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調查家鄉住房變化的論文
課題:家鄉住房的歷史變化調查
學校:
活動班級:五年級一班
指導教師:
課題組長:
課題成員:
一、題選定目的: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民的居住條件不斷得到改善。但另一方面,有許多老的住宅被銷毀。這些老住宅是歷史,是記憶,也是文化。我們認為應該對家鄉住房的歷史變化進行一次調查,想通過調查來感知歷史前進的步伐和對父輩們的理解,以及清晰我們的記憶和增強我們的鄉土文化底蘊。
二、課題啟動:
成立調查小組,制定調查計劃。我們把調查內容分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兩千年代五個歷史階段進行,相應的分成五個小組。組長負責制定小組調查計劃,並做好分工。分組情況如下:
六十年代組;組長: 組員:
七十年代組;組長: 組員:
八十年代組;組長: 組員:
九十年代組;組長: 組員:
兩千年代組;組長:
三、 查方法及內容:
調查主要採用訪問、實地考察、搜集相關資料的方式進行。調查內容統一設置為:1、建築材料 2、建築面積和高度 3、建築結構設計。 4、內部配套設施 五個方面。
「實地考察」
「學生搜集的老照片」
四、調查步驟:
(一)、成立調查小組後,各小組根據計劃利用三個雙休日進行調查。第一個雙休日訪問有關人士,確定下一步實地考察地點。第二個雙休日實地考察。第三個雙休日搜集有關資料。
(二)、調查結束後,小組內進行交流,把調查資料進行匯總,由小組長執筆撰寫調查報告。
(三)、所有調查小組進行廣泛交流,把各組的調查材料按年代先後順序進行梳理,結合各小組的調查報告,形成總的調查報告。
四、 調查報告:
(一)、六十年代住房——「墼屋子」和「座窗礆(jian)角」
1、建築材料:牆主要用墼(ji 土坯)壘成,牆皮用泥抹平,有的是窗戶以下用磚(老式藍磚)壘成。房定底層主要用盾子(用高粱秸綁成把)鋪就,上層用麥秸覆蓋。屋檁全部來自當地樹木,以榆、槐為主。窗戶主要用木質窗欞,上糊窗戶紙。有極少數有木質窗框按裝玻璃。大部分房門有兩塊門板組成不能透光,有極少數在門上開窗裝有玻璃可透光。俗稱「墼屋子」和「座窗礆(jian)角」。當時流行著一句俗語:「玻璃窗子,兩扇門,從里能看外面人。」可見那時人們對擁有玻璃門窗的一種奢望。
2、建築面積:東西長一般八至九米,南北寬一般四至五米,面積三、四十平方米。高一般是四至五米。
3、建築結構設計:一般設計為三間,其中一間被間開,另兩間相通,只設置一個後窗。極少數三間全部間開,俗稱「一明兩暗」,算是比較先進的了。
4、內部配套設施:當時屋內幾乎沒有什麼傢具,大都只有一個鍋台、一個用繩子吊在房樑上的燎壺(做飯時吊在灶口上方熱水,可以節約柴草)、一面土炕。當時的俗語說的好:「居家過日兩大件,一個鍋台一面炕,全家擠著不凍的恍,」鍋台與土炕緊挨著,土炕上的臟東西容易掉到鍋里,一家人都圍在鍋台上吃飯,很不衛生。
「座窗礆(jian)角」
(二)、七十年代住房——「四馬前蹄」和「磚束皮」
1、建築材料:牆由墼壘成外襯一層磚皮俗稱「磚束皮」或窗戶以下和四角用磚壘成其他牆面仍用墼壘成俗稱「四馬前蹄」,所用磚主要是老式藍磚。房定底層還是用盾子鋪就,上層用麥秸覆蓋。屋檁全部來自當地樹木,以榆、槐為主。門窗絕大部分已經使用透光性較好的玻璃,基本實現了「玻璃窗子,兩扇門,從里能看外面人。」的願望。
