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宅開發 > 庫克住宅模型

庫克住宅模型

發布時間:2021-03-04 03:44:33

1. 建築分幾個主義

浪漫主義
古典復興主義
折衷主義
構成主義
未來主義
解構主義
表現主義
純粹主義
理性主義
功能主義
國際風格
包豪斯主義
有機主義
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
典雅主義
粗野主義
高技派
風格派
芝加哥學派
純凈主義
%%%%%%……
其實這些還不全,很多主義之間也是相互穿插,相互交融,各有特色,有有共同點的。許多建築很難說明是哪個主義

外國近現代建築史--名詞解釋(轉載)- -
Tag: 名詞解釋 建築史

浪漫主義建築(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同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這種思潮在建築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築小品。19世紀30~7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它已發展成為一種建築創作潮流。由於追求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又稱為哥特復興建築。

古典復興建築: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末在歐美流行的復古思潮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可分為羅馬復興和希臘復興兩種傾向。在建築方面,古羅馬的廣場、凱旋門、紀功柱等紀念性建築成為效法的榜樣。但他們沒有簡單地抄襲古典建築式樣,古典復興建築體形單純、獨立、完整,細部處理朴實,形式合乎邏輯,純裝飾構件較少。採用古典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主要是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

折衷主義建築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紀上半葉在歐美興起的一種建築創作思潮。折衷主義為了彌補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在建築創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式樣,故有「集仿主義」之稱。折衷主義建築師不講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於創造豐富多彩的建築。他們將羅馬、希臘、拜占廷、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東方情調的各式各樣融會於自己的建築作品裡,以求擺脫一脈相承的譜系,創造本時代的建築風格。

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稱手工藝運動。19世紀後期英國出現的設計改革運動,提倡用手工藝生產表現自然材料,以改革傳統形式,反對粗製濫造的機器產品。在建築上主張建造「田園式」住宅來擺脫古典建築的束縛。因建築風格打破傳統手法,根據功能需要自由設計平面與造型,又得名為「自由建築運動」。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設計的「紅屋」。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19世紀80年代始創自比利時,它的特點在於運用自由曲線模仿自然形態。代表人物有凡•德•費爾德(Henry van de Velde)、霍爾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築風格上反對歷史式樣,採用流動的曲線和以熟鐵裝飾的表現方式,試圖創造適合工業時代精神的簡化形式。但由於僅限於在建築形式上尤其是室內裝飾的創新,而未能解決建築形式、功能、技術之間的結合,因而很快就逐漸衰落。

維也納學派(Vienna School):19世紀90年代末受新藝術運動的影響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形成的以瓦格納為代表人物的建築家集團。他們主張建築形式應是對材料、結構與功能的合乎邏輯的表述,反對歷史樣式在建築上的重演。代表作品是瓦格納設計的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
分離派(Secession):1897年維也納學派中的部分成員成立的建築派系。主張造型簡潔和集中裝飾,裝飾的主題採用直線和大片光牆面以及簡單的立方體。代表人物是奧別列去、霍夫曼(J.Hoffmann),代表作品是奧別列去設計的分離派展覽館。

風格派:1917年由萬•陶斯伯主編的期刊《風格》在荷蘭問世,並把風格一詞作為同時成立的集團名稱。成員有畫家、雕刻家、建築家和作曲家。風格派的目標是把藝術從個人情感中解放出來,尋求一種客觀的、普遍的、建立在對時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建築造型基本以純凈的幾何式:長方
德意志製造聯盟:在沐迪修斯的倡導下,1907年德國成立了由企業家、工程技術人員、藝術家參加的全國性的的組織「德意志製造聯盟」。目的在於提高工業產品的質量以開辟國際市場。提出的指導思想是運用先進的工業技術,經過優良的設計,生產質地優良,美觀實用的產品,范圍包括從日用品到房屋建築。聯盟促進了德國建築領域的創新活動向與工業結合的方向發展,聯盟成員的建築作品如貝倫斯的AEG透平機車間、格羅皮烏斯和梅耶的法古斯工廠都具有了現代建築的特徵。
風格派(Stijl De) 風格派的目標是把建築、雕刻和繪畫有機地組成一個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動感情的結構。主張把藝術從個人情感中解放出來,尋求一種客觀的、普通的、建立在對時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風格派建築師努力尋求尺寸、比例、空間、時間和材料之間的關系,否定建築中封閉構件的作用,消除其內部和外部的兩重性,打破室內的封閉感與靜止感而強調向外擴散,使建築成為不分內外的空間和時間結合體。建築造型基本以純凈的幾何式:長方、正方、無色、無飾、直角、光滑的板料作牆身,立面不分隔區別作用,認為最好的「藝術」是基本幾何形象的組合和構圖。風格派的主要成員有畫家蒙德里安、萬•陶斯伯、雕刻家萬頓吉羅(G•Vantongerloo)、建築師萬特霍夫(Matn』Hoff)、奧德(J.J.P.oud)、里特維德(G.T.Rietveld)等。,風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維德設計的烏德勒支(Utrecht)的施羅德住宅。

構成主義(Construction) (亦稱構成派)前蘇聯「十月革命」以後,雕刻藝術家K•馬里維奇(Kasimir Malevich 1878~1933)和N賈波(Naum Gabo 1890~1977)、A•佩夫斯納(Antoine Pecsner)兩兄弟把未來主義與立體主義的機械藝術相結合,發展成為構成主義,其綱領為:謀求造型藝術成為純時空的構成體,使雕刻、繪畫均失其特性,用實體代替幻覺,構成既是雕刻、又是建築的造型,建築的形成必須反映出構築手段。代表作品是1920年踏特林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碑模型、1924年維斯寧兄弟設計的「列寧格勒真理報分社」方案、1925年梅爾尼柯夫(Konstantin Menikov)設計的巴黎國際現代裝飾工業藝術博覽會蘇聯館。

未來主義(Futurism)(亦稱未來派)1908年由義大利青年詩人托馬索•馬利內蒂(Tommaso Marinetti)在米蘭發起,次年在巴黎發表未來主義宣言。1914年義大利建築家安東尼奧•聖•埃利亞在米蘭加入未來主義行列,並發表「未來主義建築宣言」。他在城市建設工程中提出「動」與「變」,用構圖方案表達高層建築物的電梯以及地鐵和多層車道的高速關系及新時代精神,形成了建築領域中的未來主義傾向。未來主義者反對古典的、莊重的、祭祀的、戲劇性的、裝飾的、紀念性的、輕巧的及一切取悅於人的建築,反對保護、修復和重建古典建築。他們反對垂直線和水平線,反對立方體、方錐體和圓,提倡斜線和橢圓的創造的富有動態的建築機體。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亦稱表現派)產生於20世紀的德國和奧地利,於1910年前後趨於成熟。表現主義畫家重個性、重感情、重主觀需要,設想通過外在表現、扭曲形象或強調某些色彩,把夢想世界顯示出來,以引起觀者情緒上的激動。表現主義建築師採用奇特、誇張的建築形體來表現某些思想情緒、象徵某種時代精神。最能代表表現主義風格的作品是由門德爾松1920年設計的德國波茨坦市愛因斯坦天文台。

純粹主義(Purism) 以新帕拉圖哲學為基礎,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現的造型設計傾向。由建築師兼畫家勒•柯布西耶和畫家奧占芳發展起來的。1920年以後,在柯布西耶的力主下,建築領域出現了純粹主義創作思潮。它以「數學」即秩序為基礎建立新的美學觀,提倡由經濟法則和數字計算形成不自覺的美。建築師應該注意的是構成建築自身的平面、牆面和形體,並應在調整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創造純凈與美的形式。「法線」是在創造純凈與美的形式的過程中,用來作為構圖參考的。在建築造型上,純粹主義摒棄個人情感,反對裝飾,認為比例是處理建築體量與形式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提倡表現立方體,圓錐體以及它們在陽光下的光影變化為主的構圖手法。薩伏伊別墅是純粹主義的經典作品。

理性主義(Rationalism)簡稱Rats。20世紀初期,歐美建築界揚棄古典理性主義思想,科學地探索現代建築發展方向的創作思潮。理性主義的基本原則是:1、注重建築目的的邏輯性,將房屋與使用者聯系在一起,把經濟放在首要的地位。試圖以建築參與或解決部分社會問題。2、注重建造過程的邏輯性。系統地引進工業技術、標准化和在環境設計的各個層次進行預制化。反對裝飾,提倡建築形式與結構體系及建造過程協調一致,建築外形能如實地反映建築結構及構造特點。3、注重建築使用的邏輯性。提倡簡潔、清晰、明朗的建築風格,視空間為建築的實質,強調空間設計的重要性,建築應盡可能地滿足功能要求。理性主義不是一種流派,而是一種創作思潮。

國際式 International Sryle(亦稱「國際風格」)20世紀20年代以後,各國的建築相互影響,在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彼此接近的形式風格。1925年,格羅皮烏斯編印過一本建築圖集,其中收集了德國建築師貝倫斯、法國建築師貝瑞、勒•柯布西耶等人,以及他自己的作品,這本圖集題名為《國際建築》。這個書名在20年代末期轉變為一種特定建築風格的名稱——「國際式」。1932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過75幅歐美新建築圖片,約翰遜和希契科克(R.H.Hirchcock)為此編寫了一本書,名為《國際式:1922年以來的建築》(International Style,Architecture Since 1922)。從此,「國際式」這個名稱在許多地方被當作現代建築的同義語了。國際式不是一種創作思潮,而是現代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種極為普遍的建築形象。國際式建築的特點是手法洗練,以矩形體為主,平頂、多窗、少裝飾,房間布局自由,把秩序作為設計的要素之一。

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在現代建築中設計中,將實用作為美學主要內容、將功能作為建築追求目標的一種創作思潮。芝加哥建築師沙里文是功能主義的奠基者。提出「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早期功能主義的重點是解決人的生理需要,其設計方法為「由內向外」逐步完成。在功能主義發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進建築設計之中,建築形式成為功能的一個組成部分。

芝加哥學派 (Chicago School) 美國最早的建築流派,是現代建築在美國的奠基者。芝加哥學派突出功能在建築設計中的主要地位,明確提出形式從功能的觀點,力求擺脫折衷主義的羈絆,探討新技術在高層建築中的應用,強調建築藝術應反應新技術的特點,主張簡潔的立面以符合時代工業化的精神。芝加哥學派的鼎盛時期是1883年~1893年之間,它在建築造型方面的重要貢獻是創造了「芝加哥窗」,即整開間開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簡潔的獨特風格。在工程技術上的重要貢獻是創造了高層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形基礎。工程師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學派的創始人,他1879年設計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廈。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險公司」十層辦公樓(Lnsv rancr uilding),標志芝加哥學派的真正開始,是第一座鋼鐵框架結構。沙利文是芝加哥學派的一個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從功能」為功能主義建築開辟了道路。

包豪斯學派(Bauhaus School)20世紀20年代德國以包豪斯為基地形成與發展的建築學派。格羅皮烏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與包豪斯其他成員共同創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術和經濟為主的建築觀、創作方法和教學觀。他們重視空間設計;強調功能與結構的效能;把建築美學同建築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聯系起來;提倡以新的技術來經濟地解決好新的功能問題。包豪斯的教學特點是:反對模仿因襲,將產品設計同機器生產、社會發展及各門藝術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論素養。包豪斯學派的代表作是包豪斯校舍。

草原式住宅(Prairie Style)美國著名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於1900年前後設計的一系列住宅,這類住宅大多座落在郊外,用地寬闊,環境優美。建築從實際生活需要出發,在布局、形體、以至取材上,特別注意同周圍自然環境的配合,形成了一種具有浪漫主義閑情逸致及田園詩意般的典雅風格。草原式風格追求表裡一致性,建築外形盡量反映出內部空間關系,注意建築自身比例與材料的運用,力圖擺脫折衷主義的常套,造型效果猶如植物覆蓋於地面一樣。建築往往利用垂直方向的煙囪將高高低低的水平牆垣、坡度平緩的屋面、層層疊疊的水平方向陽台與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統一起來。它既具有美國建築的傳統風格,又突破了傳統建築的封閉性,很適合於美國中西部草原地帶的氣候和地廣人稀的特點。建築以磚木結構為主,盡量表現材料的自然本色,重點裝飾部分的花紋大多圖案化的植物圖形或由直線組成的幾何圖形。伊利諾州的威立茨住宅(Willitts House 1902)是草原式住宅的代表。

有機建築 (Organic Architecture)20世紀20年代產生於美國的現代建築理論及創作思潮。1900年,沙里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6~1924)明確地提出了有機建築的觀點,他強調整體與細部、形式與功能的有機結合。真正把有機建築發揚光大,並推動其成為現代建築創作思潮的是美國著名建築師萊特。有機建築特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1、建築的整體性與統一性。特別突出視覺和藝術的統一,常以母題構圖貫穿全局;2、空間的自由性、連貫性和一體性。主張「開放布局」(Open planning);3、材料的視覺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與功能的統一。主張從事物事物的本質出發,提倡由內而外的設計手法。流水別墅(亦稱考夫曼別墅1936~1939)是有機建築的代表作。有機建築的代表人物還有哈里寧(Hugo hlaring)、阿爾托•夏隆(Hans Scharoun)、奧托(F.Otto)等。

國際現代建築協會 (CIAM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odern Arohitecture)簡稱:「國際建協」,亦譯「國際新建築會議」。1928年,由24位代表各國的建築師(法國6人、瑞士6人、德國3人、荷蘭3人、義大利2人、西班牙2人、奧地利1人、比利時1人)在瑞士一古堡聚會,成立了「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其目的是反抗學院派的勢力,討論科學對建築的影響、城市規劃以及培訓青年一代等問題,為現代建築確定方向。CIAM的基本觀點是:建築是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聯的基本活動;建築師的使命是用新建築反映現代精神、物質生活;建築形式隨社會、經濟等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要謀求調和各種不同的因素,把建築在經濟與社會方面的地位擺正。它的宗旨是堅持研究與創作的權力,樹立獨特見解。

機器美學 其含義有三方面:其一,建築應象機器一樣符合實際的功用,強調功能和形式之間的邏輯關系,反對附加裝飾;其二,建築象機器那樣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強調建築風格的普遍適應性;其三,建築應象機器那樣高效,強調建築和經濟之間的關系。柯布希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機器」就是基於這種思想而提出的。

模度(Molor)又稱模數理論。柯布希耶從人體尺度出發,選定下垂手臂、臍、頭頂、上伸手臂四個部位為控制點,與地面距離分別為86、113、183、226cm。這些數值之間存在著兩種關系:一是黃金比率關系;另一個是上伸手臂高恰為臍高的兩倍,即226和113cm。利用這兩個數值為基準,插入其他相應數值,形成兩套級數,前者稱「紅尺」,後者稱「藍尺」。將紅、藍尺重合,作為橫縱向坐標,其相交形成的許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稱為模度。但有人認為柯布希耶的模度不能為工業化所利用,因為其數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數來表達。

