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層住宅每隔幾層就設置的這個構件是什麼啊,為什麼要設置這個構件呢
從你給的圖片中分析,高層住宅設置的這個構件是結構梁,也有的高層設置結構板,主要回的作用應答該是起到增加結構穩定性;從外觀上還有一定的裝飾作用;我剛完工的一幢樓樣式跟你的差不多,但設置的樓層是每層都有,具體幾層設置應該是設計人員通過專業計算和設計意圖來確定的。只是個人的觀點與看法,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❷ 高層樓房電梯為什麼在中間轉
高層樓來房電梯在中間源轉主要是為了節能和節省時間。你想從1樓到100樓,如果你在等電梯從100樓下到1樓,那得多長時間,如果在中間35樓,70樓中轉,就快多啦,而且還節能,100層電梯的鋼絲繩就得很長,很重,能量消耗大,不合適。
❸ 高層住宅,功能轉換層是什麼意思求專家解答
摘抄回復:
一、有結構轉換層和功能轉換層兩種。
二、常見的是功能轉換層。也就在高層的中版間攔腰一斷,設一個設權備層。如果樓層太高,用水、用電等都從地下室向上供,存在距離太遠、主電源不在負荷中心、供水未端與起始點壓差過大等等問題,這需要我們在中間部位對電負荷進行重分配,對水系統進行減壓處理等,而這些處理都需要佔用空間,佔用誰家的地盤誰都不樂意,乾脆在中間拿出一個整層做功能轉換層,這種轉換層因為通常是設備層,所以許多設計院在設計時將其高度限定在2.2m以下,以減少佔用規劃指標。
二、結構轉換層通常是在不同的結構方式之間進行。比如下部是框架結構,上部為砌體結,這是我國目前經濟條件下特有的一種結構形式,通過將上部部分砌體牆在底部變為框架而形成較大的空間,底部一般作為商業用房,上部仍然用作住宅。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轉換構件(如托牆梁)將上部砌體牆承受的內力轉移至下部的框架柱(框支柱),具備該功能的樓層我們通常稱之為結構轉換層。
❹ 一般高層住宅轉換層在幾樓啊
一般是樓層數除以2,在減去2就是轉換層
❺ 高層住宅中間樓層好不
高層樓層的選擇主要是看採光,如果採光OK的話,考慮是不是在塵埃專區,一般認為屬9-13層,由於氣壓的問題,灰塵會多一些。還有就是噪音問題,如果離馬路進,還是高一些的好。我不知道你選擇是什麼樣的開發商,什麼樣的物業公司,其實高層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電梯老化和售後維修的問題。現在高樓林立,但是事故也很多,我家以前的房子,電梯總是壞,20層,爬很頭痛的。現在很多電梯都不年檢。所以綜上所述:如果採光沒有問題,沒有噪音的問題,還是買矮一些的,我覺得比較理想些。
❻ 高層住宅,功能轉換層是什麼意思
有結構轉換層和功能轉換層兩種,具體如下:
一、常見的是功能轉換層。專也就在高層的中間攔腰一屬斷,設一個設備層。如果樓層太高,用水、用電等都從地下室向上供,存在距離太遠、主電源不在負荷中心、供水未端與起始點壓差過大等等問題,這需要我們在中間部位對電負荷進行重分配,對水系統進行減壓處理等。
而這些處理都需要佔用空間,佔用誰家的地盤誰都不樂意,乾脆在中間拿出一個整層做功能轉換層,這種轉換層因為通常是設備層,所以許多設計院在設計時將其高度限定在2.2m以下,以減少佔用規劃指標。
二、結構轉換層通常是在不同的結構方式之間進行。比如下部是框架結構,上部為砌體結,這是我國目前經濟條件下特有的一種結構形式,通過將上部部分砌體牆在底部變為框架而形成較大的空間,底部一般作為商業用房,上部仍然用作住宅。
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轉換構件(如托牆梁)將上部砌體牆承受的內力轉移至下部的框架柱(框支柱),具備該功能的樓層我們通常稱之為結構轉換層。
❼ 聽說高層住宅中9-11層為浮沉層,高度在30米左右,請專業人士告訴我有沒有科學依據,急
傳言沒有科學依據。通過使用攜帶型空氣粉塵檢測儀器進行測試驗證發現,通風情況越好,污染程度越輕。
專家分析,空氣中的顆粒物會隨著氣流垂直上下運動,一般來說,空氣中的顆粒物會隨著氣流上升。這個垂直的運動也伴隨著水平面上的擴散,城市的污染物就此慢慢擴散。
大城市冬季經常出現「逆溫」現象,高空溫度反而比近地面高,氣流到逆溫層頂端就升不上去了,壓縮了空氣可流通的區域,導致近地面的污染物不易擴散。
即使在這樣特殊的氣象條件下,城市上空的空氣流通層往往也有數百米至一千米。普通樓房不超過百米,就算逆溫發生,所有的樓層空氣受到霧霾污染的程度也差不多。樓層越高PM2.5濃度越低的說法並無依據。
(7)高層住宅中轉層擴展閱讀
大氣顆粒物的成分很復雜,主要取決於其來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後者危害較大。顆粒物分為兩類:PM2.5和PM10,前者直徑不超過2.5微米,是人類頭發直徑的1/30,後者則較粗大。
歐盟空氣質量標准限定,一個人每年吸入的PM2.5最多為每立方米40微克,PM10為每立方米25微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原則建議:PM2.5和PM10的年接觸量分別為每立方米20微克和每立方米10微克。
顆粒物中1微米以下的微粒沉降速度慢,在大氣中存留時間久,在大氣動力作用下能夠吹送到很遠的地方。所以顆粒物的污染往往波及很大區域,甚至成為全球性的問題。
粒徑在0.1~1微米的顆粒物,與可見光的波長相近,對可見光有很強的散射作用。這是造成大氣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化學轉化生成的硫酸和硝酸微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大量的顆粒物落在植物葉子上影響植物生長,落在建築物和衣服上能起沾污和腐蝕作用。
粒徑在3.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能被吸入人的支氣管和肺泡中並沉積下來,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統的疾病。大氣中大量的顆粒物,干擾太陽和地面的輻射,從而對地區性甚至全球性的氣候發生影響。
