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宅開發 > 名流印象五期房子朝向

名流印象五期房子朝向

發布時間:2021-02-26 02:14:39

1. 請舉一些名人在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後重新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的事例.

1、司馬遷

司馬遷在職期間,完成工作和編撰歷史有條不紊的平衡進行著,但事情總不會一帆風順,伴君如伴虎,司馬遷的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司馬遷本身是無懼生死,而且這樣死也能掙得氣節,可拖住司馬遷的是他未竟的事業,史書還未編撰完成,他決不能就這么死了。回想了歷史上諸多名人忍辱負重寫下名留青史著作後,司馬遷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以腐刑代死刑,為了自己家族幾代的夢想,司馬遷忍了下去,只為了完成這部史書。

2、勾踐

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

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只鋪些薪(柴草),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使越國強大起來,並最終找准時機,滅掉了吳國。

3、陶淵明

陶淵明在他40歲的時候出任了彭澤縣的縣令。一天,陶淵明辦完公事,換上便裝准備下班。突然,外邊手下通報,市裡邊派張大人下來視察了,大老爺您得梳洗打扮,身著正裝去迎接。

陶淵明一聽心裡邊就不痛快,陶淵明就問:「已經下班了,迎接為什麼還要那麼隆重呢?」手下人就解釋這張大人原來就是本縣的那個富商,後來巴結上太守當官了,喜歡排場。

陶淵明一聽原來今天來視察的竟然是那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本縣富商,生性耿直的陶淵明本就痛恨官場黑暗,聽到這種情況,憤然說:「我不能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個無知的傢伙彎腰行禮。」說完就掛印飄然而去。從此遠離了官場。

4、華羅庚

華羅庚的父親是經營雜貨店的小業主,由於經營慘淡,家境每況愈下,致使上中學不久的華羅庚輟學,當了雜貨店的記賬員。在繁瑣、單調的勞作中,他並沒有放棄數學研究。正在他發奮自學時,他染上了可怕的傷寒症,被醫生判了「死刑」。

然而,他竟然奇跡般地活了過來,但左腿卻落下了終生殘疾。他常掛在嘴邊的是這樣一句話:「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力。」這位沒有大學文憑的數學家,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學。

1930年,以《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論文,而使中國數學界刮目相看。

5、魯迅

魯迅生長在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幼年時,他在一個頗富足、熱鬧的家庭中度過,他常在私塾里讀書,閱讀了眾多文學名著和書籍,但在他13歲那年,他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過去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但現在他家窮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

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對他的心靈打擊很大,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

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在當時,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譯了兩冊《域外小說集》,他個人單獨發表了《科學史教篇》《文化偏執論》《摩羅詩力說》等一系列重要論文。

在這些論文中,他提出了「立國」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並熱情地呼喚「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精神界之戰士」。

2.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名人有哪些還有他們的故事有哪些

建安七子 比如孔融讓梨
竹林七賢 嵇康的狂放不羈 與山濤絕交 阮籍的時無英雄 叫豎子成名
還有當時的士族之人 王、謝、桓、范 比如謝安 王導(我不殺伯仁那句~ 還有王與馬 共天下)以及大家知道的謝眺 謝靈運 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大家都知道撒~)謝玄 芝蘭玉樹
書法成就的比如王羲之(其實士族子弟書法都不錯的~)東床快婿~
范縝的≪神滅論≫吧~
陶淵明 詩人 隱居田園了~
南朝昭明太子蕭統 編古詩十九首那位~~
還有好多美男啊~~
如潘安 衛玠(被看死了...) 慕容沖 蘭陵王
具體情況看世說新語 裡面都是類似的段子...

3. 畫聖吳道子是那朝的

至盛唐,國勢強,東西京,聚群芳;
吳道子,喜誇張,剛柔濟,韻味長。
揮筆畫,若旋風,衣紋飄,凹凸層;
勢飄舉,變無窮,杜工部,贊畫聖。
興善寺,作表演,上千人,齊圍觀;
觀吳畫,眾驚嘆,筆生風,齊呼喧。
代表作,送子圖,佛祖生,共祝福;
人服飾,漢基礎,取域外,自豐富。
天空年,派入川,觀蜀水,察蜀山;
留腹稿,藏胸間,大同殿,神通顯。
墨水畫,淋漓精,如暴雨,如驟風;
嘉陵江,水波清,山連山,峰連峰。
怪石立,灘縱橫,三百里,一日成;
墨疏體,新畫種,大畫師,一代宗。
吳道子是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城)人,大約生於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於肅宗朝(約758年左右)。少孤,相傳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未成,乃改習繪畫。曾在韋嗣立幕中當大吏,做過兗州暇丘(今山東兗州)縣尉。漫遊洛陽時,玄宗聞其名,任以內教博士官,並官至寧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宮廷作畫。吳道子活動的時代,正是唐代國勢強盛,經濟繁,文化藝術飛躍發展的時代。唐代的東西兩京——洛陽和長安,更是全國文化中心。畫家們上承閻立本、尉遲乙僧,如群星璀璨。《歷代名畫記》說:「聖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藝者駢羅,耳目相接,開元天寶,其人最多。」如吳道子、王維、張璪、李思訓、曹霸、陳閎、楊庭光、盧楞枷、項容、梁令瓚、張萱、楊惠之、韋無黍,皇甫軫等人,都是當時的大畫家。這么多的名家和數以千計的民間畫工,爭強斗勝,群芳匯集,各顯神通,繪畫之盛,蔚為大觀。
吳道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以傑出的天才,迅速成長起來。吳道子的出現,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光輝一頁。他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祥」。就人物畫來說,「吳裝」畫體以新的民族風格,照耀於畫壇之上。「詩聖」杜甫稱他為「畫聖」。宋代蘇東坡說:「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愈),書至顏魯公(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亦尊吳道子為「百代畫聖」。在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的工匠行會中均奉吳道子為祖師。由此可見,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他曾在長安、洛陽寺觀中作佛教壁畫四百餘堵,情狀各不相同;落筆或自臂起,或從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寫佛像圓光,屋宇柱樑或彎弓挺刃,不用圓規矩尺,一筆揮就。他用狀如蘭葉,或狀如蒓菜的筆法來表現衣褶,有飄動之勢,人稱「吳帶當風」。他在長安興善寺當眾表演畫畫,長安市民,扶者攜幼,蜂擁圍觀,當看到吳氏「立筆揮掃,勢若旋風」,一揮而就時,無不驚嘆,發出喧呼。
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這幅畫的內容是描寫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降生以後,他的父親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悉達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
天王送子圖

天王圖(後人臨摹)
畫中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是我國民族繪畫中常見的貴族階層的人物形象,武將的臉形構造和唐代武士俑的精神完全一致,文紋用銳利的蘭葉描法,筆跡恢宏磊落,充分表現了「吳家祥」的特點。
吳道子的一生,主要是從事宗教壁畫的創作,題付很豐富,有宣傳教義的,有《梁武帝》、《郗後》等人物。他在千福寺西搭院北廊的壁畫里,把菩薩像畫成自己的樣子,這同以後的韓干在宗教壁畫《妓小小寫貞》和《一行大師》一樣,對於神的世界,不受宗教教義的約束,自由地加工。他不願意以神的「供養人」的地位,站在佛國的一角,而樂於以普通畫工的形象去主宰神土。他可以把達官貴人拉入《地獄》中來,可見他對宗教神權是蔑視的。吳道子的山水畫也很成功。玄宗派他去四川考察蜀山蜀水,要求他打下草稿,回來作畫。但他從蜀地考察歸來,連一張草稿也沒有。玄宗責怪之,他從容不迫,在大同殿上,畫蜀山蜀水,怪石崩灘,揮筆如暴風驟雨,嘉陵山水,縱橫三百里,一日而成,博得贊賞。其「疏體」畫法,為後代之宗。