居住單位 柯布希耶把他所設計象馬賽公寓那樣帶有服務設施的居住大樓當作組成現代城市的一種基本單位而稱做「居住單位」。

少就是多 密斯把他先結構、後形式,先空間、後功能和講究條理的設計方法歸結為把他在1928年說過的這句話「少就是多」,其具體內容寓意於兩個方面:一是簡化結構體系,精簡結構構件,使產生沒有屏障或屏障很少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築空間;二是凈化建築形式,精確施工,使之成為不附有任何多餘東西的只是由直線、直角組成的規整和純凈的鋼和玻璃方盒子。

十次小組 (Team X)以史密森夫婦為首的一個青年建築師組織。他們因在CIAM十次大會上公開倡導自己的主張,並對過去的方向提出創造性的批評而得名。十次小組形成於1954年1月在杜恩召開的CIAM十次大會的准備會議。十次小組提倡以人為核心的城市設計思想:建築與城市設計必須以人的行為方式為基礎,其形態來自於生活本身的結構發展。

典雅主義 (Fornalism)亦譯「形式美主義」,又稱「新古典主義」、「新帕拉蒂奧主義」、「新復古主義」。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官方建築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築傳統構圖手法,比例工整嚴謹,造型簡練輕快,偶有花飾,但不拘於程式;以傳神代替形似,是戰後新古典區別於30年代古典手法的標志;建築風格莊重精美,通過運用傳統美學法則來使現代的材料與結構產生規整、端莊、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義發展的後期出現兩種傾向:一是趨於歷史主義,另一是著重表現純形式與技術特徵。典雅主義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建築師菲利蒲•約翰遜(P.Johnson 1906~)、斯東(Edwand.D.Stone,1902~1978)、和雅馬薩基(M..amasaki,1912~)。斯東設計的美國在新德里的大使館(U.S.Embassy New Delhi 1955~1958)於 1961年獲美國AIA獎,是典雅主義代表作。

粗野主義 (Brutalism)亦譯「野性主義」或「樸野主義」。以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耶比較粗獷的建築風格為代表的一種設計傾向。1、粗野主義同純粹主義一樣,以表現建築自身為主,講究建築的形式美,認為美是通過調整構成建築自身的平面、牆面、空間、車道、走廊、形體、色彩、質感和比例關系而獲得;2、把表現與混凝土的性能及質感有關的沉重、毛糙、粗魯作為建築美的標准。粗野主義在建築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3、以大刀闊斧的手法使建築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現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徵。馬賽公寓是粗野主義達到成熟階段的標志。粗野主義對現代建築思潮演變起了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婦(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義」概念之後。史密森夫婦追隨柯布西耶粗獷的建築風格,熱衷於對建築材料特性的表現,並將之理論化、系統化,形成一種有理論、有方法的設計傾向。他們自稱是「新粗野主義」,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則為「粗野主義」。兩者一脈相承,並無本質上的差異。

高技派 (High-Tech)亦稱「重技派」。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的、建築造型、風格上注意表現「高度工業技術」的設計傾向。高技派理論上極力宣揚機器美學和新技術的美感,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提倡採用最新的材料——高強鋼、硬鋁、塑料和各種化學製品來製造體量輕、用料少,能夠快速與靈活裝配的建築;強調系統設計(Systematic Planning)和參數設計(Parametric Planning);主張採用與表現預制裝配化標准構件。2、認為功能可變,結構不變。表現技術的合理性和空是的靈活性既能適應多功能需要又能達到機器美學效果。這類建築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藝術與文化中心;3、強調新時代的審美觀應該考慮技術的決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業技術接近人們習慣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的美學觀,使人們容易接受並產生愉悅。

密斯風格 (Miesian Architecture)又稱「簡素主義」、「純凈主義」由著名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68~1970)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於美國的一種建築設計傾向,以「少就是多」為理論根據,以「全面空間」、「純凈形式」和「模數構圖」為特徵的設計方法與手法,其設計原則是「功能服從空間」。它具有表現主義傾向、提倡忠實於結構和材料,特別強調簡潔嚴謹的細部處理手法。

象徵主義 (Symbolisn)20世紀60年代較為流行的一種建築設計傾向。象徵主義追求建築個性的強烈表現,設計的思想及意圖常寓意於建築的造型之中,能激起人們的聯想。象徵主義建築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把藝術造型和環境設計作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它可分為具體的象徵和抽象的象徵二種形式。E•薩里寧(Eero Saarinen 1910~1961)設計的紐約環球航空公司航空站(TWA Terminal , Keunedy Airport,1956~1960)是象徵主義代表作。

銀色派 (The Silvers 亦稱:「光亮派」slick style)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歐美的一種建築思潮。銀色派在建築創作中注重先進技術、綜合平衡、經濟效益和裝修質量。其風格特徵主要表現在大面積的玻璃幕牆上。其建築特點是:1、通過大面積鏡面或半反射玻璃使建築融合在四周環境的映象或藍天的背景之中,並能創造出影像不斷變化的動態效果;2、反映工業化的時代特點,反映出新的藝術觀,它光澤晶瑩、現代感強;3、由於建築材料的限制,它具有風格程式化的趨向,缺乏地方特色;4、由於透明,反射的效果,給街上的汽車駕駛帶來了一定困難。銀色派的代表人物是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佩利。1971年佩利創造了銀色派的經典作品——洛杉磯太平洋設計中心。

灰色派 (The Grays 亦稱:「兼俗主義」或「包含主義」)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歐美的一種建築思潮。灰色派公開宣布與現代主義分道揚鑣,認為建築應該歉收並蓄各種形式,可以將古往今來不同建築特點結合在一起。開放的、包羅萬象的、聯系傳統的建築。灰色派的建築理論基礎來自於美國著名建築師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文丘里所著的《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c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66)和《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是灰色派的經典著作。灰色派是後現代派的主要創作思潮。

白色派 (The Whites) 以「紐約5[埃森曼(Peter Eisenman)、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格瓦斯梅(Charles Graves)、赫迪尤克(John Hedjuk)、和邁耶(Richard Meier)]」為核心的建築創作組織,在本世紀70年代前後最為活躍。他們的建築作品以白色為主,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派和明顯的非天然效果,被稱為美國當代建築中的「陽春白雪」。「紐約5」與「白色派」常為互代。他們的設計思想和理論原則深受風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響,對純凈的建築空間、體量和陽光下的立體主義構圖、光影變化十分偏愛,故被稱為早期現代主義建築的復興主義。白色派建築的主要特點是:1、建築形式純凈,局部處理於凈利落、整體條理清楚。2、在規整的結構體系中,通過蒙太奇的虛實的凹凸安排,以活潑、跳躍、耐人尋味的姿態突出了空間的多變,賦予建築以明顯的雕塑風味;3、基地選擇強調人工與天然的對比,一般不順從地段,而是在建築與環境強烈對比,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之中尋求新的協調;4、注重功能分區,特別強調公共空間(Public Spaces)與私密空間(Private Spaces)的嚴格區分。邁耶設計的道格拉斯住宅(Douglas House 1971~1973)是白色派作品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個。80年代以後,白色派的五位主要成員各自沿著自己的創作方向奮力前進,他們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白色派做為一個建築組織卻隨之逐漸消失了。

阿基格拉姆學派 (Archigram亦譯「建築電訊團」或「阿基格拉姆集團」)1960年以彼得•庫克(Peter Cook)為核心,為倫敦二建築專業學生集團為主體成立的建築集團,他們把使用建築的人看成是「軟體」、把建築設備看成是「硬體」,是建築的主要部分。「硬體」可依據「軟體」的意圖充分為之服務。至於建築本身,他們強調最終將被建築設備所代替,因此被看成是「非建築」(Non-Architecture)或「建築之外」(Beyond Architecture)。阿基格拉姆學派反對傳統、反對專制、反對任何形式的束縛,提倡自由,對技術抱著樂觀的態度。

新陳代謝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築師丹下健三的影響下,以青年建築師大高正人、植文彥、菊竹清川、黑川紀章以及評論家川添登為核心,於1960年前後形成的建築創作組織。他們強調事物的生長、變化與衰亡,極力主張採用新的技術來解決問題,反對過去那種把城市和建築看成固定地、自然地進化的觀點。認為城市和建築不是靜止的,它像生物新陳代謝那樣是一個動態過程。應該在城市和建築中引進時間的因素,明確各個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長的因素上,裝置可動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縣文化會館。它較為全面地體現了新陳代謝派的建築觀。
費城學派 (Philadelphia School)以美國著名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I.Kahn 1901~1974)為核心的建築流派。費城學派的理論基礎是有關「形式」概念的提出。「形式」(FORM)是一種外在於建築師思想意識而客觀存在的。建築師的職責是發現這一形式,然後才是設計。「形式」是「什麼」。而「設計」是「怎麼」。「形式」不因人而異,「設計」則屬於設計人。這種方法導致了一種以結構、構造為裝飾的建築的產生,而不是在建築外形上隨意加上裝飾。費城學派反對芝加哥學派「形式服從功能」的

