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宅開發 > 住宅產業化基地的影響

住宅產業化基地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07 13:43:39

住宅產業化的優勢在哪

住宅產業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優勢:
1、住宅產業化對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環境友好。據測算,與傳統建造方式比較,建築工業化可減少建造用水量80%以上,減少材料浪費20%以上,減少建造垃圾約80%,綜合節能70%以上,降低建築後續維護費用95%左右。同時,可減少施工場地佔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建築工業化採用新型建材,應用新興建築技術,可使建築在使用過程中減少生活垃圾、廢水和有害氣體排放,對保護環境和生態效益極為有利。
2、住宅產業化能提升建築性能。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在建築工業化中大量運用,使建築隔音、隔熱、保溫、抗震、耐火、防水、抗滲等性能大大改善,提升了建築使用的舒適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同時,建築質量大幅提高,延長建築使用壽命50%以上。
3、住宅產業化能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創新。建築工業化改變傳統建造方法,推動建築業技術整體進步,帶動相關聯產業、眾多產品的技術創新。
4、住宅產業化有利於建築業由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結構性就業矛盾對我國未來近30年城鎮化進程將產生深遠影響。推進建築工業化,將促進建設的標准規范化、流程系統化、技術集成化以及建造集約化,使建築業發展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和機械化施工,用工大幅減少,且促進以農民工為主體、專業素質較低的工人向高層次、專業化的產業工人轉變,同時還會顯著縮短建設工期,從而,推動建築業由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

Ⅱ 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的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試行辦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國發[2003]1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1999]72號)文件的精神,依據《建設事業技術政策綱要》(建科〔2004〕72號),制定本辦法。
一、建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的指導思想與目的
(一)建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以下簡稱「產業化基地」)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依靠技術創新,提高住宅產業標准化、工業化水平,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促進粗放式的住宅建造方式的轉變,增強住宅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建立產業化基地,培育和發展一批符合住宅產業現代化要求的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發揮示範、引導和輻射作用。發展符合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資源節約和環保要求的住宅產業化成套技術與建築體系,滿足廣大城鄉居民對提高住宅的質量、性能和品質的需求。
二、產業化基地的主要任務
(一)產業化基地應研發、推廣符合居住功能要求的標准化、系列化、配套化和通用化的新型工業化住宅建築體系、部品體系與成套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二)鼓勵一批骨幹房地產開發企業與部品生產、科研單位組成聯盟,選擇對提高住宅綜合性能起關鍵作用的核心技術,集中力量開發攻關,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帶動所在地區的住宅產業發展。
(三)產業化基地應當逐步發展成為所處領域內的技術研發中心,積極參與相關標准規范的編制與國家住宅產業經濟、技術政策的研究。
(四)選擇有條件的城市開展產業化基地的綜合試點,積極研究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的經濟政策與技術政策,探索住宅產業化工作的推進機制、政策措施,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住宅產業發展模式和因地制宜的住宅產業化體系。支持和引導產業化基地的先進技術、成果在住宅示範工程以及其它住宅建設項目中推廣應用,形成研發、生產、推廣、應用相互促進的市場推進機制。
三、設立產業化基地應具備的條件
(一)申報產業化基地的單位,應是具備一定開發規模和技術集成能力的大型住宅開發建設企業為龍頭,與住宅部品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等組成的產業聯盟;或具備較高技術集成度和研發生產能力的大型住宅部品生產企業;以及產業聯盟和大型住宅部品生產企業比較集中的城市。
(二)申報單位應具備較強的技術集成、系列開發、工業化生產、市場開拓與集約化供應的能力,建立生產、建造、科研相結合的創新機制,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專門研發機構,能為企業協作與行業發展提供服務,並在本領域起到示範、輻射的作用。
(三)申報單位應根據自身條件及優勢,並結合國家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的政策要求,編制發展規劃,提出具體的發展目標、技術措施、保障條件及實施計劃。
(四)申報單位應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通過質量體系認證,具有良好的市場信譽。
(五)申報單位的關鍵技術與成果應符合國家住宅產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適應城鄉住宅發展需求,符合「四節一環保」的要求,並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較高的系統集成,技術成熟可靠,便於推廣應用。
關鍵技術領域主要包括:
1、新型工業化住宅建築結構體系;
2、符合國家牆改政策要求的新型牆體材料和成套技術;
3、滿足國家節能要求的住宅部品和成套技術;
4、符合新能源利用的住宅部品和成套技術;
5、有利於水資源利用的節水部品和成套技術;
6、有利於城市減污和環境保護的成套技術;
7、符合工廠化、標准化、通用化的住宅裝修部品和成套技術等。
(六)申報產業化基地的試點城市,一般為副省級或省會以上的城市,具有較好的住宅產業化工作基礎,較強的科技開發、產業化生產組織能力,對全國住宅產業化工作的推進可以起到示範引導作用,並符合以下要求:
1、確定適合本地區的住宅產業發展模式和發展規劃;
2、提出本地區住宅產業化發展政策框架,在技術經濟政策和推進機制等方面有所創新;
3、確定符合節能省地要求,以「四節一環保」為主要內容的住宅產業發展技術經濟指標,選擇確立適宜地區發展的新型工業化住宅建造體系。
四、產業化基地的申報、批准與管理
(一)國家產業化基地組織管理工作統一由建設部負責,產業化基地具體技術指導及日常管理工作由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負責。
(二)設立產業化基地實行自願申報的原則。
(三)申報單位應填寫《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申報表》、編制《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可行性報告》。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建委(建設廳)簽署推薦意見後,報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
(四)《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可行性報告》主要內容是:單位概況;基地實施的總體目標;基地實施的基本條件與優勢;基地實施的主要技術內容;主要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分析;產業化輻射效果及示範作用;基地的組織管理與計劃安排;基地實施的政策保證措施;產業化基地實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分析。
(五)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會同申報單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建委(建設廳),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實地考察,並對《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可行性報告》進行論證,通過論證的,報建設部批准。
(六)批准設立產業化基地的單位,應與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簽訂《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實施責任書》後實施。《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實施責任書》由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依據本辦法另行編制。
(七)對批准實施的產業化基地,由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會同所在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指導,並定期組織檢查和考核。
(八)已經批準的產業化基地,因特殊情況不能按計劃組織實施的,實施單位應及時向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報告,並通報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會同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其提出處理意見。
(九)對不能按照本辦法和《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實施責任書》要求組織實施的,或在規定整改期限內仍不能達到要求的,取消其產業化基地資格。