一、吳道子的時代和生平

吳道子是古代畫家中最享盛名的一個,一千年來他被奉為「畫聖」,被奉為民間畫工的「祖師」,而為廣大群眾所周知。

產生吳道子的時代正是封建社會的盛期,唐太宗、武則天以來唐代社會日益向上發展,是一個充滿信心、希望與熱情的時代,也是一個深深地蘊藏著矛盾和沖突的時代。佛教及佛教藝術在這時候已完全中國化,得到廣泛發展並與人民群眾有密切的聯系。同時,繪畫及雕塑藝術本身也已發展到成熟的階段,無論寫實技法及吸取生活形象等方面都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由此可見,盛唐時代是具備了出現偉大的藝術家的條件,吳道子便是這時期涌現的眾多的傑出藝術家之一,而成為這一歷史時代在藝術方面的偉大的代表者。 武則天時代修建的洛陽龍門奉先寺,中宗李哲為了紀念高宗和武後在洛陽修建的大敬愛寺(公元七○五—七○九年)集中了當時繪畫和雕塑的名手(何長壽、劉行臣、竇弘果等),這些規模巨大的活動是吳道子及其畫派出現的前奏。

吳道子的生卒年代已不可考,但可知他一生的主要時期是在開元、天寶年間(公元七一三—七五五年)。他是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年幼時喪失父母,生活貧寒,曾去洛陽追隨當時擅長縱放的草書的著名書法家張旭、賀知章學書法。吳道子學書法沒有顯著的成績,乃改而學畫,未及二十歲就顯露出了天才。他出任過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地方的縣尉,又曾經在逍遙公韋嗣立幕下任卑微官職。他的長於繪畫的名聲後來為唐玄宗李隆基所知,被召入宮廷中,授以「內教博士」的官職,並為之改名「道玄」,同時禁止他私自作畫。他後來任職為「寧王友」(寧王是李隆基的長兄,「友」的官職是陪伴他,並且從作人處世方面幫助他,是一種閑散而清高的職位,往往都是有才學的人擔任)。 吳道子的繪畫是由張僧繇發展而來,但在多樣地富有變化地反映了現實生活這一方面則超過了張僧繇:「至其變態縱橫與造化相上下,則僧繇不能及也。」

二、吳道子的作品

吳道子的作品數量很大,據說一生曾畫制了佛教及道教的題材的壁畫三百多幅,他的作品在北宋初年已經比較罕見,北宋末年,《宣和畫譜》一書著錄皇家的收藏品中有他畫的佛、菩薩、天王像以及道教的神像九十二幅。但是現在可知他生前所作宗教繪畫不只是仙佛像,而且有很多大幅構圖,其中有發揮了高度的想像力的各種變相,他的筆下出現的各種仙佛形象,據說也是千變萬化,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創造的。

目前流傳的被認為是吳道子的作品,例如:《送子天王圖卷》、曲陽北嶽廟的鬼伯、孔子像、觀音菩薩像等,都很值得研究。 《送子天王圖卷》(宋代的臨本)是否傳自吳道子尚缺乏證明,然而是一幅優秀的古代作品。圖卷最後一段取材《瑞應本起經》中凈飯王抱了初生的釋迦牟尼到神廟中,諸神為之慌忙匍伏下拜的故事。凈飯王捧著嬰兒,以一種小心翼翼的動作,充分透露出這一抱持者的崇敬心情;同時,那一跪拜在地的孔武有力的天神,更不是單純的跪拜,而是張皇失措、惶恐萬狀的神態,是精神上完全降服了的表情。凈飯王和天神的這兩個有充分的心理根據的動作便烘托出還在襁褓中的,在畫面上看不出任何直接的跡象來的小小嬰兒的不平凡和無上威嚴。這樣的表現是通過人物的表情和內心的聯系以闡明主題,所以在繪畫藝術技巧的發展上有創新的意義(圖204)。

曲陽北嶽廟的鬼伯的形象非常強健有力,是摹刻唐代蒲州刺史劉伯榮所畫的壁畫。曲阜孔子像是宋代紹聖二年的刻石。觀音像石刻在全國各地輾轉摹刻,極為常見。這些作品,無論是鬼伯的誇張的激動的表情,孔子群像的構圖,觀音的姿態,都明顯的具有唐代的風格,而且這些作品運用的線紋都是所謂的「蒪菜條」——是歷代公認吳道子的特長。

今天已不可能直接見到吳道子的作品,也不能確定那些古代畫跡與吳道子有較密切的關系,關於吳道子的藝術成就,我們主要的是從文字記載中加以探討。

三、吳道子的貢獻

根據歷代文字記載可知吳道子藝術上有如下特點。

一、巨大的創作熱情——吳道子一生曾作壁畫三百餘堵,《宣和畫譜》猶著錄九十二幅卷軸畫,可見他一生作品數量是很大的,這就說明吳道子的過人的旺盛精力和不平凡的創作熱情。

二、真實的描寫——長安菩提寺佛殿內有吳道子畫維摩變,其中舍利佛描繪出轉目視人的效果。趙景公寺畫的執爐天女,竊眸欲語有動人的表情。這都說明吳道子的宗教畫很有生活的真實感。而且有記載,他在長安千福寺西塔院畫的菩薩就是畫了自己的形貌。由此可知他的藝術創造是有生活基礎的。

三、大膽的想像能力——吳道子畫的變相數量既大,變化也多,如:凈土變、地獄變、降魔變、維摩變等,具有各種不同的情境和氣氛。變相中的人物,據說是「奇蹤異狀,無一同者」。吳道子不僅描繪出各種不同的情景,而且創造了豐富的充沛著力量的人物形象,被譽為「奇蹤異狀」,他畫的人物又被描寫為「虯須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巨壯詭怪,膚脈連結」,可知是激動的,充滿了力量的形象。

吳道子的變相圖畫中最有名的是地獄變相。地獄變相原為張孝師所創,吳道子用了同一題材,而進行了自己的創造。他的地獄變相「圖中一無所謂劍林、獄府、牛頭、馬面、青鬼、赤者,尚有一種陰氣襲人而來,觀者不寒而慄。」圖中並未描寫任何恐怖的事物,然而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使人在情緒上受到震動。據說他在長安景公寺畫的地獄變相「筆力勁怒,變狀陰怪」,因而屠夫和漁夫都為之改業,怕因為殺害了生命,將來會在地獄中受制裁。這一地獄變相的畫面我們知道得雖不具體,但是從這些描寫和記述中可以知道是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發揮了巨大的想像能力的。

吳道子的地獄變相是宣傳佛教的,然而其中表現了「或以金胄雜於桎梏」的景象。這就是不承認現實生活中的高官顯宦有權利作壞事,而是認為他們作了壞事同樣也是有罪的,他們在最後的道德的審判之前應是和任何人一樣受到懲處的。

四、默畫及解剖知識的諳熟——吳道子大都是在興奮的時候對壁揮毫,技術熟練而造型生動,人們認為他一定有「口訣」,即有固定的方法,但是沒有人知道那口訣如何,也就是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能夠那樣自由的揮灑。例如他畫丈余的大像,可以從手臂開始,也可以從足部開始,而都能創造出很有表現力的形象,可見他的默畫的高超能力和對於人體解剖知識的諳熟。據說吳道子畫直線和曲線不利用工具,「彎弧挺刃,植柱構梁,不假界筆直尺」,完全是空手描出。又有記載說他作佛像,最後畫圓光的時候,「轉背渾墨,一筆而成」,「立筆揮掃,勢若風旋」,而引起觀眾的喧呼,甚至驚動了幾條街道。