2. 諾曼·福斯特的建築師小傳

福斯特16歲輟學,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曼徹斯特市政廳當職員,工作地點是一個具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特色的標志性建築,這將他帶入了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特色的建築及工藝環境之中,使他不只有機會在現場觀纂這座盛大建築攻總體效果,並且還有機會注意到光線究使用和扶手的設計等細節的東西。在他加入英國皇家空軍服役時,他的建築師願望變得十分強烈。兩年後退伍,他曾經嘗試過幾份工作,之後的某個機會使他進入曼徹斯特的一家建築公司——約翰布來德沙爾及夥伴建築行工作。這一工作後來被福斯特描述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1956年,福斯特在他21歲時最終進入了曼徹斯特大學,並選擇了為之奮斗一生的職業。1961年在曼徹斯特完成學業後,福斯特獲得了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一個特殊課程獎學金一土亨利獎學金,諾曼·福斯特今天的許多方面都起源於他在美國讀研究生那段時間。1963年聯合成立了四人小組Team 4。他們的第一件作品就是為人熟知的阿波羅17登月艙。康沃爾郡的設計開拓了生態建築的理念,這一建築的特色體現在它的天窗畫廊和一個有山水畫的屋頂,他們以此建築設計獲得了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的一個獎項1965年四人小組在斯文頓設計了30000平方英尺的工廠,這一工程獲得了國際性的贊譽。
諾曼·福斯特因其建築方面的傑出成就,於1990年被冊封為爵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傑出人士名冊,1999年獲終身貴族榮譽,並成為泰晤士河岸的領主。福斯特還獲得了眾多的榮譽和獎項,主要有「工業建築皇家設計師」、「傑出設計師學會會員」、皇家工學院榮譽院士、英國皇家建築學院和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等榮譽。1999年,福斯特榮獲第21屆普利茲克建築獎。2002年,他贏得了國際建築聯合會評定的「Auguste Perret」獎項和「Praemium Imperiale」獎項,並被浦·勒·馬利特列入科學藝術領域傑出人物名冊。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海外工惺也曾被授予「女王獎」。 1991年以來,諾曼·福斯特獲得密斯·凡·德羅獎的歐洲建築大獎、法國建築協會金獎;美國藝術與文學學會阿諾德·W·布倫納紀念獎、美國建築師協會1994年建築金獎、UniversidadInternacional'Menendez Pelayo'金獎, Santander,Spain1995;法國文化部的藝術與文字顧問團高級顧問;the Order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MIPIM 年度人物獎;「Building」1996年度建築師名人獎;因為巴塞羅那城市建設所作貢獻獲得the'Premi a la millor tasca depromoció international deBarcelona'榮譽;1997年特許設計師協會銀獎;1999年入選德國聯邦傑出人物名冊;Walpole傑出成就獎;並於1999年榮獲第21屆普利策建築大獎。1995年事務所被授予皇家出口獎。
諾曼·福斯特在普利策頒獎典禮上的發言
1999年
會長先生、市長先生、普利策夫人、女士們先生們。對每個人來說,我們的成長背景都存在著差異,我們的歷史及歷史英雄、我們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的經歷都不盡相同。然而無論從個人成長還是事業發展來說,我都一直如此幸運地擁有眾多胸襟開闊的同事和合作者,慷慨的資助者和客戶,更有明智的雙親。在此種意義上來說,普利策獎金是要合理分開的。因為就像一項建築設計,在建築師本身之外還有許多人參與了它的誕生。所以今晚,我將以此獎金和我的親人朋友們共享。無論對美國還是歐洲,我內心都存在某種非常特殊的感激,這種感覺可能源自於我的少年時代。十幾歲時,通過當地的圖書館,我發現了關於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和勒·柯布西埃的作品,那絕對是非同一般的世界。我曾經幻想自己的家就在美麗的草原別墅或者巴黎林蔭大道中,我至今還記得自己當時對兩者都是同樣地著迷。十年之後,作為耶魯大學的研究生,我有幸通過跟隨幾位偉大的導師學習,使我兒時那些夢想的片斷得以實現。正是文森特先生淵博的學識讓我在舊時代與新世界的交互之間大開眼界,他使我在曼徹斯特大學時代曾經學習和游歷的那些歐洲城市空間和現代建築變得更加意味深長。在耶魯大學時代,一個至關重要的經歷是我曾經全身心地工作於那些偉大而富有才華的設計師的作品中,在幅員遼闊的美國海岸之間穿梭。
古往今來,一代又一代建築師繼承前人,學習發展。然而我在耶魯大學的另兩位老師卻為我展現了美國和歐洲兩種不同的文化,兩種風格都是那樣極端。保羅·魯道夫創造了一種極富活力、充滿高度競爭的工作室氛圍,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建築界學者的連續造訪推動著這種熱烈的氣氛。工作室是開放的,可以出入自如,裡面經常「殺氣重重」。在這里一種設計理念、設計思維可以在一天之內被瓦解推翻,也可以在一夜之間又獲取重生。
但是競爭的唯一標準是最終呈現出來的建築圖紙和建築模型的質量。在最後作品前沒有你申辯的空間,沒有任何其他托辭可言,自己的實力只有用優秀的作品來證明。
工作室強調切實效果的這一理念綜合反映了美國社會中所盛行的一種信念:只要願意付出足夠的努力,任何追求都有可能變為現實。身處這種氛圍中,就像是在呼吸新鮮空氣,使我感到自己並非一個背井離鄉、遠離英國的孤獨者,是美國讓我對自信、自由和自我肯定有了更深的理解。
1961年我在耶魯大學的時光是我未曾預料的一筆財富,因為這一時間標志了從保羅·魯道夫到塞吉·車麥耶夫的主導地位的轉變。所以我們前半年學習接受的是保羅·魯道夫先生的東西,而後半年又有機會轉學另外一種風格。塞吉·車麥耶夫的歐洲風格之如保羅的美國風格那麼鮮明,不但體現在穿著言談上,更深深植根於兩種不同的哲學中。
對塞吉·車麥耶夫來說爭辯和理論研究比動手實施方案做出模型成品要佔據更優先地位,質疑在先,並且方案分析決定行動。然而,事實上我對此途徑卻是十分熟悉,因為我在曼徹斯特的教育,一直相當注重行業用具、繪畫原則以及調配原料這些有嚴格要求和規定的東西。
應該順便提及的是我對自己扎實的基本功練習所打下的堅實基礎仍然心存感激。塞吉·車麥耶夫將我帶入了他與克里斯多夫·亞歷山大合作的社區的「私密與空間」的研究之中。並且應塞吉·車麥耶夫的邀請,我對學院一份講授城市規劃課程的工作產生了興趣,至今我對此門課的印象還十分深刻。當然我所接觸的設計風格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復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到耶魯大學來學習發掘歐洲古典建築知識,然而由於美國推崇的是諸如曾經在哈弗教授過魯道夫的格魯皮爾斯(Gropius),這使得魯道夫及埃德·巴密斯(Ed Bames)等整個一代美國建築師的風格都出自那一相同的歐洲傳統流派。
但是回顧建築界40年來的發展,我能看到我們的實踐一直被這種執著的行為和研究所激勵,使我們懷著永不知足的好奇心來探索事物的原理,探究它們是結構組織還是機械繫統。作為社會的一部分,我們認為建築是人類根據需要而創造出來的,而這種需求既是精神上的,同時又是物質上的。從不拿任何事情來做擔保,而總是試圖探尋更深層的東西,試圖深入了解許多人類活動分支的內部運作方式,也正是我們作為建築師要探索和回答的東西
所以,我們工作室的核心正是理論分析和實踐行動的密切結合。我深深地感激我的同事夥伴們,是他們在過去的25年甚至30年中幫助我發展了這一信念。他們是賽賓斯-格雷、大衛·納爾遜、格雷厄姆·飛利浦、肯莎圖沃斯以及加入我們的巴里庫克。我們所有的人都對我的妻子溫迪懷有一份十分特殊的感激,因為在1967年我們合力開創了事務所的前身。在一段短暫的時期里,邁克爾·霍普金斯曾經加入我們,與我們共同工作,他是一位與我志趣相投的朋友,我對他心存感激。溫迪的鼓動促成我們工作室遷往托馬斯河畔。那是一個由平均年齡只有30幾歲的年輕人組成的超強動力團隊,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國家,用多種語言進行交流。這一事務所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與當年耶魯大學的工作室十分相似。令人悲痛惋惜的是溫迪永遠不能看到它的實現了,但是無論對她還是對我來說,有關溫迪的記憶都記載在了我們的孩子們身上。
如果說1967年是我和溫迪事務所實踐的開端,這一年同時還標志著一段將近四年富有激情和創作靈感的時期的結束;標志著溫迪和我,還有以前耶魯大學同學理查德·羅傑斯所共同組建的四人小組——Team 4的結束。理查德仍是我親愛的朋友,令人愉快的是30多年之後我們仍能分享那些共同工作時的價值觀和所堅持的發展方向。
懷想當初在耶魯大學的日子,我記得文森特的演講在廣大在校生心中具有統治地位,可以想像文森特以及這一學生群體將會對未來市民和工業界領導者產生的積極影響。一座建築沒有委任者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你可以說這一點顯而易見,但是其中或許體現的並不明顯的是投資者的認同和創造性建議。當然任何一位建築師都可以發表異議,但是事實總是完美的建築背後會有同樣出色的投資商。當然在最終建築方案的質量和其設計決策過程之間還需要協調眾多的因素。同我所有的建築師同行們一樣,我對那些明智的特殊投資者十分感謝,這些建築投資者中的幾位就在我們今晚的會場之中。
在建築設計方案背後最優秀的團隊中,在一個方案設計完成並交由他人建造和投資的過程中,建築師問的不同意見和個人思維靈感之間總能碰出創造的火花。或許這也是另外一種進行建築設計分析和實踐的途徑,是對設計方案的多方面探索,是對最優設計方案的不斷革新和追求。
建造一座成功的建築當然必不可少地需要多方因素的配合協作,需要特殊顧問,特別是工程師和大量的勘測人員。藉助今晚這個好機會,我向在過去及未來中不斷發揚他們的高度創造力的貢獻者們表示感謝。我總是驚訝於大學中進行重點建築教學培養課程的短暫,而實際上,許多建築師只是參與了一棟建築的組合建東京千年塔造。並且我還深深地質疑將那些設計者和建造者所需要學習的課程分離開來的做法是否合理,而在過去這些內容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然,教學方法告知了我們它將產生的結果。
建築施工現場是十分危險的,盡管他們越來越接近於預制構件的匯集場地。可以肯定的是建築師更需要去工廠,深入了解構件的製造,不但去學習,還要以此知識基礎來配合自己的設計,而且應該學會對那些將夢想變成現實的製作者心懷感激並表達謝意。
亞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創造建築史詩新尺度的機會。沒有土地開發就不會產生問題,要製作一個小島要擴建一座機場,我們要一夜之間將之轉換為一個新的方案。這種思考的尺度才可能是將來全球建築發展的趨勢,是從實際需要出發,而非只是依從於你主觀的選擇。在自由思考的領域,我們都有自己的良師。我非常感激能和晚年的巴克明斯特·富勒一起工作,他是一位像19世紀傳統建築界中的帕克斯頓(Paxton)一樣的英雄,是真正的高科技運用的主人。他也永遠是合理建設的執行者,他強調地球生態的脆弱,並擁有領先於那個時代的全球生態意識。他堅持了一個指導精神,如在後來他作為一個繪畫設計者而著稱的一項德國設計所體現的一樣。但實際上對一個哲學家來說,建築設計與將一個洋蔥剝掉皮再切成薄片具有相同的客觀重要性,而他則兩者都極其擅長。
有趣的是巴克明斯特·富勒風格的美國建築的和奧圖代表的歐洲風格的設計如何在交織中貫穿始終,這一點甚至體現在今晚這一起源於美國而舉行於最具歐洲風格的城市——柏林的頒獎典禮上。德國的歐洲風格有一點體現於是由我們來自英國的建築師有幸參與了重建柏林國會大廈的工程。重要的是,此工程已經提供了擴展以下兩個議題界限的機會,我深信這也是未來城市擴展特別重要的兩個方面:公眾空間的角色和更注重生態平衡的建築。我與同事一起,有幸在歐洲的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得到了許多榮譽和創造性的機會。但是對我個人而言,最重要的獎勵莫過於我的太太依琳娜,盡管沒有巴塞羅那長途信息塔就沒有我們的婚姻。我想對伊琳娜說一聲謝謝。這次婚姻對我有更新和更深刻的意義。回到建築獎項的主題之上,我得益於很多基金,特別是使我能進耶魯大學深造的亨利獎學金。受到諸類獎學金的鼓勵,我與我的同伴也建立了一個基金來支持深入的教育性研究。今晚我們非常感激普利策獎金,這也將是我們設立的那一研究基金的一個堅實組成。
獲得普利策建築獎並能與眾多的建築界同僚一起分享這個獎項,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榮譽,他們創造了我一直以來十分敬仰和尊敬的作品。令我十分欣喜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位來到了今晚的頒獎現場。自1979年第一屆普利策建築獎以來保留了一個傳統,就是與所有獲得這一獎項的人一起對審議委員會成員表示感謝,我很榮幸能加入眾多獲獎者的行列一起感謝那些為推進普利策建築獎理念而不辭辛勞的人們。我想要謝謝普利策一家,尤其是已故的普利策先生,感謝這一獎項給大家的鼓勵、啟發和贊助。這一獎金實質上是建築界的一個廣義范圍的慶典。
面對新千年的挑戰,我忍不住暢想廣義建築領域的發展將意味著什麼。設計專業的代表、政客和工業領域中的人,他們之間的界限在哪裡;道德、激勵和行動之間的區分在哪裡。這種挑戰是令人生畏的,我們已經看到新一代百萬人口城市的成長,可以預測在未來的15年內城市建設將繼續擴展,並有超過2億5千萬人口以上的增長。
不久前我去墨西哥參加一個文化活動,是關於干預歷史城市的活動。當時我便產生了這樣一幅柯勞克(chalco)郊區似的漁獵場景:這個郊區就像一座歐洲城市那麼大,有350萬人口,但是與他們卻有相當的不同。在這里沒有城市系統部分:沒有排水,沒有輸水干線,沒有下水道排污系統,沒有瓦斯,沒有電,沒有鋪設過的道路。面對這種場景,你可以爭辯他們也許還算是幸運者,因為還有1億人民根本無家可歸。這種觀點也使得全球59億人口中有20億人除了燒諸如樹林等天然材料或者動物糞便外無法獲取能源部不算什麼。然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我們一半的能量卻消耗在建築上,剩下的部分則大多分別消耗在運輸和工業領域等與污染相關的問題中。所以,當世界上其餘國家和地區都發展起來時又將產生什麼問題呢?我們是否應該懷疑在過去的50年中我們所造成的污染問題呢?如果這些對設計職業還沒有帶來足夠的認識,它同樣將是一場我們不可避免的戰爭,而不是急於追捧那些緊隨的言論。當然戰後受難者所需要的緊急避難所應該被提到較高的議程上來。我們可以將職責進行分工,並肯定能比那些充斥在我們的報紙上的帳篷城市建設得要好,更不用說象柯勞克等一類城市的未來了。我認為,這些將是建築設計建造在新千年廣義建築范圍內所要面臨的挑戰。謝謝!

3. 管理學是幫助我們實現感性分析能力嗎

1.請以三聚氰胺事件為例,談談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與重要性。
答:社會責任使企業追求有利於社會長遠目標實現的一種義務,它超越了法律與經濟對企業所要求的義務。社會責任是企業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業處於義務的自願行為。
(1)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十分豐富和廣泛,除法律規定的企業行為規范以外,所有可能影響社會福利的企業行為都應納入企業社會責任之內。大體上可以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①辦好企業,把企業做強、做大、做久。(努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創新,向社會提供更好、更新、更多的產品和服務,使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更美好。同時也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並使職工隨著本企業的成長而得到全面的提高。)
②企業一切經營管理行為應符合道德規范。(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行為,包括企業內部管理、產品設計、製造、質量保證、廣告用語、營銷手段、售後服務、公關工作等,都應符合道德規范。因為所有這一切都會對社會產生善或惡的影響,尤其是不合格的產品可能對社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傷害,「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案例。)
③社區福利投資。(對企業所在社區或其他特定社區的建設進行福利投資,包括醫院、學校、幼兒園、老人院、住宅、公共娛樂設施、商業中心、圖書館等有關社區人民福利的一切設施的投資,均不應以賺取商業利益為目的,因為社區為本企業的發展已經作出了太多犧牲和貢獻。)
④社會慈善事業。(對社會教育、醫療公共衛生、疾病防治、福利設施及對由於特殊的天災人禍所引起的一切需要幫助的人,企業應根據自身優勢適當定位,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盡到應盡的社會責任。尤其對那些突發性社會災難事件,例如,地震、海嘯、颶風與恐怖襲擊等造成的巨大災難,企業應給予特別的關注,並爭取在第一時間作出快速而適當的反應。但不必相互攀比作秀,應當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⑤自覺保護自然環境。(企業應主動節約能源和降低其他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盡可能減少企業活動對生態的破壞。積極參與節能產品的研究開發,參與對地球荒漠化和地球變暖所引發的各種災害的研究和治理。)

4. 建築設計的派別

建築派系分類

浪漫主義建築(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同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這種思潮在建築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築小品。19世紀30~7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它已發展成為一種建築創作潮流。由於追求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又稱為哥特復興建築。

古典復興建築: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末在歐美流行的復古思潮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可分為羅馬復興和希臘復興兩種傾向。在建築方面,古羅馬的廣場、凱旋門、紀功柱等紀念性建築成為效法的榜樣。但他們沒有簡單地抄襲古典建築式樣,古典復興建築體形單純、獨立、完整,細部處理朴實,形式合乎邏輯,純裝飾構件較少。採用古典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主要是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

折衷主義建築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紀上半葉在歐美興起的一種建築創作思潮。折衷主義為了彌補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在建築創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式樣,故有「集仿主義」之稱。折衷主義建築師不講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於創造豐富多彩的建築。他們將羅馬、希臘、拜占廷、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東方情調的各式各樣融會於自己的建築作品裡,以求擺脫一脈相承的譜系,創造本時代的建築風格。

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稱手工藝運動。19世紀後期英國出現的設計改革運動,提倡用手工藝生產表現自然材料,以改革傳統形式,反對粗製濫造的機器產品。在建築上主張建造「田園式」住宅來擺脫古典建築的束縛。因建築風格打破傳統手法,根據功能需要自由設計平面與造型,又得名為「自由建築運動」。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設計的「紅屋」。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19世紀80年代始創自比利時,它的特點在於運用自由曲線模仿自然形態。代表人物有凡•德•費爾德(Henry van de Velde)、霍爾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築風格上反對歷史式樣,採用流動的曲線和以熟鐵裝飾的表現方式,試圖創造適合工業時代精神的簡化形式。但由於僅限於在建築形式上尤其是室內裝飾的創新,而未能解決建築形式、功能、技術之間的結合,因而很快就逐漸衰落。

維也納學派(Vienna School):19世紀90年代末受新藝術運動的影響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形成的以瓦格納為代表人物的建築家集團。他們主張建築形式應是對材料、結構與功能的合乎邏輯的表述,反對歷史樣式在建築上的重演。代表作品是瓦格納設計的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
分離派(Secession):1897年維也納學派中的部分成員成立的建築派系。主張造型簡潔和集中裝飾,裝飾的主題採用直線和大片光牆面以及簡單的立方體。代表人物是奧別列去、霍夫曼(J.Hoffmann),代表作品是奧別列去設計的分離派展覽館。

風格派:1917年由萬•陶斯伯主編的期刊《風格》在荷蘭問世,並把風格一詞作為同時成立的集團名稱。成員有畫家、雕刻家、建築家和作曲家。風格派的目標是把藝術從個人情感中解放出來,尋求一種客觀的、普遍的、建立在對時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建築造型基本以純凈的幾何式:長方
德意志製造聯盟:在沐迪修斯的倡導下,1907年德國成立了由企業家、工程技術人員、藝術家參加的全國性的的組織「德意志製造聯盟」。目的在於提高工業產品的質量以開辟國際市場。提出的指導思想是運用先進的工業技術,經過優良的設計,生產質地優良,美觀實用的產品,范圍包括從日用品到房屋建築。聯盟促進了德國建築領域的創新活動向與工業結合的方向發展,聯盟成員的建築作品如貝倫斯的AEG透平機車間、格羅皮烏斯和梅耶的法古斯工廠都具有了現代建築的特徵。
風格派(Stijl De) 風格派的目標是把建築、雕刻和繪畫有機地組成一個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動感情的結構。主張把藝術從個人情感中解放出來,尋求一種客觀的、普通的、建立在對時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風格派建築師努力尋求尺寸、比例、空間、時間和材料之間的關系,否定建築中封閉構件的作用,消除其內部和外部的兩重性,打破室內的封閉感與靜止感而強調向外擴散,使建築成為不分內外的空間和時間結合體。建築造型基本以純凈的幾何式:長方、正方、無色、無飾、直角、光滑的板料作牆身,立面不分隔區別作用,認為最好的「藝術」是基本幾何形象的組合和構圖。風格派的主要成員有畫家蒙德里安、萬•陶斯伯、雕刻家萬頓吉羅(G•Vantongerloo)、建築師萬特霍夫(Matn』Hoff)、奧德(J.J.P.oud)、里特維德(G.T.Rietveld)等。,風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維德設計的烏德勒支(Utrecht)的施羅德住宅。