2、建築面積:東西長一般十四至十五米,南北寬一般仍為四至五米,在高度上也略有增加,大部分在五至六米。面積五十六平方米至七十五平方米
3、建築結構設計:一般設計為五間,其中兩間單獨開門稱為小屋。另外三間設計為「一明兩暗」,開始設置兩到三個後窗,曾加了透光度。
4、內部配套設施:開始曾天一些簡單的傢具,象小飯桌、馬扎等。鍋台和土炕有間牆隔開,燎壺開始減少,衛生條件有所善。七十年代末期一些年輕人結婚是開始用紙糊制「虛棚」來裝點居室,並購買象暖水瓶一類在當時比較高檔的生活用品。
「四馬前蹄」
「磚束皮」
(三)、八十年代住房——「水刷」和「瓦接檐」
1、建築材料:牆由純磚砌成,所用磚幾乎全部是新式紅磚,並有水泥處理的牆面出現,俗稱「水刷」。房頂底層開始用葦薄(用蘆葦編制的草席樣的東西)鋪就,上層大部分用麥秸覆蓋,只是在房檐部分鋪兩行紅瓦,俗稱「瓦接檐」。部分屋檁開始購買外地的紅松或白松。門窗仍採用木製鑲以玻璃。
2、建築面積:東西長一般十四至十五米,南北寬一般仍為四至五米,高度上大部分在五至六米。面積五十六平方米至七十五平方米。
3、建築結構設計:一般設計為五間,其中兩間單獨開門稱為小屋,另外三間有兩間相通作為客廳。每間房屋都開有後窗,前窗開的更大,寬度達到1.5—2.0米,透光度更好,空氣流通效果好。開始有石膏板或塑料布扎制的天花板出現,居室被裝點的更加美觀。
4、部配套設施:由於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農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所以有更多的傢具來充實居室,象大組合、小組合、床頭櫃、沙發、梳妝台、電視櫥等都較普遍的進入年輕人的新房。除老年人外,土炕徹底退出年輕人特別是新婚家庭居室,已初步具有了現代氣息。
「水刷」
(四)九十年代住房——「鎖皮廳」和「廈屋」
1、築築材料:牆全部磚壘並用水泥處理牆皮(水刷),打地梁和圈樑非常普遍,更加牢固。樓板、過梁、挑梁大量使用。房頂底層葦薄上再覆蓋油氈,上層覆蓋物由紅瓦代替了麥秸,屋檁普遍採用外地的紅松、白松或水泥檁條。開始出現鋁合金或塑鋼門窗。
2、建築面積:東西長仍是十四至十五米,南北寬加大到七至八米,高度則增加到七至八米。面積為九十平方米以上。
3、建築結構設計:一般設計為五小間或四大間,有兩端兩間加寬,中間三間出廈的,因形狀酷似老式的鐵鎖,被形象的稱為「鎖皮廳」。有用挑梁或過梁全部出廈的叫「廈屋」。內部結構設計更加合理,客廳、卧室、廚房、洗浴室、餐廳一應俱全。天花板、門窗、內牆、地面全部採用新材料裝飾。
4、內部配套設施:傢具更為豐富,除床頭櫃、沙發、梳妝台款式更新外,象新式潔具、冰箱、大尺寸電視也普遍出現,現代氣息更加濃厚。
「鎖皮廳」
「過梁廈屋」
(四)、兩千年代住房——「偏二層」和「樓房」
1、築築材料:牆體採用硅多孔磚,樓板、屋面板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外門窗採用塑鋼門窗,中空玻璃,內門採用木門。外牆及屋面採用聚苯板外保溫技術。房頂底層葦薄上再覆蓋油氈,上層覆蓋由物新式紅瓦,屋檁普遍採用外地的紅松、白松,水泥檁條因存在安全隱患不在被使用。