五、技法特點——吳道子在筆墨技法上的特點主要的有三點。他描繪物象不是很工緻的,所謂「眾皆密於盼際,我則離披其點畫。人皆謹於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他的作品的色彩不是很絢爛的,所謂「淺深暈成」,「敷粉簡淡」,而被稱為「吳裝」,甚至有不著色的「白畫」(景公寺的地獄變相)。他在早年作畫線紋較細,但後來所用的線條是「蒪菜條」,可以表現「高側深斜,卷褶飄帶之勢」,是以表現對象的細微的透視變化高、側、深、斜為目的的,帶有立體感的線條。這種線條比鐵線描(顧愷之等人所擅長的)能更敏銳地表現出客觀事物的立體造型,和書法中的草書更接近。

六、線紋的激壯的律動的表現——吳道子用以組成形象的線紋一向以富於運動感和富於強烈的節奏感而引起評論家的特別注意。他的線紋的表現或被描寫為「磊落逸勢」(唐·李嗣真),「筆跡遒勁」,「筆力勁怒」(唐·段成式)或被描寫為「落筆雄勁」(宋·郭若虛),「氣韻雄狀」,「筆跡磊落」(唐·張彥遠)。線紋是表現手段,而其本身所產生的效果也有助於形成吳道子作為一個偉大的畫家所特有的風格。這種線紋本身所產生效果,不應該強調成繪畫藝術的唯一的表現目的,然而予以適當的注意也會加強藝術的感染力量。吳道子就是結合著內容的表現和形象的創造,在運用線紋上也滲透著強烈的情感,而大大提高了繪畫藝術中諸表現因素的統一性。

由以上所引述的各點,可以知道吳道子在作品中有著一種強烈的和極度緊張的感情的力量。

吳道子在進行創作時陷入一種高度興奮與緊張的狀態。傳說吳道子嗜酒,往往是在酣飲之後動筆。從吳道子觀裴■舞劍的故事,也可以說明這一點:開元年間將軍裴■死了母親,邀請吳道子在洛陽天宮寺畫幾幅壁畫為其母祈福。吳道子要求他表演舞劍作為報酬,於是裴■脫去了喪服,換上平時裝束,「走馬如飛,左旋右轉,揮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而後舉起了劍鞘,劍直落入鞘中。據說觀者有數千人,都為之驚栗。於是吳道子「援毫圖壁,颯然風起,為天下之壯觀」。——吳道子從裴■舞劍中得到了靈感,而激發起創作沖動,這就說明吳道子在進行創造前是有目的地培養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吳道子的弟子及畫風的流傳

吳道子有一些弟子為他作壁畫時充當助手,吳道子自己描線,他的弟子或其他工人替他著色。翟琰和張藏都是經常為吳道子畫著色,而色彩濃淡效果良好。吳道子的壁畫,據記載也有經過不甚高明的工匠著色而受損的。

吳道子和他弟子的關系也不只是簡單的合作。弟子們也獨立的作畫,如弟子中最有名的盧棱伽就善於學習吳道子,吳道子並曾授以「手訣」。這些弟子學習吳道子也有些變化,例如楊庭光下筆較細,但也是吳道子門下的高手,他曾把吳道子的肖像畫在壁畫中間,而引起吳道子的嘆服。

吳道子把「手訣」傳授給弟子,而且在繪制壁畫的實踐工作中以合作的方式使弟子受到訓練,吳道子又以各種個人獨創的圖像樣式吸引著周圍的畫手,所以吳道子在唐代宗教畫方面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唐代,吳道子獨創的佛教圖像的樣式,被稱為「吳家樣」,是張僧繇的「張家樣」以後的一種更成熟的中國佛教美術的樣式。「吳家樣」也突破了北齊曹仲達以來的「曹家樣」的影響的支配,而成為與之對立的樣式。」吳家樣」與「曹家樣」的顯著的區別,被宋代評論家用「吳帶當風,曹衣出水」一語所概括。這兩句話指出了兩者在服裝上的不同(前者是寬而松的衣服,後者緊緊貼在身上),也指出線紋表現的不同(前者是運動立體感較強的蒪菜條,後者是傳統的鐵線描)。曹家樣和吳家樣的分野也在雕塑藝術中存在。

吳道子自己也擅長塑像。和他一同學習張僧繇而在雕塑方面發展起來的楊惠之是古代最享盛名的雕塑家。吳道子的弟子中也有雕塑家,如王耐兒,張愛兒。

吳道子的影響不限於唐代的繪畫和雕塑。他的畫風在宋代仍為很多畫家所追摹嚮往。北宋初年的宗教畫家如王瓘、孫夢卿、侯翼、高益、高文進、武宗元等人都沒有完全超出吳道子的范圍。而在繪畫史的發展上,宗教畫自宋代以來,就沒有出現重大的改變。可以說中國風格的佛教繪畫在吳道子的手中是最後的形成了,直到近代民間畫工仍舊奉他為祖師,而且保存著繪塑不分的傳統,都不是偶然的。

盧稜伽是吳道子的弟子中最有成就者,但據說只能勉強達到吳道子的水平,而就力竭而死了。他的作品比較細致,現存的《盧稜伽羅漢圖》,只殘存三幅。其中降龍的一幅,羅漢端坐石上,雙手握杖,置在膝上,全身力量集中在雙臂,雖無大幅度動作,但有無窮的鎮懾的力量。這是借描寫神態,從內在的精神的力量中表現出強大的威力。

梁令瓚的《五星二十八宿圖》是至今流傳的一幅重要的唐代繪畫,梁令瓚是精通天文學的道教徒,他的作品據宋代李公麟說很象吳道子。這一幅畫是想像中的諸星辰神只的形象,有的是動物的形象的人格化的變形(圖205)。

五、山水畫的興起和同時的其他畫家

山水的景物在壁畫中當作背景,甚至被當作與表達主題有密切關系的背景而加以處理(如:敦煌二四九窟《狩獵圖》、二八五窟《苦修圖》和顧愷之的《畫雲台山記》所述)是南北朝以來就已流行的。但唐朝張彥遠認為山水樹石等自然景物的描寫,唐朝初年的閻立本兄弟雖已大有進步,然而還是風格化的表現:「狀石則務於雕透如冰澌斧刃。繪樹則刷脈鏤葉,多棲梧菀柳。功倍愈拙,不勝其色。」張彥遠認為山水畫的趨向成熟是始於吳道子與李思訓父子。

吳道子在寺廟壁上常畫山水,而最有名的是他在玄宗李隆基的大同殿壁上畫嘉陵江三百里風景的故事。據記載,吳道子奉李隆基之命去嘉陵江觀察以後,回來報命說自己沒有粉本,都將景物記在心中。僅用一天就畫完嘉陵江的巨幅壁畫。而另外一個畫家李思訓以前也曾在大同殿畫嘉陵江山水,則用了很長的時間。當時認為「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 李思訓是唐朝的宗室,擅長於山水畫,因為曾任左武衛大將軍之職,所以稱他為「大李將軍」。他全家有五個著名的畫家:其弟李思誨、思誨的兒子李林甫、李林甫之侄李湊和李思訓的兒子李昭道,李昭道始創描寫海的圖畫,因他父親的名聲而被稱為「小李將軍」。

李思訓的山水運用了金碧輝映的色彩,不僅特具風格,而且成為傳統的山水畫的一種重要的樣式,稱為「金碧山水」或「青綠山水」。這種山水畫是以描寫春天的景物為主的(圖208),展子虔《游春圖》也是這一體的山水畫中早期的重要代表作。

唐代山水畫的重要發展是吳道子李思訓以後的「潑墨」一體的出現。

潑墨山水的重要代表畫家是韋偃(他也擅長人物及鞍馬)、張璪(他的兩句有名的話:「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總括古代繪畫創作方面最根本的原則)、項容、王默等人。

王維也是當時著名的畫家之一。他是貴胄子弟、又擅於詩歌和音樂,所以是一引人矚目的人物。宋代已經有很多人把五代時西蜀及南唐人畫的雪景作為王維的作品。王維畫的《輞川圖》描寫生活的環境,表現了恬淡閑居的生活理想。這幅畫歷來被當作可以說明王維的繪畫藝術的作品,現在只存翻摹石刻的拓本。王維《雪溪圖》是一幅風格古樸的小幀風景(圖209)。號稱為王維的《濟南伏生像》成功地表現了一個古代儒者的形象。