構成主義(Construction) (亦稱構成派)前蘇聯「十月革命」以後,雕刻藝術家K•馬里維奇(Kasimir Malevich 1878~1933)和N賈波(Naum Gabo 1890~1977)、A•佩夫斯納(Antoine Pecsner)兩兄弟把未來主義與立體主義的機械藝術相結合,發展成為構成主義,其綱領為:謀求造型藝術成為純時空的構成體,使雕刻、繪畫均失其特性,用實體代替幻覺,構成既是雕刻、又是建築的造型,建築的形成必須反映出構築手段。代表作品是1920年踏特林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碑模型、1924年維斯寧兄弟設計的「列寧格勒真理報分社」方案、1925年梅爾尼柯夫(Konstantin Menikov)設計的巴黎國際現代裝飾工業藝術博覽會蘇聯館。

未來主義(Futurism)(亦稱未來派)1908年由義大利青年詩人托馬索•馬利內蒂(Tommaso Marinetti)在米蘭發起,次年在巴黎發表未來主義宣言。1914年義大利建築家安東尼奧•聖•埃利亞在米蘭加入未來主義行列,並發表「未來主義建築宣言」。他在城市建設工程中提出「動」與「變」,用構圖方案表達高層建築物的電梯以及地鐵和多層車道的高速關系及新時代精神,形成了建築領域中的未來主義傾向。未來主義者反對古典的、莊重的、祭祀的、戲劇性的、裝飾的、紀念性的、輕巧的及一切取悅於人的建築,反對保護、修復和重建古典建築。他們反對垂直線和水平線,反對立方體、方錐體和圓,提倡斜線和橢圓的創造的富有動態的建築機體。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亦稱表現派)產生於20世紀的德國和奧地利,於1910年前後趨於成熟。表現主義畫家重個性、重感情、重主觀需要,設想通過外在表現、扭曲形象或強調某些色彩,把夢想世界顯示出來,以引起觀者情緒上的激動。表現主義建築師採用奇特、誇張的建築形體來表現某些思想情緒、象徵某種時代精神。最能代表表現主義風格的作品是由門德爾松1920年設計的德國波茨坦市愛因斯坦天文台。

純粹主義(Purism) 以新帕拉圖哲學為基礎,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現的造型設計傾向。由建築師兼畫家勒•柯布西耶和畫家奧占芳發展起來的。1920年以後,在柯布西耶的力主下,建築領域出現了純粹主義創作思潮。它以「數學」即秩序為基礎建立新的美學觀,提倡由經濟法則和數字計算形成不自覺的美。建築師應該注意的是構成建築自身的平面、牆面和形體,並應在調整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創造純凈與美的形式。「法線」是在創造純凈與美的形式的過程中,用來作為構圖參考的。在建築造型上,純粹主義摒棄個人情感,反對裝飾,認為比例是處理建築體量與形式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提倡表現立方體,圓錐體以及它們在陽光下的光影變化為主的構圖手法。薩伏伊別墅是純粹主義的經典作品。

理性主義(Rationalism)簡稱Rats。20世紀初期,歐美建築界揚棄古典理性主義思想,科學地探索現代建築發展方向的創作思潮。理性主義的基本原則是:1、注重建築目的的邏輯性,將房屋與使用者聯系在一起,把經濟放在首要的地位。試圖以建築參與或解決部分社會問題。2、注重建造過程的邏輯性。系統地引進工業技術、標准化和在環境設計的各個層次進行預制化。反對裝飾,提倡建築形式與結構體系及建造過程協調一致,建築外形能如實地反映建築結構及構造特點。3、注重建築使用的邏輯性。提倡簡潔、清晰、明朗的建築風格,視空間為建築的實質,強調空間設計的重要性,建築應盡可能地滿足功能要求。理性主義不是一種流派,而是一種創作思潮。

國際式 International Sryle(亦稱「國際風格」)20世紀20年代以後,各國的建築相互影響,在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彼此接近的形式風格。1925年,格羅皮烏斯編印過一本建築圖集,其中收集了德國建築師貝倫斯、法國建築師貝瑞、勒•柯布西耶等人,以及他自己的作品,這本圖集題名為《國際建築》。這個書名在20年代末期轉變為一種特定建築風格的名稱——「國際式」。1932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過75幅歐美新建築圖片,約翰遜和希契科克(R.H.Hirchcock)為此編寫了一本書,名為《國際式:1922年以來的建築》(International Style,Architecture Since 1922)。從此,「國際式」這個名稱在許多地方被當作現代建築的同義語了。國際式不是一種創作思潮,而是現代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種極為普遍的建築形象。國際式建築的特點是手法洗練,以矩形體為主,平頂、多窗、少裝飾,房間布局自由,把秩序作為設計的要素之一。

功能主義(alism)在現代建築中設計中,將實用作為美學主要內容、將功能作為建築追求目標的一種創作思潮。芝加哥建築師沙里文是功能主義的奠基者。提出「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早期功能主義的重點是解決人的生理需要,其設計方法為「由內向外」逐步完成。在功能主義發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進建築設計之中,建築形式成為功能的一個組成部分。

芝加哥學派 (Chicago School) 美國最早的建築流派,是現代建築在美國的奠基者。芝加哥學派突出功能在建築設計中的主要地位,明確提出形式從功能的觀點,力求擺脫折衷主義的羈絆,探討新技術在高層建築中的應用,強調建築藝術應反應新技術的特點,主張簡潔的立面以符合時代工業化的精神。芝加哥學派的鼎盛時期是1883年~1893年之間,它在建築造型方面的重要貢獻是創造了「芝加哥窗」,即整開間開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簡潔的獨特風格。在工程技術上的重要貢獻是創造了高層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形基礎。工程師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學派的創始人,他1879年設計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廈。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險公司」十層辦公樓(Lnsv rancr uilding),標志芝加哥學派的真正開始,是第一座鋼鐵框架結構。沙利文是芝加哥學派的一個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從功能」為功能主義建築開辟了道路。

包豪斯學派(Bauhaus School)20世紀20年代德國以包豪斯為基地形成與發展的建築學派。格羅皮烏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與包豪斯其他成員共同創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術和經濟為主的建築觀、創作方法和教學觀。他們重視空間設計;強調功能與結構的效能;把建築美學同建築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聯系起來;提倡以新的技術來經濟地解決好新的功能問題。包豪斯的教學特點是:反對模仿因襲,將產品設計同機器生產、社會發展及各門藝術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論素養。包豪斯學派的代表作是包豪斯校舍。

草原式住宅(Prairie Style)美國著名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於1900年前後設計的一系列住宅,這類住宅大多座落在郊外,用地寬闊,環境優美。建築從實際生活需要出發,在布局、形體、以至取材上,特別注意同周圍自然環境的配合,形成了一種具有浪漫主義閑情逸致及田園詩意般的典雅風格。草原式風格追求表裡一致性,建築外形盡量反映出內部空間關系,注意建築自身比例與材料的運用,力圖擺脫折衷主義的常套,造型效果猶如植物覆蓋於地面一樣。建築往往利用垂直方向的煙囪將高高低低的水平牆垣、坡度平緩的屋面、層層疊疊的水平方向陽台與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統一起來。它既具有美國建築的傳統風格,又突破了傳統建築的封閉性,很適合於美國中西部草原地帶的氣候和地廣人稀的特點。建築以磚木結構為主,盡量表現材料的自然本色,重點裝飾部分的花紋大多圖案化的植物圖形或由直線組成的幾何圖形。伊利諾州的威立茨住宅(Willitts House 1902)是草原式住宅的代表。

有機建築 (Organic Architecture)20世紀20年代產生於美國的現代建築理論及創作思潮。1900年,沙里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6~1924)明確地提出了有機建築的觀點,他強調整體與細部、形式與功能的有機結合。真正把有機建築發揚光大,並推動其成為現代建築創作思潮的是美國著名建築師萊特。有機建築特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1、建築的整體性與統一性。特別突出視覺和藝術的統一,常以母題構圖貫穿全局;2、空間的自由性、連貫性和一體性。主張「開放布局」(Open planning);3、材料的視覺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與功能的統一。主張從事物事物的本質出發,提倡由內而外的設計手法。流水別墅(亦稱考夫曼別墅1936~1939)是有機建築的代表作。有機建築的代表人物還有哈里寧(Hugo hlaring)、阿爾托•夏隆(Hans Scharoun)、奧托(F.Otto)等。

國際現代建築協會 (CIAM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odern Arohitecture)簡稱:「國際建協」,亦譯「國際新建築會議」。1928年,由24位代表各國的建築師(法國6人、瑞士6人、德國3人、荷蘭3人、義大利2人、西班牙2人、奧地利1人、比利時1人)在瑞士一古堡聚會,成立了「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其目的是反抗學院派的勢力,討論科學對建築的影響、城市規劃以及培訓青年一代等問題,為現代建築確定方向。CIAM的基本觀點是:建築是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聯的基本活動;建築師的使命是用新建築反映現代精神、物質生活;建築形式隨社會、經濟等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要謀求調和各種不同的因素,把建築在經濟與社會方面的地位擺正。它的宗旨是堅持研究與創作的權力,樹立獨特見解。

機器美學 其含義有三方面:其一,建築應象機器一樣符合實際的功用,強調功能和形式之間的邏輯關系,反對附加裝飾;其二,建築象機器那樣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強調建築風格的普遍適應性;其三,建築應象機器那樣高效,強調建築和經濟之間的關系。柯布希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機器」就是基於這種思想而提出的。

模度(Molor)又稱模數理論。柯布希耶從人體尺度出發,選定下垂手臂、臍、頭頂、上伸手臂四個部位為控制點,與地面距離分別為86、113、183、226cm。這些數值之間存在著兩種關系:一是黃金比率關系;另一個是上伸手臂高恰為臍高的兩倍,即226和113cm。利用這兩個數值為基準,插入其他相應數值,形成兩套級數,前者稱「紅尺」,後者稱「藍尺」。將紅、藍尺重合,作為橫縱向坐標,其相交形成的許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稱為模度。但有人認為柯布希耶的模度不能為工業化所利用,因為其數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數來表達。

居住單位 柯布希耶把他所設計象馬賽公寓那樣帶有服務設施的居住大樓當作組成現代城市的一種基本單位而稱做「居住單位」。

少就是多 密斯把他先結構、後形式,先空間、後功能和講究條理的設計方法歸結為把他在1928年說過的這句話「少就是多」,其具體內容寓意於兩個方面:一是簡化結構體系,精簡結構構件,使產生沒有屏障或屏障很少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築空間;二是凈化建築形式,精確施工,使之成為不附有任何多餘東西的只是由直線、直角組成的規整和純凈的鋼和玻璃方盒子。

十次小組 (Team X)以史密森夫婦為首的一個青年建築師組織。他們因在CIAM十次大會上公開倡導自己的主張,並對過去的方向提出創造性的批評而得名。十次小組形成於1954年1月在杜恩召開的CIAM十次大會的准備會議。十次小組提倡以人為核心的城市設計思想:建築與城市設計必須以人的行為方式為基礎,其形態來自於生活本身的結構發展。

典雅主義 (Fornalism)亦譯「形式美主義」,又稱「新古典主義」、「新帕拉蒂奧主義」、「新復古主義」。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官方建築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築傳統構圖手法,比例工整嚴謹,造型簡練輕快,偶有花飾,但不拘於程式;以傳神代替形似,是戰後新古典區別於30年代古典手法的標志;建築風格莊重精美,通過運用傳統美學法則來使現代的材料與結構產生規整、端莊、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義發展的後期出現兩種傾向:一是趨於歷史主義,另一是著重表現純形式與技術特徵。典雅主義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建築師菲利蒲•約翰遜(P.Johnson 1906~)、斯東(Edwand.D.Stone,1902~1978)、和雅馬薩基(M..amasaki,1912~)。斯東設計的美國在新德里的大使館(U.S.Embassy New Delhi 1955~1958)於 1961年獲美國AIA獎,是典雅主義代表作。

粗野主義 (Brutalism)亦譯「野性主義」或「樸野主義」。以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耶比較粗獷的建築風格為代表的一種設計傾向。1、粗野主義同純粹主義一樣,以表現建築自身為主,講究建築的形式美,認為美是通過調整構成建築自身的平面、牆面、空間、車道、走廊、形體、色彩、質感和比例關系而獲得;2、把表現與混凝土的性能及質感有關的沉重、毛糙、粗魯作為建築美的標准。粗野主義在建築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3、以大刀闊斧的手法使建築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現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徵。馬賽公寓是粗野主義達到成熟階段的標志。粗野主義對現代建築思潮演變起了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婦(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義」概念之後。史密森夫婦追隨柯布西耶粗獷的建築風格,熱衷於對建築材料特性的表現,並將之理論化、系統化,形成一種有理論、有方法的設計傾向。他們自稱是「新粗野主義」,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則為「粗野主義」。兩者一脈相承,並無本質上的差異。

高技派 (High-Tech)亦稱「重技派」。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的、建築造型、風格上注意表現「高度工業技術」的設計傾向。高技派理論上極力宣揚機器美學和新技術的美感,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提倡採用最新的材料——高強鋼、硬鋁、塑料和各種化學製品來製造體量輕、用料少,能夠快速與靈活裝配的建築;強調系統設計(Systematic Planning)和參數設計(Parametric Planning);主張採用與表現預制裝配化標准構件。2、認為功能可變,結構不變。表現技術的合理性和空是的靈活性既能適應多功能需要又能達到機器美學效果。這類建築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藝術與文化中心;3、強調新時代的審美觀應該考慮技術的決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業技術接近人們習慣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的美學觀,使人們容易接受並產生愉悅。

密斯風格 (Miesian Architecture)又稱「簡素主義」、「純凈主義」由著名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68~1970)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於美國的一種建築設計傾向,以「少就是多」為理論根據,以「全面空間」、「純凈形式」和「模數構圖」為特徵的設計方法與手法,其設計原則是「功能服從空間」。它具有表現主義傾向、提倡忠實於結構和材料,特別強調簡潔嚴謹的細部處理手法。

