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著名的美國建築師有哪些
1、亨利·培根
亨利·培根於年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亨利·培根是美國眾多優秀建築師的傑出代表之一。林肯紀念堂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培根設計,坐落在摩爾林蔭大道末端的一處人造高地上,面積為2200平方米,對面是華盛頓紀念碑。
紀念堂吸取了古希臘神廟的傳統手法,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圍繞,象徵林肯時期美國的36個州。雖然平面似古希臘神廟,但沒有通常希臘神廟的山花,而是一個團進去的屋頂層,放在古典柱式的頂部。
2、F.L.賴特
流水別墅是美國建築大師F.L.賴特的經典作品,是為德國移民考夫曼設計的郊外別墅。這座房屋不大,建築面積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誕生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新建築紛紛問世,但流水別墅依然受到人們的贊美,並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加以保護。
3、沃利斯·哈里森
沃利斯·哈里森於1930年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沃利斯·哈里森是美國眾多優秀建築師的傑出代表之一。
從1983年起沃利斯·哈里森就開始投入到一系列競賽和建設項目中去,1986年的東京國立劇院設計就延續了在「曼哈頓手抄本」中的研究,引入了從實驗性舞蹈和音樂獲得靈感的技術,向對空間的慣常感知提出了挑戰。
4、菲利普·約翰遜
美國建築師和評論家。在哈佛大學學習哲學和建築。他是《國際風格:1922年以來的建築》(1932)一書的作者之一,也是現代藝術博物館中建築部的主任(1932~1934、1946~1957),為讓美國人熟悉現代歐洲建築,他做了很大的努力。
他為自己設計的住宅「玻璃屋」(1949)給他帶來了聲譽。
5、貝聿銘
貝聿銘於20世紀30年代赴美,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
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為「貝聿銘年」,曾獲得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Ⅱ 湯姆·梅恩的事務所
模弗西斯(Morphosis),奠基在美國加州的事務所,1972由湯姆·梅恩(Thom Mayne)與麥可·羅唐第(Michael Rotondi,1991年離開)所共同成立。模弗西斯希望能夠打破材質、形式的傳統疆界,走出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二元論的設計領域。事務所有大約二十位建築師,主要的領導者為梅恩,約翰·因萊特(John Enright)以及金·葛羅夫(Kim Groves)。
梅恩,1943年於美國康乃迪克州Waterbury出生。模弗西斯的主要成員,於1968年取得了南加州大學的學士學位。之後他與在南加大認識的同學與教育人員成立了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此後他教育年輕設計者的信念從未間斷過,之後他在南加大也從事教職。梅恩1978年獲得了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碩士學位。
模弗西斯的目標是以實現創新的操作方式做設計,結合包括當代設計思想與書寫的論述系統。
湯姆·梅恩(Thom Mayne)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築系。湯姆·梅恩(Thom Mayne)和邁可·羅通蒂(Michael Rotondi)的事務所位在洛杉磯也稱為摩福西斯事務所,意為結構形態派。他們堅持將營建過程帶入到設計圖紙中,同時也把圖紙的豐富表現帶到他們的建築作品中;並尋求建築藝術構想與建築業界間的協調關系。
梅恩和羅通蒂也許是受到弗蘭克·蓋里(F·Gehry)洛杉磯所投身的解放作品運動中所涌現出的最強有力的建築師。他們早期的試驗作品所採用的輕骨架構造和低造價材料,以及他們形式上的興趣在拼貼與片段破碎的構圖,都是直接借自蓋里的手法。正如此一運動的其它建築師一樣,他們的作品是和近40年來洛杉磯城市的爆炸性發展有緊密的聯系。