❽ 高層住宅一般為多少層
低層建築是指高度小於或等於10米的建築,低層居住建築為一層至三層。多層建築是指高度大於10米,小於24米的建築,多層居住建築為四層至九層(其高度大於10米,小於28米)。高層建築是指高度大於或等於24米,高層居住建築為九層以上(不含九層,其高度大於或等於28米,小於100米)。超高層建築是指高度大於或等於100米的建築。1。《住宅設計規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
1.0.3 住宅按層數劃分如下:
一、低層住宅為一層至三層;
二、多層住宅為四層至六層;
三、中高層住宅為七層至九層;
四、高層住宅為十層及以上。
2。《辦 公 建 築 設 計 規 范 JGJ 67-89》
第1.0.3條 辦公建築按高度劃分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建築高度24m以下為低層或多層辦公建築;
二、建築高度超過24m而未超過100m為高層辦公建築;
三、建築高度超過100m為超高層辦公建築。
3。《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JGJ 37-87》
第1.0.5條 民用建築高度與層數的劃分
一、住宅建築按層數劃分為:1~3層為低層;4~6層為多層;7~9層為中高層;10層以上為高層。
二、公共建築及綜合性建築總高度超過24m者為高層(不包括高度超過24m的單層主體建築)。
三、建築物高度超過100m時,不論住宅或公共建築均為超高層。
4。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中3層~8層為多層;9層以上為高層。
5。 一般認為建築總高度超過24m為高層建築,建築總高度超過100m為超高層建築。小高層,人們一般把8層至12層的建築稱為「小高層」(各地概念有別)。小高層住宅一般一個單元一部電梯。
多層、高層、小高層、超高層。。。建築設計規范、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建築防火設計規范沒有真正意義上統一規定。各個時代規定也不同!
❾ 高層住宅是指多少層
GB50096-1999(2003年版)住宅設計規范規定:十層及以上住宅為高層住宅。
高層住宅是城市化、工業現代化的產物,按它的外部體形可分為塔式、板式和牆式;按它的內部空間組合可分為單元式和走廊式。
優缺點:
高層住宅的優點有:
1、可以節約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如同樣的地基建六層住宅與建12層住宅,土地利用率、住房和居住人口可以提高一倍。
2、尤其是在我國人口密度和建築密度較高的地區,拆遷的費用很高,動員人口外遷的工作難度很大,但通過建設高層住宅就能較好地處理各方面的矛盾。
不足之處:
1、投資大,高層建築的鋼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於多層建築,加上要配置電梯、高壓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門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後,還要為電梯、泵站修繕養護付出一筆經常性費用。
2、上下不便,電梯服務雖很方便,但遇到停電、修理就很麻煩。
3、安全性差,高層住宅留置多個互相連通的疏散口和樓梯,往往為入戶偷盜和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條件。
4、高層住宅還應注意防火,因為一旦發生火災很難撲救。
5、在高層生活的家庭有一種孤獨和封閉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雙職工要日日上班,很難建立和發展良好的人際交往和鄰里關系。
6、多幢點式高層住宅建在一起,會產生不規則的高空風,影響居住區的生態環境質量。
根據上述情況,國家1985年對高層住宅建設作了明確地規定:「在大城市的特定地點,當建造高層住宅節約用地效果顯著,而且具備相應的技術條件、設備條件和經濟條件時,可以建造適量的高層住宅。」
❿ 寫字樓的中轉層有什麼壞處
建築物某層的上部與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該樓層上部與下部採用不同結構類型(剛度突變的樓層),並通過該樓層進行結構轉換,那麼該樓層稱為結構轉換層。
分類
按結構功能,轉換層可分為三類:1.上層和下層結構類型轉換。多用於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它將上部剪力牆轉換為下部的框架,以創造一個較大的內部自由空間。2.上、下層的柱網、軸線改變。轉換層上、下的結構形式沒有改變,但是通過轉換層使下層柱的柱距擴大,形成大柱網,並常用於外框筒的下層形成較大的入口。3.同時轉換結構形式和結構軸線布置。即上部樓層剪力牆結構通過轉換層改變為框架的同時,柱網軸線與上部樓層的軸線錯開,形成上下結構不對齊的布置。
應用
設置部位
現代高層建築向多功能和綜合用途發展,在同一豎直線上,頂部樓層布置住宅、旅館,中部樓層作辦公用房,下部樓層作商店、餐館和文化娛樂設施。不同用途的樓層,需要大小不同的開間,採用不同的結構形式。建築要求上部小開間的軸線布置、較多的牆體,中部辦公用房要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室內空間,下部公用部分,則希望有盡可能大的自由靈活空間,柱網要大,牆盡量少。這種要求與結構的合理、自然布置正好相反,因為結構下部樓層受力很大,即正常應當下部剛度大、牆多、柱網密,到上部逐漸減少。為了滿足建築功能的要求,結構必須以與常規方式相反進行布置,上部小空間,布置剛度大的剪力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