象徵主義 (Symbolisn)20世紀60年代較為流行的一種建築設計傾向。象徵主義追求建築個性的強烈表現,設計的思想及意圖常寓意於建築的造型之中,能激起人們的聯想。象徵主義建築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把藝術造型和環境設計作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它可分為具體的象徵和抽象的象徵二種形式。E•薩里寧(Eero Saarinen 1910~1961)設計的紐約環球航空公司航空站(TWA Terminal , Keunedy Airport,1956~1960)是象徵主義代表作。

銀色派 (The Silvers 亦稱:「光亮派」slick style)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歐美的一種建築思潮。銀色派在建築創作中注重先進技術、綜合平衡、經濟效益和裝修質量。其風格特徵主要表現在大面積的玻璃幕牆上。其建築特點是:1、通過大面積鏡面或半反射玻璃使建築融合在四周環境的映象或藍天的背景之中,並能創造出影像不斷變化的動態效果;2、反映工業化的時代特點,反映出新的藝術觀,它光澤晶瑩、現代感強;3、由於建築材料的限制,它具有風格程式化的趨向,缺乏地方特色;4、由於透明,反射的效果,給街上的汽車駕駛帶來了一定困難。銀色派的代表人物是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佩利。1971年佩利創造了銀色派的經典作品——洛杉磯太平洋設計中心。

灰色派 (The Grays 亦稱:「兼俗主義」或「包含主義」)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歐美的一種建築思潮。灰色派公開宣布與現代主義分道揚鑣,認為建築應該歉收並蓄各種形式,可以將古往今來不同建築特點結合在一起。開放的、包羅萬象的、聯系傳統的建築。灰色派的建築理論基礎來自於美國著名建築師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文丘里所著的《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c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66)和《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是灰色派的經典著作。灰色派是後現代派的主要創作思潮。

白色派 (The Whites) 以「紐約5[埃森曼(Peter Eisenman)、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格瓦斯梅(Charles Graves)、赫迪尤克(John Hedjuk)、和邁耶(Richard Meier)]」為核心的建築創作組織,在本世紀70年代前後最為活躍。他們的建築作品以白色為主,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派和明顯的非天然效果,被稱為美國當代建築中的「陽春白雪」。「紐約5」與「白色派」常為互代。他們的設計思想和理論原則深受風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響,對純凈的建築空間、體量和陽光下的立體主義構圖、光影變化十分偏愛,故被稱為早期現代主義建築的復興主義。白色派建築的主要特點是:1、建築形式純凈,局部處理於凈利落、整體條理清楚。2、在規整的結構體系中,通過蒙太奇的虛實的凹凸安排,以活潑、跳躍、耐人尋味的姿態突出了空間的多變,賦予建築以明顯的雕塑風味;3、基地選擇強調人工與天然的對比,一般不順從地段,而是在建築與環境強烈對比,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之中尋求新的協調;4、注重功能分區,特別強調公共空間(Public Spaces)與私密空間(Private Spaces)的嚴格區分。邁耶設計的道格拉斯住宅(Douglas House 1971~1973)是白色派作品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個。80年代以後,白色派的五位主要成員各自沿著自己的創作方向奮力前進,他們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白色派做為一個建築組織卻隨之逐漸消失了。

阿基格拉姆學派 (Archigram亦譯「建築電訊團」或「阿基格拉姆集團」)1960年以彼得•庫克(Peter Cook)為核心,為倫敦二建築專業學生集團為主體成立的建築集團,他們把使用建築的人看成是「軟體」、把建築設備看成是「硬體」,是建築的主要部分。「硬體」可依據「軟體」的意圖充分為之服務。至於建築本身,他們強調最終將被建築設備所代替,因此被看成是「非建築」(Non-Architecture)或「建築之外」(Beyond Architecture)。阿基格拉姆學派反對傳統、反對專制、反對任何形式的束縛,提倡自由,對技術抱著樂觀的態度。

新陳代謝派 (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築師丹下健三的影響下,以青年建築師大高正人、植文彥、菊竹清川、黑川紀章以及評論家川添登為核心,於1960年前後形成的建築創作組織。他們強調事物的生長、變化與衰亡,極力主張採用新的技術來解決問題,反對過去那種把城市和建築看成固定地、自然地進化的觀點。認為城市和建築不是靜止的,它像生物新陳代謝那樣是一個動態過程。應該在城市和建築中引進時間的因素,明確各個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長的因素上,裝置可動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縣文化會館。它較為全面地體現了新陳代謝派的

5. 求世界建築設計專業大學排名

全球高等教育分析公司 Quacquarelli Symonds (QS) 在今年3月份公布了2017 年世界范圍的建築院校排名前十五的院校。

1.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nited States麻省理工學院-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一所世界頂級研究型私立大學。建築世界第一,藝術設計世界第二。成立於1868年的建築系是麻省理工大學最早的四個院系之一,也是在美國第一個有正式建築課程的學校。由於第一任系主任魏爾受到的是巴黎工藝美院的傳統建築教育,所以MIT建築系在成立最初也是以這個體系為基礎。到了20世紀學校才逐漸轉型,開始作為現代建築的引領者被為大家所知。而非常工作室的主持人張永和在2005年成為系主任之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更是改變了MIT建築系的形象,而體現出更多元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
MIT尤其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並且為同學們准備了世界上一流的硬體設備做prototype,如3D Print, CNC, Water Jet, Laser Cut等等。MIT建築設計最大的特點就是跨學科、交叉應用。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於各個領域內的探索以及各種設備的應用都是為他們提供不同的思考維度,讓視野更加廣闊。

2.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United Kingdom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英國
倫敦大學學院創建於1826年,是倫敦歷史最悠久最大的學院,與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政經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代表了英國最頂尖的科研實力、師生質量、經濟實力,在經濟危機時期政府財政預算不減反增,是英國金三角的名校之一。其中,巴特萊特建築學院(The Bartlett,以下簡稱Bartlett)又是倫敦大學學院中最負盛名的一所學院,由贊助人Herbert Bartlett爵士命名,也是全英最早的建築學院之一,成立於1841年。
巴特萊特建築學院是世界領先的設計學院之一。在建築學,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發展規劃,建築項目管理及其他空間研究領域領域擁有全球化的明星師資力量。科學和研究覆蓋了這個領域的各個方面。作為個人,他們是各自領域的領軍者。作為小組成員,他們針對緊迫的全球問題開發新的響應方法。作為一個整體,他們代表著一支世界領先的、多學科的師資隊伍,並且在倫敦大學學院敢於開拓創新的精神下團結起來。90年代初在彼得·庫克(Peter Cook)教授和彼得·霍爾爵士(SirPeter Hall)教授的引領下,巴特萊特的建築學和規劃學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學院以提出空間句法理論(Space SyntaxTheory)而享譽全球。

3.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Netherlands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荷蘭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是荷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專業涉及范圍最廣、最具有綜合性的理工大學,其專業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工程科學領域,被譽為「歐洲的麻省理工」,是世界頂尖理工大學之一。其高質量的教學、科研水平在荷蘭國內和國際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其化學工程,土木建築等學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領先地位和卓越聲望。Aula禮堂建於1964年,由荷蘭建築師Jacob Bakema設計。設計上Aula可以被認為是當時粗獷主義混凝土建築風格的代表。面對中央綠地的飛碟狀巨大懸挑使它具有了"UFO"的外號。
新的建築學院是一座由100多年前的化學樓改造而成的新建築,建築學院之大可以從這座樓的名字中可見一斑(BK CITY)。整個建築學院包括建築學系(Architecture),城市規劃系(Urbanism),建築環境管理系(Management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建造技術系(Building Technology),景觀建築學系(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不同系(track)組成。在每個不同的系裡面,根據不同的年級會有不同的studio,來構成日常的教學組織。Studio會根據年級而不同,需要學生自己在每學期規定的選課時間內做出選擇。

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United States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伯克利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崇高的學術聲譽,在其所擁有的100多個子學科里,有眾多世界級的學術大師。曾在伯克利工作和學習的諾貝爾獎得主共有72位(諾獎數量世界第六),其中包括25位校友。
伯克利建築系堅定多學科合作和尊重實驗的原則。作為環境設計學院的一部分,該系的發展已經孕育了社會,文化和環境價值,體現在創新教學,學術研究,關鍵設計查詢和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對於建築學各個領域的研究與學習,學生在建築設計與表現、建築技術與建築性能、建築史、社會學等各方面都能夠掌握扎實的基礎。

5.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witzerland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瑞士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享譽世界的頂尖理工大學,連續多年位居歐洲大陸理工高校翹首,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建築構造與建築設計的緊密結合作為該校的重要教學特點之一,自一百五十多年前學院創立至今經過一代代教授們的不斷發展,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既相對獨立、自成體系,又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始終在各個方向上保持著活躍的探索的系統。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建築系主任桑珀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就職期間完成的著作《技術與建構藝術中的風格》(Der Stil in den technischen und tektonischen Künsten),至今仍在整個建築理論界發揮著重要作用,持續地影響著一代代ETH建築系學生。其著名的「表皮」理論(Bekleingstheorie)經由著名建築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的進一步演繹,在上個世界末的幾十年裡再一次影響了整個建築界。

6.Manchester School of Architecture-United Kingdom曼徹斯特建築學院-英國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成立於1996,是曼徹斯特大學與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的一項創新協作。由兩所學校超過一百年教學經驗的建築系聯合產生的,英國最大的一所建築學校。是一所規模小型(10000以下)的公立藝術/設計院校。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是一所聯合學校,是由曼徹斯特大學環境、教育與發展學院(School of Environment, Ec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oM)和曼徹斯特都市大學藝術學院(Manchester School of Art-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MMU)聯合而成的。曼徹斯特建築學院這樣的組合使得學生能夠利用兩所學校的資源。曼徹斯特建築學院的學生畢業後,學位是由兩所大學共同授予的。

7.Harvard University-United States哈佛大學-美國
哈佛大學的藝術史教授查理艾略特諾頓在1874年開始了哈佛大學的第一堂建築課,而真正的建築系則在1913年成立,後來直到1936年才以建築學、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三大專業組建了設計學院,轉年由格羅皮烏斯執教,並陸續培養出貝聿銘、菲利普約翰遜、保羅魯道夫、楨文彥等眾多傑出的建築師。
哈佛大學建築系只設有碩士學位,且該專業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你必須學習歷史、工藝、社會環境等領域的知識。建築專業的老師很重視培養你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設計相關問題的能力。哈佛大學設計學院是一個充滿開發和創意的地方。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自己的studio工位,不分年級和專業滿滿地排列在斜坡上,頗為壯觀!

8.University of Cambridge-United Kingdom劍橋大學-英國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一所位於英國劍橋市的世界頂級研究型大學。始創於1209年,亦是英語世界裡第二古老的大學。劍橋大學本身沒有一個指定的校園,沒有圍牆,也沒有校牌。絕大多數的學院、研究所、圖書館和實驗室都建在劍橋鎮的劍河兩岸,以及鎮內的不同地點。
劍橋大學的建築學院在世界上都比較出名,學院建立於1912年,其設立有建築與都市研究中心,即馬丁研究中心,是全英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建築研究中心,曾被過國際著名建築刊物評為建築研究的領跑者。其建築學院在各英國大學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9.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Singapore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建築系旨在成為區域傑出的建築設計、技術、城市規劃、建築歷史與理論的研究中心。在設計技術方面,建築系的研究重點是可持續建築、建築環境與設計計算;在建築歷史與理論方面,則是側重亞洲建築的傳統與現代研究;在城市研究方面,著重亞洲城市規劃、可持續城市發展以及城市的高密度發展,目標是開發高容量的模型,以應付高速城市化的需求。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學研究生專業課程在教育培養目標上,主要培養掌握工程力學、土力學、測量學、房屋建築學和結構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負責土木工程專業建築工程方向的教學與管理。

10.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Hong Kong香港大學-香港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於1950年創立。建築學士學位旨在培養學生具備基本建築技術與知識,為日後繼續攻讀建築學碩士學位及其他碩士課程,如城市規劃、園境規劃及建築文物保護等打下堅實的基礎。建築系的學生必須修讀建築、經濟、金融、工程管理和法律等核心課程。這些課程均結合了建築系獨具特色的"測量工作室"的方式,即解疑為本,以真實案例為教材,幫助學生掌握理論應用以及解決房地產和建設的實際問題。在實踐中,這套理論被證明可以非常有效地培養每個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領導才能。建築系的教師是來自經濟、工程、法律、測量和規劃等專業領域的學者和專業人士。所獲獎項頗豐。

11.Tsinghua University-China清華大學-中國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前身清華大學建築系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於1946年10月創辦。至今經過了六十餘年的發展歷程,累計有5,000餘名畢業生完成學業,成為活躍在國內外建築前沿領域的專業帥才。按照學科思想的演變可大致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三十年以建築學院的創辦者梁思成先生提倡的建築「體形環境論」為特色,後三十年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提出的 「人居環境科學」為指導,建築教育學科領域不斷拓展,始終引領中國建築教育的發展。

12.Columbia University-United States哥倫比亞大學-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的建築系成立於1881年,身處曼哈頓這個充滿活力的大都會自然地在現代城市規劃相關的領域有著先天優勢。師資方面也能夠時常引進年輕的紐約新銳建築師。最著名的教授有老牌評論家弗蘭姆普敦,仍在進行活躍的建築實踐活動的史蒂文霍爾、弗蘭克蓋里,新生代的建築師格雷戈林等等。
院長是Amale Andraos, WORKac的創始人之一。哥大所提供的program很廣泛,包括正統的M.Arch、MS.AAD及MS.AUD、MS. Historic Preservation、MS. Urban Planning、MS. Real Estate等等。哥大的風格總是給我們以未來的即視感,這確實是件很酷的事情。所以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期的計算機設計大潮中,GSAPP一直處於無法被撼動的領頭羊地位。

1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ls(UCLA)-United Stat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是美國一流的綜合大學。成立於1919年,是加州大學系統里第三古老的分校。是美國商業金融、高科技產業、電影藝術等專業人才的搖籃,提供337個不同學科的學位,是全美培養尖端人才領域最廣的大學之一。
建築系的研究生項目分為MArch I 和 March II。March II是為期一年的短項目。又稱Suprastudio。可以跟著知名導師和教授做設計,項目程度較復雜,涵蓋的方向也非常廣,除了基本的建築及景觀類設計外,參數化設計和偏向建築周邊機械程序類的設計都有涉獵。

