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住宅是否可以辦養老院
這要看建築是否符合標准,要經過民政和消防部門的驗收。
『貳』 規劃局對養老院佔地屬於商業用地還是住宅用地
國家是有了養老專用地的這一項,如果是做了規劃,那就是專用地
『叄』 養老院整體轉讓出售
這個項目不是一般人可以操作的,可以在你微信的夠本地,電視台,報紙,大型網站上發布
『肆』 養老社區的用地性質
既然是用於從事租賃這種商業活動的,而不是用於居住的,當然是屬於回商業用地。
(4)養老院項目賣住宅擴展閱讀答
商業用地是指規劃部門根據城市規劃所規定該宗地塊的用地性質是用於建設商業用房屋,出讓後用地的使用年限為40年。
商業用地,是指用於開展商業、旅遊、娛樂活動所佔用的場所,如用於建造商店、糧店、飲食店、公園、游樂場、影劇院和俱樂部等用地。
商業用地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為40年,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70年,要想把商業用地改變成住宅用地繳土地出讓金是肯定的.要想把你的一套房屋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是不能的。
按照現行土地出讓辦法的規定,其出讓應當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等方式公開進行,工業用地原使用人和買受人不得自行進行買賣。改變為商業用途的,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並需經過規劃部門批准。
『伍』 土地是養老院用地可以對外出售商品房嗎
不可以。因為申請的土地使用范圍是建設養老院,不是修建商業住房,不能隨意改變土地使用范圍的,這個屬於違章建築,是違法的。
『陸』 敬老院可以建在住宅區嗎 國家對敬老院有相關的規定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管理,促進敬老院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敬老院是農村集體福利事業單位。敬老院以鄉鎮辦為主,五保對象較多的村也可以興辦。提倡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興辦和資助敬老院。
第三條 敬老院堅持依靠集體,依靠群眾,民主管理,文明辦院,敬老養老的辦院方針。
第四條 敬老院所需經費實行鄉鎮統籌,並通過發展院辦經濟和社會捐贈逐步改善供養人員的生活條件。
村辦敬老院所需經費由村公益金解決。
第五條 鄉鎮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敬老院工作的領導,把敬老院事業列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六條 民政部門是敬老院事業的主管部門,負責對敬老院工作的業務指導。
敬老院的創辦、撤銷須經縣級民政部門批准。
第二章 供養對象
第七條 敬老院以供養五保對象為主。在沒有光榮院的地方可優先接收孤老優撫對象入院供養。有條件的敬老院可以向社會開放,吸收社會老人自費代養。精神病患者、傳染病人不得接收入院。
第八條 五保對象入敬老院須由本人提出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村辦敬老院經村民委員會)批准,並由本人和敬老院雙方簽定入院協議。
符合規定條件的對象,入院自願,出院自由。
第九條 敬老院供養的各類人員(以下統稱供養人員)應當遵守院內的規章制度,愛護公共財物,文明禮貌,團結互助。
第三章 院務管理
第十條 敬老院實行院長負責制,院長負責全面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五保供養和敬老院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二)組織制定院內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敬老院發展規劃;
(三)組織發展院辦經濟,增強敬老院自身發展的活力,不斷提高供養人員的生活水平;
(四)督促工作人員履行職責,建立崗位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維護供養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第十一條 敬老院設立院務管理委員會。其職責是:貫徹落實辦院方針、原則,審議院內重要事宜,檢查、監督院長和工作人員的工作。
管理委員會成員經敬老院全體人員民主選舉產生,管理委員會成員中供養人員所佔比例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第十二條 敬老院的生活區和生產區要分設。搞好環境綠化,保持美觀清潔的院容院貌。
第十三條 供養人員的飲食應當講究營養、衛生,每周有食譜。
第十四條 供養人員生病,院方應及時負責治療。有條件的敬老院應當設立醫務室,建立供養人員健康檔案。供養人員去世後院方要負責從簡料理後事。
第十五條 適當組織供養人員進行學習,因地制宜開展適合供養人員特點的文體和康復活動。
第四章 財產管理
第十六條 敬老院的土地、房屋、設備和其他財產依法歸敬老院管理和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
第十七條 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經費、物資、伙食、生產經營賬目要定期公布,接受供養人員和社會有關方面的監督。財會人員離職時,必須清查賬目,按規定辦理移交手續。