Ⅲ 住宅產業化最早是怎麼產生的

 縱觀國外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會發現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地區都在進入二十世紀後相繼提出過相似理念。但住宅產業化的初具規模和迅猛發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以形成。戰後的十幾年中,上述地區都面臨著戰後重建、人口增長和住宅需求加劇的問題,住宅的批量、快速生產成為必需。而中國亦在新中國成立後逐步開始了住宅工業化進程,並隨著商品房市場的開放進一步有計劃地發展住宅產業化的進程。

  一、日本

  1955年,日本的房地產業在二戰後進入了復甦階段。日本政府為促進住宅的大規模批量生產制定了一個十年計劃,大批量相對簡易的住宅快速建成以滿足市場需要。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日本政府提出了住宅工業化的想法。1965年,日本政府發布了第一個住宅工業化的五年計劃,把預製件住宅比率占市場份額15%作為目標。在隨後的30年中,日本政府通過連續的五年計劃持續推進住宅工業化進程,並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提出了住宅產業化的理論,將住宅的設計、建造、建材生產、科技研發有機的聯系起來,形成一條產業鏈。

  為推動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1974年由政府頒布的《工業化住宅性能認定規程》和《工業化住宅性能認定技術基準》被認為是日本住宅產業化標注化的奠基政策。日本對工業化住宅的具體認定標準是:建築物所需的全部材料和部件66%以上必須在工廠中完成製造,其中房屋的主要結構如牆體、樑柱、地面、外立面、樓梯等必須為工廠生產的標准部件,建築物有現場組裝建成。

