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的區別和聯系分別是什麼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需求的變動是指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這里的其他因素變動是指消費者收入水平變動、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和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的變動等。
需求的變動是指在商品本身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由於其他非價格因素的變化所引起的需求的變動。
2、表現不同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由於某商品本身的價格變動引起消費者在某一時刻對該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化,稱為需求量的變動。需求的變動,表現為需求曲線的平移。假定商品本身價格不變,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中的一個或者多個發生變化,這會導致消費者對該商品需求的增加或減少。
3、影響因素不同
需求量變動的影響因素有商品自身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消費者的偏好,其他因素如人口、氣候條件、風俗習慣等。
需求變動的影響因素商品本身的價格。商品本身價格高,需求少;價格低,需求多。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者偏好。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動。政府的消費政策。影響需求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有主要影響需求慾望,有主要影響需求能力。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的聯系:
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其它變數不變,由於價格的變動,引起的需求量沿著需求曲線變動,需求的變動是指假設價格不變,其它因素變動引起的需求變動。價格是需求函數的內生變數,所以給定的需求曲線可以對它進行解釋。其它影響需求的因素是需求函數的外生變數,它們的變化會引起需求曲線的上下移動,形成新的需求曲線。
⑵ 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的區別有:
第一,兩者的定義不同:
需求量的變動: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由於某種商品的自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在幾何圖形中,需求量的變動表現為商品的價格—需求數量組合點沿著一條既定的需求曲線的運動。
需求的變動:需求的變動是指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這里的其他因素變動是指消費者收入水平的變動、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消費者偏好變化和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變動等。
第二 ,兩者的決定因素不同:
需求量變動的決定因素有:商品自身的價格,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商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反方向變動;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包括互補品的價格、替代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消費者的偏好,其他因素如人口、氣候條件、風俗習慣等。
需求變動的決定因素有:商品本身的價格。商品本身價格高,需求少;價格低,需求多。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者偏好。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動。政府的消費政策。影響需求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有主要影響需求慾望,有主要影響需求能力。
第三,兩者的范圍不同:
需求量的變動:僅僅是指數量的增加或減少。
需求的變動:包括需求的對象、類型、時間、數量等等,故需求的變化可能僅僅只是其中某個元素的變化。
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的聯系有:
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其它變數不變,由於價格的變動,引起的需求量沿著需求曲線變動,圖形上的表現為需求曲線上的某一點沿著給定的需求曲線變動。需求的變動是指假設價格不變,其它因素變動引起的需求變動,圖形上的表現為需求曲線上下移動。
價格是需求函數的內生變數,所以給定的需求曲線可以對它進行解釋。其它影響需求的因素是需求函數的外生變數,它們的變化會引起需求曲線的上下移動,形成新的需求曲線。
需求量變動的決定影響因素影響需求量的方法有:
商品的自身價格,一般說來,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越小。相反,價格越低,需求量就會越大。考察時經常會問到影響的需求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商品的自身價格。
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對於多數商品也就是正常商品而言,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時,就會增加對商品的需求量。相反,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時,就會減少對商品的需求量。
相關商品的價格,當一種商品本身的價格保持不變,而和它相關的其他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時,這種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會發生變化。相關商品一般指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補品。
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量就會減少。
消費者價格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上升時,就會增加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當消費者預期某商品的價格在將來某一時期會下降時,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
⑶ 房價的需求量和供給量曲線圖
線性指量與量之間按比例、成直線的關系
需求與價格怎麼可能是成比例的呢,更不可能是直線的呀
⑷ 房地產需求的實例分析
從我國實行住房改革以來,商品房的銷售金額平均的年增長速度達到31%,銷售面積平均每年增長26.5%。特別是人們對於住宅的穩定持續大量的需求將會給這個行業帶來不計其數的利潤,也將給國家財政帶來無數的稅收。