2、建築面積:由於是兩層建築,所以面積被成倍增加,一般都在二百平方米以上。
3、建築結構設計:平房更加高和寬,外部大都貼瓷磚。有的在前面建第二層,後面仍是瓦蓋房頂,被稱做「偏二層」。有的純粹是兩層「樓房」。內部結構設計沒有固定模式,完全根據個人愛好和需要自由發揮,因此出現了非常豐富的樣式。但大都是把一層作為居室、客堂使用。而二層上,基本上大部分人家把它作為卧室或儲放物品的倉庫。客廳、卧室、廚房、洗浴室、餐廳一應俱全。天花板、門窗、內牆、地面全部採用新材料裝飾。
4、內部配套設施:除了完全具有九十年代住房內部配套設施一切優點外,還順應時代的潮流出現了影視牆、陽台花園等時尚設施。
「新式平房」
「偏二層」
「樓房」
(六)、感悟:
五十年,在我們看來似乎非常漫長,但在父輩們眼裡卻非常短暫。在調查過程中,有一位被采訪老人說:「那口屋是六幾年蓋的,轉眼間其他屋都翻蓋了好幾遍了,可蓋那口屋的情景好象就在昨天。」我們雖然沒有條件體會老人的心情,但通過這半個月的調查活動,我們確實感受到社會發展的速度是如此的快,從而聯想到未來也會飛速的到來,一股前所未有的緊迫感油然而生。是啊!既然量出了歷史的距離是那樣的短,我們更應該加快前進的步伐,因為時代在急切的召喚!
附:采訪記錄 實地考察照片 搜集的老照片
Ⅱ 家鄉的住宅有什麼特點
假期里,我和爸爸准備回趟老家.在我來之前,老家在我的印象里還是一副破落的樣子:房子是用土柸建的,牆壁凹凸不你一平,認真找找,說不定還能找到螞蟻洞和蟲子洞呢.家裡只不過是有一張紅木桌子和五六把早已過時的椅子.晚上睡覺時,要好幾個人擠在一張小床,如果你一翻身,睡床邊的人可就倒打霉了!正當你睡得很香時,蚊子就會山洪奔瀉似的向你撲過來,而且還在你的身邊嗡嗡地叫.我一想到這里,我就怕得全身發抖.
回到家鄉的第二天清晨,我便約了兒時的夥伴騎車前往我日夜思念的白洋淀.一路上,林木茂密,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柏油路寬闊筆直.來到白洋淀大閘,哦,這里萬頭攢動,人聲鼎沸.這里有農民,也有城裡人,有賣食品的,有租遊船的.我驚奇地問:「這里怎麼變得這么熱鬧了?」夥伴們告訴我:「咱這里已開辟為新的旅遊點了!」我站在大閘上往淀里望去,只見水面上停泊著排排龍舟,十分壯觀.夥伴搞來一條小劃艇,我們向淀中心劃去.白洋淀水清見底,成群的魚蝦在水中穿梭,五顏六色的水草浮在水中.遠處大片大片的蘆葦向水天相接處伸展著.夥伴告訴我,如今,蘆葦塘承包以後,長勢非常好.蘆葦成了白洋淀地區人民發家致富的寶貝.
當你進入埭頭鎮,我想,首先讓你感嘆的是房子.那邊是埭頭工業區,到處是高大的廠房.這邊是排列有序的居民小區,每一幢樓房都統一的刷著奶黃色的牆漆,加上大紅色的琉璃瓦,好美麗,好氣派!商業街上一排灰白色的仿古建築,讓你感覺到這就是真正的江南!
「到了,到了!」迷迷糊糊中,我被小奇叫醒了.我趕忙往下一看,驚呆了,這是我的家鄉嗎?我還以為是哪座大城市呢!家鄉已經完全改頭換面了: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寬闊平坦的大道,各種各樣的汽車在飛奔,每隔十多米就有一個天藍加橘黃色的路燈,大街兩旁的超市、商場、醫院郵電局、休閑中心等等,排列得整整齊齊.人行道上有許多的遊人.賓館也變成了二十幾層的建築.還有綠草如茵的草地,花團錦簇的花壇,碧波盪漾的人工湖,高大翠綠的樹木.