從梅恩的開業初期開始,則是首先用圖來表達他們設計中的每個屋架間柱和瀝青屋面,以維持建築師對精確性與預期性的傳統不節制。就像達文西所做的解剖畫那樣,他們的表現圖以把建造的過程帶進了建築師對細查和暝想的研究中。(有別於蓋里的設計其基本是先由模型著手,直接把模型用於設計領域。當蓋里的方法引導他們走向將無法簡化的對象進行相加組合時,梅恩的作品已經穩定地在形式上的復雜上發展)。
圖繪變成建造過程的一種理解方式;也同樣的在平面圖、剖面和立面上要求材料和構造。第一個公開出版的設計是2-4-6-8住宅,在觀念上是相當簡單的,而且在構造料件上巧妙的連結。然而,在後來的方案中,由於在標准構造上不斷增加要求,終於導致他們設計作品產生了危機和轉折點。在威尼斯Ⅲ號住宅中,氣囊屋架構造其最大膽的部份是牆體骨架的剖面,雙重負載且完全被拖起離開地面(其實是從上面樓層懸掛下來的)。為了進一步消除結構位移的危險,純粹誇大的結構構件開始與功能構件分離。在外觀上,復雜的纜索、滑輪、重物、欄桿和橫梁的組合視覺呈現著一個有張力的網架、有明顯的的動力作用以反抗靜態有壓縮力的牆體。
之後的幾個設計當中仍繼續探究有關全然誇張的結構構件取得表現力的可能性,像是第6街的住宅,他把一棟郊區住宅形象轉變看起來像是個發電廠的樣子。 美國加州洛杉磯,凱特·曼地利尼(Kate Mantilini)餐廳,1986
美國加州洛杉磯,沙立克健康研究大樓,1991
美國加州洛杉磯,猶曾尚品汽車博物館(Vintage Car Museum),1991
日本奈良,奈良會議中心,1992
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布雷德斯住宅(Blades House),1996
加拿大多倫多,多倫多大學畢業生宿舍,1997
台灣台北,日月光訪客中心,1997
[模弗西斯事務所 (Morphosis) 建築作品欣賞]
Ⅲ 湯姆·梅恩的Hypo銀行
Hypo銀行卡萊根福總部多用途中心 Hypo多用途中心的位置是在卡萊根福的郊區地帶,城市與整齊開闊的農地之交,模弗西斯遂在計劃中保存了荒蕪的虛空間,將其與這個由都市延伸而出的新都市空間整合在一起。
城市的軸線,即是模弗西斯的另一個概念出發點。其設計中將城市原本的南北向、東西向軸線(希臘文cardo- decumanus)
由街區延伸到本中心的地景中。此外,則是以營造一個公共廣場(forum) 的概念,廣場座落在軸在線並是被安排在街道交叉口旁的位置,使得行人對其的可及性最高。
模弗西斯的設計中,在呼應這些都市的紋理之上則還有建築密度的疏密以對應環境的概念,即基地南側是密度較高,以仿效都市建築型態為主的配置,近旁是繁忙的福克馬克特街;北側則是以低密度的建築計劃呼應這一側的農地與郊區。 模弗西斯在這個案子的配置上以都市紋理作為參考的底圖,分別是源自都市與鄉村地景。設計的目標是塑造一個多用途的建築,因此也參考了原有基礎建設及都市建築的類型,加以轉化成為設計中的新元素。
這個案子的設計表現,除了延續模弗西斯一貫採用以解構主義的論述架構,由基地紋理出發影響了建築量體的復雜穿插交媾,還必須由「城市、郊區」的對立與互動來看。在基地的南側,五層樓高的建築量體與北邊大部分是兩到三層樓曲線屋頂的建築物產生對立,因此呈現了都市建築與「地景」的互動性。在建築物的密度分配上也有相同的概念。
Hypo多用途中心可說是順著其基地紋理而「長出來」的,但是對於模弗西斯而言,這個案子並非隨意而生的自由機制,而是來自一個對包含社會關系的都市環境的反映。 在這個案子中模弗西斯強調建築本身因為都市紋理的反應而自然的浮現出來,包括建築的配置、量體的密度、建築的形式而言,這個案子所呈現的可以說是卡萊根福的都市景觀在基地上的延伸。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模弗西斯也解構主義手法所出發而完成的建築設計,像是傾斜的牆板、懸臂而出的走道等等在事務所其它設計也可發現的形式。
因而這個設計(或者說是這個事務所的很多設計)比較像是模弗西斯對城市基地的理解與重構,再現在建築設計中。如果是另一位設計師以同樣的角度做設計,呈現的結果可能南轅北轍,但仍然是呼應都市紋理的設計。在湯·梅恩自己對本案的評論中,他也不諱言類似的處理手法曾經在奈良會議中心與迪斯尼的計劃案中使用,我們可以想像這幾個設計看起來都會相當的「模弗西斯」,但未必那麼的奈良,或迪斯尼化。
卡萊根福的這個案子呈現了一個基地中的城市,而且是模弗西斯眼中的解構主義城市。
Ⅳ 湯姆·梅恩的布雷德斯
布雷德斯住宅(Blades House)
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1996 梅恩及模弗西斯事務所喜於將自己的設計案視為相互關聯的,「像一棵樹的樹枝一般」的關系。布雷德斯住宅的設計於是成為了八零年代末期模弗西斯所設計的克勞弗住宅的進化版本,甚至是「一個立體的建築評論」(梅恩語)。在克勞福案中模弗西斯已嘗試在對基地紋理的滲透和傳統住宅設計觀念中「住宅機器」與「自然」對立之間找到一塊新疆界。但是在設計布雷德斯住宅時,前案已經被梅恩視為「仍然是地景中的一個物體」。
