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祁門紅茶種植出售
我住在合肥、我知道有三個地方、屯溪路橋旁邊、還徽府茶行也有賣的、在安徽大市場希望有幫助~
❷ 祁門縣三寶多金屬礦()
三寶多金屬礦位於祁門縣城東北13公里的金字牌鎮新光村。礦區東起盛源村,西至小柏溪;北起紅岩尖,南至四寶村;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1.5公里,面積約為7.5平方公里,距皖贛鐵路金字牌車站8公里。有公路直通礦山,交通方便。
礦區處於江南古陸東端北側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坳陷盆地(蘭田盆地)的西部北緣。由震旦、寒武、奧陶系組成的盆地呈近東西向展布。由於受多期構造活動影響,區內斷裂、褶皺均較發育,岩漿岩為與多金屬礦化密切相關的花崗閃長斑岩。與礦化有關的蝕變為絹雲母化、硅化、黃鐵礦化、夕卡岩化、碳酸鹽化。礦區自西向東分為4個礦帶,共探明多金屬礦體52個,大多沿隱爆角礫岩分布。礦體形態復雜,產狀變化大,其規模為:長172米,厚17.3米,延深50米。有用礦物為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平均品位:鋅2.88%,鉛1.66%,銅1.03%,鎘0.021%,銀28.3克/噸。
礦石自然類型為緻密塊狀、稀疏浸染狀、稠密浸染狀。工業類型為氧化礦石和硫化礦石。
礦床成因類型為隱爆角礫岩型。
本區花崗閃長斑岩是成礦母岩,是重要的找礦標志之一。另外,本區的蘭田組、荷塘組是有利的成礦層位,特別是與花崗閃長斑岩接觸部分,有夕卡岩,也是重要的找礦部位和標志。
三寶多金屬礦,有古時的小采坑。據當地老人講,先祖(年代不清)們曾在此開采過銀礦,留下古硐,得名為「金銀房」。1958年12月,安徽省地質局蕪湖分局第九地質隊劉德祖和祁門縣地質隊共同為祁門縣公安局調查洞穴(國防需要),在洞中(即金銀房)發現有孔雀石。
1959年5—6月,省地質局三三二隊祁門縣普查組劉德祖、魏立柱在金銀房、主良山、塘塢里一帶開展1∶2000地質測量0.45平方公里,施工探槽200立方米,後因其它任務而撤走,編有《安徽省祁門縣三寶鉛鋅礦普查報告》。報告中計算金銀房礦體鋅、鉛金屬儲量分別為:0.3萬噸和0.06萬噸;同時提出「應特別注意主良山礦體與金銀房礦體之間的關系,加強礦區外圍普查,對該區龍川及塘里沖鐵帽(蘭田組)可進行揭露,以了解下部是否有具工業價值的硫化礦床存在,從而擴大礦區遠景」。
1966年6—9月,三三二隊李興源、安國良又在該點及外圍開展工作,完成了1∶2萬地質草測7平方公里、1∶2000地質圖修測0.45平方公里,求得金銀房礦體鋅、鉛、銅金屬儲量分別為:0.16萬噸、0.03萬噸和0.02萬噸,編寫了《安徽省祁門縣三寶多金屬礦普查評價報告》,認為「礦床為礦液交代岩漿之捕虜體內灰岩而成,特殊的成礦控制條件在礦區外圍沒有發現,故三寶地區進一步找礦希望不大」。
1967—1969年,冶金八一三隊對三寶礦區進行地質普查評價,八一四隊配合進行物探、化探工作。完成1∶5000地形地質測量4平方公里、鑽探進尺0.33萬米(15個鑽孔)、槽探4511立方米。求得金屬儲量:鋅4萬噸,鉛1.3萬噸,銅0.54萬噸。由於採取了多種方法配合的綜合找礦,取得了較好的地質效果,擴大了礦區遠景,除原金銀房礦體有所擴大外,並發現了富銅礦體和一些盲礦體。編有《安徽省祁門縣三寶銅、鉛、鋅礦區普查評價報告》。報告中認為「該礦區有工業遠景並初具規模,有進一步工作的必要」。但報告中文字及圖件比較簡單,計算的儲量有偏多現象。
皖南山區是「小三線」。為加強「小三線」建設,根據省地質局和安徽省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的指示,三三二隊於1973年4月組建了以陳有美為分隊長,胡德昌為分隊技術負責人(龍永壽、田乃榮曾在此前任過技術負責人)的四分隊,在以往幾次工作的基礎上,對礦床成因、控制因素開展了深入的研究,投入了地質、鑽探、物探等多種方法。對三寶多金屬礦開展地質普查評價,對外圍30平方公里范圍內開展1∶5萬地質測量和金屬量測量。完成主要工作量,1∶2000地質測量3.4平方公里,1∶1萬地質測量和金屬量測量4平方公里,1∶5萬地質測量和金屬量測量30平方公里以及鑽探1.12萬米(共計33個鑽孔),坑道261米,淺井142米,槽探7336立方米,各類測試樣品7200件。該分隊因參加地質部組織的安徽廬樅地區鐵礦會戰,使該礦普查工作中途停止,地質工作暫告一段落,編寫了《安徽省祁門縣三寶金屬礦普查評價報告》。求得金屬儲量:鋅2.2萬噸,鉛0.8萬噸,銅0.26萬噸及伴生鎘212噸、銀29噸。
為繼續擴大三寶多金屬礦的遠景,省地質局三三二隊於1979年9月—1980年8月,又派傅家聰、蔡國華、鄒家志等對其礦區及外圍的外婆形—五隊、四寶一帶開展了1∶5000地質測量和土壤測量,同時,物探分隊開展了激電中梯測量,分別完成工作面積5平方公里和1.5平方公里。編寫了《安徽省祁門縣三寶區地球化學土壤測量成果報告》和《安徽省祁門縣三寶地區物探工作報告》。