我的家鄉在湖南邵陽,以前叫寶慶,是一個破舊的城市.但是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勞動,我們的城市慢慢地變的美麗了.我站在橋上向南邊極目遠望,河水像鏡子一樣清澈,近的地方還能看到小魚兒.河的兩側有一排排整齊的花草樹木,一直通向碧水藍天相接的地方.北面的河面真是風平浪靜、美不勝收:左面是當湖公園,偶爾還能聽見孔雀叫;右面是綠樹成陰的叢林和一座座氣派的小別墅.東邊是一排排即將拆遷的農民房和剛造好的自然水廠.向西望去,馬路很寬闊,一直向前延伸,右邊的綠化帶更是散步的好去處.
現在,人們的環境保護意思越來越強,街道旁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垃圾箱,在山上、在河邊都立有禁止仍垃圾的標志.我們的家鄉的環境越來越美麗,再也看不見「垃圾滿天」的情景了.我們的家鄉的環境從山清水秀到被污染又恢復到山清水秀,希望家鄉的人們明白,只有保護環境,才能使我們的家鄉更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以前的火車站是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只有一趟汽車到那,交通不發達.現在在邵陽的南部,高樓林立,我們的火車站就建立在這個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方.火車站的前方有一個寬闊的廣場.那兒有綠草如茵的花草樹木,一到晚上,廣場的音樂噴泉響起了,水柱一瞬間像火箭一樣沖上去,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像一個淘氣的小精靈.勞累一天的人們在廣場上散步,跳舞……調皮的小朋友在津津有味地玩游戲,別提有多麼開心了.
以前人多車少.現在是路寬車多了,想起我剛才看過的照片,我對照眼前的街道看著,一棟棟高樓大廈整齊的排列在街道兩旁,人行通道上一排排四季長青的樹,給來往的行人遮擋著太陽,不知不覺來到了超市,在蔬菜區,幾百上千個品種的蔬菜,看得我們不知買什麼菜好.聽奶奶說:「以前什麼季節就只能吃什麼季節的菜,特別是冬天,就是以大白菜和蘿卜做『當家菜』.」現在好了無論什麼時候想吃什麼菜,就可以買到什麼菜.
人們的文化、休閑生活也有了巨大的變化.你知道我們村邊上那片很大的仿古建築群是什麼嗎?我告訴你,那是我們村建起的中國第一家姓氏博物館,我們村上的老人在裡面管理和活動,豐富了他們的老年生活,也豐富了我們這里的地方特色文化.傍晚,在那燦亮的路燈下,一群人在跳健身操,沒有教練,教他們的是一台大彩電和影碟機,聽說是大家集資買的.如果你到每一村去轉轉,你會發現都有一套健身器材豎立在村中的空地上,老人孩子在那玩得開心極了.這樣的變化在幾年前是不可想像的,人們最多的活動就是看電視,而且是看不到幾個台的電視.現在人們的生活真是豐富啊!泥濘的小路變成彎曲的高速公路,貧窮的村莊變成了繁華的都市.鄧小平爺爺的改革帶放的政策為我家帶來里變化.