盛唐時期出現了畫馬的名家:曹霸和他的弟子韓干。

馬的藝術在漢唐都很流行,以前已曾多次提到過。

曹霸畫人物和馬曾得到詩人杜甫的贊誦。杜甫在《丹青引》一詩中談到曹霸畫出了良相、猛將的威儀,也畫出了天馬的「迥立閶闔生長風」的英姿,一種在皇帝的威嚴前毫無所懼的自由灑脫的神態。 韓干也是一個多方面的畫家,尤以畫了很多皇帝及貴族的良馬而出名。他少時家貧,曾為賣酒家送酒,因而結識了王維兄弟,得到他們的金錢資助,才有機會學畫十餘年,而成了名手。

韓乾的《照夜白圖卷》畫的是玄宗李隆基的御馬。畫中所描繪的馬的形象,不是表面的形似,而是踴騰有力的神態(圖207)。韓干《牧馬圖》在技術上比《照夜白圖卷》一圖要更成熟。這幅畫中的兩匹馬都給人以極其真實的印象,准確地表現了駿騎的身形、體態和精神,騎馬人的形象也是有性格的(圖206)。

盛唐時期人物肖像畫的畫家,如陳閎、張萱、楊升、楊寧(三人都是開元年間史館畫直)、車道政、錢國養等人都是比較有名的,代表了當時宗教畫以外的一部分人物畫,特別是肖像的繁榮。這些畫家都是隸屬於宮廷的。他們的作品有很多就是直接描寫宮廷的,如武後、明皇、楊貴妃、虢國夫人等人的各種活動。這一類作品中規模較大者是《金橋圖》,描繪唐明皇封泰山回來,車駕過上黨金橋時,數十里間旗幟鮮華羽衛齊肅的景象,由陳閎畫明皇的肖像及所乘的照夜白馬,吳道子畫橋梁、山水、車輿、人物、草木、鷙鳥、器仗、帷幕,韋無忝畫狗、馬、驢、螺、牛、羊、橐駝、猴、兔、豬、■等。這幅由三位名家集體創作的圖畫,唐時被譽為「三絕」而得到特別重視。

4. 如何做好房地產銷售

人類的本性即關注自身利益。你需要站在客戶的角度提問,看客戶有沒有搭上話,揣測其關心程度。盡量多談談客戶自身,他們的家人、工作、消遣等事。製造談話氛圍,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這樣,更易贏得客戶的尊重和好感。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畫餅如果做期房,客戶什麼都看不見,所以也只能:畫!『要弄清客戶想要怎樣的生活,基於此,告訴客戶現在擁有什麼,將來會擁有所有想要的。

四.人類天生不愛冒險,很多時候的推脫都是由於不了解導致的不安,不保險的感覺。所以,經紀人在介紹房源的時候務必要在語氣上表現出自信,開朗!事前充分了解商品知識及客戶情況,要在客戶面前流暢地介紹。尤其注意講話尾宇的強勁有力,例如「一定可以令你滿意!「讓客戶感染到正面的氛圍,讓客戶對自己的決策充滿信心。

5. 東漢、唐、明三朝的宦官之禍之間有什麼不通風的地方

凡稍通國史者,必會對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的宦官之禍有所耳聞,十常侍、東廠、魏忠賢等等,都是中國歷史上反派的代名詞。然而,若真探討起宦官禍國殃民的具體方式,大多數人除了“把持朝政”、“陷害忠良”這些大而化之的詞彙也很難說出別的。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宦官之禍,公認以東漢、唐代、明代三朝為最。不過,雖然結果同樣是害國害民,這三朝宦官各自的崛起之路和特徵卻不盡相同。清人趙翼的《廿二史札記》對東漢、唐代、明代的宦官現象有分別的論述,甚為精闢,從趙甌北之文出發,可以一窺這三朝宦官之禍的異同。

(司禮監)

東漢是引領中國古代王朝風氣之先的朝代,清流士大夫與宦官勢不兩立,唐代的名臣如李德裕等,也都敢於同宦官斗爭,然而在明朝,大臣同閹宦結黨卻是司空見慣。張居正同馮保結盟,還可以說是為了實現政治抱負,但大多數臣僚依附宦官,都是為了金錢與權位。魏忠賢那空前絕後的閹黨名單中,閹人只佔一小部分,為九千歲出謀劃策的“五虎”崔呈秀等多是正兒八經的進士,許顯純等“五彪”也都或靠武進士、或靠門蔭等正途獲得官位。太監和大臣那種生理厭惡帶來的鴻溝在明代幾乎消失,他們純靠利益結成黨派,對異己大張撻伐、大開殺戒,明朝的政壇,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黨同伐異之中爛到根子里去的。

6. 《朝天子詠喇叭》的意思

喇叭嗩吶嗚嗚哇哇,曲兒小來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憑你來抬聲價。軍人聽了軍人愁,百姓聽了百姓怕。還能到哪裡去分真和假?眼睜睜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鵝飛罷!

《朝天子·詠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

原文如下:

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裡去辨甚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全曲借物抒懷,雖然沒有正面提到宦官的字樣,卻活畫出了他們的丑態,諷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殘害百姓的罪惡行徑,表達了人民對他們的痛恨情緒。

(6)名流印象五期房子朝向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支曲子作於明朝中葉的正德年間(1506—1521)。蔣一葵《堯山堂外紀》載:「正德間,閹寺當權,往來河下無虛日,每到輒吹號頭,齊丁夫,民不堪命,西樓乃作《詠喇叭》以嘲之。」明朝中葉是歷史上宦官禍國映民最嚴重的時期之一。

其時,由於皇帝有意的扶植和利用,宦官把持朝政,手握內外臣僚的生殺大權。於是就有一批趨附的官吏與之勾結,形成閹黨。在統治階級內部,排除異己,屢興大獄;對勞動人民則公然掠奪其土地並日益加重剝削和奴役,數以萬計的人家被逼得家破人亡,社會矛盾一天天激化。

王磐當此亂世,寫下這首《朝天子·詠喇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個階段黑暗的現實。

作者簡介

王磐(約1470—約1530),明代散曲家。字鴻漸。號西樓。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作諸生,厭其拘束,棄去,終身不再應舉,縱情於山水詩畫之間。築樓高郵城西,與名流談詠其間,因自號西樓。其散曲題材廣泛,雖多閑適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佳作。有《王西樓樂府》。

7. 問 晉朝和南北朝都是有什麼名人 請詳細說明 謝謝

一、千古江山

公元280年,晉朝名將王浚的水軍攻近建業城,東吳主孫皓在進行一番幾乎是徒勞的抵抗後出城投降,這標志著輝煌的三國時代終於告一段落,大晉一統天下,後人稱之為「三國歸晉」。

完成一統天下這一偉業的是司馬炎,司馬懿之孫,司馬昭長子,司馬一家三代,都是精明強干之輩,祖父司馬懿,與諸葛亮周旋多年,終於拖死這一千古名相,並奪取魏國大權,而他父親司馬昭,不單掌控魏國大權,還南征滅了蜀漢,劉姓江山傳了這么多年,終於徹底斷了。到了司馬炎這代,他終於取魏而代之,並一統天下。

中國幾千年歷史,分而合之,合而分之,但是這一統天下的君主實在沒幾個,而司馬炎和其他幾位相比,唯一值得一說的也就是他的「仁」了,司馬炎取曹魏代之,但是卻沒有殺魏帝曹奐,而是封其為陳留王,而且准許他用皇帝儀仗,上書時不必稱臣,這種事也就晉朝出現,而原來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被封為安樂公,現在東吳主孫皓投降被封為歸命侯,都得善終。或許是因為司馬家出身士族的關系,司馬炎和身邊大臣關系不錯,大臣說話也是很隨便,即便說他壞話也是一笑了之,仔細看。晉朝一代都是如此,君弱臣強。大臣比皇帝橫多了。