中國住宅總量需求至少來源於四個方面:第一,現有城鎮居民要求改善住房條件或者城市家庭子女長大後成家對於住宅的需求。第二,大量農民涌進城市,我國城市化水平將會保持長期的高速發展。第三,城鎮舊住宅拆遷帶來對新房的需求。第四是中國每年1.2%的高人口出生率,這部分人將是中國房地產行業長久發展的不竭動力。如果按13億人來算,那麼每年增加的人口就達1600萬之多。以上因素綜合起來,房地產行業將擁有巨大的市場。
1998年到2005年的7年中,我國城市人口增加1.4604億,城市化率從33.35%增加到43%。平均每年城市化水平增加一個百分點,每年的城市新增人口大約2000萬人。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相當於整個韓國的人口數。2005年我國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了26.11平方米。
我們不妨來粗略算算房地產市場。城市每年新增2000萬,而2005年我國人均住房面積是26.11平方米,那麼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就是:2000萬×26.11平方米=5.222億平方米。2005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5759 億元,比上年增長 19.8%。商品房竣工面積 48793 萬平方米,增長 14.9%。商品房銷售額 18080 億元。每年的住房需求是5.222億平方米,而整個2005年房地產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其中包括住房)只有4.8793億平方米,存在著供不應求的現象。
據政府權威部門估計,到2020年我國城市化達到60%的水平,總人口14.7億。屆時城市人口將是8.8億,比當前的5.6億多出3.2億。3.2億×26.11平方米=83.552億平方米。83億平方米對於中國的房地產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龐大的市場需求。如果按照當前的每年5億平方米的開發水平,83億平方米將使房地產行業保持長達17年的高速發展。
當然這只是分析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給房地產行業帶來的巨大市場,如果考慮到2020年人均居住面積的提升到35平方米的小康目標、改善居住環境的二次置業需求等因素,那將會出現一個更龐大的數字。
⑸ 需求和需求量的區分
需求是指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量版是消費者權在"某一價格下"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的數量。需求是指商品需求量與價格之間的對應關系,是在不同價格下對商品的需求量。
你可以用圖表來理解:需求曲線表示的是需求,曲線上每一點是不同價格的需求量。所以在「其他因數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變動會帶動需求量變化。如果其他因數變動,整條曲線會移動,那就是需求變動。
也可以用數學函數來理解。需求是指價格與需求量的函數,即Qd=f(P)。需求量是在某一價格P時的Qd值。
⑹ 供求關系圖形變化 如果需求量增加 曲線是向上還是向下呢(對於原有供求平衡的圖)
「需求量」和「需求」要分清。
需求量的變化是指價格變動導致的變化,即曲線不變,點在線上動。
需求增加=「同樣的價格,需求量比以前更多」,即需求曲線上移。(同樣的需求量,價格比以前高,而不是你說的少)
⑺ 需求量與需求曲線的區別
書上應該有的啊。經濟學中的需求就是指需求量,是需求的量化表現;需求曲線是通過圖表形式表現的需求量,曲線上每一點表示的是不同價格的需求量
⑻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中價格和需求量的曲線圖怎麼看
簡單地說,從左上角向右下角傾斜的是價格需求曲線,左下角向右上角傾斜是的價格供應曲線
價格需求曲線中,斜率較大的是生活必需品,斜率較小的是高檔耐用品。
⑼ 請解釋需求量變動和需求變動之間的關系
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其它變數不變,由於價格的變動,引起的需求量沿著專需求曲線變動,屬圖形上的表現為需求曲線上的某一點沿著給定的需求曲線變動。需求的變動是指假設價格不變,其它因素變動引起的需求變動,圖形上的表現為需求曲線上下移動。價格是需求函數的內生變數,所以給定的需求曲線可以對它進行解釋。其它影響需求的因素是需求函數的外生變數,目前的模型不能解釋,它們的變化會引起需求曲線的上下移動,形成新的需求曲線。
⑽ 人口增長與住房的關系
地產業在過去幾年可能是發展最為迅猛的行業之一,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行業之一。在當前宏觀經濟討論中,房地產業受到普遍關注,主要是因為:(1)房地產業的投資增長是導致2003年投資高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2)2001年以來,房地產投資高速增長,部分城市的房價指數節節攀升,開發商歡欣鼓舞,而購房者則怨氣難消。有人說房地產有泡沫,有人卻說房地產發展非常健康。在這種眾說紛紜的背景下,全面的考察和評價中國當前的房地產行業,不僅對經濟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分析經濟形勢。
房地產高速發展的背後
2003年以來房地產業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200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高於上年,投資規模超過一萬億元,2004年第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大幅攀升,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幅達到44.10%。從第二季度開始,受警容調控的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幅逐季回落,前三季度增幅為28.30%。2003年土地開發面積增速不減,面積超過2億平方米;新開工面積增速加快,占職工面積的比重達到46.5%;從2003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先後出台新增土地的政策,使得土地購置和開發面積增幅在第二、第三季度有了明顯的回落。2004年以來,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始終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全國性房地產銷售價格大幅上升,2004年第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價格為2677元/平方米,比2003年商品房銷售價格每平方米上漲了300 元左右。在土地、金融等相關政策的作用下,2004年房價丈夫趨於平緩。商品房空閑面積雖增速明顯回落,但總量仍在增加。與此同時,房地產企業2003年總收入達到9300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總額超過350億元,同比增長39%。
房地產業的發展非常迅速,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問題的關鍵是這種發展速度是否正常?或者說,是什麼原因導致房地產行業的高速增長?在這些因素中,哪些是正常因素,哪些是非正常因素?