Ⅲ 家鄉房屋變化 作文400字 不要在網上找 農村 最好寫一方面
每個人都有的家,每個人都有出生的地方,成長的地方,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那麼在過去的這些日子裡,我們的家鄉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以前,我們的家鄉是一個魚米之鄉。有樹,有河,河裡有小魚小蝦,河面有荷花,還有像花灑般的蓮子。而且每家每戶四周都有池塘,那樣,叔叔可以去打魚,阿姨可以在池塘邊洗衣服,小朋友可以在池塘里游泳,在邊上嬉戲。現在呢,魚米之鄉變成了經濟發達的城鎮,池塘大都填平了,在上面建起了一幢又一幢高樓大廈。
以前交通和經濟都沒有現在這樣發達,路上很少有轎車和摩托車,人們以踏自行車和步行為主。「鳳凰牌」自行車在當時稱得上是最高級的交通工具了。這種自行車的輪子很大,座位很高,是用鋼鐵做成的,所以很昂貴,幾百塊錢一輛。可是現在這種上海名牌自行車已經很少見了。
聽媽媽說以前很少人家有電視機,而我媽媽家是村裡最早有電視機的,是一台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村裡的人吃完飯就到我媽媽家看電視,屋外站著一排一排的人很熱鬧。媽媽還說以前的人們是用柴燒飯,挑水喝,在河裡用手洗衣服。
現在呢,現在的人們開著小轎車、摩托車在街上穿行,現在的汽車有很多款式很多品牌,而且現在每家每戶都有電視機、燃氣爐、電飯鍋和洗衣機等。
以前人們能穿上「的確涼」布做的衣服。是相當不錯了。而現在呢,服裝品牌多種多樣,有迪士尼、埃米希等等。只要有錢要有盡有。
以前生活的確很困難,現在人們的生活改善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奔向了「小康之家」,這些變化都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政策。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更應該好好學習,為祖國美好的未來貢獻我們的力量。
Ⅳ 家鄉房子的變化作文
家鄉的變化 我們的家鄉在短短的幾年裡,從窄小的石子小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大道,從沒有電視變成了有電腦,從舊泥屋到高樓等。這一年一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 我常常聽奶奶說起以前,人們十分困難,連一日三餐都吃不飽,還要起早貪黑地幹活,逢年過節能吃上頓面飯就不錯了,更不要說雞魚肉蛋、生猛海鮮了。 從前沒有電,家家戶戶都用煤油燈照明,住在低矮的茅草屋裡,晚上做作業、讀書都看不清楚。就拿我們鄰居來說吧,以前住茅屋,每天吃二三碗稀飯,即使這樣,家裡還揭不開鍋,改革開放以後,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慢慢地建設自己的家園。他天天省吃儉用,錢積攢下來。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勞動,用自己的血汗錢蓋起了一幢三層小樓,外面貼上了別致新穎的瓷磚,裡面裝璜得的非常漂亮;還擺著新穎時尚的傢具。現在家裡變得煥然一新,這一切都是改革開放和好的辛勤勞動創造的結果。 從前的路又小又窄,還有坑,一點兒也不平坦,運輸只能靠拖拉機、手推車以及農民肩挑背扛。每逢集市道路還經常堵塞,非常不方便。我記得,小時候的一天,我跟著奶奶回老家,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一不小心被石頭拌了一腳,跌到在地,弄了一身泥巴,看著自己漂亮的衣服弄成了這個樣子,我哭著撲進奶奶的懷里。 近幾年來,靠好政策和人們的勤勞,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寬敞明亮的房子里,電視機、電冰箱等高檔家電一應俱全。人們在工作之餘,渴了,可以打開冰箱從裡面拿出飲料;累了,靠在沙發上收看電視。雞鴨魚肉更是家常便飯。家鄉人民的生活真是富裕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相信,我們家鄉在不久後的將來會變的更加美麗,更加富裕!