14.Politecnico di Milano-Italy米蘭理工大學-義大利
米蘭理工大學,創建於1863年,坐落在義大利最富饒的倫巴第大區首府米蘭市中心,是義大利最大也最負盛名理工科大學。也是歐洲前20強大學之一,設立18個科系以及超過4萬多名學生。米蘭理工大學在義大利乃至歐洲建築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歷史上的傑出校友及教授包括Aldo Rossi, Gio Ponti, Renzo Piano等等。
對於建築專業而言,不同校區的建築課程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例如,Citta Studi校區的Architecture專注於普遍的建築設計;Como校區有Environmental and Geomatic Engineering專業;Lecco的Build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更側重於復雜建築的工程技術;Mantova校區所在的小鎮是世界文化遺產,校舍本身也是歷史建築再利用而來,其內的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History專注於歷史建築改造修繕方向;Piacenza是米蘭周邊一個工業氣氛濃厚的地區,該分校區的主攻可持續建築設計。 這個不同校區的分類是從本科就開始的,很多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會有很多課,但其實都是相同老師在不同校區教學,建築學主要是集中在Bovisa和Leonardo校區,但是從今年起兩個校區都合並在Leonardo校區了。

15.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香港理工大學香港
香港理工大學一所坐落於香港的公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成立於1937年,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其作為香港公立院校中唯一一所擁有設計學院的大學,也是香港地區著名工業設計院校之一。它的設計學院從 2006 年起先後多次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全球最優秀的設計學院之一。學院位處東西文化交匯,有助於學生培養專業的設計知識和獨特的文化觸覺,並學以致用。

15.The University of SydneyAustralia悉尼大學澳大利亞
悉尼大學又名「雪梨大學」,始建於1850年,是坐落於澳大利亞金融之都悉尼市中心的一所世界頂尖歷史名校,被媒體譽為世界最漂亮的大學校園之一。悉尼大學亦被稱為「澳大利亞第一校」,同時也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澳大利亞八校聯盟、亞太國際貿易教育暨研究聯盟的核心成員。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建築系成立於1919年,經過一系列與時俱進的創新過程,目前悉尼大學建築系由4個不同的學科組成:建築Architecture,建築和設計科學Architectural Science,設計實驗Design Lab,城市和區域規劃Urbanand Regional Planning。所有課程和工作室都設置在Wilkinson Building。
悉尼大學建築專業享有較高的國際聲譽,在全球廣受認可,其建築設計專業是澳大利亞第一個建築學專業,教師團隊都是在國際上有一定威望,受到建築業推崇,在學術及實踐方面都走在建築界前沿的先鋒人物,培養出一批批在澳洲乃及國際上建築界舉足輕重的專業傑出人士。

6. 什麼是建築模數它在建築里是什麼的參數

建築模數,建築設計中,為了實現建築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製造方法的建築構配件、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換性,統一選定的協調建築尺度的增值單位。

建築模數是指選定的尺寸單位,作為尺度協調中的增值單位,也是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建築材料與製品、建築設備、建築組合件等各部門進行尺度協調的基礎,其目的是使構配件安裝吻合,並有互換性。我國建築設計和施工中,必須遵循《建築模數協調標准》(GB50002-2013)。

(6)庫克住宅模型擴展閱讀:

一、相關使用

建築物及其構配件(或組合件)選定的標准尺寸單位,並作為尺寸協調中的增值單位,稱為建築模數單位。在建築模數協調中選用的基本尺寸單位,其數值為100mm,符號為M,即1M=100mm,當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均以此為基本模數。

基本模數的整數值稱為擴大模數。整數除基本模數的數值稱為分模數。模數是一種度量單位,這個度量單位的數值擴展成一個系列就構成了模數系列。模數系列可由基本模數M的倍數得出。

模數系列在建築工業化生產中有重要的作用,因為藉助於它才可能分割某些部件或半成品不剩零頭,並把它們的尺寸准確地送進機器中去。模數可以作為建築設計依據的度量,它決定每個建築構件的精確尺寸,它決定體系中和建築物本身內建築構件的位置。

模數在建築設計上表現是模數化網格。網格的尺寸單位是基本模數或擴大模數。在建築設計中,每個建築構件都應與網格線建立一定的關系,一般常以建築構件的中心線、偏中線或邊線位於網格線上。

建築設計中的主要建築構件如承重牆、柱、梁、門窗洞口都應符合模數化的要求,嚴格遵守模數協調規則,以利於建築構配件的工業化生產和裝配化施工。

二、尺寸

1、標志尺寸:用以標注建築物定位軸線間的距離(如開間或柱距、進深或跨度、層高等)以及建築構配件、建築組合件、建築製品、有關設備位置界限之間的尺寸。標志尺寸應符合模數數列的規定。

2、構造尺寸:是建築構配件、建築組合件、建築製品等的設計尺寸,一般情況下標志尺寸減去縫隙為構造尺寸。縫隙尺寸應符合模數數列的規定。

3、實際尺寸:是建築構配件、建築組合件、建築製品等生產製作後的實際尺寸。這一尺寸因生產誤差造成與設計的構造尺寸有差值,這個差值應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的規定。

7. 呼和浩特市文化商城的桃花貓最靈 具體的地址和店名

呼和浩特第一中學
中學教育
地址:環河街郵編:010030,中國

呼和浩特8中學< BR /初中教育
地址:太平街一號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第二十八二級
普通初中學校,職業高中教學
地址:鄂爾多斯市路郵編:010030,中國

呼和浩特第二中學
一般中學教學
地址:巴彥鎮後營子,村郵編:010070

呼和浩特第二十九屆中學
教學高中
地址:苗圃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第二十六屆二次
初中教育
地址:公園西路18號郵編:010030

呼和浩特的第二十七中
證書二次
地址:調用明確公路零公里郵編:010031

呼和浩特
第二十三屆中學初中高中教育
地址:保羅合作較少的鄉郵編:010070

呼和浩特地址

第二十四中學教育:黃合少小村莊里鄉西黃合郵編:010072

呼和浩特二十一中學初中學校的教學

地址毫米秦鎮郵編:010070

次級呼和浩特,20中學教學
的地址:虎豹之路3公里郵編:010070 />

呼和浩特學校
普通中學教育
地址:呼倫貝爾南路12號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第九屆高上學了。
中學教育
地址:白塔村,太平鎮郵編:010070

呼和浩特第六中學
中學教育
地址:第六前街郵編:010031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學
普通教育地址:團結區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第三十二中學教育二級

地址:南八里村南郵編:010030,中國

呼和浩特第三十九屆中學 BR />中等教育
地址:東風路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第三十六屆二次
中學
地址:西林南路, 21號郵編:010020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學

地址普通中學:哲里木路112號郵編:010051,中國
>

呼和浩特地址
第三十五中學普通中學
:烏蘭察布路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第三十中學...... />普通中學
地址:苗條鄉小井村郵政編碼:010070

呼和浩特第十八中學
證書中學
地址:18大學路郵編:010020,中國

呼和浩特12號高中

地址普通中學:桃鄉,甚至百個家庭在村裡郵編:010070

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學
通用證書的二級
地址:地鐵1號線東大街,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學

證書中學地址:烏節路(Orchard Road)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13中

地址普通教育證書中學:海拉爾西路31號郵編: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學

地址普通中學:東風路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市第十中學
中學教學
地址:榆林鎮郵編:010073

呼和浩特第四十二次
常見的繼發性
地址:西路35號郵編: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第五中學
普通中學教育
地址:16南路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藍天二次
中學教育普通證書
地址:航海路929號郵編: 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市新世紀高級實驗中學
招收初中畢業生和高中全面的教育
地址:巴彥北路的東側25郵編:010050

和林格爾縣大紅城中學

中學地址:血色城市和農村血色城村郵編011513

林格爾縣中學
中學教育
地址:城關鎮和Tuolu南路61號郵編:011500

林格爾縣高中初中,
高中教育地址:城關鎮新華大街北2號郵編:011500

林格爾縣樊家夭中學初中教育
地址:范佳瑤鄉樊家夭村郵編:011 512

的和??林格爾縣公共喇嘛中東學校
初中學校教育
地址:公喇嘛鄉公共喇嘛村郵編:011 518

和林格爾縣黑老夭鎮中學初中教育
地址:黑老夭鄉郵編:011500

和林格爾縣民族中學初中學校,學校教育
地址:城關鎮和Tuolu南,郵編:011 500

和森林
地址,西格爾縣聰明沃爾什營中學
初中中學教育:怎麼連鄉甚至營村,郵編:011516

和林格爾縣舍必
崖中學初中教育
地址:舍必崖鄉舍必崖村郵編:011 514

林格爾縣西溝門中學
中學
地址:西溝門鄉營盤村郵政編碼:011506 BR />

呼和浩特奮進民族中學
普通初中,高中
地址:愛民路東口路南郵編:010051

呼和浩特宏慈學校
普通初中學校,高中
地址:機場路,7.5公里郵編:010010

的呼和浩特孟雷國家中學
普通初中學校,高中,(蒙古講授)
地址:東影南街,內蒙古工業和商業學校郵編:010010

<BR /
中學教育>呼和浩特創新中學
地址:水的水利學校海西路內蒙醫院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院長中學<BR /普通初中學校,高中
地址:攸攸板鎮壩口村郵編: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鼎業二級
高中教育
地址:153號,東風路,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鼎業學校
高中教育
地址:東風路號153號郵編:010010

惠民二次
初高中教育
地址:通道南街56號郵編:010030

普通中學呼和浩特奇志二次
地址:桃八昭君墓南郵編:010070

清水河縣學校</
地址普通中學:城關鎮郵編:011600

呼和浩特31中學
普通中學教育
地址光明路糖廠對面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實驗中學
實驗學校地址:南大街8號郵政編碼:010010 BR />

呼和浩特實驗中學分校

地址普及中學:海拉爾路140號郵編: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私人培英中學
初中學校,高中教學
地址:內蒙古農業學校院內郵編:010070

呼和浩特土默特二次的<BR /中學教育
地址:海拉爾路13號郵編: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中學教育中學

地址:人民道,Chasuqi鎮,郵編:010100

學校
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第四,中教育
地址:襄陽南路,Chasuqi鎮,郵編:010100
>

地址
中學教育,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學:中學街Chasuqi鎮,郵編:010100

BR />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民族中學

中等教育地址:Chasuqi鎮連號郵編:010100

呼和浩特托克托縣中學
教育
地址:城關鎮,雲鍾郵編:010200

呼和浩特托克托縣高中教育

地址:城關鎮文化路郵編郵編:010200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民族中學中學教育

地址:城關鎮文化路郵編:010200

BR />呼和浩特托克托縣五申農業中學
授課的教育
地址:五個應用程序鄉沉村郵政編碼:010 205

呼和浩特吳甚至托克托縣籍貫中學
中學教育
地址:吳甚至家鄉吳甚至家村郵編:010 209

呼和浩特兒童的鐵路員工第一一所中學的中學教育

地址:鋼鐵路151號,郵編:010050

濟寧鐵路分局呼和浩特工子女第五中學,
二級教育
地址:光明路,郵編:010050

內蒙古電力中學
中學
地址:西林南路173號郵編:010020

林格爾縣職業高中
高中教育
地址:城關鎮勝利北東,前團醫院郵編郵編:011500

呼和浩特交通學校附屬職業高中
職業高中教育
地址:公園路38號郵編:010020
BR />
呼和浩特高中

地址高中:鋼鐵路151號,編號:010050

呼和浩特的創新的高中
普通高中
地址:西菜園鄉溝子板村郵編:010031

呼和浩特職業高中VI
汽車,機械,供應和市場營銷專業,培養道德,智力和身體發育人才
地址:海拉爾路郵編: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第七屆職業高中>織,服裝,藝術和手工藝,會計,羊毛
地址:五塔東街春巷郵編:010020,中國

呼和浩特職業高中/ >職業教育
地址:東風路光華街郵編:010010

清水河縣高中
普通教育證書中學
地址:城關鎮,西榮街郵編:011600

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第一職業高中
職業教育
地址:Chasuqi,鎮向陽路,郵編:010100

呼和浩特藝術高中
音樂,舞蹈,美術,電影和電視地址:烏蘭察布路郵編:010010
BR />
內蒙古工業學校
中學教育培養行業人才,推動產業發展。學科,如機械冶煉電中學教育,工業,專業和技術行業的專業技術培訓
地址:海東路140號郵編:010051,中國

</回民區,體育少年體校

地址:鋼鐵路烏節路(Orchard Road)的西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星級的業余藝術學校
文學的教育
地址:團結區38家醫院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業余藝術學校美術,書法,舞蹈,鍵盤,手風琴
地址:東關 BR />豐街13號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師范學校
中學教師
地址:呼和浩特市賽罕路郵編: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市衛生學校
培訓衛生工作人員
地址:惠烏節路(Orchard Road)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業余體校 BR />
地址物理教育:大學西街21號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市藝術學校
戲,晉劇,器樂,聲樂,舞蹈,教學
地址:31號,文化街宮郵編:010030,中國

呼和浩特電視藝術學校

地址的美術教學:調用冷卻器高速公路2公里郵編:010020

內蒙古經濟和貿易學校
財務會計,計算機應用技術,食品和飲料管理,市場營銷,物業管理,英國商務秘書,外貿,國際金融,時尚的設計和生產的紡織
地址:團結區中學46號郵編:010010

內蒙古自治區,建材工業學校烏蘭中學附屬職業學校

地址:幸福路6號郵編:010010

內蒙古自治區農廣校
農的,園藝,水產養殖,土地管理教學
地址:內蒙古農業學校郵編:010070 >

內蒙古自治區醫院衛生學校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醫葯,護理預防醫學,健康管理,教學
地址:晁屋褡5號郵編:010017

內蒙古自治區郵電學校的文章,電信,郵政和經濟管理,教學
地址:呼倫貝爾南路61號郵編:010020

清水河縣衛生學校

地址醫療,衛生教學:城關鎮永街,郵編:011 600

內蒙古芮得眩職業學校
打開的電腦操作,維修,網路管理,文秘,公共關系專業和OST計算機信息,高等職業技術考試
地址:東風東路528號郵編:010020

呼和浩特旅遊職業學校在北 />旅遊管理,導游,電子信息,市場營銷,物業管理
地址: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大廈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的郊區章蓋營,牧區中等職業學校
教學
地址:章蓋營村郵編:010 071

美容美發of>
呼和浩特韓國源職業學校 />美容美發,美甲,按摩
地址:大學路16號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高級職業中學
職業教育<BR /地址:寺廟之鄉,庵村郵編:011600

呼和浩特土默
特殊左旗職業中等職業學校德育
地址:陶司耗鄉哈蘇村郵編:010 105

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職業中學,順安全駕駛學校
駕駛員培訓。
地址:中等職業學校,郵編:010100