在布雷德斯案中,梅恩用整頓基地地景的手段來達到模糊建築內外疆界,所以他將這塊5700平方英呎的基地整成一個緩坡,在主要量體的北邊是一個人工水池,並且以兩道弧形的混凝土牆穿插於整個建築量體中,使得室內與室外的「房間」無法有清晰的分界。於是建築物語地景在本案中融合交錯為一體。 由於業主也傾向不採用傳統的房間形式,梅恩在設計布雷德斯住宅時便嘗試讓空間互相的「滲透」,舉例而言,主卧室與更衣間、沖澡間、二樓懸臂而出的女主人書房,甚至是戶外的空間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巧妙的被相迭與融合。
兩個類型的牆的使用,則是布雷德斯住宅設計表現的重點。一組是平行正交呼應社區的鄰房及幾何環境的牆面;另一組則是弧形的長型牆面穿插整座建築物,並延伸至外部的空間。這幢住宅本身是如同再基地上的一些散落區塊的集合,由牆面連接在一起,使得室內與戶外的空間產生建築的對話。 住宅的建築形式,在為屋主所有的土地上純粹的為少數的使用者服務,對於建築設計者而言,應該說是最可揮灑的一個領域。自然,這樣的私空間的設計,在建築歷史中,尤其是現代建築的發展歷程中,已經有許多設計者的實驗,不論是由柯布帶領的與環境對立的「建築物 - 環境」的二元價值觀,或是如萊特落水山莊一般希望將住宅與自然融合在一塊,都各自影響後來的建築師們並被轉化激盪。
美國的郊區住宅形式,更是把私空間與自然的對比做了有效的發揮。典型的美國郊區居民可以擁有自己的大片庭園、停車場、後院,但是建築物的部分自身是獨立的。可以說這些住宅就是現代的城堡。屋主雖然安穩的居住在自己的領地上,卻與自然環境分離,必須走到屋外,才能接觸自然。
在布雷德斯住宅案中,模弗西斯達到的是將屋主使用的房間與基地中的自然之間的界限模糊化,這點也得到了屋主的認同/啟發,因而這個住宅可以朝向落水山莊將人造空間融入地景的典型邁進。不過與落水山莊不同的是,布雷德斯住宅是興建在有鄰房的的社區中,將內外界限模糊的處理就會牽涉到隱私權的問題,幸而模弗西斯是一個擅於進行牆板變化的事務所,他們利用牆,特別是貫穿建築量體的那道弧形的牆,來處理住宅中公、私空間的隱私處理。
但是在建築物量體與自然的融合方面,雖然模弗西斯嘗試將整個基地整理成緩坡希望與建築物成為一體,結果建築物量體的呈現仍然是很強烈,不過建築師在外牆用色上採用了與石頭相近的灰色,算是另一層的自然呈現。
Ⅳ 普利策建築獎歷年獲獎者都有誰
截止至2019年3月4日,普復利策制建築獎歷年獲獎者,如以下圖表所示:
(5)湯姆梅恩住宅作品擴展閱讀:
普利策建築獎正式的頒獎儀式每年舉行一次,通常在5月份,地點選擇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築物內。此舉突顯了建築環境的重要性,而且每年不同的特別場地,同時向其他時代和歷屆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建築作品致敬。每年的典禮選址在揭曉得獎者之前已經確定。
應邀出席頒獎禮的嘉賓來自世界各地和主辦國,儀式內容包括主辦國名人致歡迎辭、評審團主席發表評語、湯姆士·普利茲克頒獎,以及得獎者致謝辭。
得獎者可獲10萬美元和一枚銅質獎章,這枚普利茲克建築獎章是根據路易斯·沙利文的設計而鑄造的,他是芝加哥著名的建築師和公認的摩天大廈之父。獎章的一面是獎項的名稱,另一面則刻有三個詞:"堅固、價值和愉悅",呼應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提出的三條基本原則:堅固、實用和美觀。
Ⅵ 世界有名的建築大師有那些呀,在哪能看到他們的作品分析
赫爾辛基火車站,芬蘭(1906~1916年)
建築師:E.沙里寧
辛基火車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雖有古典之厚重格調,但又高低錯落,
方圓相映,因而生動活潑,有紀念性而不呆板,被視為20世紀建築藝術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羅那(1906~1910年)
建築師:A.高迪
米拉公寓於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建成。西班牙著名建築 師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以浪漫主義的幻想極力使塑性藝術滲透到三度空間的建築中去,把重點放在造型的藝術表現方面。吸收了伊斯蘭建築的風格,與哥特式建築的結構特點相結合,採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獨創的塑性建築楷模。