司馬炎不能稱之為明君,全因他只打下了江山,卻沒有為這個江山打好基礎,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而他選的白痴皇帝和藩王領兵在外的制度為西晉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假如他的皇帝兒子不是白痴一般,而藩王即便想作亂也沒機會,假如沒有藩王領兵這樣的制度,那朝政再亂也不會象八王之亂這樣。

八王之亂象一個攪肉機,中原的力量全部耗盡於此,中原形成了真空,原本臣服於中原的游牧民族便以各種借口進入中原,這便是後世常稱的五胡亂華。

中原亂成一片,先是匈奴,後是羯,鮮卑,一窩蜂的進來,先是對晉朝,後來是自己內部也打,亂糟糟一片,司馬睿,這個和司馬炎已經算是很遠很遠的遠親慌慌張張跑到當年被司馬炎打下的東吳都城建康,在王導的鼎力支持下,過起了小朝廷的日子。

或許是一下子成了皇帝,要享享清福,或許是江南的風光太好,捨不得離去,司馬睿不想回到那個兵荒馬亂的北方去了。

南方還算穩定,但是北方就苦了,能走的都走的,留下來的老百姓只能受胡族的欺壓,即便不欺壓,這兵荒馬亂的,日子也不好過。人每到痛苦的時刻,最大的希望便是從天邊降下一個神靈,至少是英雄來拯救自己。

祖逖嘗試過,他以中流擊楫的英雄氣概北伐,在無比艱難的情況下與後趙作戰,收復了黃河以南的領土,而且毫無私心,實在是一位大英雄,但是他沒有完成北伐的使命便去了。

於是人們把希望寄託在號稱項羽轉世的冉閔身上,但是這希望被慕容恪的連環馬扼殺了。

然後大家又把希望轉到南方,一個叫桓溫的將軍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可是當這個將軍來到長安城下,大家才發覺這位將軍更重視的是南方的權力,所以他轉了一圈便回去了。

曾經一度,那個仁和的苻堅和摸虱子的王猛給大家帶來了希望,不過王猛早早便逝去了,而那個仁和的苻堅一下子好象失去了主心骨,一意孤行發動了南征。可惜,人心還是向著東晉,運氣還是在南方這邊,淝水一戰,東晉大勝,雖然沒有收復全部失地,但是前秦卻土崩瓦解了。

或許慕容家族才是希望所在?這個一家都英俊非凡的家族有慕容恪、慕容垂這樣不世出的名將,一統天下或許不是什麼難事吧。可惜世事難料,參合陂一戰,慕容家族從此衰落。

大家並不知道,這樣的痛苦還要過上幾百年,直到一個叫隋的朝代建立才會暫時結束,在這段時期里,所有的人只是匆匆過客,在歷史書上留下幾筆便走了,只是有些人留的多些,有些人留的少些。

我們總是崇拜那些留的多的人,即便那是虛名,但是至少能留給後人無盡的話題。而其中的一些人,我們稱之為英雄,像祖逖。而在英雄之中,有些人創造了一個時代,他們製造了歷史。

請先記住這位創造了一個時代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劉裕。

二、英雄出身自寒門

公元363年,東晉哀帝興寧元年,劉裕出身在京口(今江蘇鎮江)。他的祖籍是彭城(今江蘇徐州),即那位西楚霸王項羽的都城,當年傳說上天會讓西楚霸王項羽轉世,大家認為是冉閔,但是要說劉裕也未嘗不可。當然,劉裕和項羽的關系還不如和項羽的死對頭劉邦那樣密切。

或許是兩漢過於輝煌的關系,那時反正是姓劉的總能和劉邦這位老祖宗扯上關系,於是真正光復漢室的劉秀說自己是漢室宗親,三分天下的劉備也說自己是漢室宗親,這位日後成為一朝之主的劉裕也說自己是漢室宗親。

不過,他的漢室宗親可就比較遠了,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怎麼也能算是劉邦直系子孫,而劉裕的祖先是楚元王劉交,乃劉邦之弟,雖然也是漢室宗親,但是卻是旁系的旁系。而且此時已經不是漢朝末年了,而是東晉了,他這個漢室宗親的身份,卻不能為他得來半點好處,他的漢室宗親的身份,只能作為談資罷了。其實硬要說的話,那位匈奴人劉淵也稱自己是漢室宗親,還建立了漢國呢。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劉裕沒有以重建漢室,而是取了一個曖昧的「宋」作為自己的朝代稱號吧。

那是後話了,公元363年,我們這位日後的帝王還剛出生,面臨隨時會夭折的危險。

大凡帝王出生,大家都會給什麼吉兆,比較夢見吞紅日啊,龍鳳下凡啦,總之是很特別的事,那劉裕出生有什麼吉兆呢?可惜,假如真有這個吉兆,我們也無從得知了,因為劉裕的娘親趙氏已經在劉裕出生後便已經死去了。

劉裕的家境並不是很好,生父劉翹只是做一個無油水的小吏,安葬妻子便要花去一大批錢,而撫養嬰兒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古代人還沒有象現代這樣用奶粉喂養的習慣和條件,只能用母乳喂養,而這樣就要請奶水足的女子做奶媽,可是這樣是要花錢的,古代小說里說到書生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抱著孩子四處求人,吃百家奶,而且大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劉翹估計也沒這樣的時間和臉皮,何況想到這孩子剋死了妻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就准備拋棄劉裕。

要是按照古代演義的說法,這劉裕被拋棄後一定是被哪位達官貴人的下人揀到,帶回去,然後這達官貴人家裡又無小孩,便當做親生孩子養,長大之後繼承家業,日後與親生父親相認,那是喜劇,與親生父親反目成仇,那是悲劇,與親生妹妹相愛,那是雷雨了。要是按照西方歷史的寫法,劉裕會被狼收養,最後成為一個英雄,建立起一個叫羅馬的國度。要是按照武俠小說的寫法,那劉裕會被哪個和尚道士收養,或者是深山中的高人,長大學成一身武藝,日後發覺自己的身世撲朔迷離,原來自己是某個……

打住打住,劉裕的身世還沒這么戲劇性,在千鈞一發之際,他被自己的族中叔叔劉萬和叔母杜氏所救,杜氏做他的奶媽,並且寄住在他家中。作為一個叔母和奶媽,杜氏對他極好,甚至為了他,連自己的次子劉懷敬的奶也顧不得喂,據說之後劉懷敬智力有點問題,便是因為斷奶太早的關系,劉裕日後對劉懷敬一家也甚是照顧,恩寵有加,也是為了報這一恩情吧。不過假如要說是杜氏看出劉裕日後的成就,那也誇張了些,當年劉備被劉元起看重,那是因為劉備已經成年,顯出一定潛質。要說杜氏能看出嬰兒的劉裕有帝王之相,也不可思議了些。杜氏這樣做,完全是一種同情吧。

劉裕在叔母家兩年,才回到家,然後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說,茁壯的成長著。成為一個「雄傑有大度,身長七尺六寸,風骨奇偉,不事廉隅小節」的奇男子了。

不過這位奇男子可沒什麼好風評,此時劉裕的生父劉翹已經病逝,他續娶的妻子,也便是劉裕的後母蕭氏獨自撫養劉裕和他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劉裕對待繼母很是孝敬,只是他的職業不是很好,以賣履為生,這和他的前輩,劉備到是很象。說起來也奇怪,當時劉家並不是沒有人才,劉備那時劉表劉璋的個人條件都比劉備要好得多,而劉裕時期也有劉牢之這位北府名將。但是卻總是劉備劉裕這樣出身貧寒成就一番偉業。