我認為,房地產市場的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福利分房體制的終結和城市化的加速,但住房政策改革的措施不到位,是房地產投機行為大行其道,主張了房地產價格的上漲。
1.城市化拉動了住房消費
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間,全國城市化的水平由1978年的11.9%提高到1998年的30.1%,平均每年增長0.6個百分點,而世界同期城市化的水平每年只提高0.25個百分點。中國的城鎮人口由1.7億增至3.81億人,平均年凈增加1000萬人。1998年以後,由於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中國進入了加速城市化的階段,2004年中國城市人口達到了5.23億,比1998年增加1.42億,平均每年增加2000多萬城市人口。人口城市化率達到40.53%。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許多政策名將加速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如決定規定「在城市有穩定職業和住所的農業人口,可按當地規定在就業地區或居住地登記戶籍,並依法享有當地居民應有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僅這一項政策,對中心城市就會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
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帶來了巨大的住房需求。根據中國有關部門預測,2010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將達到45%,即全國有6.3億人口在城市中生活。與2004年相比,城鎮人口凈增1.07億,按人均居住面積14平方米(建築面積28平方米)計算,要新建住宅30億平方米;現有居民(5.23億)人均居住面積增加5平方米(建築面積10平方米)需增加住宅面積52億平方米;考慮每年有1億平方米的拆舊蓋新,此期還要新建12平方米的新住宅。以上三項相加+,從2004年到2010年,中國要新建住宅94億平方米,即每年建15.6億平方米才能達到人均居住面積14平方米的目標。
可以估計,城市化的進程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持續下去,中國將進入城市化率40%到60%的加速擴張階段。在這一時期,商品住宅的需求將繼續增長,城市化進程將推動房地產業繼續發展。
2.住房制度改革刺激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
1998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它表明中國新住房政策開始實施。政策目標是將城市住房消費從實物分配向貨幣分配。從政策導向看,國家明確提出要把房地產培育成支柱產業、把住宅產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增長點並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也刺激著住房產業的增長。個人購買商品房的比例從1997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03年的92.5%,個人消費成為推動房地產需求的決定性力量。住房制度改革之後,城市居民的50%左右人口獲得了住房,另一半的人口只有租房居住,租方人口的
高比例,使租方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有些失衡,直接表現在租金上,2003年中國的住宅租金高於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世界平均主要城市的租金收益率達到7%左右。
3.土地政策的變化催生了房價
2002年7月1日開始實行土地招拍掛制度,該制度在無意中起到了催生房價的作用。
首先,土地的強制性招拍掛制度使地方政府及有了土地壟斷的強大工具,也有了低價徵用土地、高價招拍掛土地或取巨額土地差價的利益驅動,讓各級政府可以在土地交易過程中獲得巨額資本。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難以監管的灰色地帶,使掌握土地控制權的官員參與尋租活動,而巨額租金必然強化地方政府征地、拆遷的行為。因此,土地交易中的巨額租金是地方政府不惜冒著違規違法的風險而肆意的亂征亂用大量的土地,創造了大量的強制性消費需求。據估計,由於政府投資沖動所帶動的需求約占房地產市場供給數量的30%—50%。
其次,土地的強制招拍掛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價格,不但使新推出的產品在這種高土地成本的基礎上上,追求高價位產品的供給以保證開發商的利潤空間,並在市場中創造了一個高房價的預期,讓原本出讓的低成本土地上的產品也在設計高價位的產品,提高了產品銷售價格的預期。
4.存在大量的非自住需求者參與購房、抄房、住房的行為
目前,中國的投資渠道單一,商品房投資成為比料利息收入高而相對風險小、不用過多專業技術與管理能力的最佳投資選擇。從靜態收益率看,由於租房人口的高比例,使租房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有些失衡,直接表現在租金上,2003中國的住宅租金高於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直接平均租金收益率在4.8%,而中國的主要城市的租金收益率達到7%左右,遠遠高於因恆存款的收益率。再從動態看,2001年以後,中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地產價格都在上漲,使房地產投資產生了較大的盈利機會。當這種力量在「羊群效應」的作用下,以很快的速度增長,加劇了市場中的需求,