第十八條 五保對象入院,其財產交集體代管,生活用具可帶入敬老院使用。五保對象去世後,其遺產按入院協議處理。
第五章 生產經營
第十九條 敬老院可採取多種形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興辦經濟實體,生產經營收入歸敬老院集體所有,用於院內擴大再生產和改善供養人員的生活條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
第二十條 鼓勵供養人員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經營活動,並根據生產和經營效益給予適當報酬。
第二十一條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敬老院的生產經營活動,應當按有關規定給予優先和優惠。
第六章 工作人員
第二十二條 敬老院的工作人員,由鄉鎮人民政府(村辦敬老院由村民委員會)根據敬老院需要和規模進行配備。
第二十三條 敬老院院長由鄉鎮人民政府(村辦敬老院由村民委員會)選派。敬老院其他工作人員採取合同制,實行公開招聘。其基本條件是:熱愛敬老養老工作,有一定文化水平,身體健康,責任心強,吃苦耐勞。從事財會、醫療等專業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
第二十四條 敬老院院長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比照鄉、鎮、村集體企事業單位幹部和職工的待遇確定。
第二十五條 敬老院應當組織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學習,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第二十六條 敬老院對工作認真負責、熱心為供養人員服務的工作人員應當給予獎勵;對工作不稱職的可以辭退;對工作失職、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認真處理或報請有關機關依法追究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八日起施行。
『柒』 一個項目如何在養老院內增加收入
在開始創辦廣外老年公寓時,張福祥沒有想到,以「為世上父母解難」為宗旨之一的養老院,卻在3年後成了他的難題。
張福祥介紹:「房租每年200萬元,40餘名護工、近20名後勤人員、5名醫護人員,一期投入700餘萬元,二期截止到目前已經投入500餘萬元。」然而,廣外老年公寓現在每個月僅有40餘萬元的營業額,「不要說現在盈利,就是幾年後都不敢想像。」
據民政部2015年1月公開數據,一半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辦養老機構長年處於虧損狀態,能盈利的不足9%。民辦養老院緣何陷入經營困境?同時又面臨哪些現實問題?
供需錯位的背後
「民辦和公辦差太遠了。」張福祥不禁感嘆,「政府建養老院,土地、房子、設備、人員,一切都有財政支持。我們創辦養老院,一切都要靠自己。」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員成緋緋看來,公辦和民辦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資金支持,因為養老機構的資金壓力往往來自硬體方面。而公辦養老機構的硬體設施都是政府出資建設。
以土地為例,公辦養老院是免費拿到國家土地,民營養老院卻要以市場價格拿地。盡管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將非盈利性養老院列入劃撥土地的使用范疇之內,但與養老院的微利性質相比,成本依然很高。
土地和硬體的成本也直接反映在民營養老院的收費標准上。北京市六城區的養老院收費絕大多數在1300~2800元/月,要比公辦養老院的收費高出一倍。譬如,北京市海淀區千禾敬老院網上報價為2550~6500元/月;位於北京昌平區的泰康之家燕園最高收費甚至達到20000元/月。
由於養老院供給與老人實際需求的錯位,城郊的養老院入住率大都很低。據上述藍皮書數據,懷柔、延慶、門頭溝和順義入住率低於30%,朝陽等7個區入住率低於50%。
成緋緋認為,入住率低,以致入不敷出是造成民辦養老院經營困難的直接原因。由於供需錯位、服務專業化水平不高、對市場需求缺乏科學預測等因素,2009年至2013年間,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床位平均使用率從78.8%逐年下降為69.4%。
政策難以落實
事實上,政府並非沒有給予民辦養老院以財政性支持。2000年以來,國家便陸續出台了《關於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意見》、《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非盈利性的民辦養老院不僅能拿到一次性的建設補貼,還有床位補貼,稅收減免、水電優惠等各項政策。
以北京市為例,2013年北京市就印發《關於加快本市養老機構建設實施辦法的通知》,通知中給予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並要求區(縣)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按1:1比例配套。
然而從政策出台到政策落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成緋緋認為:「有些地方政策落地有延遲,有些地方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落地。」其主要原因在於政府出台的政策與資金沒有匹配。
