆把房屋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封閉式院落。老北京人叫四合房。其中廳堂、正房、院子、私塾、書房、游廊、廚房,一應俱全。大戶人家甚至有園林和馬車房,關上大門,自成天地。四合院的精髓在於「合」字。中心有個庭院,作為往來、採光、通風的用途。
四合院的樣式古樸大方,莊重典雅,布局講究,環境幽靜。「高台階紅門樓,青磚灰瓦博風頭",屋脊高高翹起的馬尾脊、屋檐下油漆彩繪的山水煙雲,磨磚對縫的牆面,玲瓏精巧的花園,無不滲透著中國民居的古貌神韻。
正規的北京四合院一般以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左右平衡,對內向心,對外封閉,方方正正。四合院無論大小,都是四面房屋合成一個庭院。只有一個院落的稱一進四合院,兩個院落的稱兩進四合院,三個院落叫三進四合院,由此類推,北京四合院可多達八進、九進院落,真可謂深宅大院。
因為建築面積的大小和方位的不同,從空間組合來說有大四合院、中四合院、小四合院之分。
大四合院建築雄偉,房屋高大,院落重疊,前廊後廈,抄手游廊,垂花門,影壁,隔斷都特別講究,院內有院,院外有園,院園相通,為大型住宅建築,多為官宦人家。
正房是前廊後廈,後邊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游廊,與垂花門相通。有的花牆子在垂花門兩旁,鑲上兩三個漏窗。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從過道到後院去,有的有過廳,可以穿行。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牆,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東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游廊,是在山牆開門接起來的走廊。這樣布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清代府制,因封爵等級不同,所居府第的規制也有差別,公侯以下至三品官,房屋基高二尺,門柱飾黝堊,中梁飾金,旁繪五朵雜花,公門鐵釘,縱橫皆七。侯以下遞減。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時的那王府和恭王府等幾個,壯觀氣派,還帶花園。在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一般中等有錢人家居住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裡有木隔斷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是單開門,所謂「三正兩耳」。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連的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個過道,可以通後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里外院都是磚地,雨過天睛後,院子不存水。院牆的正中間有一個月亮門。為了不讓外院兒的人一眼就看見里院,就在月亮門的後邊立一堵磚砌的或木製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擺幾盆花,擺個大魚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涼。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要小一點,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
普通人家居住小四合院。小四合院布局比較簡單,一般是北房三間,大多都用隔斷分成一明兩暗或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其中最東面的一間開作門洞。大門多是起脊門樓。院內都有青磚墁的甬道與各屋相通。老北京人一家兩三輩人多住這樣的小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重視綠化,院內種樹種花,確是花木繁茂,幽雅宜人。老北京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盆栽花木最普遍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於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北京四合院屬磚木結構建築,不用鋼筋與水泥,青磚灰瓦,磚木結合,混合建築。以木構為主體標准結構,重量輕,以防震。整體建築色調灰青,給人以十分樸素莊重的印象。
四合院的配套設施
四合院的大門大多佔一間房的面積,其零配件相當復雜,僅營造名稱就有門樓、門洞、大門、門框、腰枋、塞余板、走馬板、門枕、連檻、門檻、門簪、大邊、抹頭、穿帶、門心板、門鈸、插關、獸面、門釘、門聯等。大門一般是黑色大門,可加紅油黑字的對聯。進了大門還有垂花門、月亮門等。垂花門是四合院內最華麗的裝飾門,稱「垂花」,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門外是客廳、門房、車房馬號等「外宅」,門內是用於起居的卧室「內宅」。
烘雲托月的影壁是北京四合院與大門配套的建築。四合院常見的影壁有三種,第一種建在大門內側,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這種影壁較普遍。第二種是位於大門外面的影壁。這種影壁坐落在胡同對面,正對宅門,一般有兩種形狀,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呈「冖」
形的,叫雁翅影壁。這兩種影壁或獨自立於對面宅院牆壁之外,或倚砌於對面宅院牆壁,主要用於擋住對面房屋和不太整齊的房角檐頭,讓從大門外出的人有整齊美觀的感覺。還有一種影壁,位於大門的東西兩側,平面呈「八」字形,稱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這種反八字影壁時,大門要向里退進2—4米,在門前形成一個小空間,用作進出大門的緩沖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寬闊、富麗。