  在日本,住宅的工業化程度隨項目的不同而變化。通常高層集合建築的預制率最高,而中低層建築和低層獨棟建築的預制率逐步下降。這一變化主要是由項目成本決定的。首先,高層集合建築所用的模板重復利用率高,有效攤薄建設成本。其次,高層建築物建造過程中混凝土泵送成本高且施工耗時,預製件現場組裝有效的緩解了該問題。

  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和土地的日益稀缺,高層住宅在日本市場所佔比率逐漸升高。目前,日本超過八成的高層住宅都不同程度的使用工業化生產的預制部件。

  二、歐洲

  歐洲各國在二戰後都面臨住房短缺的問題。住宅產業化隨著市場的需求應運而生。其中發展較早、較典型的是法國。

  1950年-1960年的十年間,法國面臨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為此,法國政府集中建設以強調功能性為主的高密度高層建築,以便快速實現以較少的佔地建成較多住宅的目標。這部分住宅多採用預制混凝土結構,採用預制板和工具式模板組裝的施工方式,是法國工業化住宅的雛形。這種施工方式使短時間內建設大量成片的住宅小區成為可能。這一時期在法國被稱為「數量時期」。施工企業與建築設計公司聯合開發了結構-施工體系:一種或幾種模式的住宅由建築師設計後,由大中型建築企業批量施工建造。這些「結構-施工」體系,雖然有很多實際工程遵循,但是沒有形成確定的設計標准。預制板在工廠加工生產的過程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由於沒有一個統一的技術標准,預製件會隨著不同住宅的需要進行調整。這種有體系沒標準的情況並沒有大幅度提高建築成本,因為法國社會當時對住宅的需求量非常大,因而每種磨具使用的絕對數量仍能保證攤低生產模具的成本。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法國社會對住宅的需求已基本緩解,此時人們開始更加註重建築物的功能性和品質,住宅產業化從數量階段進入質量階段。市場對住宅提出新的要求,在功能上要求新建住宅具有更高的保溫、隔熱、隔音等性能,更大的居住面積和更好的裝修質量;在住宅品質上開始強調建築物的美學外觀和更好地居住區環境。順應市場的要求,法國政府制定並推廣樣板住宅政策,推行住宅建設的標准化。六十年代末,法國政府就已經開展住宅標准化設計競賽,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篩選出優秀的設計方案推廣使用。獲得認可的設計方案在全國公開發行,任何工廠都可以按照標准批量生產。這一舉措推動法國住宅產業化由「有體系-沒標准」階段進入標准化階段。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前半段,法國政府通過設計競賽的方式進行建築物設計和施工技術的創新,並選拔出25種住宅設計樣本,建立起以單元住宅標准為體系的住宅標准化體系。

  七十年代後期,法國政府還提出過一種以模數協調為基礎的「模數體系」,但由於模數理論太過復雜難懂以及照此模式設計生產出來的建築過於呆板僵化而難於推廣。

  1978年,法國政府提出了以建築物結構配件為標准化的生產體系―構造體系。按照構造體系建設的住宅由一系列可以相互拼接組裝的配件構成。建築物主體結構所有的配件都有設計製造標准並全部對外公布,任何工廠都可以批量生產,建造企業可以按照施工需要進行采購再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這一體系推動了法國住宅產業化向開放式工業化的過渡。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法國政府對本國住宅產業化的政策進行了調整,新政策提出政府在住宅產業化進程中的作用是設立目標,然後由企業自行決定怎樣達到這一目標。政府不再制定或推廣某種體系,而是由企業自行研發適合市場要求的技術並實施推廣。法國政府進一步制定出「居住88計劃」,提出到1988年全國應該有2萬套樣板住宅,其成本要比1982年降低25%並且質量不能降低。