不過說起來,劉家最出名的四位君主,劉邦劉秀劉備劉裕,年輕時都沒什麼好習慣,劉邦被自己的父親看不起,認為他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劉秀年輕時喜歡包庇收留不法分子,顯然就是地方一霸,劉備雖然還求求學,也喜歡拉幫結伙,做個小混混,看他打督郵的那脾氣,火氣還挺旺,到了劉裕這代,也沒什麼改進,也是不愛讀書,游手好閑的緊,而且更進一步,還有愛賭博的超級壞習慣。甚至因為欠錢,還被人綁起來打,要不是好友王謐幫他還債,我們在史書上也只能見到一位姓劉名裕的賭徒因為欠錢不還而被活活打死,以此告誡世人的例子了。當然,這個例子只會出現在一些筆記中,不會出現在帝王本紀里了。

劉裕日後有沒有改掉這壞習慣,不得而知,不過看他日後作戰用兵,甚是行險大膽,而且每每成功,不知是不是賭博練出來的,不過他的將才可比他的賭才厲害的多了。

其實劉裕不但愛賭博,還喜歡吹牛,一次在竹林寺,眾僧說他有龍光在身,還有射箭傷蛇,傳為王者的傳說,這和他前輩劉邦那個斬白蛇的故事幾乎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估計是劉裕書讀的少,編故事也不圓,不過劉裕成事後,這些故事便堂而皇之的進入正史了。

我們還是把眼光再放到整個天下吧,此時的西方,羅馬帝國的首都已經遷移到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很快就要分裂成東西兩邊,羅馬城不久將被蠻族攻克,東方的中國,北方前秦帝國就象那個傳說中的大秦帝國一樣蒸蒸日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王猛輔佐在仁和的蠻族君王苻堅身邊,一統北方後逝去,而此時的苻堅正在事業高峰期,中原、塞北、西域、遼東、巴蜀,漢晉原有的疆域已經大部在其手,只有南邊的東晉,還是守著漢人正統的名號,實在是他的眼中釘。

然而這個眼中釘又實在太難啃,東晉政權雖然偏安,但是還算得人心,而且也出了幾個將才,當時的漢人也極為善戰,苻堅按壓不住一統天下的野心,終於不顧勸阻,率領百萬大軍南下,然而,淝水一戰,東晉士族中那位白面書生一般的名將謝玄,大敗苻堅,前秦帝國內部的矛盾集體大爆發,轉眼間,那個一統北方的大帝國便土崩瓦解了。而東晉也無力北進,天才名將謝玄不久便染病逝去。

再回到劉裕那,淝水之戰時劉裕才21歲,歷史上沒有記載他參與了這次百年罕見的大戰役。事實上,此時的他還沒有參軍,或許是淝水之戰北府軍的驍勇引發了他的豪心吧,或許是想出頭,他准備參軍。

東晉時期還沒有科舉制度,當官主要途徑是推薦,而且實權大官職大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象劉裕這樣沒有背景,家世背景貧寒的平民充其量象他父親那樣做個小吏,或許命運好還可以做一任地方官,但是要做大官是不可能的。

不過兩晉承襲漢制,軍功受封賞極多,一般平民要成就事業,最好的辦法也只有參軍一途。當時並沒有後世那樣「好男不當兵」的習慣,雖然一般平民大都以務農為生,但是對參軍也沒有什麼歧視,朝廷也不會在小兵臉上刻字,尤其晉朝兵制此時已經由府兵制度向募兵制度發展,赫赫有名的北府軍,也是以招募北方流民組成的。

但是,參軍易,要成就偉業難,晉朝士族勢力強大,掌握實權的大都是世家大族,象桓溫,謝玄,都是出自名門望族,才能掌握實權,象劉裕這樣的寒人,要成就偉業,掌握大權,並不容易。

不過,這也是唯一的路了,劉裕參軍,或許是自身條件不錯,他就任冠軍將軍孫無終司馬,開始了他的輝煌的軍旅生涯。

--------------------------------------------------------------------------------

-- 作者:琴劍山河
-- 發布時間:2005-4-19 3:14:00

--

三、醉里挑燈看劍

說到劉裕參軍,就不能不說到劉裕參加的北府軍。東晉後期,以兩大軍系為主,其一便是桓溫首創的荊揚強兵,這是桓溫當年西征北伐的主力,雖然最後一次北伐中損失頗多,但是元氣未傷,日後經桓沖桓玄兩代經營,其實力相當可觀,乃是東晉西線主力,不過朝廷對桓家是又恨又怕。為什麼?當年桓溫可是明著要篡位的,只靠謝安那個拖延戰術還有晉帝哭鼻子才混過去,之後桓沖雖然對朝廷還算忠心,但是朝廷對控制在桓家的荊揚強兵可是不放心了。

不能依靠荊揚強兵,那隻有建立自己的武裝,那便是晉末的第一強兵北府軍了。這北府軍是謝玄為了抵禦前秦,招募北方流民建立起來的軍隊,這軍隊建立之後屢立奇功,淝水一戰中更是名滿天下。北府軍大本營便在劉裕出生的京口,而且又名聲赫赫,要投軍自然要投北府軍了。

起初劉裕在老將孫無終手下做事,此時北府軍的創建者謝玄已死,軍中由王恭主事。但是在公元398年,青兗二州刺史王恭,廣州刺史桓玄,南郡相楊佺期,豫州的庾楷對朝廷司馬道子不滿,起兵反抗,而因劉牢之叛之,王恭被俘而殺。劉牢之代王恭掌握了北府軍大權。而其他三鎮和朝廷達成協議退兵。在這里,劉裕應該隨軍,但是並沒有他作戰的史料記錄留下,我們再次看到他,是孫恩之亂。

東晉政局敗壞,這使得其他人便有了謀逆之心,此次到不是因為其他強鎮作祟,也不是朝中權臣篡位,更不是北方胡族南下,而是那個自東漢以來一直流傳的五斗米道。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大家都知道是太平道所策動的,其實在同時,還有一個五斗米道,創始人乃蜀中張道陵,雖然他和太平道同屬道教,但是不屬於一個系統,在黃巾起義中並沒起兵作亂,日後教主張魯還占據漢中做起一方諸侯來,日後張魯投降,但是這五斗米道卻在各地發展起來,東晉也受到很大影響,很多士族如王羲之便是信徒,和當年張角一樣,五斗米道的教主孫泰(他同時也是朝廷官員)也起了反心,卻被司馬道子所殺,不過他侄子孫恩卻逃了出去,做起了海盜,等到三吳之地因為朝廷「樂屬」(簡單的說就是要佃戶再去做兵戶)不滿生亂,他便上岸聚眾造反。短短時間,便糾集數十萬之眾,他上表要求朝廷殺司馬道子和其子司馬元顯,大有攻入建康之勢。此時是公元399年。隆安三年。

(說件比較搞笑的事,王羲之信道,不過也害了他兒子王凝之也信道,而且信的太深,孫恩這道教頭頭造反,他居然說可以用道術克制,也真是忘記了對方的身份,之後事敗逃走被殺,還好他妻子謝安的侄女謝道蘊組織家丁抵抗,被孫恩欣賞才免於全家遭殃)

朝廷自然不會聽他的,下令謝琰和劉牢之前去圍剿,劉裕此時被編屬為劉牢之的參府軍事,隨軍從征,也就是這次出征,使他出人頭地,成為一代名將。

此次出征的開始就來了一個傳奇事件,我們先看看史書上的記載吧。「劉牢之擊孫恩,引裕參軍事,使將數十人覘賊。遇賊數千人,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裕所殺傷甚眾。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咸共嘆息。因進擊賊,大破之,斬獲千餘人。」

歷史上有很多武將被人稱之為「萬人敵」,「千人斬」,但是大都指這些武將驍勇善戰,並不是真的說他們能打一萬人一千人,其實一般也就幾十人而已,否則的話,也不用花錢養軍隊了,找幾個這樣的超人足以。不過還真讓我們在史書上看到了一個,南史有後人作偽誇大事實之嫌,信譽不高,不過司馬光為人極是認真,他編著的資治通鑒也通篇引用了此段,難道真有千人敵的存在?