四合院的雕飾圖案以各種吉祥圖案為主,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福壽雙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還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顯示了老北京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古老的北京四合院逐步被更方便的單元住宅樓所取代。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山村民居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傲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相傳西晉末年,由於中原戰爭不斷,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為了躲避戰亂而渡江南遷,至南宋時歷時千年,輾轉萬里,來到現江西、福建及廣東北部。為區別於當地原有居民,被稱為「客家」。「客家」一詞,就是相對「土著"來說的。為了生存與發展,客家人一方面披荊斬棘,開荒屯田,一方面建築遮風擋雨的棲身之所。在當時的條件下,家族聚居是防禦自然界和人為的各種侵害的一致要求和必然結果。舉族遷徙的客家人就地取材,運用中原古代的建築技術,仿照軍事用途的城堡,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建築奇跡——客家土樓。
土樓大多呈方形或圓形,主要分布在福建永定。全縣有圓樓360座,方樓4000餘座。特別是奇特的圓形土樓最具有客家傳統色彩,最為震撼人心。
土樓除具有防衛御敵的作用外,還具有防震、防火、防盜以及通光好等特點。因為土牆厚度大,隔熱保溫,冬暖夏涼。
土樓用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沙、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復揉、舂壓、夯築而成。土樓一般高三層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700人。土樓結構奇特,有圓、方、橢圓、半月、交椅、雨傘、風車、八卦等形狀。它們各具特色,各領風騷,氣勢磅礴,令人震撼。土樓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
客家土樓一般地處於群山茫茫的山坳中,形態各異,形體單純,幾何感較強,常為方形、圓形。另外還有一種屋頂檐口高低錯落多層重疊名為「五鳳」樓的,其形態變化多樣,結構很復雜。
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堪稱天下第一樓。圓樓是客家土樓中最著名的一種。圓樓都是由兩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圓樓外圈高十餘米,四層,有一二百個房間,一層是廚房和餐廳,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卧室;二圈兩層有三五十個房間,一般是客房,中一間是祖堂,是居住在樓內的幾百人婚喪喜慶的公共場所。樓內還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設備。土樓採用當地生土夯築,不需鋼筋水泥,牆的基礎寬達3米,底層牆厚1.5米,向上依次縮小,頂層牆厚也不小於0.9米。而後沿圓形外牆用木板分隔成眾多的小間,其內側為走廊。其中包括年代最久、環數最多的「承啟樓」,直徑最大的「深遠樓」,直徑最小的「如升樓」。據統計,現存完好的圓形土樓有700多座。
方樓在土樓中最為普遍。此建物類型的特點,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築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普遍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形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甚至可到六層樓。最後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梁,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為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據統計,單是永定境內的方樓便有4000多座。目前所知最大的方樓是建於清咸豐元年永定縣高陂鎮的「遺經樓」。
五鳳樓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宮殿式或筆架樓。五鳳樓名字的由來普遍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五風樓屋頂檐口多為無層疊,就像展翅的鳳凰,因此得名;其二是說「五鳳」分別指五種不同顏色的.「鳥」:品、黃、綠、紫和白色。它同時也象徵著東、南、西、北以及中五個方位,因此稱為「五鳳樓」。不管因何而得名,不可否認的是五鳳樓在客家土樓中最接近中原院落式民居建築。其特色是從外觀看去通常為三凹兩凸,很像中國古時筆架。並且所有的房子都為中軸對稱。
五鳳樓有幾種不同的式樣:三廳式的,兩廳加一個邊房式的,三廳兩邊房式的,三廳兩邊房加上後面圍龍的,九廳兩穿堂的。最為常見的五鳳樓有三個廳堂兩個邊房。後堂和兩邊的房屋通常是兩層的。在樓的前面都有一個半圓狀的水塘,其中水塘的直徑邊靠近土樓與之平行。夾在塘與土樓之間還有一個稱為「禾堂」的空地,它是客家人用來曬穀物的場所。五鳳樓大多是對著河流而建,很多是坐落在山坡上。使得整個建築群落由南向北呈階梯式升高。從正面看屋頂展現出層層跌落的效果,氣勢不俗。五鳳樓所在地區禮教興旺,族人大都盼望子弟經過讀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鑒於五鳳樓大門口常有匾書「大夫第」三字,表明主人身份顯赫,隱喻主人期望:希願子弟能步步高升、出人頭地。
除了圓樓、方樓與五鳳樓之外,以形狀分類的土樓尚有凹字形、半圓形、與八卦形等。凹字形土樓主要地處於閩南南靖、詔安。半圓形分布於平和與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樓則偶見於永定、漳浦、華安、詔安、南靖和中國廣東東部。其中全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則為道韻樓。
土樓大王——承啟樓
1986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中國民居」郵票,其中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環環相連的土樓,看起來很像一座城堡。這座土樓就是世界聞名的承啟樓。巨大的承啟樓正是藉助這方寸的郵票名揚天下的。