1983年,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春風吹進了山溝,采礦業一向不發達的皖南祁門縣充分利用本地的礦產資源優勢,開拓了一條開礦致富的道路,使一直處於貧窮落後的柏溪鄉一躍而成為全縣有名的富裕鄉,柏溪鄉鄉辦企業牽頭,組織剩餘勞力,利用礦體出露地表的有利條件,進行露采,分級出售礦石。由開始年采礦石1000噸,到目前年采礦石2500噸。創經濟效益由原來的年10萬元到現在年創產值25萬元。
皖南處於特殊的地質環境,對祁門縣三寶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的總結,有著重要的找礦意義。在礦區的外圍,小柏溪、七性—溶川一帶,有著與三寶相類似的成礦條件,在歙縣的岑山和蘇村等地還有同類型的礦點分布。隨著皖南地區研究程度的不斷提高和地質工作的深入可能還會有新的發現。
❸ 祁門紅茶製作要經過曬青這個環節嗎
1、萎凋
萎凋分為室內加溫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兩種。萎凋程度,要求鮮葉尖失去光澤,葉質柔軟梗折不斷,葉脈呈透明狀態即可。
2、揉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使用雙腳揉茶。50年代採用鐵木結構雙桷水力揉捻茶機。至60年代,揉捻這一工序又加以改進,採用了鐵制55型電動揉捻機,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時要使茶汁外流,葉捲成條即可。
3、發酵
發酵,俗稱「發汗」,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指將揉捻好的茶胚裝在籃子里,稍加壓緊後,蓋上溫水浸過的發酵布,以增加發酵葉的溫度和濕度,促進酵素活動,縮短發酵時間,一般在5~6小時後,葉脈呈紅褐色,即可上焙烘乾。發酵的目的,在於使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在酶的促進作用下發生氧化作用,使綠色的茶坯產生紅變。
4、烘焙
把發酵適度的茶葉均勻搜集放在水篩上,每篩大約攤放2~2.5公斤左右,然後把水篩放置吊架上,下用純松柴(濕的較好)燃燒,故小種紅茶具有獨特的純松煙香味。剛上焙時,要求火溫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溫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動而造成發酵過度,葉底暗而不開展。烘焙一般採用一次乾燥法,不宜翻動以免影響到干度不均勻,造成外干內濕,一般在6小時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觸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達到,而後攤涼。
5、復焙
茶葉是一種易吸收水分的物質,在出售前必須進行復火,才能留其內質,含水量不超過6%。
❹ 祁門紅茶的儲存需注意些什麼
紅茶的保存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若是保存不當而使茶葉受潮或者變質,就會破壞原有的風味,實在是暴殄天物了,因此,在保存紅茶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存放在密封的茶葉罐中
茶葉在接觸空氣的時候會很容易的吸收濕氣而變質,放久了甚至會發霉。所以一定要放在密封罐里,一般的紅茶都是以白鐵罐的罐裝出售,這個容器是相當適合紅茶 的,所以並不需要更換容器。如果買到的是袋裝的,最好能換裝到適合的容器里。而且不能在保存紅茶時使用 生石灰作為吸濕劑。
(2). 不能有異味的侵擾
盛放紅茶的茶葉罐中留有異味,最快速的消除異味的方法是放入少許較為便宜的紅茶,數小時後倒去這些劣茶,再放入好茶。且周圍不要放置樟腦、葯品、化妝品、香煙、洗滌用品等有強烈氣味的物品。
(3).避免接觸強光
經常被陽光照射會使茶葉的香氣流失,所以要避免。要將茶葉罐放在陰暗、乾燥、通風的地方。
(4).遠離高溫
高溫也會使茶葉變質,所以平時要儲放在陰涼的地方。但是並沒有必要特別放在冰箱里,否則取用的時候常常因溫差而凝結水汽造成潮濕。
(5).留意保存期限
一般茶葉生產日期是指茶葉裝入包裝物或容器中,形成的最終銷售單元的日期。保質期是指預包裝茶葉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一般包裝好的茶葉保質期限是1—3年。所以購買的時候還是要注意自己喝茶的用量,不要一次買太多了。最好採用少量多次的購買原則。
(6).單獨儲存
不同種類,不同級別的茶葉不能混在一起保存,否則就會串味。
❺ 紅茶有哪些品種
紅茶主要品種有:
一、祁門紅茶-中國: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是中國傳統功夫紅茶的珍品,為歷史名茶,出產於19世紀後期,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譽。