林肯紀念堂,美國華盛頓(1919~1922年)
建築師:H.培根
紀念堂吸取了古希臘神廟的傳統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圍繞,象徵林肯時期美國的36個州。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瑞典(1909~1923年)
建築師:R.奧斯特柏格
市政廳內的幾個 大廳裝飾華麗而不俗,具有北歐地區的詩情畫意,被認為是民族浪漫主義建築的一個精品。
施羅德住宅,荷蘭烏德勒支市(1924年)
建築師:G.里特維德
這座施羅德住宅是風格派藝術主張在建築領域的典型表現。
包豪斯校舍,德國(1926年)
建築師:w.格羅皮烏斯
現了「包豪斯」的設計特點:重視空間設計,強調功能與結構效能,把建築美學同建築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經濟性與建造的精美直接聯系起來。這座校舍和包豪斯學校的教
學方針與方法均對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過極大的影響。
薩伏伊別墅,法國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築師:勒·柯布西耶
它與歐洲傳統住宅大異其趣,表現出20年代建築運動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築觀念。
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西班牙(1929年)
建築師:密斯·凡·德·羅
展館對20世紀建築藝術風格產生了廣泛影響。
紐約帝國州大廈,美國(1931年)
建築師:S.L.H.建築事務所
高度達381米。它保持高度冠軍稱號達42年之久。直到今天,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流水別墅,美國(1935年)
建築師:F.L.賴特
流水別墅不但是F.L.賴特本人作品中特別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紀世界建築園地中罕見的一朵奇葩。
馬賽公寓,法國(1946~1952年)
建築師:勒·柯布西耶
由於現澆混凝土模板拆除後,表面不加任何處理,讓粗糙地表現人工操作痕跡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現出了一種粗擴、 原始、朴實和敦厚的藝術效果,後來它被帶上了「粗野主義」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國(1950~1953年)
建築師:勒·柯布西耶
朗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勒·柯布西耶設計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創作風格的轉變,並對西方「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46873_4_3682.htm
http://art.cgfinal.com/html/cms/2006/05/04/1146709632.shtml
Ⅶ 《飛馳人生》賽車場的拍攝地點是哪裡
隨著電影《飛馳人生》的熱映,裡面的一腔熱血和經典台詞,充滿個性的人物和漂亮的風景,都讓人難以忘記。很多朋友對裡面出現的各種場景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景片後半部分出現的拍攝拉力賽的外景地,這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觀更是成為很多朋友觀影後談論的焦點,也有一些朋友直接問我電話和微信求證這些場景的拍攝地,為了解決這些疑問,決定在此和大家一起簡單梳理一遍《飛馳人生》的拍攝地,也回憶一下那些曾經跨過的山和大海。
城市部分
《飛馳人生》可以說是一半飛馳一半人生,前半部分講人生,關於張馳的一半人生基本都在城市部分進行講述,生活場景的選擇基本上和人物性格、故事走向和情節發展都要十分貼近,其中大部分場景選擇在上海及上海周邊。
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中積平原,因吳淞江支流「上海鋪」而得名,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國際著名港口城市,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同時兼容著著現代文化和復古情懷,能夠在這里展望未來的同時找尋過去,《飛馳人生》的故事也大多非常合適發生在這里。