除了資金配套,在實際補貼申請中還會出現各種審批程序復雜、申請標准不明確等現象。這讓養老院的不少運營者們「既非常郁悶又哭笑不得」。
高風險的代價
由於老人往往身體虛弱、疾病纏身,養老行業也被冠以高風險行業。一些養老院基於風險和收益的考慮,往往不願接收失能、不能自理的老人。而接收這類老人也往往意味著更高的價格。以什錦花園養老院為例,半自理老人的護理費為一個月800元,而不能自理的費用要達到1300元,特技護理的價格則根據護理程度而直接面議。
更高收費的背後存在著更高的風險。因為一旦老人在養老院內出現什麼問題,養老院不僅可能要面對家屬漫天要價賠償,還可能吃上官司。
然而,恰恰是風險較高的失能半失能的養老機構才是市場真正所需。成緋緋的研究表明:「真正提供面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民辦養老機構,床位在100張左右床位的養老機構普遍能夠實現良好運轉。」因此,除了期望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政策能夠落到實地、降低養老院的運營風險,民辦養老院自身找準定位,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同樣是擺脫困境,實現盈利的途徑。
養老院作為一個服務行業的一個經營實體,能否盈利,從財務的角度一般計算方式是:(經營收入)(經營費用)一成本=利潤。在做養老院的項目計劃時相關的盈利預測是必須的。我想應該包括幾大塊1養老院的土地,建築成本;2.設備,裝修等硬體投入;3醫護人員的工資和提成;4,日常辦公和維護保養費用;5,廣告和市場推廣費用,6,其他費用
目前我了解的養老院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1: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養老地產和醫療服務緊密結合,可以為有醫療照料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專業和及時的服務,由於前期投資大並且需要和醫療機構的資源整合,所以目前只有大型的地產商(萬科,保利華潤等)有能力並有意願布局;高房價加上醫療服務,導致收費必然是所有養老模式裡面最高的,事實上這種模式的顧客群體針對的是高收入老人或子女,此類模式投資很大,盈利的模式實際上與房地產銷售模式相同,因為未來的市場需求很大,所以只要足夠的資金支撐再加上專業的管理服務,盈利前景可觀。
2:公辦養老院
公辦養老院一般是非盈利的機構,傳統上主要承擔鰥寡老人的日常照料等基本服務,屬於政府基本養老服務的一部分,大多服務單一。不過在國家下來的重視下,很多養老院在做升級改造,主要以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為主,尤其是北京,上廣州,浙江等地
3:公辦私營養老機構
顧名思義,由政府提供場地等硬體設施和政策法規支持,具體經營承包給私人養老從業公司和個人主要提供的大多是照料,看護,康復,娛樂等服務,能否盈利很大程度上要看與合作政府的合作條件,(據業內人士透露,和私人醫院一樣要有很多人在從醫保報銷上動腦筋,是正經經營的本分人能掙到錢?還是坑蒙拐騙,騙補騙貸的老闆在發財?這個我無話可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養老院普遍盈利水平不高(不包含公立非盈利養老院),醫養結合的機構大多在投入期,很多都還處在盈利模式的磨合期,更多的意義在於行業布局。很多私立養老院的設施落後,服務水平低下,不能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務;目前的老年人大多數是生於解放初期的老人,他們的特點是子女多,收入低,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如果不能提供真正優質的服務就很難吸引老人願意買單入住。
最近通過對這個行業的多方面了解,我現在的小其實是五味雜陳的,總結出以下幾點感觸:
1,老齡化是個全球性的問題,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就越嚴重,這是人類的共同問題,非洲那樣以農業為主,經濟落後的地區沒有老齡化問題,所以說高齡化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果,在日本和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一樣也有很多低收入的老人的晚年凄慘度日,做的最好的應該是新加坡,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倡導和要求家庭保持三代同堂的模式,同時提供多種形式的補貼和幫助,從而真正做到了從身體和心靈的愛護,這樣的國家屈指可數,可以說老年人是市場價值不斷遞減的一個客群,從市場的角度,老人需要有消費力,這個市場才成立,從人性的角度上講,沒有錢的老人,他們的晚年要依賴於一個真正有實力和有擔當的政府
2,我曾經認為養老行業的痛點是沒有真正專業和護理人員,所以護理人員的培訓和上門服務可能是好生意,但是真的深入了解後,我發現也許是我想錯了,在日本這樣比我們早30年發展老年產業的國家,護工的待遇和社會地位一樣也是很低,虐待老人的事情屢見不鮮,在低生育率和高齡化同時》的情況下,期待有等多專業的護工進入市場是現實的事情,未來老年人需要更多專業的設備盡量完成生活自理,時代在進步,環境在改變,時至今日,養老行業這個傳統產業需要從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雲數據等多方面共同發力提高養老服務的水平和效率,提高被服務的老人的體驗舒適度,這可能是未來的選擇,目前需要耐心等待時機的成熟!