敵人人數眾多這應該是個事實,否則也不至於跟隨的人都戰死了,不過這其中一定有某些因素存在,孫恩的教徒有三個特點,一個是大部分人是烏合之眾,沒受過正規訓練,第二個是因為宗教的信念,戰力很強,第三個就是十分迷信。

戰力強這點在劉裕身邊的人都戰死這點中已經表現出來,而另二點我想就可能是劉裕以一敵千的關鍵,史書上說的「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這格殺的幾人可能是敵人的頭頭,或者是最善戰的幾人,殺了他們一來有威懾敵人的作用,二來殺了頭頭,組織指揮上就有一點的混亂,這點連組織嚴密的軍隊也不能避免,何況是烏合之眾。再就是十分迷信,迷信一方面可以造成極強的戰力,一方面會使得戰力崩潰,劉裕的英武和某些具體細節可能使眾人產生此人是什麼天神轉世的想法,人不和神斗,這般才造成獨驅數千人的場面吧。

當然,劉裕的英武和智慧在此起了關鍵,要是別人,只怕早死或逃命了吧,劉裕此人,自小便喜歡賭博,賭性極重,其實不單這次,日後無數次以少戰多,他都行險過關。這次獨驅數千人最大的益處不是造成了這種奇觀,而是這種奇觀讓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看到,並嘆而觀之,對劉裕甚是佩服,兩人成為莫逆之交,而劉敬宣的器重使得劉牢之對他也刮目相看,(說起來劉牢之祖籍和劉裕一樣都是彭城,又是同姓,不知是不是一家,不過劉裕在某些方面很象劉牢之。)何況這次『戰千人」已經使他的軍中名聲大噪了。

有了劉裕這樣的虎將,北府軍自然如虎添翼,東晉第一強軍對付那些烏合之眾還不是小菜一碟,不久,孫恩就逃回去做海盜了,江東形勢得以緩解。

不過,此時出了另一件事,使得形勢逆轉,這便是謝琰之死,說起東晉士族,我們便想起王謝兩家,其實說是看門第,但是沒有能力和功勞,這門第再高又有何用,王家對建立東晉有莫大功勞,王導幾朝宰相,一度有「王馬共天下」之說,可惜王敦叛亂,王家受其牽連,備受猜忌,而且王家後世出書法家多,這政治家軍事家少,也許是基因突變吧,而謝家謝安一代名相,謝玄天才儒將,淝水之戰使他們的名望升到了最高點,可惜之後謝安謝玄先後去世,這謝琰是謝安之子,當年和謝玄在淝水立下赫赫戰功,是謝家現在唯一的將才,在之後幾年戰功也頗為顯赫,只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再領大軍,但是一直被視為朝廷和士族的頂柱,三吳平叛後朝廷令他駐守,假如一直這樣下去,他繼父親成為朝廷或兵權執掌者也不是沒有可能,至少他在,說明士族和朝廷還有實力,各鎮造反也要盤算盤算,但是建安四年,公元400年,孫恩卷土重來,謝琰被部下張猛所殺,朝廷已經無可用之人,只好再調北府軍圍剿。

本來朝廷用謝琰這一謝家人淝水名將牽制北府軍,再用北府軍牽制荊揚,現在謝琰已死,朝廷只有寄希望北府軍的忠心了,可惜劉牢之卻不是忠心之人,此是後話了。

北府軍再次圍剿,便是劉裕立功的大好時機了,也不知是運氣不好還是怎麼,劉裕每每要以少戰多,在句章如此,在海鹽也如此。不過他總是屢立奇功,這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北府軍這一正規軍比孫恩的烏合之眾要厲害的多,又占守城之利,另一方面也是劉裕的每每的奇計。

如在海盜時,「恩北出海鹽,高祖追而翼之,築城於海鹽故治。賊日來攻城,城內兵力甚弱,高祖乃選敢死之士數百人,咸脫甲胄,執短兵,並鼓噪而出。賊震懼奪氣,因其懼而奔之,並棄甲散走,斬其大帥姚盛。雖連戰克勝,然眾寡不敵,高祖獨深慮之。一夜,偃旗匿眾,若已遁者。明晨開門,使羸疾數人登城。賊遙問劉諱所在,曰:「夜已走矣。」賊信之,乃率眾大上。高祖乘其懈怠,奮擊,大破之。」(《宋史 武帝本紀》)

這兩次出擊都是趁敵不備,使敵人不明真相,偷襲得手,我們現在看自然覺得這計很簡單,其實要知道孫恩也不是傻子,要騙過他談何容易,劉裕必下了不少功夫迷惑之,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行險要膽子大,象諸葛亮那樣謹慎的只會偶爾為之,這劉裕可是賭徒出生,不怕行險。這不,過了幾天,他又來了一次,只是這次是野戰了。

追擊時,海鹽令鮑陋派兒子嗣之帶吳兵一千助戰,這吳兵比團練好不了多少,比孫恩的兵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何況人數也少,劉裕便勸其帶吳兵在後面,這也是一番好意,無奈這好心被當作驢肝肺,他因為這樣做被認為是想獨占勝利果實,(孫恩搶了不少金銀財寶。)鮑嗣之不同意。劉裕只好設點伏兵多搞點旗鼓,等開戰的時候搞出點響動,古代一般多少軍有多少旗鼓,是固定的,這樣一搞,先嚇退孫恩軍隊,不過這退是主動退兵,不是潰敗,還有戰力,那位嗣之老兄急不可待追上去,自然全軍覆沒,自己也完了,而且這前軍潰敗,自然沖亂後軍。(要不為什麼中國這么重視先鋒呢。)劉裕只好且戰且退,不過這樣也是傷亡很大,眼看就要象上次那樣全軍覆沒自己單挑了。他又來一招狠的,不是已經退到原來虛張旗鼓的伏兵處了嗎?他要大家停下來,說大家休息休息,空閑的還可以去收拾收拾,看看別人身上有什麼好衣服,好拿回去做旗幟,或者拿當鋪賣。這習慣軍隊常有,不過一般是戰勝了拿戰利品的時候,這次退兵還這樣做,把追兵嚇了一跳。

這也是被劉裕前面幾次搞的退兵再攻嚇怕了,換個新手也難說,追兵就想先看看動靜,是不是又有埋伏,而此時劉裕又出來叫陣了,他是賭博老手,這賭博出老千的時候就要求臉不紅心不跳,眼皮也不眨,這次虛假叫陣也把別人給騙過了,(說起來劉裕賭博可是老輸,騙人到是老贏。)主動退兵。這可比三國演義的片段還神了幾分。不過其中凶險可不是我們看書的人這般簡單輕松,雙方一定幾番試探,心理變化也很大了。

劉裕對這個孫恩實在是個剋星,之後不滿千人而且兼程疲憊的劉裕軍隊在丹徒居然還是大敗孫恩,後來劉裕水陸追擊孫恩,硬是把他趕回海上,元興元年,孫恩再回來時,劉裕到是不在,卻被辛景打敗,他投海自盡,不過他妹夫盧循繼續游斗,日後給劉裕造成極大麻煩,這是後話了。