承啟樓處於福州高頭鄉高北村,相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動工,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時3代。其規模宏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相傳在建造過程中,凡是夯牆時間都是晴天,直到下牆枋出水後,天才下雨。承啟樓人為感謝老天眷顧,所以又把承啟樓稱作「天助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是對該樓的生動寫照。
承啟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的造型藝術,融於如詩的山鄉神韻,讓無數參觀者嘆為觀止。1981年被收人中國名勝辭典,稱作「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大放異彩。台灣小人國和深圳錦綉中華都有承啟樓模型。
土樓王子——振成樓客家人從中原遷居而來,受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影響極深,他們深知八卦自古以來是人們用以排兵布陣,抵禦敵人的秘籍。因此,為求生計,他們面對著自然與社會中種種困難,在建造居住的樓房時,從安全形度出發,在設計、建造土樓時使用了八卦。其最典型的是福建永定縣的土樓王子——振成樓。
振成樓地處湖坑鎮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前門是「巽卦」,而後門為「乾卦』,。外樓圈4層,每層48問,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危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體;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互通。一旦盜賊進屋,卦門一關,便可瓮中抓鱉。
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發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最古老的土樓——馥馨樓
馥馨樓坐落於湖雷鎮下寨村。建於公元769年,距今~1200年的歷史,是永定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佔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層,牆身通體以生土夯成。馥馨樓通體沒有石基,這是沿襲了中原先祖的建築技術和建築形式,充分體現了永定土樓與黃河流域民居的親密關系。樓四周有四米寬的護樓壕溝,門前裝有吊橋通行,其底牆生土摻拌有石灰、紅糖,堅固無比。堪稱中原古代建築文化的活化石。
最大的方樓——遺經樓
遺經樓座落在高陂鎮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是現今保存完好的最大的方形土樓。當地人形容其大說:一個人從太陽升便開始開窗,開到中午下樓吃飯,而後上樓關窗,直到太陽落山才關完最後一扇窗。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51個大小廳堂,佔地5公頃,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整個建築布局整齊,條理清晰,耗時70多年,經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層,是永定現有土樓中最高的樓房。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著一座四層的樓房,還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裡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築,組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為「大樓廈」。中間是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上學。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後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築。
府第式土樓一裕隆樓
地處於福建永定縣高陂鎮,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歷經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歷史。門楣上留有「大夫第"三字,掛著「父子登科"的匾額。全樓縱深108米,寬5米,主樓高11.4米。全樓計有25個廳,118個房間。門樓外有17米寬的曬坪,30米寬半圓形的魚塘一口,正樓後是山坡,有一道55米長的扇形圍牆。全樓佔地近萬平方米。整體建築群院落重疊,屋宇參錯中顯得和諧統一,氣勢恢弘。
我國著名園林建築專家、上海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考察該樓後,在《閩游記勝》中寫道:「雖近傍晚,徘徊留戀,未忍遂行",在歸途中即興吟詩日:「彷彿仙山初入夢,自憐老眼未模糊;流風已逝宋元畫,如此樓台豈易圖。」
陝北民居
窯洞是中國北方陝北高原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民居,蘊含著北方民族穴居的歷史遺風。考古發現,軒轅黃帝部落活躍在陝北大地時,用作藏身的人工洞穴,正好記錄、透露了這類原始穴居的信息。經過幾千年的緩慢演變,原始洞穴逐漸成為定型的土、石、磚窯洞。據研究,最早應該始於周代,半地穴式。秦漢後發展為全地穴式,就是當今的土窯。明朝中葉,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清末民初,當地人仿土窯模式建起了石砌窯洞。現在也有用彩色瓷磚添窯面和分割廳室及上下兩層樓房式的新窯洞,住著更為舒適宜人。
一院窯洞通常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進3開,從外面看4孔要各開門戶,走到裡面可以發現它們有隧道式小門互通,頂部呈半圓形,這樣窯洞就會空間增大。窯洞,一般窯壁用石灰塗抹,顯得潔白利落,乾爽亮堂。窯洞內一側有鍋和灶台,在炕的一頭都連著灶台。由於灶火的煙道通過炕底,冬天炕上非常暖和。