3,哪一部分人才是養老產業的主要顧客群體?
1958年之後出生的人群,這一部分人是被計劃生育的一群人,也是中國改革開發後經濟發展迅速的參與者,社會變革的見證者,孩子大多不在身邊,有一定經濟實力,熟悉互聯網,他們的需求才是未來30年養老市場的潛力所在!
4,養老服務的目的是什麼?
開始我一直認為老人需要的是醫療照護,看護,康復,誠然這些確實是目前很多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的需求,還是剛需,但是目前能提供的服務很少,也很難,難在法律法規不完善,難在沒有專業的人和技術和設備?最關鍵的是這部分剛需最應該承接的是醫院或者醫療養老機構,而這部分在國家的戰略規劃9064中,只佔4%,難道養老行業需要的就是接屎接尿,喂飯洗澡嗎?老年人更應該擁有自由,自主,自我的後半生,至少我對我的未產下載這樣設想的,堅持運動,堅持學習,保持活力、老需要突破傳統的概念,要營造不一樣的老年活,讓老年人有限的時光中盡量少的分布在病上!所以健康管理,歡度晚年才能賦予這個行業更多積極的情緒。
『捌』 以後住養老院也能擁有房地產產權證是真的嗎
近日,在北京,國內首個共有產權養老項目投入運營,該項目由養老企業與購房者分別擁有不同份額的產權。簡單來說,我掏95%,企業掏5%,「養老院」的房子咱倆共有。買了「養老院」的房子,還能拿產權證,50年產權,能出租、能轉讓,子女也可以繼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一期售價每平方米4萬元左右,低於周邊二手房價格。老人還將享有醫護人員24小時響應等基礎服務包。
但是!買房或者租房的人必須要家中有60歲以上的老人。
此外,無論是買房者還是租房者,每月都必須要繳納3000元的「基礎服務費」。
這樣的房子入市,將會怎樣沖擊樓市?
而當你老了,或者想為父母買一套「養老院房」嗎?
樓市迎巨變:國內首個共有產權養老項目運營
日前,由北京市民政局和住建委共同試點推出的,共有產權養老項目投入運營, 該項目由養老企業與購房者,分別擁有不同份額的產權。這也是全國首個共有產權的養老項目。
在北京的共有產權養老項目試點,記者看到戶型多數為一室一廳的格局, 屋內採用了適老化設計,牆壁的稜角做成了弧形,開關採用大按鈕,插座的位置比一般家庭的位置要高出二十厘米左右。衛生間更加開闊,安裝了可伸縮的扶手和緊急呼叫按鈕,淋浴間也安裝了座椅,方便老人洗浴。
與入住普通養老院不同的是,入住老人的房子有自己的產權證。養老企業與購房者按照5%和95%的比例共同持有房屋份額。另外整個養老項目的百分之四十是公共服務部分,產權屬於養老服務企業。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既引導又約束,是我們主要要做的內容。同時作為一個新型的探索,它在未來運營期間的監管,和相應的標准化地形成,都是我們後續工作。同時政府還要關注這樣一個市場為運營主體的這樣一種模式。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政府怎麼來履行相應的義務和相應的保障措施,不使老年人和入住房的權益受到傷害。這些都是後續我們將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