高速增長的房地產業帶動了其他行業的投資過熱,加劇了中國經濟中的瓶頸問題。
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118億元,比2002年增長26.7%。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2729億元,增長28.7%更新改造投資8444億元,增長25.1%,房地產開發投資10106億元,增長29.7%。房地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8.3%,相當於整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69.9%。由於房地產投資的快速增長,直接帶動鋼鐵和建材行業的快速增長,2003年的鋼鐵行業和建材行業投資分別比2002年增長96.6%和121.9%,而鋼鐵和建材行業的快速增長又推動能源、電力、運輸等行業的增長。
首先,房地產業的高速增長導致全國「大煉鋼鐵」。從需求結構看,房地產是鋼鐵行業的最大買主,2003年,房地產行業的消費占鋼鐵行業消費的54%。2003年在全國城鎮化建設以及房地產加快發展的強力拉動下,鋼結構建築快速發展,建築鋼材市場火爆,小型、線材、中厚鋼板、焊管等鋼材品種貨緊價揚,鋼鐵企業積極適應市場,努力增產,滿足市場需求。2003年小型鋼材產量約達6820萬噸,同比增長約26.45%,中厚鋼板產量約達3412萬噸,同比增長33.02%,重點統計大中型國有鋼鐵企業小型、線材等建築用鋼材產銷率均超過100%。
由於房地產投資的大幅增長,使2003年度國內鋼材價格繼2002年上漲以後仍大幅上漲,大部分鋼材品種再次創出新高,鋼材價格已超過1993年房地產泡沫式的水平。中國鋼鐵需求的快速增長推動世界鋼鐵原材料價格的上揚。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鋼鐵需求的快速增長,導致鋼鐵行業的資源緊缺,鐵礦石、焦炭、廢鋼價格大幅上升,而這些原材料成本約佔到鋼廠生產成本的40%以上。與之相關,礦石進口海運費也出現了大幅飆升。
其次,房地產業時代能力短缺的「元兇」。電力短缺是2002年以後困擾中國經濟的突出問題。繼2002年全國12個省級電網出現拉閘限電後,2003年全國21個地區先後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電力供需形勢緊張的矛盾較為突出。2003缺電范圍進一步擴大,電力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前三季度有21個電網出現過拉閘限電。2003年全國GDP增長為9.1%,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水平。以此相對應,發電量分別增長45.3%(用電量增長15.4%)遠遠高於GDP的增長。
之所以出現上述兩個特徵,只要因為高耗能行業的高速增長,用電結構重型化。2002年中國鋼材、有色金屬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9.7%、19.6%和14.5%。2003年鋼材、有色金屬、鋁材等工業產品產量增長速度均超過了20%。高耗能產品產量的快速增長,直接拉動了高耗能行業用電量的增長。而工業用電時中國電力需求的主體,佔全社會電力去秋總量的73%。同時,高耗能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導致了全國GDP用電單耗的持續回升。
對於如何有效控制房地產業市場投資增速過快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1)應該採取措施禁止房地產投機炒作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導致房地產市場高速增長的一個和重要的原因是投資性買房行為的大量存在。在上海、杭州、北京等中心城市,投資性買房已經佔到相當比例,上海政府公布的數據是16%,但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實際比例已經超過50%,大量的商品房囤積在投資者手中,遲遲不能進入最終消費市場。如果政府出台政策抑制這些非正常的房地產需求,就可以緩解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
禁止房地產炒作是有充分理由的。有人認為,禁止炒作是違背市場經濟原則的。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國外的理論和實踐已經表明:一般商品市場可以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實現帕累托最優,但房地產市場是個特殊的市場很容易產生市場失靈,完全依靠市場競爭解決不了問題,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政府對他實行強制的外部監管。和股票市場一樣,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者也普遍存在「典範示範偏差」和「羊群效應」等心理現象,通俗地說就是追漲殺跌。這種心理市的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的價格操縱行為容易得逞,而這又正是房地產市產和股票市場需要政府外部監管的理論依據。
另外,禁止房地產炒作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選擇。房地產炒作的本質是先富裕起來的少數人利用自己的資金優勢向尚未富裕的大多數人賺取暴利的行為,這既違背了共同富裕的社會目標,也有違實惠的基本道德標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