炕周圍的三面牆上一般裝飾一些畫有圖案的紙或拼貼的畫,陝北人叫做炕圍子。炕圍子是一種實用的裝飾,它們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與粗糙的牆壁直接接觸摩擦,還可以保持清潔。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圍子上作畫。這就是在陝北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炕圍畫。
陝北窯洞的窗戶十分講究,窗戶分天窗、斜窗、炕窗、門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紙裝飾。它們根據窗戶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觀大方。窗花壩佔在窗外,從外看顏色鮮艷,內觀則明快舒坦,從而產生一種獨特的光、色、調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陽光可以自由地照進來。
窯洞的最大優點是冬暖夏涼。冬季窯外滴水成冰,北風呼嘯,窯內灶膛里燒些柴火就暖融融的。夏季7月窯外熱浪翻滾,窯內卻涼爽如秋,勝過安空調。人們常說陝北窮,這窯洞卻是大自然給予陝北人的厚愛,也是陝北人的智慧象徵。
陝北窯洞發展到20世紀中後期,在延安寫下了窯洞史最為光輝的一頁。1935年,中國共產黨把延安當做革命根據地,先後在延安鳳凰山下、王家坪,楊家嶺、棗園及魯藝舊址的山溝里修建了眾多石窯洞和土窯洞。
進入90年代,離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500米的地方,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窯洞建築群——延安窯洞賓館。這一宏偉的整體純窯洞建築群依山而建,共八排268孔窯洞,按三星級標准修建。窯洞牆上掛著安塞農民畫,窗戶格子紙上貼著陝北剪紙。每排窯洞前擺放著石磨、石碾和石桌椅,洋。溢著陝北農家氣息。延安窯洞賓館成了延安旅遊的新亮點。
山西民居喬家大院
在中國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齊名,一向有「北有山西,南有皖南」的說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西民居要數祁縣和平遙。喬家大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喬家大院坐落於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坐落在祁縣城東北12千米處的喬家堡村正中。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6),此後又經擴建增修到1912年竣工。歷時近兩個世紀。佔地8724平方米,建築面積3870平方米。分六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臨街,四周都是封閉式磚牆,高三丈有餘,上邊有掩身女兒牆和嘹望探口,這既安全牢固,又顯得威嚴氣派。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名揚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家第五代喬致庸的堂名。
從高空俯覽院落布局,很似一個象徵大吉大利的雙「喜"字。整個大院建築前低後高,符合中國傳統風水學上的「前低後高,子有英豪"的說法。
走進喬家院大門是一條筆直的石面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北面三個大院,從東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南面三個大院依次為東南院、西南院、新院。靠西北院,原來有一小院,為喬家的書塾,因此把此院叫做書房院。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上有走道相連,用做巡更護院。縱觀全院,從外表看,威嚴高大,整齊端莊;進院里看,富麗堂皇,井然有序,顯示了我國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風格。整個大院,布局嚴謹,建築考究,規范而有變化,不但有整體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築上各有千秋,即使是房頂上的140餘個煙囪也都各具特色。
喬家大院威嚴高大,富麗堂皇,其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充分展現了我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非常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確實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專家學者毫不誇張地贊美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難怪有人參觀後感慨地說:「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
平遙古城
平遙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為清代修建的,這些住宅體形較大,用料講究。由於山西氣候乾燥,又未經戰爭破壞,所以大多數保存得相當完整。
住宅平面布局多為嚴謹的四合院形式,有明顯的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沿中軸方向由幾套院組成,一般三進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
院落之間多用矮牆和裝飾華麗的垂花門作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側或後面還建有花園。
平遙民居的外牆都用磚砌,做成清水磚牆,高達七八米,對外不開窗戶,外觀堅實雄壯,有的在牆頂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觀念認為樹木會招致鬼怪,家宅不寧。院子里地面均用磚滿鋪,多壘起花壇,沒有泥土,便於清掃。
平遙民居內外裝飾華麗,有木雕精細垂花門,正房梁下掛落子曲替都有花飾,有的刻有獅子滾綉球,有的是福祿壽三星,或琴棋書畫等,都有一定的樣式。門窗都是木樘木欞,大都花紋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門扇上還雕塑有唐堯虞舜禪位的故事。在普遍使用玻璃時,有的富商用的是刻花玻璃。為保暖防寒,門窗大多做成雙層,屋檐下椽木樑枋等都施有彩畫。