呼和浩特永光按摩職業學校
健推拿,按摩
地址:公園苗圃局北大門郵編:010010

的內蒙古華Enwu手術職業學校
武術教育培訓
地址:烏蘭察布路加德滿都海園郵編:010010 >

內蒙古青城職業學校
剪裁,美容,美發,烹飪,家電,摩托車,裝飾,汽車修理
地址:三合村旅館郵編:010051 />

內蒙古自治區,
剪裁東風職業學校,美容美發,汽車和摩托車修理,時尚型,公共關系
地址:興安北路,郵編:010010

清水河縣桂窯初級職業中學的

地址:桂窯鄉庫侖圖村郵政編碼:011 619中等職業學校 BR />

武川縣廠漢木桌子鄉農業職業中學

地址:廠漢木台鄉廠漢木表村郵編:011700
> 呼和浩特市學派

高級職業學校地址:8感謝鄉郵編:010071

BR />和林格爾縣職業高中
高中教育
地址:城關鎮勝利北東原集團,院內郵編:011 500

呼和浩特交通學校附屬職業高中
職業高中教育
地址:公園南路38號郵編:010020

呼和浩特高中
普通高中
地址:鋼鐵路151號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創新高中

地址高中:西菜園鄉溝子板郵政郵編:010031

呼和浩特第六職業高中
汽車修理,機械,供應和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道德,智力和身體發育
地址:海拉爾西路郵編:010051,中國

呼和浩特職業高中第七
織造,服裝,工藝美術,金融,會計,羊毛
地址:五塔東街,春天裡郵編:010020

呼和浩特市第三職業高中
職業教育教學
地址:東風路光華街郵編:010010

清水河縣普通高中普通中學的教學的中學

地址:城關鎮,永安街西郵編:011600

呼和浩特職業高中土默特左旗

職業教育的地址:Chasuqi鎮向陽路郵編:010100

呼和浩特
藝術高中的音樂和舞蹈,美術電視
地址:烏蘭tsabou路郵編:010010

的內蒙古交通學校(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交通技工學校)
培養中專以上學歷,中級技術人員,促進發展的運輸服務,公路,橋梁,汽車維修和檢測運輸,公路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地區的交通部門和火車,火車中級公路養護工人,築路機械修理工使用,也進行其他短期培訓
地址:呼倫貝爾北路105號郵編:010051,中國 BR />

內蒙古地質技工學校(工程學校,內蒙古)
培養大專以上學歷工業人才,並推動產業發展培養中級技術人員,提高業務素質為主礦物工程專業知識和礦產管理的建設和計算機應用的工程信息於一體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
地址:烏蘭察布市東幸福街5號郵編:010010

內蒙古紅星技工學校
職業培訓
地址:西石路,噴泉巷5號郵編:010031

培訓職業技術學校呼和浩特於全中間中國早期庫克
地址:大南街商業和住宅B段37號郵編:010030,中國

職業培訓技工學校在西部的內蒙古美容師,美發師,計算機操作員,秘書,推銷員
地址:公園路158號郵編:010020


>推銷員,秘書,公關人員,專業導師,物業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操作員,內蒙古西軟信息職業技術學校,OSTA計算機和高科技培訓
地址:大學西路238號附中東巷1號郵編:010050

內蒙古哈森職業技術學校
火車計算機操作,家電維修,及秘書一個專業的初,中級技能人才。
地址:烏蘭察布東方財富號郵編:010010

內蒙古維康職業技術學校
進行舊歲護理,保健按摩,中國配葯,客房服務,營養配餐,計算機操作系統初中學校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
地址:智明裡郵編:010031

呼和浩特鋼鐵廠技工學校地址

技工教育:鋼號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技工學校
技能教育<BR /地址:鋼鐵路呼吸鋼鐵廠醫院郵編:010050
呼和浩特市商業技工學校
商業教育

地址:呼包高速公路零公里處郵編:010070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農民職業技術中學
農業技術教育
地址:城關鎮文華路,郵編:010200

呼和浩特托克托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衛生職業和技術教育
地址:城關鎮文化路郵編:010200

東方職業技術學院在內蒙古
美容師,美發師,中國烹飪名師,中國的面點師,西式面點師,保健師,模特,客房服務員,餐廳服務員,攝影師
地址:公義店街南的十字路口西孔郵編:010031

內蒙古紡織技工學校教學培訓

地址:錫林郭勒南路49號郵編:010020

內蒙古華陽職業技術學校
中國廚師,中國面點師
地址:大學東路32號郵編:010020

BR />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蒙葯
蒙醫葯技術,教學
地址:毫米,秦營子鄉紅山口大隊郵政編碼:010070

/ a>
內蒙古楊氏(發型)美容技術學校
美容師,美發師,計算機應用,時裝設計
地址:174公園南路郵編:010020

內蒙古醫療衛生技術學院
文化
地址中級衛生技術人員:新華大街郵編:010 059

內蒙古藝術職業技術學校 BR />秘書,推銷員,攝影師,裁縫定製工作。
地址:東風路528號郵編:010010

內蒙古自治區技工學校
火車中級技術人員,培訓的服務技術人員和工匠等級檢查。
地址:興安路11號郵編:010051,中國

內蒙古自治區,飲食服務技工學校
職業生涯教學<BR /地址:公園南路交通學校醫院餐飲服務,內蒙古技工學校郵編:010020,中國

內蒙古自治區郵電技工學校
中學教育的
地址:興安北路呼哈路公里郵編:010050

內蒙古航天技工學校
教學
地址:南郵編號:010 076

內蒙古芮得絢職業學校
打開的電腦操作,維護,網路管理,文秘,公共關系專業和OST計算機信息,高等職業技術考試
地址:東風東路528號郵編:010020

呼和浩特旅遊職業學校在北
旅遊管理和旅遊指南,電子信息,市場營銷,物業管理
地址: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大廈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郊區章蓋營和牧區的職業教學職業中學
地址:章蓋營村郵編:010 071

源的美容院呼和浩特韓國職業學校
美發,美甲,按摩
地址:大學路16號郵編:010010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高級職業學校

教育地址:村廟鄉,廟郵編:011 600

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前兩個職業中專的
職業教育
地址:陶私豪鄉哈蘇村郵編:010 105
BR />
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職業中學,順安駕駛學校
駕駛員培訓。
地址:中等職業學校,郵編:010100

呼和浩特永光按摩職業學校
健推拿,按摩
地址:公園苗圃局北大門郵編:010010

的內蒙古華Enwu手術職業學校
武術教育培訓
地址:烏蘭察布路加德滿都海園郵編:010010 >

內蒙古青城職業學校
剪裁,美容,美發,烹飪,家電,摩托車,裝飾,汽車修理
地址:三合村旅館郵編:010051 />

內蒙古自治區,
剪裁東風職業學校,美容美發,汽車和摩托車修理,時尚型,公共關系
地址:興安北路,郵編:010010

清水河縣桂窯初級職業中學的

地址:桂窯鄉庫侖圖村郵政編碼:011 619中等職業學校 BR />

武川縣廠漢木表鄉農業職業中學
農業職業中學教學地址:廠漢木台鄉廠漢木表村郵編:011700

8. 哪個大神幫幫忙! 我要柯布西耶的一些建築的各種數據! 只要任何一個就夠了! 最好還附有模型照片!

庫克住宅
http://www.ad.ntust.e.tw/grad/think/HOMEWORK/University/corbusier/a9013037/index.htm

9. 建築理論基礎

http://61.153.34.35:8002/~kjqk/nfjz/nfjz2004/0405pdf/040503.pdf

國近現代建築史--名詞解釋(轉載)- -
Tag: 名詞解釋 建築史

浪漫主義建築( ARCHITECTURE)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浪漫主義在藝術上強調個性,提倡自然主義,主張用中世紀的藝術風格同學院派的古典主義藝術相抗衡。這種思潮在建築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築小品。19世紀30~7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它已發展成為一種建築創作潮流。由於追求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又稱為哥特復興建築。

古典復興建築: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末在歐美流行的復古思潮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可分為羅馬復興和希臘復興兩種傾向。在建築方面,古羅馬的廣場、凱旋門、紀功柱等紀念性建築成為效法的榜樣。但他們沒有簡單地抄襲古典建築式樣,古典復興建築體形單純、獨立、完整,細部處理朴實,形式合乎邏輯,純裝飾構件較少。採用古典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主要是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和一些紀念性建築。

折衷主義建築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紀上半葉在歐美興起的一種建築創作思潮。折衷主義為了彌補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在建築創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式樣,故有「集仿主義」之稱。折衷主義建築師不講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於創造豐富多彩的建築。他們將羅馬、希臘、拜占廷、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東方情調的各式各樣融會於自己的建築作品裡,以求擺脫一脈相承的譜系,創造本時代的建築風格。

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稱手工藝運動。19世紀後期英國出現的設計改革運動,提倡用手工藝生產表現自然材料,以改革傳統形式,反對粗製濫造的機器產品。在建築上主張建造「田園式」住宅來擺脫古典建築的束縛。因建築風格打破傳統手法,根據功能需要自由設計平面與造型,又得名為「自由建築運動」。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設計的「紅屋」。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19世紀80年代始創自比利時,它的特點在於運用自由曲線模仿自然形態。代表人物有凡•德•費爾德(Henry van de Velde)、霍爾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築風格上反對歷史式樣,採用流動的曲線和以熟鐵裝飾的表現方式,試圖創造適合工業時代精神的簡化形式。但由於僅限於在建築形式上尤其是室內裝飾的創新,而未能解決建築形式、功能、技術之間的結合,因而很快就逐漸衰落。

維也納學派(Vienna School):19世紀90年代末受新藝術運動的影響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形成的以瓦格納為代表人物的建築家集團。他們主張建築形式應是對材料、結構與功能的合乎邏輯的表述,反對歷史樣式在建築上的重演。代表作品是瓦格納設計的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
分離派(Secession):1897年維也納學派中的部分成員成立的建築派系。主張造型簡潔和集中裝飾,裝飾的主題採用直線和大片光牆面以及簡單的立方體。代表人物是奧別列去、霍夫曼(J.Hoffmann),代表作品是奧別列去設計的分離派展覽館。

風格派:1917年由萬•陶斯伯主編的期刊《風格》在荷蘭問世,並把風格一詞作為同時成立的集團名稱。成員有畫家、雕刻家、建築家和作曲家。風格派的目標是把藝術從個人情感中解放出來,尋求一種客觀的、普遍的、建立在對時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建築造型基本以純凈的幾何式:長方
德意志製造聯盟:在沐迪修斯的倡導下,1907年德國成立了由企業家、工程技術人員、藝術家參加的全國性的的組織「德意志製造聯盟」。目的在於提高工業產品的質量以開辟國際市場。提出的指導思想是運用先進的工業技術,經過優良的設計,生產質地優良,美觀實用的產品,范圍包括從日用品到房屋建築。聯盟促進了德國建築領域的創新活動向與工業結合的方向發展,聯盟成員的建築作品如貝倫斯的AEG透平機車間、格羅皮烏斯和梅耶的法古斯工廠都具有了現代建築的特徵。
風格派(Stijl De) 風格派的目標是把建築、雕刻和繪畫有機地組成一個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動感情的結構。主張把藝術從個人情感中解放出來,尋求一種客觀的、普通的、建立在對時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風格派建築師努力尋求尺寸、比例、空間、時間和材料之間的關系,否定建築中封閉構件的作用,消除其內部和外部的兩重性,打破室內的封閉感與靜止感而強調向外擴散,使建築成為不分內外的空間和時間結合體。建築造型基本以純凈的幾何式:長方、正方、無色、無飾、直角、光滑的板料作牆身,立面不分隔區別作用,認為最好的「藝術」是基本幾何形象的組合和構圖。風格派的主要成員有畫家蒙德里安、萬•陶斯伯、雕刻家萬頓吉羅(G•Vantongerloo)、建築師萬特霍夫(Matn』Hoff)、奧德(J.J.P.oud)、里特維德(G.T.Rietveld)等。,風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維德設計的烏德勒支(Utrecht)的施羅德住宅。

構成主義(Construction) (亦稱構成派)前蘇聯「十月革命」以後,雕刻藝術家K•馬里維奇(Kasimir Malevich 1878~1933)和N賈波(Naum Gabo 1890~1977)、A•佩夫斯納(Antoine Pecsner)兩兄弟把未來主義與立體主義的機械藝術相結合,發展成為構成主義,其綱領為:謀求造型藝術成為純時空的構成體,使雕刻、繪畫均失其特性,用實體代替幻覺,構成既是雕刻、又是建築的造型,建築的形成必須反映出構築手段。代表作品是1920年踏特林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碑模型、1924年維斯寧兄弟設計的「列寧格勒真理報分社」方案、1925年梅爾尼柯夫(Konstantin Menikov)設計的巴黎國際現代裝飾工業藝術博覽會蘇聯館。

未來主義(Futurism)(亦稱未來派)1908年由義大利青年詩人托馬索•馬利內蒂(Tommaso Marinetti)在米蘭發起,次年在巴黎發表未來主義宣言。1914年義大利建築家安東尼奧•聖•埃利亞在米蘭加入未來主義行列,並發表「未來主義建築宣言」。他在城市建設工程中提出「動」與「變」,用構圖方案表達高層建築物的電梯以及地鐵和多層車道的高速關系及新時代精神,形成了建築領域中的未來主義傾向。未來主義者反對古典的、莊重的、祭祀的、戲劇性的、裝飾的、紀念性的、輕巧的及一切取悅於人的建築,反對保護、修復和重建古典建築。他們反對垂直線和水平線,反對立方體、方錐體和圓,提倡斜線和橢圓的創造的富有動態的建築機體。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亦稱表現派)產生於20世紀的德國和奧地利,於1910年前後趨於成熟。表現主義畫家重個性、重感情、重主觀需要,設想通過外在表現、扭曲形象或強調某些色彩,把夢想世界顯示出來,以引起觀者情緒上的激動。表現主義建築師採用奇特、誇張的建築形體來表現某些思想情緒、象徵某種時代精神。最能代表表現主義風格的作品是由門德爾松1920年設計的德國波茨坦市愛因斯坦天文台。

純粹主義(Purism) 以新帕拉圖哲學為基礎,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現的造型設計傾向。由建築師兼畫家勒•柯布西耶和畫家奧占芳發展起來的。1920年以後,在柯布西耶的力主下,建築領域出現了純粹主義創作思潮。它以「數學」即秩序為基礎建立新的美學觀,提倡由經濟法則和數字計算形成不自覺的美。建築師應該注意的是構成建築自身的平面、牆面和形體,並應在調整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創造純凈與美的形式。「法線」是在創造純凈與美的形式的過程中,用來作為構圖參考的。在建築造型上,純粹主義摒棄個人情感,反對裝飾,認為比例是處理建築體量與形式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提倡表現立方體,圓錐體以及它們在陽光下的光影變化為主的構圖手法。薩伏伊別墅是純粹主義的經典作品。

理性主義(Rationalism)簡稱Rats。20世紀初期,歐美建築界揚棄古典理性主義思想,科學地探索現代建築發展方向的創作思潮。理性主義的基本原則是:1、注重建築目的的邏輯性,將房屋與使用者聯系在一起,把經濟放在首要的地位。試圖以建築參與或解決部分社會問題。2、注重建造過程的邏輯性。系統地引進工業技術、標准化和在環境設計的各個層次進行預制化。反對裝飾,提倡建築形式與結構體系及建造過程協調一致,建築外形能如實地反映建築結構及構造特點。3、注重建築使用的邏輯性。提倡簡潔、清晰、明朗的建築風格,視空間為建築的實質,強調空間設計的重要性,建築應盡可能地滿足功能要求。理性主義不是一種流派,而是一種創作思潮。