  三、美國

  上世紀的五十年代後,美國對於住房的需求大幅攀升。主要歸結為以下幾種因素。其一,美國出現「嬰兒潮」美國家庭平均人數增加。其二,與此同時,二戰後的現役軍人大規模復原。復員軍人回歸社會,產生住房需求。其三,從世界各地湧入美國的移民,又增加了美國人口總數。在這多方因素的推動下,美國住房供需缺口不斷擴大。為了迅速解決住房短缺的矛盾,美國政府放鬆了政策限制,許可簡易房屋的使用。使用汽車作為簡易房屋的替代品的現象由此產生。這種民間自發產生的現象,給予房屋製造商以啟發,部分房屋製造商發明了可移動房屋。他們都被統一製作,外觀與傳統房屋類似,功能與傳統房屋一致。但是房屋的重量較輕便於搬運。如有需求,房屋製造商可以使用運輸設備,將其運輸至指定地點簡易安裝即可。至此,工業化、標准化住宅的雛形出現了。

  由於美國的傳統居住習慣和豐富的土地原材料資源,政府在住宅建設方面,沒有採用預制構件裝配的住宅建造模式,而延用了傳統的低層木結構建造模式。這樣的方式更注重住宅的舒適性、多樣性。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製造成本,適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住宅設計和建造出現了細化的社會分工。住宅部件和結構構件逐漸標准化和系列化,房屋製造商根據客戶的功能需求,設計出不同樣式和不同品類的產品,供客戶自由挑選。獲得訂單後,拆分訂單到不同的部件和工種。最終歸類訂購標准構建,委託專業承包商建設,形成一整套流水線作業方式。這樣既保證了建造速度,又保證了工程質量。

  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簡易房屋已經不能滿足美國國民的需求。更大居住面積,更全使用功能,更美觀並突出個性的房屋,成為消費者的新訴求。1976年,美國政府批准通過《國家工業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並制定了HUD國家標准以適應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需要。HUD國標對房屋設計、施工和建造的諸多指標進行了規范,並要求所有標准化工業化住宅必須遵守。在其出售時,建造商必須出示第三方檢查機構的證明。

  到2001年,美國已經建成使用約一千萬套工業標准化住宅,供2200萬人口居住。2007年,美國的工業化住宅國民生產總值總值達到118億美元。

  由於工業化住宅的成本只有非工業化住宅成本的50%,成本優勢促進了工業化住宅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低收入人群、無福利購房者住房問題。

  四、中國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住宅產業化在中國進入萌芽階段。中國政府學習蘇聯模式,發展預制建築模式,推行建築業的工業化、標注化、機械化。

  1970年至1980年的十年是中國住宅工業化的初級階段。這一時期中國開始住宅建設的「三化一改」即設計標准化、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和牆體改革,為實現建築工業化的高速度、高質量、高功效和低成本打下基礎。同時,政府出台一系列相關政策推進住宅產業發展,包括改革城鎮居民住房制度,逐步停止福利分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政府開始引導批量建設住宅小區,發展房地產業。隨著住宅的逐步走向市場,住宅產業逐漸發展起來。八十年代末期,政府提出住宅產業化概念。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前五年是中國房地產業第一個迅猛發展時期,但此期間住宅產業化並沒有同步發展甚至有所倒退。直到1995年,隨著中國政府對房地產業畸形發展的反思和實現小康社會的需要,國家開始注重住宅的功能和質量,提出:建築工業化,尤其是住宅建築工業化仍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住宅產業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1999年)九十年代中後期建設部正式大力提倡住宅產業化發展並進行了試點建設。

  二十世紀的最後五年,中國政府部門與日本合作,先後推出了「中國住宅技術與人才培訓中心」以及「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研究」等項目,中國住宅產業化的技術改革由此開始。同時,建設部頒布了《住宅產業現代化試點大綱》並在全國范圍內選取重點城市、企業作為住宅產業化試點基地。1998年,中國住宅產業化辦公室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的住宅產業化進程進入快車道。

  2000年以後,建設部擴大了住宅產業化試點基地的規模。2010年,住建部在天津設立了全國首個「住宅產業化集團型」模式基地―天津住宅集團。天津住宅集團建立了一個涵蓋科技研發、規劃設計、新型建材和住宅部品生產、房地產經營開發、建築施工、綜合服務等多方面綜合性建設模式,形成住宅產業化的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數十年的努力大力推動了中國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對房地產業產生立深遠的影響。但是目前住宅產業化在中國仍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國家政策扶植和資金支持。
沈陽衛德住工科技