祁門紅茶依其品質高低分為1~7級,主要產於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主要出口英國、荷蘭、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事禮茶。
二、大吉嶺紅茶-印度: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大吉嶺紅茶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為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
大吉嶺紅茶擁有高昂的身份,三四月的一號茶多為青綠色的OP,二號茶為金黃顯露的FOP。其湯色橙黃,氣味芬芳高雅,上品大吉嶺紅茶尤其帶有葡萄香,口感細致柔和,適合春秋季飲用,也適合做成奶茶,冰茶及各種花式茶。其工藝是當時正山小種的工藝者帶過去,並加以改造形成的。
三、烏巴-斯里蘭卡:
錫蘭高地紅茶以烏沃茶最著名,產於斯里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斯里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常年雲霧彌漫,由於冬季吹送的東北季風帶來較多的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園生產,所以以7~9月所獲得的茶品質最優。
西側則因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風送雨的影響,所產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以1~3月收獲的最佳。
四、阿薩姆紅茶-印度:
阿薩姆紅茶,產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
以6-7月採摘的品質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阿薩姆紅茶,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
(5)祁門毛坯房出售擴展閱讀:
紅茶加工工藝:
1、萎凋:
萎凋分為室內加溫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兩種。萎凋程度,要求鮮葉尖失去光澤,葉質柔軟梗折不斷,葉脈呈透明狀態即可。
2、揉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使用雙腳揉茶。50年代採用鐵木結構雙桷水力揉捻茶機。至60年代,揉捻這一工序又加以改進,採用了鐵制55型電動揉捻機,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時要使茶汁外流,葉捲成條即可。
3、發酵:
發酵,俗稱「發汗」,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指將揉捻好的茶胚裝在籃子里,稍加壓緊後,蓋上溫水浸過的發酵布,以增加發酵葉的溫度和濕度,促進酵素活動,縮短發酵時間,一般在5~6小時後,葉脈呈紅褐色,即可上焙烘乾。
發酵的目的,在於使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在酶的促進作用下發生氧化作用,使綠色的茶坯產生紅變。發酵是形成紅茶色、香、味品質特徵的關鍵性工序。
一般是將揉捻葉放在發酵框或發酵車里,進入發酵室發酵。發酵要掌握滿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應所需的適宜溫度、濕度和氧氣量。
4、烘焙:
把發酵適度的茶葉均勻搜集放在水篩上,每篩大約攤放2~2.5公斤左右,然後把水篩放置吊架上,下用純松柴(濕的較好)燃燒,故小種紅茶具有獨特的純松煙香味。剛上焙時,要求火溫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溫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動而造成發酵過度,葉底暗而不開展。
烘焙一般採用一次乾燥法,不宜翻動以免影響到干度不均勻,造成外干內濕,一般在6小時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觸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達到,而後攤涼。
5、復焙:
茶葉是一種易吸收水分的物質,在出售前必須進行復火,才能留其內質,含水量不超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