Ⅳ 家鄉的變化作文400字 ( 道路、房屋、環境等方面寫)
家鄉環境的變化作文五:未來家鄉環境
家鄉是花園,有著鮮花的芬芳;家鄉是森林,有著綠樹的清涼;家鄉是田野,有著收獲的希望;家鄉是雪景,有著冰晶的閃亮。
回憶過去,家家戶戶都為了不愁吃,小院里滿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種點什麼,小院里就會滿滿的,瞧去,各種顏色摻雜交錯,雜亂無章。好擁擠、好雜亂的小院。現在,各家都不怎麼種蔬菜了,而是種花。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春天,月季、玫瑰等競相開放。夏天花兒更加繁盛,五顏六色。秋天,本該百花凋零,菊花卻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紛飛,梅花卻在枝頭綻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斷。香啊,花園般美麗的家鄉。
再想以前,村裡村外都光禿禿的,幾乎沒有樹。到了夏天,在外邊聊天的大人都順著牆邊坐,小孩們大都躲在屋裡扇扇子。屋裡像蒸籠,屋外像熱鍋。而現在,房前屋後,街道兩旁,村裡村外,都種上了綠化樹,雖說不像森林那樣茂密,但也綠樹成蔭。夏天,大人們在樹下乘涼,小孩們在樹下嬉戲。茂密的樹葉,送來了陣陣清涼。爽啊,森林般清涼的家鄉。
回首以往,田野里種滿了莊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時人們的種植技術還不是很高,雖然辛勤努力了,但收獲的卻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澆灌出的莊稼,好像有意跟人們作對似的。現在呢,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遍地都是綠色無公害作物,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省時又省力,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業餘生活也豐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綠的海洋,泛起陣陣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頭,大地一片金黃,真可謂是「春種滿野皆碧綠,秋收遍地是黃金」。樂啊,田野般滿是收獲的家鄉。
回首往事,垃圾擁有一片樂土街道,任意呆在每個角落,有時還迎著風翩翩起舞,甚至在水裡游泳,讓人看了就想躲,真臟啊。現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垃圾場,街道整潔了,鋪上了水泥路,成為了一個耀眼的亮點。凈啊,冰晶般閃耀的家鄉。
家鄉在不斷的變化。在我心中,家鄉如妙齡少女,越變越好看,我從心眼裡熱愛我的家鄉
Ⅵ 家鄉房屋的變化(作文)
我的家鄉在石河子抄,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以前的房子是用木頭做的房子,沒有暖氣,沒有地暖,沒有電,沒有電視,他們是用板子洗衣服的,但是有一些我們現在不玩的東西不用的東西,現在不玩的東西有,像玩的拐、打拐,不用的東西有用油加上火可以點著然後放入一個燈里,那個燈就亮了。
現在的房子是用磚頭做成的房子,有暖氣有地暖,有電,也有電視,我們是用洗衣機洗衣服的,現在我們玩的游戲是,乒乓球、電腦游戲、打牌、玩兵……我們現在有燈,不用再費力氣去打亮油燈了。
現在的生活太好了,我現在有東西以前都沒有,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段時光。
Ⅶ 20年後回故鄉.然後在寫家鄉的那些變化.路.樓房什麼變化都要寫.在寫與同學見面的.學校變化.越詳細越好
夜,靜靜的,一輪明月掛在空中,顯得那樣的明亮,絞結(皎潔).我躺在床上,仰望著深藍色的夜空,倍想我那親愛的家鄉,20年後的家鄉是怎樣的呢?我思索著,不知不覺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20年後,我(從)哈福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畢業,並且還讀了碩士,及博士.畢業後,經過多年的努力成為了一家公司的總裁.可是我不能忘記家鄉的水土養育了我,不能忘記家鄉人民寄予我的無限希望,於是,我就坐著飛機,回到了我思念多時的故鄉.
汽車沿著公路行駛,我坐在車內,透過車窗向外望去.只見道路兩旁的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的拔地而起,高大的建築物錯落有致,形態各異,有的高聳入雲,有的小巧玲瓏,有的色彩艷麗,有的古樸典雅......
咦,那是什麼?許多塊花花綠綠的彩色磚圍成了幾個大圓圈,圓圈的四周飄舞著綵帶,熱氣球,屋頂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三角形的,八角形的,圓錐形的......"這是什麼地方呀?"我好奇地問司機,司機說:"那是新一代的兒童游樂園,可不比迪斯尼樂園遜色噢!""什麼?這就是我的家鄉嗎?"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家鄉變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以前的平房或是幾層樓的房子,都被一座座高樓大廈所代替,用石子鋪成的小路也變成了高速公路.....,
不知不覺我回到了家,家人熱情的迎接了我,我那慈祥的爸媽都老了,可是,他們在我的心中還是那麼的年輕.
我在家吃過了飯,去了我的學校,因為今天是我校校慶的日子,也是我們班聚會的日子.