沿街巷的宅門都特別講究,門頂形式多樣,有懸山卷蓬、懸山有脊兩坡、兩坡不等長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門墩等。大門門扇上有門匾,書有「修德」、「修齊"、「繁鰲"、「霞蔚」、「樂天倫」等。有的住宅門外還立有上馬石、栓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當時這些人家住戶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餘座,其數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國內實為罕見。
上海民居
上海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美譽。漫步在外灘上,一幢幢哥特式、羅馬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風格迥異的雄偉大廈展示了建築藝術的風采。遊走於大街小巷,你會感覺那獨具神韻的老房子也是一道道美不勝收的風景。
說起上海民居,一定不能忘記石庫門。石庫門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築。由於這類民居的外門選用石料做門框,因此叫做「石庫門」。
19世紀後期,石庫門建築模式開始在上海出現,它是江南民居的一個分支。石庫門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徵是中西合璧。有著江南傳統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且多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二樓有出挑的陽台。黑漆大門常配有門環,進出發出的撞擊聲在古老的石庫門弄堂里回響。普遍進門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後為客廳,之後又是一天井。後天井是灶台和後門。天井和客廳兩側是左右廂房,一樓灶台間上面為「亭子間」,再往上就是曬台。但總體布局使用了歐洲聯排式風格。坡形屋頂常帶有老虎窗。
紅磚外牆,門楣做成傳統磚雕青瓦頂門頭,外牆細部使用西洋建築的雕花刻圖。後來,石庫門逐步被上海接受。它的出現是一種城市生活的必然。
洋場風情的現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傳統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適合單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庫門弄堂文化。到20世紀20年代,上海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都住進了石庫門,現在還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的石庫門中。這種中西建築藝術相融合的石庫門作為建築和文化的產物,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隨著城市建設的進行,上海鬧市區的石庫門正在消失,石庫門里的「亭子間」、「客堂間」、「廂房」、「天井」以及「二房東」、「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與石庫門有關的名詞成為老上海人美好回憶。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但是,上海很注意保留老的建築,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庫門里弄被作為近代優秀建築整組保存。
雲南民居
雲南位於我國西南邊疆低緯度的高原上,山川秀麗,四季如春,民風淳樸。在這片神奇美麗的紅土地上,生活著26個兄弟民族。而他們的居所自然而然地便體現了當地的民族風格:有高寒山區普米族
9. 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類型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lxl123wo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摘要:中國古代建築以木構架為主,有著獨特的單體造型,中軸對稱、方正嚴整的群體組合與布局,以及變化多樣的裝修與裝飾(一)以木構架為主的結構方式中國古代建築慣用木構架作房屋的承重結構。木構樑柱系統約在西元前的春秋時期已初步完備並廣泛採用,到了漢代發展得更為成熟。木構結構大體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井乾式,以抬梁式採用最為普遍。抬梁式結構是沿房屋進深在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梁,樑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梁,再於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組成一組屋架。平行的兩組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結於柱的上端,在各層梁頭與脊瓜柱上安置檁,以聯系構架與承載屋面。檁間架椽子,構成屋頂的骨架。這樣,由兩組構架可以構成一間,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間,也可以是多間。斗栱是中國木構架建築中最特殊的構件。斗是斗形墊木塊,栱是弓形短木,它們逐層縱橫交錯疊加成一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頭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載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發展到高峰,從簡單的墊托和挑檐構件發展成為聯系梁枋置於柱網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復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內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成為大型建築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後木構架開間加大,柱身加高,木構架結點上所用的斗栱逐漸減少。到了元、明、清,柱頭間使用了額枋和隨梁枋等,構架整體性加強,斗栱的形體變小,不再起結構作用了,排列也較唐宋更為叢密,裝飾性作用越發加強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