Ⅳ 住宅產業化基地傳銷

住宅產業化基地被人利用了,正規的住宅產業化基地肯定不是傳銷,只要看有資質的企業就行了。

Ⅳ 實現住宅產業化有必要嗎

加快住宅產業化,有利於提升住宅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效能,降低資源消耗,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分析了我國住宅產業化的現狀和發展意義,提出了幾點合理化建議。

住宅產業化是用工業化生產的方式來建造住宅,是住宅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變革。住宅產業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產業,伴隨我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斷加快,我國的住宅產業已由原來盲目的發展進入了理性成長的軌道,住宅消費將成為我國21世紀國民經濟發展中新的經濟增長點。

住宅產業化在日本和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技術標准體系和政策體系。我國的住宅產業化發展較落後,目前嘗處試驗階段,預計2012年至2013年,產業化住宅項目建設面積比例將分別提高至7%和10%。為了推進產業化的發展,政府出台了《關於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初步確立了「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建設方針。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走住宅產業化道路是住宅建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我們要建立比較寬的視野,高起點、實現高標准來發揮好規劃的龍頭作用,努力推進住宅產業化的建設。

當前我國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意義 推進住宅產業化,對於建設人文、科技和綠色的中國,實現繁榮、 文明、和諧宜居戰略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城市住房需求量與資源集約式發展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人口規模不斷的增長,住宅需求量將持續走高,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速度快的住宅建設模式將是發展方向。在當前提倡低碳節能環保的倡議下,發展集約式產業化建築模式是最為科學發展方式。集約式發展就是立足於可持續發展這個基本點,使住宅建築在規劃、設計、建造、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節能減排理念和居住需求。

以人為本,綠色施工 工廠化製造、現場裝配以及裝修與結構一體化,擾民問題小,對業主影響小,施工人員安全與健康更有保障,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另外,主體結構施工與住宅全裝修,均採用部品工廠化預制與現場裝配,施工現場基本無混凝土現澆和鋼材加工作業,實現了干法施工,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生、建築污水的排放、建築噪產業化技術綜合運用資源消耗對比音的干擾,以及有害氣體與粉塵的產生,全過程體現了綠色施工的理念。

利於減排,滿足居民要求 住宅產業化本來就以節能、節材與節水為實際出發點,工廠化生產與現場裝配,減少原材料的損耗,減少建築垃圾。由於工廠化生產標准高、質量好,以人為本,所以無論是住宅質量,還是居住舒適度都是非常人性化的。

Ⅵ 遠建工住作為一個5S住宅產業化基地,它所製造的產品具有什麼優勢

綠色研發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核心,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期、減少資源浪專費和環境屬污染。
綠色系統是遠建建築的一大體系,也就是「框架+內膽」的產品體系。
綠色設計貫徹「五節一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做到節時、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從而保護好環境。
綠色製造可謂做到綠色低碳、降低成本與能耗。
綠色建造摒棄對傳統木質模板的依賴,基於工業化生產的框架體系,贏得更多的時間。
綠色運營,綠色居家,生態健康。
綜合比較來看,與傳統建築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

Ⅶ 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和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的區別