我來到我的小學,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宮殿似的樓房,我把事先准備好的磁片往校園的門上一插門開了.我走了進去,沿著鵝卵石小路走到校園的紫藤下,坐在石椅上休息.我環顧四周,不遠有個大噴泉,噴出來的水柱高達10米,水珠四濺.校園里鮮花盛開,綠草如茵,使人心曠神潁......
這時我醒了,看窗外,一輪紅日正朝氣蓬勃地升起,我相信,我的家鄉----也會像紅日升起一樣不斷地發展進步.
Ⅷ 家鄉住宅變化作文550字
帶著滿懷的好心情,我回了一趟家鄉,發現家鄉變了,變得越來越美了!過去,通往家鄉的小路凹凸不平,處處塵土飛揚,旁邊就是田野。現在,小路變得寬闊平坦,兩旁還栽下了許多花草呢!
過去,家鄉附近沒有超市,只有一兩個小商店,人們要買東西都必須走好遠的路,上街趕集。現在變了,家鄉的小鎮上開了幾個超市,商場里商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人們買東西方便多了。
過去,人們住的都是瓦房。有些瓦房在下雨時還不斷的漏雨;有些瓦房上的瓦片都要碎了。房子的牆是用泥磚做成的,屋裡的光線很差……而現在,變成了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有些樓房前還種上了四季常綠的風景樹。高樹底樹相互映襯,加上各色盛開的鮮花,真是仙境一般。人們穿著乾乾凈凈的衣服,站在陽台上曬著暖和的陽光。他們呀,都喜上眉梢呢!
過去,道路兩旁沒有路燈,人們只能用手電筒,馬燈來照明。現在,路邊掛有形式各異的路燈。每到晚上,路燈綻放出花一樣的光,那光溫和又明亮,照著夜行的人、夜走的車輛,在靜寂的夜空中熠熠生輝。與周圍人家發出的亮光連成一片,又成了亮麗祥和的鄉村靜夜圖。
過去,村裡有輛自行車就算是村裡的首富了。可現在,村子裡家家戶戶都騎上了摩托車,有些人家還開上了小車呢!更不用說電視、手機、電腦等現代化設備了。村裡人變富了,村裡人不再貧窮了,這是多好的事啊!
坐上回家的車子,我滿心的歡喜、滿懷的愉快。家鄉的路、家鄉的樓房、家鄉的人們都在夕陽的余輝中漸漸地離我遠去,而我不舍地回頭說:「家鄉,您真美麗!我還會回來的!」
Ⅸ 住宅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變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變化太大了,簡直叫人不可思議。30年前,人們住的都是土房,房頂連瓦片都沒有,下雨天,人們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裡小下,有時牆壁也會掉土。人們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小米飯是等來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說大米、白面了,根本就沒有。那時人們穿的都是粗布衣,補丁羅補丁,家裡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 一直穿到實在不能穿了,用來給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還有許多孩子因為家窮,念不起數,都沒有上過學校。交通工具就更沒有了,出門全是步行。
現在,家家住的都是磚瓦結構,屋裡裝修得是富麗堂皇,有的還該起自己的小別墅。吃的是大米、白面、雞、鴨、魚、肉,天天不斷,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換新裝。出門有摩托車、小轎車,有事幾千里以外打電話、打手機一分鍾辦妥。家裡有洗衣機、電冰箱、電飯鍋、煤氣灶、大彩電等,全是電器化。大部分家庭還安裝上了電腦,孩子可以利用網路查閱資料。
現在,不但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人們的知識也得到了提高。現在講科技致富,沒有知識是不行的,許多農民都看到知識的益處,紛紛外出學技術。科學養雞、鴨、鵝、豬,家家都存了幾萬元錢,有的甚至是幾十萬、幾百萬元。農民也開始進行智力投資,讓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學,享受高等教育。
是啊,改革開放後,農村變了,人們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質也提高了。望著農村的變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祝願我的祖國越來越昌盛,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