國際式 International Sryle(亦稱「國際風格」)20世紀20年代以後,各國的建築相互影響,在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彼此接近的形式風格。1925年,格羅皮烏斯編印過一本建築圖集,其中收集了德國建築師貝倫斯、法國建築師貝瑞、勒•柯布西耶等人,以及他自己的作品,這本圖集題名為《國際建築》。這個書名在20年代末期轉變為一種特定建築風格的名稱——「國際式」。1932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過75幅歐美新建築圖片,約翰遜和希契科克(R.H.Hirchcock)為此編寫了一本書,名為《國際式:1922年以來的建築》(International Style,Architecture Since 1922)。從此,「國際式」這個名稱在許多地方被當作現代建築的同義語了。國際式不是一種創作思潮,而是現代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種極為普遍的建築形象。國際式建築的特點是手法洗練,以矩形體為主,平頂、多窗、少裝飾,房間布局自由,把秩序作為設計的要素之一。

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在現代建築中設計中,將實用作為美學主要內容、將功能作為建築追求目標的一種創作思潮。芝加哥建築師沙里文是功能主義的奠基者。提出「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早期功能主義的重點是解決人的生理需要,其設計方法為「由內向外」逐步完成。在功能主義發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進建築設計之中,建築形式成為功能的一個組成部分。

芝加哥學派 (Chicago School) 美國最早的建築流派,是現代建築在美國的奠基者。芝加哥學派突出功能在建築設計中的主要地位,明確提出形式從功能的觀點,力求擺脫折衷主義的羈絆,探討新技術在高層建築中的應用,強調建築藝術應反應新技術的特點,主張簡潔的立面以符合時代工業化的精神。芝加哥學派的鼎盛時期是1883年~1893年之間,它在建築造型方面的重要貢獻是創造了「芝加哥窗」,即整開間開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簡潔的獨特風格。在工程技術上的重要貢獻是創造了高層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形基礎。工程師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學派的創始人,他1879年設計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廈。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險公司」十層辦公樓(Lnsv rancr uilding),標志芝加哥學派的真正開始,是第一座鋼鐵框架結構。沙利文是芝加哥學派的一個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從功能」為功能主義建築開辟了道路。

包豪斯學派(Bauhaus School)20世紀20年代德國以包豪斯為基地形成與發展的建築學派。格羅皮烏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與包豪斯其他成員共同創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術和經濟為主的建築觀、創作方法和教學觀。他們重視空間設計;強調功能與結構的效能;把建築美學同建築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聯系起來;提倡以新的技術來經濟地解決好新的功能問題。包豪斯的教學特點是:反對模仿因襲,將產品設計同機器生產、社會發展及各門藝術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論素養。包豪斯學派的代表作是包豪斯校舍。

草原式住宅(Prairie Style)美國著名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於1900年前後設計的一系列住宅,這類住宅大多座落在郊外,用地寬闊,環境優美。建築從實際生活需要出發,在布局、形體、以至取材上,特別注意同周圍自然環境的配合,形成了一種具有浪漫主義閑情逸致及田園詩意般的典雅風格。草原式風格追求表裡一致性,建築外形盡量反映出內部空間關系,注意建築自身比例與材料的運用,力圖擺脫折衷主義的常套,造型效果猶如植物覆蓋於地面一樣。建築往往利用垂直方向的煙囪將高高低低的水平牆垣、坡度平緩的屋面、層層疊疊的水平方向陽台與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統一起來。它既具有美國建築的傳統風格,又突破了傳統建築的封閉性,很適合於美國中西部草原地帶的氣候和地廣人稀的特點。建築以磚木結構為主,盡量表現材料的自然本色,重點裝飾部分的花紋大多圖案化的植物圖形或由直線組成的幾何圖形。伊利諾州的威立茨住宅(Willitts House 1902)是草原式住宅的代表。

有機建築 (Organic Architecture)20世紀20年代產生於美國的現代建築理論及創作思潮。1900年,沙里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6~1924)明確地提出了有機建築的觀點,他強調整體與細部、形式與功能的有機結合。真正把有機建築發揚光大,並推動其成為現代建築創作思潮的是美國著名建築師萊特。有機建築特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1、建築的整體性與統一性。特別突出視覺和藝術的統一,常以母題構圖貫穿全局;2、空間的自由性、連貫性和一體性。主張「開放布局」(Open planning);3、材料的視覺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與功能的統一。主張從事物事物的本質出發,提倡由內而外的設計手法。流水別墅(亦稱考夫曼別墅1936~1939)是有機建築的代表作。有機建築的代表人物還有哈里寧(Hugo hlaring)、阿爾托•夏隆(Hans Scharoun)、奧托(F.Otto)等。

國際現代建築協會 (CIAM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odern Arohitecture)簡稱:「國際建協」,亦譯「國際新建築會議」。1928年,由24位代表各國的建築師(法國6人、瑞士6人、德國3人、荷蘭3人、義大利2人、西班牙2人、奧地利1人、比利時1人)在瑞士一古堡聚會,成立了「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其目的是反抗學院派的勢力,討論科學對建築的影響、城市規劃以及培訓青年一代等問題,為現代建築確定方向。CIAM的基本觀點是:建築是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聯的基本活動;建築師的使命是用新建築反映現代精神、物質生活;建築形式隨社會、經濟等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要謀求調和各種不同的因素,把建築在經濟與社會方面的地位擺正。它的宗旨是堅持研究與創作的權力,樹立獨特見解。

機器美學 其含義有三方面:其一,建築應象機器一樣符合實際的功用,強調功能和形式之間的邏輯關系,反對附加裝飾;其二,建築象機器那樣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強調建築風格的普遍適應性;其三,建築應象機器那樣高效,強調建築和經濟之間的關系。柯布希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機器」就是基於這種思想而提出的。

模度(Molor)又稱模數理論。柯布希耶從人體尺度出發,選定下垂手臂、臍、頭頂、上伸手臂四個部位為控制點,與地面距離分別為86、113、183、226cm。這些數值之間存在著兩種關系:一是黃金比率關系;另一個是上伸手臂高恰為臍高的兩倍,即226和113cm。利用這兩個數值為基準,插入其他相應數值,形成兩套級數,前者稱「紅尺」,後者稱「藍尺」。將紅、藍尺重合,作為橫縱向坐標,其相交形成的許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稱為模度。但有人認為柯布希耶的模度不能為工業化所利用,因為其數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數來表達。

居住單位 柯布希耶把他所設計象馬賽公寓那樣帶有服務設施的居住大樓當作組成現代城市的一種基本單位而稱做「居住單位」。

少就是多 密斯把他先結構、後形式,先空間、後功能和講究條理的設計方法歸結為把他在1928年說過的這句話「少就是多」,其具體內容寓意於兩個方面:一是簡化結構體系,精簡結構構件,使產生沒有屏障或屏障很少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築空間;二是凈化建築形式,精確施工,使之成為不附有任何多餘東西的只是由直線、直角組成的規整和純凈的鋼和玻璃方盒子。

十次小組 (Team X)以史密森夫婦為首的一個青年建築師組織。他們因在CIAM十次大會上公開倡導自己的主張,並對過去的方向提出創造性的批評而得名。十次小組形成於1954年1月在杜恩召開的CIAM十次大會的准備會議。十次小組提倡以人為核心的城市設計思想:建築與城市設計必須以人的行為方式為基礎,其形態來自於生活本身的結構發展。

典雅主義 (Fornalism)亦譯「形式美主義」,又稱「新古典主義」、「新帕拉蒂奧主義」、「新復古主義」。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官方建築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築傳統構圖手法,比例工整嚴謹,造型簡練輕快,偶有花飾,但不拘於程式;以傳神代替形似,是戰後新古典區別於30年代古典手法的標志;建築風格莊重精美,通過運用傳統美學法則來使現代的材料與結構產生規整、端莊、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義發展的後期出現兩種傾向:一是趨於歷史主義,另一是著重表現純形式與技術特徵。典雅主義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建築師菲利蒲•約翰遜(P.Johnson 1906~)、斯東(Edwand.D.Stone,1902~1978)、和雅馬薩基(M..amasaki,1912~)。斯東設計的美國在新德里的大使館(U.S.Embassy New Delhi 1955~1958)於 1961年獲美國AIA獎,是典雅主義代表作。

粗野主義 (Brutalism)亦譯「野性主義」或「樸野主義」。以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耶比較粗獷的建築風格為代表的一種設計傾向。1、粗野主義同純粹主義一樣,以表現建築自身為主,講究建築的形式美,認為美是通過調整構成建築自身的平面、牆面、空間、車道、走廊、形體、色彩、質感和比例關系而獲得;2、把表現與混凝土的性能及質感有關的沉重、毛糙、粗魯作為建築美的標准。粗野主義在建築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3、以大刀闊斧的手法使建築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現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徵。馬賽公寓是粗野主義達到成熟階段的標志。粗野主義對現代建築思潮演變起了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婦(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義」概念之後。史密森夫婦追隨柯布西耶粗獷的建築風格,熱衷於對建築材料特性的表現,並將之理論化、系統化,形成一種有理論、有方法的設計傾向。他們自稱是「新粗野主義」,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則為「粗野主義」。兩者一脈相承,並無本質上的差異。

高技派 (High-Tech)亦稱「重技派」。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的、建築造型、風格上注意表現「高度工業技術」的設計傾向。高技派理論上極力宣揚機器美學和新技術的美感,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提倡採用最新的材料——高強鋼、硬鋁、塑料和各種化學製品來製造體量輕、用料少,能夠快速與靈活裝配的建築;強調系統設計(Systematic Planning)和參數設計(Parametric Planning);主張採用與表現預制裝配化標准構件。2、認為功能可變,結構不變。表現技術的合理性和空是的靈活性既能適應多功能需要又能達到機器美學效果。這類建築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藝術與文化中心;3、強調新時代的審美觀應該考慮技術的決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業技術接近人們習慣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的美學觀,使人們容易接受並產生愉悅。

密斯風格 (Miesian Architecture)又稱「簡素主義」、「純凈主義」由著名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68~1970)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於美國的一種建築設計傾向,以「少就是多」為理論根據,以「全面空間」、「純凈形式」和「模數構圖」為特徵的設計方法與手法,其設計原則是「功能服從空間」。它具有表現主義傾向、提倡忠實於結構和材料,特別強調簡潔嚴謹的細部處理手法。

象徵主義 (Symbolisn)20世紀60年代較為流行的一種建築設計傾向。象徵主義追求建築個性的強烈表現,設計的思想及意圖常寓意於建築的造型之中,能激起人們的聯想。象徵主義建築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把藝術造型和環境設計作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它可分為具體的象徵和抽象的象徵二種形式。E•薩里寧(Eero Saarinen 1910~1961)設計的紐約環球航空公司航空站(TWA Terminal , Keunedy Airport,1956~1960)是象徵主義代表作。

銀色派 (The Silvers 亦稱:「光亮派」slick style)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歐美的一種建築思潮。銀色派在建築創作中注重先進技術、綜合平衡、經濟效益和裝修質量。其風格特徵主要表現在大面積的玻璃幕牆上。其建築特點是:1、通過大面積鏡面或半反射玻璃使建築融合在四周環境的映象或藍天的背景之中,並能創造出影像不斷變化的動態效果;2、反映工業化的時代特點,反映出新的藝術觀,它光澤晶瑩、現代感強;3、由於建築材料的限制,它具有風格程式化的趨向,缺乏地方特色;4、由於透明,反射的效果,給街上的汽車駕駛帶來了一定困難。銀色派的代表人物是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佩利。1971年佩利創造了銀色派的經典作品——洛杉磯太平洋設計中心。

灰色派 (The Grays 亦稱:「兼俗主義」或「包含主義」)20世紀60年代流行於歐美的一種建築思潮。灰色派公開宣布與現代主義分道揚鑣,認為建築應該歉收並蓄各種形式,可以將古往今來不同建築特點結合在一起。開放的、包羅萬象的、聯系傳統的建築。灰色派的建築理論基礎來自於美國著名建築師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文丘里所著的《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c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66)和《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是灰色派的經典著作。灰色派是後現代派的主要創作思潮。

白色派 (The Whites) 以「紐約5[埃森曼(Peter Eisenman)、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格瓦斯梅(Charles Graves)、赫迪尤克(John Hedjuk)、和邁耶(Richard Meier)]」為核心的建築創作組織,在本世紀70年代前後最為活躍。他們的建築作品以白色為主,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派和明顯的非天然效果,被稱為美國當代建築中的「陽春白雪」。「紐約5」與「白色派」常為互代。他們的設計思想和理論原則深受風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響,對純凈的建築空間、體量和陽光下的立體主義構圖、光影變化十分偏愛,故被稱為早期現代主義建築的復興主義。白色派建築的主要特點是:1、建築形式純凈,局部處理於凈利落、整體條理清楚。2、在規整的結構體系中,通過蒙太奇的虛實的凹凸安排,以活潑、跳躍、耐人尋味的姿態突出了空間的多變,賦予建築以明顯的雕塑風味;3、基地選擇強調人工與天然的對比,一般不順從地段,而是在建築與環境強烈對比,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之中尋求新的協調;4、注重功能分區,特別強調公共空間(Public Spaces)與私密空間(Private Spaces)的嚴格區分。邁耶設計的道格拉斯住宅(Douglas House 1971~1973)是白色派作品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個。80年代以後,白色派的五位主要成員各自沿著自己的創作方向奮力前進,他們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白色派做為一個建築組織卻隨之逐漸消失了。

阿基格拉姆學派 (Archigram亦譯「建築電訊團」或「阿基格拉姆集團」)1960年以彼得•庫克(Peter Cook)為核心,為倫敦二建築專業學生集團為主體成立的建築集團,他們把使用建築的人看成是「軟體」、把建築設備看成是「硬體」,是建築的主要部分。「硬體」可依據「軟體」的意圖充分為之服務。至於建築本身,他們強調最終將被建築設備所代替,因此被看成是「非建築」(Non-Architecture)或「建築之外」(Beyond Architecture)。阿基格拉姆學派反對傳統、反對專制、反對任何形式的束縛,提倡自由,對技術抱著樂觀的態度。

新陳代謝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築師丹下健三的影響下,以青年建築師大高正人、植文彥、菊竹清川、黑川紀章以及評論家川添登為核心,於1960年前後形成的建築創作組織。他們強調事物的生長、變化與衰亡,極力主張採用新的技術來解決問題,反對過去那種把城市和建築看成固定地、自然地進化的觀點。認為城市和建築不是靜止的,它像生物新陳代謝那樣是一個動態過程。應該在城市和建築中引進時間的因素,明確各個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長的因素上,裝置可動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縣文化會館。它較為全面地體現了新陳代謝派的

閱讀全文

與庫克住宅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