輕鋼結構和重鋼結構的區別一、輕鋼結構概念1、按照《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CECS102:2002的適用范圍規定:(1)主要承重結構為單跨或多跨實腹門式剛架;(2)具有輕型屋蓋和輕型外牆;(3)無橋式吊車或有起重量不大於20t的A1~A5(輕中級)工作級橋式吊車或3t懸掛式起重機;(這里對單梁吊車沒有限制,這主要因為單梁吊車起重量一般在5t以內,採用進口電動葫蘆可以達到10t,如天起的LD型,因此對單梁吊規范未加限制)也就是說具有輕型屋蓋(包括吊車起重量20t以內)和輕型外牆(也可以有條件地採用砌體外牆,如《門規》第4.4.3條規定不同的抗震設防地區採取不同的外牆)的單層實腹門式剛架結構,屬於輕型鋼結構。這里的輕型主要是指圍護是用輕質材料,主要構件截面是由中厚度(指6-12mm厚)鋼板焊成的H形變截面構件。由此目前的輕鋼含義主要是指符合本規定的實腹門式剛架結構。2、除上述門式剛架結構外,按照主要受力構件的截面組成來區分,還有以下結構形式也應該屬於輕鋼結構:(1)由冷彎薄壁型鋼做成的結構;(2)由圓管、方管、矩形管等做成的結構;(3)由以上各種構件組合做成的結構。包括國家建設部正在討論的《低層輕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要求》(討論稿),表明低層鋼結構裝配式住宅也包含在輕鋼結構范疇內。3、根據一些參考值:如每平米含鋼量(45-50Kg/m2為限值),主要構件截面形式(H形、矩形、圓形等)、鋼板厚度(以12mm為限值)、最大構件重量(控制在3t內),最大跨度(一般在36m內),結構形式(如門式剛架或相近結構),廠房的檐高(控制在12m內),結構開間(控制在9m內)等,以上這些數據在判斷廠房是否屬於輕鋼時可以提供幫助。重鋼結構概念1、在現行國家規范(包括以往已經廢除的國家規范)和以往技術文件都並沒有重鋼一說,現在主要為了區別輕型房屋鋼結構,出現了「重鋼結構」這一說法,也主要應用在大型廠房項中,如:發電廠廠房、冶金石化廠房、大型機加工廠房和裝配車間等2、其實對重鋼結構稱之為「普鋼」更合適。因為普通鋼結構的范圍很廣,可以包含各種鋼結構,不管荷載大小,甚至包括輕型鋼結構的許多內容,也來自鋼結構規范中。3、重鋼結構的特點基本如下:(1)、廠房行車起吊重量:大於等於20噸,且多於2台;(2)、每平米用鋼量:大於50Kg/m2;(3)、主要構件鋼板厚度基本都大於12mm厚,構件截面形式多是型鋼組合結構;(4)、廠房的檐高、結構開間比較大;4、大跨度的體育場館、展覽中心,高層或超高層鋼結構是否可以稱為重鋼結構呢,雖然這類結構的含鋼量比較大,跨度也大,但體育場館、展覽中心的結構類型多是空間結構,高層或超高層鋼結構框架剪力牆(支撐體系),與輕鋼結構有明顯的區別,本人認為這類建築還是應該分在各自的結構類型內比較好。

Ⅷ 住宅產業化是什麼

住宅產業化(
instrialization),從本義來講就是要實現住宅生產、供應等的工業化。工業化的必須前提是標准化。
housing
instrialization本來只是強調住宅領域的產業化,但不應局限於住宅建設領域的產業化,而應是包括住宅在內的,也包含其它一切用途物業的產業化。故原詞housing
instrialization
「住宅產業化」,似乎不盡准確,有收窄其涵義之嫌。事實上「住宅產業化」中的「住宅」,應理解為一切建築產品。
住宅產業化是指用工業化生產的方式來建造住宅,是機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產的生產方式升級換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產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住宅的整體質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
住宅產業化包含四個方面的涵義:
(1)住宅建築的標准化;
(2)住宅建築的工業化;
(3)住宅生產、經營的一體化;
(4)住宅協作服務的社會化。
住宅產業現代化是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更高階段。住宅產業現代化是指以科技進步為核心,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的住宅產業,進一步通過住宅設計的標准化,住宅生產的工業化,採用「四新」
技術(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以下簡稱「四新」)的大量推廣應用,提高科技進步對住宅產業的貢獻率,大幅提高住宅建設、管理的勞動生產率和住宅的整體質量水平,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質量,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率地建設符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住宅。

Ⅸ 什麼是住宅產業化基地呢

你好啊
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准建立的「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從2001年開始試行,2006年6月建專設部下發《國屬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試行辦法》(建住房[2006]150號)文件,開始正式實施。
中嘉住宅產業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個
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住宅產業化基地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