天台
天台位於上海楊浦區的上海天章記錄紙廠的辦公樓樓頂,在寸土寸金的黃浦江沿岸,這座創建於1882年的紙廠,整整比導演和我大100歲,是中國第一家機器造紙廠,現在仍然占據著觀賞對岸陸家嘴商務區的最佳位置,盡管他的很多「鄰居」都已經成為了現代的商業樓盤,但仍能感受到他樸素的外表下,藏著曾經輝煌的時代。
我們在天台搭建了天馬美食街和張馳家的水塔房,整個場景構建起主人公張馳五年禁賽生涯的生活環境,與五年來水塔下的炒飯攤檔隔江相望的,則是張馳五年前生活的陸家嘴的豪華江景公寓,落魄的車王張馳在炒飯的時候,背後的高樓大廈就是他五年前生活玩樂的地方,這樣的場景對比,一條黃浦江隔斷了五年的時光。
林臻東車隊行進
這條道路的航拍鏡頭拍攝地為賽里木湖的果子溝大橋,果子溝大橋是伊犁河谷上的重要橋梁,全長700米,橋面距谷底凈高達200米,兩座主塔的高度也在200米以上,穿山而出,橫架山谷,在雪山的映襯下尤顯壯麗。不過橋面上是不許車輛停靠的,如果你想要近距離的飽覽大橋的景色,只能適當放緩車速,車覽大橋美景。
以上是我們這次拍攝的主要場景,當然還有些未被列入的細節,希望你能在電影院里細細品味。
Ⅷ 湯姆·梅恩的作品貢獻
Sedlak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1978-1980)
Cohen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1981)
Venice Ⅲ,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1984-1986)
Kate Mantilini,餐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1986)
6th Street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尼卡/1987)
Malibu Beach Hous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馬利布/1987)
Reno House,,獨戶住宅(美國內華達州雷諾/1987)
WAS Hous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1988)
Crawford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奇托/1987-1992)
Blades Residence,獨戶住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巴巴拉/1992)
Artspark Theater,表演藝術劇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1989)
8201 Building,辦公大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1991)
CHIBA Project,高爾夫球俱樂部(日本千葉/1991)
YUZEN ⅥNTAGE Car Museum((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好萊塢/1992)
AMERIKA GEDENKBIBLIOTEK,公共圖書館(德國柏林/1988)
HIGASHI-AZABU Building(日本東京/1989)
ⅥENNA EXPO`95(奧地利維也納/1990)
Cranbrook Gatehouse(美國密執安州花田山/1992)
Ⅸ 湯姆·梅恩的介紹
湯姆·梅恩﹙英語:Thom Mayne;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國建築師,2005年的普利策建築獎得主,出生於康涅狄格州的Waterbury,目前居住在加州洛杉磯。 梅恩在南加大與哈佛大學接受建築教育,畢業後曾任教於加州州立科技大學﹙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由於年輕時相當堅持自己的建築理念,最後因故被解職,遂在1972年協助南加州建築學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簡稱SCI-ARC﹚創立,教授反主流的建築思考,並在該校擔任主要教職,後期也曾在洛杉磯加大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