在平叛孫恩之亂中,劉裕屢戰屢勝,已經成為北府軍新興的名將,其威名已僅次於劉牢之,積功為建武將軍。眾人已經把他看作常勝將軍,不過更應該重視的是,他對軍紀的控制。

古代軍隊軍紀很差,不單是賊軍,就是官兵也常常作亂,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當兵是很危險的事,今日不知明日事,軍人心理壓力很大,需要調節發泄,假如朝廷賞賜好,那還好說,拿著錢財去花天酒地便是。但是朝廷大多時候甚是吝嗇。(大方的也有,不過那些皇帝都被稱為敗家子)大亂的時候朝廷更是無錢賞賜,只好放縱士兵搶掠,(唐朝安史之亂回紇兵相助收復長安,皇帝答應回紇兵搜刮長安,要不是郭子儀和文武百官求情,這長安城的城牆都要被挖了去。)其實兵士也大都是窮人,這當兵是吃年青飯的,不可能一直做下去,這軍餉又有多少呢?以前也沒養老保險,所以我們常看到每每作戰,便有丟棄衣帛財物,騙敵軍來搶的計策,而且屢試不爽,要是敵軍衣物不愁,誰會去搶這些呢!(不過這也沒法,英國入侵印度中國,搶掠燒殺也不見少,連現在發達國家士兵也有搶掠的。)這北府軍是募兵而來,等於是官府建立的變相僱傭軍,這軍紀也好不到哪裡去,當初劉牢之輸給慕容垂便是中了丟棄錢物騙北府軍來搶的老招數。在老家一帶,都認識的,不好意思搶,到了三吳異鄉,那就亂來了。北府軍在三吳,軍紀實在糟糕,所以孫恩每每回來還能召集大眾。不過劉裕在此中表現甚好,總是約束士兵不得肆意搶掠,在外風評很好,世間崇仰的名將一是要作戰厲害,二是要愛護民眾,這第一條很多人做得到,但是這第二條卻很少有人能做到,岳飛便做到了,所以我們稱他為英雄,一直崇仰。(不單是因為他的戰績,而是因為他軍隊的軍紀。)劉裕此時的表現也甚佳,假如日後他不是篡位,我們也會當他做岳飛一樣的名將崇拜吧,現在只是稱他為一代帝王了。

不過,此時的劉裕還是一個初露頭角的建武將軍,而且這東晉朝中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8. 名流印象五期下水道一樓二樓是分開的么

你好!
。。不清楚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9. 我想在沈陽沿海賽洛城一期買一個69平的房子,可是現在只有東北跟西北朝向的,我准備買東北朝向的,然後

摺合單價快8500一平了,你不妨可以考慮一下周邊的兩個一手房項目;

高端點內的華發嶺南會,小容戶型清水樓也不過7000-8000左右;

便宜一點的 名流印象 均價不過6000

沿海賽洛城早期開盤的時候 賣不過6000多 後來地鐵通了也沒有過7500的

10. 朝天子詠喇叭誰有這個的解釋!!!!!

朝天子·詠喇叭》是明代王磐的一首以辛辣的諷刺手筆所寫成的散曲。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宦官當權,欺壓百姓,行船時常吹起號頭來壯大聲勢。這支散曲就是為了諷刺宦官而作。詩中表面上寫的是喇叭和嗩吶,實則處處寫的都是宦官。「曲兒」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們的仗勢欺人;「軍愁」「民怕」說明他們走到哪裡,就給哪裡帶來災難;「水盡鵝飛」則形容他們把百姓欺壓得傾家盪產。整首曲子雖然沒有正面提到一個宦官的字樣,但是卻活畫出了他們的丑態,在輕俏詼諧中充滿了對宦官的鄙視和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聲。編輯本段作品原文
朝天子·詠喇叭(1) 喇叭(2),嗩吶,(3),曲兒小腔兒大(4)。 官船來往亂如麻(5),全仗你抬聲價(6)。 軍聽了軍愁(7),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甚麼真共假(8)?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9),吹傷了那家(10),只吹的水盡鵝飛罷(11)![1] (選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銅制管樂器,上細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擴張,可以擴大聲音。 (3)嗩哪:現在寫作「嗩吶」,管樂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個喇叭形擴聲器。民樂中常用。 (4)曲兒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兒大:(吹出的)聲音很響。曲兒小腔兒大是喇叭、嗩吶的特徵。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徵。在物與人之間找到共性,詠物以諷人才得以成立。 (5)官船:官府衙門的船隻。亂如麻:形容來往頻繁,出現次數很多。 (6)仗:倚仗,憑借。你:指喇叭、鎖吶。抬:抬高。聲價:指名譽地位。宦官裝腔作勢,聲價全靠喇叭來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聲價,又因為它傳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頭所指,更深一層。 (7)軍:指軍隊。愁:發愁。因受攪擾而怨忿。舊時皇帝為了加強對軍隊統帥的控制,常派宦官監軍,以牽制軍隊長官的行動,十分令人討厭。又因為宦官出行,到處攪擾,不分軍民,所以軍和民都愁且怕。宦官到處作威作福,惹得軍民共忿。 (8)那裡:同「哪裡」。辨:分辨、分別。甚麼:同「什麼」,疑問代詞。 (9)眼見的:眼看著。吹翻了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傾家盪產。 (10)吹傷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氣大傷。 (11)水盡鵝飛罷:水幹了,鵝也飛光了。比喻民窮財盡,家破人亡。這是宦官害民的嚴重後果。水盡鵝飛,「官船」就不能長久來往,這也是對最高統治者的警告。[1]
作品譯文
喇叭和嗩吶, (吹得)曲子雖然短小,但聲音卻極為響亮。 官船來往像亂麻亂糟糟的, 全都靠你來抬身價。 軍人聽了軍人愁, 百姓聽了百姓怕。 哪裡去辨別甚麼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又吹傷了那家, 只吹得水幹了,鵝也飛光了。[1]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明武宗在位時期,宦官當權,他們在交通要道運河上往來頻繁,每到一處就耀武揚威,魚肉百姓。王磐家住運河邊的高郵縣,目睹宦官的種種惡行,寫了這首《朝天子》,借詠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好的詠物詩一般具有三個特點:一是詠物維肖,即詠什麼要能抓住特徵,讓讀者相信確實是所詠之物;二是要有所寄託,不是為詠物而詠物,而是通過詠物,表達一定的思想內容;三是詠物和寄託的關系要處理好,即「不即不離」。王磐的這首《朝天子·詠喇叭》就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首先看它詠得像不像。小令第一層說喇叭、嗩吶的特徵是「曲兒小腔兒大」,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徵,一「小」一「大」的對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愛憎之情。小令的第二層說喇叭、鎖哪的用途,是為來往如麻的官船抬聲價,即為官方所用。「聲價」即名譽地位,按理應是客觀評價;而這里卻要「抬」,就說明喇叭、鎖吶的品格是卑下的。小令第三層展示喇叭、鎖吶用途的另一面:為害軍民,即在為官船抬聲價的同時,肆意侵害軍民的利益,讓老百姓一聽到喇叭、鎖吶之聲就不寒而慄,膽戰心驚。小令最後一層寫喇叭、嗩吶吹奏的結果: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直吹得民窮財盡,家破人亡。通篇詠喇叭詠得真切,詠得讓人信服。 再看它是不是有所寄託。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來於運河之上的宦官的種種惡行後的借題發揮之作,是有所寄託的。喇叭和宦官不同類,但喇叭的「曲兒小腔兒大」與宦官的「本事小來頭大」卻有共同點,於是作品在物與人之間找到共性,作者實際上是比照著宦官的嘴臉詠喇叭的:以吹(虛張聲勢)為特徵,是官方害民的幫凶,到處作威作福,惹得軍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動搖。作者在對宦官害民的現實黑暗進行揭露的同時,也向最高統治者發出警告,其批判鋒芒是很尖銳的。所以說這首小令的思想內涵是豐富而深刻的。 這首作品不是為詠物而詠物,它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洞察,強烈的感情色彩,是在傳達一種反抗的呼聲,而這些思想內涵都包融在詠物之中。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終於沒有點破,結論留待讀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這就是「不即不離」。[1]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王磐(約1470一約1530),字鴻漸,號西樓,明代高郵(今江蘇省高郵縣)人。從年輕時起即鄙視功名,築樓高郵城西,與名流談詠其間,因自號西樓。其散曲題材廣泛,雖多閑適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佳作。有《王西樓樂府》。[1]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閱讀全文

與名流印象五期房子朝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